❶ 林妙可怎樣當上明星的
林妙可,女,1999年7月1日出生於北京一個書畫之家,現就讀於北京市東城區西中街小學。2歲時父母便發現了林妙可非凡的舞蹈和表演天賦,於是便送她去上鋼琴、長笛和舞蹈課。6歲開始拍攝廣告。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讓年僅9歲的林妙可紅遍全球。截至2010年,林妙可共推出了7首單曲,並參與拍攝《37》《北方有佳人》《春草》等8部影視作品。2009年「第十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榮獲「年度最具人氣童星」「北京市花形象大使」等諸多榮譽。林妙可憑借其超高的人氣和才能被譽為「中國第一童星」。
林妙可1999年7月1日出生於北京一個書畫世家,父親林暉是北京《法制晚報》的攝影記者;母親劉喆平是一位從事藝術教育的中學老師;她的爺爺林鍇生前曾是全國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和詩人;大伯林彤是攝影家、畫家、書法家;大媽路玉美,在中國少年報社工作,具有豐富的兒童工作經驗;生活在這樣一個藝術之家,她也擅長民族舞、鋼琴、長笛和書法,學習成績更是在班上名列前茅。 幼年妙可彈吉他
林暉夫婦希望林妙可繼承爺爺衣缽,長大後成為一個書畫家。但性格活潑、開朗的她卻對音樂和舞蹈很感興趣:很小的時候,她在哭時,只要一聽到音樂,就會止住哭聲;玩玩具時,只要看到電視里有人跳舞,她便會馬上丟下玩具,專注地看別人跳舞,有時候還邊看邊學,學得挺快。 林妙可兩歲時,有一次林暉夫妻倆帶她去逛街,正好有一家商場在搞兒童服裝促銷。看到小朋友們隨著音樂在T型台上走秀,林妙可也掙脫父母走上台去,學著台上的小姐姐小哥哥們走起了貓步,並在觀眾面前做著各種可愛的動作。不諳世事的女兒的舉動讓林暉哭笑不得,他連忙跑過去想將女兒抱下台來,但商場人員笑著制止了他。不僅如此,還給林妙可穿上當天要展銷的童裝,讓她繼續跟其他小朋友們一起走台。結束表演後,又特地送給她一套漂亮童裝。這件好事發生後,林妙可更活潑了,有一次劉喆平帶她去聽音樂會,禁不住美妙音樂誘惑的她居然又一次跑到台上跳起舞來。 看到林妙可如此喜歡音樂和舞蹈,原本反對女兒朝音樂舞蹈方面發展的林暉夫妻最終還是尊重了女兒,覺得多一門愛好也不錯,要培養其書畫愛好再從長計議。於是那之後,他們便送林妙可去上鋼琴、長笛和舞蹈課。 那些日子,身為記者的林暉為了讓女兒有見識,在采訪演藝圈中的人物時,便盡量帶上女兒。回到家後,又將這些明星光環背後艱辛的奮斗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女兒聽,以激勵女兒樹立理想!誰知林暉的這種做法卻歪打正著,林妙可在一天天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與演藝圈中的一些叔叔阿姨漸漸熟絡起來,甚至與一些明星成了「朋友」。 受這些名人明星成功故事的鼓舞,林妙可在學習時更刻苦了,成績出類拔萃的她還參加各種音樂、舞蹈比賽,並先後獲得北京東城區校外藝術節二等獎、北京市校外藝術節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6歲開始拍攝廣告 踏足演藝圈
2005年春的一天,林暉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一個女子在電話中對他說,她在拍一個廣告時需要與一個小女孩配戲,因而想到了他的女兒,問他是否願意讓女兒「出馬」。原來 請添加圖片說明
一位女明星在拍一個食品廣告時,廣告商覺得廣告中要有一個小女孩就更吸引眼球了。可是小女孩好找,面對鏡頭不怯場,且形象好,有表演天賦的小女孩又到哪去找呢?最終找到了林妙可。於是在這位女明星的「提攜」下,林妙可便第一次上了電視。 那之後,又漂亮又聰明的林妙可便漸漸受到眾廣告公司的青睞,她先後與劉翔、劉璇、濮存昕等多位明星拍攝了童康寶、中國人壽保險、豐田汽車、松下電器、匯源果汁等幾十條廣告;又在《寬恕》、《春草》、《十七》等影視劇中扮演角色;還與李宇春、劉旋、婷方等人拍攝了MV……之後經朋友介紹簽約了經紀公司:飛娛兄弟文化經紀公司 小姑娘活潑外向,愛瘋愛鬧,每到一個劇組,總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女兒的溝通能力令劉喆平也頗感意外。每次遇到明星,林妙可就會拿著自己專用的本子,等在門口要簽名,一副「鐵桿小粉絲」的架勢;她也有演員的另一個「潛質」:上車就能睡覺,下車就能很快投入。 多年參加各種廣告拍攝活動的經歷,使得林妙可說話和待人接物有一種超越年齡的大方與老練:「一看就是見過世面的小孩,從不怯場,人越多的場合越想表演。你問什麼問題,她都能很得體地對答。」林妙可的聲樂老師說。
渴望走進大觀園 最愛林黛玉
林妙可的爺爺林鍇對紅樓有很深的研究,曾在紀念曹雪芹誕生200周年繪制過大型水墨組畫《曹雪芹傳》,並引起轟動。在很小的時候,爺爺和父母便經常給林妙可講一些《紅樓夢》中的人物故事。林妙可卻沒想到在此之後,她還飾演了新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的幼年版林黛玉。 2007年歲末,得知新版《紅樓夢》劇組要招小演員時,想去飾演角色的林妙可特地提前做著准備,那 幾天,她不僅請爸爸媽媽再次給她講了《紅樓夢》的大致內容,還背誦起《紅樓夢》里的一些詩來,學習或演出之餘,嘴裡便對「紅樓詩」念念有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綉簾……」或者「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2008年1月10日,林暉夫妻帶著林妙可去《紅樓夢》劇組面試。到劇組後,一位副導演在對林妙可的外形進行一番審視之後,笑著問她道:「你為什麼要來劇組應聘呢?你了解《紅樓夢》嗎?」 「我了解《紅樓夢》,我喜歡裡面的人物,特別喜歡林黛玉!因為她姓林,我也姓林!」 林妙可調皮地說:「我還能背《紅樓夢》里的一些詩詞呢!」說著,她便背起來:「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 新紅樓夢妙可劇照
憐……」 看到林妙可外形漂亮,聰明伶俐,又能說會道,這個副導演疼愛地給她照了幾張相後,說:「要不我直接帶你去見導演吧!」說完便牽著她的手去見李少紅導演了,並在李少紅面前對她美言起來。 李少紅見了林妙可,也很喜歡她,親切地問她幾歲了,又摸了摸她的鼻子,笑著問:「你希望在劇中演什麼角色呢?」 見大名鼎鼎的李少紅導演這么親切,林妙可心中的緊張少了許多:「我呀?什麼角色都能演呢!就看阿姨覺得我適合演什麼,並且給我安排演什麼了!」 林妙可的話把李少紅逗笑了,摸了摸林妙可的頭,對工作人員說:「這孩子挺聰明的!先帶她去試妝吧!」 一個小時後,當化好妝的林妙可被工作人員帶出來,且被告知是「童年林黛玉」時,林暉和劉喆平很開心:李少紅導演這么重視林妙可啊?居然讓她演林黛玉,真好! 然而,事與願違,林妙可卻落選了。落選的原因是李少紅要求小黛玉身高要在1.3米左右,而林妙可卻只有1.2米出頭;林黛玉要憂郁型的,但林妙可卻性格開朗,見誰都笑。 那天,放學回來的林妙可得知自己落選後,對扮演小黛玉抱有很大希望的她一下子就哭了:「我性格雖然開朗,可是我能演憂郁啊!」 在心裡也替女兒惋惜的劉喆平見狀安慰女兒說:「沒選上沒關系的,媽媽還真怕你選上呢,你想,黛玉哭啊哭的,多讓人揪心啊!媽媽喜歡性格開朗、見人就笑的可可寶貝!」 2009年林妙可卻成為了新版《紅樓夢》幼年林黛玉的扮演者。其實,這和林妙可的出名有一定關系。
奧運會開幕式精彩表現 紅遍大江南北
奧運會表演「歌唱祖國」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2008年8月8日晚8點06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進行升國旗、奏國歌儀式。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里,這位小女孩身穿紅色的裙子,用甜美的笑容,伴隨著56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兒童,一起把鮮艷的五星紅旗護送入場,感動了現場9萬余名觀眾。一夜間紅衣女孩林妙可紅遍大江南北,這充分體現出一個孩子在8萬多群眾面前顯示出來的勇敢和超人的能力! 其實這甜美、可人的天籟之音來自另外一位幕後小英雄——北大附小的楊沛宜小朋友。
遭遇「炒作」風波
奧運之後,劉喆平又多了一項「工作」,就是時時了解網上輿情,「應對」林妙可的粉絲團們。 幾乎是一夜之間,網上出現了大批林妙可的擁躉,她的粉絲團自稱「妙族」、「可可粉」,他們在各大論壇里盡情表達對於妙可的喜愛和支持,並建立了「妙可公主小屋」等網站,搜羅所有與林妙可相關的消息轉載到網站上,並有人24小時全程職守,看到有任何不利的帖子立刻刪除。 在2007年,為了方便與其他小演員的家長交流,劉喆平在別人指導下,建立了名為「其妙可居」的博客,記錄妙可日常演藝活動。孰料這個博客在奧運會之後成了粉絲們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同時網上出現了許多「冒名」博客,「我每寫一篇他們就很快貼過去,還以妙可自居編一些」。劉喆平說。 粉絲們的追捧讓媽媽劉喆平又驚又喜,「能跟妙可說一句話,他們都特別高興。"林妙可參加的有些活動,常常是劉喆平忘記帶相機,卻能事後從他們那裡找到詳細的資料和照片。粉絲們甚至出了54道關於林妙可經歷的測試題,在網上流傳……這些常讓劉喆平感到不可思議,也由此對網路充滿恐懼。因此,劉喆平夫婦更加竭力地保護女兒:「我對她各方面都管得很緊,絕對不會讓她上網的,有時看到好的東西,會叫她過來看一下。」 奧運前,劉喆平夫婦曾對女兒的演藝道路有明確的規劃:「主要是上學前到一二年級這段時間,四年級以後就要收了,安心學習上大學。」 「2005年接拍兩個廣告之後,趕上妙可換牙,中斷了一年。」媽媽說:「07年『復出』之後就非常火。到奧運會前是妙可廣告最多的時候」,但面臨升入四年級,劉喆平那時還是決定逐漸減少活動,最終「隱退」。 可奧運後各種采訪、活動、拍攝的邀請劇增,使得林家原本讓女兒「隱退」的打算成為泡影,更讓夫妻倆的壓力倍增。劉喆平現在大多數時間都在忙著幫女兒對各種邀請「把關」。 盡管步步小心、處處留意,但劉喆平發現女兒還是在不知情中被捲入了誤解和炒作的漩渦之中。 關於外界瘋傳的林妙可奧運後大紅大紫皆因經紀公司的包裝的傳言,媽媽劉喆平澄清說,林妙可自始至終沒有簽約任何的經紀公司。外界盛傳的經紀人不過是林暉夫婦的一個比較懂行的圈內朋友,「遇到比較復雜的活時,才會請他出面幫忙談合同,但最終的一切事宜,都由我來溝通解決。」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奧運後不久,即曝出林妙可身價暴漲的傳聞。諸如「片酬每集十萬元」,身價趕超章子怡」等等,前段時間,更傳出林妙可代言費高達500萬之說。但據了解,林妙可真正的酬勞只有四位數。面對離譜的炒作,夫妻倆都不能理解,媒體上那些關於女兒身價的傳聞從何而來。 最初夫妻倆曾向商家和媒體核實,想找出「謊話」的源頭,但無果而終,而大眾和媒體更多的是」只肯信其有,不肯信其無「。夫妻倆只能從此選擇沉默,獨力牢牢地把女兒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用爸爸林暉的話說,現在是真正感受到「商場如戰場」的含義了。「太可怕了,真有一些人為達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計其餘」,哪怕眼前站著的是個稚氣未脫的孩子。 與大人的擔心和慌亂相比,林妙可的「後奧運」生活倒顯得波瀾不驚。她依然按時上下學,課余時間學習舞蹈、聲樂,在不同的劇組里玩鬧。只是學校里認識自己的人更多了,遇到索要簽名的小粉絲們,她會大方地給他們簽上大名。 經歷了奧運會開幕式這場盛事的「考驗」,林妙可的童年已註定與眾不同。
身陷「麥霸門」
(聲明:以下部分內容轉自網易[2],原文在參考資料中;部分地方有刪改,轉載請標明出處。) 眾網友批:小小年紀 心機太重 春晚中兒童歌曲聯唱《我們和祖國一起成長》中,最後出場的豆豆、李木子、林妙可三人先是小合唱,繼而在副歌的和聲部分,要將手中的話筒交到蔣大為、李谷一、胡松華三位老藝術家手中。但林妙可在表演過程中,沒有像李木子和豆豆一樣將話筒交給老藝術家,而一直是自己拿著……由於春晚的極高關注度,林妙可的這個動作遭到了一些網友的「討伐」,其主要內容就是批評林妙可對胡松華老師的不尊重,小小年紀心機太重,愛出風頭。 對於「為什麼要交接話筒」,林妙可的家人在其官網回復:下一個環節讓幾個孩子給李谷一等系紅領巾,話筒在誰的手中,導演組並沒有明確規定,只要能快速地完成系紅領巾動作,可以交過去,也可以自己拿著。既然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為什麼還要讓老藝術家們操勞呢?因此林妙可家人認為其「麥霸」舉動,不是不尊重胡松華老師,而是在為胡老師分擔。 陳小藝嘆:說話太假 聲音太嗲 其實這可能就是小女孩的一個無心之舉,但好事的網友卻不這么認為,除了「麥霸門」,有人還算起了之前「假唱」風波,天價代言等舊賬,指責林妙可小小年紀卻圓滑世故。網友的評價可以置之不理,但無風不起浪,回首林妙可的星途,還真是爭議不斷,連老一輩藝術家濮存昕也對林妙可身上那種與年齡不符的「老練」感到費解,直嘆「太多的拍攝,太多的老師教她,我怕她已經不是個孩子了。我教她說話就自自然然地說話,這個孩子應該停一停,把她已經會的那一套忘掉,真正像一個孩子一樣去上學和成長,真的想干表演那是高中以後的事情。」此外,與林妙可有過影視合作的陳小藝也曾在采訪中批評林妙可「說話太假,聲音太嗲」。 記者快評 這一切是否都該讓妙可來承受? 一場全球矚目的盛宴將「紅衣女孩」林妙可推向了成人繁雜的世界。在奧運會炫目的光暈下,單純的孩子經歷了一夜成名、眾人追捧,以及被誤解、被傷害的全過程。林妙可的童年已註定與眾不同,盡管有父母竭力保護,但小女孩還是在名利場的裹挾下,走上了一條和同齡人不同的道路。據了解,奧運會後,林妙可平均兩三個月便會接一個拍攝。如此高的曝光率,為林妙可積累了大批的粉絲和極高的人氣,同時,多年參加各種廣告拍攝活動的經歷,使得林妙可說話和待人接物有一種超越年齡的大方與老練。然而這一切是否是一個10來歲的孩子所能承受的?看來,在今後演藝之路上,林妙可還需要多多「修煉」。
❷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簡介
創辦於1989年,是經國務院批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備案,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管理局主辦、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承辦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性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自1989年至今已舉辦了十二屆。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於 2011 年 5月在美麗的濱江城市江蘇江陰舉行。第十二屆兒童電影節在吉林省四平市於9月10日舉行,這也是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首次在東北舉行。
❸ 中國有哪些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一屆,為期4天!在全國各大城市輪流舉辦!金雞百花電影節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被外界譽為『中國奧斯卡』。同時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是我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CHANGCHU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C.I.F.F),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屆,口號是「電影搭台,經貿唱戲」,內容上集電影、文化、經濟、貿易、科技、旅遊於一體,藝術上強調「弘揚時代主旋律」,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大豐收」和「質量高、效益好、影響大」。自創辦以來,長春國際電影節影響力不斷擴大。目前,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珠海電影節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93年,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上海國際電影節是經國務院批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同意的中國第一個的國際A類電影節,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政府主辦,上海電影節組織委員會承辦。上海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每兩年一屆,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中國珠海電影節」。1998年因中宣部整頓電影節市場而決定停辦。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攝影獎等獎項,分別頒發獎杯和獎金。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是個綜合性質的集合概念。具體是以高校為核心,相關機構聯合舉辦的電影文化評獎活動。目前主要以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為時間最長。此外,著名的大學生電影節還有: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天津大學生電影節、中國上海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南京大學生電影節、中國成都大學生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香港市政局於1977年在香港大會堂創辦的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是香港最大型的電影界盛事,每年電影節為期16天,每年一次,放映超過200部新電影及多個經典回顧節目。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作協會聯盟成員。自1978年起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與支持,規模日益擴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變成國際電影中心地之一,密切本港與世界電影工作者間的聯系與交流,並使香港電影界人士及觀眾了解世界影壇的發展。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
創辦於1989年的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是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性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屆。由小朋友們自己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兒童電影。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
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是當前影響力最大、參與人群最多、輻射范圍最廣的針對微電影創作、投資、傳播的高端品牌活動之一。該微電影節立足於中國首都北京,為全球華人電影愛好者搭建一個前期創意創作、中期投資拍攝、後期展示傳播的產業鏈式交互平台。已辦3屆。
❹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哪舉行
在吉林省四平市舉辦。
❺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大事件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兒童電影節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一個個中國兒童電影界的大事件:
· 1989 年6 月第一屆至 1999 年5 月第六屆,中國兒童電影節在北京舉辦,期間共有48 部外國電影以及 26 部中國電影參賽。
· 2002 年7 月12 日至18 日,第七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山東淄博舉辦,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參加電影節並宣布開幕,此次電影節歷時七天、除大型開幕式、閉幕式暨文藝晚會外,電影節期間還舉辦了有14 個國家和地區的27 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參展的國際影展。有13 萬少年兒童觀看了影片。
· 2004 年5 月26 日至6 月1 日 , 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浙江橫店舉辦,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政府和橫店集團等三家單位承辦,共有24 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在電影節期間放映其中15個國家的國際影片15部、國產影片10部,其中台灣影片1部。國際兒童電影節的主要內容有開幕式電影招待晚會、小觀眾評選自己喜愛的影片、國內外兒童電影主創人員交流座談會、全國影視教育研討會(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刊社、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主辦,擬邀請全國120位影視、教育工作者參加會議)以及閉幕式大型文藝晚會。會議期間還將邀請來賓參觀考察橫店產業實驗區等各項活動。本屆電影節除邀請每部影片主創人員1至2人外,還邀請國際知名的兒童電影專家及友好人士。第十二屆中國電影童牛獎頒獎儀式與本次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閉幕式同時舉行。中國電影童牛獎是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教育部、文化部、全國婦聯和共青團中央,為獎勵優秀兒童少年電影片、表彰取得優異成績的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而專門設立的。
橫店·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舉辦,將促進浙江公益事業和影視產業的發展,推動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的開發和建設,讓浙江為振興中國電影作出積極貢獻。
· 2007 年6 月1 日至5 日,第九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寧波舉辦,李嵐清、黃准同志專門為電影節譜寫了主題曲, 本屆電影節共有20 多個國家50 多部電影報名參展,評委會從中挑選出22 部外國影片和10 部中國影片展映。
❻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宗旨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旨在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兒童電影能夠成為孩子們觀察世界,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兒童的學習、生活,拉近彼此距離的窗口,同時也希望這些優秀的中國兒童電影能夠成為世界各國兒童電影創作者更廣闊真實地了解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孩子生活狀況的紐帶,能夠成為多邊交流平台, 加強各國兒童電影的交流與合作,讓中國兒童展望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促進世界兒童電影的發展。
❼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大事件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兒童電影節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一個個中國兒童電影界的大事件:
· 1989 年6 月第一屆至 1999 年5 月第六屆,中國兒童電影節在北京舉辦,期間共有48 部外國電影以及 26 部中國電影參賽。
· 2002 年7 月12 日至18 日,第七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山東淄博舉辦,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參加電影節並宣布開幕,此次電影節歷時七天、除大型開幕式、閉幕式暨文藝晚會外,電影節期間還舉辦了有14 個國家和地區的27 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參展的國際影展。有13 萬少年兒童觀看了影片。
· 2004 年5 月26 日至6 月1 日 , 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浙江橫店舉辦,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政府和橫店集團等三家單位承辦,共有24 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在電影節期間放映其中15個國家的國際影片15部、國產影片10部,其中台灣影片1部。國際兒童電影節的主要內容有開幕式電影招待晚會、小觀眾評選自己喜愛的影片、國內外兒童電影主創人員交流座談會、全國影視教育研討會(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刊社、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主辦,擬邀請全國120位影視、教育工作者參加會議)以及閉幕式大型文藝晚會。會議期間還將邀請來賓參觀考察橫店產業實驗區等各項活動。本屆電影節除邀請每部影片主創人員1至2人外,還邀請國際知名的兒童電影專家及友好人士。第十二屆中國電影童牛獎頒獎儀式與本次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閉幕式同時舉行。中國電影童牛獎是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教育部、文化部、全國婦聯和共青團中央,為獎勵優秀兒童少年電影片、表彰取得優異成績的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而專門設立的。
橫店·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舉辦,將促進浙江公益事業和影視產業的發展,推動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的開發和建設,讓浙江為振興中國電影作出積極貢獻。
· 2007 年6 月1 日至5 日,第九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寧波舉辦,李嵐清、黃准同志專門為電影節譜寫了主題曲, 本屆電影節共有20 多個國家50 多部電影報名參展,評委會從中挑選出22 部外國影片和10 部中國影片展映。
❽ 電影節的中國電影節
中國電影節及相關獎項一覽表 內地電影節或獎項上海國際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海影評人獎中國電影童牛獎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小百花獎百合獎春燕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鐵象電影大賞香港電影節或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台灣電影節或獎項台灣電影金馬獎台北電影節澳門電影節或獎項 澳門國際電影節其他 亞洲電影大獎亞太電影大獎亞太影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創辦於199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雖然與同為國際A類電影節的戛納和柏林電影節相比,年輕得多,也稚嫩得多,但在成功創辦後的第二年即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類於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6月,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電影節都將如約而至,帶給您一場盛大的電影視覺體驗。
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上海的電影為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帶來了最初的繁華;上海,也曾經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的影像。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說使上海這座城市實現了對中國的電影情結的一個夙願。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成功舉辦了10屆,每年初夏的這一國際影壇盛世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電影愛好者,也匯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電影界名流和時尚人士,使得電影節日趨國際化和時尚化。
上海素來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懷,她包羅萬物,寬厚大度。秉承了上海文化精髓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也以其博大的情懷和包容的態度熱誠地吸收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態的優秀電影佳作。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唯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檢閱。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僅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對於那些苦於找不到辦法瀏覽整年度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電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錯過的電影盛會。每年的六月,為期九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儼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2014年6月21日,西安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上海電影節舉辦啟動發布會,宣布將於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舉行。現場,執委會表示要將此電影節打造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境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據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介紹,這是繼上海、北京國際電影節之後,在國內創辦的又一個國際性、綜合性、固定性的大型電影對外交流活動,每年一屆,分別由陝西、福建兩省輪流主辦。
作為「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的重點項目,首屆電影節將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陝西省政府於10月20-24日在西安共同主辦,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承辦。陝西廣播電視台、西部電影集團、陝西文投集團、陝西省旅遊集團等共同實施。
首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為期5天,設置的主要板塊和活動包括開幕式、國家影片展映、電影文化論壇、電影交易市場、電影主題音樂會和閉幕式等。其中,開幕式分為「星耀古城——嘉賓走紅毯入場」和「絲路長安——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兩部分,邀請中外電影界知名人士和劇組代表走紅地毯。
此外,絲路國家影片展映部分,邀請徵集上百部國內外優秀影片進行展映,同時安排著名電影機構、著名導演的主題影片展映活動。並評選「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論壇則邀請國內外嘉賓舉辦多場電影交流、藝術專題論壇和講座。電影交易市場邀請中外影視機構開展合作洽談、版權交易等活動。閉幕式上,電影節獲獎影片劇組走紅地毯,公布電影節各項成果,頒發「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獎,並發布下屆電影節信息。
❾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宗旨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旨在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兒童電影能夠成為孩子們觀察世界,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兒童的學習、生活,拉近彼此距離的窗口,同時也希望這些優秀的中國兒童電影能夠成為世界各國兒童電影創作者更廣闊真實地了解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孩子生活狀況的紐帶,能夠成為多邊交流平台, 加強各國兒童電影的交流與合作,讓中國兒童展望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促進世界兒童電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