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城東區新千國際電影院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城東區新千國際電影院

發布時間: 2022-10-02 18:57:16

㈠ 西寧哪兒有民族特色美食

去城東區新千百盛5樓的尼羅美食城吧,裡面都是青海特色的清真美食,最近來旅遊的遊客也特別的多,周末我們3個人過去花了不到100,還吃的美美的。裡面吃的有抓面、蒸雞蛋糕、炒年糕、炒米粉、烤肉拌飯、麻辣燙、烤魚、砂鍋、釀皮、擀麵皮、水餃、灌湯包、炮仗、攪團、張掖小飯、炒飯、家常面、鐵板魷魚、鐵板豆腐、椒麻雞、燒烤、小龍蝦等等,喝的門口的那家烏龍煎挺不錯的,吧台里的小姐姐特別好,要了杯奶蓋,給我還是加量的呢, 不過我得提醒你,去之前記得別吃東西,要不然吃不下你會後悔的哦。

㈡ 焦作有哪些旅遊景點

雲台山
雲台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縣境內,以獨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八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十一大景點。還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雲台瀑布。
青天河
青天河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風景名勝區、河南省十大旅遊熱點景區,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由大壩、大泉湖、三姑泉、西峽、佛耳峽、靳家嶺、月山寺等七大游覽區、308個景點組成。
神農山
神農山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基金組織A級優先保護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國城市第一媒體旅遊聯盟舉辦「首屆中國旅遊品牌景區」總評榜當選「2011年中國最具實力景區」。因炎帝神農氏在這里辨五穀、嘗百草、設壇祭天,故而得名神農山。
圓融無礙禪寺
圓融無礙禪寺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東晉永和七年(公元351年),韓國圓融宗祖庭、北齊皇家供養寺院,為「民間東傳佛教第一僧」的西晉、後趙僧人佛圖澄國師(二三一~三五一)所創建的八百九十三座寺廟之一 ,為十一進計十九殿、兩塔院、七堂、二院落、一館及十七處泉,在建「圓融國際禪修中心」及「五百羅漢洞」、「中國宋瓷博物館」等,有"太行小靈山「之稱。現為焦作市佛教協會駐地。「圓融寺文化旅遊園區」核心部分。

焦作影視城
中央電視台焦作影視城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北端美麗的鳳凰山南麓,始建於1995年,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它依山而建、氣勢磅礴,建築規模居中國七大影視城之首,整個建築群由城門廣場區、周王宮區、楚王宮區和市井區四大部分組成,集中體現了中國東周時期中原文化的歷史風貌。
焦作影視城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著名的影視基地,焦作市十大景點之首。距焦作市區1公里,北依太行,南臨黃河,地理位置優越。是「中國十大影視城」、「全國首批九家影視拍攝基地」。新版《水滸傳》、新版《三國演義》、電影《戰國》、韓國紀錄片《孔子》等在此取景。被評為「2012年度最受中國網友好評的旅遊景區」。
嘉應觀
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雍正帝敕建的「淮黃諸河龍王廟」。始建於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有「河南小故宮」之美譽。
傅作義及蘇聯專家治理黃河指揮部也曾設在嘉應觀內。
嘉應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築群,文化內涵豐富,是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㈢ 福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福州好玩的地方有:
鼓山
鼓山聳立於城東10千米許的閩江北岸,方圓1890公頃,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區。山中古松參天,怪石嶙峋,洞穴林立。在曲徑靈岩、清泉幽壑、雄亭傑閣之間,常有嵐煙籠罩,構成風光勝跡160多處。自宋以來,歷代名士文人在全山各處鐫刻的摩崖題刻計有500多段,"宇內名人銘刻之盛,未有逾此者"。鼓山的風景勝跡以湧泉寺為中心。
青雲山風景區
青雲山位於永泰、莆田、福清三個縣市結合部,距縣城10公里,景區海拔1130米。青雲山著名的景點有20多處,如狀元洞、通天洞、紅軍洞、正德洞、通天大王洞、一線天、鷹爪岩、雲濤觀日岩、玉女相思岩、三轎岩、神龜岩等景觀。自然景觀主要可分為山、岩、崖、谷、水、瀑、泉、洞、潭和動、植物兩類。處處體現了山水自然美,險峻的山峰崖壁,奇特的空洞豎穴,幽深的溪谷,秀麗的水景以及各種造型地貌之形態美,翠綠的植被、艷麗的山花、湛識的溪水、斑駁的岩層等之色彩美,飛瀑流泉,鳥翔蝶舞之各種動態美,瀑落深潭之轟鳴,溪流山澗之潺潺以及幽林鳥語和寂夜蟲嗚之聽覺美等種種自然美感都處於和諧統一之中。有"南武夷"之美稱。

華林寺
被譽為國寶的華林寺,位於福州屏山南麓。它建於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附近的羅漢院、越山庵等並入,華林寺規模更大了,後又增建御書閣、環峰亭、絕學樓、勝會亭諸勝。清嘉道年間(1789-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門、廊廡、客堂、僧舍等。

華林寺大殿是中國南方古木構建築的代表,其建造方法在全國唐宋木構建築中獨具一格,華林寺大殿是我國南方遺存的、屈指可數的宋代木構建築之一。它是極其珍貴的古建築,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有著不可替代的文物價值。

西禪寺
西禪寺名列福州五大禪林之一,為全國重點寺廟,位於西郊冶山之麓,工業路西邊南側,巍峨而壯觀。古剎大門坊柱上鐫刻一副楹聯:"荔樹四朝傳宋代,鍾聲千古響唐音。"這是清代周蓮撰寫的聯句,點明"西禪寺"是唐朝的古寺。

古寺距榕城中心約1.5千米,原為王霸仙人修道的場地,到了唐代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海外新加坡雙林寺,馬來西亞檳城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二府廟、觀音寺等寺院,都屬西禪廨院,至今仍由西禪寺派僧常住管理。
湧泉寺
鼓山湧泉寺為"閩剎之冠",又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山腰,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築格局。相傳它的舊址為"華嚴寺"。
湧泉寺佔地約1.7公頃,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湧泉寺曾為中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現在仍保留有明未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板2萬塊。
林則徐紀念館
福州的林則徐祠堂額稱"林文忠公祠",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樓式的大門檣,氣勢凌空。大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護,栩栩如生。入大門是"儀門廳",中間石鋪甬道,兩側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獸,兩旁的迴廊里,則陳列20多面的儀仗執事牌,"紫禁城騎馬"、"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江蘇巡撫"、"陝西巡撫"等等。有楹聯曰:"焚毒沖雲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萬端。

"林文忠公祠"是於1982年改為"林則徐紀念館"。臨街的門牆新匾"林則徐紀念館",又左匾"中興宗袞",右匾"左海偉人"。
西湖公園
福州西湖公園位於市區西北部,是福州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稱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現佔地面積為42.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1公頃,水面面積30.3公頃。

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並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等

㈣ 蕪湖方特二期的特點。。。跪求啊

1、和去方特一期歡樂世界一樣,最好帶足干糧和水,這樣可以既節省時間,又節省金錢,畢竟是以玩為主,裡面的東西又不好吃又貴,而且排隊時間較長,裡面項目多,時間花在吃飯上,有點不劃算;

2、先從城堡的左手邊開始沿途玩,因為右手邊的第一個「水漫金山」最後玩比較好,後面我再說原因。

3、沿著左邊走,一開始室外娛樂設施比較多。「海盜船」、「大擺錘」逍遙津都有,沒必要花時間去了,我玩的第一個是「勇敢者轉盤」,這個項目就是不停轉圈,轉得有點高,主要是轉到高處的時候小車是有點晃,這我倒不害怕,只是下來的時候,人有點站不穩,因為它轉得太快了,而且轉了N圈,頭暈。

4、第二個做的是「波浪翻滾」,這個一期有沒有我記不得了,記得蘇州樂園有,就是兩排人背對背坐,然後前空翻,後空翻,來回翻,由於我們當時坐的時候,人不是太多,那個該死的操作者,跟DJ一樣,把我們翻到半空停下,問要不要更刺激點啊,爽不爽啊,HIGH不HIGH啊,那些人都要求再來,這樣就多轉了兩圈,NND,像我這么禁得起折騰的人,都搞的我下來都有點想吐了,不過按正常的兩圈,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5、往前就是「魔法城堡」了,4D電影,一輛車十五個人左右,跟一期的那個恐龍差不多,排隊等候,感覺可以,一定要去的。

6、下一個是「生命之光」,4D電影,巨型屏幕,小劇場形式,一次能進去不少人,定時開放,值得一看,要去的。

7、接下來是「未來警察」,好像是3D的,因為沒有前兩個立體,但場面也蠻大的,裡面有真人表演的形式正在裡面,也是定時開放的,一次能進去好多人,每四五十人坐在一個方塊里,一次有七八個方塊一起觀看,每個方塊觀景過程中是可以動的。距離上是先到「生命之光」再到「未來警察」,但他們定時的時間上我們是先看後者再看前者的,這個項目還行,自我感覺沒有前兩個好看,電影和表演的形式多了點。上午的時間就玩這幾樣。

8、接下來距離上,首先到的是「猴王」,這個項目是劇院演出,每天一場,三點開始。繼續往前走,先看了接下來的「古墓驚魂」。這個項目排隊時間有點長,也是十幾個人一輛車,但不用帶眼鏡,以講故事的形式,經過不同的場景,有點像逍遙津的「恐怖城」,但是裡面內容不恐怖,場景比較大製作。還可以,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

9、再到就是「古文明之光」,一看三點開始,繼續往前,到了「盤絲洞」。「盤絲洞」外觀很架勢,內容不咋地。它的形式和一期的「海螺灣」差不多,但是內容和效果比「海螺灣」差了不少。首先,我感覺那個動畫好像沒做好,帶了眼鏡看還是重影,立體感覺不強,大家感覺都是這樣,不是我眼睛問題。內容上感覺就是動畫片,沒有多少立體成影的技術。如果時間不夠,可以不去看了。

10、三點快到了,我們返回去看「猴王」,這個是大劇院的一個舞台劇,大劇院能容納估計幾千人,這個舞台劇45分鍾,好像是央視的哪個編劇編的還是在央視獲過獎,沒太注意,但是演員很專業,舞台的布局以及場景變換很多樣,舞台燈光非常炫彩,不停變換,我感覺都有點像春晚的那種舞台燈光,非常專業,整體有點像美國「百老匯」的舞台劇感覺,演出結束了,好多人跑上去和演員照相。喜歡看劇院演出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絕對值得一看。

11、這都快四點了,去了「古文明之光」,排隊等了半小時左右,也是小劇院形式,不過比「生命之光」的還要小一點。它是環幕4D影院,我覺得這是方特二期裡面4D做的最好的一個,非常立體,很逼真,就在身邊一樣,最好能坐第一排,感覺更好。這個是一定一定要去的,如果怕排隊看不上,也可以第一個就去看這個,但看過這個,就覺得其他都不好看了,呵呵~這個項目在距離也安排在倒數第二個,是非常合理的。

12、最後一個項目「水漫金山」,在門口就有工作人員建議你買雨衣進去,我們沒有信他,沒買就進去了。這里,我還是建議大家買一個雨衣比較好,5塊一個,如果能自帶就更好了,省點錢,呵呵~。幾十個人一條船,裡面別有洞天啊!模擬的江南小橋流水,投資感覺不少,說下面水有兩米深呢~故事就是白蛇傳里白素貞和法海打架的一段,船開到一個大場景跟前上岸,在岸上看白素貞和法海施法,最後一技水漫金山,就看到像洪水一樣像你涌來,你不要以為是特技,就是真的!我們還站在後面第四排呢,衣服表面潮了,褲子一邊全潮了,鞋子也全潮了。。。。唉~這就是讓你們最後玩這個的原因啊!出來後我們到車里才把衣服都哄乾的。這個可以一去,投資比較大,場面也比較大,就是要穿好雨衣,尤其你要站在第一排的話。

13、末了,最後玩了一下室外項目「極速飛車」,感覺就跟花沖的那個過山車有點像,不算驚險 ,到一期的「火流星」還有點距離,有時間人不多的話,可以去坐一下。

㈤ 24號(上午9點到咸陽機場)到29號去西安。要去大雁塔夜間音樂噴泉,大唐芙蓉園看水幕電影。壺口瀑布

西安到大雁塔北廣場看音樂噴泉
這里由水景噴泉、文化廣場、園林景觀、文化長廊和旅遊商貿設施等組成。整個廣場以大雁塔為中心軸三等分,中央為主景水道,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音樂噴泉廣場,並且是目前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噴泉廣場。
乘車指南:乘5、21、23、27、30、 41、320、401、500、501、527、601路等公交車至大雁塔站下車。
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
旅遊攻略
門票
旺季180元,淡季100元,門票有效期2天,含西嶽廟(位於位於著名的華山風景名勝區,華山腳下以北5公里處,有旅遊區間車乘坐);含仙峪景區(仙峪位於西嶽華山西側樂三公里的地方,在華山西火車站西側的一個峪口,是華山景區的一部分,有旅遊區間車乘坐);含遊客中心至各景點交通費,門票中不含黃甫峪、瓮峪旅遊專線客運車交通費。
交通
距西安120公里,在火車站乘專線火車至華山站下,或在火車站乘專線旅遊車游1路前往。票價:22元。每日發車:早8時西安火車站東廣場出發,下午17時華山返回。或者從西安北客站乘到華山北站的動車,票價54.5元,約34分鍾可到達,然後乘坐免費公交到達景區遊客中心。
從北峰上華山
進山旅遊專線車票價:由華山遊客中心至索道下站瓦廟溝,40元/人(往返),單程20元。營運時間:旺季7:00-19:00,淡季9:00到17:00。
索道票價:80元/人(單程),往返150元/人,營運時間:旺季 7:00到19:00、淡季9:00到17:00。
從瓮峪(西峰)上華山
進山旅遊專線車票價(瓮峪旅遊進山公路):40元(單程),80元(往返)。
西峰索道票價:140元(單程),280元(往返)。

壺口瀑布,號稱「黃河奇觀」,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的第二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2年,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壺口旅遊攻略
門票:91元
交通:1、在西安城東客運站坐長途汽車到宜川,在宜川住一夜。第二天在宜川坐班車到壺口瀑布。 3.在壺口瀑布坐班車到延安,再從延安坐火車或汽車回西安。2、在西安坐長途汽車(西安城東客運站)或火車到延安,在延安住一夜。第二天早上8:20在延安汽車南站坐班車到壺口瀑布。(行程3個小時,下午2:00從壺口返回延安)。 2.在壺口瀑布坐班車到宜川,再從宜川坐汽車回西安。


法門寺旅遊攻略
門票:120元(旺季) 90元(淡季),含山門,佛光大道,合十舍利塔,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展等。
交通:西安火車站坐游2可達,票價25元,早8時西安火車站東廣場發車,法門寺15時返回。

乾陵旅遊攻略
門票:122元(旺季) 82元(淡季),包含了大陵、永泰墓、章懷墓、懿德墓、乾陵地宮、胡俑展6個游覽參觀點。
交通:火車站東廣場乘坐游3路直達,票價18元,早8時西安火車站東廣場發車,下午15時乾陵返回。

旅遊攻略
交通:乘坐公交4路、7路、15路、32路、43路、45路、201路、205路、206路、215路、218路、221路、222路、251路、300路、604路、611路、612路、612區間、K630、游8(610)路公交在「鼓樓」站下車即到。
西安美食餐館推薦:

老孫家(羊肉泡饃):東關正街西段
春發生(葫蘆頭泡饃):南院門20號
同盛祥(羊肉泡饃):鍾鼓樓廣場
樊記臘汁肉:竹笆市45號
德發長(德發長餃子宴):鍾鼓樓廣場西大街街3號
解放路餃子館:解放路隴海酒店一層
賈三灌湯包子店:西羊市西段121號(在鼓樓後的小吃街上)
三原老黃家西安分店(三原小吃):文藝路建設西街副16號

西安的火車站位於古城的北邊城牆腳下,公交站相對比較多,火車站對面為省客運站,出站左手邊(火車站東廣場)便有前往兵馬俑,華山等地的旅遊大巴。出站沿解放路直行500米左右就可以到達地鐵一號線(東西走向)五路口入口,可以到北大街換乘2號線(南北方向)。
NO.4大巴:
大巴基本在火車站對面的省站停靠,在此就不過多羅嗦了。(去兵馬俑和華山非市內景點的班車基本都在火車站東廣場,在乘坐車的時候避免被拉客的帶上假冒的游5等旅遊線路班車)
一、鍾樓
簡介:鍾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鍾一口而得名。個人覺得鍾樓遠觀就行,如若要等上去看的話,在鍾樓的地下通道內買票。門票價格:35元 ,鼓樓門票:35元。
二.鼓樓
在鍾樓的旁邊,緊挨著回民街,吃貨必去的地方。
三.回民街
西安回民街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來西安必去的地方。西安回民街是回民街區多條街道的統稱,由北院門、化覺巷、北廣濟街、西羊市、大皮院等數條街道組成。
四.清真大寺西安清真大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大街鼓樓西北隅的化覺巷內(上圖有標識)。由於它與大學習巷的清真寺東西遙遙相對,而且規模較大,故又被稱為東大寺或清真大寺。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據寺內現存碑文記載,清真大寺創建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五十餘年的歷史。 游覽門票25元。
五.弎人里
這是一家西安主題文化的創意紀念品店,裡面的小東西基本都是老闆原創設計,裡面有陝西方言的徽章,西安忒色的明信片,另外這家店最可愛的是老闆設計的羊肉跑泡饃、長安等印章,可以給明信片上蓋,推薦去逛下,向老闆學幾句方言也不錯。
六.鍾樓附近
西大街距離鍾樓不遠處就西安的都城隍廟和高家大院(北院門144號院子的主人是清朝的榜眼,就在回民街里),西安的都城隍廟是三大城隍廟之一,但裡面混亂程度也是前幾的- -.很多賣小商品。城隍廟的牌匾是很有意思的,大家如果自己去不懂的話可以網路一下~~ 城隍廟是免費的。
然後有個是書院門,書院門因為裡面有一座關中書院得名,書院門那一線算是西安文化氛圍最濃的一條街了,街上賣的是筆墨紙硯石碑拓片,還有民俗一點的皮影,剪紙之類的。夏天去的感覺特別好特別好。。書院門的盡頭就是碑林,喜歡書法雕刻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第三個是德福巷,德福巷是城內的酒吧街,安安靜靜的酒吧,可以打發夜晚閑暇的時光,西安的酒吧文化在這里得以展現。
七、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著名的「昭陵六駿」就有四駿藏於本館。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所以你要是個書法愛好者的話,那麼碑林那就是必去景點了。
方位:碑林區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離書院門比較近)
門票:75元,學生票 37元
開放時間:夏季:8:00~18:45,18:00停止售票;冬季:8:00~18:00,17:15停止售票。
交通方式:可以乘坐公交車14路、239路、402路等公交車在 文昌門 站下車。也可以從書院門走過去(10分鍾左右)
八.陝西省博博物館
省博的藏物量灰常之多(一般都會在裡面呆3.4個小時),時間跨度灰常之大(從半坡文明開始德)。還有就是陝西其他地方的珍寶之類會把一些送到省博來。。強烈推薦大家都去省博看看,另外大家去省博的時候一定要租個講解器或是和別人拼一個講解員,蹭講解很悲劇的會聽不清的。。省博周一閉館,建議周二到周五一大早就去。省博實行的是免費不免票,要拿著自己的身份證在門口排隊領票。(早上3000張下午1000張)喜歡博物館的同學可以去買一張20塊的珍寶館門票,也不用排隊去領票了,那個珍寶館是很不錯。
交通方式:
1.地鐵:可以乘坐2號線到小寨站下車,然後從東北角口出去,向東直行500米左右便可到到達。
2.公交:可以尋找到省博物館站的車次就行。
九、城牆
很多同學都准備去城牆上騎車- -. 感覺是挺好的,不過騎車的話就沒法看到城內外的景色了,騎一會走一會吧,城牆外的環城公園LZ是覺得很美的,大家有時間可以進去走走。
門票:54元 西安城牆設有多達19個登城點,可以就近選擇購票登城。
單人自行車40元,雙人自行車80元,押金300元。
十.小雁塔
推薦,小雁塔木有和大雁塔在一起的。小雁塔離南門比較近,裡面有西安博物院,除了登塔收費以外,其他的都是免費的親!!雁塔晨鍾,長安八景。小雁塔比起大雁塔的更顯古樸深厚,這里已經建成了一個像是小公園一樣的地方,很幽靜很舒服。
注意事項:小雁塔星期二關門。
交通方式:
地鐵:可以直接乘坐2號線,到永寧門站下車,從西南口出,直行約 300 米即可到達。
十一、大雁塔
推薦,也屬於必去的一個景點了,要給大家說的是,大雁塔的周圍不僅僅只有個大雁塔和噴泉。。景點是很多的,大雁塔分為北廣場和南廣場,噴泉在北廣場上,一定一定要站在正面看,人再多也要站在正面看,要不看不出什麼東西的。周一到周五 晚上8點半開始 周六和周日2點,4點,6點分別有一場。推薦去看白天的,晚上的木有意思。 大雁塔可以上去看看。。門票是30吧。旁邊那就是大慈恩寺,門票為50元,也就是玄奘翻譯經書的地方。然後大雁塔旁邊有個大唐不夜城,也可以去參觀下。
交通方式:
公交:有多路車次到達。
建議:直接坐地鐵到小寨,先去省博,然後出省博,向東直行約500米便可到達大雁塔,沿途可以經過西安財經學院,學校門口(東邊)有家老潼關肉夾饃很不錯,可以品嘗下。
十二、曲江遺址公園
曲江是中國唐代著名的風景區,在唐長安城東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
門票: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冬季9:30~17:30;夏季9:00~18:00
地址: 西安市雁塔區曲江新區東南部
交通:市內乘坐22、224、212、504路到曲江池調度站(終點),下車步行2分鍾即到
十三、大唐芙蓉園(Tang Paradise)
位於古都西安大雁塔東側,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水火景觀表演,國內最長唐文化長廊,《夢回大唐》大型歌舞品鑒。中國第一個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公園,世界最大的戶外香化工程。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
景區門票:120元/人 學生票:60元(景區門票不含水幕電影、《夢回大唐》節目表演)
開放時間:9:00——22:00
十四、大明宮
大明宮位於西安城北的龍首塬上,是當時全世界范圍內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公元635年,大明宮開始建設,始稱永安宮,公元904年,唐末戰亂,大明宮毀於戰火,都城遷往洛陽。期間共有17位皇帝在這里處理朝政。大明宮佔地350公頃,是故宮的4.5倍,盧浮宮的8倍,擁有50多座殿堂和閣樓,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在公園的電影院,IMAX3D電影《大明宮傳奇》的特效下,一座座宮殿拔地而起,氣勢恢弘盛大。亭台樓閣、一桌一椅都彷彿觸手可及。觀眾猶如穿越歷史大門,置身1300年前的盛唐王朝。
門票:成人票60元 大學生票50元。套票90(含門票+4D電影票)
開放時間:9:30-18:00
交通 :
乘坐2、17、22路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下車。 801,913【大家潤購物廣場】
地鐵
乘坐地鐵2號線,【龍首原】下,然後向東走。
十五、大唐西市
在唐代時期,城內總共有」108坊「,但也有一些地方稱之為市,如:鼓樓對面的街叫」竹笆市「旁邊有」西木頭市「,東大街有」騾馬市「……
有西市,也必然有東市。在唐朝時期,東市主營國內貿易;西市主營國際貿易,也就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起點「……
交通方式:
[43]路公交車 (鼓樓西邊廣濟街有站牌或者鍾樓郵局門口站牌)

㈥ 兵馬俑怎麼來得

日前,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大膽破解了兵馬俑的燒制時間以及製作之謎。
趙成文說,自己在兵馬俑兩次看到「辛卯」刻字出在同一個地方。他說:「『辛卯』是天乾地支,是農歷年代,這里是指公元前210年。」他認為,這是秦始皇駕崩之年的標記年代。據此判定秦陵兵馬俑燒制於公元前210年。根據俑坑中留下的麻草鞋印,當時人在夏秋季節才穿草鞋,據此進一步預測,兵馬俑應是秦始皇駕崩後的秋天開始燒制的,燒制兵馬俑是秦始皇臨終前的聖旨。

趙成文還解析了兵馬俑的燒制工藝之謎。他說,「兵馬俑的腹中有個糠皮內模袋作為主體支撐」,糠皮是當時最佳填塞物,還有一點是2000多年前兵馬俑製作工藝流程很具科學性,從而使得真人真馬大小、百公斤重的兵馬俑從泥塑、晾乾、運送到焙燒,一氣呵成,顯示了當時中國人的智慧。
那是為他陪葬的當然是在地下咯

秦始皇為什麼要許多石兵做陪葬?

中國西北地區1974年3月進入了持續的旱年,秦始皇陵東側西楊村的村民不得不打井取水。當年那口挖了一半的廢井,它有一邊觸及到一個神秘的地下王國之中,如果當時打井的位置稍稍偏離,2000多年前的歷史將依然混沌。
這是一種人們從未參拜過的神像,他的造型奇特,似人非神,從來沒有出現在中國的那一座寺廟之中。從外形上看,與其說是神像,不如說是身披甲胄的戰士。然而,考古人員關心的是,這些距秦始皇陵1.5公里處發現的陶像會不會與傳說中的秦始皇陵墓有某種關系呢?
不久後,考古隊進駐西楊村,有誰能夠想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後震驚了全世界。這就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它們是以個體形象呈現的整體塑造藝術,這8000兵馬造型各異,絕不雷同,是2000年前世界塑造史上的巔峰之做。然而,秦始皇為什麼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塑造兵馬俑呢?
視死如生中國自古以來講究「視死如生」,認為人死後會有一個幽冥的世界,如果把死人生前的一切帶到地下,他在陰世間的生活會與生前一樣。
於是考古學家們推測,這些陶制兵馬俑是秦始皇陰間的護衛者,始皇帝並沒有採用活人活馬的生祭,他的護衛軍,是出於能工巧匠的製造。這些秦俑,是秦陵的最後證據么?
考古研究表明,這些兵馬俑的製造年代,大約在秦統一全國的公元前221年動工,至公元前209年結束,前後大約歷時10年,需要幾萬工匠共同勞作。
如果說秦始皇帝陵的布局是模擬當年秦王朝的政治中心、首都咸陽的形制而建造的話,那麼兵馬俑坑則象徵著秦陵的地下王國的軍隊,即一支冥軍!
繼1974年發現一號兵馬俑坑之後,1975年上半年,又先後發現了秦俑二號坑和三號坑。三個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內埋陶質兵馬俑7000餘件,木質戰車100餘輛。三個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它們既相互分割,自成單元,又緊密相關,渾然一體,共同構成龐大嚴密的地下軍事營壘。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現了銅車馬坑,它與兵馬俑坑東西輝映,成為中國考古界又一個重大的發現。
銅車馬主體為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為金銀飾品。各個部件分別鑄造,然後用嵌鑄、焊接、粘接、鉚接、子母扣、紐環扣接、銷釘連接等多種機械連接工藝,將眾多的部件組裝為一體。通體彩繪,馬為白色,彩繪時所用顏料均為用膠調和的礦物顏料,利用膠的濃度塑造出立體線條。
除了三個坑外,還有一個只挖出土擴,沒來得及鋪磚棚木,更沒來得及放入兵馬俑的四號坑。據勘查,四號坑面積4000多平方米。人們雖一般很少提及,但它並非可有可無,因為這四個坑統一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編列體系。三缺一,留下了一個歷史缺憾。
埋藏著這支冥軍的三個坑各不相同:兵馬俑一號坑似為步兵部隊;二號坑為一個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駕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
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秦陵兵馬陶俑的發現,被國際上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自1975年開始,國家已先後在三個坑上建造展覽大廳,對外公開展出,其中二號坑是邊發掘邊展出。一號坑中的兵馬俑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中,排列著挎箭執矛的銷甲俑和6輛戰車相間的38路面東的縱隊,構成軍陣主體的主力部隊。在主力部隊前面,橫列著三排橫隊,每列有70個戰袍俑,手執管機弓箭,個個氣宇軒昂,組成全陣的前鋒。其他三面,各有一列武士俑,分別面向南、北、西,似是側翼和後衛,以防止敵人從兩翼和背後襲擊。(秦始皇兵馬俑)
秦兵馬俑大小皆模擬人、真馬製成。武士俑高1.8米,面目各異,神態威嚴,依服飾、胃甲和排列位置可以分為將軍、軍吏、材官、射土、驍土、伍卒等多種,還有二號坑中獨有的跪射俑、鞍馬騎兵俑,這些都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出土武器更令人驚奇,這些經鉻化處理的青銅兵器,至今仍寒光閃閃,鋒利如新。青銅兵器的鉻化處理,證明了我國這一工藝比1937年德國作為發明專利而創造的工藝技術提前了2100多年。
此外館中還展示了陵旁出土的兩組銅車馬,每組有車一輛,馬四匹,車蓋華麗,車窗為鏤空雕,鞍轡上有金銀錯紋飾。每輛車各有一名馭手俑,實為秦代藝術珍品。
然而兵馬俑的重見天日卻為人們又帶來了一團迷霧,秦始皇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的泥人泥馬來陪葬呢?
有人認為,秦始皇陵實質上是按古代禮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設計的。因為秦始皇即位後,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當時他率領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從而並吞了六國,統一了天下。為了顯示他生前的功績,以軍隊的形式來陪葬似乎是一種必然。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軍事情況,但在具體問題上觀點又不一致。
第一種觀點認為,秦俑坑出土的這支秦代軍隊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創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象徵;秦俑坑大批兵馬俑的軍事陣容,正是秦始皇統治下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形象記錄。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它是秦始皇東巡衛隊的象徵。
第二種觀點認為,秦兵馬俑坑象徵著駐在京城外的軍隊,可稱之為宿衛軍。以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一號兵馬俑軍陣為右軍,以戰車和騎兵為主的二號兵馬俑坑為左軍,未建成的廢棄坑當為四號坑,即擬議中的中軍,三號兵馬俑坑是統帥右、左、中三軍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徵著屯兵的壁壘。三軍拱衛京師,是秦始皇希圖加強中央集權維護一統江山的反映。
第三種觀點認為,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乃一項未竟工程,全部建成應有50000兵馬俑。這個龐大的軍陣按前、後、左、右、中配置兵力,實為秦代「乘之」所演習的八種陣法申最基本的陣法方陣。方陣陣法的特點之一是「薄中而厚方」,中軍兵精而少,接敵的外圍四隊兵力較多。秦俑軍陣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陣法來配置兵力的。
第四種觀點認為,兵馬俑三坑,不是象徵左、中、右三軍,而是反映秦代中央軍的三個組成部分。三號坑絕非人們通常說的指揮部,它應該是象徵郎中令統領的宮廷侍衛郎衛;一號坑是反映衛尉統轄的宮城衛士,或稱之為南軍;二號坑是反映中尉統領的京師屯戍兵,可稱之為北軍。
對於三號坑,有人認為是軍伍社宗,是用來進行軍祭的,是作為在軍祭祖的對象的社主和遷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
對於二號坑,有人提出是四獸陣,即彎兵陣為朱鳥陣,戰車、步兵、騎兵混合陣為玄武陣,騎兵戰車組成的陣為青龍陣,戰車陣為白虎陣。
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為《尉緩子》所雲的「常陣」;有的學者認為,兵馬俑軍陣就是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究竟建造兵馬俑軍陣是出於何種目的,一時還無法確證,但從目前對秦代的軍制研究成果來看,第二、三種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參考資料:《大秦盛衰四十年·第6章〈千年秦陵的千年謎《沉默的守護者》〉》秦風著 廣播電視出版社

㈦ 南京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南京,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與北京、西安、洛陽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東吳孫權遷都南京以來,歷史上先後有10個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會」之稱。
1.玄武湖
位於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它在六朝以前稱桑泊,晉朝時稱北湖,是訓練水軍的場所。湖內有環洲、櫻洲、梁洲、翠洲、菱洲,5個洲各有特色。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2.古城牆
南京城牆全長33.5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牆,每磚側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格一致,築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百年,巍然無恙。城牆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

3.總統府舊址
位於長江路292號,這里原是天王府,晚清又將這里重建為兩江總督衙門。
天王府西花園的西側有幢西式平房,原系清末兩江總督端方的私人花廳,共7間。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這里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孫中山就將此作為總統辦公室和會議室。西花園東北側的一座中式樓房,後稱「中山堂」,是孫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樓下是警衛人員的住房。
國民黨統治時期,天朝宮殿一度成為蔣介石的辦公處,末期改為總統府。在後面建造了一座子超樓,蔣介石在二樓119房間辦公,副總統李宗仁在對面118房間辦公,三樓會議廳是當時舉行國務會議的所在。
4.雞鳴寺
位於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後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527年)在此建同泰寺,侯景叛兵圍台城時,寺毀於兵火。楊吳建台城千佛院,南唐建凈居寺,又改圓寂寺,宋為法寶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同泰寺舊址建雞鳴寺。相傳此地是古戰場,元時是刑場。明初迎請西番僧立壇施食,超度幽靈,故名施食台。清同治年間(1862-1874)重修,規模亦縮小。光緒時建豁蒙樓,民國初建景陽樓。樓下山麓,有胭脂井,相傳為陳後主與張麗華、孔貴嬪避隋兵之所,傳說以帛拭井欄石,石脈有胭脂痕,故稱胭脂井,又稱辱井。其處北臨玄武湖,湖光山色,風景佳麗,是南京著名風景區之一。
5.梅園新村紀念館
位於長江路東段,漢府街偏北的梅園新村30號、35號和17號,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的辦公原址。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在這里同國民黨政府進行了10個月零4天的談判。
6.鼓樓
位於市中心鼓樓崗,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築規模之大國內少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無梁城闕狀,上層為重檐四坡頂,龍飛鳳舞,雕梁畫棟,十分壯觀。樓上原為明代迎王迎妃、接詔報時之所,原有報時和儀仗用的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雲板一面,點鍾一面,牙杖四根,壺房銅缸一座,以及其它樂器。明亡後這些陳設均已散失。現樓基是明代原建,樓上建築為晚清重修。康熙在1684年南巡時曾來鼓樓,次年在樓上建一巨碑,改鼓樓為碑樓,但當地人仍習稱其為鼓樓。

7.南京博物院
位於城東明故宮旁邊,是中國國內最負盛名的幾家博物院之一,民國時候的國立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齊名。
博物院目前有各類藏品42萬件(上海博物院是20萬),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有二千件以上,其中考古發掘品、少數民族文物、外國文物、宮廷器皿、清代文書以及日寇投降儀式的文物,都是全國獨有的罕見品,科學價值較高。院藏中外專業圖書近30萬冊,其中還有全國少有的善本書和殿版書。南京博物館集中全國第一流珍品約二、三十萬件,其中包括繪畫中的《歷代帝後像》、《唐明皇幸蜀圖》;銅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國寶。一批著名專家雲集於此,如李濟、吳金鼎、夏鼐、曾昭橘、王天木等。在**戰爭內遷西南期間,進行考古發掘、民族調查,並出版有《雲南蒼洱境考古報告》、《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博物館》等許多專著。
8.朝天宮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築,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宮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紀,在今朝天宮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後歷朝歷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樓佳構,成為名士登臨之地。整組建築分為三列,當中是文廟,東側為江寧府學,西惻為卞公祠堂。

9.明故宮遺址
是北京故宮的藍圖,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明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千門戶,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都城北遷後南京明故宮漸趨冷落,此後數百年間,風吹雨打,自然損壞也很嚴重。到了清咸豐、同治年間,由於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行動,明故宮又經受了一次較大的破壞,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構件基礎外,「樓台金粉已沉銷……月落宮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殘垣碎瓦的廢墟。
今天在明故宮的遺址上建起了明故宮廣場和午朝門公園。
10.紅山森林動物園
位於城北的紅山,東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車站,南臨玄武湖,北望幕府山,佔地68公傾。園內地形起伏,曲徑通幽。樹叢中分布著鳥類區、猛獸區、靈長類區、大型食草動物區和大型動物表演場、動物攝影場、兒童動物園、獅虎山等37個場館,依山就勢,布局奇巧。

11.夫子廟
即孔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復了夫子廟古建築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格,並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夫子廟既恢復了舊觀,又展現了新容。
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明遠樓是貢院內樓宇之一,位於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懸楹聯,系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余。」從聯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牆嵌《金陵貢院遺跡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
如今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業街區,也是最具老南京風味的地方。

12.雨花台烈士陵園
為城南制高點,天雨落花的故事即源出於此。國民黨統治時期這里成了屠殺革命者的刑場,解放後,在這里興建了烈士陵園。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跡陳列館,憑吊人流長年不斷。

13.莫愁湖

相傳南朝時洛陽少女莫愁,家貧賣身葬父,遠嫁金陵,不容於舅姑,投湖自盡,因此得名。明朱元璋時,在此建別墅,後稱「金陵第一勝地」。

14.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

坐落在南京江東門,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葬地。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於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擴建。該館佔地面積2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物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庄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該館共分為外景展區、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個部分。外景展區由群雕、立雕、浮雕、標志碑、紀念碑、詩碑、贖罪碑、枯樹、斷垣殘壁、遇難者名單牆、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和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建築風格。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內,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呈墓穴形狀且半地下的史料陳列大廳內,陳列著1000餘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採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原景觀、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代陳列手段,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
該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5.瞻園
南京現存的兩個古典園林之一。原為徐達的王府。園中東部以一組古建築為主,西部為園林,園中以假山及水榭著稱。假山「仙人峰」相傳為宋徽宗時「花石綱」遺物,靜妙堂為鴛鴦廳,均是南京園林的佳作。
16.白鷺洲
古人所說的白鷺洲位於現在南京城西2.5公里處的長江中,因當時洲上多聚白鷺而得名。李白曾有詠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鷺洲」。
今天的白鷺洲公園位於南京城南武定門內北側,秦淮河利涉橋及古桃葉渡的南邊,是秦淮風光帶上的景點之一。原是明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園中景物毀於太平天國時期。1923年,一宜興人在此經營茶廬,建有綠雲齋、沽酒軒、藕香居、吟風閣、話雨亭等。當年在藕香居中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此地為東園故址」,下聯為「其名出太白遺詩」,比較清楚地解釋了公園的歷史。1929年,整修東園故址時,辟為公園,取名「白鷺洲公園」。1937年公園遭破壞,到了1949年建國前夕,僅存斷橋殘垣,荒地數畝。1951年結合整治秦淮河,白鷺洲公園始得到擴建,開設四個園門,北門前豎石獅一對,書法家費新我題門額。園內堆積湖石假山,遍植花木。除整修鷲峰寺、藕香居外,還增建了煙雨軒、迴廊、小橋、拱橋、水榭、風景亭、溜冰場和少年之家等。
17.清涼山石頭城
位於南京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稱。清涼山上,名勝古跡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石頭城在清涼山後,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跡為赭紅色,內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為17米,系自然山岩鑿成。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岩,酷似丑臉,故稱鬼臉城。此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加磚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頭城為應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18.渡江戰役勝利紀念碑
位於下關熱河路廣場中心,建於1979年。遠遠望去,整座紀念碑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艦。碑座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渡江勝利紀念碑」,背面鐫刻毛澤東手跡《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19.燕子磯

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是岩山東北的一支。海撥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因稱燕子磯。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泊舟。磯頂有碑亭,亭中石碑下面有清乾隆帝書「燕子磯」,背面是他的題詩。夜晚登臨,水月皓白,澄江如練,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寺廢閣存。岩山原有12洞,大都是懸崖絕壁,為江水沖擊而成。現在只有頭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比較有名。其中以三台洞最為深廣曲折。洞中有觀音泉、小有天等名勝;洞右有石梯,可達一線天;再上有石階百級,飛閣凌空,別開境界。

20.南京長江大橋

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橋,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瞭望台。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餘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壯觀。尤其是晚上,橋欄桿上的1048盞泛光燈齊放,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燈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晝,加上公路橋上的150對玉蘭花燈齊明,橋頭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盞鈉燈使大橋像一串夜明珠橫跨江上。

21.靜海寺

建於明代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為表彰鄭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並祈望海神護佑,敕建靜海寺。
1842年,英軍侵入南京,靜海寺成為中英《南京條約》「議約」地。8月29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停泊於靜海寺附近的一艘英國軍艦「漢麗華」號上正式簽訂。靜海寺是中國近代遭受外國列強侵略與凌辱的歷史見證人。

12.南京長江公路二橋
位於南京東北郊,是南京繞城高速公路的北跨江工程,南起堯化門,經江中的八卦洲到江北的大廠區,是國內第一大斜拉橋,在世界上僅次於日本的多多羅大橋和法國的洛曼底大橋,居第三位。2001年3月竣工通車,它的建成大大緩解了已有30多年歷史的南京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

13.珍珠泉

位於浦口以西6公里處,現已建成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面積1400多公頃。相傳明萬曆年間,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帶因得益於珍珠泉水,農作物依然豐收,當地農民居然不知旱情。當時人認為這是龍王爺的保佑,紛紛捐資興建龍王閣及其它園林建築,以表示對龍王的感謝,這就是珍珠泉的由來。
進入大門左邊不遠處就是珍珠泉的泉眼,泉水從石縫中湧出,酷似成串的珍珠,因此得名。泉邊石壁上有古人刻下的「萬斛明珠」四字。泉眼前是一個水池,遠遠望去,池中水珠像雨點在水面跳濺,如同晴天細雨,故稱晴雨泉。如在此鼓掌或唱歌,則池中水珠又隨聲音大小而變化,是極為罕見的自然聲控噴泉,其狀彷彿喜迎賓客,又稱「喜客泉」。右邊是一大片水域,稱鏡山湖,現在有竹筏可供遊人乘坐,觀賞湖光山色。湖右岸是我國珍稀動物揚子鱷養殖場。泉眼後面是定山閣餐廳,餐廳後建有駱駝園、跑馬場,供遊人觀賞、乘坐。左邊有射箭場和野營服務中心,如在夏日可租帳篷去山坡草地上野餐燒烤,露宿帳中領受大自然風情的沐浴,盡享閑情野趣。

14.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地處長江北岸,東臨南京長江大橋,西靠安徽滁河。公園佔地8000公傾,森林覆蓋率80%。山巒起伏,古木蒼翠,秀竹林立。園中有寺、墓、泉、洞,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15.柱子山石柱林
佔地面積約13.3公頃,位於六合縣城東北,石柱每根直徑約40-60厘米,高20-30米,橫切面呈規則或不規則的六邊形、五邊形等,根根平直挺拔,排列密集整齊,極為壯觀,是地質旅遊的勝地。

16.棲霞山
古稱攝山,位於南京市太平門外22公里處。山有三峰、東峰如龍稱龍山;西峰似虎稱虎山;主峰三茅宮又稱鳳翔峰,海拔286米。山西側稱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每到深秋,滿山紅遍,景色十分迷人,是棲霞山吸引遊人的主要景緻。另外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奇岩怪石不少,因之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
17.舍利塔

從棲霞寺南側圍牆外山路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生動傳神。塔基上刻著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

棲霞寺
是南京最大的寺廟,位於棲霞山中峰西麓。始建於南齊永明年間,清光緒年間重建,現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攝翠樓、藏經樓等。
18.千佛岩

千佛岩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鑿於294個佛龕中,號稱千佛岩。後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丈,小者僅盈尺。
據古文獻記載,這里曾有過一尊很精緻的佛像,堪與雲岡和龍門石窟媲美。但由於這里的石質屬石英砂岩,易於風化,又經明代太監爭修,致使這里佛像的藝術價值大打折扣。1925年起,棲霞寺住持若舜等人用水泥把全部造像塗繕一新,並「施唇以朱,畫眼以墨」,以便觀瞻。
19.中山陵
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鍾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鍾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鍾擺錘。
音樂台在中山廣場南面。舞檯面積近250平方米,台後建有弧形大照壁,具有匯聚聲音的功能。台前有彎月狀蓮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觀眾席,可容納觀眾3000餘人。

20.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位於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現存下馬坊、大金門、碑亭、石獸、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大石橋、享殿、方城和寶城等古跡。自下馬坊至方城,縱深2.62公里,當年圍繞的紅牆周長22.5公里,植松10萬株,養鹿千頭,陵前還專設「孝陵衛」,派萬名士兵守衛。
明孝陵神道從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和西紅門(此兩門已毀)、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到石刻止。800米長的神道石刻,頗為壯觀。前半段兩側立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駱駝、象、麒麟、馬,每種4隻,兩立兩卧。石獸盡端立石望柱(又稱華表)一對,過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軀,文臣武將各四,分立道旁。孝陵石人、石獸均為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體量高大,生動粗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經典之作。

21.海底世界
位於中山陵四方城2號,佔地面積3.1平方米,是一家集科普、觀賞、娛樂於一體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古廟型的主建築與中山陵景區融為一體,深藍色的瓦頂讓遊人聯想到仙境之處那生氣盎然的海底世界。主建築分為四層:水族館、禮品部、美食閣、模擬電影院。館內有近200種、10000多隻海洋生物,主要由大廳、熱帶雨林區、企鵝館、觸摸池、海底隧道、人鯊共舞表演1區、海底影院等組成。置身「海底」,與鯊魚同游,您會體會到漫步海底的奇特感受。
22.紫金山天文台
在鍾山西峰上。出太平門向右轉彎,循盤山公路可直達。該台建成於1934年,是解放前我國唯一的天文台。當時,天文台主要配備有口徑20厘米的折反射望遠鏡和口徑60厘米的反光望遠鏡以及一些小型的儀器。1937年日軍侵逼南京,天文工作者攜帶望遠鏡主要部件遷往內地,留下的儀器設備遭到嚴重破壞。建國後,逐步恢復。它藏有我國古代一部分珍貴的天文儀器,還擁有我國自製的6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太陽望遠鏡等許多現代化的測量天體的儀器和設備,成為我國一個綜合性的天文研究機構。該台開展了對太陽、恆星、行星、人造衛星、射電天文、歷算、時間、天文儀器等方面的觀測和研究工作,編算出我國的《天文年歷》,相繼發現一批小行星、彗星、耀星和變星等新天體,為開展行星空星物理、太陽系演化、恆星物理和演化等研究課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人造衛星運動理論、天文儀器製造和天體物理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新建的紫金山索道,全長2350米,高差330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吊椅式索道。從太平門地堡城經紫金山天文台到頭陀嶺。天堡城與地堡城是太平天國時期修築的兩個重要的軍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台內,築於絕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門外,炮台堅固。上下呼應,易守難攻。頭陀嶺是鍾山第二峰,海拔425米,觀光索道終點站在此。此處巨岩壁立,山峰險峻,無限風光盡在其中。

23.靈谷寺
始建於明初。古寺四周極富林泉野趣,古有「靈谷深松」之稱,是尋幽探勝的佳境。包括無梁殿、靈谷塔、松風閣等景點。
1929年,中山陵的主要工程完工以後,在靈谷寺後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塔」,現叫靈谷塔。塔九層八面,高66米,全部以鋼筋水泥建築,頂覆以綠色琉璃筒瓦。外有走廊,圍以欄桿;內部建螺旋式扶梯,可循級登至塔頂,舉目遠眺,岡巒城闕,似入畫境。
無量殿在靈谷寺內,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又因整座建築全用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故又稱「無梁殿」。該殿是靈谷寺僅存的一座古建築。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雖幾經重修,主要結構始終未變。殿平面為長方形,長50餘米,寬30餘米。殿頂為重檐九脊琉璃瓦,大屋脊上豎有3個琉璃制小喇嘛塔。殿前是寬敞的月台,殿後有平坦的甬道。正面5開間,每間一券,每排5券。中央一間券洞最大,橫跨11米余,高14米。內部為券洞,外部為仿木結構,檐下有挑出的斗拱,立面還建有門窗,為一採用多樣券法,錯綜連合構成的建築。明正統年間(1436-1449),曾在殿內藏經,中立3尊大佛,兩旁塑二十四諸天像。清康熙、嘉慶、道光年間,均修過。太平天國時,清軍江南大營設此。1928年,國民政府在殿後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和紀念塔,殿前建大門和石坊,利用無量殿為享殿,現已對外開放。

24.紫霞湖
紫霞湖因紫霞洞而得名,紫霞洞原名朱湖洞,即道書中所說的「第三十一洞天」。元末道士周巔隱居洞中,朱元璋做皇帝後,封他為紫霞真人,洞也因此得名。湖周林木青翠,紅楓姣艷。

25.梅花山
在中山門外鍾山南,處於明孝陵神道環抱中。梅花山,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舊名孫陵崗,三國時吳帝孫權與步夫人葬於此。梅花山園內外梅花繁茂,每年的2月28日-3月18日在這里舉行南京國際梅花節,來此賞梅的遊客絡繹不絕。
孫權墓也是南京地區最早的六朝陵墓。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時,主持建陵工程的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議把孫權墓移開,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給我看門吧!」這樣在建孝陵時,僅將孫權陵前的石麒麟遷往別處,孫陵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26.藏經樓
位於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茫茫林海中,又名孫中山紀念館。是中國佛教協會於1934年11月發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
此樓專為收藏孫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樓為宮殿式建築,外觀又像一座寺院樓,共三層,底層為講經堂,並有夾樓聽座;二樓為藏經、閱經及研究室;三樓為藏經室。樓後有迴廊式建築,長125米,壁面鑲砌的是馮玉祥將軍捐贈的「三民主義」學說全文碑刻,共6講138塊,計15萬5千餘字。每講分別由當時的書法家張乃恭、陳天錫、連聲海、李啟琛、葉恭綽、鄭洪年、陳仲經、蔡允、胡滌、彭醇士、王宜漢、李宣倜、王賢、鄧糞翁等人書寫,是一組書刻俱佳的珍貴文物。

27.正氣亭
正氣亭在紫霞湖東岸,紫霞洞前,介於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間。亭為方亭,重檐飛角,上蓋藍琉璃瓦,蘇州花崗石基礎,大紅立柱,彩繪頂梁,金碧輝煌。亭後花崗石檔土牆中央鑲嵌一塊碑刻《正氣亭記》,碑文為孫科撰寫。

28.中山植物園

原名總理陵園紀念植物園,實際上它也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築物之一。位於鍾山南麓,明孝陵附近,建於1929年,後屢經戰亂,遭受嚴重破壞,1954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批准,定名為南京中山植物園。現在已是我國植物科學研究、觀賞和植物學知識普及教育的基地。
該園佔地187公頃,有花木展覽溫室、葯用植物園、植物分類系統園、樹木園、薔薇園、地中海景區園、經濟植物選育園、科普及展覽區、水生植物展出區、試驗苗圃、研究辦公室、科學成果推廣區以及自然植被保護區等,共收集培育了三千多種植物,與世界上60多個國家建立了聯系。1980年與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建立了姐妹園關系。

㈧ 西寧市的最繁華的夜市在哪呢

西寧新千觀光夜市。新千觀光夜市成立於2019年。是西寧首家集地方風味小吃、特色美食、各類飲品、日用百貨為一體的綜合商場式夜市,位於西寧更具活力的商業中心--新千國際廣場絲路風情街負一層,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

標准攤位超過49家,是西寧市面積最大、種類最全、最富 民族特色的商場式觀光夜市。西寧新千觀光夜市共有五大區域:民俗區、絲路風情區、老香港區、少數民族區、唐蕃古道區。

匯集了西北地區人文、民俗等資源打造的特色觀光夜市,囊括了各類風味特色小吃、小炒、火鍋、海鮮、青海特色、新疆特色、陝西風味、甘肅名小吃、茶飲、冷飲、西式簡餐各類美食,致力打造成一個集美食、民俗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觀光夜市。

(8)城東區新千國際電影院擴展閱讀

新千國際廣場,位於西寧城東核心區,坐擁大十字商圈、建國路商圈和火車站商圈的三大商圈聚集處,輻射周邊5公里范圍內40萬人的消費, 40多家酒店、帶來年逾千萬人次的旅遊客群,商業機遇不可小覷。

新千觀光夜市融合新千國際酒店村、尼羅美食城、絲路風情街、新千國際蟲草城、土耳其商貿中心、麗景空中花園等特色商業,將青海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旅遊文化盡情彰顯,共同打造55萬平米城市中心生活廣場,為西寧年輕人打造的一條「24小時潮不落」街區。

㈨ 2022 五一小長假有哪些「人少不貴」的目的地推薦

1、吉林 長春

長春享有「北國春城」的美譽,與南京、杭州、昆明並稱為「中國四大園林城市」, 綠化率居於亞洲大城市前列,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長春的冰雪還在融化,萬物正在復甦,春天在慢慢的走來。每年4月到5月初,走在長春的街頭,滿眼都是新綠,偶一抬頭,又與簇簇嬌艷的杏花、桃花不期而遇;春天的凈月潭,更是美成一幅油畫。

㈩ 河南鄭州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我知道鄭州的好吃的,要是覺得沒什麼玩的就去吃吧~ 說實話,鄭州沒啥好玩的地方... 01、紫荊山後面的鄭州烤鴨店,一定要點伊府麵,好吃不貴。 02、東開發區西門口的重慶水煮魚。推薦生花生仁、牛肉粉條、水煮魚。 03、經三路秦朝瓦罐。瓦罐、干鍋、六國小炒都挺好。 04、大清花餃子,在豐產路和經七路口向西200米。東北風味,餃子好吃,菜也好吃,去吃就送。基本上點四個到最後能上六個吃的你走都不想走。 05、北環城路和豐樂路交叉口的聞香居骨頭城。腿骨、脊椎骨、琵琶骨味道鮮美。 06、東明路和黃河路交叉口南100米楊記清芳拉麵,很有當年花園路集貿市場的味道。 07、經二路仲記擀麵館的手擀麵。在文化路和紅旗路口也有一家。 08、岳陽樓和全家福——泡椒魚頭(洞庭湖的大魚頭,ZZ最佳)。 09、五得的羊肉湯。現在有人說虢國羊肉湯比他好,不過沒去喝過。有空可以比較比較。 10、涮鍋——鴻茂齋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清楚。吃肉就去草原涮,吃味就去二力或老慶那裡。 11、火鍋小天鵝環境挺好,聽說最早在大同路時就不錯,就是有點貴。 12、全家福的糊辣魚,隴海路。 13、西大街和順城街口的郭記——燒雞和料子雞、老八醬牛肉 。 14、北順城街的西安正宗的蠟羊肉(絕的很!) 15、南順城街的風干麻辣野兔、小籠包子。 16、城東路南關名吃城的油潑辣子面。 17、優勝北路東三街交口——丹妮食府(味佳價廉)柴雞泡饃一流,泡椒魚頭好吃,美極鴨 唇也不錯。 18、優勝南路皮皮魯西餐廳,必勝客未進鄭州時,那裡的披薩最好吃的,奶油海鮮湯可以嘗嘗。 19、省歌邊上有個小飯店「月亮城」的魚膏很好吃,那兒土雞湯也不錯,雞湯里的粉條還可以免費加。 20、政六街和紅專路交叉口上有家光大銀行,當然不是說銀行的盒飯好吃,而是它邊上的東北人,就在緊挨著的隔壁,一到那就看見了)草莓八寶飯,東北大骨頭,土豆燉牛肉,反正這的盤子是一個比一個大。 21、花園商廈旁邊的四川涼面,那裡的涼面、麻辣燙~!正點~!!… 22、西餐廳鄭州就沒幾家正經八百象樣的。丹尼斯六樓的雅園還行。 23、同樂路往西走到頭有家洛陽南關牛肉湯,哎呀,別提多得勁了。尤其喝多酒吐的胃裡空空的時候,一碗牛肉湯入肚……一個字,爽! 24、涼面最好吃的當然是優勝南路的「天府」了,不光涼面,別的也都是好吃看的見。只是最近菜價提高了 25、優勝南路的韓國「漢江燒烤」也不錯。干凈、情調也不錯,只是不適合人太多去吃。茶水是大麥茶。 26、紅專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紅專路小吃一條街。經常進去之後花了眼,不知道吃那家的好了。右手第三家或第四家(老是記不住)有個「地鍋雞」還不錯。新疆人的烤肉串挺好吃,到夏天螺絲大蝦上市了,就更熱鬧了。 27、優勝南路的廣州開煲。煲仔飯,白粥,例湯,清遠雞,還有各種燒臘。 28、優勝北路的上海人家,比經三路老上海好吃。這兩家店是一個老闆開的,不過上海人家是全國連鎖。 29、匯豐源燴面。政六街緯五路口向北100米,燴面沒的說,羊肉串也不錯,還有各種小菜。 30、說到燴面,馬記燴面味道也很不錯,和匯豐源的風格不一樣的。位置在隴海路和城東路口向東200米。 31、紅旗路和黃河北街交叉口往東50米,思達連鎖超市對面,新疆烤肉手抓飯。正宗新疆柯爾克孜族來鄭州開的店。我新疆同學說這里是鄭州最正宗的新疆菜館。是不是我不知道,反正好吃。羊肉串,大盤雞,手抓肉,手抓飯,拉條……天啊! 32、三九大酒店的晚茶還是不錯的,價格稍微貴點,但能接受。 33、正弘國際名店對面的哈根咖啡店裡的中餐不錯,尤其是肥腸煲特別好吃!另外環境也很好。 34、同樂路老西兒面館,多種雜糧做的面和筱面靠姥姥,可以連吃半個月麵食,不會重樣。還有各種山西小菜。 35、黃河路服裝批發市場對面的,高麗飯店,涼面,和冷盤鱈魚和土豆,韓式燒烤和韓式小菜。 36、南陽路上,大石橋向北一百五十米,薛家米皮。我個人認為是鄭州最好的米皮了。北閘口的阿信米皮也不錯。一定要放辣椒油,不然不如不吃。順便嘗嘗「白吉饃」。只是環境稍差了點。 37、北閘口路紅螞蟻的串串香,我同事說非常好吃。可以去試試。 38、東三街和優勝北路路口北20米小肥羊,不蘸料吃羊肉,此店好吃不貴,很適合朋友一起來吃。 39、華豫川菜館。在二七北路市公安局斜對面。稍微有點貴,還能接受。色、香、味俱佳,值得一吃。 40、老五羊肉湯。在豐產路鄭七街路口向西150米。羊肉湯味道正,而且蒸菜品種齊全。特別推薦醬牛肉。香! 41、順河路紫荊山路交口的糊辣湯 42、麗都名吃城。在花園路紅專路口,正宗南陽路大沙鍋,量足味美,油酥燒餅特別好吃,脫骨泡椒鳳爪值得一試,地鍋雞也不錯。說的我都又流口水了…… 43、新疆風味餐廳,在經八路和任砦北街路口向南50米。大盤雞和炒拉條是我在鄭州吃過最好的! 44、新疆人餐廳。在花園路紅專路口往西50米路南。推薦囊坑烤肉、囊包肉、烏蘇干煸翅。待客的茶都是磚茶,餐具也比較有特色。 45、中原西路快到須水的轉盤旁邊有家賣叫花雞的,天天排大隊。味道的確很好! 46、北方手工面,在東明路和緯二路交口向南50米,面條絕對是手工一下一下揉出來的,讓你親眼看著從面餅變成面條。口感好,筋道,有嚼頭。只是鹵的味道還需要提高。 47、勞動路和太康路口,有個河南食府。里邊有不少河南特色菜,洛陽水席的一些菜也有的吃。除了自己過癮,還是個招待外地朋友的好地方。價格稍貴。 48、紫荊山百貨大樓旁邊新開的豪客來餐廳也不錯呀,裡面的沙朗牛排和紅酒牛排都不錯,好吃不貴 49、薄,酥,豆泥糯而不膩,微微的甜,是夏季一道不賴的點心. 50、京福華肥牛(經三路)吃著衛生方便、清淡,可以一試 51、農業路原來的老八科對面,有個大型地攤夜市,相當的不賴。 52、優勝南路與健康路交叉口西200米「皮皮魯西餐廳」感覺還可以,鵝肝醬還象哪個味道。 53、農業路東三街路口有個「趙記米皮」;東三街紅旗路交叉口有個「秦鎮米皮」;北閘口的阿信和趙記就不用說了,地球人都知道;光彩市場的涼面(現在還新增了南瓜湯);丹尼斯人民路店北小街里的「桂林米粉」店也行(鹵的雞翅,雞頭特別好吃 ) 54、農業路經五路口德寶的肥牛比較好吃 韓國料理味道也可以。胡辣湯棉紡路人行對面的不錯 還有紫荊山路與順河路口的不錯。 55、衛生路和優勝南路交叉口,有一個四川人開的小飯店。酸菜魚,糊辣魚.絕對一流,此店的招牌菜,桌桌必點。 56、甘藍拉麵。位於豐產路上,開來大酒店東面100米路北。好吃不貴,不油膩。 57、二七廣場百年德化二樓多米尼西餐廳 皮薩好吃便宜 咖啡非常正宗卡布起諾一杯才15塊 民以食為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