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國外對微電影研究現狀和趨勢的學術論文
真正的英文名叫做Microcinema 而不是Micro film
❷ 求:《哈利波特》國內外研究動態,十萬火急!感謝!!
《哈利波特》在我看來和《紅樓夢》在寫作手法上有得一比,都是草灰蛇線,伏脈千里。而且還玩文字游戲,我最近的一篇學年論文就打算寫這個。
❸ 國外關於好萊塢電影的文獻
沒
❹ 誰有關於國外電影,國外翻譯研究的網站,急
去網上搜
❺ 電影拍攝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
目前,隨著人們旅遊需求的日益個性化和多樣化,各種新興的專項旅遊應運而生。影視旅遊便是其中一種時尚的特色旅遊。人們憑借個人經驗認為,影視作品對人們如何選擇旅遊目的地會產生影響。但國內有這方面的研究甚少,除了旅遊休閑類雜志和一些影視期刊中對影視劇外景地做過一些描述性介紹外,很少有學術性的研究對影視作品與拍攝地旅遊業的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本文在此就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提出一些淺薄的看法,以期引起相關學者的注意,進而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一、影視作品是一種有效的旅遊促銷手段
對很多人來說,電影除了提供物質與精神的享受之外,還吸引他們到電影的拍攝場地去旅遊。旅遊業界的促銷人員正是看到了電影對旅遊者的旅行決策的誘導作用,所以巧借電影造勢,對旅遊目的地開展全方位的宣傳促銷。以「100%純凈」為口號的紐西蘭,雖然風景如畫,但知名度並不高,可自從《指環王》三步曲問世以來,紐西蘭美麗的風景變得家喻戶曉,尤其是《指環王3:王者歸來》在第76屆奧斯卡金項獎頒獎典禮上,創紀錄地奪得好萊塢的11項大獎以後,更是在頃刻之間將紐西蘭的美好形象傳播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而創造了一個以電影宣傳旅遊的成功範例。據紐西蘭旅遊局統計的數字,2003年紐西蘭接待的觀光客人數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2004年1月,紐西蘭的遊客數目比去年同期驟增11%,達到244300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指環王》系列的熱播以及由此激發的人們對紐西蘭的濃厚興趣。《指環王》系列影片堪稱最成功的紐西蘭風光宣傳片,它超凡的想像力和宛如仙境的畫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片的拍攝場地遍及紐西蘭供150多個地方,目前這些取景地多數已成為熱門旅遊勝地,開始接待旅遊者。曾有調查顯示,每十個外國遊客中就有一個聲稱是《指環王》把他們吸引到了紐西蘭[1]。
又如,土耳其是一個旅遊業發展較為成熟的目的地,尤其受到歐洲遊客的青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土耳其對中國遊客的影響卻與其擁有的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相稱。然而,借著好萊塢大片《特洛伊》在我國各地的熱映,土耳其旅遊部門開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土耳其大使館文化新聞處在北京舉行了「特洛伊之夜」晚會,向媒體和旅行社代表介紹了特洛伊與土耳其的淵源以及其他尚不為國人熟知的旅遊資源和產品。這種促銷手段的效果是顯著的,北京一些反應迅速的旅行社已經開始推出以特洛伊之旅為主題的土耳其一地游產品,如康輝的「特洛伊古城8日探秘之旅」、北京神舟國旅出境公司的「特洛伊古城」之旅[2]。雖然一些業內人士對《特洛伊》的熱映能否為土耳其入境市場帶來豐厚的利潤持懷疑態度,但該片掀起了土耳其旅遊宣傳促銷的高潮,有利於消除中國遊客對土耳其的陌生感,使土耳其的中國旅遊市場向縱深發展。
國內旅遊業界也日益看重影視劇對旅遊的宣傳促銷作用。如常德市政府、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電視劇《桃花源記》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順利封鏡。該劇以常德市旅遊產業主導品牌——桃花源景區為拍攝地,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為旅遊景區策劃並實現旅遊營銷的電視劇,旨在利用影視傳媒強大的傳播效應,實現影視與旅遊產業的互動,做大做強常德旅遊產業[3]。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旅遊營銷的有效手段,是因為影視作品引發的旅遊吸引力是其他營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樣,與廣告相比,電影對旅遊地有更長時間的展現;故事情節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刺激了旅遊者的慾望;特技效果的應用、明星效應和最佳的拍攝角度使當地的形象得到了強化。電影外景地是作為藝術形式出現的,其影響效果是潛移默化的,一部成功影視作品所依靠的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使任何旅遊宣傳品望塵莫及。
二、國外有關影視作品對旅遊業促進作用的研究
國外學者收集了大量的案例來驗證影視作品的旅遊價值,以可靠的數據證明了優秀的影視作品在客觀上加強了外景地的吸引力,使其在影視劇放映期間及放映之後的一段時間里加速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1、國外研究狀況介紹
雖然傳媒和旅遊業都認同優秀的影視作品有利於旅遊吸引力的提高,但有關這方面的學術研究並不多。國外學者也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介入這方面的研究。Urry(1990)在他的《旅遊的樂趣》中指出:「遊客對旅遊地的選擇是基於對娛樂、實現夢想以及參與的願望,而願望卻可能是由電影、電視、文學作品和雜志等非旅遊因素構成的」。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國外學者一致認為,影視劇是一種有效的旅遊促銷手段,這種營銷方式能以獨特的效應把人們吸引到銀幕上見過的地方去旅遊,而且,影視作品引致人們進行旅遊的吸引因素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吸引因素綜合的結果。一般來說,影視作品對旅遊活動的影響不只限於自然景觀的吸引力,其象徵意義、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出演的明星、驚險場面和激動人心的結局也一樣引起人們旅遊的興趣。甚至一些沒有外景拍攝的卡通片,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巴黎聖母院》等也吸引很多遊客到動畫片的拍攝現場進行參觀。
Riley和Van Doren(1992)探討了電影作為一種旅遊促銷手段的特性和優勢,以美國影片和澳大利亞影片為例子說明了電影對旅遊者到訪拍攝地的推動作用[4]。Tooke和Baker(1996)就英國的電視劇對旅遊業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調查[5]。被調查的四部電視劇在播出後,拍攝地的客流量均有大幅度上升。Riley和Baker(1998)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對12部知名的美國電影進行數據處理,以這些影片放映前的10年期間和放映後的5年期間拍攝地遊客接待量為樣本,建立線性趨勢曲線,進行定量研究。從而得出結論認為,影片對拍攝地旅遊的影響至少歷時4年,使遊客量增長了40%-50%。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所選的12部影片遵循了以下四條原則:①所選影片是否獲得票房上的成功,這是電影吸引大量觀眾到拍攝地去旅遊的先決條件;②影片本身是否具有與可進入的拍攝地相關的顯著的吸引力;③能否獲得拍攝地有關遊客接待情況的數據,這些數據是否易於分析;④拍攝地是否記錄了影片放映前有關該地的遊客接待情況的數據,因為將影片放映前後的數據進行比較是非常必要的[6]。這些原則增強了有關電影促進旅遊的定量研究的說服力和可操作性,也成為今後進一步研究的可借鑒之處。
2、國外的研究案例
國外學者對影視作品的旅遊價值進行過大量的案例研究,以可靠的數據說明了影視作品對旅遊宣傳促銷起到的積極作用。筆者將所檢索到的國外案例,以時間為順序列入下表(見表1)。
三、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啟示
1、我國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
中國影視劇對旅遊地的宣傳也起著很大作用。電影《五朵金花》對雲南大理蝴蝶泉風光和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的表現一直是雲南大理的旅遊標志;電影《敦煌》所展現的大漠風光和神秘的宗教色彩使身處偏遠的莫高窟成為了中國西部絲綢之路旅遊的熱點;描寫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俑》更是在國內和港澳台掀起了參觀秦始皇兵馬俑的熱潮;影片《末代皇帝》在國際上掀起了北京紫禁城旅遊熱;《紅河谷》以其高原風光和神秘色彩引起了西藏旅遊熱。隨著四大古典名著搬上電視屏幕,為拍攝電視劇修建的外景地,如三國城、水滸城、大觀園等也成為著名仿古旅遊景點[7]。瓊瑤的一部《水雲間》,再度燃起了國內遊客對西湖、對蘇堤的熱情,直到如今仍有不少遊客一到西湖就詢問拍攝該劇的地點。又如,2001、2002年,隨著內地版《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在浙江舟山桃花島的成功拍攝,以及這兩部大型電視劇的熱播,桃花島的名聲遠播,到桃花島領略影視文化魅力,體驗金庸武俠文化情趣成為各地遊客的一大熱點。再如,電視劇《似水年華》吸引了大批遊客到訪浙江烏鎮,領略江南水鄉的古樸與恬靜。
表1 影視作品對旅遊推動作用的案例
影視作品名稱
放映時間(年)
拍攝地
對旅遊產生的推動作用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1979 懷俄明州魔鬼塔國家公園(Devils Tower WY) 該片放映後遊客人數比上一年上升了74%,以後幾年有所下降,但均未達到影片放映前的下線。
To the Manor Born 1979 薩默塞特
(Somerset, UK) 1978-1980兩年之間,遊客人數增加了65106人,比增37%
Bergerac 1981 澤西島
(Jersey, UK) 在1991-1992年到訪澤西島的遊客的調查中顯示,40%的夏季遊客和30%的冬季遊客承認他們是受電視劇的吸引來島旅遊的。
Brideshead
Revisited 1981 北約克郡的霍華德城堡(Castle Howard in
❻ 對外國的電影有研究的來
№1:《勇敢的心》(Braveheart)
在威廉·華萊士還是孩子的時候,他的父親,蘇格蘭的英雄馬索·華萊士在與英軍的斗爭中犧牲了。幼小的他在父親的好友的指導下學習文化和武術。光陰似箭,英王愛德華為鞏固在蘇格蘭的統治,頒布法令允許英國貴族在蘇格蘭享有結婚少女的初夜權,以便讓貴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貝拉是個決斷的才女,她知道這道法令會讓英國貴族有意於蘇格蘭,但更會激起蘇格蘭人民的反抗。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美麗的少女梅倫求婚,願意做一個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倫卻被英軍無理搶去,並遭殺害,華萊士終於爆發了。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後」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
№2:《四根羽毛》(The Four Feathers)
《四根羽毛》講述的是1898年英國與蘇丹開戰之即,一名即將新婚的英國貴族軍官哈利在開赴北非前一晚決定退役。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給他代表恥辱和藐視的四根羽毛(這四根羽毛分別象徵「自由、祖國、榮譽和激情」)。為了挽回名譽,哈利喬裝成一個阿拉伯人,秘密前去挽救那些將他視為膽小鬼的人的生命。此段視頻展現的就是他朋友所在英軍部隊在沙漠里誤中埋伏,其小型方陣被敵人從四個方向同時圍殲的過程。
№3:《亞瑟王》(Who Was King Arthur)
與他的武士同伴一樣,亞瑟相信一旦羅馬從英國撤軍,將會給英國帶來無窮的災難和混亂。雖然信仰基督教的亞瑟想回到羅馬為自己虔誠的信仰盡微薄之力,但是他意識到他的首要任務是使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武士們獲得自由並告老還鄉。
然而,在亞瑟解放圓桌武士之前,他們必須完成羅馬交與他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深入敵軍區域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亞瑟與圓桌武士遭遇到他們的宿敵:魔法師梅林和他的游擊隊,武士們戲稱他們為「鯨面族」,因為他們總是在臉上和身上塗上藍色顏料。亞瑟和他的圓桌武士深信這些「鯨面族」是英國的靈魂,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深受羅馬的摧殘。如今,羅馬一旦撤離,沒有了亞瑟和圓桌武士的幫助的鯨面族面臨大舉入侵的撒克遜人將毫無抵抗之力。
在梅林和美麗、勇敢的桂尼維亞(姬拉-耐特莉飾)的循循善誘之下,亞瑟王漸漸找回了自己的力量,逐漸背離羅馬,並開始編織「成為這片土地的王者」的夢想,歷史被永遠的改寫了。
驚心動魄的情節,令人屏息的武打場面和偉大的歷史背景成就了這一部空前絕後的《亞瑟王》。
№4:《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1429年,英法戰爭如火如荼際,少女瓊安對外宣稱自己已獲得上帝的指示。法國當時的儲君查理,在岳母的鼓吹下,接見瓊安,並同時將大批軍隊交由瓊安指揮,一時之間,少女所帶的軍隊戰無不克,儲君也如願加冕成為真正的國王。但在他登基後,不再支持瓊安,在缺乏援兵的情況下,法軍節節敗退,瓊安被指為妖女,最後被處以女巫死刑活活被燒死,五百年後,梵帝崗教廷為少女平反,冊封為聖女貞德,平復五百年來的冤屈。
№5:《魔戒》三部曲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魔戒2:雙塔奇兵》 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Two Towers
《魔戒3:王者無敵》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6:《特洛伊》(Troy)
又是美女惹的禍?特洛伊(小亞細亞西部的古城)王子赫克托耳和二王子帕里斯在到訪斯巴達的時候,遇見斯巴達國王的妻子海倫。被海倫美色吸引,帕里斯半擄半搶地將海倫帶回特洛伊。這還了得,面目無光的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向他的哥哥阿伽門農(即鄰國邁錫尼的國王)求助。隨後,阿伽門農成功邀請到當世的勇士阿基里斯,領千隻船艦,十萬大軍千里迢迢渡海攻打特洛伊。由於斯巴達是希臘的領土,因此這場持十年之久的戰役主要是希臘和特洛伊之間的戰爭,最後,希臘憑一隻巨型木馬智得特洛伊城。
№7:《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亞歷山大大帝生於紀元前356年為馬其頓王(菲利普)之子,是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於大師(亞利斯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之職,並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帥,隨父橫掃希臘城邦之亂。
西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並繼承乃夫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並直入小亞細亞攻佔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又越過印度河進入恆河流域,因軍士思鄉被迫退回。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並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將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8:《天與地》(Heaven and Earth)
日本出版界巨子角川春樹親自導演的古裝戰爭巨制,在加拿大拍攝的外景重現了日本戰國時代兩軍對壘的氣勢和格局。劇情描述上杉謙信在武將輔佐下滅兄成為越後國領袖,並以無敵的騎兵團威震四方,有"越後之虎''稱號",而在群山環繞中的甲斐國國君武田信玄同凱空窺越後國豐饒土地,施計賄賂謙信的文臣武將,謙信囚禁了叛將的妻女卻不忍心取二人性命,因其篤信佛教而不忍殺戮,但命運卻逼使他跟武田信玄展開長達十二年的爭霸戰。本片在劇情闡述方面比較復雜,對不黯日本戰國歷史的觀從形成一個負擔,但在製作上不惜工本,服裝布景攝影都美侖美奐,作戰場面亦精彩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