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那些人曾獲國際四大電影節的獎項
中國大陸電影自張藝謀《紅高粱》之後開啟了拿獎模式,其中張藝謀獲獎最多,除了奧斯卡,三大電影節都拿過,《紅高粱》金熊獎;《我的父親母親》銀熊獎;《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拿了金獅獎;戛納沒拿過金棕櫚,但《活著》得了評委會大獎,但因為是禁片,國內沒上映。
然後陳凱歌只拿過一個大獎,卻是分量最重的戛納金棕櫚獎,而且是中國大陸電影離奧斯卡最近的電影,拿下了金球獎等一些列奧斯卡前哨的最佳外語片,卻在奧斯卡上敗給了西班牙的《四千金的情人》,那部電影我看過,真的不如《霸王別姬》,這也是奧斯卡的一大冤案。
其他像賈樟柯《三峽好人》得過金獅獎,謝飛的《香魂女》、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 刁亦男的《白日焰火》都得過金熊獎,還有姜文、王小帥等人,這些獎中國沒少拿。
⑵ 有一部被禁的國產片,為什麼會在國外獲得大獎
這部片子已經很老了,電影太過直接地披露人性的冷漠,導致這部電影在國內被列為禁片,但是在國外可是獲了不少大獎。它是第一部在威尼斯獲獎的華語電影短片,也是第一部獲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的華語電影短片。
看這個片子的時候,有一個細節,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年輕人問「就這么坐著啊」的時候,曾有個中年人站起身,但被老婆一把拉住了。她不想丈夫受傷害,卻不知道那是在拉他一起下地獄。有時候這種無意間的舉動就讓人們的命運改變了。
⑶ 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
《霸王別姬》
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第51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4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第15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外語片獎
《活著》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人道精神獎
第4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春光乍泄》
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我的父親母親》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銀熊獎
《一一》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亞洲電影(提名)
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春風沉醉的夜晚》
第62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白日焰火》
第6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
還有的想不起來了。
⑷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⑸ 天註定電影在國外都獲得到哪些獎項呢
《天註定》 是賈樟柯導演,姜武、王寶強等人主演的一部經典電影。該片敢於直面陰暗社會現實,通過出人意料的手法,展現出了小人物對生活無奈和彷徨。這部電影一時間引發轟動與熱議,並且獲得了國內外多項大獎。這部電影在國外獲得的獎項,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戛納國際電影節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能夠獲獎的電影必定是一部有獨到之處優秀的影片。《天註定》就是這樣一部影片。電影看似講述了中國不同地方的四個人物的四個故事,卻又彷彿通過一根無形的線將他們緊緊串聯在了一起。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天註定》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同時該獎也是該片獲得的最大的獎項。
關於電影《天註定》在國外獲得的獎項,大家還有什麼自己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⑹ 有哪些曾經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影片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⑺ 電影《盲井》,一邊被廣電總局封殺,一邊斬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在中國,有一名導演叫李楊,拍攝了一部電影叫《盲井》,也許大家不認識這名導演,也沒聽說過這部電影,但就是這部由一名默默無聞的導演拍攝的小成本電影,在200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擊敗了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斬獲當年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
就是這樣一部電影,當年卻被廣電總局封殺,成了一部地地道道的禁片。
影片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該片由「雙王」主演,王雙寶與王寶強,彼時的王雙寶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京劇武生,只在幾部小影片中客串過路人甲,直到2009年參演寧浩執導的《瘋狂的賽車》,才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早年的王寶強更不用說了,北影門口常年蹲守的龍套專業戶,能賺夠飯錢就很知足了,票房號召力更是無從談起。
總之,當時這部影片無論從導演,還是主演都是默默無聞之輩,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人,拍出了一部經典之作,幾位主創人員也隨之名聲大噪,在隨後的十幾年裡,確實成為中國電影圈名氣響當當的人物。
電影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個發生在中國煤礦中的故事,主人公老唐與老宋是外出務工的同鄉,兩人在一處礦井辛苦工作,本應該淳樸老實的兩個人,背地裡卻干著喪盡天良的違法之事。他們專門以介紹親戚為名,將陌生人帶入礦井工作,並在四周無人時將「親戚」殺掉,並謊稱是礦難要求礦主索賠撫恤金。這種事兩人不知幹了多少次,已經輕車熟路,每次都能從礦主那訛到幾萬塊錢。
與老唐不同,每次贓款到手後,老宋都會把大部分寄回家裡,因為老宋有一個在上學的兒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能有出息,正是老宋的一絲良心,也換來觀眾一絲的惋惜。
而老唐拿著錢直接去了KTV,唱的這首「 社會 主義好」真的可以頒個「Kill歌之王」大獎,銀瓶炸裂之感直沖天靈蓋兒。
幹完這票,二人像往常一樣,計劃著下一單買賣,一天他們在街上遇到了輟學打工的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二人誘騙小元當礦工能賺大錢,單純的小元信以為真,還認了老唐作大哥,就這樣二人帶著自己的「親弟弟」來到礦井工作。
小元是個愛讀書的孩子,只因家裡付不起學費,只好輟學外出打工,這一點被老宋看在眼裡,有了惻隱之心,不忍加害小元。
在老唐的威脅下,老宋提出讓小元享受一次男歡女孩之後再下手,這樣自己心裡能好受些,於是便有了寶強大膽的表演。從寶強出鏡的尺度來看,其強大的敬業精神也預示著今後一定是個敬業的演員,一定能大紅大紫,一定不會只是個北影門口的龍套客。
故事最後,老唐即將動手時,老宋還是於心不忍,為救小元,與老唐在礦井中同歸於盡。
就這樣,小元的「親哥哥」死在了礦難中,而他順利從礦主那領到幾萬塊撫恤金,這個結尾極具諷刺性,真是傻人有傻福,不禁讓人聯想到《天下無賊》中的傻根。
這樣一部超級敏感的現實題材影片,在當時被廣電總局封殺也能理解,畢竟為了反映真實的底層生活,展現人性的本質,全篇電影對白有幾十處臟話、葷段子與過度寫實的生活畫面,想要通過廣電總局審查基本是天方夜譚。
但從電影質量來說,《盲井》絕對是一部經典作品,能夠斬獲柏林電影大獎也不足為奇了,作為中國第一部反應 社會 底層煤礦工人生存現狀的現實題材影片,為了生存、為了活著,不惜拋棄人性、拋棄理性,將人性最真實最醜陋的一面展現在觀眾面前。也許大家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會很詫異,為什麼在我們國家會發生這種事?但每一個經歷過 社會 磨練的的人又會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生存就是這么的現實與殘酷。
《盲井》拍得很真實,以至於讓人覺得電影沒有傳遞什麼價值觀,沒有影射、沒有寓函,只是用普通的拍攝展現出最真實的現實,它要告訴我們什麼呢,相信每個看過該片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答案,這就是現實題材電影的魅力,也是中國電影才有的光明未來。
⑻ 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近三十年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
《紅高粱》(1987年),大導演張藝謀的成名作,為中國電影贏得了新時期以來的第一個國際大獎——金熊獎,同時捧紅了國際巨星鞏俐。
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年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2年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1993年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一個都不能少》1999年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⑼ 《霸王別姬》曾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這個將是
金棕櫚大獎。
《霸王別姬》1993年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作為華語影壇的旗幟級作品和享有世界級重要榮譽的電影,《霸王別姬》兼具史詩格局與文化內涵,在底蘊深厚的京劇藝術背景下,極具張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錯位及面臨災難時的多面性和豐富性,其中蘊含的人性的力量和演員們堪稱絕妙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眾多電影觀眾。
⑽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