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萊塢將改編《鐵寡婦》為電影,講述科幻版武則天,能成功嗎
我覺得肯定是不能夠成功的呀,如果你說想要好好的拍攝中國的一些歷史人物,那我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你不能夠進行魔改吧。很多人在聽到鐵寡婦這個詞的時候,可能就會覺得是講述哪一個當了寡婦的女性的一些故事,但是真的沒有想到他能進來說的是武則天。用鐵寡婦來形容武則天,我覺得真的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詞語,而且有一種諷刺的感覺。據了解,這是一個科幻版武則天的故事,而且他們官方還放出了機甲的設計圖,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的無語呢?
❷ 陳菲兒是什麼電視劇
陳菲兒陳菲兒是電視劇《遇見·璀璨的你》中的角色,由王嘉寧飾演。
王嘉寧,1992年12月20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紐約電影學院。
王嘉寧- 中國內地女演員
2014年,執導畢業電影短片《Devoured》並獲得洛杉磯伯班克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女導演」提名。2016年,回國發展並出演金鍾國首支中文單曲《恨幸福來過》MV的女主角。2017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二次初戀》;同年,主演網路劇《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早年經歷
王嘉寧從小隨父母遷居台北,出於對於表演藝術的熱愛,6歲開始學習芭蕾舞,10歲回到北京,隨後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學習芭蕾舞專業,17歲前往紐約電影學院雙修演員及導演專業。緣於對表演的喜歡與熱愛,報名參加紐約電影學院舉辦的短期培訓班,被時任院長、好萊塢電影及百老匯製作人JerrySherlock慧眼識珠,說服其轉學至紐約電影學院,雙修演員及導演專業。
演藝經歷
2014年4月,王嘉寧在美國執導了畢業電影短片《Devoured》,而該片則在2015洛杉磯伯班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短片女導演、最佳學生電影、最佳懸疑電影三項提名,以及2015洛杉磯霍博肯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和2015紐約短片電影節年度最佳作品兩項提名。
❸ 試分析美國電影各發展階段的特點
一、起源
有記錄的第二張捕捉並再現運動的照片記錄為埃德沃德·邁布里奇在加利福尼亞的帕羅奧多拍攝的一組奔馬照片。在拍攝時,他將一組靜止的照相機擺於一排。他的成就促使各地的發明家開始嘗試製作類似功能的裝置,以捕捉此類運動。
在美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就是最早開始製作這類裝置的人之一,他製成了活動電影放映機,但由於該裝置的專利實施很嚴格,致使早期的電影製作人只能尋找替代品。
在美國,最初只是在輕歌劇的間歇為許多觀眾放映電影。企業家的各種電影展示活動,促使了戲劇性電影製作的首次世界范圍性的嘗試。
在美國電影業發展的早期,紐約是電影製作的中心。位於皇後區的考夫曼·阿斯托里亞製片廠(Kaufman Astoria Studios)創建於無聲電影時期,那時馬克思兄弟和費爾茲(W. C. Fields)在那裡工作。
此外,曼哈頓的切爾西也是電影製片的主要場所。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瑪麗·畢克馥的很多早期電影也是在這個地區拍攝的。但是,因一年四季的宜人氣候,好萊塢成為電影拍攝的更佳選擇。
二、好萊塢的崛起
在1910年初,美國電影放映機與傳記公司(American Mutoscope and Biograph Company)派導演大衛·格里菲斯帶著他的演員團隊到西海岸去拍攝電影,演員包括巴蘭徹·斯威特(Blanche Sweet)、呂倫居殊、瑪麗·碧克馥、萊昂納爾·巴里摩爾等。
他們在洛杉磯市中心喬治亞街附近的一個空曠外景地開始了拍攝。當時,公司又決定開發新地區。於是他們又向北前進了幾英里,到達好萊塢。當時還是小村莊的好萊塢,非常願意讓電影公司在那裡拍電影。
之後,格里菲斯完成了在好萊塢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做《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亞》(In Old California),是一部傳記式情節劇,描述18世紀初的加利福尼亞,當時還隸屬於墨西哥。美國電影放映機與傳記公司的人員在好萊塢呆了數月,又繼續拍攝了幾部電影,才返回紐約。
當時是1913年,在聽說了該公司在好萊塢取得的成功後,很多電影製作公司也紛紛向西挺進,以避免托馬斯·愛迪生的電影製作工藝的專利費。在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電影公司和好萊塢同步發展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電影僅能在幾個美國的城市完成。
但隨著電影業的發展,電影製作公司被吸引到加利福尼亞南部,因為那裡氣候溫和、陽光明媚,一年四季都可在戶外拍攝,那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布景。雖然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的起始點眾說紛紜,但是格里菲斯於1915年拍攝的史詩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電影詞彙,至今仍在膠片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在20世紀早期,當媒體還是新事物的時候,很多猶太移民在美國電影業中找到了工作,並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在臨街的五分錢劇院(Nickelodeon)中放映電影短片(劇院取此名是因為當時的門票價格為五分錢)。
一些年後,其中有抱負的電影人,如塞繆爾·戈爾德溫、威廉·福克斯、卡爾·拉姆勒、阿道夫·朱克爾(Adolph Zukor)、路易斯·B·邁爾(Louis B. Mayer)和華納兄弟(即哈利、亞伯特和傑克)紛紛轉到電影製作上,很快就成為了新型企業,即電影公司的巨頭。
(當時還有一位身兼女導演、也是製作人和電影公司巨頭的人物愛麗絲·蓋·布蘭琪(Alice Guy-Blaché))他們為電影業的國際化奠定基礎;不過美國電影業常被指責為以美國為中心的偏狹觀念。
一戰後,一些歐洲導演恩斯特·劉別謙、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弗里茨·朗、讓·雷諾阿,以及演員魯道夫·范倫鐵諾、瑪蓮娜·迪特里茜、羅納德·考爾曼和查爾斯·鮑育(Charles Boyer)等電影人紛紛來到美國。
他們加入了一個演員的自我發掘時代——在有聲電影誕生後,紐約城劇院的演員紛紛加盟了這個20世紀最受矚目的發展行業。20世紀40年代中期,電影行業達到高峰期——美國影院每年上映約400部電影,每周有近9000萬美國民眾前去影院觀看。
「威廉·海斯拯救美國電影業」,出自美國漫畫家賽勒斯·亨格福德(Cy Hungerford),1922年
20世紀20年代後期,有聲電影在好萊塢逐漸升起。1927年,首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使用維他風唱片機,同年5月,西方電氣公司旗下分部電器研究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ERPI)在電影配音方面獲得壟斷權。
有聲電影一方面的影響就是許多無聲電影演員接不到工作,因為他們多數人的嗓音糟糕或是記不住台詞。1922年,美國政客威廉·哈里森·海斯(Will H. Hays)離開政壇,組建了前身為電影製作室組織的美國電影製片發行商協會(MPDAA),該協會在其退休後改為美國電影協會。
有聲電影的發展早期,美國的電影製片廠發現他們的有聲作品不為非英語國家的電影市場所接受,甚至在其他的英語國家中也遭到冷遇,原因是那時的同步配音技術仍相當不成熟。解決辦法之一是製作與之對應的外文版好萊塢電影。
1930年左右,美國公司在法國橋連城建立了一家電影製片廠。多個不同的電影攝制組在那裡分時工作,他們使用相同場地,穿著相同服裝,甚至絕大部分的場景也是相同的。國外的失業演員、劇作家、選秀比賽中的優勝者經過篩選後被派往好萊塢去拍攝好萊塢英語電影對應的非英語版電影。
這些版本的電影的拍攝預算不高,由二流的只會講英語的美國導演執導,通常在晚上拍攝。西班牙語攝制組中包括了路易斯·布努埃爾,恩里克·嘉蒂耳·彭塞拉(Enrique Jardiel Poncela),莎維爾·庫加(Xavier Cugat)和埃德加·內維列(Edgar Neville)等人。
一些外文版的好萊塢電影絕對可以和它們的原聲版相媲美,西班牙文版的《驚情四百年》就是其中一。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同步配音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外文配音就變得很尋常了。
三、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所謂好萊塢「黃金時代」,是指從1920年代末,即無聲電影時代末期,至1950年代末這段時間。成千上萬部電影在此期間產生。其開始標志是1927年出品《爵士歌手》,其中音效的使用不僅結束了無聲電影時代,同時也增加票房收入。
不管是西部片、鬧劇、音樂劇、動畫片還是傳記片,好萊塢影片幾乎都遵循一個模式——每個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都有自己特定製片團隊。
例如,塞德里克·吉本斯(Cedric Gibbons)和赫伯特·史托哈特(Herbert Stothart)效力於米高梅電影公司,艾佛瑞·紐曼在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工作了20年,賽西爾·德米爾的電影大多由派拉蒙電影公司製作,而導演亨利·金(Henry King)的電影則大多由福克斯出品。
同時,人們根據影片中的演員陣容就可以大致猜出該部電影的出品公司,米高梅聲稱「旗下的電影明星比天堂里的還要多」。每個電影公司的電影題材和獨特風格也使得人們猜到每部電影的出品公司——這一現象在今已不復存在。但是每部電影都與其他電影有著些許區別。
不像汽車製造者,拍攝電影的人都是一些藝術家。譬如,1944年的電影《逃亡》(To Have and Have Not)之所以出名,並不僅僅是因為男一號的扮演者亨弗萊·鮑嘉和勞倫·巴爾考,而且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劇本出自兩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電影原著小說作者海明威和該劇本改編者威廉·福克納。
在整個1930年代以及黃金時代的大部分時間里,米高梅主宰著電影市場,並擁有大量好萊塢超級明星。同時,米高梅也因創造了好萊塢明星制而備受好評。
米高梅的明星包括「好萊塢之王」克拉克·蓋博、萊昂內爾·巴里莫爾、珍·哈露、諾瑪·舒利亞、葛麗泰·嘉寶、珍妮特·麥克唐納(Jeanette MacDonald)及其丈夫金·雷蒙德(Gene Raymond)、斯賓塞·屈賽、朱迪·加蘭以及金·凱利。
在這一時期美國電影業取得的另一個偉大成就是華特迪士尼公司。1937年,迪士尼製作了當時最成功的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39年,米高梅創作了歷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亂世佳人》,盡管在大蕭條時期,這部電影仍然是史上票房最高的。
很多電影歷史學家對這一電影高產時期創作出的許多偉大電影作品都做出了評價。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製作了這么多部電影,並不是每一部都必須成為熱門。
電影廠可以在一部有著優秀劇本與相對不是那麼出名的演員的中等預算故事片身上冒險:而由奧森·威爾斯導演的《公民凱恩》符合以上描述,它也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另一些情況下,像霍華·霍克斯、希區柯克及法蘭克·卡普拉等堅定的導演們為了達到他們的藝術理念,而與片廠進行「斗爭」。
1939年是片廠制度的鼎盛時期,有很多經典電影在這一年發行,如:《綠野仙蹤》、《亂世佳人》、《驛馬車》、《史密斯先生上美京》、《呼嘯山莊》、《天使之翼》、《異國鴛鴦》與《午夜》等。
黃金時代以來的電影中,現在被譽為經典的有:《卡薩布蘭卡》、《風雲人物》、《一夜風流》、原版《金剛》、《叛艦喋血案》(Mutiny on the Bounty)、《城市之光》、《紅河》與《大禮帽》等。
四、片廠制度的沒落
「小三」(環球影城,美國藝術家和哥倫比亞影業)沒有自己的劇院,拒絕分享同意裁判書。許多獨立製片人也對折衷和形成一個眾所周知的獨立運作電影製片人的體系,控告派拉蒙壟斷底特律劇院不滿意-因為派拉蒙通過控制演員,像鮑勃霍普,波萊特戈達德,維朗妮卡湖,貝蒂赫頓;
經紀人透露賓克羅斯比,艾倫拉德和長期為加里庫珀工作室工作的長期演員-自1942年開始。在二戰期間,五大電影公司沒有達到同意裁判書的要求,沒有發生重大後果。但是二戰結束後,在好萊塢反壟斷案中,他們作為被告加入了派拉蒙。
最高法院最終裁決主要製片廠電影院的所有權和影片發行是違反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結果,工作室開始釋放演員和技術人員通過與他們的合同。好萊塢主要的工作室改變了電影的模式,因為每個工作室都挺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演員陣容和創新團隊。
這導致了逐漸失去特色,米高梅電影製片公司、派拉蒙公司、宇宙公司,哥倫比亞公司,RKO公司和福克斯電影公司很快認識到這一點。
但是某些電影人,例如塞西爾B德米爾公司同演員的合同也是到他們職業生涯的最後或者電影使用相同的創意團隊,以至於德米勒電影無論是1932年製造還是1956年製造看起來仍然像是一個模式。並且每年電影製作的數量隨著平均預算猛增而下降,在行業策略上標志一個重大變化。
現在工作室目的在於生產娛樂,而這種娛樂是電視無法提供的: 壯觀的,有英雄色彩的影片。工作室還開始出售部分電影膠片庫給其他公司去銷售電視。到1949年,所有大型電影製片廠放棄了他們劇院的所有權。
電視也有助於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下降,因為它打破了電影業在美國娛樂界的霸權地位。盡管電影業在19世紀50年代隨著長期政府檢查制度淡化,在未來電影中能夠獲得一些影響力。在派拉蒙反壟斷案結束後,好萊塢電影製片廠不再擁有電影院,因此致使美國影片能夠在美國電影院不需要審查制度。
這補充了1952年奇跡在斯泰因公司同約瑟夫威爾遜事件的決定。 美國最高法院改變了其早期的立場。從1915年的相互電影公司同俄亥俄州案工業委員會的案件中,陳述了電影是藝術的形式,有權保護第一修正案;美國法律不再審查電影。
到1968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代替了海斯法典-在政府威脅檢查後,其現在極大侵犯了美國電影協會,證明准則的起源已經同電影分級制度一起結束了。
五、新好萊塢和後經典電影
後經典電影這詞用來形容新好萊塢變化的故事敘述方式。人們認為新的劇本與塑造人物的新方式利用觀眾在經典時期培養起的期望:打亂的年份,以結局出人意料為特色的故事情節,主角與反派間模糊的台詞。
後經典故事敘述的本質展現在黑色電影中,如1955年《無因的反抗》,以及希區柯克情節支離破碎的《驚魂記》。
「新好萊塢」一詞用來描述新一代電影學院培養的導演的崛起。他們掌握了六十年代歐洲發展起來的技巧。1967年電影《邦尼和克萊德》標志著美國電影重振的開端,也意味著此後新一代電影,在票房上能夠取得成功。
好萊塢一直堅守製片人中心制的原則,新好萊塢獨立製片的出現,開創了導演和製片人融合的趨勢,形成導演資本制。
同時擔任電影製片人和導演的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佐治·盧卡斯、布萊恩·德·帕爾瑪、馬田·史高西斯、威廉·弗萊德金、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開始拍攝向電影歷史致敬的影片,並發展了現有的電影體裁與技巧。七十年代早期,他們的電影不僅受到好評,還取得票房成功。
早期的新好萊塢電影,例如邦尼與克萊德,逍遙騎士是成本較低的影片,沒有道德上的英雄而是增加了性和暴力,然而,哥普拉,斯皮爾伯格與盧卡斯各自憑借《教父》,《大白鯊》以及《星際大戰》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有助於現代大片的產生,也吸引製片廠更加關注製作更多大片。
這些年輕導演的更多投入並沒有帶來好處。通常,他們把時間表排的太滿,預算超支,因此導致自己或攝影棚破產。最有名的兩個例子是科波拉的《舊愛新歡》,最典型的是邁克爾·西米諾的《天堂之門》,單是這部影片就使美國聯藝電影公司破產。
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國,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尤其擅長於拍攝驚悚懸疑片。
這位世界所公認的恐怖大師,事實上也是由他發明了「驚悚文藝類影片」(the thriller genre)這一電影類型。阿佛萊德·希區柯克同時也是個優秀的技師,熟練的把性感、懸疑、幽默都融合在一部電影里。
(3)貴溪好萊塢國際電影院影訊今日影訊擴展閱讀:
今日好萊塢
一、運作特色
好萊塢電影常會有透過片廠(電影發行商)與製作人簽約合作的方式,分別讓片商負責販售的通路,而製作人則專注於電影本身,出產行銷全球的大型製作影片。
二、敘事美學
在好萊塢影片的劇情鋪陳,少有文化或語言的障礙,其主題多是可跨文化傳播的高概念電影,這樣的作品因為主題符合主流市場,故全球都容易推銷。因此現在好萊塢也成為世界許多地方電影的代名詞。
雖然此類電影票房好、跨文化,但也有文化評論者批判若獨尊高概念電影,會造成電影敘事風格如出一轍,了無新意,「是一種商業化和專斷化,最終將導致多樣化的消失。面對這樣的全球霸權,負責任的電影人和批評家應該讓眼光超越好萊塢,建設多元的電影模式」。
三、產業規模
美國因為電影相關的文化產業,造就了許多的工作機會與龐大的商機。據美國電影協會報告指出,2011年美國電影業造就的就業總數超過220萬人,其中約有70萬名為直接的電影行業從業人員,另外150萬名為間接受雇支援電影製作工作的各種人員,2012年美國電影業收入為107億美元。
❹ 去好萊塢當演員需要什麼條件
好萊塢在群眾演員的篩選上並不算太過於嚴格,整體構成也是比較雜亂的。你可以選擇加入演員工會,也可以選擇做一個自由人,自己去應聘演員的職位。好萊塢對於這些群眾演員的學歷並沒有什麼要求,不需要從表演學校、培訓機構畢業,也不需要群演是俊男美女——只要你有與眾不同的特色,就可以入選。
好萊塢最常見的群眾演員,一樣是抱有夢想的年輕人。喬治·克魯尼、布拉德·皮特當年就是群演中的一員,當然,更多的人還是只能充當「路人甲」。
好萊塢群演接戲,會交由專業的經紀公司負責。你只需要尋求一家靠譜的經紀公司,報名並到經紀公司拍照留底,交少量費用,就能享受代理服務。當斯皮爾伯格需要在三個小時內尋找十個猶太裔足球運動員時,經紀公司只需要在他們的資料庫里調出合適的人選。
演員工會也提供推薦演員的服務。美國有兩大演員工會,分別是美國演員工會和電視電台演員工會。這兩個演員工會名下有20餘萬注冊演員,囊括了全美幾乎所有的演員。演員工會會按照要求為劇組尋找合適的演員,並在製片方、導演和工會的參與下組織面試,簽訂合同。
如果你願意深造,在洛杉磯有無數的表演培訓機構,這些機構包括專業的表演學校、短期的培訓班、各個大學的臨時表演課程、百老匯的表演講座等。譬如好萊塢影視戲劇學院就提供六個月教程,一周5次的授課。這類學校很有「夜大」的性質,但是如果名師坐鎮,同樣可以稱為演員的搖籃,如布拉德·皮特早年便是一邊打工一邊參加了好幾個演藝班,最後拜在名師洛伊·倫敦門下,學習了一年的表演課程;李·斯特拉斯伯格1949年創辦的「演員工作室」就培養了馬龍·白蘭度、達斯汀·霍夫曼、羅伯特·德尼羅等大批演技派。美國演員工會也經常舉辦各類講座,工會創辦的美國電影學校,師資都是好萊塢的專業演員,不僅能給演員提供培訓,甚至還能授予學位。
❺ 好萊塢將改編《鐵寡婦》為電影,誰會成為武則天的扮演者呢
好萊塢將改編《鐵寡婦》為電影,誰會成為武則天的扮演者呢?目前這個故事已經獲得了改編權,他會講述一個科幻版的武則天。他們准備魔改中國的歷史人物,一個機甲版的武則天即將登上大熒幕。對於這個武則天的扮演者,我覺得他們可能會選擇一個比較有實力的女演員,畢竟這個機甲的演繹不是很好演的,而且這個故事也是經過魔改的。好萊塢要拍一個科幻版的武則天,估計選角一定會顯得非常成功。
故事經過了魔改,但是武則天的扮演者還沒有定論
這個故事是一個科幻版的故事,設立在一個叫做華夏的虛構世界裡。好萊塢將會重新改變一下這個故事的劇情,武則天成為了一個被拋棄的女性駕駛員,然後去暗殺一個男性王牌駕駛員。聽這個故事就覺得很心動,而且故事也肯定是經過了魔改的,故事很有想像力,但是我覺得恐怕真的跟武則天沾不上邊。
❻ 金峰好萊塢電影院今日上映的電影
滾蛋吧腫瘤君,宅女偵探桂香,捉妖記啥的,都是近期在映的電影,具體的每個城市應該有差異吧,可以上摳電影查下你說的影院的具體排期場次情況,畢竟每家影院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❼ 美國電影劇情是以好萊塢招收演員開始瘋狂殺人的電影是叫啥名字
德州電鋸殺人狂》是由美國白金沙丘影片公司製作,馬庫斯·尼斯佩爾執導,傑西卡·貝爾、邁克·沃格爾、艾里克·巴弗爾、安德魯·布萊尼亞斯基、R·李·艾爾米主演的恐怖片,於2003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1]該片講述了幾個年輕人去參加一個音樂節,途中經過小鎮遇到電鋸殺人狂從而引發的一系列詭異故事。[2]
中文名德州電鋸殺人狂
外文名Texas Chainsaw Massacre
別名悪魔のいけにえ
出品公司新線電影公司
製片地區美國
劇情簡介
一群年輕人駕車去墨西哥聽演唱會。途徑德州特拉維斯鎮,他們的車子險些撞到一個女孩傑蔓。看到她遍體鱗傷的樣子,大夥動了惻隱之心,准備送她回家。不想,她在車上突然飲彈自盡。為了妥善處理屍體,他們到就近的酒店詢問警察局的地址。但是,他們到達後卻發現此處已成廢墟,陰暗潮濕、骯臟不堪。於是,情侶凱普(艾里克·巴弗爾飾)與艾琳(傑西卡·貝爾飾)決定去附近的住家尋求幫助,留下其他人守著屍體。他們來到了一處陰森恐怖的古宅,坎普神秘失蹤。艾琳覺得蹊蹺,慌忙跑回磨房搬來安迪(邁克·沃格爾飾)當救兵,沒想到兩人落入了電鋸殺人狂的魔爪。僥幸逃脫的艾琳跑回來報警,結果卻迎來了目露凶光的探長霍伊特(R·李·艾爾米飾),讓他們更加恐懼。[3
《德州電鋸殺人狂》演員表共15位
❽ 美國好萊塢電影城的興衰變遷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人類的進步。
以前的電影劇集都在好萊塢一個地點拍攝即可,現在不一樣了,需要用到很多的場景,不單單是影視的進步,觀眾的審視也在進步,還用以前簡單的特效背景加持一下就過關顯然不行,拍作品要勝在細節,細節處理的好,電影票房自不會差太多。
❾ 好萊塢將改編《鐵寡婦》為電影,講述科幻版武則天,大家有哪些期待
講真的,大家對於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期待,雖然說他是科幻版的武則天,但是大家真的覺得非常的生氣,因為這完全就是魔改我們的人物。我們不是不能夠接受創新,也不是不能夠接受一些比較好的建議,但是這很明顯不是一個好的建議。這個故事其實跟武則天沒有任何的關系,他只不過是用了武則天和李世民等等這些歷史的名字。至於為什麼會用這樣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是很清楚的,無非就是想要製造一波關注度,讓很多的中國觀眾來關注這一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