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美國拍的描寫在美國生活的華裔的電影
美國派、女男變錯身、畢業生、錄取通知、心靈捕手、大象、麻雀變皇妃、舞會在2004年上影的電影灰姑娘的玻璃手機一戲取得成功後,Universal Studios決定
② 全華裔主演美劇《美生中國人》開拍中,該影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全華裔主演美劇《美生中國人》開拍中,這部影視作品改編自同名的漫畫。同時在漫畫當中講述了三個不一樣的內容,並且來這部影片也會展現華裔對自己身份的認同。並且影片中也有一些中國元素,比如美猴王,孟母三遷。
在一個小孩子年紀非常小的時候,如果就去到美國生活的話,相信他一定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美國人,可能對中國了解並不深。在影片當中講述了一位華裔少年,他從美國的唐人街搬到白人社區之後的一系列遭遇。並且在這個故事當中也摻雜了孟母三遷的故事,因為媽媽想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選擇一再的搬家。雖然換了一個環境,但是他們的傳統認知依舊沒有變。
③ 講美籍華裔的電影
美籍華裔在中國的電影較少,在美國的有幾部較不錯的。
《面子》 【強烈推薦】
外文片名:Saving face
導演:伍思薇(Alice Wu)
編劇:伍思薇(Alice Wu)
演員:楊雅慧(Michelle Krusiec)、陳沖(Joan Chen)、陳凌(Lynn Chen)
出品國/地區:美國
上映時間:2004年
片長:91分鍾
《喜福會》
英文片名 The Joy Luck Club
片長 139 min
國家 美國
上映時間:1993年
導演 王穎
主演:溫明娜 鄔君梅 周采芹 盧燕 趙家玲 俞飛鴻
《推手》
英文名:Pushing Hands
導演:李安
主演:郎雄 王萊 王伯昭 李涵 黛博拉·史賴德
地區:中國台灣
時長:105分鍾
出品日期:1991年
獲獎情況:1991年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有潛力新導演「評審團特別獎」;1992年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喜宴》
英文片名 The Wedding Banquet
片長 106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台灣
出品日期:1991年
導演:李安
主演: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刮痧》
國家/地區 中國
導演 鄭曉龍
演員 梁家輝 蔣雯麗
出品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
片長 100分鍾
上映 2001年
《人在紐約》
導演: 關錦鵬 (Stanley Kwan)
主演: 斯琴高娃 / 張曼玉 / 張艾嘉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 美國
上映日期: 1990
④ 華人在海外生活的電影有哪些
《推手》、《刮痧》、《不見不散》、《少女小漁》、《秋天的童話》。
1、《推手》。
該片講述了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由於他語言不通、生活習慣與孩子們不同,而引發家庭矛盾的故事
2、《刮痧》。
該片以中醫刮痧療法產生的誤會為主線,講述了華人在國外由於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而陷入種種困境,最後又因人們的誠懇與愛心,困境最終被沖破的故事。
3、《不見不散》。
該片由著名導演馮小剛繼電影《甲方乙方》在全國電影市場上廣受歡迎後,再度推出了1999年賀歲電影《不見不散》。
影片講述了兩個流落到美國的北京人之間的愛情故事。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4、《少女小漁》、
由張艾嘉執導,劉若英、庹宗華、丹尼爾·J·特拉萬提主演的劇情片,於1995年4月22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該片講述了二十四歲的小漁為了在紐約讀書的男友江偉能安定下來,經人介紹與一位年逾六十的義大利老頭馬里奧假結婚的故事
5、《秋天的童話》。
由張婉婷執導,羅啟銳編輯,周潤發、鍾楚紅、陳百強主演的一部經典愛情故事片。主要講述的是在美國紐約居住的兩位華人中的一段愛情故事,但李琪(鍾楚紅)因初戀的創傷尚未癒合,而且兩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趣味南轅北轍,故未與船頭尺表態。
⑤ 找關於海外華人的電影、電視劇
講加拿大留學生的電影《兄弟》
《我自己的德意志》
我的法蘭西歲月
啤酒花
《時差七小時》
《新宿事件》
《暗物質》
《秋天的童話》
電視劇:
《小留學生》
《無法忘記你》
《我在悉尼等你》
《李小龍傳奇》
⑥ 你知道哪些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
我非常的喜歡的一部電影華人身居他鄉的一部電影
影片華麗,細膩。故事情節非常好的。
推薦:特別好的獲得金球獎的《喜福會》
有空去看看!!
下面是我的摘抄
情節:
影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在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姊姊時,卻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導演:王穎WayneWang
主演:溫明娜Ming-Na鄔君梅VivianWu周采芹
作家介紹:
譚恩美是當代最受囑目的華裔美籍作家之一,她以第二代華裔美國人的雙重身份,用英文寫作族裔經驗,並藉由其母親在中國發生的故事,建構和想像中國的文化傳統。她的第一本小說《喜福會》於1989年出版後,即廣受美國市場好評,同時登上暢銷排行榜。2001年的作品《接骨師的女兒》問世後,依舊風行美國;延續《喜福會》里一貫的寫作風格,書中我們依然可看到她交錯運用不同的敘述觀點來說故事,串連起母親和女兒、中國和美國、過去和現在。然而,有別於《喜福會》中著重四對母女八個角色的探討,這次她把重點集中在同一族系裡三代的女人身上,透過層層鋪陳,揭示其中母女關系的愛恨情仇,並非單單來自母女間的代溝問題,還來自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階級落差以及美國化深淺程度不同種種因素,進而導致其價值觀上的相異。
譚恩美小說里的女人們一生中都在進行自我探尋的旅程:如何在母女關系與雙重文化價值觀中尋求一個平衡點以及摸索出適切的身分認同。作者並不提供一個完美的結局,只娓娓敘述女兒們如何透過母親的指引在雙重文化的困境中表達自我;而母親原來並不只如女兒想像一般,僅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事實上她們的某些想法和作為似乎比女兒更美國化,她們希望創造更好的機會和環境讓女兒能在美國出人頭地,並且能同時擁有中西文化的優點。雖然雙重文化的背景提供左右逢源的機會,然而,若不能好好利用,也可能落入兩邊都不是、不中也不西的窘境。小說里的女主角都還在摸索如何在雙重文化的背景下找到最利於自己生存的方法,她們或許還沒有充分找到自我,但至少從母女漸漸互相妥協和解的情節里,讀者看到了希望。本論文探究因文化沖突、語言隔閡、甚至階級差異,而造成更復雜的母女關系,並進而討論在雙重文化的處境里,這些女兒們在經歷與母親沖突和磨擦的過程之後,如何擷取中西文化上的特點來適應美國情境和完成女性主體認同的建構。本篇論文分成三個章節進行:第一章討論女人們如何藉由聲音和緘默來表達情感和溝通想法;第二章討論母女之間的中西對立狀態,與女兒們如何將母親他者化的過程;最後一章則在強調母女之間難分難舍的愛恨情仇,及女兒們如何藉由認同或是反抗母親來尋找自我為。從小說里的情節安排來看,母女之間血濃於水的聯系可以超越代溝及文化隔閡。最後女兒們藉由母性傳承提供正面的協助,進而解決她們在雙重文化中遭遇到的問題。
⑦ 關於講述四個中國婦女流亡到美國的電影名
電影 《屠城血證》(中國大陸)陳道明、翟乃杜、雷恪生主演。 《南京1937》:1995年,吳宇森監制、吳子牛導演、譚盾配樂、劉若英、早乙女愛、秦漢主演。 《南京好人》(美國)1998年 《五月八月》(中國)2002年;杜國威導演;葉童、林泉、徐忻辰主演。 《棲霞寺1937》:鄭方南導演,2005年8月在南京首映。 《東京審判》:2006年,高群書導演、編劇,劉松仁、曾江主演。 《戰火逃城》又名《黃石的孩子》:(美國)周潤發、楊紫瓊、Jonathan Rhys Meyers主演,2008年4月於亞洲上映。 《南京!南京!》(中國大陸)2009年4月22日上映,導演陸川 《拉貝日記》又名《約翰·拉貝》(中國、德國、法國)2009年,佛羅瑞·加侖伯格導演、烏爾里奇·圖克爾、達格瑪·曼澤爾、丹尼爾·布魯赫主演。 紀錄片 《一寸河山一寸血》 《南京》又名《被遺忘的1937》或《南京浩劫》[參 29]:由中、英、美三國共同投資拍攝的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的紀錄片。片中演員扮演當年見證南京大屠殺的西方人士,整理了他們的日記,以口述的形式做影片主線,加入對倖存者的訪談和大量珍貴歷史資料,對南京大屠殺歷史進行回顧。 《南京真相》:2007年,水島總導演,認為南京大屠殺「是當年蔣介石政府捏造的謊言」。[參 26] 音樂錄像帶 《1937南京大屠殺紀念單曲》:張穆庭作詞、作曲、導演、編劇,2004年12月13日在台灣發行,2005年3月在南京發行。
⑧ 類似《喜宴》的中國人在國外的電影電視
《推手》同是李安的作品,也同是父親三部曲之一
【劇情簡介】
移民美國的北京太極拳師朱師傅在兒子優裕的家庭生活,卻有寂寞之感。原因是美國的兒媳婦瑪莎接受不了這個異國的公公。加上語言的不通,兩代人的鴻溝產生了。老人在寂寞中有一次出外散步時,迷失了。回到家的兒子,見父親不在,出門尋找,幾次失望而回,與妻子產生沖突。老父在餐館里與流氓大打出手後由警察送回家。本來是幸福的家庭生活,由於老父的到來,面臨崩潰的邊緣。兒子在無可選擇下,於是生出驅逐老父的念頭……
朱老先生最後離開了兒子,自己去唐人街的餐館洗碗打工,惟一能給他一點安慰的是一位從台灣來的陳老太。李安通過這兩位老人對故土的懷戀,表達了所有海外移民一種無法遏止的鄉愁。
《喜福會》根據美籍作家譚恩美的同名小說改編
【劇情簡介】
全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妹妹時,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⑨ 求一部電影,講幾個老中國女人在外國後,一次聚會回放她們在中國經歷的故事.
喜福會 影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在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姊姊時,卻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⑩ 有哪些華裔面孔擔當過歐美大片的主角
章子怡。曾憑《藝伎回憶錄》獲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曾憑《一代宗師》獲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獲獎,亞洲電影大家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