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十一屆北京電影節,都有哪些明星蒞臨現場
北京國際電影節邀請了200多位紅毯嘉賓,多位明星身穿著華麗的服裝驚艷亮相。在眾多的紅彩嘉賓中,陳坤,鞏俐和佟麗婭十分亮眼。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電影工作人員都會和電影團隊一起參加電影紅毯。一方面是因為劇組工作人員一起參加紅毯走秀,可以增加電影的宣傳力度,從而保證電影上線之後的熱度不減。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多人共同參加紅毯走秀,反而會營造出一種純群星璀璨的狀態。無論是單人走紅毯,還是多人走紅毯,粉絲和網友更加關心的是明星的狀態和明星的造型。
總的來說,國內的電影市場正在進一步的擴大,國內外的明星更加看重國內市場。我國電影的製作水平和故事講述的方式正在逐步提升,爛片數量越來越少。國際電影節中的多位明星嘉賓的造型比較合適,不僅可以突出明星對國際電影節的重視,而且國際電影節邀請的明星都擁有著比較正能量的形象和優質的個人作品。
❷ 2021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地點
2021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地點是北京市懷柔區,具體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鳳和一園8號。
北京國際電影節(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Festival)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創辦於2011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
電影節簡介:
電影節,是一項旨在推動電影藝術發展,提高電影藝術水準,獎勵有價值、有創造性的優秀電影作品,促進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平台的重要藝術活動。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誕生於1932年8月6日。
❸ 2021年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主題是什麼
北京國際電影協會在北京雁西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電影節的主題是:新機,新局,新的主題吸引很多國家的導演報名參加,一共有七十幾個國家地區的889部影片報名參賽,現場競爭很是激烈。
一、關於我媽的一切
中國電影《關於我媽的一切》等15部全球佳作都入圍了本次的電影節,這部電影是由趙天宇指導,徐芳,許亞軍等領銜主演張歆藝特別出演,前段時間袁弘剛剛在社交平台上為自己妻子參演了這部電影進行了宣傳。這部影片圍繞著一位普通母親的生活展開故事,講述了永遠在為家庭付出的媽媽季佩珍,她即將迎來退休生活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故事。
❹ 這份年度華語電影名單,比內地院線片不知好出多少
每次有華語相關的電影獎出來就總是被人吐槽,畢竟,每年真正值得關注的華語片實在太少,而大多都是毫無廉恥的坑錢貨。我們總希望能幫大家一起淘金,發現一些值得關注、值得鼓勵的好電影,所以我們自己發起了一個電影獎,那就是:
迷影精神獎!
相信大家還記得,「迷影精神獎」創立於2015年年底,我們一經公布就受到媒體和影迷朋友的大力支持。
嚴格說來,「迷影精神獎」與官方和電影工業中的電影評獎有很大區別,也與學院和媒體的電影評獎保持距離,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迷影人的聲音,一種對電影創新精神的鼓勵。「迷影精神獎」不舉行頒獎儀式,不走紅地毯,我們用影評人的力量,每年只獎勵一部電影,用1895元人民幣(電影的誕生年)作為象徵性獎勵,鼓勵這位導演展開獨立的創作和風格上的探索。
今年已經是迷影精神獎的第二屆,去年我們把大獎頒給了頗讓人驚喜的《路邊野餐》。而一年之後的如今,再回顧這部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年度佳片了。
沙丹、畢贛、李洋
去年迷影精神獎評語如下:
《路邊野餐》以極富創意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呈現,創作出一部富有詩意的電影作品,導演運用穿梭在貴州山水之間的長鏡頭和精巧的場面調度,把記憶與現實在情感中細密地交織縫合,影像的流動把感傷的故事和人物的幻想融為一體,氣韻生動,營造出華語青年電影中罕見的詩意之美。
經過討論投票,我們最後把第一屆迷影精神獎頒發給畢贛的《路邊野餐》,我們不認為這部電影完美無瑕、無懈可擊,但我們鼓勵畢贛導演能憑借影片中閃現的天賦和靈韻,以及創作上的勇敢,在電影藝術的可能性上繼續探索,創作出具有獨特美學質感的作品。我們有一筆象徵性的獎金1895元,獎勵給導演,希望他繼續努力!
那麼,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好的電影值得推薦呢。
第二屆迷影精神獎提名名單公布如下:
這些電影都是我們認為2016年富有創新精神的、值得鼓勵的中青年導演的電影作品,這些作品代表著華語電影非常重要的風格嘗試,或者令人贊賞的努力:
《清水裡的刀子》,王學博
推薦語:以肅穆的攝影,凝練出日常生活中的庄嚴;以簡潔的敘事,展現宗教、倫理、世俗各層面的沖突。靜水深流,大巧不工,是這部電影努力抵達的方向。
《日曜日式散步者》,黃亞歷
推薦語:黃亞歷別具一格的紀錄長片處女作,用詩作、信件、電影、繪畫、歷史文獻等素材與情景再現手法結合,重構了台灣文學史上幾乎被人遺忘的1930年代創立的「風車詩社」,不僅回應了文學現代主義在台灣的萌芽,還展現了復雜近代史下的個體創傷。
《八月》,張大磊
《中邪》,馬凱
推薦語:即便少不了各種業余與粗糙,滿是遺憾,卻不妨礙這是今年最驚喜、最有想像力的國產恐怖片。同時這也是極具迷影精神的作品,導演並未受過太多專業訓練,而是從大量優秀恐怖片中汲取養分,並將這些與身邊經驗結合。影片將西方偽紀錄恐怖片與農村封建迷信結合,讓作品更接地氣。無論怎樣,這都是一部有潛力的作品,一部真的會嚇到觀眾的國產恐怖片。
《塔洛》,萬瑪才旦
推薦語:影片用精緻的長鏡頭和肅穆的黑白攝影,繞開了人們對西藏的視覺獵奇和文化獵奇,講述一個普通藏民尋找身份和迷失身份的寓言。萬瑪才旦不強調宗教和政治的戲劇性,而在一個流暢、自然、完整的故事中,把西藏人所處的經濟處境、社會處境、宗教處境和文化處境在一系列二元對立中潤物無聲地表現出來。塔洛是近幾年來銀幕上最為真實、虔誠和可愛的西藏人形象,然而他的命運也最值得深思。
《不成問題的問題》,梅峰
推薦語:影片以超乎尋常的沉穩與平靜,帶給華語電影一種嶄新的美學風格。故事圍繞抗日戰爭時期一個農庄的經營和管理,把中國社會在現代變革中遭遇的困境、窘迫和尷尬,剝繭抽絲地展現出來。梅峰借用老舍對中國社會的深刻觀察,運用三種不同的人以及他們的命運變化,譜寫了對現代中國的歷史命運的寓言,在繚繞的炊煙和秀美的鄉村山水之間,影片以客觀的距離和剋制的語言把中國人獨特的交往方式、中國社會特有的社會結構表現出來。影片以中遠景的長鏡頭,表達一種觀看態度。范偉的表演矜持有度,每個人物都在掌握很好的分寸,清冷的諷刺。
《幸運是我》,羅耀輝
推薦語:一部很容易被拍成煽情治癒勵志系的電影,年輕導演羅耀輝卻極為適宜的掌握好了情感生發、裂變、重組的分寸感。二位主角的相遇相識,誤解與重聚,在略顯散淡化的線性敘事中,羅耀輝始終在捕捉的是一種真摯可信的情感依託。另外必須特別指出的是,影片還顯示出了強烈的香港主體性,同時卻不為狂躁的政治姿態綁架。影片中動人的港人情感、港人人際關系之真實再現,明白無誤的道出作為微觀政治之表現的日常生活實踐,比宏大的政治運動更具有感召力,滲透力。
《喜喪》,張濤
推薦語:在萬般演繹的家庭倫常中,張濤不緩不急的展開了一幅中國農村家庭的全景畫。帶著一種隱約的人類學方法,描繪著農村家庭在傳統與封建的輾轉中遭遇現代性的拷問。在地的扮演者們,他們生動的言語和極具說服力的姿勢,在昏暗的居室內,用背影和不詳的面容,承擔起了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詩意與沉重。
《皮繩上的魂》,張楊
推薦語:《皮繩上的魂》和《岡仁波齊》如同一個雙星系統,截然不同的美學,在塵土與雲端的張力間,構成了彼此揭示的引力系統。這次的藏地創作意味著張楊導演的一次華麗轉身。《皮繩上的魂》以一種高貴的虔誠,抖落掉了量產的異域敘事神話的桎梏,以魔幻為名搭建起了另一套異質神話,在規則的存廢之間,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可能。
《少年巴比倫》,相國強
推薦語:在今年的新片中堪稱驚艷。尤其,在中國現在這種商業片至上、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浮躁的氛圍里,《少年巴比倫》的出現,讓我們絕對有理由對青年一代的影像表現充滿信心和希望。影片關注大工廠時代中的愛情故事,同樣交織了激情和失落,但與大量致青春的老舊模式不同,作品竟然攜帶了中國電影中少有的一種魔幻主義色彩。《少年巴比倫》某種角度上,並沒有給人帶來一種切實的、針對現實的時空坐標,它是懸浮的、夢幻、充滿傷痕和回憶的造影。《少年巴比倫》在中國電影的版圖中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另類。如果非要一比,它更像是一部魔幻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它簡直就是為董子健量身定製的。
迷影精神獎的評審委員會由每年會第一時間看很多電影、對華語電影創作非常關注的影評人和策展人,他們同時也是最為挑剔的迷影人。如果我們還有一點能力,就是希望鼓勵那些需要鼓勵的中青年導演。
我們的宗旨就是立足於未來,獎勵那些在創作和風格上最值得鼓勵和支持的中青年導演作品。評選規則類似於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或者路易·德呂克獎,不需要申報,由評審直接提名,每位評審只能提名一部作品。我們可能不像其他評獎那樣,格外在乎評審構成的全面性或評選機制的科學性,我們可能也不會在意其結果是否會被電影產業或電影觀眾認可,我們只是想發出一種聲音,鼓勵一種創作。法國龔古爾文學獎每年只是舉行一場評委的晚宴,現場公布名單,獎金只有10歐元,但這是法國小說每年最重要的榮譽,我們也希望把純粹的榮譽獻給那些值得鼓勵的電影。
迷影精神獎評審委員會
輪值主席:
桃桃林林 ,影評人,電影自媒體「桃桃淘電影」(ttfilm)運營者。
評委會委員:
Magasa ,影評人,《虹膜》電影雜志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等。
沙丹 ,常用筆名「奇愛博士」,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文慧園路三號」微信公眾號(CFA1958)運營者,著有《幕味》。
吳覺人 ,常用筆名「本南丹蒂」,影評人,曾任台灣金馬獎評審,現為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片部負責人。
吳李冰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現為《虹膜》電影雜志編輯總監。
感恩而死 ,電影策展人,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
謀殺電視機 ,影評人,《電影公嗨課》聯合創始人,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虞曉毅 ,常用筆名howie,資深影評人,曾任《南方都市報》娛樂部主任,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秘書長,台灣金馬獎費比西獎評審,《華語電影》系列叢書統籌,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大旗虎皮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迷影課」(talkino)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中文電影網路」創始人,著有《迷影文化史》《目光的倫理》等。
策劃總監:水怪
迷影精神獎組委會成員單位
北京安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吉林省迷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歡迎媒體合作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具體中獎者會是誰呢?敬請期待
❺ 北京電影節開閉幕式有哪些明星嘉賓有小鮮肉嗎
公布的第一波明星中,就有鞏俐和陳坤兩大影咖。鞏俐是金像獎和金雞獎影後,主演過很多經典角色,在華語影壇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陳坤主演的《畫皮》《尋龍訣》《錢學森》等作品也深受影迷喜愛,號召力很強。第二波的陣容更強,除了有徐克、陳凱歌等大導演外,還有韓東君、朱亞文、吳京、張涵予等不少百億影帝。徐克是成名很久的老導演了,執導過很多經典角色,這次參加不知道會不會帶來什麼新的作品呢?第二波有五位,分別是姚晨、佟麗婭、彭昱暢、張譯和榮梓杉。前面4位都是大熒屏前熟悉的演員了,最後一位榮梓杉很年輕,演技也不賴,在經典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中,他的演技征服了所有人,也是實力派。
❻ 北影節官宣重啟,都有哪些演員將蒞臨現場
主要是國內的電影演員。本屆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是鞏俐,評委有張頌文,烏可善,還有雲上北影節·光影星推官 張震,國片推介人彭昱暢等。目前名單還沒有公布,一切還是等待官宣結果。
❼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簡介
4月3日,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全陣容正式對外公布。除此前已公布的評委會主席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外,6名評委分別為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卡梅隆·貝利,英國導演協會主席艾維爾·本傑明,澳大利亞著名製片人傑夫·布朗,中國著名電影攝影師、導演顧長衛,韓國著名電影導演姜帝圭,以及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一白。
七位「天壇獎」國際評委會成員來自六個不同的國家,他們代表了當今世界不同地域的電影最高水平,而他們也將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決定首屆「天壇獎」10個獎項的最終歸屬。 卡梅隆·貝利: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策劃和主持了多倫多電影節中非常成功的系列節目「華人電影志」。
艾維爾·本傑明:英國導演協會主席,領導協會推動了倫敦「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的啟動。
傑夫·布朗:澳大利亞著名製片人,一直為華語電影的發展不遺餘力。
顧長衛:中國著名電影攝影師、導演,攝影作品《霸王別姬》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導演作品包括《孔雀》、《立春》、《最愛》等。
姜帝圭:韓國著名電影導,導演作品《太極旗飄揚》延續了《生死諜變》的熱度,韓國四分之一的民眾觀看了這部影片。
張一白: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導演作品包括《開往春天的地鐵》、《將愛情進行到底》。
❽ 北京電影節開幕式官宣,古天樂葛優領銜眾星,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嘉賓
參加此次北京電影節開幕式的嘉賓有古天樂,葛優,李雪健,秦海璐,吳京,王俊凱,張天愛。這一陣容還是非常強大的,也受到了很多網友的期待和看好。
李雪健老師能夠擔任此次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主席也是眾望所歸,他在影視劇方面的成就確實是相當高的。
在眾多嘉賓當中,王俊凱的加入確實讓很多觀眾感到意外,雖然說王俊凱在影視圈發展時間並不是特別長,但是他也確實出演了很多非常不錯的影視作品,他的演技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王俊凱畢竟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的表演經驗,所以我覺得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我還是非常看好他未來在影視圈的發展的,也希望他能夠接觸到更多好的影視資源,為觀眾帶來更多好的作品。
❾ 北京電影節閉幕式舉辦,關曉彤張一山等現身,現場還有哪些明星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更年輕的演員湧入到電影這個行列中,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北影節和大家一樣都在繼續努力前進著,它的魅力永不限於此,未來肯定還會攜手更多更有實力的明星一起齊頭並進,讓電影事業更上一層樓!
以上圖片均來源:北京電影節閉幕式
❿ 王鵬的工作介紹
策劃並參與組建中國高校首個「文化藝術策劃專業方向」。擔任「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平谷音樂節」、「北京節拍」特邀策劃。擔任大型駐場演出《鳥巢---吸引》文學總策劃。擔任《青春真好》等多部電影策劃以及電視劇、舞台劇策劃及品牌推廣。擔任大型音樂劇《蝶》、《愛上鄧麗君》、《媽媽再愛我一次》、《王牌游戲》、《啊!古嶺》、《搭錯車》、《致青春》、《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霸王別姬》總策劃。擔任現代舞《水墨》策劃。應邀參與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雜技團、中國煤礦文工團等多家專業院團演藝項目及劇目策劃。策劃中國文化藝術策劃論壇、2012北京國際設計周開幕式、2012東盟博覽會開幕式等多項文化活動,以及《不熄的聖火》、《大地飛歌》、《聆聽三十年》等多場演唱會。在「魅幻」李寧舞台魔術劇、芬蘭樂團在京音樂會擔任營銷策劃,參與策劃多場藝人音樂會。策劃中國品牌節文化藝術論壇、女性品牌文化藝術論壇、中國文化產業論壇以及教育論壇,策劃2008中國名人派對夜,時尚秀等活動。成功包裝推廣多名藝人,為多名藝人、畫家與藝術項目撰寫藝術評論。為全國多家文藝院團服務。參與策劃山東聊城水城、赤峰文化產業園、河北固安養老公社、江西吉水文化旅遊、北京朝陽區三間房鄉動漫產業園、北京通州區文化改革等項目品牌營銷。在《中國新寫實油畫展》、《白日夢》、《語匯的姿態》、《墨翠》等三十餘次畫展中擔任策展人與學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