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箭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箭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10-23 11:10:03

⑴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1935年 《漁光曲》在前蘇聯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舉辦的電影節上獲「榮譽獎」,並獲得一枚金牌。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百萬雄師下江南》、《紅旗漫卷西風》、《大西南凱歌》、《東北三年解放戰爭》獲「紀錄片名譽獎」。《踏上生路》獲「短片名譽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中國民族大團結》獲「報道片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翠崗紅旗》獲「攝影工作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水土保持》獲「威尼斯第一屆科教片電影節榮譽獎」。
《桂林山水》獲大馬土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銅質第二獎章。
《歡樂的歌舞》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短紀錄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獲第九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報道紀錄片獎。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乘風破浪過長江》獲第五屆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
《機智的山羊》獲羅馬尼亞木偶片國際電影節獎狀。
《祝福》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片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中國的木偶藝術》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1959年 《海魂》獲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電影節為世界和平而斗爭二等獎。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蘿卜回來了》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砍柴姑娘》、《一幅僮錦》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金色的海螺》獲印尼第三屆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差不多》獲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日青年獎。
《紅色娘子軍》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7年: 中日合拍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中國影片《邊城》在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獲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袁霞獲南斯拉夫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牧笛》獲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丹麥登塞城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1980年 《狐狸打獵人》獲南斯拉夫薩格拉布第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梅花巾》獲菲律賓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詩瑪》獲桑德坦爾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灕江畫童》獲哥倫比亞薩拉曼卡短片電影節二等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極獎。
《中國冰川》獲「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技片榮譽獎。
《藍色的血液》獲第12屆西柏林綠色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1983年 《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
《孔雀公主》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筆中情》獲法國魯瓦揚電影節外國影片獎。
《馬路天使》、《三毛流浪記》、《甲午風雲》、《阿Q正傳》、《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舞台姐妹》獲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四個小夥伴》獲法國郎市青年觀眾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中國水城》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和音樂獎。
《中國旅行》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公眾獎,同時獲音樂二等獎。
《自古華山一條路》獲特蘭托第31屆國際高山探險電影節卡洛、阿貝爾·基耶薩特別獎。
《飛毽》獲波蘭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內蒙古草原》、《江蘇秀色》獲法國塔布市第17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音樂獎。
《遺傳工程初探》獲法國第36屆國際科學電影協會年會榮譽獎狀。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青春萬歲》獲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泉水叮咚》獲第5屆托馬爾青少年國際電影節小演員表演獎。
《城南舊事》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女大學生宿舍》的導演史蜀君獲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比賽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夏威夷第4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最佳影片獎和柯達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民族體育盛會》獲突尼西亞第4屆國際運動電影節獎牌1枚。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騰飛吧,中華健兒》獲義大利第14屆都靈國際體育電影節二等獎。
《九寨溝夢幻曲》獲波蘭第22屆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銅龍作曲獎。
《錦綉中華》獲第1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和蘇聯國家旅遊委員會積極宣傳旅遊,鞏固和平與友誼獎。
《體育盛會》獲第8屆匈牙利國際體育電影節匈牙利電影總局獎。
《灰喜鵲》獲葡萄牙第11屆聖塔倫農業環境國際電影節環境短片組科教片一等獎—金葡萄獎。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不當演員的姑娘》獲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孔雀公主》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兒童電影節水晶蝴蝶杯。

1986年 《郵緣》、《烏鴉與麻雀》獲「法國第1屆科羅朱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飛來的仙鶴》獲法國阿朗松國際兒童電影節農業信貸銀行獎。
《四個小夥伴》獲伊朗第16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榮譽獎。
《流浪漢與天鵝》中的吳丹獲蘇聯第9屆塔什干國際電影節主角獎。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少年彭德懷》獲「葡萄牙第15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兒童片獎。
《絕響》獲義大利第四屆都靈國際青年電影節特別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美國第8屆洛杉磯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外國家庭電影優秀獎。
《野山》獲法國第8屆三大洲國際電影節大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防治沙漠化》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森林與我們》獲銀穗獎、《籠養蒼蠅》獲銅穗獎。
《三峽情趣》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銀比雷娜獎和公眾獎。
《浙江山水情》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魚桑爭秋》獲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發第13屆國際環境保護電影節一項主獎。
《紅蟻樹》獲波蘭克拉科夫第23屆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片獎。
《中國西南行》獲第19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旅遊電影節金花獎大獎。
《長江截流》獲第1屆瑞士洛桑國際能源電影節特別獎第一名。
《貓頭鷹》獲列寧格勒第38屆國際科學影片協會榮譽證書。
《三十六個字》獲南斯拉夫第7屆薩格勒布國際畫片電影節D組教育片獎。

1987年 《回聲》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環境保護電影電視節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獎。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草人》獲第2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C組一等獎。
《超級肥皂》獲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D組二等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五虎將》獲第17屆德黑蘭國際科教片節金像獎、《灰喜鵲》獲銀像獎、《瀑布》獲榮譽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盜馬賊》獲第4屆第三世界電影節頭獎。
《褐馬雞》、《中國珍稀動物》、《不能消失的顏色》獲第2屆國家公園紀錄片國際影視節優秀影片獎。
《井》獲義大利第29屆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銀質獎;女主角潘紅獲演員銀質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老井》獲義大利第11屆大沙爾索國際新電影節一等獎。
《中國造船》獲米蘭第27屆國際海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南北少林》獲都靈第43屆國際體育電影節一等獎——都靈頭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遠離戰爭的年代》獲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第10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霍賈·納斯列金獎。
《化石寶庫》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教片電影節金獎。
《生命的能源》獲第2屆洛桑能源電影節金獎。
《人鬼情》獲巴西第5屆國際影視錄像電影節

1989年 《大小夫人》獲保加利亞第5屆幽默與諷刺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江南居民》、《美在自然》獲瑞士能源博士後研究人員協會特別獎。
《少年犯》獲伊朗第7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兒影片國際賽類最佳演員獎。

1990-2008《紅河谷》《永樂大鍾》《一個都不能少》《一聲嘆息》《蘇州河》《站台》《月蝕》《我的父親母親》《卧虎藏龍》《霸王別姬》《戲夢人生》《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春光乍泄》《鬼子來了》《花樣年華》《本命年》《阮玲玉》《喜宴》《香魂女》《女人四十》《紅粉》《太陽有耳》《河流》《悲情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過年回家》《可可西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孔雀》《立春》《西幹道》《左右》

參考自 唐懿馨:http://..com/question/68456033.html

⑵ 關於量力而行的格言

認清自我 謀發展,量力而行苦攀登。

沒有那個荷葉,就別想去包那個粽子。量力而行才是王道。別硬撐。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力,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去發揮,總是相信一定會做到一個完美的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奢求,不勉強,只要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就好像林陌軒雖然喜歡木子萱但卻始亂終棄,而甄熙卻始終如一,那木子萱就一定會選擇甄熙而非林陌軒!

不要怕你的未來是什麼樣,順其自然,量力而行。 ----尉遲風《風大了別忘了找個避風港》

自愛,量力而行不急著求回報的適度奉獻,傾聽和理解,欣賞和接納,對別人的缺點平靜的接納,保持雙發都滿意的距離,我想人與人的關系不要弄的太好到了失去自己我的空間,也不需要弄的太糟到完全不想此生再見。希望我和周圍人的關系平等,愉悅,自在,歡喜,如他所說,和我在一起一切都會那麼自然。

願我們永遠自由自在而又充滿愛。愛永遠伴隨著我們。

即便做善事也要量力而行,講究方式方法。不會游泳的人救溺水的人無疑是危險的,用油滅火當然是愚蠢的,對行騙者施捨相當於助惡。因此行善對於我們凡人應有兩個最低標准:一是不為求回報而行善。二是不為行善的結果而後悔。只有做到了這兩點,行善才是真正快樂的事。

沒錢沒時間只能在附近轉悠,有錢有時間就能去更遠的地方瀟灑。量力而行因錢而異。 (傷感日誌文章 )

量力而行,立於足下,才能更快的成長起來。

如果兩個人之間有八分的交情,那麼,就別請求對方為自己做九分的事。否則,既為難了別人,也放低了自己。做事,要量力而行,做人,要量體裁衣。

在監獄里呆過幾年的出來都說監獄里多麼人情味,去美國待幾年的回來都說美國多麼民主。請問,監獄里那麼人情味你咋不繼續呆裡面?美國那麼民主你咋不留到那邊?當地螻蛄當地拱,一方水土一方人。別老瞅著這山比那山高,最後什麼也黃了。量力而行,切合實際才是最好!

讀書與旅行本是很愜意的事。但是,讀書在開闊視野的同時,也會局限人的思想。旅行在領略風景的同時,也會將人引入險境。所以讀書與旅行也需量智量力而行,正如美味不可多得,否則必要為肥胖所苦惱。

放下沉重的包袱,不為貪婪所誘惑,擇精而擔,量力而行。這樣的人生,自然是輕松而快樂的。? ----盧化南《成就你一生的100個哲理》

愛是累計,不是透支。量力而行,各自珍重。

人在世上,講究的是真,所謂真,就是你話出即做,未成另說,一聲不吭,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再講究的是信,就是你言而有信,量力而行,若是誑語,最好閉嘴。

一直信奉量力而行四個字,無論在職場上還是情場上,相對對手而言沒有占據足夠的資源優勢的,憑著一腔熱血貿貿然做了主動出擊方,結果只是自尋其辱罷了。冷眼旁觀固然挨著餓但至少保全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總比目空一切沖上沙場的莽夫實惠,不明不白地就變成炮灰,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最可悲的是連自己怎麼死得也不知道。

經典人生語錄分享:謹言慎行,是一種修養,量力而行,是一種成熟


一、短的是歲月,長的是真情。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二、世界上沒有任何傻子,不要和任何人耍小聰明,不被戳穿你進步不了,被戳穿你下不來台。

三、九九八十一難,愛里都是遺憾。

四、「人生一半是清醒,一半是理智;生活一半是糊塗,一半是精明。謹言慎行,是一種修養,量力而行,是一種成熟。心靜,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質;心清,才有能力去明辨是非。 」

五、街上沒有兵也沒有馬,可感覺日子過得兵荒馬亂的。

六、你要明白,只有走完必須走的路,才能過想過的生活,只有熬過無人問津的日子,才能擁抱你的詩和遠方。

七、每天都處在心有餘而睡眠不足,心有餘而智商不足,心有餘而余額不足的狀態。

八、很奇妙的一種感覺是,曾經的陌生人,突然之間成為了你的整個世界。

九、人性本涼薄,又何介,誰比誰更多。

十、有些人,現在一條道上,很親昵的樣子,卻不知道誰會在下個街口拐彎。

十一、你曾是我平淡生活里的來日方長最後猝不及防的成為了大夢一場 。

十二、愛的時候不辜負人,玩的時候不辜負風景;睡覺時不辜負床,一個人時不辜負自己。

十三、終有一天,你會靜心下來,像個局外人一樣看自己的故事,笑著搖搖頭。

十四、當你經歷過掙錢不易、情感挫折、事業蹉跎、生產之痛,離別之苦,你就會懂得:沒有人會被命運額外眷顧,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於你的那份不易。

十五、你不是迷茫,你是缺乏自律 。

十六、我不好,但只有一個。珍惜也好, 不珍惜也罷。如果哪天你把我弄丟了,我不再讓你找到我。友情也好,愛情也罷。我若離去,後會無期。

十七、人們習慣性的同情弱者,總會把疼愛留給最脆弱的人,堅強的人,只是露著笑臉,而自己,其實也想有個肩膀依賴。

十八、時間改變了很多,比如十年前舉國高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十年後淪為「一方有難八方封鎖」

十九、到底什麼樣的終點,才配得上這一路的顛沛流離 。

二十、人生四大悲劇:能力配不上夢想,收入配不上享用,容貌配不上矯情,見識配不上年齡。

自不量力造句


1、個別百姓想告倒個別幹部,簡直就是蚍蜉撼樹,自不量力。

2、你們這群烏合之眾,竟想打敗我呂布,真是痴心妄想,自不量力!

3、你們這些人真有些自不量力。

4、小明自不量力,向我們的籃球教練發出挑戰。

5、剛入門的小木匠非要在魯班門前擺弄斧子,當然顯得有些自不量力了。

6、印度阿三自不量力,不斷往藏南運兵,想威懾天朝達到其永久霸佔藏南的目的。

7、《戰國策·齊策三》:「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8、做任何事之前我們都要「三思而後行」,不要自不量力,那樣只能是失敗。

9、李花主任是誰,自己在李花主任面前賣弄,真是不自量力。

10、雞蛋碰石頭根本就是自不量力。

11、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僥幸名列上等,並非真才實學,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談文。

12、老鼠向貓挑戰,真是自不量力。

13、一個小夥子千里迢迢的從雲南來到這,只見他拎著兩個大包,汗流浹背,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一馬當先替他拎包,誰知包太重,那漢子自不量力,被累倒在地。

14、哎,他這么瘦弱竟然跟健壯如牛的老師打球,真是不自量力。

15、潮州小橋貴過故宮,高價門票自不量力。

16、小丁自不量力,硬拿雞蛋去和石頭碰,怎麼肯能不失敗那?

17、小桃才學了幾天的模特就想去參加國際模特大賽,也太自不量力了點吧!

18、凡事我們都要量力而為,絕不能自不量力。

19、在這期節目中,電視台邀請到的兩名社會學者當面對張尚武發難,質疑他的動機,並直言張尚武對不起每月萬余元月薪,稱其不自量力,只是陳游標炒作自己。

20、你這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21、我實在自不量力,居然在校明星籃球運動員面前,想運球過人,失敗失敗。

22、哥們,別自不量力了,你不行的!

23、他的實力這么弱,還和這么強的他比,真是自不量力。

不自量力造句


1、他自己動手修理這輛汽車,但是現在他認識到自己不自量力了。

2、她的血肉是閃亮的白銀,用她不自量力的敵手們的鮮血修飾,似乎已經與她火紅的盔甲融為了一體。

3、兩個不自量力的安森人試圖綁架奧菲,這是他們計劃當中的一部分。

4、自從那天在雨夜裡碰到你,我就一直在做不自量力的事,我做得也很辛苦。

5、如果他那樣做,他的確是不自量力,因為那個冠軍選手從未被擊敗。

6、盡管我們已經不自量力、超額舉債,而且也有人棒喝警示過我們,可我們心裡清楚終有一天我們還會再去那麼做的。

7、我的好強,好勝,讓我有點不自量力。就象猴子因貪心,手裡最後什麼也沒有。想抓的太多,結果什麼也抓不到。

8、書桓:我是沒有資格不許你走,我也沒有資格為你開刀,我一直就是個不自量力的人!

9、每個貸款使用者都有可能作出不自量力的事。

10、在商品價格高、信貸較容易獲取的時候,包括塔塔汽車在內的某些公司就有些不自量力了。

11、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不自量力。

12、這些國家只是想超過我們的金牌總數,太不自量力了。

13、你到這里來是因為你不自量力,不知自重。

14、螞蟻正不自量力的和人類在戰爭。

15、我很想嘲笑自己的不自量力,但我總不願意放棄造夢的權利;我還在相信我可以擁有很幸福的生活,如果可以給我一個缺口,讓我向上攀緣,我會看到藍天,也能享受陽光的沐浴。

16、不要申請那份工作,以免有不自量力之嫌。

17、他說要成為作家,但是他甚至連一篇作文也寫不成,他真是不自量力呀。

18、這么大的工程你能拿下來?我看你有點不自量力。

19、一次乒乓球比賽上,小剛主動提出要和上屆冠軍挑戰,同學們都說他是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20、過去幾個世紀的歐洲歷史可以看成是奧斯曼帝國烈焰般的征服與一些惱人的蕞爾小邦不自量力阻擋其擴張之路的歷史。

21、穆勒憑著強大的演員陣容贏得了評論家們的好評。但是那些湧入利多島參加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製片人、評論家和影迷們卻認為組織者有些不自量力。

22、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僥幸名列上等,並非不自量力,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談文。

23、不過,這只純種寵物大啖一條粉紅色超性感蕾絲丁字褲後,嘗到「不自量力」的苦果。

24、比較同意貓貓說的這一句話:人,還是要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不要做不自量力的事情。

⑶ 鞏俐的個人簡介是怎麼樣的

鞏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沈陽市,祖籍山東省濟南市,華語電影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聯合國促進和平藝術家,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大使。1987年因主演電影《紅高粱》成名,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92年憑借電影《秋菊打官司》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該片亦獲得金獅獎。1993年主演電影《霸王別姬》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成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同年獲得柏林電影節金攝影機獎。1996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1997年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委會成員。

2000年憑借電影《漂亮媽媽》獲第2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2年擔任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3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2004年獲戛納電影節紀念大獎;同年上榜美國《首映》影史百大偉大表演。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50位有突出貢獻藝術家。2006年上榜美國《時代周刊》60年亞洲英雄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全球年度5位偉大演員。

2007年憑借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獲得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2010年獲得了法國文化部「藝術與文學勛章」司令勛位。2014年擔任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8年,擔任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委會主席。

(3)箭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早年經歷:

鞏俐出生在中國遼寧沈陽,祖籍山東濟南,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在她不到一歲時,由於父母的工作調動,隨父母搬到了濟南;她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夢想著有一天能當一名歌唱家。

鞏俐小學就讀濟南三和街小學,二年級時,被學校推薦到濟南人民廣播電台唱兒歌。在濟南市第二中學,鞏俐度過整整六年的中學生涯,當時是校文藝隊的一員,經常活躍在泉城中學生的舞榭歌台上。

1983年初夏,鞏俐經歷了高考落榜,父母不再支持她的藝術追求,無奈之下她開始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准備文化課考試,准備再次迎接高考。

1984年,鞏俐成為了山東省出版社下屬單位的一名臨時工,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認識其稱為啟蒙老師的尹大為,其對鞏俐以後的人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85年初夏,鞏俐再次參加了全國統一考試,但她的高考分數與藝術院校錄取標准相差11分。中央戲劇學院招生組的老師們都為之惋惜,不過他們沒有輕易在鞏俐的名字上打叉。

招生組鄭重其事地寫了一份報告呈交上級主管部門:文化部藝術教育司,要求對錄取鞏俐予以特別批准。文化部藝術教育司的批復很快下達,批准了中戲的要求。同年,鞏俐走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⑷ 北京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北京電影節創辦於2011年,迄今為止共舉行了10屆。2021年8月5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公告表示:「因近期國內多地再次出現疫情,為保障大家的健康與安全,原定於2021年8月14日至21日舉辦的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延期舉辦。

之前的十屆電影節,前兩屆只是單純的電影交流,從第三屆開始設立了主競賽單元「天壇獎」。

歷屆北京電影節獲獎名單如下:

由於疫情的原因,第十屆北京電影節也延期了,並且之後雖然順利開幕閉幕,但是並沒有評選獲獎名單。這屆電影節主要是以線上形式舉行的,也算是十年一個圓滿。

⑸ 鞏俐在電影界的地位有多高你怎麼看

鞏俐被人稱為「鞏皇」,我覺得這個稱謂就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界的地位了吧。要問我怎麼看,我覺得這個稱號實至名歸啊,她就擔得起這個稱號。而且她輸出的電影,也是每部都非常有質量,所以我個人覺得目前在中國電影界里,就是女明星這一塊的話,估計沒有誰能夠和她相比較吧。



然後,關於說她在電影界的地位,我想,應該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吧。畢竟能爬到她這個高度的女演員也不多。你像章子怡,也算是個頂級演員了,但是似乎還是要比鞏俐稍微低那麼一點點的地位,可能是因為她出道比較晚的問題吧。另外,鞏俐今天的地位也不是憑空得來的,都是自己的努力換來的。

⑹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

⑺ 電影《氣球由藏族》導演誰指導

藏族電影《氣球》由萬瑪才旦導演。

《氣球》以上世紀90年代的藏區為背景,講述信仰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該片未上映時,便獲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提名,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之最受歡迎影片提名及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金椰獎(最佳影片獎)。電影上映後,它拿下了豆瓣7.9的高分,引發觀眾的思考和熱議。

近年來,隨著藏語電影相繼上映,「藏地新浪潮」在文藝片的環境中異軍突起,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藏族導演,開始被越來越多觀眾看到。

有影評人曾評價,《氣球》是萬瑪才旦迄今拍攝的最好看的影片。相較於大量文藝作品的晦澀難懂,《氣球》通俗流暢的敘事,即便是非文藝片愛好者,也不會難以理解故事內容。

萬瑪才旦

作為一位風格獨樹一幟的導演,萬瑪才旦在文藝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藏族身份,為他的作品增加了神秘感。他始終關心著傳統信仰和現實之間的矛盾,關乎著人性之美。萬瑪才旦作品通常故事簡單,卻立意深刻,在他的作品中,永遠把人擺在第一位。

個人經歷

萬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中國導演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1991年,萬瑪才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撰寫小說《誘惑》,獲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屆文學作品創作評獎二等獎。

1999年,撰寫小說《崗》,獲得第5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新秀獎。2002年,編導個人第一部短片《靜靜的嘛呢石》,而他也憑借該片獲得大學生電影節第4屆短片競賽單元專業組劇情類優秀獎。

2004年,編導35mm彩色短片《草原》,該片獲得第3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學生最佳短片獎。2005年,自編自導劇情片《靜靜的嘛呢石》。2008年,拍攝紀錄片《巴顏喀拉的雪》。

2011年,執導劇情片《老狗》,該片獲得布魯克林電影節最佳影片。2014年,執導劇情片《五彩神箭》,該片為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6年,監制劇情片《清水裡的刀子》。2018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2020年9月「2020南方文學盛典」頒出,萬瑪才旦摘得「年度小說家」。

⑻ 青春派里老師是誰演的

電影《青春派》里有兩位女老師,分別是火箭班班主任撒老師和英語老師,她們的扮演者分別如下:

1.「火箭班」的班主任撒老師由秦海璐扮演。

秦海璐,1978年8月11日出生於遼寧營口,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女演員。

演藝經歷

  • 蔣小涵童年照1989年,拍攝廣告「雪花冷凍箱」,出版合集《進軍90》

  • 1990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八一晚會,演唱歌曲《讀來讀去》。演唱歌曲《去遠方》,獲全國廣播「廣播新歌」連環杯金獎。

  • 1991年,出演話劇《黨的女兒》中娟妹子一角,並獲得第6屆全軍匯演表演一等獎。

  • 1993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演唱歌曲《媽媽懷里的歌》。同年出演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劇中飾演玻璃美人。

  • 1995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六一晚會,演唱歌曲《真情不變》。出演了電視劇《反貪局長》。

  • 1996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大風車》之《新一代應迷宮》。參加中央電視台六一晚會。

  • 1997年,拍攝mtv《小小風箏》《龍的歌》《太行童謠》。出演電視劇《風雪夜歸人》《城市稻草人》《高一新生》《offic專家》。

  • 199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表演小品《我在馬路邊》。出演電視劇《青春節拍》。

  • 1999年,出演情感電視劇《女人之家》。

  • 2000年,出演親情劇《今生是親人》

  • 2005年,主持《佳片有約》和《世界電影之旅》。

  • 2006年,出演電視劇《超臨界》,在劇中扮演袁童芳。

  • 2007年,出演電視劇《特殊使命》,在劇中扮演余夢瑤 。同年與曹穎共同主持BTV《我愛我的2008》欄目。

  • 2008年,為汶川災區錄制歌曲《你聽到了嗎》,同年為動漫電影《風雲決》中的冰影配音。

  • 2009年,出演電影《籃球公園》,扮演盧小涵老師。

  • 2010年,出演愛情電影《搖擺de婚約》,在劇中扮演小池 。出演電影《海神003》,在劇中扮演林海的未婚妻。出演電影《今天我出警》,在劇中扮演齊小晶。

  • 2011年,出演電視劇《畢業時刻》,在劇中扮演劉美曦。出演話劇《李雷和韓梅梅》,在劇中扮演韓梅梅。

  • 2012年出演電影《荒島情未了》,在劇中扮演桃子。還出演了家庭情感電視劇《七年之癢》,在劇中扮演韓冰。出演微電影《李雷的2012》和《韓梅梅的2013》,在劇中飾演韓梅梅。

  • 2013年,出演青春電影《青春派》,在劇中飾演火箭班的英語老師

  • 2014年,蔣小涵拍攝喜劇電影《淘氣包》,再次出演兒童片。

⑼ 王大勇的職業經歷

1998年經濟日報財經記者。
1999-2001年攜程旅行服務公司公關總監。
2002-2004年時空視點公關顧問合夥人,創辦行業內第一個傳播研究所,在危機公關與消費品傳播研究領域頗有建樹。
2003年賽歐汽車品牌整合案例與CECT危機公關案例獲當年年度公關案例銀獎,2004年參與現代汽車項目,命名tucson中文譯名「途勝」。 2005年作為總策劃,製作中國第一部汽車營銷短片聚焦這一刻,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韓亞短片節,香港國際短片節,戛納國際短片節,東京電影節短片單元。同年擔任西安城市品牌推廣顧問,以新媒體短片《西安故事》提升西安科技形象。該片入圍台北國際電影節和日本短短片電影節。本片同時作為福特Focus新車上市整合傳播計劃中最重要的亮點,入選公關行業2005年十大汽車營銷案例。2005年起連續三屆擔任中國國際手機電影節評委會副主席。
2006年作為製片人製作電影《水雨童話》 入圍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美國羅德島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2007年 創辦中國第一家校園電影院線21世紀校園院線,與商業院線同步發行《藍莓之夜》開創校園電影票房紀錄。
2008年策劃電影《欠我十萬零五千》,該片成為2009年票房黑馬並獲得電影局特殊題材獎勵。同年監制製作新媒體汽車短片標致汽車之《都市游俠》入圍釜山國際短片節。
2009年提出電影與城市整合營銷概念,監制並製作了許秦豪導演的,中韓合拍片《好雨時節》,該片在韓國獲得2500萬人民幣票房,同時有力推廣了成都旅遊形象。監制製作的陳果崔健導演的《成都我愛你》為威尼斯電影節閉幕電影,同時入圍摩洛哥國際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法國杜維爾電影節,悉尼電影節。
2011年擔任電影《鋼的琴》營銷總監,該片獲得良好的口碑,並獲得悉尼中國電影節、邁阿密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台灣金馬獎等多個國際獎項。
擔任總策劃的電影有《夜店詭談》《東成西就2011》《愛情銀行》等。
2014年製片人作品:《一路向前 》《後座有詭》,聯合製片人《箭士柳白猿》。

⑽ 青春勵志電影:《青春派》

青春勵志電影:《青春派》

《青春派》是由劉傑執導,董子健、秦海璐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喜劇片。影片講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戀導致高考失利,作為「高四生」回校園復讀,重新體會了高考、愛情、友情混雜的青春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8月2日在中國上映。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不瘋狂,怎叫青春。居然(董子健飾)在高考前拍畢業照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大聲地用泰戈爾的詩句向暗戀了三年的黃晶晶(安悅溪飾)表白,收獲了甜蜜的初戀。但很快初戀的甜蜜就被聞訊趕來的母親(詠梅飾)破壞了,黃晶晶在居然母親的刺激下傲然離去,居然傷心的想爬牆挽回初戀,卻摔傷了尾骨。失戀加受傷的他高考失利,看著黃晶晶前往復旦的身影,決定復讀追逐愛情。開始了一段瘋狂的高三歷程。

角色介紹:

居然

演員:董子健

樂觀開朗的高三學生,在高考前拍畢業照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大聲地用泰戈爾的詩句向暗戀了三年的黃晶晶表白,收獲了甜蜜的初戀。但卻被聞訊趕來的母親破壞了,想爬牆挽回初戀,卻又摔傷了尾骨。失戀加受傷的他高考失利,看著黃晶晶前往復旦的身影,決定復讀追逐愛情。開始了一段瘋狂的高三歷程。

黃晶晶

演員:安悅溪

居然的同學,同時也是居然暗戀了三年的「女神」。喜歡居然,在居然告白後答應了他,但卻在聞訊趕來的居然母親的刺激下傲然離去。

撒老師

演員:秦海璐

「火箭班」的班主任,有著刻板的短發、凌厲的目光、利落的動作和說一不二的威嚴。看起來似乎有些神經質,滿嘴的口號,什麼都管。嚴厲的'令學生聞風喪膽,但她身上也透露出對學生濃濃的愛。

英語老師

演員:蔣小涵

「火箭班」的英語老師,既溫柔又端莊,在性格上與撒老師呈現兩極化。但在成為「代班班主任」後,性格上產生了大逆轉,言辭激烈,自稱「要撒老師附體」。

齊明智

演員:譚楚楓

高三「火箭班」的學生,是個聰明、敢擔當又充滿勇氣的男孩子,也是班級中的超級學霸,喜歡同學秦慈。

賈迪

演員:蔣雪鳴

高三「火箭班」的學生,是個整天混日子、不用為高考發愁的「富二代」。自信、驕傲、甚至有點玩世不恭,喜歡曉凡。

曉凡

演員:郄路通

高三「火箭班」的學生,是個清純可人,溫柔活潑的女孩,原是居然的學妹,居然復讀後成為同班同學,喜歡居然。

李飛

演員:高浩元

有點娘,但天真活潑,對人很真,容易和女生成為很好的朋友,舞技一流,最後考上北京電影學院。

影片評價

從影片的整體效果來說,這部《青春派》在時代感並無多少脫節之處。重要的是,這部影片是真正從片中的那些學生的角度出發,真實地再現他們歷經高考前後那段日子的生活。而對於很多觀眾來說,觀看影片的過程則更像是一次重溫自己學生生涯的過程,高考前後的經歷幾乎都會成為每個當事人心目中永遠難以磨滅的記憶。《青春派》中出現的大量學習氣氛緊張的教室、宿舍學習場景以及嚴師、口號、決心等等元素都在這一段記憶中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甚至影響到了每一個參加過高考的人的一生。這些熟悉場景的再現無形中使得影片貼近真實生活,顯得自然親切,更具說服力。(《新快報》評)

《青春派》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但有生動風趣的細節。它帶著一股夏日的清涼,但全無脂粉和造作;它暗示了現實的殘酷,但又沒踏入殘酷青春的老路;它保留了劉傑以往的真實風格,但並未刻意向紀錄片靠攏。在這個以玩極致為時尚的年代,《青春派》一點也不極致,它兼有各種同類題材的優點,但到頭來卻呈現出一種獨一無二的風格。

導演

劉傑,1968年2月18日出生於天津,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攝影師、製片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1992年,擔任劇情片《冬春的日子》的製片人和攝影師。1999年,但任電影《夢幻田園》的攝影指導。2000年,在劇情片《十七歲的單車》擔任攝影指導,憑借該片獲得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和第38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提名。2006年,執導的長片處女作《馬背上的法庭》獲得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2010年,憑借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碧羅雪山》獲得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評委會大獎。2012年,自編自導的青春題材電影《青春派》獲得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第10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影片。2016年,執導的劇情電影《德蘭》獲得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