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跪求屋頂探險家2017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吉亞科莫·費拉拉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8e_j16WGw1FbpH9AfpEj2g
《屋頂探險家 Guarda in alto 2017 》網路網盤資源在線播放
導演: 弗爾維奧·里蘇里奧
編劇: 弗爾維奧·里蘇里奧、安德烈·索里尼
主演: 吉亞科莫·費拉拉、奧里莉亞·波伊萊爾、洛烏·卡斯特爾、伊凡·弗拉內克、阿利達·巴爾達里·卡拉布里亞、洛倫佐·佩德羅蒂
類型: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語言: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2017-10-29(羅馬電影節)、2018-10-18(義大利)
片長: 90分鍾
又名: Look Up
麵包店助手泰柯(吉亞科莫·費拉拉 飾)厭倦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一日,他在屋頂上吸煙休息時,目睹一隻奇怪的海鷗從天而降墜落,泰柯受好奇心驅使出發調查,途中遇見了修女、一群戴面具的小孩、廢墟里的養蜂隱士、都市裸體主義者、與美麗的降落傘冒險家史黛拉(奧里莉亞·波伊萊爾飾),不尋常的事件接二連三發生,泰柯彷佛置身於電玩游戲,穿越一道道關卡,這是他逃離日常束縛的開始,在羅馬如迷宮般的屋頂上,充滿奇遇的華麗冒險就此展開!
② 中國導演李家和短片戛納獲獎,你知道哪些關於這位導演的故事
北京時間5月27日本屆戛納電影節的“電影基石”(現在叫La Cinef)短片單元公布獎項,其中中國導演李家和的作品《地兒》獲二等獎。
一等獎:《陰謀的理發師》,導演Valerio Ferrara(義大利)
二等獎:《地兒》,導演李家和(中國)
三等獎:《光榮的革命》,導演Masha Novikova(英國)&《人類堆在一起時更蠢了》,導演Laurène Fernandez(法國)
李家和2021年畢業於河北科技大學影視學院攝影系,《地兒》是他的畢業短片,片長24分鍾。短片講述因為一場意外事件,迫使兩位主人公開始尋找那個模糊的地方,那個屬於他們心中的好地方。
據悉,該片製作團隊包括指導老師、演員僅有六人。李家和是個“電影痴”,電影拍攝條件非常簡單,連錄音桿都沒有,共用10天拍完,製作成本僅5000元。
據悉,李家和將獲得1.125萬歐元獎金,用於新片創作,而對於這部作品,老外的口碑和評價也是相當的高。
③ 求《馬拉多納》2019年百度網盤資源,迭戈·馬拉多納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wSB07zl4j-1ku17qMLGQ6g
提取碼: 2wfj
《馬拉多納 Diego Maradona》
導演: 阿斯弗·卡帕迪爾
主演: 迭戈·馬拉多納、貝利、Dalma Maradona、Gianni Minà、Claudia Villafañe、Ciro Ferrara、Maria Rosa Maradona、Corrado Ferlaino、Diego Maradona Jr.、Italo Cucci、Diego Maradona Sr.、Gianinna Maradona、Daniel Arcucci、Cristiana Sinagra、Jorge Burruchaga
類型: 紀錄片、傳記、運動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英語、法語、葡萄牙語、加泰羅尼亞語
上映日期: 2019-05-19(戛納電影節)、2019-06-14(英國)、2019-09-24(美國)
片長: 120分鍾、130分鍾(戛納電影節)
又名: 迭戈·馬拉多納、真球王馬勒當拿(港)、世紀球王馬拉度納(台)、Maradona
他是足球天才、球場上帝、叛逆英雄,還是騙徒一名?馬勒當拿由窮家小子變身神一樣的球星,天價轉會拿玻里,世界盃上帝之手舉世聞名。然而登上事業頂峰,人生也開始變質走樣,在黑手黨橫行之城,沉淪毒海,私生活一塌糊塗。拍過《極速傳奇:冼拿》( 2 0 1 0 ) 及奧斯卡得獎作《A m y 》(2015)的卡巴迪亞,嘗試重組球王的璀璨歲月與成名代價,搜羅超過五百小時從未曝光珍貴片段,近距離呈現風光背後的失意、背叛、腐敗和救贖。
康城影展
④ 義大利費拉拉是個怎樣的城市
費拉拉是義大利北部城市。臨波河支流波迪沃拉諾河,東北距威尼斯92公里。人口133,485(2014年) 。
費拉拉建於1135年,位於義大利中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費拉拉省省會。波河三角洲農業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工業有很大發展,主要有化學、食品(罐頭、製糖)、玻璃製品、橡膠、製鞋等部門。有中世紀教堂與美術學校。
費拉拉城跨波河而建,通往帕多瓦的羅馬大道從該城穿過波河。在8世紀,在波河北岸建立了一座拜占庭要塞以便保護南岸的大主教宮殿免受匈奴人的威脅。
要塞沿著波河兩岸發展起來。河床在7世紀隨著河流的改道而改變了。10世紀,費拉拉卡諾薩的封建領主泰巴爾多在河北岸建立了一座城堡。
費拉拉在其兩端即要塞和城堡之間發展起來,直到其交匯點,即12世紀在北岸建立的大教堂。隨著1208年埃斯特家族統治的到來,尤其是在1332年教皇對費拉拉的冊封,該城市向北進行了三次有計劃的擴建,每一次都向前推進了其城防。
(4)Ferrara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義大利費拉拉電影節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電影節之一,電影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義大利北部城市費拉拉舉行。
這是一項全球性的國際比賽,去年,總計超過10000人參加了費拉拉電影節的首映、主題活動、娛樂秀節目、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獨家合作的活動及金龍獎的頒獎典禮。
費拉拉電影節也是連接美國,義大利和世界文化的橋梁,依託於好萊塢的經驗和團隊,這一特點使得電影節能在全球范圍內處於領先水平。
⑤ 跪求托馬索2019年網盤在線觀看資源,Cristina Chiriac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UjVqPZ438kwjL9wI2sZYEg
《托馬索 Tommaso(2019)》網路網盤資源在線播放
導演: 阿貝爾·費拉拉
編劇: 阿貝爾·費拉拉
主演: Cristina Chiriac、威廉·達福、Anna Ferrara、Stella Mastrantonio、Lorenzo Piazzoni、Alessandro Prato、Alessandra Scarci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英國、美國、希臘
語言: 英語、義大利語、俄語
上映日期: 2019-05-20(戛納電影節)、2020-06-05(美國)
片長: 118分鍾
影片由阿貝爾·費拉拉自編自導,該片曾入圍2019年戛納電影節參展作品。故事講述了一位美國藝術家和他年輕的歐洲妻子尼基以及他們3歲的女兒迪迪生活在羅馬的故事。
⑥ 德州殺場女演員
演員Actor
科洛·莫瑞茲
傑弗里·迪恩·摩根
傑西卡·查斯坦
斯蒂芬·格拉漢姆
安娜貝絲·吉什
雪莉·李
傑森·克拉克
LeanneCochran
SeanMichaelCunningham
BeckyFly
JamesHebert
DonnaDuPlantier
MarcusLyleBrown
leBrocato
KirkBovill
TomProcter
DeneenTyler
TonyBentley
EliseFyke
SamanthaBeaulieu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MarkAdam
CynthiaLeBlanc
CassidySmith
EltonLeBlanc
D'ArcyAllen
蘭迪·奧斯汀
GavenTomas'Brooks
JohnNeisler
SethWilliamCunningham
WayneFerrara
TomDruilhet
RussellM.Haeuser
HollyLadnier
JosephMeissner
CorynElizabethCunningham
CorieBerkemeyer
JuliaLaShae
DocWhitney
KevinPayton
ErinBooth
TatelynGalentine
MonicaAcosta
BlakeBalu
MichelleJeanmard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AustinO'Mary
RyanReinike
RossMorganRuben
LoganDouglasSmith
SpencerTracy
PamelaKayTujague
製作人Procedby
AnthonyJ.A.BryanJr.
PaulHanson
MichaelJaffe
邁克爾·曼
TravisM.Mann
MichaelOhoven
EthanSmith
JustinThomson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攝影Cinematography
剪輯FilmEditing
選角導演Casting
藝術指導ProctionDesigner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DarrinPrescott
ShermanSheltonJr.
PaulUddo
幕後製作/德州殺場 編輯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德州的德克薩斯市的郊外,就在休斯頓以南30分鍾車程的地方,不到60具屍體在這里被發現,大部分是年輕的女孩、還有一些婦女、妓女和學校里的中小學生。殺害每個女孩的兇手幾乎都不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有很多兇手。唐·法拉羅尼寫了一個傑出的劇本,我也做了些研究。我找到了一張當地的報紙刊登出來的地圖,上面印了這些受害者的照片。這些照片涵蓋了將近30年的時代特徵——70年代的瑪莎·布雷迪式的直發、80年代的劉海、90年代的條紋衫。幾十年以來,這些女孩早上起床,梳妝停當之後離開家。她們不知道自己在鏡子中看到的是最後的自己,並且成為受害者中的一員。其中有很多照片是學校的檔案照,她們直盯盯地看著鏡頭。這些都是美麗的夢魘和鬼魂。這些人的面孔促使著我、演員和工作人員,盡可能用最為優雅和睿智的方式去把這個艱澀的故事講出來。
導演家的女兒
在好萊塢,導演家的女兒漸成大勢,除了有做演員的,做導演的也一樣不少。羅伯特·雷德福的女兒艾米·雷德福,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科波拉,約翰·休斯頓的女兒安傑麗卡·休斯頓,大衛·林奇的女兒詹妮弗·林奇,p雷德利·斯科特[的女兒[喬丹·斯科特[都在涉足導演界。自然曾經給《紐約重案組》做過編劇,給《盜火線》做過副導演的邁克爾·曼的女兒艾米·坎安·曼也不逞多讓,在2001年就拿出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清晨》。不過,這部電影在參加了幾個電影節之後就銷聲匿跡了。而她這次拍攝的《德州殺場》則可以算得上是她的「好萊塢處女作」。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其實,最早對艾米·曼產生影響的電影,並不是自己父親的作品,而是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而且邁克爾·曼很早就和自己的妻子離婚了,艾米·曼一直生活在一個沒有邁克爾·曼的世界裡。她說:「我一直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父親從他的電影里剝離開來,因為我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很少,也只是憑著電影和一些短暫的接觸來了解他。我那個時候並不覺得電影是一個怎麼樣的東西,對於電影我最喜歡是攝影,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歡畫畫。這種情況,在我看了《現代啟示錄》後,徹底改變。那部電影給我的影響很大,因為我那個時候才覺得我看到的每一幀畫面、聽到的音樂和每一句台詞都是由某個人在背後一手製造的。這是一種嚴謹、嚴肅的表達方式。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才開始注意點和導演。」在此之後,艾米·曼開始和父親聯系緊密起來,時常去父親的片場探班。16歲的時候,她在邁克爾·曼製作的《終極警網》中擔任製片助理。後來,她准備拿起導筒,執導屬於自己的電影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能力不夠。艾米·曼說:「後來我又回到了學校里去念書,一邊學習,一邊在片場工作,一邊做編劇。這個時候,父親的那些犯罪題材的電影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這是我這段時間里接觸得最多的影片類型,對它也最熟悉。」
導演的女兒的身份,給了艾米·曼拍電影很多便利的條件,無論是召集演員、劇本還是在尋找投資方面。很多大牌演員和大牌的製片人都來到了《德州殺場》的劇組。在片場,艾米·曼總會給邁克爾·曼留下一張導演椅,雖然他從來沒有來到過片場坐過這張椅子。艾米·曼說:「其實他是希望我自己能獨立完成這部電影,讓我自己處理拍攝環節里的每一個小細節和小問題。他希望自己對影片的影響降到最低,所以,從頭到尾他沒有來過劇組,也沒有對剪輯提出過什麼意見,更沒有對演員的表演和我執導指手劃腳。」
回到德克薩斯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影片的編劇是唐·法拉羅尼,他曾經美國毒品管理所的探員,是是邁克爾·曼拍攝《盜火線》和《邁阿密風雲》的顧問,這是他編寫的第一個劇本。影片的故事大致根據發生在德州的一連串的謀殺案有關,製造這些殺人案的殺手顯然不是同一個人,而且作案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更重要的是,關於這樁案件的主犯和他的殺人動機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德州殺場,在美國真實的地方,這里在德克薩斯市的郊外,距離休斯頓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從1960年代開始,這里就成為了臭名昭著的「拋屍場」。在幾十年間,斷斷續續地有60多具屍體在這里被發現。大部分是年輕的女孩,還有一些婦女、妓女和學校里的中小學生。
為了拍攝這部電影,艾米·曼和唐·法拉羅尼回到了德克薩斯,去找回那些原始的檔案和文件。艾米·曼說:「當你看到那些受害者的照片的時候,你會彷彿覺得她們似乎就活在昨天。那都是些女孩子,她們漂漂亮亮的,梳著各種各樣的發型、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從70年代的瑪莎·布雷迪式的直發、80年代的劉海、90年代的條紋衫都有。她們好像會說話一樣,要把自己的遭遇告訴給我聽,也似乎有一種力量在驅使著我來拍攝這部電影。畢竟,這么悲劇和轟動的事情,需要有一個人用一種形式把它給講述出來。我並沒有在影片中渲染暴力、去把一個人拍攝得邪惡透頂。也就是說,在我的這部電影里,沒有純粹意義上的惡棍,也沒有什麼救世主。我想展示的是一個殺手就在我們中間的世界,他可能就是載你去學校的司機,也可能就是下樓買牛奶的那個男人。因為,出其不意的事情,總是會發生在生活之中。」
影片有一個很耀眼的演員陣容,薩姆·沃辛頓、科洛·莫瑞茲和傑西卡·查斯坦足夠有看點。艾米·曼說:「演員陣容是我手上的一張王牌,因為他們都是這個時代里最棒的演員。尤其是薩姆·沃辛頓和科洛·莫瑞茲,他們帶給角色的那種獨特和精準的氣質與性格,幾乎成為了影片的靈魂。」對於出演一部驚悚的警匪片,傑西卡·查斯坦說:「出演這部電影並沒有我想像得那麼容易,因為艾米·曼在這部電影里加入了大量的,她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評價。也就是說,我和沃辛頓飾演的搭檔必須表現出一種投身在事內,不斷地抽絲剝繭但也還毫無頭緒的迷糊感。這可能就是影片里最難的一點。而且,很多情感戲,很多沖突,艾米·曼都是點到即止,這也給表演帶來了難度,因為沒有太多的餘地讓我們去釋放情緒去做表演,只能一點點的小心翼翼地做著表演。」
拍攝花絮/德州殺場 編輯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1.在2011年的暑期檔,傑西卡·查斯坦和薩姆·沃辛頓出現在了兩部電影中。一部是《罪孽》,另一部是本片。
2.為了准備自己的角色,雪莉·李和科洛·莫瑞茲特意在戒毒中心住了一段時間以體驗生活。
3.影片原定的導演是英國人丹尼·鮑爾,但是他卻覺得這部電影的題材太過於黑暗而放棄了執導。後來執導權便交給了艾米·坎安·曼。而她同時也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
4.艾米·坎安·曼的父親——邁克爾·曼也在影片中擔任了製片人一職。
5.影片在2010年的5月3日於路易斯安那州開拍,只用了32天便拍攝完畢了。
影片評價/德州殺場 編輯
德州殺場圖冊
水準一般,陣容耀眼。雖然導演在歷史細節和人物背景等等方面下足的功夫,但是還得說這部電影在情節和
轉折上做得很不夠。
——《好萊塢報道者》
雖然演員的陣容耀眼,但是角色性格和特點反而被淹沒在了演員的外表之下。
——《綜藝》
作為一部年輕導演第一次執掌大題材和大主題的作品來說,艾米·坎安·曼已經做的不錯了,起碼這部電影里有了一切驚悚警匪片的一切商業和戲劇元素。
——《衛報》
獲獎記錄/德州殺場 編輯
威尼斯電影節(2011;第68屆)提名:
金獅獎艾米·坎安·曼 Ami Canaan Mann
影視原聲/德州殺場 編輯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德州殺場》原聲音樂專輯
藝人:Dickon Hinchliffe
語種:英語
唱片公司:Pale Blue Ltd
發行時間:2012年05月31日
專輯類別:原聲帶、影視音樂
disc 1
01.The Fields
02.Texas City
03.Intruder
04.Little Anne
05.Refinery
06.Rain
07.The Ditch
08.Tow Truck
09.Jump Rope
10.Taken
11.The Chase
12.Finding Little Anne
13.Stakeout
14.The Light
15.Searching
16.Coda
17.Kiss Your Eyes
18.When the Blaze Is Blue
製作發行/德州殺場 編輯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製作公司
1.Forward Pass
2.Gideon Proctions(right holder)
3.Infinity Media[美國](in association with)
4.QED International
5.Watley Entertainment
6.Anchor Bay Films(presents)
7.Blue Light
8.Block / Hanson
發行公司
1.Anchor Bay Films(2011) (USA) (theatrical)
2.MEED Films(2011) (Lithuania) (theatrical)
3.Metropolitan Filmexport[法國](2011) (France) (theatrical)
4.Aurum Distribution(2011) (Estonia) (all media)
5.Aurum Distribution(2011) (Latvia) (all media)
6.IPA(2011) (Thailand) (all media)
7.Noori Pictures(2011) (South Korea) (all media)
8.Tanweer Films(2011) (Bangladesh) (all media)/(2011) (Sri Lanka) (all media)/(2011) (Pakistan) (all media)/(2011) (Nepal) (all media)/(2011) (Maldives) (all media)/(2011) (India) (all media)/(2011) (Bhutan) (all media)
9.Roadshow Film Distributors(2012) (Australia) (theatrical)
10.QED International(2011) (worldwide) (all media) (sales)
11.Entertainment One Benelux(2011) (Netherlands) (theatrical)
12.Starway Film Distribution(2011) (Belgium) (theatrical)
上映日期/德州殺場 編輯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USA2011年10月14日
中國香港Hong Kong2012年1月5日
英國UK2011年10月14日
義大利Italy2011年9月9日 ...... (Venice Film Festival)
愛爾蘭Ireland2011年10月14日
泰國Thailand2011年11月3日
荷蘭Netherlands2011年11月3日 ...... (Amsterdam Film Week)
巴西Brazil2011年11月9日 ...... (DVD premiere)
俄羅斯Russia2011年11月24日
荷蘭Netherlands2011年12月1日
愛沙尼亞Estonia2011年12月9日
瑞典Sweden2011年12月21日 ...... (DVD premiere)
比利時Belgium2011年12月28日
法國France2011年12月28日
製作/發行/德州殺場 編輯
製作公司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2.GideonProctions
3.InfinityMedia
4.QEDInternational
5.WatleyEntertainment
發行公司
2.MEEDFilms
3.MetropolitanFilmexport
4.AurumDistribution
5.AurumDistribution
6.IPA
7.NooriPictures
8.TanweerFilms
其他公司
2.DeLaneLea
3.DolbyLaboratories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4.HollywoodTrucks
5.IvesOfficeSupplies
6.MovieMovers
7.PanavisionRemoteSystems
8.PaskalLighting
9.SecondLineStages
10.SilverScreenSupply
11.TransportationResources
相關資訊/德州殺場 編輯
《德州殺場》劇照圖冊
由<阿凡達>男主薩姆·沃辛頓與暴力蘿莉科洛·莫瑞茲主演,大導演邁克爾·曼擔任製片,其女兒艾米·坎安·曼負責執導的動作探案片《德州殺場》首曝預告,由於本片已經入圍本年度威尼斯的競賽單元,所以本片的第一支預告是義大利版的。盡管義大利語的對白很難懂,不過能看出《德州殺場》的視覺效果和剪輯比較出色,這被認為是邁克爾·曼個人風格的彰顯。
本片的編劇DonFerrarone曾經是一名毒品走私管理局的調查員,早在10年前他與邁克爾·曼因拍迷你劇<毒網大戰>而相識。退休後,Ferrarone向邁克爾·曼講述了那些關於調查局的經歷,於是便有了本片的故事藍圖。談起劇本,邁克爾·曼描述說「這是一部充滿戲劇性的作品,裡面有很多在好萊塢電影中罕見的元素,帶你進入殘酷現實的德克薩斯。」
《德州殺場》是本屆威尼斯的競賽單元作品,將於10月在北美正式公映。
⑦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人民選擇獎:《為奴十二年》(美國)
人民選擇獎(午夜瘋狂單元):《地獄為何惡劣》(日本)
人民選擇獎(紀錄片單元):《The Square》
最佳加拿大影片:《When Jews Were Funny》(紀錄片)
最佳加拿大處女作:《Asphalt Watches》
最佳加拿大短片:《Noah》
國際影評人發現獎:《The Amazing Catfish》(墨西哥)
國際影評人特別獎:《艾達》(波蘭)
Grolsch電影發現獎:《所有錯誤的理由》(美國)
亞洲電影振興組織獎:《Qissa》(印度) 人民選擇獎:《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
人民選擇獎亞軍:《學會駕駛》(Learning to Drive)
人民選擇獎季軍:《St. Vincent》
人民選擇紀錄片獎:《安東諾夫的律動》(Beats of the Antonov)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吸血鬼生活》(What Do We Do in the Shadows)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亞軍:《圖斯克》(Tusk)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季軍:《瑪格麗特,帶吸管》(Margarita, with a Straw)
電影節評審團特別介紹影片:《Time Out of Mind》
評審團評論獎:《幸福的淚》(May Allah Bless France!)
最佳加拿大影片:《菲利克斯和梅拉》(Felix and Meira)
加拿大最佳處女影片獎:《Bang Bang Baby》
最佳國際短片:《A Single Body》
最佳加拿大短片:《The Weatherman and the Shadow Boxer》
主展映
《黑與白》(Black and White) 麥克-賓得爾(Mike Binder) 美國
《伸冤人》(The Equalizer) 安東尼-福魁阿(Antoine Fuqua) 美國
《星圖》(Maps to the Stars) 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 加拿大/德國
《新女友》(The New Girlfriend) 弗朗索瓦-歐容(Francois Ozon)
《棄卒》(Pawn Sacrifice) 愛德華-茲威克(Edward Zwick) 美國
《騷亂俱樂部》(The Riot Club) 羅勒-莎菲(Lone Scherfig) 英國
《桑巴》(Samba) 奧利維-那卡什(Olivier Nakache)&艾力克-托蘭達(Eric Toledano) 法國
《守喪七日晴》(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 肖恩-利維(Shawn Levy) 美國
《走出荒野》(Wild) 讓-馬克-瓦雷(Jean-Marc Vallee) 加拿大
《法官老爹》(The Judge) 大衛-道金(David Dobkin)
《狐狸獵手》(Foxcatcher) 貝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
《海霧》(Haemoo) 沈成寶
閉幕片
《小混亂》(A Little Chaos) 阿倫-瑞克曼(Alan Rickman)
特別展映
《99 Homes》 拉敏-巴哈尼(Ramin Bahrani)
《在我走之前》(Before We Go) 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
《心花路放》(Breakup Buddies) 寧浩
《美國劫案》(American Heist) 薩里克-安德亞斯揚 (Sarik Andreasyan)
《蛋糕》(Cake) 丹尼爾-巴爾茲(Daniel Barnz)
《歸來》(Coming Home) 張藝謀
《死亡之地》(The Dead Lands) 托亞-福萊瑟(Toa Fraser)
《親愛的》(Dearest) 陳可辛
《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 莫騰-泰杜姆(Morten Tylm)
《危險藏匿》(The Drop) 邁克爾-羅斯卡姆(Michael R. Roskam)
《伊甸園》(Eden) 米婭-漢森-洛夫(Mia Hansen-Love)
《遠離人類》(Far From Men) 大衛-奧霍芬(David Oelhoffen)
《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 魯本-奧斯特倫德(Ruben Ostlund)
《大門》(The Gate) 雷吉斯-瓦格涅(Regis Wargnier)
《Good Kill》安德魯-尼科爾 (Andrew Niccol)
《美麗謊言》(The Good Lie) 菲利普-拉法迪約(Philippe Falardeau)
《尋找幸福的赫克托》(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彼得-切爾瑟姆(Peter Chelsom)
《The Humbling》 巴瑞-萊文森(Barry Levinson)
《飢餓的心》(Hungry Hearts) 薩維里奧-克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
《先知》(Kahlil Gibran's The Prophet) 羅傑-艾勒斯(Roger Allers)等
《保管室》(The Keeping Room) 丹尼爾-巴伯(Daniel Barber)
《最後的五年》(The Last Five Years) 理查德-拉-格拉文斯(Richard LaGravenese)
《學會駕駛》(Learning to Drive) 伊莎貝爾-科賽特(Isabel Coixet)
《愛與憐憫》(Love & Mercy) 比爾-波拉德(Bill Pohlad)
《破碎之角》(Manglehorn) 大衛-戈登-格林(David Gordon Green)
《男人,女人與孩子》(Men, Women & Children) 傑森-雷特曼(Jason Reitman)
《瑪麗-科姆》(Mary Kom) 歐蒙-庫馬爾(Omung Kumar)
《朱莉小姐》(Miss Julie) 麗芙-烏爾曼(Liv Ullman)
《透納先生》(Mr. Turner) 邁克-李(Mike Leigh)
《可愛老女人》(My Old Lady) 以色列-霍洛維茨(Israel Horovitz)
《Ned Rifle》霍爾-哈特利(Hal Hartley)
《夜行者》(Nightcrawler) 丹-吉爾羅伊(Dan Gilroy)
《帕索里尼》(Pasolini) 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
《鳳凰》(Phoenix) 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
《The Reach》讓-巴普蒂斯特-萊昂內蒂(Jean-Baptiste Leonetti)
《闖入者》(Red Amnesia) 王小帥
《回到伊薩卡》(Return to Ithaca) 勞倫-岡泰(Laurent Cantet)
《第二次機會》(A Second Chance) 蘇珊娜-比爾(Susanne Bier)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理查德-格拉澤(Richard Glatzer)、沃什-威斯特摩蘭(Wash Westmoreland)
《萬物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詹姆斯-馬什(James Marsh)
《被遺忘的時光》(Time Out of Mind) 奧倫-穆弗門(Oren Moverman)
《前五》(Top Five) 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
《玫瑰香水》(Rosewater) 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
《青春年少時》(While We're Young) 諾亞-鮑姆巴赫(Noah Baumbach)
《爆裂鼓手》(Whiplash)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
《野蠻史》(Wild Tales) 達米安-斯茲弗隆(Damian Szifron) 觀眾選擇獎
第一名:房間(Room)
第二名:憤怒的印度女神(AngryIndianGoddesses,印度)
第三名:聚光燈(Spotlight)
觀眾選擇獎(午夜瘋狂)
第一名:硬核(Hardcore,俄羅斯)
第二名:綠屋子(GreenRoom)
第三名:終極女孩(TheFinalGirls)
觀眾選擇獎(紀錄片)
第一名:燃燒的冬天(WinteronFire:Ukraine』sFightForFreedom,烏克蘭)
第二名:這改變一切(ThisChangesEverything)
第三名:阿爾珀迪曾在這里(AlPurdyWasHere)
多倫多電影節歷年獲獎影片(*號為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2015房間(Room)
2014模仿游戲(TheImitationGame)
2013為奴十二年(12YearsaSlave)*
2012烏雲背後的幸福線(SilverLiningsPlaybook)
2011我們現在去哪WhereDoWeGoNow?(2011)
2010國王的演講TheKing』sSpeech(2010)*
2009珍愛Precious(2009)
2008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Millionaire(2008)*
2007東方的承諾EasternPromises(2007)
2006貝拉Bella(2006)
2005黑幫暴徒Tsotsi(2005)
2004盧安達飯店HotelRwanda(2004)
2003座頭市Zatôichi(2003)
2002鯨騎士WhaleRider(2002)
2001天使愛美麗Lefabuleuxdestind』AméliePoulain(2001)
2000卧虎藏龍Wohucanglong(2000)
1999美國美人AmericanBeauty(1999)* 觀眾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為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大獎項,多倫多電影節並未設置有評審團,也沒有像其他電影節的競賽項目,該獎項是由參加電影節的觀眾票選出最高票的電影獲得。
觀眾票選獎歷屆得獎名單 年國家譯名原名2013年美國自由之心Twelve Years a Slave2012年美國派特的幸福劇本Silver Linings Playbook2011年黎巴嫩人妻沖沖沖Where Do We Go Now?2010年英國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2009年美國珍愛人生Precious2008年英國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7年美國英國加拿大黑幕謎情Eastern Promises2006年美國墨西哥美好的瞬間Bella2005年南非黑幫暴徒Tsotsi2004年英國加拿大南非義大利盧安達飯店Bella2003年日本座頭市Zatōichi2002年紐西蘭德國鯨騎士Whale Rider2001年法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2000年台灣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1999年美國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1998年義大利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1997年加拿大迷情花園The Hanging Garden1996年澳大利亞鋼琴師Shine1995年荷蘭安東妮雅之家Antonia's Line1994年英國神父Priest1993年愛爾蘭嘮叨人生The Snapper1992年澳大利亞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1991年美國奇幻城市The Fisher King1990年法國大鼻子情聖Cyrano de Bergerac1989年美國大亨與我Roger & Me1988年西班牙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1987年美國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1986年美國美國帝國淪亡錄Le Déclin de l'empire américain1985年阿根廷官方說法La historia oficial1984年美國心田深處Places in the Heart1983年美國大寒The Big Chill1982年美國暴風雨Tempest1981年英國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1980年英國性昏迷Bad Timing1979年美國好孩子Best Boy1978年加拿大女朋友們Girlfriends
⑧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入圍影片
開幕影片:《三月十五日》(The Ides of March) 導演: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國家/地區:美國
《奪命金》 導演:杜琪峰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桃姐》(A Simple Life) 導演:許鞍華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 導演:魏德聖 國家/地區:中國台灣
《殺手喬》(Killer Joe) 導演:威廉弗萊德金(William Friedkin) 國家/地區:美國
《地球最後之日》(Last Day on Earth) 導演: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 國家/地區:美國
《德州殺場》(The Fields) 導演:艾米坎安曼(Ami Canaan Mann) 國家/地區:美國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導演:托馬斯阿爾弗萊德森(Tomas Alfredson) 國家/地區:英國
《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 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Andrea Arnold) 國家/地區:英國
《恥辱》(Shame) 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 國家/地區:英國
《殺戮之神》(Carnage)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國家/地區:法國/德國
《梅子雞之味》(Chicken with Plums) 導演:瑪嘉莎塔琵(Marjane Satrapi)、文森特帕蘭德(Vincent Paronnaud) 國家/地區:法國/德國
《炎夏》(Un ete brulant) 導演:菲利普加瑞爾(Philippe Garrel) 國家/地區:法國
《阿爾卑斯山》(Alps) 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Yorgos Lanthimos) 國家/地區:希臘
《危險方法》(The Dangerous Method) 導演: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國家/地區: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
《黑馬》(Dark Horse) 導演:導演:托德索倫茲(Todd Solondz) 國家/地區:美國
《浮士德》(Faust) 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Aleksandr Sokurov) 國家/地區:俄羅斯
《庸才》(Himizu) 導演:園子溫(Shion Sono) 國家/地區:日本
《當夜幕降臨》(Quando la notte) 導演:克莉絲提娜康嫚希妮(Cristina Comencini)國家/地區:義大利
《內地》(Terraferma) 導演: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Emanuele Crialese)國家/地區:義大利/法國
《替代》(The Exchange) 導演:艾倫科勒林(Eran Kolirin) 國家/地區:以色列
《最後的地球生物》(L』ultimo terrestre) 導演:Gipi 國家/地區:義大利
閉幕電影
《悲傷的年輕女人》(Damsels in Distress) 導演:惠特斯蒂爾曼(Whit Stillman) 開幕影片:《Vivan las Antipodas!》 導演:維克多科薩科夫斯基(Victor Kossakovsky)國家/地區:德國/阿根廷/荷蘭/智利/俄羅斯
《白蛇傳說》 導演:程小東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奧邁耶的痴夢》(La folie Almayer) 導演:香特爾阿克曼(Chantal Akerman)國家/地區:比利時/法國
《傳染病》(Contagion)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國家/地區:美國
《WE之戀》(W.E.) 導演:麥當娜(Madonna) 國家/地區:英國
《飛蛾日記》(The Moth Diaries) 導演:瑪麗哈倫(Mary Harron) 國家/地區:加拿大/愛爾蘭
《硬紙盒小鎮》(Il villaggio di cartone) 導演:埃曼諾奧爾米(Ermanno Olmi)國家/地區:義大利
《莎樂美猜想》(Wilde Salome) 導演:阿爾帕西諾(Al Pacino)國家/地區:美國
《夏日嬉戲》(Giochi d'estate) 導演:羅蘭多考拉(Rolando Colla) 國家/地區:瑞士/義大利
《La Desintegration》 導演:菲利普福肯(Philippe Faucon) 國家/地區:比利時
《捷克列車員》(Alois Nebel) 導演:托馬斯盧納克(Tomas Lunak) 國家/地區:捷克/德國
《伊娃》(Eva) 導演:凱克麥羅(Kike Maíllo) 國家/地區:西班牙/法國
《歌之調》(Scossa) 導演:弗朗西斯科馬塞利(Francesco Maselli)、Carlo Lizzani、Ugo Gregoretti、Nino Russo 國家/地區:義大利
《La Cle des chants》 導演:Claude Nuridsany、Marie Perennou 國家/地區:法國
《恐怖兔子3D》(Rabbit Horror 3D) 導演:清水崇(Takashi Shimizu)國家/地區:日本
《Marco Bellocchio, Venezia 2011》 導演:彼得羅里皮(Pietro Marcello)國家/地區:義大利
《海耶茲的沉思》(La Meditazione di Hayez) 導演:馬里奧瑪通(Mario Martone)國家/地區:義大利
《Tahrir 2011》 導演:Tamer Ezzat、Ahmad Abdalla、Ayten Amin、Amr Salama 國家/地區:埃及
《The End》導演:Collective Abounabbara 國家/地區:敘利亞
《Vanguard》 導演:Collective Abounabbara 國家/地區:敘利亞
《Evolution (Megaplex 3D)》 導演:馬可布拉姆貝拉(Marco Brambilla)國家/地區:義大利
《慾海情魔》(Mildred Pierce) 導演: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 國家/地區:美國
《兩條路》(Duvidha) 導演:瑪尼考爾(Mani Kaul) 國家/地區:印度
《Questa Storia Qua 》 導演:Alessandro Paris、Sibylle Righetti 國家/地區:義大利(紀錄片)
《我們再也不能回家了》(We Can't Go Home Again) 導演: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國家/地區:美國
《Don't Expect Too Much》 導演:蘇珊雷(Susan Ray) 國家/地區:美國(紀錄片)
《India, Matri Bhumi》 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國家/地區:義大利/法國/印度(修復版紀錄片)
《Diana Vreeland: The Eye Has To Travel》 導演:Lisa Immordino Vreeland 國家/地區:美國(紀錄片)
《Joule 3D》 導演:大衛扎瑪尼(Nadia Ranocchi)、娜迪亞阮諾奇(Nadia Ranocchi)國家/地區:義大利
《Spell. The Hypnotist Dog 3D》 導演:大衛扎瑪尼(Nadia Ranocchi)、娜迪亞阮諾奇(Nadia Ranocchi)國家/地區:義大利
《Suite 3D》 導演:大衛扎瑪尼(David Zamagni)、娜迪亞阮諾奇(Nadia Ranocchi)國家/地區:義大利
《以父親的名義》(Nel nome del padre) 導演:馬可貝羅奇奧(Marco Bellocchio)國家/地區:義大利 開幕片:《片場殺機》(CUT) 導演:阿米爾納得瑞(Amir Naderi) 國家/地區:日本
《倭寇的蹤跡》 導演:徐浩峰 國家/地區:中國
《候鳥》(L'Oiseau) 導演:伊芙考蒙(Yves Caumon) 國家/地區:法國
《冰雹》(Hail) 導演:Amiel Courtin-Wilson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
《夜晚》(Nocturnos) 導演:Edgardo Cozarinsky 國家/地區:阿根廷
《Amore carne》 導演:Pippo Delbono 國家/地區:義大利、瑞士
《我是卡洛琳帕克》(I'm Carolyn Parker) 導演:喬納森戴米(Jonathan Demme)國家/地區:美國(紀錄片)
《薩爾》(Sal) 導演: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 國家/地區:美國
《婊子的榮耀?》(Whores' Glory) 導演:米歇爾格拉沃格(Michael Glawogger)國家/地區:德國、奧地利(紀錄片)
《主的羊群》(Die Herde des Herrn) 導演:羅穆阿德卡馬克(Romuald Karmakar)國家/地區:德國(紀錄片)
《無臉之物》(Stateless Things) 導演:金敬穆(KIM Kyungmook)國家/地區:韓國
《Girimunho》 導演:Helvécio Marins Jr.、Clarissa Campolina 國家/地區:巴西、西班牙、德國
《Photographic Memory》導演:Ross McElwee 國家/地區:美國(紀錄片)
《入侵者》(The Invader) 導演:尼可拉斯普羅沃斯特(Nicolas Provost) 國家/地區:比利時
《Shock Head Soul》 導演:Simon Pummell 國家/地區:荷蘭、英國
《Two Years at Sea》 導演:Ben Rivers 國家/地區:英國
《Alms of the Blind Horse》 導演:Gurvinder Singh 國家/地區:印度
《演說家》(The Orator) 導演:Tusi Tamasese 國家/地區:薩摩亞
《Lung Neaw Visits His Neighbours》 導演:Rirkrit Tiravanija 國家/地區:泰國/墨西哥(紀錄片)
《夏季》(Verano) 導演:José Luis、Torres Leiva 國家/地區:智利
《Kotoko》 導演:冢本晉也(Shinya Tsukamoto ) 國家/地區:日本
《小拇指》(Le Petit Poucet) 導演:瑪麗娜德范(Marina de Van)國家/地區:法國
《Swan》(Cisne) 導演:特雷莎維拉芙爾德(Teresa Villaverde) 國家/地區:葡萄牙
《你會和一個阿拉伯人發生關系么?》(Would You Have Sex with an Arab?) 導演:Yolande Zauberman 國家/地區:法國 (紀錄片)
⑨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得主
時間影片影帝1958年(第11屆) 阿Q正傳 Ah Q zheng zhuan 關山 San Kwan 1959年(第12屆) 哀樂中年 The Rabbit Trap 歐內斯特·博格寧 Ernest Borgnine 1964年(第17屆) 傻女十八變 What a Way to Go! 吉恩·凱利 Gene Kelly 1991年(第44屆) 謝卜 Cheb 拉契得·波查拉 Rachid Bouchareb 2000年(第53屆) 搶劫 Überfall, Der Joachim Bissmeier,喬瑟夫·哈德 Josef Hader,Roland Düringer 2001年(第54屆) 兩立方厘米的革命 Alla rivoluzione sulla e cavalli 安東尼·加西亞 Andoni Gracia 2002年(第55屆) 童年舊事 Diskoli apocheretismi: O babas mou Yorgos Karayannis 2003年(第56屆) Maria Serban Ionescu 2004年(第57屆) Private Mohammed Bakri 2005年(第58屆) 九連禱 La neuvaine 帕特里克·多洛雷特 Patrick Drolet 2006年(第59屆) 大使 Mann von der Botschaft, Der 伯格哈特·克萊斯納 Burghart Klaußner 2007年(第60屆) 黑暗的拳擊 Fuori dalle corde,
巴黎屋檐下 Sous les toits de Paris 米凱·維尼圖奇 Michele Venitucci,
米歇爾·皮寇利 Michel Piccoli 2008年(第61屆) 交易市場 Pazar - Bir ticaret masali Tayanç Ayaydin 2009年(第62屆) 柏拉圖學園 Akadimia Platonos Antonis Kafetzopoulos 2010年(第63屆) 冰壺 Curling 伊曼努爾·畢洛迪 Emmanuel Bilodeau 2011年(第64屆) 一番好意 Best Intentions 伯格丹·杜米特拉徹 Bogdan Dumitrache 2012年(第65屆) Der Glanz des Tages Walter Saabel 2013年(第66屆) El mudo Fernando Bacilio 時間影片影後1948年(第3屆)Film Without a Name 海蒂嘉德·納福 Hildegard Knef1958年(第11屆)Amore e chiacchiere (Salviamo il panorama)Carla Gravina1960年(第13屆)更高原則 Vyssi PrincipJana Brejchová1964年(第17屆)情迷意亂 Yearning高峰秀子 Hideko Takamine2000年(第53屆)Amour, l'argent, l'amour, L'莎賓·蒂莫提歐 Sabine Timoteo2001年(第54屆)蝴蝶 Nabi金浩靜 Ho-jung Kim2002年(第55屆)I Am Taraneh, I Am Fifteen Years Old塔蘭涅·阿里多斯蒂 Taraneh Alidoosti2003年(第56屆)芳齡十三 Thirteen,
Maria,
Khamosh Pani: Silent Waters 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Diana Dumbrava,
Kiron Kher 2004年(第57屆)守護你 En garde,
守護你 En garde Maria Kwiatkowsky,
Pinar Erincin 2005年(第58屆)九條命 Nine LivesSydney Tamiia Poitier,瑪麗·凱·普萊斯 Mary Kay Place,莫莉·帕克 Molly Parker,阿曼達·塞弗里德 Amanda Seyfried,羅賓·懷特 Robin Wright,Rebecca Tilney,茜茜·斯派塞克 Sissy Spacek,艾爾皮迪婭·卡里洛 Elpidia Carrillo,艾米·布倫尼曼 Amy Brenneman,凱西·貝克爾 Kathy Baker,格倫·克洛斯 Glenn Close,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麗莎·蓋伊·漢密爾頓 Lisa Gay Hamilton,達科塔·范寧 Dakota Fanning2006年(第59屆)斯蒂芬妮·達麗 Stephanie Daley愛波·塔布琳 Amber Tamblyn2007年(第60屆)改變我 Mejor de mí, LoMarian Álvarez2008年(第61屆)黑海 Mar neroIlaria Occhini2009年(第62屆)只做陌生人 Nothing Personal洛特·弗貝克 Lotte Verbeek2010年(第63屆)白白的世界 Beli, beli svet佳斯娜·杜里奇 Jasna Djuricic2011年(第64屆)姐妹情殤 Abrir puertas y ventanasMaría Canale2012年(第65屆)我還有話要說 When Night FallsNai An2013年(第66屆)少年收容所 Short Term 12布麗·拉爾森 Brie Larson 時間得獎者時間得獎者1989年(第42屆)埃尼奧·莫里康內 Ennio Morricone1990年(第43屆)Gian Maria Volontè1991年(第44屆)雅克·里維特 Jacques Rivette1992年(第45屆)曼努埃爾·德·奧里維拉 Manoel de Oliveira1993年(第46屆)塞繆爾·富勒 Samuel Fuller1994年(第47屆)琪拉·穆拉托娃 Kira Muratova1995年(第48屆)讓-呂克·戈達爾 Jean-Luc Godard1996年(第49屆)沃納·施羅德 Werner Schroeter1997年(第50屆)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1998年(第51屆)喬·丹特 Joe Dante1999年(第52屆)Daniel Schmid2000年(第53屆)保羅·范霍文 Paul Verhoeven,Paolo Villaggio2002年(第55屆)西德尼·波拉克 Sydney Pollack2003年(第56屆)肯·羅奇 Ken Loach2004年(第57屆)維姆·文德斯 Wim Wenders,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特瑞·吉列姆 Terry Gilliam2006年(第59屆)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Aleksandr Sokurov2007年(第60屆)侯孝賢 Hsiao-hsien Hou2009年(第62屆)高畑勛 Isao Takahata,富野由悠季 Yoshiyuki Tomino2010年(第63屆)賈樟柯 2011年(第64屆)阿貝爾·費拉拉 Abel Ferrara2012年(第65屆)萊奧·卡拉克斯 Leos Carax2013年(第66屆)沃納·赫爾佐格 Werner Herz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