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坦克對決,請問他的內涵是什麼啊 ,我表示看到最後完全沒看懂,最後那虎式坦克到底
我看過,最後一擊炸膛了,虎式跑了,但男主一直堅信虎式會回來。
該片有暗喻意味,這是那個民族的危機感,他們對蘇聯解體也有著自己的總結。若不變強或者不防範,霸權與入侵還會降臨,這不限於軍事,還包括金融、政治、經濟、資源、科技等各個領域。
實際上,中國的經濟目前就是受制於所謂發達國家,動則逼你RMB升值、貿易戰、技術壟斷,轉基因大豆基本消滅了本土大豆,國有經濟命脈以及資源還多少是把持於國家,全民所有與集團所有早已成為口號,表面繁榮,而百姓依舊買不起房看不起病過不上好日子,多數人壓力山大。
Ⅱ 電影《獵殺t34》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影片《獵殺T34》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組俄羅斯坦克兵用一輛改裝版T34坦克,試圖從德國豹式坦克群的圍剿中逃脫的故事。
《獵殺T34》與19年在中國形成口碑炸裂效應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是原班出品及製作公司推出,全片採用IMAX拍攝,是俄羅斯有史以來製作費用最高的戰爭片,且與之前全世界范圍內二戰電影傳統表現方法不同,
影片靠更貼近年輕群體的全新視聽語言,成功奪得俄羅斯影史戰爭片票房冠軍。並在2019年的第五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節上獲得「鋼鐵人評委會特別獎章」及「最佳剪輯獎」,獲得評委會主席徐克的高度評價。
(2)俄羅斯拍坦克的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尼古拉·伊武什金
一位天才坦克指揮官,畢業於坦克學院,中尉軍銜。他與克勞斯·耶格爾所帶領的軍隊是敵對關系,為了保家衛國,他挺身而出,與對手展開了一場坦克大戰。雖然他與克勞斯·耶格爾是敵對關系,但同時他也與克勞斯·耶格爾惺惺相惜。
克勞斯·耶格爾
德國軍官,坦克指揮官,擁有很強的指揮能力。他帶領的部隊與尼古拉·伊武什金的部隊展開對抗。對抗過程中,充分展現了民族英雄的氣概和魄力,在他們的相遇和對抗中他領略到很多戰場外的感動。
安雅·雅采娃
一位俄語翻譯。她生活在德國軍營,負責給德國長官進行俄語翻譯工作。當尼古拉被關押在德國軍營時,她認識了尼古拉,並與尼古拉產生了浪漫的戀情。尼古拉准備逃脫飾,她在德國軍營的特權幫了很大的忙,使得尼古拉和同伴能夠逃脫。
Ⅲ 俄羅斯的現代戰爭片:坦克,火箭炮,直升機,M4機槍,場面火爆電影名字叫什麼
俄羅斯和美國合拍的《硬核亨利》?
中文名:硬核大戰
英文名:硬核大戰
主演:沙爾托·科普雷、海莉·貝內特、丹尼拉·科茲洛夫斯基
上映時間:2016年2月12日
類別:動作,劇情
導演:伊利亞·奈舒勒
編劇:伊利亞·奈舒勒
影片片長:90分鍾
上映地區:美國
語言版本:英語
畫面顏色:彩色
拍攝地點:美國
製片地點:美國
Ⅳ 蘇聯1輛kv-1坦克幹掉德國10輛坦克的是什麼電影
《堅不可摧》
導演: 康斯坦丁·哈賓斯基
編劇: 瓦列麗婭·拜克耶娃, 康斯坦京·馬克西莫夫
主演: 安德烈·切爾內紹夫 / 弗拉基米爾·葉皮凡采夫 / 奧列格·福明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官方網站: https://www.kinopoisk.ru/film/nesokrushimyy-2018-1007496/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2018-10-25(俄羅斯)
片長: 90分鍾
又名: 牢不可破 / Nesokrushimyy
本片以真實歷史為基礎。這一歷史關於某KB-1坦克車組罕有的卓越戰功。謝緬·科諾瓦洛夫車組經歷了不對等的戰斗,以激昂的力量消滅德軍16輛坦克,2輛裝甲車和8輛汽車於羅斯托夫州塔拉索夫斯基區。 這一歷史並非宣傳畫英雄的歷史,而是一群鮮活快樂且性格迥異的年輕人的歷史。這些青年只是想安然生活,但是在決定性時刻他們能做出唯一正確的決定並能創下堪稱傳奇的功勛。
Ⅳ 《t34獵殺》歷史原型故事是什麼樣的
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的俄羅斯電影《獵殺T34》近日曝光了「戰神」版海報,從二戰中走出的真實的T34坦克成為了海報中的「第一主角」,在皚皚白雪、炫目火光和陣陣硝煙的映襯下,T34坦克猶如「戰神」一般屹立戰場,孤膽英雄之風范躍然紙上,讓觀眾們對這場史上最真實的坦克大戰影片的故事期待不已。
每一場戰爭都有一些傳奇故事,而《獵殺T34》即是根據二戰時期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個被俘的俄羅斯坦克兵試圖用一輛改裝版T34坦克從德國豹式坦克群的圍剿中逃脫的故事。在此次發布的「戰神」版海報中亮相的,即是這場硬核坦克大戰中,不可缺少的「主角」——T34坦克。
一片廢墟的戰場上覆蓋著皚皚白雪,炮彈轟炸後火光沖天,在冰與火的勾勒下,我們彷彿已經看到了《獵殺T34》中火爆又刺激的戰爭場面。
據了解,該片不僅是真人真事改編,拍攝中使用的坦克,都是經過修復的二戰中真實的T34和豹式坦克,為了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真實的還原坦克大戰的高燃場面,不僅所有演員都經過了為期3個月的坦克訓練,以保證可以自主完成坦克的操作,劇組還邀請了《狂怒》的軍事顧問加入,對所拍的每一個鏡頭、每一點細節負責。
Ⅵ 俄羅斯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都有哪些
前十不知道,給你推薦一下排名前五的吉布吧:
1.《星星》
一部經典的二戰電影,時長90多分,略短,一支帶著任務的偵查小隊,深入德軍後方,印象很深的大地大地,我是星星,聽到請回答。
戰爭片總是毀滅美的東西給你看,那些為了國家犧牲的人在片尾出現,微笑著,另電影的感情戲安排的真突兀,簡直莫名其妙。電影里的風景是真的很美。俄羅斯的音樂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崇高感。
本片中很多鏡頭都意味深長,顫抖的士兵與猛烈的戰火、小屋中的鴿子、烈火和鎖鏈。我總會詛咒戰爭,因為它吞噬太多年輕的生命,那些鮮活的,最具熱情、最純粹的。
2.《潘菲洛夫28勇士》
這一電影片段是有歷史原型可循的,它源於在蘇聯時代家喻戶曉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英雄事跡。該片以衛國戰爭時期著名的英模群體「潘菲洛夫28勇士」為題材。
導演對於這場戰役的描述表現出較高的完成度,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也達到了高度寫實的還原度,攝影和場面調度都表現亮眼,配樂也很好的渲染了氣氛,難以想像一部靠眾籌才拍攝出來的低成本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完虐某些空有大場面而毫無靈魂的大片。
3.《巴爾干邊界》
這部電影的真實背景是,1999年6月,科索沃戰爭停戰,南聯盟被迫妥協,同意從科索沃地區撤出南聯盟正規軍。
當時正駐扎在波黑的俄軍維和部隊利用科索沃地區的短暫的權力真空,迅速出擊,派出一個加強營長途奔襲五百多公里,最終在英軍抵達前三小時佔領科索沃普里什蒂納機場,保證了俄軍大部隊進入科索沃的後續可能,並阻止了北約方面單獨佔領科索沃的企圖。
4.《T—34坦克》
這是一個純虛構的故事,它創作的目的很簡單,紀念一代名車T34,以及紀念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
而我更多的是在電影里看到俄羅斯人特有的精神面貌。這是俄羅斯從蘇聯時代就延續下來的光輝傳統,俄羅斯導演們拍起二戰片來可謂得心應手,大量的題材,史詩的故事,英雄人物,是他們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5.《拯救列寧格勒》
故事講的是二戰中德軍圍困了列寧格勒,企圖將那裡的二百萬軍民困死。為了生存,人們逐步從列寧格勒小規模撤出。影片敘述了首批用駁船752號從拉多加湖撤出了1500名軍民。
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但這次的撤出卻是一次失敗的行動,如影片的片尾所說:「駁船752號遇難沉沒,1200多人喪生。獲救200多人。
Ⅶ 來看這是什麼坦克/俄羅斯電影里的
坦克世界」俄服官網放出的名為《TheWhiteTiger》的戰爭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二戰期間虎式坦克的傳奇故事,是俄羅斯電影史上首部以坦克傳奇為題材的電影.二戰眼看行將結束,激烈的持久戰使蘇軍和德軍日漸疲憊。隨著進攻力度逐漸猛烈,蘇軍驚恐地發現,敵方派出了一種勢不可擋的巨型坦克——「白虎」。「白虎」屢屢從戰場的硝煙中幽幽出現,將蘇軍的坦克轟炸得機毀人亡,然後轉瞬消失。最可怕的是,沒人能證實「白虎」確實存在,但也沒人敢否認。直到有一天,蘇軍指揮官決定建造一輛超級坦克——T-34坦克的變種。蘇軍坦克手中有一個神奇的人物——他曾在駕駛坦克時作戰,被一場轟炸燒得體無完膚。出人意料的是,他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幾乎完全痊癒,回到坦克駕駛室內。他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也不記得過去發生的一切,卻擁有了一種特異功能——理解「坦克的語言」。他堅信神秘的德軍坦克「白虎」確實存在,並下決心要摧毀它,因為它是戰爭、暴行和流血的象徵。獵捕奇獸的旅程就此開始……幕後製作《白虎》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一名前蘇聯坦克兵決心摧毀德軍「白虎」坦克的故事。入圍2012年上海電影節金爵獎爭奪。影片導演卡倫·沙赫納扎羅夫的作品曾入圍戛納金棕櫚獎,幾次獲得卡洛維法里電影節大獎,也曾擔任過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的國際評委。
Ⅷ 俄羅斯電影坦克大戰影評
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了解蘇聯與俄國差別的人評價,也有點兒想寫東西了……首先要了解蘇聯時代的戰爭片電影與文學,有戰壕派,主張描寫戰爭的殘酷性,對血肉橫飛的場景頁游描寫,其次,還有一派是類似中國的委婉派,所以蘇聯戰爭電影里時常會描寫一些很溫馨的場景,例如電影敖德薩里經常有士兵與朋友聊天的溫馨場景(然後突然一枚炸彈把士兵的位置爆炸了,沒有血肉橫飛,但整個敘事卻比單單描寫哨兵被炸死更能觸動人心)、還有時不時在廢墟里彈起來手風琴……《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應該算是這一派的文學電影。蘇聯二戰題材的電影與當時的戰爭文學是分不開的。這是一個蘇聯電影里比較常見的。這是蘇聯戰爭電影不同於美國好萊塢電影的一個重要差別,就是文藝性很強,所以這部White Tiger 2012在敘事方面也繼承了這種藝術氣質。俄國人拍的《動亂時代》,描寫古代俄羅斯與波蘭的血海深仇的那部電影,也是這種拍法,很文藝,很神秘,就是線性敘事看上去都不是線性敘事的樣子。
但是到了現在俄國人拍的二戰電影里,看不到這種明顯區別了,前些年的《斯大林格勒》的導演就是蘇聯時代培養的,還看得到很多蘇聯電影的風格,只是他的電影里多了一些新思維,還有一個描寫一個女記者跟一名蘇聯女軍官一起堅守在列寧格勒忍受飢餓的電影《列寧格勒》,也有一些新思維。這些新思維不能簡單看做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而是一種對蘇聯文化的排斥。但是隨著西方近些年對俄國的壓迫,俄國人好像放開了對蘇聯文化的刻意壓制,在電影里比較明顯的就是前些年俄國拍的《布列斯特要塞》在結尾明確提到了那些他們的先輩不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所以導演安排的旁白是,他們的理想與他們所作出的貢獻。這個他們就是蘇聯人,而非俄國人,這是很多不了解俄國與蘇聯差別的影迷所看不懂的一個點。
所以這部《White Tiger》2012,其實原文翻譯有錯,不是坦克大戰,對決,而是白虎,整個對抗狩獵白虎的過程有點兒像西洋文學史上的名作《白鯨》。而這部電影實際上也很少提到俄羅斯民族主義,不算是嚴格的宣傳片,應該是一種後葉利欽時代蘇聯意識的一種微弱浮起,整個片子倒是可以看成是新思維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結束了,但是蘇聯反法西斯者還看到了法西斯的種子還在,所以那個被很多人當成神經病的坦克車長到了電影最後,還在念叨著白色虎式百年後還會出現。
Ⅸ 有沒有有關坦克的戰爭電影。
坦克大決戰、戰略大作戰、前蘇聯的《解放》、斯大林格勒戰役、登陸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