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海軍和俄羅斯海軍誰的現代化水平高
現代化水平,不用問當然是日本,首先艦載電子設備日本就比俄國強,而且還加上美國的技術支持。如果說海軍實力,如果不算海基核力量,結果還真的很難說。2L給的日本自衛軍的編制有點老,目前的東瀛海軍擁有6艘宙斯盾艦,2艘直升機母艦,36艘通用驅逐艦,3艘兩棲登陸艦,水面艦艇已獲得對俄優勢!!
㈡ 請問誰知道關於日本海軍或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電影,最好是日語的
樓主,符合你要求的只有《男人們的大和》,這是介紹: http://movie.mtime.com/29314/,這是在線觀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5MzAxNDg=.html
㈢ 科普:現在的俄羅斯海軍還能打的過日本海上自衛隊嗎
估計難,日本海軍噸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且艦齡年輕,比俄羅斯那些蘇聯遺留下來的強。
㈣ 日本與俄羅斯相比誰的海軍實力最強大,為什麼
個人感覺是日本。俄羅斯的海軍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實力,強大的有海軍航空兵,破壞力可怕的反艦導彈,還有很多戰力驚人的軍艦,比如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現代級導彈驅逐艦,號稱航母殺手的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但很多軍艦老化欠維修。但日本的八八艦隊就不同,這個國家野心很大,對海軍的投入能佔到國家財政預算的百分之二十,著名的22DDDH等直升機驅逐艦,說白了就是航空母艦,並且將來可搭載F35等先進艦載戰斗機,而反觀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體老化,戰鬥力並不是很強,日本還擁有防空反潛能力超強的宙斯盾軍艦,國家不斷翻新海軍艦艇,成天軍演就沒消停過。俄羅斯的強大很多程度上依賴核武器,比如戰略核潛艇的台風級。基洛夫雖強但價格昂貴成天在北摩爾曼斯克軍港歇菜,俄羅斯近年來經濟不景氣有目共睹,勢必影響了軍隊,否則軍演也不會來找中國。日本的海軍戰力被美國形容為亞洲最強,而且日本造的有些潛艇雖然不是核動力,但隱蔽性能極佳再加上有美國老大哥的援手,我想應該比俄羅斯略強吧
㈤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那個更強一些
我個人認為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更加強些 ,,,,,,,,,,,,,,功勛艦隊——俄羅斯太平洋艦隊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1]設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太平洋艦隊前身是俄國遠東海軍,組建於十八世紀初。
1731年,俄國成立了鄂霍茨克區艦隊。1856年,鄂霍茨克區艦隊進行改編並改名為西伯利亞區艦隊。1932年,蘇聯重組遠東海軍,後來成為太平洋艦隊的基幹
力量。1935年,遠東海軍改組為太平洋艦隊。
1945年,太平洋艦隊擁有各種艦艇430餘艘,飛機1500餘架。到20世紀70年代,其總兵力達13萬人,各種艦艇約700艘,包括2艘航空母艦和各種潛艇110艘,及護衛艦等水面作戰艦艇90餘艘,另外還有作戰飛機數百架。
太平洋艦隊在保衛國家、抗擊侵略的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稱為是一支榮譽艦隊。衛國戰爭期間,艦隊有10多萬名官兵編入各海軍步兵旅,參加了莫斯科會戰、伏爾加河會戰、高加索會戰等著名會戰,為最終取得戰爭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對日作戰中,艦隊航空兵對敵人的海軍基地、機場和其他軍事目標實施突擊,圓滿完成任務。艦隊曾有3萬余名海軍官兵、飛行員和海軍陸戰隊隊員因戰功卓著而榮獲勛章和獎章,其中43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1965年5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命令,授予太平洋艦隊紅旗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赫赫有名的C56號近衛軍潛艇,如今停放在艦隊司令部一旁的紅旗艦隊戰斗光榮紀念廣場上,遊人可登艇參觀。二戰時期,C56號潛艇曾遠涉波羅的海,參加過莫斯科保衛戰等著名戰役。英勇善戰的C56號共擊沉敵艦10艘,重創4艘,功勛卓著。
太平洋艦隊曾是僅次於北方艦隊的前蘇聯第二大艦隊。20世紀70年代頂峰時期,總兵力達13萬人,擁有各種艦艇約700艘。蘇聯解體後,太平洋艦隊的發展進入低潮,主要水面作戰艦艇、潛艇均減少一半,沒有了航空母艦。
目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擁有兵力約6萬人、導彈核潛艇18艘、核攻擊潛艇17艘、常規動力潛艇14艘、導彈巡洋艦4艘、導彈驅逐艦10艘、導彈護衛艦40艘、其他各型艦艇近40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170多架。
俄羅斯前總統普京曾指出,太平洋艦隊不僅在俄羅斯海軍,即使在整個俄羅斯武裝力量中都佔有特殊地位,它是保障俄羅斯民族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工具。由柳洪平創建。
司令部所在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語:Владивосток
名稱釋義:羅馬化拼寫:Vladivostok,(意為「東方統治者」或是「征服東方」的意思)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城市位於俄中朝三國交界之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優越,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日本海上自衛隊(Japan Maritime Self Defense Force:JMSDF)是日本自衛隊的海上部份,成立於1954年7月1日。
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將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海上自衛隊。由於日本不能擁有軍隊,而且採取專守防衛的立場,因此並不配備大型戰艦、航空母艦以及核動力潛艇。其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領海,以「質重於量」為建軍方針。
冷戰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用可以用「烈度軸」、「時間軸」和「地域軸」等三個坐標軸來表示,它們分別代表「從參加國際緊急援助活動到日本發生有事事態」、「從平時到有事」和「從日本周邊到印度洋」。海上自衛隊的作用在這三方面都取得了切實的發展。今後海上自衛隊的艦艇將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態,這就要求進一步提高艦艇的「多用途性」、「機動性」和「續航性」。日本海上自衛隊開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此一類似向海外派兵的行動引起極大的爭議。目前兵力約44000人左右,擁有各式艦艇152艘。
根據太平洋戰爭的經驗,海上自衛隊非常重視反潛與掃雷聞名,訓練也集中在這兩項,這兩項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長處。弱點則是上述武器面對空中武力顯得脆弱,必須依賴航空自衛隊,而航空自衛隊的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島嶼。
㈥ 日本電影 明治初期 講的是兄弟倆一個是海軍打敗俄國海軍,一個陸軍組織騎兵,還要個好朋友是著名的詩人
是日本電視劇坂上之雲
㈦ 求一些關於海軍的電影
關於海軍的電影有很多,比如:
《虎!虎!虎!》(日本)
《男人們的大和號》(日本)
《珍珠港》(美國)
《海軍突擊隊》(美國)
《獵殺紅色十月號》(美國)
《獵殺U571》(美、法聯合)
《從海底出擊》(原西德)
《海鷹》(中國)
《南海風雲》(中國)
等等。
有宙斯盾艦的電影,主要有兩部:
《超級戰艦》(美國)
《亡國神盾艦》(日本)
關於《超級戰艦》就不說了,宣傳海報鋪天蓋地~~這里說說日本人拍的《亡國神盾艦》~~
《亡國神盾艦》改編自福井晴敏出版於1999年的同名小說。在東京灣進行訓練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急勁」號宙斯盾艦(電影中實為海上自衛隊DDG175妙高號)副艦長(寺尾聰飾)與某國對日情報員(中井貴一飾)共謀刺殺艦長,奪取急勁號。他們威脅日本正府已經將艦上的導彈全部瞄準東京,並且這些導彈內裝有毀滅性極強的特殊武器。防衛廳情報局的本部長(佐籐浩市飾)欲解決此事,卻忌憚「急勁」號的強大防空能力而束手無策。此時,對軍艦瞭若指掌的伍長(真田廣之飾)決定自己奪回「急勁」號……
以下為《亡國神盾艦》的視頻截圖:
㈧ 根據日本和俄羅斯的海上大戰拍的是什麼電影
根據日俄海戰改編的電影是《海軍進行曲》又叫做《日本海大海戰》,英文名 Nihonkai daikaisen: Umi yukaba 、Battle Anthem.....(undefined),該片第一版拍攝於六十年代末,於1969年推出並上映,導演是丸山誠治,主演是日本早年最知名的男藝人三船敏郎。該片在八十年代又出了新版,也被稱為是該系列的第二部,導演是舛田利雄,主演仍是三船敏郎,該片最早於1983年推出並上映。
㈨ 日本【海軍】和俄羅斯【海軍】誰強
俄羅斯。
俄羅斯有航空母艦,日本雖然有,但是chu了f35不能帶別的戰機,而f35尚未進入日本。
所以,假設二者在自己國家陸基戰機作戰范圍以外開打,為數不多的二三十架俄羅斯艦載機能依靠反艦導彈(如300公里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遠比防空導彈射程遠的優勢重創幾艘日本的軍艦而毫發無傷(重創幾艘就不錯了,日本有宙斯盾,而俄羅斯的艦載機一次也就能射出大約40-60枚反艦導彈)。日本人航母上的幾十架艦載直升機可以發射輕型反艦導彈,但是肯定無所作為----飛的低可以躲避俄羅斯射程達到200多公里的防空導彈,可是由於地球曲率無法發現鎖定俄羅斯軍艦,飛得高那就是找死。俄羅斯的s300號稱可以打蒼蠅,艦載型號也弱不了。萬一被俄羅斯的艦載機發現,光靠俄羅斯飛機上的格鬥導彈和航炮就能把日本直升機全部送進海底,直升機是干不過固定翼飛機的。如果日本人聰明,趕緊逃跑,反正俄羅斯的飛機也不能無限制發射反艦導彈。打完打完彈葯回去補給在回來攻擊再擊沉兩艘,然後再回去補給。如此折騰幾回,日本人就逃回陸基飛機保護范圍或是跑出俄羅斯艦載機作戰半徑了。戰斗就結束了。如果日本人不跑,那麼掌握制空權的俄羅斯的艦載機早晚會消耗掉整個日本艦隊。
如果俄羅斯沒出動航空母艦,只是靠軍艦對攻,那麼俄羅斯會全殲日本艦隊(自己則會受到一定程度損失)或是擊沉一部分日本軍艦後全身而退。----先是300公里的反艦導彈攻擊(日本人沒有射成超過120公里的反艦導彈),打完所有300公里的反艦導彈以後,俄羅斯如果回家則是毫發無傷,如果繼續追殲日本艦隊那麼就只剩下射程較近、和日本裝備的反艦導彈相當的日炙等反艦導彈,靠近對攻,俄羅斯的3倍超音速的多型導彈和變態的大威力戰斗部會把日本艦隊一個不留的送到海底,而日本的魚叉反艦導彈雖然是亞音速比較好攔截但是命中率比較高,所以俄羅斯得受一定的損失。
至於潛艇,同時代再先進的潛艇也干不過核潛艇的。即便是成功突破了俄羅斯的潛艇防衛圈一發起攻擊就會被發現,然後---在核潛艇和反潛機反潛艦的攻擊下-! 即使是把日本所有的16艘全開來。
㈩ 日本海軍和俄羅斯海軍假設在日本海單挑結果雙方
俄羅斯會慘勝
日本海上自衛隊
日本海上自衛隊(Japan Maritime Self Defense Force:JMSDF)是日本自衛隊的海上部份,成立於1954年7月1日。
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並提供軍備支援。1954年新建防衛廳,將海上警備隊改稱為海上自衛隊。由於日本不能擁有軍隊,而且採取專守防衛的立場,因此並不配備大型戰艦、航空母艦以及核動力潛艇。其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領海,以「質重於量」為建軍方針。目前兵力約44000人左右,擁有各式艦艇152艘。
根據太平洋戰爭的經驗,海上自衛隊非常重視反潛與掃雷聞名,訓練也集中在這兩項,這兩項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長處。弱點則是上述武器面對空中武力顯得脆弱,必須依賴航空自衛隊,而航空自衛隊的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島嶼。
艦隊組成
級別 日本分類 西方分類 艘數
日向(Hyūga)級 護衛艦 直升機航母 2(已下水)
大隅(OSUMI)級 輸送艦 直升機航母 3
由良(YURA)級 輸送艦 兩棲登陸艦 12
白根(Shirane)級 護衛艦 直升機巡洋艦 2
臻名(Haruna)級 護衛艦 直升機巡洋艦 2
愛宕(Atago)級 護衛艦 宙斯盾導彈驅逐艦 2
金剛(Kongō)級 護衛艦 宙斯盾導彈驅逐艦 4
旗風(Hatakaze)級 護衛艦 導彈驅逐艦 2
太刀風(Tachikaze)級 護衛艦 導彈驅逐艦 2
高波(Takanami)級 護衛艦 反潛驅逐艦 5
村雨(Murasame)級 護衛艦 反潛驅逐艦 9
朝霧(Asagiri)級 護衛艦 驅逐艦 6
初雪(Hatsuyuki)級 護衛艦 驅逐艦 11
阿武隈(Abukuma)級 護衛艦 巡防艦 6
夕張(Yubari)級 護衛艦 巡防艦 2
石狩(ISHIKARI)級 護衛艦 巡防艦 1
親潮(Oyashio)級 柴電潛艦 柴電潛艦 11
春潮(Harushio)級 柴電潛艦 柴電潛艦 6
蒼龍(SOURYU)級 柴電潛艦 柴電潛艦 3
隼(Hayabusa)級 飛彈艇 飛彈快艇 6
浦賀(URAGA)級 掃海母艦 布雷艦 2
八重山(YAEYAMA)級 掃海艦 掃雷艦 3
菅島(SUGASHIMA)級 掃海艇 掃雷艇 12
「八.八」艦隊
所謂「八.八艦隊」,是指海上自衛隊機動艦隊即自衛艦隊,相當於原先的聯合艦隊護衛艦隊水面艦艇的一種配置形式,機動艦隊由護衛艦隊、潛艇艦隊、航空隊和直轄隊組成,是海上自衛隊的一線部隊,約占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的60%,主要承擔保衛海上交通線,執行中遠海反潛、機動作戰和護航等任務。其主力水面戰斗艦艇配備於護衛艦隊之下,共分為4個護衛隊群,每個護衛隊群再下轄1艘作為旗艦的直升機驅逐艦,以及3個護衛隊,其中2個護衛隊使用通用型驅逐艦、1個護衛隊使用防空驅逐艦,每個護衛隊由2、3艘驅逐艦組成。1個護衛隊群的軍艦,恰好可以組成一支「八.八艦隊」,即1艘直升機驅逐艦、2艘防空型驅逐艦和5艘通用型驅逐艦,再配以8架直升機(直升機驅逐艦攜帶3架,通用型驅逐艦每艦一機)。
日本的造艦速度保持著一個較高的速度,村雨/高波級驅逐艦以每年2艘的速度服役,僅用了幾年時間,上一代通用型驅逐艦朝霧級和初雪級就已經基本退出了護衛艦隊,日本的海軍傳統中一貫重視控制一線艦艇艦齡,這一點值得我們參考。經過不斷的更新和調整後,護衛艦隊目前的艦艇和編制基本情況如下:
護衛艦隊旗艦為太刀風級驅逐艦「太刀風」號(DDG168)。
第1護衛隊群:旗艦為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白根」號(DDH143);該護衛隊群還轄有第1護衛隊:含村雨級驅逐艦「村雨」號(DD101)、「春雨」號(DD102)、「雷」(DD107)號;第5護衛隊:含高波級(亦可視為改進村雨級)驅逐艦「高波」號(DD110)、「大波」號(DD111);以及第61護衛隊:含旗風級驅逐艦「旗風」號(DDG171)、金剛級驅逐艦「霧島」號(DDG174)。該護衛隊群所有艦只均配置於橫須賀。
第2護衛隊群:旗艦為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鞍馬」號(DDH144);該護衛隊群還轄有第2護衛隊:含朝霧級驅逐艦「山霧」號(DD152)、「澤霧」號(DD157);第6護衛隊:含村雨級驅逐艦「夕立」(DD103)、「霧雨」(DD104)、「有明」(DD109);第62護衛隊:含太刀風級驅逐艦「澤風」號(DDG170)、金剛級驅逐艦「金剛」號(DDG173)。該護衛隊群駐扎於佐世保。
第3護衛隊群:旗艦為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榛名」號(DDH141);該護衛隊群還轄有第3護衛隊:含初雪級驅逐艦「濱雪」號、朝霧級驅逐艦「天霧」號(DD154);第7護衛隊:含朝霧級驅逐艦「夕霧」號(DD153)、「濱霧」號(DD155)、「瀨戶霧」號(DD156);第63護衛隊:含旗風級驅逐艦「島風」號(DDG172)、金剛級驅逐艦「妙高」號(DDG175),該護衛隊群分駐舞鶴(「榛名」號、第3、63護衛隊)及大湊(第7護衛隊)兩地。
第4護衛隊群:旗艦為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比睿」號(DDH142);該護衛隊群還轄有第4護衛隊:含村雨級驅逐艦「電」號(DD105)、「五月雨」號(DD106)、「曙」號(DD108);第8護衛隊:含朝霧級驅逐艦「朝霧」號(151)、「海霧」號(158)號;第64護衛隊:含太刀風級驅逐艦「朝風」號(169)、金剛級驅逐艦「鳥海」號(DDG176)。其中「比睿」號、第4、8護衛隊部署在吳,第64護衛隊部署在佐世保。
經計算可知,護衛艦隊目前總計擁有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金剛級驅逐艦4艘,村雨級通用驅逐艦9艘,高波級通用驅逐艦2艘,朝霧級通用驅逐艦8艘,初雪級通用驅逐艦1艘,旗風級防空驅逐艦2艘,太刀風級防空驅逐艦3艘。
按照日本的規劃,「八.八艦隊」中:直升機驅逐艦載3架HSS-2B反潛直升機,擔任艦隊指揮艦並負責反潛,金剛級驅逐艦和旗風或太刀風級防空驅逐艦,主要擔負編隊的防空任務;5艘通用型驅逐艦,各載一架HSS-2B反潛直升機,用於反潛、反艦作戰。此外,還配備一艘8000噸級的遠洋綜合補給船,擔負艦隊的遠洋補給保障。
整個20世紀90年代,日本已經實施了親潮級和春潮級潛艇、金剛級、村雨級和高波級驅逐艦、阿武隈級護衛艦、大隅級船塢運輸艦、浦賀級掃雷支援艦、菅島級沿海掃雷艇以及一批輔助艦艇在內的龐大的發展計劃,下一步即將開始的,便是2艘改進型金剛級驅逐艦(最終可能建造4艘)和2艘13500噸級直升機驅逐艦,甚至包括遠景的航空母艦計劃等。高波級的後續艦也將繼續建造(第3艘「卷波」號將於明年服役,第4、5艘分別於2005、2006年服役),以替換護衛艦隊中剩餘的幾艘初雪級和朝霧級驅逐艦。總之,有事法制的通過,和「八.八艦隊」的不斷發展,可以視為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某些日本右翼勢力,現在是一邊推進立法變化,為日本走向軍事大國提供法律空間;一方面推進軍隊建設,為這一過程提供實力支持。從現在的情況看,他們在這兩方面都要繼續走下去,並且有可能在其國內保守勢力膨脹的基礎上,加速這一過程。
「九.十」艦隊
人們所熟悉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八八艦隊」,關於它的提法最早出現於1907年。日本海軍根據當時日俄戰爭經驗,設想由8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構成日本海上艦艇編隊,赴海上第一線作戰,與當時剛剛崛起的海軍強國美國爭霸。但由於種種原因該設想未能實現,只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軍方才又重新提出「八•八艦隊」構想並付諸實施。當然,與崇尚巨艦大炮的時代相比,當初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八•八艦隊」主要根據反潛護航的作戰使命,突出了反潛作戰兵力的配置,由8艘驅逐艦和8架艦載直升機構成。與此同時,針對「八•八艦」隊所存在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防空力量較薄弱,日本海軍又有了建立「九•十艦隊」。
「九•十艦隊」的由來和編成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九•十艦隊」,是以原來的「八•八艦隊」為基礎,再編入新建造的「宙斯盾」防空導彈驅逐艦和多用途驅逐艦(載有1架直升機)各1艘,由10艘驅逐艦和9架艦載直升機構成的艦艇編隊,並因此而得名。它是各國海軍中最為典型的、以非航母水面艦艇為主的海上艦艇編隊,具有相對固定的編成。依據「八•八艦隊」的編成思想,「九•十艦隊」的基本編成是1艘「白根」級驅逐艦,可搭載3架直升機,載有8聯裝「海麻雀」點防禦艦空導彈1座,裝備了11號和14號數據鏈,擔任編隊指揮艦,並實施反潛作戰;「宙斯盾」防空導彈驅逐艦以及「旗風」級和「太刀風」級防空導彈驅逐艦各1艘,主要用於區域防空作戰;「初雪」級和「朝霧」級多用途驅逐艦共6艘,每艘載1架直升機,裝備4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2座、8聯裝「海麻雀」點防禦艦空導彈1座,是編隊反潛、反艦作戰的主要兵力。編隊由於能及時在艦艦、艦機、艦岸之間傳遞實時情報,故已構成了一個作戰整體。同時,艦載直升機將由性能更先進的SH-60J代替了原來的HSS-2B型反潛直升機。該機是以美海軍現役SH-60型直升機為基礎的,由日本自己研製的下一代反潛直升機,除反潛功能外,還具有為反艦導彈中繼制導等多種功能。
「九•十艦隊「的編成方案,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是為了達成1000海里護航的基本目標,實現「封鎖護航」的戰略,以原蘇聯海軍的潛艇為主要作戰對象,根據艦艇編隊對潛搜索和攻擊的戰術設想,應用運籌學的解析方法,通過建模計算,得出的較為優化的反潛艦艇編隊編成方案。計算表明:按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驅逐艦的反潛作戰能力,在同時出動8艘-10艘時,擊沉敵潛艇的概率曲線趨於水平;同時針對核潛艇,反潛直升機以三機編組的形式進行搜索較為可靠,這樣為了連續作業至少需要兩組,那麼若要保證有6架反潛直升機處於正常可用狀態,配備的數量就要有8-9架。依據最佳費效比使用兵力的原則,如果說「八•八艦隊」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滿足海上艦艇反潛作戰需求的基本編成,那麼「九•十艦隊」就是艦艇反潛作戰的最佳編成。
綜上所述,日本「九•十艦隊」作為一個作戰整體,由相控陣雷達和三坐標雷達、電子探測系統及直升機保障遠程警戒,以「標准」1/2型中程防空導彈作為對空防禦的中堅力量,具有較強的海上反潛、反艦的打擊力量。在有岸基航空兵或是美國航母戰斗群提供一定的空中保障的條件下,該編隊反潛護航能力是相當強的,可擔負對一個大型船團(50艘左右運輸船)的護航任務。所以,日本海上自衛隊計劃建立不少於4支這樣的艦艇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