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外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外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

發布時間: 2022-06-06 09:34:15

1. ①中國廣電總局引進外國電影的時候是按照什麼程序來的啊 ②為什麼有的電影根本不會引進只有網上有資源

第一個問題: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進口影片的管理,根據一九八〇年四月十四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制止濫放內部參考影片的通知》精神,特製訂本辦法。
第二條凡屬從外國及港澳地區進口發行影片或試映拷貝(包括35毫米,16毫米、超8毫米、影片錄相帶和影片視盤等,以下統稱影片)的業務,統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公司)經營管理。
影片進口時,由海關憑中影公司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核查放行。屬於在全國發行的商業性影片,應在進口時辦理納稅手續;屬於非商業性影片,應予免稅;屬於非商業性性影片,進口後經過批准在全國發行的,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三條中國電影資料館進口的資料影片(包括中國電影資料館與外國電影資料館互相選購、交換、贈送或通過其他途徑購作資料的影片),屬於非商業性影片,海關憑該館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核查免稅放行。
進口的資料影片,如經批准,需向全國發行的,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四條科學技術、工業、農業、教育、衛生、新聞、外貿、外事等單位,因業務需要進口的專業性紀錄、科教影片,屬於國務院系統的單位進口的,由國務院各部委(總局)審批,屬於地方單位進口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影片進口時,海關憑有關部委(總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和申請單位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一式三份核查免稅放行,並將蓋有海關印章的報關單一份轉送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備案。
第五條外國、港澳地區及台灣省的團體或個人運進給機關、團體、學校等單位的故事片,凡屬國務院系統的單位接受的,須經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審批;屬地方單位接受的,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局(電影局)審批,並抄送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備案。
影片進口時,海關憑接受單位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和批准文件核查免稅放行。
接受單位應當將接收的影片交中國電影資料館統一保管。如因業務上特殊需要,接受單位可以憑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向該館提取,供有關人員參考借鑒,但不準外借,不準招待映出,不準拿到社會上公開放映。借鑒後仍送回中國電影資料館保管。
進口的故事影片,如經批准在全國發行的,應由中影公司向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六條對外國人和華僑、港澳及台灣省同胞等郵寄或者入境隨身攜帶屬於贈給我國個人作為業務參考的科教影片,海關應准許進口,並憑接受影片的個人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及其所在單位的證明信件核查免稅放行。屬於贈給我國個人的故事影片,一般地不準進口,海關予以退運。如遇特殊情況,由文化部和海關總署研究處理。
對外國駐華使(領)館人員、外國工商企業派來我國的常駐人員(包括外國常駐記者)和應聘來華工作的外國專家(包括文教、經濟、科技專家)攜帶(或者從國外郵寄給他們)的影片,按海關現行有關規定辦理。影片進口後應由有關部門嚴格控制,只限他們在內部放映;我方單位或個人不許借映。
第七條除香港長城、鳳凰、新聯三公司回內地拍片,由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同有關地區和有關單位直接聯系外,凡屬中外或我與港澳地區及台灣省的合制業務,統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管理。合拍影片的進口,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向海關辦理進口報關手續;其中批准在全國發行的,則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八條對違反規定進口的或走私進口的影片,海關按有關規定處理;對沒收的影片,凡有保留參考價值的可轉送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交中國電影資料館保存。
第二個問題:因為中外文化的不同,所以有些電影里包含的內容並不符合廣電總局對進口電影的審核條件,所以廣電總局不通過審批。互聯網到底是比較自由,自然會有人傳播一些新鮮的東西。
第三個問題:幾個月後上映是很正常的,通過審批也是要時間的。有的時候開發上就是要先在本土上映看效果再決定在哪個國家上映。可能有的影片因為社會影響等元素不被通過審核,但通過開發商的努力或社會風氣和相應法規的變化,可能有的影片由符合中國文化,故又通過審核,得以到中國上映。

2. 中國的外國電影是如何進入我國的

兩種途徑,
合法渠道和非法渠道
合法的是經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批准,有引進文號,並且被國內影視出版機構買進版權的電影電視作品。
非法的不用說了,通過網路、出入境攜帶的國外電影片源等渠道在國內流傳的電影電視作品。
例如我們在網上所看的超過70%的大片,都是非法途徑引進的,另外100%的av作品也是通過非法渠道流入的。

3. 國外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引進流程一般都是國內電影公司,在國外電影公司持股。或者有一定的合作(不一定要持股!)。然後海外的電影拍完後,進行上映日期的安排,然後國外電影院開始為了這個日期拍檔。再到國內來說。如果引進成功,通過審核。沒有開刀剪輯刪減內容的話,就賣給國內的各大城市院線。國內城市院線買到片源後開始排擋。統一時間和海外同步上映。
一般都是電影院在電影公司是一定的合作關系。國內電影公司和國外的電影公司也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國外的電影後期結束時,會將片源發給總電影公司。然後總電影公司會將片源發往本地的電影院,或者其他地方(國內電影公司也在其中)然後國內拿到片源後在發往國內的電影公司。或者有些需要配中文音的。一般電影上映時間為兩個月就要下幕了。下幕後會過小半個月,網上就會有藍光資源,高清或者超清的。

4. 國外電影是如何運到國內並上映的,過程是怎樣的

廣電總局每年有規定海外電影引進的數量限制,今年有海外電影引進權的中影集團會引進20部分賬大片,和30部批片(即買斷了版權的影片),經過審核和刪除部分段落再投放到各大院線。基本上我了解的就是這些……

5. 國內引入國外電影的費用級流程

1.外國電影引入中國 必須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批准和額度控制。

2.負責引進和發行的是中影集團

3.電影收益是票房分賬 具體是 一張60元的電影票

電影院收入20元 各省市發行公司20元 中影集團和外國出品方各拿10元。 (含各環節的營業稅)

分配比率不同電影各有不同.

6. 國外電影電視劇合法引入中國需要的流程,手續,大約要多久,怎麼能快速獲取國外影片版權

電影進口業務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指定電影進口經營單位經營;未經指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電影進口業務。
有電影進出口資質的企業與版權持有方,一般是製片商洽談,商定引進價格。影視作品涉及審批,時間不是很清楚,你可以致電中國廣電總局咨詢該問題。

完全是雙方協商的結果,因此無法給出你價格。

7. 日本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是怎樣的

其實日本電影的引進是和其他外語片的引進流程是類似的,不同在於,日本電影的引進要考量的因素更多。

1.首先是引進片的名額限制
目前國內實行的進口片引進方式基於一套嚴格的電影配額制度,中國加入WTO後,電影市場也逐漸開放,到現在,基本維持在每年有34部「進口分賬」影片(分賬片)以及30部左右的「進口買斷」影片(批片)。

所謂分賬片和批片的區別之處在於,進口片是有國外出品方參與票房分成的,而批片則以買斷利潤的形式,只有國內引進方參與票房分成。

8. 外國電影是如何引進到中國的,又是如何賺錢的

電影院賣票就是電影院賺的咯。
不過也分買斷和分成的方式。就是直接買下電影播放權,然後我這邊播放多少賣多少門票就與電影公司無關了。或者是有分成的,就是電影院票房收入一部分歸電影公司所有。

電影公司一般播放權賣一次,碟的銷售也會賣一次,可能海外也會賣一次。

票房高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買票去看電影。而好的導演和大牌的明星就是具有一定的觀眾和影響,會讓喜歡這些導演和明星的人買票看電影,從而提高了票房。當然,賣斷模式的,票房再高也和明星導演沒關系了,因為電影公司獲得收入是固定的,導演和明星拿的工資也是開拍的時候就說好的。恩,高票房對導演和明星的聲譽會有提高作用,那下次拍戲的時候片酬自然就多了。

如果是按分成的方式,電影院票的多少取決於電影院想多賺還是少賺,這是電影院自己的商業決策了。電影公司和電影院談判也是一家一家和院線談的,各家的價格不同。恩,其實多個電影院和在一起叫院線,比如太平洋、中影經典、奧納等等,他們都擁有很多家電影院,電影公司和他們談判以後,他們自己擁有的電影院票價就是相同的。電影公司應該是沒有統一收費的。不過各家價格應該相差不大,因為電影放映是有時間性和檔期的。
引自http://..com/question/127396390.html?fr=ala0

9. 奧斯卡傳奇《天堂電影院》確認引進,外國影片引進中國要經過哪些申批

第一,電影公司購買國外電影版權,想要國內上映,要給廣電總局送審,廣電有審片委員會,他們通過就能上映,就是你在電影開頭看到的准映證,也叫龍標。第二,那就說明,這部電影國內沒有引進。第三個,投放國際市場的電影,都會在世界范圍內分成幾大塊,很少有全球統一的。再有國內片商也會看看該電影在國外的反應。畢竟是要投錢的

10. 電影被引進國內再到上映經過了那些步驟。

推你的見解表示鑿通····
其實一般來說,每一年審批通過並且准許在各大影院放映的外國影片,一般是不會超過30部的,說是為了保護國產影片,其實是為了不讓國內和國外影片票房差距太大,讓外國影片在中國總票房上站大比例取得大收入。所以一般會先從各國電影公司購買版權和拷貝,至於配音已經被淡化了。還能多還有就是2次剪輯,最後經過審查才可放映。起大作用的是國家廣電總局。
止於至引進大投資電影不引進小投資電影,可能是因為大片有名氣,而小投資或獨立製片在中國的市場相對來說是很小的,沒有利益自然不會引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