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俄羅斯一部講青春期男孩兒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俄羅斯一部講青春期男孩兒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06 00:51:33

⑴ 一部俄羅斯電影 講一個小男孩找媽媽的

《尋找幸福的起點》 (Italianetz)
這是一個簡單卻感人肺腑的故事,描述一個即將被義大利夫婦收養的俄羅斯男孩,不期望未 來的好日子,卻擔心如果有一天親生媽媽來找他,他不在怎麼辦?眼看出國的日子逼近,等不及媽媽來,他決定自己尋找。年僅六歲的主角為此努力學習識字、自己 搭火車、被壞孩子欺負、還要擔心人口販子的追查……。沒有好萊塢童星的油腔滑調,天才小男主角以其生動自然的演技,分分秒秒揪緊觀眾的心。

⑵ 《怦然心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為何評分如此之高

《怦然心動》是由羅伯·萊納導演,與2010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鄰家女孩朱麗對剛搬來小鎮的布萊斯一見鍾情,心願是能夠獲得他的吻。朱莉喜歡爬到梧桐樹上,因為朱莉覺得爬到樹上,就什麼都能看到,能看到全世界。但是後來梧桐樹要被砍了,朱莉希望布萊斯能和她一起對抗,但是他沒有,後來樹被砍了。後來朱莉憑借雞下蛋的項目獲得了獎之後將吃不完的雞蛋送給布萊斯,但是他的家人覺得朱莉的雞蛋不衛生,被丟掉了;後來朱莉發現了,兩人的關系也陷入了僵局。

很佩服朱莉,雖然對布萊斯一見鍾情,但是她並不是那種盲目的去愛。她經常不斷地在反省自己,經常衡量著布萊斯自己與價值觀、愛情觀的區別;十幾歲的年紀,能發現許多人看不見之處,這樣的女孩值得被愛;在結局布萊斯也有最開始的反感到慢慢地喜歡上了這個女孩。

⑶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

這是中國電影:《紅櫻桃》 英文是:「Red Cherry」 1995年拍成
導演葉大鷹

1940年冬,中國孤兒楚楚和羅小蠻被送入莫斯科近郊的伊萬諾夫國際兒童院學習。在課堂上,楚楚講述了自己親眼目睹父親慘遭殺害的情景,令老師和同學們震驚不已。一年一度的夏令營開始了,楚楚與羅小蠻分頭去了兩個城市。第二天,戰爭爆發。楚楚又親眼目睹老師和同學死於德軍槍下,自己也被德軍抓住。她被一位德國將軍帶到司令部,發現這位將軍竟有在女性人體上紋身作畫的癖好。
楚楚想盡辦法反抗,但紋針終於刺進了她的皮膚。與此同時,在後方的羅小蠻當上了遞送陣亡通知的「黑色信使」。一次,他把戰俘引進一幢廢棄的樓內,點燃汽油桶與戰俘同歸於盡。蘇軍開始反攻了。德國將軍在楚楚背上刺完最後一針,開槍自殺。楚楚受到紅十字會的收容,夜晚,她從篝火中抽出木棒,憤然向後背那塊法西斯鷹徽烙去。
1940年冬,兩個中國小孩被送進了莫斯科近郊的伊凡諾夫國際兒童院,男孩叫羅小蠻(徐嘯力)、女孩叫楚楚(郭柯宇)。不久,蘇德戰爭爆發,兒童院被德軍佔領。羅小蠻和楚楚在戰亂中分開後,當上了專門送發陣亡通知書的「黑色信使」。
楚楚和兒童院的另一部分孩子遭受了德軍的種種迫害。一位酷愛紋身藝術的德國將軍看上了東方女孩楚楚。他在楚楚昏迷時在她身上紋下了一隻法西斯像徽。在後方,羅小蠻的住房旁駐扎了戰俘,在強烈的報復心驅使下,小蠻每天用彈弓射擊戰俘,不料竟引起了混亂,小蠻在情急中點燃汽油桶和戰俘們同歸於盡。
隨著蘇軍的反攻炮聲,將軍預感末日來臨,他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楚楚帶到了荒野。楚楚被盟軍紅十字會收留後,死活不肯脫衣服淋浴,她的背上留著永遠抹不去的恥辱和傷害。
最後,蘇軍查清了她的身份,醫院對她進行了植皮手術,但未能成功。楚楚後來一直生活在北京,終生未婚,六十三歲時去世。
1940年冬,中國烈士遺孤楚楚和羅小蠻來到莫斯科近郊的伊萬諾夫國際兒童院學習。楚楚在課堂上講述了親眼目睹父親慘遭殺害的情景,令老師和同學們非常震驚。一年後,在夏令營活動中,楚楚與羅小蠻分頭去了兩個城市,但就在此時,戰爭爆發了。楚楚又親眼目睹老師和同學死於德軍槍下,而自己也被德軍抓住。一位酷愛紋身藝術的德國將軍看上了皮膚白皙的東方女孩楚楚。他在楚楚昏迷時在她身上紋下了一隻法西斯像徽。與此同時,在後方的羅小蠻成為遞送陣亡通知的「黑色信使」。在強烈的報復心驅使下,羅小蠻每天用彈弓射擊戰俘。一次,他將戰俘引進一幢廢棄的樓內,然後點燃汽油桶與戰俘同歸於盡。蘇軍開始反攻,德國將軍自殺,楚楚被紅十字會收容,夜晚,她從篝火中抽出木棒,憤然向後背那塊法西斯鷹徽烙去……

⑷ 誰知道有部歐洲電影是講一個小男孩愛上大他14歲的女孩的,好像是他的鋼琴老師也可能不是,記不太清了

教室別戀
時代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瑞典,高中生史帝原來生活無憂,直至英文老師薇拉出現,他的單純生活因而改觀。薇拉的丈夫是個絲襪推銷員,經常出差在外,回到家裡也只是喝酒聽音樂。被冷落的嬌妻遂從史帝的青春肉體上尋求慰藉,史帝沉淪在慾海中,對同齡女生麗莎的暗戀完全無動於衷,直至兄長在前線戰死的惡噩傳來,史帝才驚覺到現實的殘酷,決心結束這段畸戀。 時為二次大戰期間,一個少不更事的十五歲少年史迪,一個三十七歲的女教師絲奧利,兩者發生了一段師生戀情。一個對成熟一定充滿熱切期待,一個對少年情意寄注深切愛意。總是年齡差距,甚至社會道德不容,就在兩眼深情一刻,又怎能阻止激情迸發…… 如果你因此以為這又是一部畸形愛情片,一部《洛麗塔》的歐洲翻版,那麼你就錯過了影片想給你的最可貴的東西。 此片,關切的是一個男孩的成長。Boy to man那一段艱難的歷程。如同蟬蛻般的痛苦,在苦難中學會有所承當。青春期的男孩用其特有的敏感學習著性愛,情愛,並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和關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如此突如其來的新鮮。影片中的細節也到處流溢著青春期的痕跡。史迪在劇院總想把難看的帽子拿下來 ;女孩只為和史迪相遇而假裝上樓……溫暖而熨貼著每個人絞不幹的青春珍藏。關於性愛,情愛的主題,使用一段柔美華麗的歌劇獨唱引出的。影片開頭《論性交》疑問和音樂一起緩緩流泄,定下了此片最大的主題。此後,史迪每每被性愛之美所吸引時,這段音樂都會再度響起,在你心靈最柔軟處來一下輕觸。從音樂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導演是肯定這份感情的。雖然在最後,它以扭曲而苦澀告終。終於,當他不再理會女教師的誘惑,轉而尋找那個女孩的時候,他已經撿回了失落已久的東西。 他去尋找的是一份性愛之外的情感。哪裡有被崇拜和被愛的滿足,以及青春的悸動。那同樣不能叫愛情,但裡面已經有了一個男人對愛的最初理解和取向。看到這里總讓人想起《畢業生》中類似的場景:男孩放棄母親尋找女兒,放棄純性的吸引,尋找真愛。不知是否每個男性在成長史都有一段走出戀母情節與性誘惑的經歷,然而史迪比畢業生中的達斯丁霍夫曼要走得更遠;他最終不能黏著情愛,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事情留待他關注。這也是本片比《畢業生》更深一層的境界

⑸ 找一部電影,一個男孩愛上了一位少婦

是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好象太是一部比較世俗又比較男性化的視聽藝術作品。我們這么講是有一定依據的。國際影壇往往有一類影片就是這樣子,從男人的視角看待描繪女性故事的電影常常倚俗而立。雖然此言並不見得十分得體,可是確實大有影片可查。冒昧比方名導大衛 里恩的片子,彷彿經常就把握不實銀幕上的女人個性色彩,所以西方影界有論指出,自大衛 里恩的黑白電影《吾土吾民》之後,《阿拉伯的勞倫斯》《桂河大橋》之類銀幕大片就不怎麼以女人為重頭戲了。也是,大名導在戰爭電影《桂河大橋》裡面摻了幾個有女人的銀頭,片子反爾顯得有那麼一點不倫不類。電影里少了些許脂粉塵以後,大衛 里恩的片子也就愈發有了所謂越男人越大氣之說。不知此言有無正理?

盡管同樣拍得也是以世界大戰為背景的電影,但是不過,英國名導演大衛 里恩跟畢竟屬於大號前輩,跟—個義大利初出毛廬的小伙兒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的出身,生活,教養和藝術手段基本屬於兩檔子事情。銀幕上那些越男人越大氣的玩意,是大衛 里恩大半輩子衷情的東西。至於這愈美麗愈有罪,則專門指的是年輕影人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的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其實這里所謂的愈美麗愈有罪,也並不只是一種特例。表面上看,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另外兩部名片《天堂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雖然不太怎麼強調所謂愈美麗愈有罪。但是從托爾納托雷在片中也還是可以看得出來,他的電影相當居重的描寫到了女性的美感與女情的重要。只是前兩部沒有這一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么吃重女色,沒有把女性的美刻意到這么登峰造極。

在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女主人公瑪琳娜的出場幾乎是象—個神女一般,幻視幻聽般地游移銀幕各個角落。當然了,除了這一個絕對的女性主要人物,這部彩色故事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最讓觀眾眼晴—亮的地方是,她的異域風光和島嶼人文。西西里島屬於義大利半島版圖之上的—座別有洞天的獨立陸島,義大利古語裡面的西西里是三海之地。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西西里總是散發著一種蒙塵的銹色,滿城中的巴洛克式建築紅中帶黃,略含沉鬱的氛圍,讓人不免充分聯想到了許多東方電影里的古裝類型片。影片中的美女主人公瑪琳娜就生活其間。恍惚之下,有那麼一點點飄飄欲仙的味道。記得徐克類型片《倩女幽魂》中的女紅易小倩一襲素衣,眼含冤債,潤著赤腳,纏戀書生的那副狀態就差不多屬於東方版的瑪琳娜了?

生活現實裡面有一位特別直接的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電影迷,他笑稱世界大戰打得越大,影片里的女主人公瑪琳娜就越發漂亮的不可收拾。乍聽起來,他的此言雖然有—些誇張了,可是仔細再一捉磨,又覺得不無道理。好,還是回到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里。本片以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對英法宣戰開始,少年男主人公維里圖剛剛十二歲。正值少男青春期的萌動即發期。這個時期維里圖遇到了影片的女主人公瑪琳娜。維里圖沖動地去所謂愛情了。其實觀眾都知道,十二歲的維里圖的這種感情並非愛情。它在電影當中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含痛的隱喻。再細致地看那個鏡頭:一群少年用放大鏡在太陽光下燒烤一隻走投無路的螞蟻的場面,足以表明這戰亂期間麻木殘忍的青春心理?同樣道理,西西里小島上的群民也是拿了最最暴戾和恐怖手段對付影片里女主人公瑪琳娜的。

這里需要加以區別的是,十二歲維里圖的感情並不代表小島上的那些丑惡群民。少年維里圖的感情還是單純和干凈的。把一個少年的「初戀」置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環境當中。其實深入一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幾乎書寫了一個帶有神話色彩的求索故事。這裡面的所謂愛情故事除了貼切的理想,更重要的她還是一個動人的傳說。既然屬於傳說,那麼就會擁有可信可無的故事成色。所謂傳說,便有層累的創造歷史與文化的特質。傳說中的情感是一種現實當中不可欲求卻夢里所想的真實。國際影壇許許多多的經典名片在表現樣式上,並不口口聲聲開講心靈美的。比如俄羅斯著名的黑白影片《愛情與理想》僅僅只是用其電影的畫面,用人物的生活,為我們觀眾指出一個精神生活的原理:人不能夠光是依靠黑麵包過生活。朱塞佩 托爾納托雷的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渴望告訴人們的,也正是精神上的正直生活。

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一部詩意的電影。影片收尾部分維里圖把自己那張唱片《我的情意》投入大海的鏡頭,顯然是—個懞懂少年向個人曾經未知的生活作某樣告別的儀式。是的,電影里的年少青春和人初惡行是可以擲向大海毀掉的。但是作為—個人的心間記憶卻永久不能抹殺去的,無論丑與善。成長中的人性是每—個有過少年心的永遠的記痕。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境界不是一般的高。西西里出身的導演居然諳熟一個普通得再不能普的人生道理:所謂人的愛情也要從娃娃抓起。現今世道這么來講愛情彷彿顯得有一些稚嫩了么?恐怕並不見得。從一個孩子的眼光探看愛情,這在世界電影范圍內早己不是什麼新鮮事情,這種類型的電影附拾皆是,比方《乳房與愛情》《教師別戀》《醜八怪》等等。

又比方上海譯文出版社新譯的世界名著版本,著名電影藝術家童自榮先生配音的小說名篇《朗讀者》其實也是,刻骨銘心講述了—段以戰爭期間為大環境背景的姐弟戀情。看這一類電影或藝術作品時候,往往需要遠視,如看油畫那樣才有實效。我們東方觀眾如果把一部完全西西里島生發創作的視聽藝術品放到欣賞水墨線條的視角上來,看點顯然就會有一定偏頗?這樣一來,愈美麗愈有罪的這種說法,就不大可能僅僅局限於人的表象上面了。宗白華前輩在《美學散步》中談到古希臘藝術哲人對於美的闡述時候,表明美首先還應當從心靈開始。具體看到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女主人公瑪琳娜應當是美的。所幸的是,這個瑪琳娜從外表到心靈並未完全污染,還當都是美的。至少表面是美的。愛表及心。

我們在看許多電影的時候,觀眾也許會發現一個差異,幾乎凡是比較不美的人物,尤其女性形象自然而然就會跟著心靈不美起來。這也比較符合人的正常心理狀況。世界文壇對於名篇及電影《簡愛》當中那個閣樓上的瘋女人的評論實在多不勝數,言及中心,無非都是一些容顏不美迫害心靈等論。至於《巴黎聖母院》裡面那個醜陋的敲鍾人心靈的美,大約只是相對女性美而言的。在當代的世界銀幕之上,彷彿那些最紅火最頂級的女演員也常常是最美艷動人的。比如《茜茜公主》女主演羅密 施奈德,比如《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女主演伊萊娜 雅各布。比如《最後一班地鐵》女主演卡特琳娜 德娜芙。又比如《憂郁的星期天》女主演絲泰法諾 艾麗克等等。

⑹ 一部俄羅斯應該是青春系列的電影 好像叫「初戀」5 6年前的 講的是一個男孩青春期暗

水仙女,急速行動 跳芭蕾舞的男孩 看看有沒有?

⑺ 一部好像是俄羅斯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火車站與媽媽走失,後又被一名壞男子所救,但最終又被拐賣

這個電影的名字叫做《尋找幸福的起點》

⑻ 俄羅斯學院電影有幾部

《俄羅斯學院》電影一共有2部

該電影是俄羅斯一部經典的電影。以2008年俄羅斯與喬治亞之間發生的沖突為背景,講述一位年輕母親救兒子的故事。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六名新兵應征入伍,以協助前線戰斗。他們接受嚴苛的魔鬼訓練,進行各種特種培訓。

一場毫無徵兆的現代戰爭一觸即發,戰事愈演愈烈。年輕貌美的母親試圖救出年幼的兒子,但無奈於敵方火力封鎖,最終在六名大兵的幫助下,救出了自己的小兒子。

在電影的最後,六名大兵全部都壯烈犧牲了。其中一名士兵在臨死前,腦海中浮現出與女友道別時的情景。在他臨死前,他把女友的地址交給了戰友,不過他的戰友們也接連倒下了。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拍的還是挺不錯的,極大的反映了戰爭的殘酷,以及對親情,和平的嚮往。

⑼ 情感電影

查看文章
十部經典情感電影--just about ,pure love2008年07月18日 星期五 18:261《情書》——把愛在純潔中埋葬
一部簡單的關於暗戀的故事,兩個一模一樣的女孩,兩個有一樣名字的同學,一份在男主角死去後才被知曉愛戀。一切都是那樣的寧靜而哀婉。整部電影是晶瑩的,雪是晶瑩的,女孩是晶瑩的,心也是晶瑩的。還有那個內向的憂郁得透明的男孩。這個故事註定是純潔的,純潔的不帶任何的雜質,男藤井樹的對女藤井樹的愛是安靜的有些羞澀的,女藤井樹對男藤井樹的愛是懵懂而內斂的,博子對男藤井樹的愛是濃烈而深沉的。 被一個人愛是幸福的,愛一個人也是幸福的。這份愛或許並不需要一個結果,被感動的,是愛與被愛的過程。當歲月劃過臉上的皺紋,我們或許會忘記那個人的臉龐,會忘記那個人的聲音,甚至會忘記那個人的名字。唯一丟棄不掉的事,那份曾經愛過的心,和那份年少時的悸動。因為,我們都曾經年少,我們都曾經愛過……
2《四月物語》——暗戀是一種幸福的寂寞 櫻花飄落,騎著單車,獨自寂寞地進行著日常生活的一切,上學,買書,看電影,做飯,這是岩井的《四月物語》,榆野那種因著富於教養而略帶拘謹羞澀,因著愛而在孤獨中沉靜的姿態在隨著零碎單調的音樂靜靜流淌。 愛的驅動力是如此強大。寂寂無名的榆野,為了見到心儀的對象,考取了著名的大學。她自己稱之為「愛的奇跡」。只是一些細節,中規中矩,一絲不苟。來自於一個少女的內心投射。關於她的回憶與那些幸福的預謀,在無意識中發生。那一點點矜持與悸動,無分巨細地表達出來,像一部無微不至的影音日誌。但在這些如詩如畫的平淡生活場景中,我們獲得了一種感覺,它拋棄了紛繁蕪雜,喧囂吵鬧,留給我們一片明凈的四月天空。
3《情誡》——維納斯之淚
19歲的小郵局職員湯米愛上了對面樓中的女畫家瑪格坦,她被男友拋棄後再也不相信愛情,一個人獨居卻和不同的男人來往。湯米偷來了一架高倍望遠鏡,用以偷窺女畫家的一舉一動。通過望遠鏡的圓形鏡片,湯米看到一個成年女人的世界,一個充滿了寂寞與放縱,夾雜著痛苦和淚水的世界。

這是一個小男孩般的愛情,帶著清新和酸楚的氣息。湯米用不正常的方式表達愛意,而這對瑪格坦來說簡直近乎折磨。影片並不是向觀眾灌輸純潔之愛,而是討論性與愛的關系。結果是悲哀的。

以前常常為維納斯的斷臂嘆息,現在明白,愛,完美的愛,本身就是一種殘缺。其實何止是愛,完美,就是一種殘缺吧。

有誰看得見維納斯的眼淚?

4《海上鋼琴師》——飄浮所承受不起之愛情
站在生他養他的海輪之上,1900能用鋼琴描繪眼見的世界,能對著船長說去你娘的狗屁規矩,能彈出火一般的節奏,對著失落的爵士歌王,說,爵士也一同見鬼去吧……

可坐在鋼琴前的他,偶然的一抬眼,卻看見圓圓的舷窗外面,一個美麗的少女不經意地駐足回眸,微微的海風吹拂她柔軟的金發——就在圓圓的舷窗外面,是少女粉潤的面龐和鮮艷的紅唇,那麼年輕,那麼純凈……他的目光長久地、長久地凝注在少女身上,而手裡,不知不覺撫出的曲子——那麼無瑕,那麼恬靜,恍如天籟,卻不復重拾——直到目送少女的身影漸漸遠去……

站在跳板之上,城市壓迫在眼前,不遠處就有美麗的生活、心愛的姑娘,他卻止步,望著落入水中的帽子,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命運——那是同樣的漂浮。

愛情並不是影片所表達的主題,但1900對不知名的姑娘的那份發自內心的深沉情感,那種青澀如小男孩般的愛,卻永遠留在觀眾們的心中。

難道漂泊的人生虛幻得連愛情都承受不起?
5《大鼻子情聖》——法國式的暗戀
改編自羅斯丹的名劇,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的法國,巴黎著名的劍客一直暗暗喜歡自己的表妹霍姍,但是他的長相醜陋,只知不配,一直沒有挑明。而他的表妹卻喜歡他的手下克迪斯。克迪斯年輕英俊,是個勇士,但是他的文采不好。西哈諾為了成全他,一直替他向霍姍寫情書。霍姍被克迪斯的情書打動,和他約會,可是克迪斯什麼也說不出,還是西哈諾在黑暗裡面替克迪斯表白了他的愛情。

古賓也喜歡霍姍,為了拆散他們,古賓派西哈諾和克迪斯遠赴西班牙戰場。法國人被包圍,霍姍冒險來看自己的丈夫,沒想到克迪斯卻戰死沙場。霍姍回到法國成為修女,十四年來,西哈諾一直來看她,一天晚上,西哈諾被人暗算後第一次遲到,霍姍請他幫助念自己丈夫以前寫來的信,突然發現當年就是西哈諾向自己表白的愛情。可是這一切都太遲了,西哈諾在自己一直心愛的女人面前倒下了。

如果給「浪漫」找一個詞對應,那一定是「愛情」。兩情相悅的愛情是幸福且幸運的,而成他人之美、不能一生廝守的愛情則是無私且感天動地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嚮往前者,而後者卻被法國影片《大鼻子情聖》演繹得真實動人。

6《東邪西毒》——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
佛祖有雲:旗未動,風也未動,是人的心在動。屬於江湖的故事,卻逃不出感情的糾葛,其實,看似毫無情感的,狠毒的,西毒歐陽峰才是煎熬地最通徹心扉的那一個。他因為驕傲,所以舍棄了最心愛的女人,最後,她為了報復他,成了他的嫂子。兩個深愛著對方的人,卻因為一時之氣,一念之差而錯失。

時間的灰燼。是導演對於這個具有時間錯亂性的電影的最好詮釋。或許在時間面前,任何情傷都會被沖淡,直至成為時間的灰,感情的沙。歐陽峰最終還是沒能認清他生活了這么久的沙漠。他的孤獨,他的情傷,甚至他的狠毒都會令人對他又愛又恨。這樣一個出色的男人,命里卻是註定「天煞孤星」。連心愛的女人的最後一面都見不到,不可以不說是一輩子活在遺憾之中。
我在懷念那在風中逝去的人

7《剪刀手愛德華》—— 這里的冬天從此開始下雪
這部哥特風格的電影讓無數人愛上了這個童話故事裡的剪刀手---愛德華。愛德華孤獨地住在城堡里。他是發明家沒來得及創造好的機器人。又一天的意外,他來到了山下的村莊,他認識了金發的姑娘,他迷上了她的優雅,清純。但是,女孩有心上人,愛德華只好黯然神傷。這是一種令人心碎的暗戀,對方甚至沒有意識到他的存在。後來,女孩利用他的特殊才能做壞事,愛德華被居民喊打著重新回到了古堡里一個人生活。8《西西里美麗的傳說》——美麗有罪,暗戀無理
小主人公雷納多是無比寂寞的,他將那種少年特有的憂傷和純真不知所措地深埋在心底。片中出現的義大利少年的粗俗語言,這樣的語言和瑪琳娜充滿性感和挑逗的身體,讓我們感受著電影里的意亂情迷。那種蠢蠢欲動的情慾在每一個角落裡無處不在,落地開花。導演賽貝·托納多雷自始至終採用熱情爽朗得幾近誇張的節奏來鋪敘這個故事,當瑪琳娜被逐出小鎮時,這個故事的主題才開始漸漸明朗。它不僅僅描寫的是一個少年的性意識,它喚起了人們對人性之中最醜陋一面的深層次挖掘。

這座美麗的西西里小島,這個美麗的西西里故事。影片的結尾雷納多幫瑪琳娜撿拾撒了一地的西紅柿,並且對著那款款動人的背影說,謝謝你的幫忙。那是一個美麗性感的女人,無意之中伴隨著一個時刻關注著她的少年,走過他的性意識最迷亂的年代的過程。一聲衷心的「謝謝」以後,一個少年,走過了他的孤獨。

9《陽光燦爛的日子》——烈日下的朦朧
第一次見識到這部迷人的電影的迷人的海報
片中的馬小軍,只是一個小毛孩,但青春的荷爾蒙強烈地刺激著他,希望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在這種青春激素的沖擊下,他渴望在中蘇戰爭中成為一個英雄、渴望在群架上成為痛毆對手的骨幹、成為有勇氣從大煙囪跳下的好漢,更希望博得女人的青睞。

完美的米蘭,成為青春期男孩心目中的一個成熟的女性,這種觀察,是低年齡段位向高年齡段女孩觀望後產生的眩暈。在馬小軍眼裡,米蘭渾身通透地散布著青春的魅力與光澤,從第一眼看到她的穿著游泳衣的照片,馬小軍就臣服在米蘭的成熟的外表下,青年維特的煩惱就此產生。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寧靜的豐腴襯托出馬小軍孱弱的可憐,這種矛盾,使他的內心失去平衡,轉而訴之於武力,來延伸自己的強壯,來獲得對世界的主宰的慰藉。所以馬小軍最後強暴米蘭,這是一種青春期痛苦無處發泄的無能的表現形式。

10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輩子的心碎
《來信》講述戰亂時期一個女孩兒「為了愛夢一生」那凄美而悵惘的故事:情竇初開的她迷戀上了同住於一個四合院的作家,但她只敢將這純真情愫埋藏於內心深處,命運使她飄零異鄉,但愛的力量又驅使她回到了四合院。作家早就不記得她了,眼前這個沉靜動人的女孩兒,成了他情感游戲的新目標……他始終把她當作生命中的過客,她卻全情投入,耗盡生命……他佔有她、忘記她,一次、兩次……她卻因了他而輾轉流離、改變一生,從純真少女變成了內心惘然的交際花。最終,她和他的孩子死了,她也死了,她在臨死前寫給他一封信……

電影開始於「作家」在四十一歲生日時收到「她」的來信,徐靜蕾的旁白淡淡響起,回放「她」的一生——或者說,她念讀了茨威格那優美感傷的小說,同時將它付諸於同樣優美感傷的影像——從第一聲「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的你」,到最終作家讀完她的一生,如夢初醒、不知所措……鏡頭拉向門外,推向小女孩兒曾住過的那間小屋,窗口映出她純真恬靜的臉龐,一切恍若最初……一切卻都完結了,令人唏噓傷懷,淚眼朦朧。

⑽ 有很多講述青春期初戀的外國電影,能給大家推薦幾部嗎

初戀是很多人嚮往的,但是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往往會沉迷於學習,所以沒有和別人談戀愛。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國外幾部講述初戀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