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第9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9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10-16 03:54:27

㈠ 周冬雨出道後都得過哪些獎項

周冬雨作為一名90後女演員,雖然年紀不大,但是無論獲獎次數還是獎項含金量在所有女演員中都是佼佼者。

此後一直片約不斷,資源好得令所有人艷羨,演繹生涯也是一路水漲船高,並接連拿下三座影後獎杯。

這樣有實力又努力的周冬雨你們喜歡嗎?

㈡ 河智苑拿過所以的獎

▪ 2014 第7屆 韓國電視劇節 最高大賞 奇皇後 (提名)
▪ 2013 第49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視部門女子人氣賞 The King 2 Hearts (提名)
▪ 2013 第49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影部門女子人氣賞 朝韓夢之隊 (提名)
▪ 2013 MBC演技大賞 最佳熒幕情侶賞 (&池昌旭 ) 奇皇後 (提名)
▪ 2013 MBC演技大賞 最佳熒幕情侶賞 (&朱鎮模) 奇皇後 (提名)
▪ 2013 MBC演技大賞 放送三社電視劇PD賞 奇皇後 (獲獎)
▪ 2013 MBC演技大賞 女子最優秀演技賞 奇皇後 (提名)
▪ 2013 MBC演技大賞 最高演技大賞 奇皇後 (獲獎)
▪ 2013 MBC演技大賞 人氣獎 奇皇後 (獲獎)
▪ 2012 第7屆 首爾國際電視節 最佳女演員獎(國際) The King 2 Hearts (提名)
▪ 2012 第7屆 首爾國際電視節 最佳女演員獎(韓國) The King 2 Hearts (提名)
▪ 2012 MBC演技大賞 最佳熒幕情侶賞 (&李升基) The King 2 Hearts (提名)
▪ 2012 MBC演技大賞 網路人氣賞 The King 2 Hearts (提名)
▪ 2012 MBC演技大賞 最佳女演員獎 The King 2 Hearts (提名)
▪ 2012 第12屆 韓國青少年電影節 最受歡迎女演員 朝韓夢之隊 (獲獎)
▪ 2011 第47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獎 電視部門最優秀女子演技賞 秘密花園 (提名)
▪ 2011 第47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獎 電視部門女子人氣賞 秘密花園 (提名)
▪ 2011 畫梅獎 最佳女演員獎 秘密花園 (獲獎)
▪ 2010 第46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影部門最佳女主角 海雲台 (獲獎)
▪ 2010 SBS演技大賞 最佳熒幕情侶賞 (&玄彬) 秘密花園 (獲獎)
▪ 2010 SBS演技大賞 最佳女主角 秘密花園 (獲獎)
▪ 2010 SBS演技大賞 最佳人氣獎 秘密花園 (獲獎)
▪ 2010 SBS演技大賞 十大明星賞 秘密花園 (獲獎)
▪ 2009 第30屆 韓國青龍電影獎 最佳女主角獎 我的愛在我身邊 (獲獎)
▪ 2009 第5屆 韓國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 海雲台 (獲獎)
▪ 2009 第9屆 韓國青少年電影節 電影部門最受歡迎女演員 海雲台 (獲獎)
▪ 2009 第30屆 韓國青龍電影獎 最佳人氣獎 我的愛在我身邊 (獲獎)
▪ 2008 第45屆 韓國電影大鍾獎韓流人氣獎 傻瓜 (獲獎)
▪ 2007 第43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視部門最優秀女子演技獎 黃真伊 (提名)
▪ 2007 第43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視部門女子人氣獎 黃真伊 (提名)
▪ 2007 第43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影部門女子人氣獎 一番街的奇跡 (提名)
▪ 2006 KBS演技大賞 最佳情侶獎 黃真伊 (獲獎)
▪ 2006 KBS演技大賞 網路人氣獎 黃真伊 (獲獎)
▪ 2006 KBS演技大賞 最高演技大獎 黃真伊 (獲獎)
▪ 2005 第26屆 韓國青龍電影獎 最佳人氣獎 刑事 (獲獎)
▪ 2004 第40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視部門最優秀女子演技獎 巴厘島的故事 (獲獎)
▪ 2004 SBS演技大賞 最佳女演員獎 巴厘島的故事 (獲獎)
▪ 2004 SBS演技大賞 十大明星獎 巴厘島的故事 (獲獎)
▪ 2003 MBC演技大賞 人氣獎 茶母 (獲獎)
▪ 2003 第39屆 韓國百想藝術 大賞 網路人氣獎 色即是空 (獲獎)
▪ 2003 MBC演技大賞 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茶母 (獲獎)
▪ 2003 MBC演技大賞 最佳女演員獎 茶母 (獲獎)
▪ 2002 第3屆 大韓民國電影大賞 電影演員部分最上鏡獎 色即是空 (獲獎)
▪ 2001 第24屆 黃金攝影賞 最佳人氣賞 真實的游戲 (獲獎)
▪ 2001 第37屆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電視部門新人演技賞 秘密 (獲獎)
▪ 2000 第1屆 釜山國際電影節 評論協會新人獎 真實的游戲 (獲獎)
▪ 2000 MBC演技大獎 新人獎 秘密 (獲獎)
▪ 2000 第37屆 韓國大鍾獎 最佳新人獎 真實的游戲 (獲獎)
▪ 2000 第21屆 韓國青龍電影獎 最佳女配角獎 同感 (獲獎)
▪ 2013 「 韓國觀眾最喜歡電影女演員」 第二位 (獲獎)
▪ 2013 「 演技最好的女演員」 第三位 (獲獎)
▪ 2013 「票房號召力」女演員第一位 (獲獎)
▪ 2012 「票房號召力」排名總榜第三位,女演員第一位 (獲獎)
▪ 2012 「 韓國觀眾最喜歡電影女演員」 第一位 (獲獎)
▪ 2012 「 演技最好的女演員」 第二位 (獲獎)
▪ 2011 「票房號召力」排名總榜第六位,女演員第一位 (獲獎)
▪ 2011 「 韓國觀眾最喜歡電影女演員」 第一位 (獲獎)
▪ 2011 「 韓國最受期待女演員」 第一位 (獲獎)
▪ 2011 「 演技最好的女演員」 第二位 (獲獎)
▪ 2010 《福布斯韓國》 「韓國40位名人權力榜」中排行第十三位 (獲獎)
▪ 2010 「綠色環球電影金像獎」最佳國際(亞洲地區)女演員 (獲獎)
▪ 2009 中國搜狐娛樂「 年度地球最美50人」 之一 (獲獎)
▪ 2015-02 韓國觀眾挑選影片時最信賴的電影演員(前十五位唯一女演員)

㈢ 請問:溫柔的謊言里的趙小於是誰演

溫柔的謊言小於 扮演者 是 沈陶然 。
沈陶然,1989年9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大陸女演員。大學期間,沈陶然首次出演的電影《小四》獲得第二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影片銀獎,之後出演的首部電視劇《雪域情》得第26屆飛天獎中短篇電視劇二等獎。2008年,憑借電影《路口》獲得首屆中國移動G客G拍最佳女演員獎。2012年,憑借在電視劇《AA制生活》飾演的廖晨獲得第二屆搜狐視頻電視劇盛典最佳女配角提名。2014年2月,主演的都市情感電視劇《獨生子》播出 。
《溫柔的謊言》是由郭方宏執導,周泓、安澤豪等參加演出的當代都市電視連續劇,是2008~2013年度「溫柔系列劇」的第三部。
該劇以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卻因為妻子的出軌而發生巨變為主線,講述了某海濱城市裡三名女人與男人之間的故事。

㈣ 設立亞洲電影節的目的以及意義是什麼

亞洲國際電影節簡稱AWFF,創立於美國洛杉磯,其目的在於將優秀的亞洲電影作品更好的展現給國際主流電影勸。其意義也是為了讓更多的優秀亞洲電影被全世界的觀眾所認識和觀看,希望讓大家意識到,亞洲電影也是十分的出色,並不僅僅只是入圍了奧斯卡的才是好片。

AWFF成員國有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等50多個亞洲國家,其中參展的電影中更是有我們熟知的電影,例如《刺客聶隱娘》,《燃燒》,《十二公民》,《大唐玄奘》,《一念無明》,《天氣之子》,《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優秀的影片,讓我們在感受了電影魅力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國家電影的崛起,通過展映的電影,也可以給更多的年輕導演人和電影人帶去積極的影響。

㈤ 歸來的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獲得者備注2014年4月17日第67屆戛納電影節非競賽特別展映單元《歸來》入圍 2014年7月23日第39屆多倫多電影節非競賽特別展映單元《歸來》入選 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鞏俐入圍 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張慧雯入圍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鄒靜之入圍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陳其鋼獲獎 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陶經入圍 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華語故事片《歸來》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張藝謀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鞏俐獲獎 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編劇鄒靜之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攝影趙小丁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音樂陳其鋼入圍 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歸來》獲獎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編劇鄒靜之獲獎 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趙小丁獲獎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張慧雯獲獎 2015年3月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4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影片《歸來》入圍 2015年3月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演員鞏俐入圍2015年3月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張慧雯獲獎 2015年4月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獲獎 2015年5月第3屆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歸來》入圍 2015年9月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歸來》獲獎

㈥ 《喜神之趕屍風雲》電影怎麼樣我只知道導演李軍林獲得過不少國際獎項呢。

李軍林,在2013年編劇並導演了院線電影《一個人的課堂》,2014年執導電影《燃點關系》填補了中國在消防電影史上以刑偵刑事角度偵破的一個空白,先後奪得第49屆美國休斯頓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第9屆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首屆中國國際微電影大賽一等獎等獎項。

㈦ 圖片里左邊這個明星是誰啊

  • 廖凡

  • 1974年2月14日

  • 湖南長沙

  • 中國

  • 廖凡,1974年2月14日生於湖南長沙,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

    1997年,廖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93級本科班。1998年,參演《將愛情進行到底》踏入影視圈,後參演《別了,溫哥華》、《像霧像雨又像風》、《生死線》、《十二生肖》等作品。2008年,憑借《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入圍第4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14年,憑借《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男演員;翌年3月,憑借《白日焰火》獲得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1-2]。2015年出演電影《師父》[3]。2016年,出演電影《心理罪》[4]。

㈧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 篇1

這課我也要上。教室里只有一位白發老蘸「一個人。就拿我來說吧它給了我很大啟示,他的課講得仍然那麼認真,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呀,使他刻骨銘心的一堂課。」我被他這話釘在了板凳上,真心為別人做好每一件事。想到這里,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和不滿,我仍然記憶猶新。後來,只好又回到教室,我也不講,學校組織活動!就算是一個人在上課,正准備去參加一場年紀足球賽。他的虔誠同樣使我感動不已、虔誠。於是,我一直是班上的好學生,只來了四個學生」這件事,以為我是來上課的,才明白要真誠地對待一切,我只管把我的作業拿去讓他抄抄。是呀,「我」被他的誠懇,「我也不例外,也是尊重自己,我們都不應該辜負別人的信任。

直到今天,覺得那樣做耽誤了我的時間和精力,他們有不會的題,一開始,真誠地對待生活,我心不在焉,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我看了這個故事。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以「為培訓中心代課,每一言,忘了拿球鞋,不能辜負你,我的心裡總是有抹不掉的愧疚:一個有堂選修輔導課的周末下午。講完課、每一語都是那樣懇切,誠懇地對待一切,老師經常讓我去幫助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為什麼這樣做。這位教師一絲不苟地講著課,回憶了在上大學二年級時,但一著急,同學們都不願意去上課,對別人的尊重所深深地感動了……

這是一位如此優秀的教師呀,我很不樂意!尊重他人也就等於尊重自己,時時刻刻提醒我,便一字一句地對「我」說,他看我走到座位上去、聲音洪亮,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這不但是尊重別人,望著他那蒼蒼的背影:做事不能辜負別人的信任,那位老師的話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直到現在。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 篇2

3月26日,公益電影《一個人的課堂》在寧都四中開機拍攝。團省委宣傳部部長劉小玲,團市委副書記李志堅,縣委副書記謝文才,縣領導張愛榮,著名演員孫海英、韓三明及劇組人員,新浪網、中國江西網、人民日報海外版、江南都市報、江西晨報等新聞媒體的記者和留守兒童代表參加了開機活動。

寧都縣委副書記謝文才對公益電影《一個人的課堂》在寧都開機拍攝表示熱烈祝賀!他說,近年來,文學采風、人文攝影、美術寫生、影視攝制等藝術創作團隊,紛紛青睞寧都,名家大腕紛至沓來,為宣傳寧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影視攝制方面,從《翠崗紅旗》、《贛水蒼茫》到《寧都兵暴》、《靜靜的雞籠山》,再到近兩年的《紅色行動隊》、《少共國際師》,都取材於寧都、取景於寧都、拍攝於寧都,把寧都搬上了銀屏,傳播了寧都的美名。今天,又有一部公益之作——電影《一個人的課堂》在寧都開機拍攝,對於宣傳寧都人文、展示寧都風光,又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將盡力協助劇組做好拍攝工作。最後,劇組還向寧都縣留守兒童捐贈了4000冊書籍。

《一個人的課堂》講述了偏遠山區小學代課教師宋文化,在家人的反對和親友的質疑中,毅然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始終堅守教學崗位,幫助留守兒童完成學業的真實故事。

本影片由著名表演藝術家孫海英老師和韓三民先生主演,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世界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時光動力影視公司共同出品。本影片的拍攝得到了江西康輝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贊助。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 篇3

11月30日,第9屆未來影像·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在福州舉行頒獎典禮,中國青年新銳導演林憑借其處女作、江西電影《一個人的課堂》中對留守兒童和代課教師這些弱勢群體的溫情關注和精彩演繹,毫無懸念地征服了評委和觀眾,榮獲年度亞洲最具影響力最佳新人導演獎。

這部長片電影由青年導演林執導,孫海英、韓三明、王乃訓等演員聯合主演,是中國首部關注留守兒童和鄉村代課教師的公益電影,由共青團江西省委、北京時光動力國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和江西聚星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發行。電影《一個人的課堂》2013年3月在江西寧都開機拍攝,電影取材於江西本土。它關注現代人的真實命運,再現鄉村生活的原初狀態,帶領觀眾找尋人物精神層面的追求。林導演表示,自己試圖以溫情脈脈的方式來敘述一個簡單極致的故事,可能有些落寞但也不乏亮色,希望直指觀眾思考的內心深處。一位名叫吳盈秋的觀影人這樣評價說,留守兒童和鄉村教師都是生命的一種狀態,當人們靜靜地看著這個故事時,看到的也不會只是這個故事,而是對這些生活窘迫的群體的關注。據了解,《一個人的課堂》近來捷報頻傳,陸續應邀參加了第2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第18屆「北京放映」活動和第2屆浙江青年電影節,並成功入圍第10屆中美國際電影節,斬獲了一批國內外大獎,很多學者和評委、製片人在看了《一個人的課堂》後,無論從題材上和藝術上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作品。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 篇4

電影以寧都四中曾慶平老師為主人公原型,展現了鄉村老師貧困不移、獻身基礎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以期引起全社會對廣大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

電影講述了一位普通鄉村教師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區小學代課逾20年,艱苦的教學環境沒有讓他放棄,即便是沒有編制的工作,他依舊「樂此不疲」地做著。可是,落後的教學環境,家長的質疑,讓生源逐步流失,最後課堂里只剩下一個學生――唐明明(片中人物名)。唐明明自幼命運多舛,被親生母親拋棄,父親又不慎從13樓摔下,面對著一系列的家庭變故,年邁的奶奶無錢治病,父親工資無從討要,熱愛學習的唐明明與老師宋文化(片中人物名)之間發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 篇5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是一部呼籲全社會關注鄉村教師、關愛留守兒童的愛心之作。

電影講述的是一所山區小學只剩下一個學生和一個代課教師的故事,影片將落寞寂寥的鄉村中二人喜怒哀樂的'生活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能看到一個中國底層知識分子的吶喊和無助,這種冷靜的敘事風格更充滿著掙扎與哀傷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5篇讀後感、觀後感。

在采訪中,林誠懇地說到,只願這部電影能引起更多的人去關注和幫助他們。

《一個人的課堂》是一部公益電影,於2013年3月26日在寧都開機拍攝,該縣安福鄉西甲村是主要拍攝場地。影片歷經4年的籌備,3個月的拍攝,6個月的後期製作。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觀後感 篇6

中國首部關注留守兒童和鄉村代課老師的公益電影《一個人的課堂》發布會在北京天健賓館舉行。這部影片由北京時光動力國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江西世紀風文化傳媒聯合出品。近日,片方將發起免費請百萬師生看電影活動,呼籲全社會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受教育問題。

孫海英在影片里飾演一位普通鄉村代課教師宋文化,面對著艱苦的教學環境,不斷流失的生源,以及高薪工作的誘惑,仍堅持了這個代課教師身份。而童星王乃訓飾演了一個父母外出務工,由奶奶照顧的留守兒童,他也是電影里西甲小學最後一名學生。據導演林介紹電影《一個人的課堂》是他的長片電影處女作,能夠邀請到孫海英老師出演宋文化是他這部影片的第一個驚喜。導演介紹,他是通過微博發私信邀請孫海英老師參與演出,孫老師看罷劇本,當即答應自降片酬出演。拍攝時,孫海英對影片傾注了極大熱情,片中背著幾十斤的黑板在山路上行走,連續幾天的拍攝,沒有用替身,都是孫海英老師自己背著黑板,盡其所能將執拗但又可敬的鄉村代課老師形象展現得感人至深。主演韓三明憑借電影《三峽好人》榮獲十四屆智利電影節影帝,他的加盟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此次電影發布會上,片方將發起的「免費請百萬師生看電影活動」,中國現有6000多萬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的受教育問題仍面臨諸多困難,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導演林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留守兒童現狀,關注留守兒童的受教育問題。在發布會上,林導演說:「我們社會應該多多關注留守孩子、留守老人、代課老師,他們不是社會的陰暗面,如果遺忘和拋棄他們,我們的內心才是社會的陰暗面,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社會問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㈨ 中國電影在世界各電影節或電影展上獲獎的歷史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參考資料:

㈩ 伊犁河的介紹

院線電影《伊犁河》1, 2012年拍攝,2013年9月製作完成,電故准字(2013)第312號。截止2014年年末,本片入圍了20個國內外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並分別獲得了4個國際電影節的大獎,囊括最佳影片、最佳音樂、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入圍第1屆浙江青年電影節優秀影片展映(共12部);入圍第5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3)年度影片評比」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五項提名;入圍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映單元「和「國產電影新片推介單元」;入圍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選成為分會場開幕影片;入圍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單元;入圍第11屆美國聖地亞哥世界兒童電影節最佳人文精神劇情片和最佳原創音樂獎;入圍59屆貝爾格萊德四屆國際圖書電影節;入圍第2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影片展映;入圍第2屆北京青年電影展;入圍第18屆「北京放映」;入圍第10屆中美電影節;入圍第9屆巴黎中國電影節;入圍第9屆伊爾庫茨克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女演員;入圍第6屆歐洲萬象國際華語電影節,獲絲綢之路單元最佳影片;入圍第1屆中國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並成為福州分會場開幕影片;入圍第9屆中日韓亞洲國際青少年電影節,獲最佳攝影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