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韓電影合拍協議的合作作品
其實中韓合拍在此前就已經有過先例,最開始只是簡單的合作,這一階段僅限於到相互取景,主要還是以演員輸出模式為主,比如金榮俊執導的《飛天舞》就算由上影集團牽頭下同韓方合作的,《飛天舞》由當時炙手可熱的韓國女星金喜善與中國演員王亞楠主演。再比如後來章子怡接拍《武士》,張東健主演《無極》,而中國演員湯唯因主演《晚秋》與韓國導演金泰勇結識,更與宣布將於2014年秋完婚。
比較深度的合作是由2007年馮小剛執導的《集結號》開啟,該片啟用了製作《太極旗飄揚》的韓國特效團隊,不僅贏得觀眾認可,也讓韓國特效開始在中國「走紅」,民間的合作也在近幾年興起,國紀萬象電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秦磊介紹,2014年初研究院曾幫幾位國內的微電影導演與韓國演員、特效團隊牽線,共同投資製作微電影,可以說,這些微電影正是探索中韓合拍模式的先驅。
近兩年,韓國投資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例如2009年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就有來自韓國的投資,前年暑期檔的《大明猩》是華誼兄弟與韓國SHOWBOX共同投資合拍,《筆仙2》則為中方投資,韓國團隊打造。這兩部影片的共同特點都是韓國出製作團隊,中方進行宣發,而且中國成為主力市場。而同樣製作模式的《筆仙3》也將於2014年暑期檔在中國內地公映。另外,由韓國導演吳基桓執導,白百何、彭於晏主演的小成本愛情片《分手合約》,2013年在中國拿下了近兩億票房。
2014年9月底,簽署這份協議後的第一部以韓國為主導的中韓合拍片《我的新野蠻女友》正式開拍。
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迅速擴容,韓國電影人和公司也集體來華淘金。像希傑公司早早來到中國謀篇布局,韓國導演郭在容、安兵基、姜帝圭等人都來內地拍起了電影。在雙方政策的利好形勢下,中韓合拍有望迎來新高潮。
B. 電影審查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電影審查工作,保證影片質量,保護電影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電影管理條例》,修訂《電影審查暫行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
未經廣播電影電視部的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電影審查包括電影片內容審查和電影片藝術、技術質量審查。第四條本規定所稱電影片是指各種形式、不同寬度的電影片,包括:
(一)故事片(含舞台、戲劇、藝術片);
(二)紀錄片;
(三)科教片;
(四)美術片(含動畫、木偶、剪紙片等);
(五)專題片;
(六)其它電影片。第二章審查機構第五條廣播電影電視部設立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電影復審委員會,負責電影片的審查和復審工作。第六條電影審查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審查送審的電影片;
(二)對送審的電影片提出修改、刪剪意見;
(三)作出審查決定。第七條電影復審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指導電影審查委員會的工作;
(二)受理送審單位提出的復審申請,對電影片進行復審,作出復審決定。第三章審查標准第八條國家提倡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深受廣大群眾歡迎,具有強烈吸引力、感染力的優秀電影片。第九條電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一)危害國家的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
(四)泄露國家秘密的;
(五)宣揚不正當性關系,嚴重違反道德准則,或內容淫穢,具有強烈感官剌激,誘人墮落的;
(六)宣揚封建迷信,蠱惑人心,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
(七)渲染兇殺暴力,唆使人們蔑視法律尊嚴,誘發犯罪,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的;
(八)誹謗、侮辱他人的;
(九)有國家規定禁止的其它內容的。第十條電影片中個別情節、語言或畫面有下列內容的,應當刪剪、修改;
(一)夾雜有淫穢庸俗內容,不符合道德規范和觀眾欣賞習慣的;
1、不恰當地敘述和描寫性及與性有關的情節,正面裸露男女軀體;
2、以肯定的態度描寫婚外戀、未婚同居及其它不正當男女關系;
3、具體描寫腐化墮落,可能誘發人們仿效;
4、造成強烈感觀剌激的較長時間的接吻、愛撫鏡頭及床上、浴室內的畫面;
5、具體描寫淫亂、強奸、賣淫、嫖娼、同性戀等;
6、內容粗俗、趣味低下的對白;
7、庸俗、低級的背景音樂及動態、聲音效果。
(二)夾雜有兇殺暴力內容的:
1、美化罪犯形象,引起人們對罪犯同情和贊賞;
2、具體描述犯罪手段及細節,有可能誘發和鼓動人們模仿犯罪行為;
3、剌激性較強的兇殺、吸毒、賭博等畫面;
4、描述離奇荒誕,有悖人性的殘酷的暴力行為。
(三)夾雜有宣揚封建迷信內容的:
1、細致描寫看相算命,求神問卜,以及長時間的燒香、拜神、拜物等場面;
2、鼓吹宗教萬能、宗教至上和顯示宗教狂熱的情節。
(四)可能引起國際、民族、宗教糾紛的情節的;
(五)破壞生態環境,肆虐捕殺珍稀野生動物的畫面和情節的;
(六)其它應當刪剪、修改的內容。第十一條電影片技術質量按照國家標准審查。第十二條已經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片,發生下列情況時,應當重新報審:
(一)情節變更;
(二)名稱變更。第四章審查程序第十三條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片攝制完成後,報請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在辦理電影片暫時進口手續後,報請電視審查委員會審查。
送審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審查費。第十四條國產電影片(包括合拍片)的審查分為混錄雙片審查和標准拷貝審查。進口電影片的審查分為原拷貝審查和譯制拷貝審查。第十五條送審國產電影混錄雙片應當提交下列實物和材料:
(一)混錄對白雙片;
(二)審查申請書,內容包括:
1、電影片名稱、原作內容、內容提要、主創人員;
2、送審單位初審意見;
3、送審單位所在地省級電影主管部門審查意見。
(三)影片完成台本,內容包括:影片長度、內容、對白、字幕、鏡頭號;
(四)改編作品的原作者版權授權書復印件。
中外合拍電影片,還應提交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審查意見、合拍電影片合同書復印件及籌資合同書復印件。
C. 和電影的聯合出品方簽訂投資合同(第一出品方未授權),合同還受法律保護嗎
這個要看你合同的性質。聯合出品方這一塊是無法出讓電影版權份額的。咱們如果想要認購電影版權份額的話,找出品方公司認購就對啦。
關於影視投資這一塊,我們經常見的就是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還有就是出品人。
作為從事影視宣發多年積累經驗來講:
出品方也就是電影的版權方,而我們以公司名義參與電影那麼就是聯合出品方。如果以個人名義參與,那麼就是聯合出品人。從本質上講,聯合出品方和聯合出品人都是投資者。電影產生的收益分賬也都是由出品方根據投資佔比分配給聯合出品方和聯合出品人。
我們通過聯合出品方參與的電影投資,這個可以理解為事通過三方參與的電影。咱們簽訂的合同一定不會是版權認購合同。我沒看到你簽訂的合同類型。也不好回答你簽訂的合同是否正規。
下面說的是重點!
其實想要參與電影投資,最好的辦法還是找影視顧問也就是電影宣發。有一個專業的電影宣發,咱們參與電影肯定會少走很多彎路,同時了解一部電影信息也會更全面。
擴展內容:關於電影投資的一些小知識。希望對參與電影投資的朋友都有幫助
想要做影視投資,只有兩種途徑,這個是重點!
一種是尋找影視宣發,大多數影片公司都沒有自己的宣發。想要投資電影需要找到宣發進行對接。
另一種,看好哪個影片,直接去影片公司談投資合作。這個弊端就是沒有人幫你對接。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東西,你只能和影視公司去了解。比較麻煩。
作為宣發行業人員的忠告:不要相信網上任何陌生好友推薦的影視投資項目,因為他們給你推薦的電影多數都不是第一出品方出讓份額,聯合出品方居多,這裡面存在眾多風險。
1、電影分紅後是有第一出品方進行分配的,通過聯合出品方參與,分紅這一塊得不到保障
2、電影版權是有第一出品方所有。通過聯合出品方參與,你不能確保對方真的會有這個份額。
3、聯合出品方其實就屬於投資人,你通過第一出品方參與投資後,如果以公司名義參與,你就是聯合出品方,如果以個人名義參與,你就是聯合出品方人。所以如果有第一出品方作為對接,千萬不要選聯合出品方。
下面關於影視投資的其他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這也是我作為影視宣發人員做的一些總結。
1.現在普通人也可以投資電影了?是真的么?
《電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具體辦法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門制定。
15,出品方出讓版權份額為什麼會通過終端服務機構來進行?
一般出品公司沒有自己的宣發公司, 需要很多的終端來幫助宣傳做廣告,所以都是終端服務公司來做這一塊的。
一個公司也不可能承擔所有的流程,就一部電影來講 從製作到上映 他都是出品公司 攝影公司 宣發公司 電影院線 包括資金結算的 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等等分而治之。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你了解到電影如何參與投資。如果還不太明白,可以繼續提問
D.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2016修正)
第一條為繁榮電影創作生產,維護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製片者及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中外電影交流,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是指依法取得《攝制電影許可證》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境內電影製片者(以下簡稱中方)與境外電影製片者(以下簡稱外方)在中國境內外聯合攝制、協作攝制、委託攝制電影片。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中外電影製片者在中國境內外合作攝制的故事片、美術片、科教片、紀錄片、專題片等電影片(含膠片電影、數字電影、電視電影等)。第四條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負責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管理工作。第五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包括下列形式:
(一)聯合攝制,即由中外雙方共同投資(含資金、勞務或實物)、共同攝制、共同分享利益及共同承擔風險的攝制形式;
(二)協作攝制,即外方出資,在中國境內拍攝,中方有償提供設備、器材、場地、勞務等予以協助的攝制形式;
(三)委託攝制,即外方委託中方在中國境內代為攝制的攝制形式。第六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符合中國憲法、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二)尊重中國各民族的風俗、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
(三)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四)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安定;
(五)有利於中外電影交流;
(六)不得損害第三國的利益。第七條國家對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實行許可制度。
境內任何單位或個人未取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或批准文件,不得與境外單位或個人合作攝制電影片。未經批准,境外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中國境內獨立攝制電影片。第八條申請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持有《攝制電影許可證》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中方製片單位(含在境內批准注冊的中外合資電影製片公司,下同);
(二)中外合作雙方均不在因違反《電影管理條例》而停止攝制電影片的處罰期內。第九條申請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應當向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提供下列材料:
(一)中方製片單位的攝制立項申請;
(二)中方製片單位的《攝制電影許可證》(《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及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電影文學劇本(規范漢字)一式三份;
(四)外方的資信證明和合拍影片情況;
(五)中外雙方合作意向書或協議書,主要內容應明確:合作各方投資比例、中外主創人員比例、是否參加國內外電影節(展)等;
(六)主創人員簡介。第十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立項申報審批程序:
(一)中方製片單位向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二)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期限受理申請單位提出的書面申請;
(三)決定受理的,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應當在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立項的決定。電影劇本須經專家評審的,應書面告知申請單位,其評審時間應在二十個工作日內完成;
(四)符合聯合攝制條件的,發給一次性《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符合協作攝制、委託攝制條件的,發給批准文件。不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第十一條取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或批准文件後,中外雙方應根據批准立項的內容簽訂合同。第十二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有效期為兩年。第十三條聯合攝制中需聘用境外主創人員的,應當報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批准,且外方主要演員比例不得超過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二。第十四條聯合攝制的電影片,應當製作普通話語言版本,其字幕須使用規范漢字。根據影片發行的需要,允許以普通話版本為標准,製作相應國家、地區、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版本。第十五條中外合作攝制完成的電影片,經當地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提出初審意見後,報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電影製片單位和持有《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的單位申請立項並攝制完成的電影片,直接報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第十六條聯合攝制的電影片,經審查合格,取得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方可在中國境內外發行公映。
協作攝制、委託攝制的電影片,經審查合格的,可持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的批准文件辦理出境手續。
E.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繁榮電影創作生產,維護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製片者及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中外合作攝制電影,是指依法取得《攝制電影許可證》的境內電影製片者(以下簡稱中方)與境外電影製片者(以下簡稱外方)在中國境內外聯合攝制、協作攝制、委託攝制電影片。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外電影製片者在中國境內外合作攝制的故事、美術、科教、紀錄、專題等電影片(含電視電影、數字電影)。第四條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是管理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行政主管部門。第五條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包括下列形式:
(一)聯合攝制,即由中外雙方共同投資(含資金、勞務或實物)、共同攝制、共同分享利益及共同承擔風險的攝制形式。
(二)協作攝制,即外方出資,在中國境內拍攝,中方有償提供設備、器材、場地、勞務等予以協助的攝制形式。
(三)委託攝制,即外方委託中方在中國境內代為攝制的攝制形式。第六條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符合中國憲法、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二)尊重中國各民族的風俗、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
(三)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四)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安定;
(五)有利於中外文化交流;
(六)不得損害第三國的利益。第七條 國家對中外合作攝制電影實行許可制度。
未取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或批准文件的境內外組織或個人不得在中國境內合作或獨立攝制電影片。第八條 廣電總局指定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為從事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管理、協調、服務的專門機構。承辦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立項申請、提出影片初審意見等有關事項。第九條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立項申請程序:
(一)中外雙方將擬合作攝制電影的中文(規范漢字)劇本及相關文件提交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
(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自收到該電影劇本和相關材料之日起10日內,提出初審意見,並將初審意見、中外製片者的立項申請、合作意向書及外方資信、主創人員情況等相關材料報送廣電總局;
(三)廣電總局自收到初審意見、立項申請及相關材料之日起10日內作出立項決定;
(四)符合聯合攝制條件的,由廣電總局頒發一次性的《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符合協作攝制或委託攝制條件的,由廣電總局簽發批准文件;
(五)取得許可證或批准文件後,中外雙方應根據批准立項的內容簽訂合作合同。第十條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許可證》有效期為兩年。第十一條 聯合攝制中需聘用境外主創人員的,應當報廣電總局批准。第十二條 聯合攝制的電影片,應當製作普通話語言版本,其字幕須使用規范漢字。根據影片發行的需要,允許以普通話版本為標准,製作相應國家、地區、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版本。第十三條 中外合作攝制完成的電影片,經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及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提出初審意見後,報廣電總局電影審查機構審查。第十四條 聯合攝制的電影片,經審查合格,取得廣電總局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方可在中國境內或境外發行公映。
協作攝制、委託攝制的電影片,經審查合格的,可持廣電總局的批准文件辦理出境手續。第十五條 中外雙方對已經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片,如需更改,應當報廣電總局審批。第十六條 中外合作攝制的電影底片、樣片的沖印及後期製作,應在中國境內完成。因特殊需要在境外完成的,應報廣電總局批准。
剪余的底樣片素材暫由中方保存,影片在境外公映半年之後方可出境。第十七條 外方應通過中方合作者或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在中國內地聘用電影創作及勞務人員,並依據中國法律、法規與應聘者簽訂合同。第十八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依據《電影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第十九條 本規定適用於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電影製片者在境內合作攝制電影。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1994年7月5日原廣播電影電視部公布的《關於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F. 廣播電影電視部關於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繁榮中國電影創作生產,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保護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製片者(法人或自然人)及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中外合作攝制電影,指經中國電影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從事攝制電影的法人(以下稱中方),與外國法人以及自然人(以下稱外方)在中國境內外以聯合攝制、協作攝制、委託攝制等形式製作電影的活動。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中外電影製片者在中國境內外合作攝制以下電影的活動:
(一)故事影片(含舞台、戲劇藝術片);
(二)美術影片(含動畫、木偶、剪紙片等);
(三)科學教育影片;
(四)紀錄影片;
(五)其它影片。第四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活動包括下列形式:
(一)聯合攝制,即中外雙方共同投資(含現金或勞務、實物)、共同攝制,並按各自投資比例分享影片權益、分擔影片風險的活動。
(二)協作攝制,即外方出資,提供主創人員在中國境內拍攝部分場景,中方以提供設備、器材、場地、勞務等方式給予協助的攝制活動;題材、主創人員均為中方,外方僅以資金投入在中國境內進行的拍攝活動,一般不應作為協作攝制。
(三)委託攝制,即外方投資,委託中方代為攝制的活動,這種形式一般只適用於短片。
(四)其它合作攝制形式。第五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活動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符合我國憲法、法律及有關規定;
(二)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三)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安定;
(四)有利於中外文化交流;
(五)不得損害第三國的利益;
(六)其他法規規定的內容。第六條國家對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活動實行許可證制度。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是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行政主管部門。
廣播電影電視部在中外合作攝制電影過程中行使下列職權:
(一)監督、檢查中外雙方對中國合作攝制電影方針、政策、規定的貫徹執行情況;
(二)批准或不予批准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劇本;
(三)批准或不予批准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立項申請、報告等文件;
(四)批准或禁止中外合作攝制的電影或素材出入境;
(五)批准或禁止中外合作攝制完成的影片在中國境內或境外公映;
(六)頒發中外合作攝制電影許可證和公映許可證;
(七)調解、處理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糾紛。第八條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受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具體承擔以下合作攝制電影業務:
(一)為合作攝制電影者聯系、介紹合作對象和提供資信服務;
(二)對中外雙方擬拍攝的電影劇本進行咨詢;
(三)承辦中外雙方合作攝制電影的立項申請報告和協助簽訂合作攝制電影合同,並對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協調和管理;
(四)承辦對方人員的進出境簽證等事項;
(五)承辦外方以實物投資和自用的設備、材料等的進出境申報事項;
(六)對中外合作攝制完成的影片與批准立項的劇本(導演本)進行對照初審;
(七)電影行政主管部門交辦的其它事項。第九條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的立項申請程序是:
(一)中外雙方應首先將擬合作攝制電影的中文(漢語普通話)劇本(如果原劇本是外文,應提前翻譯成中文)及相關文件提交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進行咨詢。
(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在收到該劇本後七日內提出咨詢意見,並將該劇本及提出的書面咨詢意見連同中外製片者提交的立項申請和相關文件、預算資料報送廣播電影電視部。
(三)廣播電影電視部在收到立項申請報告三十日內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逾期未接到審批書的,申請人有權查詢或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申訴。申請人所報立項申請及相關文件有不當之處,廣播電影電視部可要求申請人限期修改,審批期限亦可相應延長。
(四)經審查批准並取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許可證後,中外雙方應在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協助下簽訂合同,該合同為唯一合同,並將所簽合同報送廣播電影電視部備案。合作攝制電影合同簽訂後,雙方方可進行攝制活動。
合作攝制環保、農業、工業等專題科研、學術、教學等電影,亦需經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查批准。
G. 中國電影集團與美國華納兄弟及民營影視企業橫店集團合作成立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你對此有何評價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是中國歷史上首家中外合資的電影娛樂公司。公司由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影企業集團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世界聞名和全球公認的娛樂電影業巨頭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和中國電影電視行業最大的民營企業橫店集團共同投資成立。中影集團、華納和橫店集團分別以4∶3∶3的比例持股,涵蓋了外資、國資和民資三種不同資本形式。 來自中國影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H.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的中外合作攝制影片流程
一、中外合作各方協商一致,簽訂合作協議書或意向書(中方須為國有製片單位或具有合拍自製的民營製片公司);
二、中方第一出品單位將電影劇本送工商注冊登記所在地的省級廣電部門,由該部門出具對劇本的初審意見{中方第一出品單位為中央和國家機關(軍隊)所屬的電影製片單位,直接報合拍公司};
三、中方第一出品單位向合拍公司提交電影劇本、省級廣電部門對劇本的意見及其他相關材料;
四、合拍公司初審電影劇本及相關材料後報中國電影主管部門;
五、中國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合作影片立項並頒發拍攝許可證;
六、合拍公司與合作各方簽訂合作合同;
七、中方第一出品單位向合拍公司提交聘用境外主創人員的申請;
八、根據情況需要,中方第一出品單位向合拍公司申請境外攝制人員來華簽證,委託合拍公司為攝影器材、膠片、設備等物品辦理臨時入境手續,提交擬入境器材設備清單;
九、中方第一出品單位向合拍公司提交合作影片英文片名的申請;
十、如果影片需要在境外進行後期製作,中方第一出品單位須向合拍公司提交合作影片擬在境外進行後期製作的申請;
十一、影片製作完成後,中方第一出品單位將影片送省級廣電部門電影審查機構初審後送合拍公司審查,合拍公司形成審片意見後上報中國電影主管部門終審。
I. 中韓電影合拍協議的背景
早在2013年6月中旬,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草簽了《中韓關於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根據協議,韓國與中國攜手製作的影片若獲得「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的認可,在中國國內可被列為「國產電影」,相關影片不會受到進口片配額制的限制。消息傳出後,韓國多家媒體轉載並加以傳播報道,認為這份協議可以讓中韓合拍片數量猛增,加速輸出韓國文化。
J. 中韓電影合拍協議的介紹
中韓電影合拍協議2014年7月3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當日下午在韓國正式簽署了《中韓電影合拍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即日起,中韓合作拍攝的影片將在中國市場享受國產片待遇,不再受進口片條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