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部cctv-6放過的俄羅斯影片,有日本動漫風格,主角是一個預知未來的少女,還穿插著俄羅斯軍官的解說。
強襲魔女?(笑)
B. 俄羅斯電影:貌似有四個主角,聯合軍演,然後其中兩個人扔炸彈,然後4個人穿越到了二戰。求電影名字
《我們來自未來2》,不確定你看過1沒有,直接看2的話估計你看不懂!結尾曲不錯,可惜找不到曲子下載!
C. 俄羅斯二戰經典電影推薦
最後的前線,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T,,34坦克
D. 請推薦幾部戰爭題材電影
盡管LZ要的是現代歐美戰爭片,但我推薦你去看一下1986年國產的《血戰台兒庄》,這部片子遠比《太行山上》出色一萬倍,它是我們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一部拿得出檯面的抗戰片,票房收入2.7億,這個記錄直到張藝謀的《英雄》出現才被打破,但考慮到1986年的物價的話,《英雄》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超越《血戰台兒庄》。
30部頂級的二戰電影
01、《莫斯科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戰爭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詞也來自該片——蘇軍連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領28名戰士同幾十輛德軍坦克進行了4小時的艱苦戰斗,在犧牲前高呼:「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02、《卡薩布蘭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又名《北非諜影》。在無數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亂世佳人》或《羅馬假日》汗顏不已,作為二戰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樣毋庸置疑,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設在二戰時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鎮卡薩布蘭卡,以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為導向,採用傳統的正敘手法,通過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愛、別離的回憶,及男主角對女主角訴說愁腸苦衷,講述了一段動人、美麗、崇高、宛如童話的愛情故事。無論劇本的改編、導演的掌控、演員的表現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03、《巴頓將軍》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本片據說是尼克松他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而「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英雄」的准確定位,堪稱本片成功的關鍵。
04、《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05、《拯救大兵瑞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申奧」的作品,雖然在最佳影片單元匪夷所思地敗給了《莎翁情史》(奧斯卡評委涉嫌舞弊的焦點事件,米拉麥克斯不擇手段的宣傳攻勢的巔峰),但老斯在最佳導演獎項成功地梅開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輩作品《漫長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認了《漫》是好萊塢傳統手法描述「諾曼底登陸」的頂點的同時,巧妙地進行借鑒,在霸王行動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這一令人不解的軍方指令,探討生命的價值,從而以小見大、感人心脾,尤其是開篇的登陸場面,堪稱20世紀末戰爭電影的點睛之筆。
06、《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07、《細細的紅線》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也是絕無僅有的單純白描太平洋戰場殘酷的瓜達爾康爾島戰役的作品。以調度大場面的控制力見長的導演特蘭斯·馬利克,牽手好萊塢叛逆分子西恩-潘,通過夢魘般恐怖血腥殺戮,探討了「生」與「死」、「理性」與「瘋狂」等戰爭狀態下是非莫辨的艱深問題。導演反復利用俏麗的南太平洋風光來反襯戰爭的慘絕人寰,逃兵發人深省的內心獨白、日軍幽靈一般的突如其來……令戰爭的驚悚、無常登峰造極。
08、《逃離索比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辛德勒名單》是好萊塢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悲慟展示,《逃離索比堡》則可謂歐洲電影界對黑暗往事的恐怖回憶。最撕心裂肺的鏡頭既不是牧師請求替暈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國軍官與猶太姑娘絕愛的生離死別——閑適的田野、旖旎的陽光、清澈的長空,塵世以最純潔的軀體陪襯焚屍爐的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罪惡,天清氣朗,萬籟俱寂,甚至無情得不曾流過一滴淚水。
09、《桂河大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57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屆),二戰電影中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被世人關注甚少的亞洲滇緬泰戰場,以被俘的英美士兵為主角,講述了在日軍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殘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慘生活——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成為侵略者以戰養戰的工具,擔負修築的桂河大橋,實際上是日軍補給線的運輸要沖。在自身嘔心瀝血創造的桂河大橋,與配合游擊隊毀壞敵方交通線的炸毀任務面前,男主角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10、《辛德勒名單》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巨匠斯坦利·庫布里克(《辛德勒名單》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良師益友,代表作《漫遊太空2001》、《大開眼戒》,《人工智慧》系斯皮爾伯格為紀念他的創意而拍)曾譏諷本片徹頭徹尾地虛偽。盡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猶豫地擁抱了《辛德勒的名單》,並最終圓了此前7次空手而歸的斯皮爾伯格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夢。雖然好萊塢商業氣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藝術層面上不夠純粹,但作為一名猶太人,導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摯情懷仍感人至深。特別是當銀幕上出現那雙小紅鞋的時候,在另一位猶太裔藝術家伊薩克-帕爾曼大師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腸百轉的無盡哀思里,觀眾無不聲淚俱下。
11、《中途島海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眾星雲集的商業大片,七十年代的銀幕硬漢、當紅男星們幾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梅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湯姆-塞萊克、三船敏郎……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6 月初的中途島海戰。擁有如此奢侈的票房號召力,在全球范圍內的熱映可謂意料之中。雖然電影本身品質平平,僅僅是眾多好萊塢商業戰爭類型片里中規中矩的一分子,但現在看來仍頗具感染力的海戰場面,在沒有光魔(《星戰》系列的特效公司)、維塔(《指環》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裡,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12、《血戰台兒庄》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82年,廣西依靠中央統戰部30萬撥款,加上廣西社會各界捐款合計300萬,經過4年拍出了至今為止唯一一部能被世界認可的二戰電影,當年全球贏得2.7億票房,這個票房記錄直到20年後才由電影《英雄》打破,影片一改過去中國戰爭片中士兵英勇無敵的形象,生動反映出普通士兵對戰爭的恐懼和軍事長官在戰前的焦慮猶豫,這是中國第一部有巨片意識且獲得強烈反響的軍事題材影片,據說蔣經國就是看了這部片後才決定允許老兵返鄉。大量海外華商開始返鄉投資其內蘊深刻的銀幕造型,開放式的故事結構,在藝術成就上也達到了八十年代中國軍事題材影片所能達到的高峰。
13、《英國病人》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第69屆奧斯卡獎(1996年)最佳影片,堪稱描述二戰史事的各類影片中,最婉約的一部。大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以如詩如畫的鏡頭,講述了一段令人悵惘的愛情悲劇。無論開篇飛機俯瞰的沙丘綿延如縷,抑或破敗的療養院內孤獨的痴男怨女……雋永的畫面、樸素的敘事賦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別樣的嶄新的靈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馬斯-斯科特、朱麗葉特-比諾什、威廉-達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將纏綿悱惻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
14、《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經典影片,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結合。在納粹佔領區組織反抗運動,同時又要清除革命隊伍內部潛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擊隊》的大智大勇,又充斥《無間道》的暗藏機鋒。反映了東南歐解放前夕,偉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敵人後方開辟自由的斗爭歷程。
15、《虎口脫險》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用喜劇的方式調侃二戰的佳作,法式浪漫與幽默的二戰形象代言片。雖然拿佔領區下的不光彩歷史大加戲謔的勇氣多少有點沒心沒肺,但法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對本片的喜聞樂見卻徹徹底底令評論界和史學界閉上了嘴。差點忘了說,本片是法國電影票房史上當之無愧的冠軍,堅持至今。
16、《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5周年,美日聯手攝制的商業大片,將40年代的 「9·11」——偷襲珍珠港事件搬上銀幕。本片導演為日本電影界大師級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膽地將視角鎖定在侵略國一方,從日本軍國主義虎視眈眈策劃陰謀開始,將其鎖定目標、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外交上欺騙美國……直至最終偷襲成功的每一步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觀眾,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通過美國軍方的麻痹大意、姑息養奸加以對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們,防範於未然的必要性,比數年前的那部「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經典百倍。
17、《美麗人生》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還有哪部關於二戰的喜劇片,能與《虎口脫險》相提並論,那麼《美麗人生》定是無二之選。本片僅僅是德軍迫害猶太人的無數慘劇中的滄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卻更顯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邊繼續哄著孩子開心、一邊從容地被納粹士兵押赴行刑,隨著孩子視野之外傳來一聲冷酷的槍擊,在觀眾凄絕而模糊的視線中,最偉大的父愛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升華——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難怪小金人將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給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本片的締造者——義大利喜劇之王羅伯特·貝尼尼。
18、《兵臨城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19、《風語者》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吳宇森執導的另類戰爭史詩,將英雄惜英雄的武俠元素(這種男性之間的友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金大俠的《倚天屠龍記》)融於其中,堪稱「二戰版」《翻譯風波》。本片投資過億,而票房幾乎血本無歸,不僅使吳導拍《華工血淚史》的願望落空,也直接導致了派拉蒙的高層改組,更是日漸衰微的米高梅決策失敗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月終於被索尼兼並)。對電影界的影響,遠比其對二戰的紀念意義大得多。
20、《U-571》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2000年的商業巨制,對潛艇戰進行了詳實的敘述。在幽閉狹小的船艙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挖掘了情節。既有潛艇戰的水下對抗,又有破譯密碼的高科技鬥智,而獵殺U-571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出驚心動魄的深海捉迷藏。
(再補充10部經典二戰影片)
21、《戰鴿快飛》
影片的主角是一批反納粹的鴿子,他們的覺悟自然要比只知道逃亡的小雞們高明許多,強烈的愛國意識註定他們要創造非凡的歷史。二戰題材過去在動畫片里一直比較少見,這次的《戰鴿快飛》正好填補了空白。《戰鴿快飛》里鴿子的外表、著裝以及軍事訓練、飛行表演都處處模仿了人類。惟妙惟肖的擬人化演出,笑料迭出的故事情節,加上沒有血肉模糊的殺戮場面,小兵立大功的《戰鴿快飛》也在歐洲電影市場取得了高票房。
22、《最長的一天》
老美投入人力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雲集眾多一線男巨星,陣容之強實屬罕見。《最長的一天》以敘事為主,從盟軍、德軍和法國抵抗力量多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地描述諾曼底登陸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不成功便成仁,眾志成城的盟軍奮勇搶灘,從水上打到陸上慘烈戰況的處理一氣呵成。影片的大格局、大氣勢可圈可點,而對決策將領和登陸士兵等人物的著墨也是生動深刻。
23、《不列顛之戰》
又名《空軍大戰略》。大型空戰影片,匯集眾多一流英國明星,大量精彩的空戰場面堪稱經典。虎視眈眈的納粹德國試圖跨越海峽征服英倫三島,派遣數量龐大的戰斗機、轟炸機對英國狂轟濫炸。孤立無援的「倫敦上空的鷹」靠架次有限的戰機和靈活多變的戰術,同仇敵愾反抗侵略者的空中火力。《不列顛之戰》中的飛行和空襲場面拍得壯觀逼真,在當時沒有電腦特技的輔助下可以做到這么出色真是難能可貴。
24、《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前蘇聯出產過《攻克柏林》、《解放》、《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圍困》等大量紀實性的衛國戰爭影片。和上述影片不用,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根據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改編而成。《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對戰時人性的描寫和探究具有非凡的意義,影片傳達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備受推崇。偉大的蘇聯人民在二戰中蒙受的損失是最為慘重,《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五位女兵和殘酷的戰爭聯系在一起。
25、《沙漠之狐》
又名《隆美爾傳》。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將軍,是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的陸軍元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行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戰勝,令同盟國備感困擾。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戰役中,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令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乃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殉國。詹姆斯·梅森演得出色感人,如今被公認為好萊塢最出色的戰爭英雄傳記片之一。
26、《從海底出擊》
又名《潛艇風暴》。沃夫·彼得森導演的海底戰爭片,在出品本片的德國創下極高賣座紀錄。劇情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發明了一艘出沒無蹤的深海潛水艇,在海戰中無往不利,後來跟英國海軍發生了遭遇戰,雙方都有重大犧牲。影片製作認真,戲劇張力逼人。導演在潛艇內狹窄的空間內運用行雲流水般的鏡頭將船上的軍隊生活作出生動逼真的呈現,海戰鏡頭的氣氛亦掌握得相當不錯。
27、《坦克大決戰》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由羅伯特·肖飾演的希斯將軍率領,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亨利·方達飾演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原來的寬銀幕電影頗能表現出這部巨制的戰爭氣勢,在小屏幕上欣賞當然會打點折扣。不過,導演肯·安納金的敘事手法仍算流暢,加上一群老牌演員也演出賣力,使影片維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28、《血戰阿拉曼》
這部由斯皮爾伯格操刀監制的影片從一名義大利士兵的視角對二戰期間,發生在北非的一場舉世聞名的坦克大戰——阿拉曼戰役做出獨到的解構。再現了戰場的血腥殘酷、雙方最高指揮官的戰術交鋒、以及淹沒在黃沙血海下的累累白骨所折射出的種種人性……
29、《決戰斯大林格勒》
又名《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導演約塞夫·維爾斯邁爾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整部影片展示了宏大的戰爭畫面,紛飛的炮火伴著腥風血雨,更襯托出了那些年輕士兵的渺小與無奈。導演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戰爭做了深入細致的刻畫,戰爭的殘酷、心靈的扭曲、友誼的考驗,均納入導演的視野,把發生的事情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讓後人進行深深的思考。
30、《帝國的毀滅》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E. 哪位大佬有《台風》由張東健 / 李政宰 / 李美妍主演的2005年韓國動作電影百度雲免費資源
《台風》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49I7HkEhdnJtn5u_y2Kvcg
台風的劇情簡介· · · · · ·
在台灣基隆港東北220公里處的海面上,一艘裝載著核衛星導航裝置的艦艇離奇失蹤,經過調查確定他被一個名叫信(張東健飾)為首的海盜團伙奪取。在1983 年,年幼的信跟隨全家人從北朝鮮逃往韓國尋求政治庇護,卻被韓國政府拒之門外,除信和姐姐明珠(李美妍飾)得以逃生之外,其他人員均遭殺害。姐弟二人自此失去了聯系,後來信成為海盜,對韓國的仇恨與日俱增,最終引發了現在的挾制核艦艇事件。
多年來信一直在尋找姐姐的下落,韓國防部查明底細後,派出海軍高級軍官姜世宗(李政宰飾)展開追捕行動。通過線報姜世宗探得明珠現在俄羅斯境內,在接觸中,世宗產生了憐憫,同時矛盾不已。與此同時,信也得到明珠的下落,兩個男人將展開一場殊死較量……
F. 台風行動 (抗戰時) 德國對俄羅斯 莫斯科保衛戰
這個「天兵」是:1941年-1942年異常地嚴寒的冬季,迫使德軍有的染病、有的殘疾、有的倒斃。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地域遼闊,緯度位置高。俄羅斯屬溫帶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涼爽,春秋季節甚短。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國人的標准來看都異常地嚴寒,迫使德軍有的染病、有的殘疾、有的倒斃。
G. 一部俄羅斯電影大片用核彈要炸毀莫斯科,主演是個女的,電影名字4個字
密碼疑雲 (2007)
導演: 瓦季姆·舒梅列夫
編劇: 丹尼斯·卡里謝夫 / 瓦季姆·舒梅列夫
主演: 文森特·佩雷斯 / 安娜斯塔西婭·扎沃洛紐克 / 弗拉基米爾·緬紹夫
類型: 動作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上映日期: 2008-04-17(中國大陸)
密碼疑雲的劇情簡介 · · · · · ·
俄羅斯國家安全局女特工達莎(安娜斯塔西婭·扎沃洛紐克 Anastasiya Zavorotnyuk 飾),受命在恐怖組織首領扎法德的武裝基地擔當卧底,逐漸獲得信任,得知扎法德即將實施一起全球性恐怖計劃——犯罪組織已在四個人口密集的國際大都市內秘密安放了四枚遙控核彈,幾乎可以破壞整個亞歐大陸。然而扎法德卻突然被同夥巴特殺死,並被盜取了引爆密碼。達莎又受命聯絡一位法國銀行家路易斯(文森特·佩雷斯 Vincent Perez 飾)一同阻止陰謀。兩人在追查的途中,達莎的恐怖分子身份不料引起了美國中情局的注意,跨國追查遇到重重阻礙。然而就在達莎擊斃恐怖分子巴特之後,核彈危機竟然仍未解除,事態遠比想像中復雜……
本片由俄羅斯國家電影基金會投資,並獲得俄羅斯軍方全力支持。美國、法國、挪威、英國等多國均參與合拍,並在巴黎、佛羅倫薩、挪威、吉隆坡雙子塔等地取景拍攝。
H. 電影超級台風觀後感
請問是不是超強台風?
看看這里: http://www.xuelecn.com/MySpace/MainFrame/Proction/Show_Composition.ASPX?SpaceID=124927&ID=27405
http://forum.taizhou.com.cn/showtopic.aspx?forumid=28&topicid=6237&go=prev
http://bbs.crsky.com/simple/index.php?t1505120.html
http://www.yfsport.com/tech/news/2008/11/4/1225757541500.shtml
先給你一篇:
觀《超強台風》有感
雨瓢潑的下,風死命地刮。你不顧生命的安危,毅然沖向了一個曾經犯案累累的小偷,那一刻,令我震撼。令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手來,全場雷鳴轟響。 您是一位市長,是一位領導。同樣也是一個楷模,一個值得尊敬值得效仿的榜樣,牢記人民大於天,身先士卒這一鐵則。在那巨大的天災籠罩您的時候,當那死神的舉手伸向您的時候。您沒有絲毫的猶豫,沒有絲毫退縮,沒有絲毫為自己的人生安全著想。在那風雨中,您那搖曳的身影卻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刺痛了我的雙眼,也震撼了我的心。
一次又一次,一趟又一趟,您往返流連於生死崖之畔。您拯救了一個有一個生命。下達了一條又一條曾令您痛苦萬分的命令。為了那威脅到一百二十萬人民性命的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您將您四年來嘔心瀝血設計建造,里完工還差一步的新建社區沖毀了。雖然您口口聲聲說為了一百二十萬人的性命,這不算什麼,只要人在,就什麼都在,什麼都可以重來。但在您那紅腫淚光閃爍的眼睛裡我看到了一顆正在滴血的心。 當站在台風眼中時,那一片廣闊蔚藍的天空,同樣令我感動,令我震撼。正如那句話,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在那暴風驟雨,驚心動魄之後,那一份寧靜,是多麼的令人心弦顫悸。您抬頭仰望著那片天空。還未享受完那一份美好,您又開始了下一輪搶救孕婦的行動。您的一句話始終縈繞在我耳邊「我救一百二十萬人是救,一個人的性命我也要救」,作為一名市長,您不僅盡職盡責,而且講之際全身心地奉獻給了社會,但又有幾個人會想到,您曾經是一名小學語文經常得5分的調皮的小男孩呢。一切就有可能。 台風過去了,您那始終緊綳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那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微笑。但我分明看到了人類美好的明天……
I. "你們面前只有最後一個敵人,那就是——莫斯科"請問這句台詞是哪部電影里的
莫斯科保衛戰
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4月20日,蘇軍所進行的莫斯科保衛戰,既是第二次世界 大戰期間最大規模的城市保衛戰,也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保衛戰。特別是 在法西斯大兵壓境的危急關頭,蘇聯紅軍所舉行的「紅場閱兵」,更是被世人稱之為 「一個冬天的神話」。
從「巴巴羅薩」到「台風」
1941年 9月21日午餐時分,東普魯士臘斯登堡。希特勒的大本營彷彿凝聚了整個 德國的那種急不可待和幸災樂禍的感情,盛滿冰塊的銀質小桶里放滿了一瓶瓶法國香 檳酒,侍者們把夾有魚子醬、火腿和鮭魚的麵包片分放到一個個的盤子里,酒杯里斟 滿了白蘭地、威士忌、杜松子酒…… 希特勒滿面紅光,就連說話的聲音也似乎比平時溫柔了許多,在餐桌旁開始了他 那著名的「室內演說」:「 6月22日早晨,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戰役開始了。一切都按 計劃發展,我們在北翼圍困了列寧格勒,在南翼佔領了基鋪,在中央攻佔了斯摩棱斯 克,通往莫斯科的門戶已被我們打開了!」 突然,希特勒用手一拍桌子,「砰」地一聲,力量之大使桌子上五顏六色的酒杯 有幾個倒下,將裡面的酒灑了一桌子。希特勒接著說:「我已經決定,我們下一個進 攻的目標就是莫斯科!莫斯科將在冬天到來之前被摧毀,完全從地球上抹掉!」說完, 希特勒的手在空中有力地一揮。 在座的帝國軍官們不失時機地趕緊全體起立,端起酒杯。頓時,室內響起一片酒 杯的碰撞聲、笑聲…… 9 月30日,希特勒親自簽訂了進攻莫斯科的軍事行動計劃,此計劃的代號為「台 風」。 9 月,對於莫斯科人民來說應該是最美好的季節,莫斯科郊外的森林被鍍上了一 層金黃色,蒼山翠松間的楓葉紅了,山果黃了,就好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圖畫呈現 在人們面前。然而,1941年的這一美好秋色卻不能像往常那樣給莫斯科人民帶來歡樂。 此時此刻,法西斯的戰車正在隆隆東進,一場猛烈的「台風」正在向著莫斯科刮來, 保衛莫斯科的戰爭就要開始了。 莫斯科是蘇聯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位於東歐平 原的中部,莫斯科河兩岸,同伏爾加河有河道相連接,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1812年,拿破崙佔領莫斯科並焚燒了這座城市,名將庫圖佐夫率領的俄國軍隊和 人民一起打敗了拿破崙並迫使他倉皇撤退。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於1918年 3月10日 將首都由列寧格勒遷入莫斯科。 現在,法西斯暴徒正逼近莫斯科,這座偉大的城市將接受嚴峻的考驗。 法西斯德軍的准備可謂全面而周到,他們和往常一樣,打算以坦克重兵集團的強 大突擊力突破蘇軍的防禦體系,並同步兵協同,合圍與消滅保衛莫斯科的蘇軍主要兵 力於維亞茲馬和布良斯克地區。然後各步兵師開始從正面進攻莫斯科,而坦克和摩托 化集團則從南北兩翼迂迴莫斯科。 9 月30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由古德里安統帥的坦克集群宛如一張彎弓,扣 上了強勁的利箭,鋼鐵的箭頭直指布良斯克和維亞茲馬。 從烏克蘭到莫斯科,古德里安的部隊進展神速。10月里的一天,他和他的部隊竟 然挺進了80公里。不到三天,他們就佔領了布良斯克戰線以東 200公里的奧勒爾。進 展之神速,以至於當德軍坦克隆隆開入奧勒爾城時,電車上的乘客紛紛向他們招手致 意,這些乘客還誤以為是蘇軍的裝甲部隊了。 佔領奧勒爾後的德軍,迅速切斷了布良斯克—奧勒爾公路,並一舉攻佔卡拉切夫, 緊接著又向布良斯克迂迴包抄前進。10月6日,布良斯克被德軍攻佔。 與此同時,德軍第9和第4集團軍分別以第3和第4裝甲集群在杜霍夫希納和羅斯拉 夫利方向實施猛烈進攻,他們來勢洶洶,像一股破壞力極大的颶風一樣橫掃而來。德 軍迅速突破了蘇軍的防禦陣地,並從南北兩面,急速地向維亞茲馬沖去。古德里安的 坦克第2集團軍與南進的德第 2集團軍一起,10月7日在布良斯克以南包圍了蘇軍第13 集團軍和第 3集團軍一部,在布良斯克以北包圍了蘇軍第50集團軍的部分兵力。10月 13日,被圍的蘇 3個集團軍雖經英勇抵抗,但大部被殲,一部分退守在莫扎伊斯克防 線,有的在敵後展開游擊戰。 至此,「台風」計劃的第一階段行動已告完成,莫斯科的第一道防線已被德軍的 鋼鐵洪流沖開一道可怕的缺口。 從10月13日起,幾乎在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作戰方向上都開始了激烈的戰斗: 莫斯科西南160公里的卡盧加於13日陷落;接著離首都僅150公里的加里寧也被奪占; 距離莫斯科僅 100公里的鮑羅季諾也遭到了德軍的致命一擊。莫斯科處於十分危急之 中。 第一階段的順利進展,使希特勒覺得東方戰役的勝利已是板上定釘了。 希特勒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他認為攻佔莫斯科簡直是探囊取物。於是,10 月 7日,希特勒專門簽署了一項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不準包克接受莫斯科的投降,即 使主動投降也不予接受;德國軍隊也不需要進入莫斯科,只需用炮擊和轟炸予以毀滅。 另外,希特勒覺得光用炮火還不夠——還需要加上大量的燃燒彈和高爆炸葯,直到把 莫斯科夷為平地才能解除內心深處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仇恨。 法西斯處心積慮地要把厄運降落在莫斯科頭上,如今它又確實像一群餓狼一樣瘋 狂地向她撲來!莫斯科——這座偉大的城市,著實讓全世界屏住氣息。
J. 俄羅斯十大戰爭電影
《第九突擊隊〉講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戰爭時一個步兵連的戰爭故事, 〈爆破〉講的是車臣戰爭時期,俄羅斯一支步兵連堅守陣地與一千多僱傭軍戰斗,直到最後全連犧牲, 〈風暴之門〉講的也是車臣戰爭時期,俄羅斯一百多人堅守陣地,因為情報錯誤,使得一百多人對付一千多人的故事
《八月八日》《斯大林格勒》《兵臨城下 決戰要塞》《生死倒計時》《我們來自未來》《敢死連》這些都是我看過的,都不錯。絕對不比好萊塢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