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偉,黃蘭聽是什麼電視劇
摘要 胡偉,曾執導的《酥油燈》獲得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其電影作品先後入圍過包括戛納、威尼斯、紐約、芝加哥、鹿特丹等300餘個國際電影節,包攬70多個國際獎項。[1]
2. 姜文:霸氣外漏,自稱看不起某導演,他憑借什麼這么豪橫
提到中國著名導演,姜文絕對當之無愧的名列其中。固然產量低,最後一部電影《邪不壓正》距今也有五年之久,但是部部精品。特別《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等電影不只集藝術思想與欣賞性於一體,更反映出了中國社會的一個變化。毫無疑問各項大獎也讓姜文拿到手軟。而姜文讓人敬仰的不只僅是他在影視方面的高強造詣和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他那鐵骨錚錚的男子漢性格更是讓人印象深入
2018年7月13日,自導自演的電影《邪不壓正》終於上映;並且憑仗《邪不壓正》取得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年度編劇。
1987年夏天,姜文進入到也是第一次當導演的張藝謀的《紅高粱》劇組,但是兩個人之間的相處猶如天雷勾地火—一點就炸。由於如何去塑造角色之類的問題,他和張藝謀從開機吵到了殺青,誰曉得這一吵最後吵出了一個驚動世界的大作。
2000年姜文的《鬼子來了》並沒有經過國度廣電局的檢查,姜文直接帶著這部電影參與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並憑仗該片榮獲了評審團大獎,結果也不可思議, 由於「違規參賽」,姜文遭到了電影局「五年內不能擔任導演」的行政處分,這種膽大包天的事大約也只要姜文做得出來了。姜文讓人敬仰的中央不只僅由於他在電影藝術方面的造詣,他自身那種天不怕地不怕鐵骨錚錚的男兒郎性格就極具古代那種俠客風范,敢說敢想敢做頂天立地的做派真是值得如今中國男兒去學習的。
3. 姜文的哪些影視作品獲得過獎
姜文獲得過獎的影視作品有:《鬼子來了》、《陽關燦爛的日子》、《春桃》、《讓子彈飛》、《太陽照常升起》、《尋槍》等。
3、《鬼子來了》
姜文用中國電影史上幾乎從未有過的表達方式,講述了一個富有悲劇色彩的抗日故事。要是換成「另一種」抗日電影,那主人公一定是壯烈的,但故事中的馬大三卻是荒誕的,他本想要從日本鬼子身上撈點好處,沒想到世界的殘酷早已超出了他的想像。
《鬼子來了》除了像阿米爾·汗的諸多電影一樣能引起人民的反思,在藝術性上還是十分出群的。狂妄的姜文直接拿了未經審核的片子拿到了海外參加影展,並拿到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
4. 亞洲有哪些分量重的電影節
在2019亞洲電影展中,「亞洲經典」單元一定備受影迷矚目。
顧名思義,「亞洲經典」單元當然都是亞洲影史上的不朽之作。但本單元不僅挑選了《紅高粱》、《那人那山那狗》、《切腹》、《小鞋子》等曾斬獲國際大獎的代表性亞洲電影,還包括具有極高史學價值的奇幻片鼻祖《盤絲洞》,以及在表現手法上有突破意義的《雅馬哈魚檔》等經典作品。
先跟大家聊聊《盤絲洞》和《雅馬哈魚檔》這兩部作品。
1927年2月2日在上海中央大戲院上映的《盤絲洞》,是中國現存第一部「神怪片」。 「神怪片」源於中國神魔小說,《西遊記》、《聊齋志異》所衍生的電影都屬於這個范疇。《盤絲洞》對原著故事的還原非常大膽,妖精們造型前衛而新潮。影片在上映之初曾「實創中國影片在上海開映之新紀錄」,造就萬人空巷的傳奇。不過,《盤絲洞》的價值還不止在於「神怪片」——中國1920年代電影作品存世極少,《盤絲洞》便是其一,這部影片曾在國內失傳80餘年,2013年拷貝才在挪威國家圖書館被發現。
1984年上映的《雅馬哈魚檔》在當時也是一部轟動之作。這部電影所表現的內容非常具有現實意義,一是廣州的風土人情,二是改革開放後的個體戶生活。導演張良將故事片的戲劇性融入進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運用了大量的偷拍、跟拍,在片中可以看到很多長鏡頭。《雅馬哈魚檔》還有一個在現在看來都不常見的創舉,那就是選用非職業演員。飾演「海仔」的是真正的個體戶黎志強,「珠珠」的飾演者則是商場售貨員楊麗儀。通過本片,既可以了解到改革開放初期個體戶的故事,又可以欣賞到廣州的「市井風情畫」。
另外四部電影《紅高粱》、《那人那山那狗》、《切腹》和《小鞋子》,都是在國際上享有美譽的亞洲電影,想必影迷們一定如數家珍。
1987年上映的《紅高粱》,改編自莫言同名小說,是第一部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亞洲電影,也是第五代導演張藝謀的代表作。《紅高粱》與1980年代的「尋根文學」關系緊密,拍攝的故事紮根於鄉土中國,表現出了人、民族、乃至整個中國土地的蓬勃生命力。張藝謀沉穩剛健的敘事風格,顧長衛敏銳大膽的色彩運用,鞏俐和姜文的出色演技,使本片足以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
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也是一部在國際上斬獲不少獎項的影片。影片講的是一對鄉間郵遞員父子之間的故事,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郵路,二人的心結在路途中慢慢打開。這部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很有中國傳統美學色彩,含蓄內斂,崇尚自然。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樣,片中沒有通過過多言語來表達感情,父子之情盡在不言之中;敘事也如行雲流水一般,毫無刻意用力之處,卻足以感動人心。湖南綏寧的自然景觀,與這種表達敘事風格相得益彰,給了影片山水畫般的清新影像風格。
《切腹》於1962年在日本上映,次年入圍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導演小林正樹拿下了評審團特別獎。這部57年前的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9.2,被1萬多人標記過,足見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切腹》以武士階層為主人公,講述了兩個嚴格平行對應的切腹故事,畫面明朗,敘事凜冽,頗具極簡主義風格。這部電影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在張藝謀的武俠電影《英雄》中,也能看到本片的影子。它的意義不僅在於電影領域,對於想了解武士道精神及日本美學的觀眾,同樣是不二之選。
1993年的《西便制》也是一部大師之作,導演林權澤被視為韓國電影界教父級人物,曾把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入圍了個遍。《西便制》如同一首民間藝術的輓歌,在一個父親和一對兒女的悲劇故事裡,表現出了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藝術無處安放的境遇。現代與傳統的沖突在影片的表達形式上也有所體現——用倒敘、插敘來打破傳統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中充滿了對傳統消亡的隱喻。這部電影是韓國電影復興的奠基石,它在當年激發了外國影片佔領韓國市場的環境中,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本片最初只在首爾的三家影院上映,最終卻破了票房紀錄,令韓國進入了百萬票房時代。
《小鞋子》是部曾感動全球觀眾的伊朗電影,1998年它不僅在美國創下伊朗電影票房紀錄,還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以一雙鞋為線索,講述了一對窮苦兄妹的感人故事,充滿現實主義人文關懷,被影評人評為「近乎完美的兒童電影」,「洋溢著單純的善良和純潔」,它還影響了包括新加坡導演梁智強在內的許多電影人的創作。在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既是票房的保障,又是影片水準的保障,他的作品兼具可看性和藝術性。展映期間,馬基德·馬基迪將攜《小鞋子》親臨北京,參加活動。
說了這么多,你該知道「亞洲經典」單元有多經典了吧?作為影迷的你,趕快挑選自己心水的電影,來2019亞洲電影展「一飽眼福」吧。
5. 導演文牧野有哪些代表作品
2010年拍攝劇情短片《石頭》,2011年,憑借短片《金蘭桂芹》獲得第五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2012年,導演了劇情短片《BATTLE》,該片獲得第7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特別獎、2013年FIRST青年電影展拍片季優秀影片獎。2014年拍攝短片《安魂曲》獲得多個獎項。2015年,參與執導愛情電影《戀愛中的城市》。
6. 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哪舉行 [生活百科]
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威尼斯舉行.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
7. 37歲佟麗婭電影節出圈!擔任主持比嘉賓搶鏡,受情傷後事業開掛
導語:佟麗婭近幾年的發展,真的就如開掛一般,事業蒸蒸日上,近日以主持身份成功海南國際電影節閉幕儀式上露面。
12月12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正式舉辦閉幕儀式,當天晚上37歲的佟麗婭以主持人的身份登上紅毯秀,一身白色薄紗蛋糕裙將她襯托的仙氣飄飄,波浪長發搭配精緻容貌,這氣質也太甜了吧!
近幾年來,佟麗婭的發展道路皆都在大家的見證之中度過,這個出色的女孩也終於拋棄了之前的陰影,拋棄了以往的慘淡事業,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發展道路。如今的佟麗婭身上從內而外透露著滿滿正能量,這樣的明星才是如今娛樂圈中最為稀缺的公眾人物。
希望佟麗婭能夠一直保持如今的狀態,帶給眾人更多正能量的同時,也帶來更多屬於她的精彩作品,讓自己的未來娛樂圈發展道路更加輝煌,而不是只止步於眼前的成就!
8.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名單
評委會主席:
謝晉{中國}
評 委:
赫克托·巴本科{巴西}
大島渚{日本}
保羅·考克斯{澳大利亞}
卡倫·沙赫納扎羅夫{俄羅斯}
奧利佛·斯通{美國}
徐克{中國}
9. 蔣雯麗是哪國人阿
蔣雯麗是中國人。
蔣雯麗,1969年6月20日生於安徽蚌埠,中國影視女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會員。199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89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懸崖百合》,飾演保育院的老師,並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同年,參演首部電影《離離原上草》,飾演山區姑娘水秀。1999年,參演《牽手》奪得第1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獎、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9)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評委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2011年,主演電視劇《幸福來敲門》,飾演悶騷「剩女」江路;同年,獲得第28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 。
2014年2月,領銜主演賴聲川話劇《讓我牽著你的手》 。5月主演張國立導演的輕喜劇《愛情最美麗》,飾演牛美麗。
2015年出演電影《師父》。同年11月30日,出演由鄭曉龍導演指導的電視劇《羋月傳》飾演:養蜂人妻子。
2019年11月28日,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公布金椰獎競賽單元國際評委會全名單,蔣雯麗將擔任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