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西方電影里醜化俄羅斯人形象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西方電影里醜化俄羅斯人形象

發布時間: 2022-10-18 18:59:29

Ⅰ 為什麼西方人不喜歡俄羅斯人

1、民族上,歐洲國家大部分都不喜歡蘇聯(俄國)人。西歐、北歐和中歐多為日耳曼人,和俄國人仇怨較深,他們不僅歧視而且敵視斯拉夫人,希特勒認為斯拉夫人和猶太人一樣是低等民族,連和蘇聯人合作的英國人都不喜歡俄國人;南歐的羅馬人更是將斯拉夫人視為蠻族,「斯拉夫」這個稱謂就是羅馬人發明的,拉丁語中斯拉夫是「奴隸」的意思;即使中歐和東南歐的斯拉夫人也和俄羅斯隔閡較深,波蘭和南斯拉夫等斯拉夫國家和俄國人是世仇,俄國人在歐洲混的人緣極差。

2、宗教上,其他歐洲國家多為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徒,這些國家自己打一般都是點到為止,很多國家哪怕被佔領也能高度自治,但一旦和俄國為首的東正教國家打仗就拼得老命血流成河。更嚴重的是,俄國人不僅是東正教國家,而且和西方意識形態差異極大,被其他歐洲國家視為洪水猛獸,雙方打不起來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3、蘇聯(俄國)人非常野蠻,不斷鯨吞蠶食周邊國家土地、干涉別國內政,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周邊的波蘭、羅馬尼亞、芬蘭以及蘇聯俄國治下的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等民族都對俄國人仇怨極大,一直想獨立和奪回自己的領土,德國打蘇聯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這些人當然要跟著德國走。

4、蘇聯人過於強大,其他歐洲國家都非常畏懼蘇聯人,大家自然會抱團對付蘇聯,免得蘇聯人又來禍害文明世界。

Ⅱ 為什麼美國的醜化俄羅斯的電影還能在俄羅斯拍攝

因為美國和俄羅斯面和心不和…為了醜化俄羅斯在美國民眾心中的形象…就這么幹了…

Ⅲ 為什麼美國電影的反面人物都是俄羅斯人的特徵

因為美國和俄羅斯面和心不和…為了醜化俄羅斯在美國民眾心中的形象…就這么幹了…

Ⅳ 為什麼斯大林西方人描述成大惡人一類的形象呢

斯大林不是中國人,自然沒有任何可能為中國的利益著想。我們也不能指望任何外國人或是外國勢力支持的本國人,來幫助我們實現民族獨立和強大。怎麼可能呢?白人憑什麼幫助你?你不知道白人視黃種人為黃皮猴子嗎?但是,新中國建國之後,斯大林確實為中國做過一些好事(雖然是有代價的),比如簽訂新約,將東北權益歸還中國,派出技術人員提供資金幫助中國建設自己強大的重工業(美國佬絕對沒有這么好),設若是國民政府,那是沒得可能的。蘇聯為中國做這么多,自然是希望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但是,人家確實做了很多。可以說,沒有蘇聯,中國可能很難建立強大的重工業,今天的中國恐怕說話根本沒人聽。

順便說一下,那些西方國家的所謂著名政治家,不是一樣出於本國利益出賣中國的國家利益嗎?最著名的是羅斯福,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1941年),美國和日本進行談判,日本提出要求:如果中國承認偽滿洲國,也就是承認東北為日本控制,那麼日本可以考慮從中國撤軍。當時,法國淪陷、英國苟延饞喘、蘇聯遭到納粹突襲戰線逼至莫斯科,形勢岌岌可危,美國需要日本的支持,於是同意了日本的要求。這一無恥地出賣中國利益的丑惡行徑,卻很少被一些哈美人士提起。相對說來,蘇聯還只是占據中國幾個港口,羅斯福則是把整個東北送給日本。蔣介石自然不願意,中國抗戰那麼久,目的就是因為中國不承認偽滿洲國,要不,中日早就自己談妥了,還需要什麼美國人。最後蔣介石甚至決定,即使美日達成一致,中國也會繼續單獨抗擊日本。然而,無恥的美國人和日本人達成了這么一個一致:日美在二戰中,分屬各自陣營,日本幫德國,美國幫英國,但是,日美兩國達成一致:彼此不開戰。這個協議,可以說完全出賣了中國。在國際上,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一國只能依靠自己,才是靠得住。無論是毛主席還是蔣介石,只要他們是在為中國的獨立而和帝國主義斗爭,我們都應該視為民族英雄。

最後的局面是極讓人意外的,日軍大本營本來有北進(攻打蘇聯)和南進(進攻東南亞)兩條方案。如果北進,那就是和蘇聯宣戰。如果南進,就是和英美宣戰。也就是說,美國和日本達成協議,不僅是出賣了中國,也是出賣了蘇聯。日本關東軍總動員,兵力曾經高達70萬。但是和蘇聯遠東駐軍在張鼓峰和諾門坎打了兩仗,日本關東軍被打得潰不成軍。日本經過仔細掂量,認為關東軍依然搞不定蘇聯遠東駐軍(設若沒有中國抗戰拖住日本陸軍,後果將是災難的),於是北進就不現實了。此時,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從莫斯科歸來,拿著日本和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在松岡洋右的鼓動下,日本最終決定南進,於是就有了偷襲珍珠港。在這種前提下,中美才結為聯盟。抗日戰爭的勝利,乃至二戰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大陸堅持抗戰,拖出日本陸軍,迫使選擇了錯誤的決策,也是中國人在國際政治斗爭中的智慧造就的。中國人在二戰中損失了3000多萬人,但是卻很少被白人世界所提及。

至於斯大林在蘇聯做的事,我用一句話概括:斯大林是用錯誤的方法做了正確的事。須知斯大林統治蘇聯時期,國際局勢對蘇聯極為不利,國內斗爭也異常嚴峻。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不評論其好壞。就效果來說,由於斯大林的領導,蘇聯打敗了德國法西斯的入侵。

至於網上還有人說,蘇聯接受了多少多少美國援助,尤其是軍援,才打敗了德國。這也是瞎掰。最近有個感受,看歐美拍攝的蘇聯衛國戰爭,尤其是什麼《兵臨城下》,蘇聯的T-34在上面完全是個擺設。T-34總共就出現了兩次,每次都是趴著不動的。影片中蘇聯紅軍還停留在一戰的水平,與日本鬼子無異,這是無恥的污衊。其實,美國的那點軍援蘇聯,無非是提供點產品給蘇聯人用,而且戰爭對這種產品的消耗是驚人的。蘇聯能戰勝德國,主要還是靠斯大林建立起來的蘇聯軍工業製造的重武器。蘇聯的T-34總共製造了8萬多輛,而德國的四號坦克才是區區9000輛,而且性能和t-34相比簡直就是活靶子。五號坦克豹式坦克才6042輛。虎1生產1347輛,虎II也就是虎王生產492輛。應該說虎1性能優於T-34,但是之後蘇聯IS系列出來後,虎1就沒有什麼優勢了。蘇聯的IS-2重型坦克一共生產了2250輛。可惜,至今我都沒有在歐美的電影或是油畫上看到這種坦克。之後,德國再也沒有製造出什麼像樣的玩意了。九號坦克鼠式坦克是個巨無霸,但是總共才製造了兩輛,還沒有參戰就出故障廢棄了。蘇聯戰勝德國,主要還是考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積累的重工業基礎,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歐美的援助,只是點綴,而且打壞一個少一個。現在有人把點綴說成基礎,是何居心,不用多說。

更何況了,為什麼單單只說歐美援助蘇聯,為什麼不提提1930年金融危機以來,歐美是如何幫助德國建立強大的軍工業的(德國在一戰早就賠光了,華爾街資助德國重振國威,功不可沒,可是從來不被人提及),他們自然也不會提及歐美在二戰根本就不去轟炸他們幫助德國建立的軍工廠這事了。至於這些工廠,戰後又被他們接收這種事,自然也是不會被人提及了。大家有興趣查查法本公司。其實,蘇德那場仗,無非是為了讓他們互相廝殺,相互消耗國力而已。只不過,沒有斯大林,蘇聯就會輸。

Ⅳ 俄羅斯人會不會覺得黑寡婦辱俄

會覺得辱俄,俄國人非常厭惡這點,但西方在影視作品裡系統性抹黑前蘇聯/俄羅斯導致普通民眾產生認知偏差確是事實。

比如,在諜戰里明明色誘是一個很常見的手段,根本和間諜是哪個國家的無關,卻只有前蘇聯的有了為眾人所認知的俗稱「燕子」、「烏鴉」,還成了前蘇聯罪惡的象徵之一。

其實從冷戰時期開始的對俄國女性的符號化描寫,不僅辱俄,而且對女性不尊重。同理包括007中的女間諜和西方媒體中的俄羅斯美女間諜報道,都是一種符號化的獵奇。

《黑寡婦》對俄羅斯的抹黑,相對來說還是隱晦不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紅房子」組織的殘忍與邪惡,「黑寡婦」原是俄國間諜組織「紅房子」訓練出來的超級間諜,後來她背叛了「紅房子」,加入了神盾局。

後來又成了復仇者聯盟的一員,而這個紅房子組織在影片中可謂無惡不作,在全世界實施各種邪惡計劃,而且對自己培養的寡婦特工也極其殘忍,其中一個寡婦曾說過,在這個組織工作,自己的子宮都要被摘除。

二是醜化俄羅斯隊長的形象。從影片中可以看出俄羅斯隊長大腹便便、鬍子邋裡邋遢,而美國隊長則英俊瀟灑、英姿颯爽。

而俄羅斯隊長不僅長得丑,而且身手也很爛,二下五除三就被敵人擊倒,而美國隊長面對一電梯的人,幾個壯漢都拉不住。迪士尼對俄羅斯的醜化,算是比較輕的,沒有用那麼直白和骯臟的手段,所以這一次只給一顆星。

Ⅵ 為什麼許多電影里的壞蛋土匪等一些反派角色很多都是俄羅斯的

····這個可能是因為毛子們民風彪悍吧,毛子長的壯,一看就有那種壞人的大塊頭的感覺。然後比較有名的也是俄羅斯黑幫的背景,還有就是演員的問題了,或許俄羅斯的演員演技好,導演喜歡所以用得多

Ⅶ 西方為什麼稱俄國人為韃靼人

俄羅斯曾經被蒙古征服,哪怕現在,黃種人數量都佔到俄羅斯總人口的40%,在歐洲一個黃種人自稱俄羅斯人,絕對不會有任何人奇怪。白俄羅斯,才自稱自己是最正統的俄羅斯,真正的「白」的俄羅斯。

Ⅷ 為什麼美國的電影電視劇里俄羅斯的壞人很多都叫尤里(

避免,米歇列夫斯基加加林等繁瑣難念名字,象徵敵人強大

Ⅸ 為什麼許多美國黑幫電影里都有俄國打手

這是美國人對俄國隱含的一種歧視和侮辱,就相當與一提到恐怖分子,美國電影都會立即定位與中東,伊朗,阿富汗,朝鮮.把他們當作一種假想的敵人,,有點輿論誤導國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