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泰國電影叫薩羅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泰國電影叫薩羅

發布時間: 2022-10-21 21:15:57

1. 《雄獅》好不好看

虎頭、蛇腰、獅尾

文/夢里詩書

《雄獅》伊始借一個印度男孩意外走失,歷經苦難的故事,營造了極為出色的情感帶入,但從中段開始,隨著鏡頭一轉,在澳大利亞領養家庭的發酵,可以看的出電影希望醞釀更為充沛的情感張力,但冗長凌亂的分支,卻讓這個本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情感上差強人意。

這是一部在第一幀便能引人矚目的電影,在漫山的蝴蝶中出場的小男孩薩羅,為了生計偷扒火車煤的展開,很短的時間導演便帶領觀眾走進了一個生活貧苦卻不乏溫馨的印度家庭,而因為意外走散的薩羅,它所面臨的種種危險,在伊始出色的人物鋪墊下,更成為了能為人屏息,時刻牽動情感的劇情張力,電影在此更也是對印度社會的陰暗做出了讓人尤為驚詫的揭露。

在歷經了無數的磨難後,薩羅終於迎來了他的春天,被一對澳大利亞夫妻收養的他,總算回歸到了生活的正軌,但電影在此刻卻開始脫軌了,其並沒有能如開始那樣去細膩的描繪薩羅在這個收養家庭的故事,大跨服的時間跳躍,從一年到二十年,抹去了很多本大有可為的情感張力,而隨後電影對長大後薩羅的再度聚焦,也變的越發糟糕了起來。

電影用時間跳躍草草了事薩羅成才經歷的方式,到了中段才讓人發現,原來導演是想為這個故事能再推高潮埋線,這個高潮即是羅薩與自我的矛盾,也是他與養父母、女友、弟弟間的矛盾,但此刻電影能留給其去營造情感矛盾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這些需要時間去鋪墊的情感支線,到最後每一個點都沒能有一個好的完成度,凌亂的敘事反而讓電影在這一段變的冗長無力。

當然,在經過了這段並不太成功的澳大利亞家庭戲後,薩羅又再度踏上了他重返印度的尋家之路,電影的情感也開始了再度的蓄力,羅薩與母親的重逢,對哥哥的追憶,都成為了電影最後用親情羈絆真正能動人淚目的所在,在感動之餘,電影深遠的社會意義,不管是對貧困地區走失兒童當給予更多關注的奔走疾呼,還是對孩子的人文關懷,都成為了這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底蘊所在。

總的來說《雄獅》是一部虎頭蛇腰獅尾的作品,澳大利亞的失敗雖然是其不小的遺憾,但這些卻並無從掩蓋那源於親情羈絆的光芒。

2. 影評︱《雄獅》哪怕千山萬水,也要回家看媽媽

尋親節目中,總會看到走失的孩子與親人團聚抱頭痛哭的畫面,那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濕了眼眶。

電影《雄獅》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尋親的故事。一個走失25年的孩子,憑著記憶與感覺,找回了自己的家。

(一)

這樣的尋親故事,發生在國內,能找到就堪稱奇跡。如果,是跨國度來尋找,還能找到,簡直就是傳奇了。

可貴的是,這樣的傳奇是真的。

這部電影《雄獅》,是由澳洲作家薩魯*布萊爾利的傳記改編。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曾經感動過千千萬萬的讀者。

那麼,這個薩魯*布萊爾利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

這,還要從他的童年,從那個柔弱五歲的小男孩說起。

電影就從薩羅的童年開始講起。故事的播放時間是118分鍾。故事發生時間是1986年。電影上映時間是2017年6月22日。那個時候,我們的主人公薩羅(電影中的人名),剛剛五歲。是一個有著棕色皮膚,黑色卷發,一雙大眼睛的小可愛。

一個五歲的孩子,一般還都在父母懷里撒嬌呢。可,這個窮人家的孩子早熟的要命,已經開始和他的哥哥古杜在奔跑的火車上偷煤塊了。用偷來的煤塊換兩小袋牛奶,給家裡人喝。

薩羅似乎沒有父親,電影中就沒有交代。家裡,似乎只有他們三個孩子,還有一個更小的妹妹。他的媽媽不識字,沒有文化,乾的是苦力,搬石頭。

他們住在印度一個小村莊的小房子里,那裡有樹,有水,有鐵軌。生活缺乏色彩,整個畫面幾乎是灰色的。貧窮。骯臟。好在,家裡是有愛的。媽媽與哥哥,非常愛薩羅。

如果,生活一直這樣繼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薩羅將來長大了,不出意外,肯定和哥哥一樣干苦力。

可,命運女神,有時,也會搞惡作劇,讓你坐上火車離開家鄉8900公里。

一天晚上,哥哥古杜去火車站幹活賺錢。小薩羅非得纏著要去。哥哥無奈,就帶上了。結果,到車站哥哥要幹活呢,薩羅瞌睡的不行。於是,哥哥就讓薩羅躺在車站的臟兮兮的木椅子上,自己去幹活了。臨走,還叮囑,不要亂跑,就待在那兒。回來了,給他買糖耳朵吃(一種印度小吃,油炸的,和咱國家油炸麻花有點相似,有的地方也有叫糖耳朵的)。

一覺醒來的薩羅,已是深夜。一個人走在空無一人的站台。也找不到哥哥。可能是害怕,他爬上了一列火車。一列就要廢棄的火車。

他不知道,他這一走,就是二十五年。他不知道,這一走,要漂洋過海。他不知道,這一走,命運完全會被改寫。

他也不知道,就在他爬上那列被廢棄的火車的時候,他的哥哥已經被火車撞死。這樣悲痛的消息,二十多年以後,他才知道。

如果,他不爬上那列火車,他也等不來他的哥哥。

然而,一個五歲的孩子,坐上了開向遠方的火車。奔赴一場不可知的命運。

卻讓觀眾格外揪心。這樣的情感故事,尤其是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情感張力極強。

這個時候,每個坐在屏幕前的觀眾,恐怕都被電影中的五歲小寶貝的命運,緊緊勾住了心。

在印度電影《小蘿莉和猴神大叔》中,也講了一個聾啞小女孩坐火車被丟的故事。不過,那個小女孩很快被好心人猴神送了回來。

而,在這部電影《雄獅》中,時間跨度太長,中間隔了25個春夏秋冬。

(二)

火車終於停下了。停在了印度的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那裡也有一條寬闊的河是胡格利河,是恆河支流。小薩羅曾經在河邊無目的張望。

加爾各答距離薩羅的家,已然遙遠的如同天堂。可,一個五歲的孩子,哪裡會知道這些?

飢寒交迫薩羅鑽出火車。大聲叫著哥哥,媽媽。可,熙熙攘攘的人群,冰冷的如同沙漠。並沒有一個人關心這個孩子的現狀。那樣的叫聲,真的是撕心裂肺。

在薩羅被澳洲養父母收養之前,薩羅在這個城市流浪了差不多兩個月。靠撿垃圾,吃剩飯或者祭品活著。

電影通過一個五歲孩子的眼睛,帶著我們觀眾看印度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是又臟又亂又差,堪憂,堪憂。當然,那是1986年,現在,發展的應該不錯了。

後來,薩羅被一個好心人送到了孤兒院。那裡環境也好不到那裡去,條件極差。

不過,這里待的時間不長,薩羅就被澳洲一對父母領養,從此過上了幸福的富裕的生活。他的養父母,至少是中產階級,不差錢。

電影基本上分為兩部分,前面主要講童年的薩羅的家庭與丟失的過程。

後面一部分,情節跳躍性很大。鏡頭一閃,薩羅就長大了。

主要講長大的薩羅受過很好的教育,有一個漂亮的善解人意的女朋友,還有一個有情緒躁動的哥哥。

雖是收養的孩子,薩羅的養父母對他非常好。

養母蘇,是妮可*基德曼來飾演。這個時候的妮可*基德曼差不多五十歲了。她把一個慈和的,溫柔的養母飾演的非常到位。

養父約翰*布萊爾是由澳洲知名影星大衛*文翰飾演。他參演的電影有很多,比如《斯巴達300勇士》,《范海辛》,《橙子和陽光》等。

富而有愛,用來形容這對夫婦比較合適。他們不是不能生養,只是為了這樣貧困地區的孩子,有一個看世界的機會。

他們收養了兩個孩子,薩羅長的好好。身體健康,性格陽光。而,他們的另一個孩子,則有心理問題,或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總是自己攻擊自己。這樣的孩子,一般非常自卑。他童年經歷了怎麼的悲哀,可以想像。即便,後來到養父養母家,被溫柔對待,依舊走不出內心深淵。可見,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

薩羅的女朋友,是由魯尼*瑪拉飾演。她是美國人,也是著名影星。她參演的電影非常多,也多次獲獎,是一位實力演員。在這部電影中,也有不俗表現。

食物是有記憶的,我們長大離開家,最思念的可能就是媽媽做的飯了。

霍馬洛坎圖曾經說過:

我們對小時候吃的美食都有深刻記憶……美食有著帶我們回到過去的魔力。

長大的薩羅也是被偶然遇到了一盤美食或者說家鄉的小吃糖耳朵喚醒。

那一個時刻,他吃著糖耳朵淚流滿面。童年時的記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想起了家鄉的山山水水,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坐火車走丟的不堪經歷……

他的內心生出了一種強烈的渴望,他渴望找到家,找到媽媽。

在電影中,對於薩羅的內心掙扎的表現較多。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個美麗可人的女朋友,還有愛他的養父養母,他覺得他尋找生母的行為是背叛,是不道德的。

在這種掙扎中,還是不斷的在尋找。

我們說,社會的變化,一定是技術的突飛猛進。

感謝技術,我們每個愛寫作的人,不用印刷機,不用買一大摞稿紙,用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寫出幾十萬字。

薩羅也一樣,他用谷歌地圖,這最方便的工具。根據小時候殘存的碎片化的記憶,一點一點搜尋。

劃定范圍,確定搜尋半徑,一寸一寸推進。據說,在原著里,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了五年時間。可,在電影中,時間是壓縮的。他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家鄉,那片土地,那片山與水,以及童年的歡樂。

薩羅最幸運的地方,就是遇到了一對偉大的養父母。當他們得知薩羅的想法,並沒有阻攔。而是,慈愛的放手,讓他回家。

在印度有那麼多的流浪的孩子,能有薩羅這樣幸運的,太少了。或許,正是這樣獨特的人生經歷,才造就了一位作家。

(三)

電影高潮部分,也是最催淚的部分,是離別25年之後,與老母親重逢。

這樣的情感大戲,需要備好紙巾。

其中的感慨唏噓,其中的人生況味,其中的悲歡離合,其中的悲欣交集,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你可自己去體會。

在片尾的字幕中,薩羅的老母親說,她震驚的「如遭雷擊」,她心中的幸福「深似海樣」。

這個老母親,在二十五年前,同時失去兩個兒子。一個死亡。一個下落不明。她經受的心靈重創不言而喻。

在電影中給她的鏡頭很少。只是在薩羅不斷閃回的記憶中出現。

不過,最後和孩子見面時,她滿頭銀發,臉上深深的皺紋,似乎,也說明了一切。

薩羅的扮演者戴夫*帕爾特,他是印度裔英國人。參演的電影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孟買酒店》,《大衛*科波菲爾個人史》等。多次獲獎,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這部電影中,他把薩羅處在兩個家庭中間,心裡的掙扎與糾結,拿捏的恰到好處。

至於電影為什麼起名叫《雄獅》是因為主人公的名字,在印度的意思就是雄獅。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2分,相當高了。可謂,叫好又叫座。曾經獲得奧斯卡六項大獎,錯過,就有點遺憾了。

最後,就借用《紐約每日新聞》的評論來結尾吧:

真實的故事加上主創們無可挑剔的演技,使整部影片兼具野性與優雅。

3. 電影《雄獅》觀後感

電影《雄獅》觀後感

印度電影《雄獅》一個村莊警長的反腐故事,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敗壞的體制。

家是最溫暖的地方,這是我看了印度電影《雄獅》以後的最大感覺。能夠回到家,回到媽媽的懷抱,是每一個人最原始最樸素的感情。

影片開頭,小男孩薩羅生活在印度貧苦的家庭,和媽媽,哥哥古杜和妹妹卡拉吉,相依為命。生活雖然很貧困,可是他們全家健康而快樂地生活在貧民窟,有陽光,有快樂,有滿滿的幸福。媽媽在工地上干著重體力活,靠搬石頭,養活全家。妹妹還在襁褓之中,年紀非常幼小。五歲的薩羅十分懂事,勤勞善良,和十多歲的哥哥,間或撿一些破爛和垃圾,貼補家用。在薩羅的苦苦要求下,有一天夜裡,哥哥帶著薩羅來到火車站,准備一起去撿些東西貼補家用。哥哥要去撿東西,但是年幼的沙羅抵擋不住睡眠的侵襲,實在太困,在哥哥的肩膀上睡著了,沒有辦法,哥哥就把他放在火車站月台的靠椅上。離開之前,哥哥反復叮囑薩羅,哪裡都不要去,就在靠椅上等待哥哥回來。哥哥其實沒有想到,把一個年幼的孩子放在一個地方,讓他待著不動,可能性不是很大。五歲的孩子少不更事,怎麼可能固定呆在一個地方不動呢?這就為電影的下一步發展埋下了種種的伏筆。

一覺之後,薩羅發覺已是深夜,月台上靜寂無聲,空無一人,他放眼望去,哥哥不見蹤影。一條狗悄悄地過來,對面的水塔看上去陰森恐怖,無窮無盡的鐵道延伸到黑暗中,遠方是什麼,完全不知道。薩羅非常害怕,他要找哥哥。但又不知道去哪裡找,他到處奔跑著尋找哥哥。後來他來到了一輛列車上,還是沒有找到哥哥,無肯奈何之下,他疲倦了,就在列車上睡著。可是凌晨時分,火車突然啟動,駛向遠方。情急之下,薩羅使勁用手開門,甚踹踢列車的車廂門,但門鎖得死死的,他出不去。就這樣,薩羅離開了他的哥哥,被列車帶往不知道的目的地。路上,途經一些地方,他隔著列車窗戶鐵柵欄,向外面喊救命,可是外面的人茫然無助。火車不知疲倦,日夜兼程,最後駛向印度的加爾格答。

一到火車站,工作人員打開列車門,小薩羅趁亂逃出,就這樣他來到了大城市。在火車站里,他試圖告訴工作人員,想回到他的故鄉,可是他把家鄉的名字喊錯了,加之也沒有人理他,就這樣他開始了流浪生活,成為了一名流浪兒童。家鄉雖然貧窮,但在他心中永遠是最溫暖的,他非常想念他的家人,愛他的媽媽,想他的哥哥,可是他似乎再也回不去了。口渴了,找一個自來水龍頭喝喝;肚子餓了,路邊上隨便找些垃圾翻揀著吃掉。諾大的加爾格答,人潮洶涌,擁擠不堪,五歲的沙羅就像一條小船漂流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孤獨無助地一個人到處流浪。

在鐵道邊的一個貧民窟,曾經有一個好心女人收留了他,讓他吃到了可口的飯菜,喝到了冰涼的飲料,他似乎感覺到了家庭的溫暖。但是第二天,那個女人喊了一個男人來,男人非常友好,仔細捏捏薩羅的腿和腳,說很健康,正是他們想要的人。這句話的含義,似乎要把薩羅領走。薩羅不想被陌生人帶走,內心充滿了恐慌。他感覺不妙,趁那個女人在化妝的時候,見機逃開,那個女人焦急地追趕他,可是無可奈何。沙羅動作十分敏捷,又奔跑在鐵路邊,跑啊跑,一直不停地向前方奔跑。就這樣,他又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在一家餐廳外,他模仿一個有錢人吃飯,引起那個男人的注意,後來男人把他領到警察局。警察後來把他的信息登報,進行尋人啟事,沒有任何回復。在這種情況下他被送到了孤兒院,後來陰錯陽差,他被澳大利亞一個白人家庭收養。就這樣,他坐飛機來到異國他鄉,進入了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家,成為了這個人家的孩子。在優渥的家庭條件下,在養父母的精心撫養下,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眼20年,他已經長大成為一個大男孩。

後來他考入大學,在與印度籍的學生聚會時,他見到童年時在車站上見到的小吃——糖耳朵。一下子勾起他內心的回憶,童年的往事一幕一幕閃現在他的腦海中,他的記憶復活了,小時候的事全都能清晰地記起來。雖然他已經是一名正兒八經的澳大利亞人了,可是骨子裡他覺得自己還是印度人。他想念他的生身母親,他想回去,這種願望越來越強烈,不可遏制。在女友的'鼓勵和幫助下,幾經周折,利用互聯網谷歌地圖的高新技術,加上他越來越清晰的童年回憶,他成功找到了他童年生活的地方。血溶於水,親情在召喚他,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慾望,他要回家,見到自己的生身母親。在養父母的支持下,他堅定地踏上了回往印度的航班。

憑著記憶,他清晰地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村莊,在村裡人的幫助下,別人找到了他的母親。在一大幫人的簇擁之下,頭發花白、面目憔悴的母親緩緩走過來,母親一眼就認出了他,他也認出了母親,家人終於團圓。他也見到自己的妹妹,妹妹已經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大姑娘。隨後他問起自己的哥哥,村人告訴他,他的哥哥已經不在了,與神在一起。原來,他走失的當晚,哥哥在尋找他的過程中,在火車站不幸被列車撞死。雖然受此打擊,她的母親卻仍然堅強地活下來,堅持不搬家,一直居住在原地方。她相信,只要她們家不搬走,他的兒子薩羅一定會找回家來。果然如此,經過26年的時光轉移,冥冥之中,似乎在上天的召喚下,小兒子薩羅終於回到她的身邊。

事後他才知道他的名字不叫薩羅,而是叫薩魯,在當地語言中,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雄獅。影片起名雄獅,也正是這個含義。看到這里,我才知道電影的名字為什麼叫雄獅,原來薩羅就是雄師。

該部影片反映了印度的社會狀況,每年印度都有8萬兒童走失,通過電影的演繹,呼籲社會引起重視,關注走失兒童。

觀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中,我幾次流淚,哽咽不已。一些場景換起了個人的一些童年往事,觸動了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第一次,薩羅和哥哥在火車站時看見有人賣糖耳朵,他想吃,可惜他們兜里沒錢。哥哥告訴他,以後買給他吃,還開玩笑說,以後要把整個糖耳朵商店都買下來。第二次,沙羅在火車道上奔跑時,在貧民窟奔跑時,緊握拳頭,手朝上,不斷上下揮舞手臂奮勇奔跑的姿勢,讓人想起了很多貧窮少年。從他的身上,我依稀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光。第三次,薩羅在上大學後,進入印度同學家,與人一起品嘗印度食品,看見童年時候的糖耳朵,他觸景情深,仔細品嘗,淚眼婆娑,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這部電影是非常不錯的電影,講述的是親情,不管是薩羅童年時流浪在外,對家人的思念;還是他長大成人後,對於親生母親的懷念。小童星演繹得很好,而成年後的演繹更是精湛。這樣的電影催人淚下,對親情的闡述非常充分,對於社會熱點的關注也是非常好。看完之後,我甚至想看第二遍,我個人評分9.0分。

反觀現在的電影,評分超過9.0分的並不多。我很不滿意現在大部分的電影,很多都是垃圾電影,看了之後完全是感覺就像垃圾。前兩天某電影導演和觀眾「打架」,導演怪關注觀眾沒有欣賞眼光,觀眾怪導演沒有好質量。作為一名普通觀眾,我覺得問題還是出在電影製片方的身上,編劇、導演、演員、投資方、製片方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就是再問一句話,有哪一部電影讓人想看第二遍呢?

有一段時間,我看了一下影院公布的影片信息,那些電影的內容千奇百怪,完全提不起人的興趣。都是些什麼電影啊,不怪乎就是科幻、恐怖、搞笑、炫富、歷史等題材,我想不明白,他們導演出這些電影有什麼價值呢,這樣的電影拍出來,完全是浪費資源。我們應該學習一下印度電影《雄獅》,把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家發展的重點,民生聚焦的難點,變成電影題材圍繞的中心點,喚起人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弘揚一種真善美。只有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這樣的電影才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票房,博得觀眾的好感和好評。


;

4. 《雄獅》這部電影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近期商業大片扎堆,從「異形」到「木乃伊」到「神奇女俠」到「加勒比海盜」,這些大片的每一個毛孔都伸向大場面、大製作、大感官刺激。

這樣的背景下聽到「雄獅」這個名字,立刻產生了「澳洲亂世情」的即視感。看完影片發現:這部名為「雄獅」的電影,恰恰講的是人類的渺小和孤獨。


(桑尼·帕沃飾演的小薩羅趴在哥哥背上)

桑尼·帕沃是《雄獅》劇組到孟買貧民窟里發現的小演員,為這部片子添彩不少,他讓我想起了奧斯卡佳片《房間》里的那個小演員,是天生要做這一行並在這一行里完成建樹的料子,祝福他。

電影《雄獅》,值得去電影院看。

至少4顆星。

5. 雄獅飾演薩羅的小男孩叫什麼名字 薩羅的扮演者桑尼·帕沃個人資料

雄獅飾演薩羅的小男孩叫桑尼·帕沃,

桑尼·帕沃是《雄獅》劇組到孟買貧民窟里發現的小演員,飾演了《雄獅》中的主角童年部分。他還將參演新電影《Love Sonia》

代表作品《雄獅》。

6. 雄獅少年最後誰掉水裡了

雄獅少年最後阿娟掉到水裡了
電影《雄獅》結局薩羅踏上歸鄉路:薩羅開始了自己一個人尋親之路,他整日整日地窩在房間里不出門,憑借著自己零散的記憶,在地圖上尋找著一切可能的地方。
他時常想起自己的母親,想起自己的哥哥,想起自己小時候發生過的一切一切,這些清晰又模糊的記憶讓他難以安眠。薩羅知道,他必須要找到他們。薩羅因為不敢告訴母親自己在尋找家鄉的事情,所以他已經有好久沒有去看望一下母親了。父親告訴他,母親的狀況很不好,希望他能夠去看看她。薩羅沒能有勇氣去見母親,遂只得作罷。

7. 電影《薩羅》在那裡可以看到,急需謝謝!

這部一般找不到在線觀看的,有的也是要下載播放器的網站,為了電腦不中木馬病毒,建議還是下載吧,你要地址么?種子很多。

8. 電影《雄獅》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電影《雄獅》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

電影《雄獅》由加斯·戴維斯執導,戴夫·帕特爾、魯妮·瑪拉、妮可·基德曼、桑尼·帕沃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6月23日在中國上映。以下是勵志網分享的電影《雄獅》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雄獅》劇情簡介

一個在加爾各答走失的5歲印度男孩薩羅,迷迷糊糊登上一列火車,這一走就走了好幾千公里。小薩羅剛開始十分驚慌,但很快就又平靜下來,之後他進入了一所福利院。在那裡,一對沒有孩子的澳洲夫婦蘇和約翰·布萊爾利收養了他。二十多年過去了,長大後的薩羅在一個酒店管理項目中遇到了女友露西,開始了成年的生活。忽然,一個偶然的契機之下,原本被他遺忘的童年回憶再次闖入了他的腦海。已經擁有了新的名字、新的家庭和新的人生的他,面對身邊人的不解,通過現代科技,尋找最開始的`家園 。

電影《雄獅》角色介紹

薩羅

演員 戴夫·帕特爾

五歲時與父母走散後進入福利院。在那裡不久,被一對沒有孩子的澳洲夫婦收養。二十多年後,在一個酒店管理項目中遇到了女友露西。一次偶然,他記起了自己的親身父母並開始尋找他們。

露西

演員 魯妮·瑪拉

薩羅的女友。與薩羅在一個酒店管理項目中相遇、相戀。當她得知薩羅要找回自己的親身父母後,一直在薩羅身邊支持他、鼓勵他。

演員 妮可·基德曼

薩羅的養母。20多年前,蘇與丈夫約翰·布萊爾收養了印度男孩薩羅。20多年後,當她得知辛苦養大的養子想尋找在印度的家人時,她剋制住了自己的私慾,支持、鼓勵自己的養子。

約翰·布萊爾

演員 大衛·文翰

薩羅的養父。20多年前,約翰·布萊爾與妻子蘇在一所福利院中收養了與父母走散的印度男孩薩羅。

電影《雄獅》影片評價

戴維斯在影片中毫不誇張但又不乏新意地展示了薩羅童年時經歷的貧苦骯臟以及種種危險,還展示了他成年後強烈的情感沖擊,講述了一個精彩生動的故事,其中的深刻內涵使得這部影片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敘事片,還是一部“很有分量”的片子。總而言之,《雄獅》是當季最好的作品之一,它建立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之上,帶著觀眾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體驗了真正迷失的感覺,並且告訴了大家尋找自我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該片是如此的感人和真摯,沒有虛偽的情感或人為操縱的痕跡。

真實的故事加上主創們無可挑剔的演技,使整部影片兼具野性與優雅。

;

9.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法國的片子 估計狼友知道

全球十大禁片之首-《薩羅》,又名《索多瑪120天》.

為什麼是狼友知道?

10. 電影裡面有兩條大蟒蛇,最後一條被炸掉了腦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電影《狂蟒之災》。

《狂蟒之災》是由路易斯·羅沙執導,詹妮弗·洛佩茲、艾斯·庫珀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7年4月11日首映。影片講述一個攝制組在亞馬遜雨林陷入圈套,他們被迫和巨蟒搏鬥,並想方設法脫離險境的故事。

劇情簡介——

在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里,生活著神秘的舒爾人,他們將蟒蛇視為神明,頂禮膜拜。為了解開他們神秘的面紗,人類學家卡爾決定到熱帶雨林中進行科考。同時,紀錄片導演克羅爾也准備前往拍攝,於是一行人乘船進入了這片神秘的雨林。

半路上他們遇到了捕蛇人薩羅,薩羅的船擱淺了,他提議和攝制組一同進入雨林,並聲稱對這里非常熟悉。事實證明他確實是一名野外生存的好手,但他的行為卻有些異常。卡爾遭到黃蜂攻擊中毒昏迷,攝制組不得不放棄這一次的拍攝,決定盡快將卡爾送往醫院。但是大家不知道,薩羅跟隨他們其實有另外一個目的――捕捉傳說中神秘兇殘的巨蟒。

薩羅故意將船引往巨蟒經常出沒的地方,船長馬修第一個命喪蟒蛇之口。大家開始慌張,不知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薩羅不顧大家的生命受到威脅,執意引蛇出洞,終於惹惱了蟒蛇,致使拍攝組成員再次喪命。為了大家的安全,克羅爾和丹尼設計將薩羅暫時捆綁起來,並駕駛船隻返回。然而薩羅卻在半路中反抗,被醒來的卡爾擊中頭部。薩羅應聲倒下,消失在湍急的河流中。

眼看燃料就要用光了,克羅爾和丹尼不得不使船靠岸。這里離目的地已經不遠了。在岸邊他們發現了一間廢棄的廠房,或許這里會有燃料。兩個人驚恐地進入廠房,卻不知薩羅死裡逃生早已等待在這里,他要用克羅爾和丹尼做引誘巨蟒的誘餌!

薩羅用一張大網將克羅爾和丹尼網住,並往他們身上潑灑了鮮血,自己躲藏在角落靜等巨蟒的出現。很快巨蟒感受到獵物的味道找到了這里,薩羅將巨蟒和克羅爾他們網在一起,企圖借機擊斃巨蟒。不想巨蟒力大無比,它掙脫了大網徑直向薩羅撲去……薩羅被巨蟒吞噬,但它卻並不甘心,又開始攻擊克羅爾和丹尼。

為了保全性命,克羅爾和丹尼不得不利用廠房裡的燃料點燃了整個廠房,蟒蛇在火海中化為了灰燼。惡夢般的經歷讓克羅爾他們筋疲力盡,此刻他們要做的就是帶著卡爾馬上返回,離開這危機四伏的叢林,回到安全的地帶。

(10)泰國電影叫薩羅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薩羅

在熱帶雨林中生活多年,以捕蛇為主,他對攝制組聲稱親眼見過舒爾族人。攝制組聽從了他的向導。自從保羅上船之後,怪事不斷發生。他的目的是利用攝制組捕捉巨型蟒蛇.他將攝制組的船引向蛇穴,以攝制組的成員作為誘餌。

2、克羅爾

紀錄片導演,她和史蒂文組織了一支攝制組,准備拍攝一部關於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神秘部落的紀錄片。後來,攝制組中了捕蛇人的圈套,她勇敢的挺身而出,和捕蛇人以及巨蟒鬥智鬥力,保護攝制組成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