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海南國際電影節阿佳妮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海南國際電影節阿佳妮

發布時間: 2022-06-12 17:55:07

A. 為什麼說阿佳妮是「法國第一美人」、「世界第二美人」

在法國人眼中世界第一美女是聖母瑪利亞,所以說阿佳妮是「法國第一美人」、「世界第二美人」。

B. 如何評價阿佳妮的影壇地位

伊莎貝爾阿佳妮:被評為「法國第一美女」,你見過這么完美的臉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伊莎貝爾阿佳妮這個名字,她是法國影壇的絕代佳人,被評為「法國第一美女」,出演過很多的影視劇作品,一雙藍色的眼睛真的是攝人心魄,太美了。

1974年她參加影片《耳光》拍攝後,榮獲了表演姍娜獎。在此期間,她主要是參加舞台劇演出和電視劇的拍攝,曾婉言謝絕簽訂二十年的拍片合同,她認為這樣會限止她的社交自由。

1975年1月,法蘭西劇院(Comédie-Francaise)給阿佳妮開出了20年的合同,但還是沒有挽留住阿佳妮。1975年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盛情邀請阿佳妮在新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出任女主角,憑借著該部影片阿佳妮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這部影片也為她走向國際舞台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C. 在海南國際電影節閉幕式中,除竇驍外還有什麼人參與

這屆電影閉幕式,參加的明星有很多,包括了 段奕宏、黃軒、郝蕾、雷佳音、佟麗婭、溫碧霞等明星,級別還是比較高的。

D. 電影「著魔」阿佳妮的那部到底講的什麼意思

《著魔》沒有外星人與克隆人。

影片一開始,丈夫從外面回家來,其實丈夫在外面已經干起了黑幫與警察之間交易的秘密勾當,他負責給黑幫送來來自警察那邊黑幫卧底獲得的消息。

他和幾個黑幫分子的談話時,他說他不想幹了,主要是因為家庭的原因,然後他走出來時,箱子里裝滿了錢,這些錢就是黑幫給他的。

他回到家,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窗外有人在監視他,監視他的人就是警察,其實警察已經盯上丈夫了。丈夫幹了這種勾當,上帝就會懲罰他的,懲罰他的方式就是利用魔鬼去對付他。

你在影片里可以看到2個阿佳妮,一個是演妻子,一個是演幼兒園老師。妻子就是魔鬼為了對付丈夫所出現的,這個妻子和魔鬼做愛,成為魔鬼的奴隸,殺害了好幾個看到她的人。

那個幼兒園老師則是一個溫柔和藹的人,他也是深愛著丈夫。你會發現,丈夫更喜歡妻子一些,這正體現了丈夫的思想更趨於魔鬼那邊。

在妻子殺死好幾個人後,丈夫還是極力為她掩飾,其實這就是為自己掩飾。

緊接著,丈夫飛快的騎摩托車來到了旋轉樓梯,丈夫來到那的目的不是為了躲避警察,其實他是來和那個警察里的黑幫卧底接頭的,他爬上了樓梯。

妻子和魔鬼來了,魔鬼變化成丈夫的模樣,為什麼呢?很明顯,丈夫的心魔產生了魔鬼,魔鬼自然會變成丈夫的模樣。

警察早就盯著丈夫了,當然那個警察里的黑幫卧底也來了,丈夫舉槍瞄準魔鬼,其實就是丈夫想除掉自己的心魔,然後警察就把丈夫和妻子給殺了,魔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從上面跳下來也死了。

鏡頭一轉,你會看到,那個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一起,有人按門鈴,幼兒園老師去開門,門外很顯然是丈夫。

其實這里的丈夫是那個已經沒有心魔的丈夫了,也可以說前面的種種都是丈夫除自己心魔的過程,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虛幻的,這種處理有點「存在主義」的趨向。

然後,幼兒園老師沒有給丈夫開門,光忽明忽暗,映襯著幼兒園老師的臉。

影片最後告訴我們,心魔仍然在心中存在。

(4)海南國際電影節阿佳妮擴展閱讀:

該片被稱為是「祖拉夫斯基最人性化的電影」,影片營造出來的極度陰郁、恐慌和變態的氣氛,看得人無比沉重和壓抑。

片中含有比較濃郁的克蘇魯體系元素。不可名狀的怪物,有明顯的觸手,所有接近怪物或者目睹其相關事務的人會逐漸變得不正常,最終陷入瘋狂。

從最終完美轉化成人形的設定來看,應該是某個遠古支配者的眷族。不熟悉克蘇魯背景的人,初次觀影,可能會對背景設定產生一定的迷惑。

值得一提的是,主演山姆尼爾多年後主演過另一部被克蘇魯粉絲奉為經典的電影——《戰栗黑洞》。

劇情簡介:

馬克(Sam Neill 飾)的妻子安娜(Isabelle Adjani 伊莎貝爾•阿佳妮 飾)未留下任何原因離家出走,他一度認為安娜與一個名叫海恩里克(Heinz Bennent 飾)的男人有染。

卻發現海恩里克也在尋找許久未見的安娜。馬克於是僱傭私家偵探調查。但隨著線索的逐一呈現,事實的真相反倒令馬克等人難以置信。

本片分別榮獲1982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1983年葡萄牙奇幻電影節觀眾大獎和最佳女主角獎、1981年西班牙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評論獎。

網路——迷戀(又名著魔)

E. 法國女神阿佳妮21歲侄女,電影節穿搭成熟,有高級感嗎

在法國威尼斯電影節上,有一位名不經傳的女演員,長相美麗氣質也出眾,她叫Zoe Adjani,看到這個姓應該知道她來頭不小吧,沒錯,她就是法國著名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的親侄女。#威尼斯電影節#


近照Zoe確實很美,很自然的披肩發,搭配淺藍色毛衣,漂亮的臉蛋上化著淡妝,她眼睛是褐色,眼神中也有一些憂郁美,但較比姑姑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感覺。

F. 這是哪部劇里的

片名: 迷戀/Possession
年代: 1981-05-27
導演: 安德烈·祖拉斯基
主演: 伊莎貝爾·阿佳妮, 山姆·尼爾
類型: 恐怖電影, 法國恐怖電影
對白語言: 英語
國家/地區: 法國, 西德《著魔/迷戀》:被禁整整18年的法國倫理恐怖電影 在被禁整整18年之後,《著魔》帶著絕對的寓言和前瞻性揭開神秘面紗,阿佳妮更是憑借著安娜這個著了魔的角色一舉捧得了戛納和凱瑟兩座獎杯。影片被禁的原因,大概不僅僅因為其中驚世駭俗的影像和意象(在美國放映時剪了足足47分鍾),還因為在其中,隱藏著更深的政治寓意。
安德烈?祖拉夫斯基的作品《迷戀》又名《著魔》,前一半看似正常,講述的是一對夫婦的情感危機,進入到後半段,觀眾就會驚訝的發現這一切危機的源頭——伊莎貝拉?阿佳妮扮演的安娜被一個污穢的惡魔誘惑,魔鬼利用阿佳妮的身體為自己塑造了一個人形的外貌,正式降臨到人間。
本片分別榮獲:
1982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83年葡萄牙奇幻電影節觀眾大獎和最佳女主角獎
1981年西班牙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評論獎。

G. 伊莎貝爾.阿佳妮演出的電影及介紹

1. 《熱情似火》(1999)
2. 《帕帕拉齊》(1998/I) 飾她自己
3. 《魔鬼》(1996) 飾米阿
4. 《馬爾戈王後》(1994) 飾馬爾戈
5. 《毒品生意》(1993) 飾皮尼樂普
6. 《勁風騎士》(1990)
7. 《卡米耶·克洛岱爾》(又譯《羅丹的情人》)(1988) 飾卡米耶·克洛岱爾
8. 《依斯塔》(1987)
9. 《地鐵》(1985) 飾海倫娜
10. 《謀殺的夏季》(1983) 飾埃利阿娜
11. 《死亡旅行》(1983) 飾凱瑟琳·來利斯/呂西,"瑪麗"
12. 《安東妮塔》(1982) 飾安東妮塔
13. 《四重奏》(1981) 飾瑪亞·澤利
14. 《佔有》(1981) 飾安娜/海倫
15. 《明年吧,如果一切都好的話》(1981) 飾伊莎貝爾
16. 《火焰》(1981) 飾波利娜·瓦朗斯
17. 《克拉拉與小夥子們》(1980) 飾克拉拉
18. 《布龍台姐妹》(1979) 飾愛米麗
19. 《深夜幽靈》(1979) 飾露茜·哈克
20. 《司機》(1978)
21. 《巴羅科》(1976) 飾洛爾
22. 《房客》(1976) 飾斯黛拉
23. 《維奧萊特和弗朗索瓦》(1976) 飾維奧萊特
24. 《阿黛爾的故事》(1975) 飾阿黛爾·雨果
25. 《耳光》(1974) 飾伊莎貝爾·都蘭,他們的女兒
26. 《女校》(1972) 飾阿涅斯
27. 《福斯蒂娜》(1971) 飾卡米爾
28. 《小煤炭商》(1969) 飾羅斯

1955年6月17日伊莎貝爾·阿佳妮出生於巴黎郊區一個小鎮,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由於受到周邊地區藝術氛圍的影響,她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了業余戲劇表演。1969年,年僅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在繼續學業的同時,她又陸續參演了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拍打》中的精彩演出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稱贊,阿佳妮第一次品嘗到了表演藝術帶來的喜悅與滿足,她也因此下定決心,投身於電影事業。1975年,阿佳妮主演了弗朗西斯·特魯方導演的影片《阿黛爾的故事》,並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這部影片成為了阿佳妮成功道路上的奠基石,也為她走向國際舞台創造了良好的開端。此後,阿佳妮的表演慾望一發而不可收,她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創作高峰期,整個八十年代的法國影壇,幾乎成了她一個人的天下。1981年的曼納電影節上,阿佳妮以《四重奏》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982年,她又憑借影片《財產》在愷撒獎最佳女主角的競爭中一舉勝出。1984年,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獲得愷撒獎最佳女主角後,幾乎所有的法國人都將阿佳妮奉為了自己的偶像。雖然稱贊與榮譽鋪天蓋地而來,但阿佳妮並未因此洋洋自得而稍有懈怠,她的創作源泉依然不斷地洶涌迸發。1989年,在影片《羅丹的情人》中,阿佳妮把一個女性藝術家在愛情與事業的雙重摺磨下,在希望、失望與絕望的巨大反差下,最終心力交瘁、精神崩潰的心理變化闡述得淋漓盡致,她投入角色之深甚至難以自撥。在同年的愷撒獎上,她第三次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自《羅丹的情人》後,阿佳妮一度退出了影壇,她拒絕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這兩部現在看來能夠使她名利雙收的影片,沉浸在了與英國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的愛情漩渦中。1994年,阿佳妮重返影壇,主演了《馬爾戈王後》,並第四次捧起愷撒獎的後冠。之後伊莎貝拉又與美國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魔鬼雙姝》不過這部影片由於好萊塢大明星的獨斷專行而並不成功。後來當記者采訪阿佳妮時問她是否有可能再次合作,她說:與莎朗·斯通合作一次就夠了。 這位性格孤傲的女演員據說與法國影壇的第一夫人卡特琳娜·德諾芙的關系也不是很好,有傳聞說當年就是因為卡特琳娜的制肘才使得阿佳妮未能因《瑪戈皇後》而得到戛納獎。

其中「羅丹的情人」和「瑪戈皇後」都非常好看,也比較容易找到。

H.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歷屆之最

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 陳凱歌

中國導演陳凱歌於1993年第46屆憑《霸王別姬》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過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包括華語影人)。

最年輕的影帝/影後:

柳樂優彌

2004年第57屆年僅14歲的日本演員柳樂優彌憑《無人知曉》擊敗中國男演員梁朝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喬迪·梅

1988年第41屆年僅13歲的英國演員喬迪·梅憑借《分離的世界》與同片的另兩位女演員芭芭拉·赫希、琳達·姆夫西一起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成為戛納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後。

唯一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華氏911》

邁克爾·摩爾的《華氏911》於2004年第57屆獲得金棕櫚獎,從而成為歷屆上唯一一部榮獲金棕櫚獎的紀錄片。

首位獲得榮譽金棕櫚獎的女性影人:阿涅斯·瓦爾達

2015年在第68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典禮上,將頒發榮譽金棕櫚獎給阿涅斯·瓦爾達。阿涅斯·瓦爾達是首位領到該獎座的女性導演:她以傳奇性的幽默感發表感言:「我的電影從來沒像他們的賣座!」

I. 伊莎貝爾·阿佳妮的演藝經歷

1969年,年僅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在繼續學業的同時,她又陸續參演了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耳光》中的精彩演出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稱贊,她也因此下定決心,投身於電影事業。
1975年,20歲的阿佳妮得以在《阿黛爾·雨果》中扮演大文豪雨果的女兒,此片令伊莎貝爾一舉成名,不僅得到了愷撒獎還得到了奧斯卡的提名。伊莎貝爾的第二次奧斯卡提名也是扮演一名歷史上的著名女子《卡米爾·克勞黛》(羅丹的情人)。
1970年,伊莎貝爾15歲那年,被導演選中參加拍攝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小煤炭商》。兩年後,她又應邀拍攝了《福斯基娜和美麗的夏天》。隨後,憑著她多年的演出實踐,終於考進了聞名遐邇的法蘭西喜劇院,演出了莫里哀的喜劇《太太學堂》等多部舞台劇。
1974年她參加影片《耳光》拍攝後,榮獲了表演姍娜獎。在此期間,她主要是參加舞台劇演出和電視劇的拍攝,曾婉言謝絕簽訂二十年的拍片合同,她認為這樣會限止她的社交自由。
1975年1月,法蘭西劇院(Comédie-Francaise)給阿佳妮開出了20年的合同,但還是沒有挽留住阿佳妮。1975年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盛情邀請阿佳妮在新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出任女主角,憑借著該部影片阿佳妮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這部影片也為她走向國際舞台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1981年,阿佳妮最早拒絕在《殺人的夏天》中出演,因為影片中的裸體鏡頭,她曾因害怕裸鏡而拒絕了布努艾爾的《慾望的隱諱目的》。但在當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阿佳妮以《四重奏》《迷戀》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82年,她又憑借影片《迷戀》在愷撒獎最佳女主角的競爭中一舉勝出。
1983年,在《芳名卡門》開拍數日後,阿佳妮退出了劇組。當年秋天,阿佳妮在愛德華七世劇院參演了《朱莉小姐》(Mademoiselle Julie),該劇上演幾天後,阿佳妮退出了該劇,其原因是「太累了」。
1984年,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獲得愷撒獎最佳女主角。
1989年,阿佳妮出演影片《羅丹的情人》中,憑借著該部影片在當年的愷撒獎上,她第三次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亦憑借這個角色斬獲柏林影後並二度提名奧斯卡。在拍攝《羅丹的情人》後,阿佳妮一度退出了影壇,她拒絕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這兩部看來能夠使她名利雙收的影片,而沉浸在了與英國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的愛情漩渦中。
1990年與傑拉爾·德帕爾迪約一起獲得了愷撒超級巨星獎的殊榮,同年被《大眾》雜志評選為世界上五十名最漂亮的女性之一。
20世紀90年代初伊莎貝爾一度從影壇消失,直到1993年《煩心事》伊莎貝爾才又回來觀眾面前。1994年,阿佳妮重返影壇,主演了當時法國影壇耗資最巨的一部影片《瑪戈皇後》,並第四次捧起愷撒獎的後冠,一躍成為法國國寶級女演員 ,之後伊莎貝爾又與美國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孽迷宮》。
1996年伊莎貝爾又與美國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魔鬼雙姝》 。之後除了2003年短暫拍攝4部電影外,阿佳妮前後10年沒有接拍任何電影,悉心照顧小兒子。
2009年,阿佳妮憑借《裙角飛揚的日子》重回影壇,並於2010年愷撒獎創紀錄五度封後。
2010年2月27日,阿佳妮憑借《裙角飛揚的日子》第五次捧得凱撒獎的後冠。

J. 伊莎貝爾·阿佳妮的介紹

伊莎貝爾·阿佳妮,女,1955年6月2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著名女演員。11969年進入影壇,1975年出演新浪潮名導特呂弗執導的《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得到了愷撒獎和奧斯卡的提名2。1981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憑借著《四重奏》《迷戀》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982年,她又憑借影片《迷戀》在愷撒獎最佳女主角3。1984年,她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獲得愷撒獎最佳女主角。1990年與傑拉爾·德帕爾迪約一起獲得了愷撒超級巨星獎的殊榮,同年被《大眾》雜志評選為世界上五十名最漂亮的女性之一,2010年2月27日,阿佳妮憑借《裙角飛揚的日子》第五次捧得凱撒獎的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