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與國外電影節的合作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與國外電影節的合作

發布時間: 2022-09-30 20:07:40

A. 哪一年開始,萊紳通靈成為柏林電影節的官方合作夥伴呢

這個很多媒體報道過的,從2009年起,萊紳通靈開始成為世界四大國際電影節之一「柏林電影節」官方夥伴

B. 克麗緹娜是如何與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開合作的

我知道,此次克麗緹娜與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合作已經是四度攜手,通過以參資創投的形式資助三部獲獎提案的電影創作,克麗緹娜詮釋「勇敢愛,不等待」宣言的步伐更堅定,更穩重。

C. 如何攜作品參加國際電影節

明確報名要求,參考評審團偏好,合理安排時間
首先,在參加任何電影節之前,必須先完成的是背景調查。投遞影片跟投遞簡歷一樣,盲投不會增加成功的概率,只會浪費寶貴時間,背景調查一般包括兩個方面:明確報名要求和評審團偏好研究。
大多數電影節是對所有影片開放申請的,對於電影本身無特別的要求。但是部分電影節會存在特殊規定,比如需要影片必須是導演的處女作,或者是前三部作品,或者影片的時長不能長於3小時,影片沒有在其他地方展映過等等。在確定申請之前,一定要明確這些報名要求。
另外,不同的電影節有特定的審美口味,或者評審團成員對某一類影片有偏愛,在做了了解之後,我們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電影節。你可以分析歷史獲獎影片甚至展映影片的類型和風格,如果提前知道了評審團成員,那就了解每個人的審美偏好。
時間安排上,在影片進入後期製作時,就可以考慮報名參加電影節。根據影片的預計完成時間和上映檔期,結合電影節舉辦時間,合理安排電影節的申請。
為了獲獎而調整電影檔期的情況也非常普遍。比如,2002年《上帝之城》在沖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敗北之後,選擇了將影片在影院放映時間延長到54周,從而利用規則上的漏洞獲得了2004年四項奧斯卡提名。
提交影片,利用首映權與邀請函來謀求最佳主場
確定了要參加的電影節後,接下來需要的是提交影片,這個時候要注意截止日期,還有參賽費用和首映問題。
關於參賽費用,其實有時可以申請豁免,當然這要看參賽電影的情況和與電影節的既往關系。
而首映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顯而易見,一部電影只有一次全球首映的機會,如果影片質量很高,那麼對於電影節來說,拿到全球首映權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首映的選擇可以作為籌碼,同最想去的電影節或者想進入的競賽單元協商。
另外,在申請電影節時,需要先對所申請的電影節進行分類。一種是申請起來希望不大的電影節,一種是或許會入圍的電影節,還有一種是可能保底的電影節,這樣可以保證一部電影憑借盡可能少的申請入圍其中的某個電影節。在收到某個電影節的邀請後,還可以作為與其他電影節商談的籌碼,去爭取更有分量的邀請。
准備階段:與電影節聯系,做好媒體公關
在獲得了一個或多個電影節的邀請後,就可以准備起程前往電影節現場了。
在准備過程中,你的影片會被告知是進入了哪個單元,競賽單元還是展映單元。進入競賽單元的影片將由評委會成員觀看評選,評委會成員由評論家,學者,電影從業人員以及觀眾組成,一同觀看完影片後他們會討論出獲獎結果,並在頒獎典禮中公布。
那麼在前期准備中,媒體公關就成為獲獎與否的重要環節,大型商業製片公司通常會以巨額的公關費用,通過操縱媒體引導輿論以達到獲獎目的。
TWC的老闆、的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就是個中翹楚,他的常用手段就是選擇更符合奧斯卡口味的電影,在電影節評審期間發布大量通稿,塑造影片的正面形象。並同時舉辦私人晚宴和明星慈善晚會邀請評委參加私人觀影會,以達到影響評委傾向的作用。
據說,在面對呼聲高的競爭對手時,韋恩斯坦還會不惜通過媒體以及私人關系抹黑競爭對手,來確保自己推舉的電影可以成功獲獎,這也是他在好萊塢經常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參加電影節:觀眾,評委,媒體與商業的四重考量
電影節的組成通常包括一系列電影展映,專題研討會和頒獎典禮。電影市場可能是附屬於電影節,也有可能單獨舉辦。你需要做的,並不只是按照官方團隊的安排參加放映那麼簡單,幾個重要的事項需要特別下功夫:
a)觀眾交流
一般電影節官方會在參展電影放映結束後做一個15-30分鍾的問答,分享拍攝影片的過程。利用問答時間與觀眾分享主創最想表達的內容,與觀眾在觀影結束後進行各種交流,都會對影片的口碑造成影響,所以一個良性的觀眾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b)媒體采訪
如果影片進入了電影節的重要單元,電影節官方會為主創准備媒體采訪的時間(專訪或群訪);如果官方沒有給你安排媒體采訪,你可以在參展之前提前主動聯系當地媒體和國內媒體,讓行程相對有序。畢竟,增加曝光度是每個主創團隊或者發行方都想要的結果。
c)認識電影節選片人
電影節的選片人對電影至關重要,他直接決定著影片是否入圍,幸運的話,通過選片人會可以與更多的業內人士結識,這是電影持續走向更多電影節的有效路徑。
d)認識買家
在電影市場中,是一個認識買家的最好機會,全球的電影內容采買和銷售,對於獨立製片和小型的區域性發行公司,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電影節會是一個擴展可能性的優質場所。
比如戛納電影節的電影交易市場,位於戛納電影宮的地下一樓。每天下午兩三點,交易市場里隨處可見眉頭緊鎖、嚴肅交談的買方和賣方,在這里每天都有大量電影成交,推動電影產業的商業發展。

D. 巴黎歐萊雅為什麼能夠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指定化妝品

歐萊雅是一個非常好的品牌,他的不管是彩妝,護膚品甚至是洗護用品都是非常高端的,雖然價格較為便宜,但是使用感一點也不廉價,並且使用感非常的好,所以才願意用它,為什麼不選擇,Dior ,香奈兒,YSL,阿瑪尼等等,反而選擇了歐萊雅呢,當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所以能夠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指定化妝品。

巴黎歐萊雅與戛納合作的這么多年中,也絲毫沒有出過任何差錯,所以能夠年復一年的把他指定為專用品牌。巴黎歐萊雅和戛納在過去的14年裡,作為戛納的官方合作夥伴,巴黎歐萊雅為數以萬計踏上紅地毯的電影明星貢獻了無數優雅的造型。共有168位巴黎歐萊雅的代言人帶著璀璨的星光和自豪走進戛納的紅地毯;196位來自巴黎歐萊雅的才華橫溢的化妝師參加了18200位電影展嘉賓。化妝打扮。一組更有趣的數據是,在過去的14個電影節中,只有5726瓶巴黎歐萊雅蝴蝶噴霧劑被使用,超過2000支睫毛膏被使用。

E. 中美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中美電影節由美國鷹龍傳媒公司主辦,聯合了美國多家媒體娛樂機構參與,並且獲得了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和美國電影協會的支持。
中美電影節旨在推動中美電影人之間的交流,增進中美電影市場的互補與合作,以電影為平台促進中美兩國文化的交流和人民之間的友誼。中美電影節每年都在十月底十一月,適逢美國電影市場舉辦之際,於美國好萊塢導演家協會舉辦開幕式和頒獎典禮,就每年參展的數十部優秀中美電影中選出十部電影,頒發以洛杉磯天使之城命名的「金天使獎」。
在每年十一月的整整一個月內,中美電影節組委會在好萊塢、洛杉磯、舊金山等城市的美國主流多個電影院線20多個放映場地,連續放映200場的展映。在展映期間,組委會會邀請中美電影人和主流電影機構進行觀摩和交流,同時也會在美國各大著名電影學院和博物館等機構舉辦學術論壇。
每年中美電影節會邀請中國主流電影集團和電影管理機構和美國主流電影機構和電影集團的高層代表人物參加,在美國好萊塢各大電影集團和主流電影機構舉辦各類交流講座和論壇,希望籍此搭建中美電影界務實交流合作的平台。截止至2015年12月中美電影節已累計展映了近700部優秀的中美電影,無論在各大學和學術機構的文化交流,還是在各大電影集團舉辦的電影合作,都令到中美電影節從第一屆開始就獲得了中美文化高層電影藝術各界的關注和支持。

F.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合作交流

為了促進兩國電影方面的交流,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和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聯合舉辦的第一屆新加坡電影展於2007年10月13日在北京拉開帷幕。6部新加坡電影的代表作品將在一周的時間內與中國觀眾見面,內地演員孔維、導演張一白則被任命為此次影展的推廣大使。
兩位內地影人雖然對新加坡知之甚少,甚至連去都沒有去過,但通過從各方面間接得到的了解,卻對這個國家卻充滿好感。因此,這次他們希望利用自己在電影方面的才能幫助新加坡優秀電影在中國找到觀眾,讓中國觀眾可以欣賞到更多的優秀影片。
導演梁智強的力作《小孩不笨2》作為揭幕影片率先亮相,這部通過幽默的手法提醒家長和老師們要注重和小孩子的溝通的電影幾乎讓所有觀眾領教了什麼叫「笑中有淚、淚中有笑」。而東方廣場的眾多新加坡美食則讓觀眾們在觀影之餘對新加坡有更加切深的了解。
國家廣電總局副部長田進、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作為中國官方代表出席開幕儀式並參加剪綵,由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局長領銜的新加坡電影代表團則受到了貴賓級的禮遇。
在接下來的5天時間里,觀眾可以在北京新世紀影城和新東安影城陸續看到參加此次影展的6部影片:《小孩不笨2》 、 《家鄉的故事》 、 《鳥語人生》 、 《吃風》 、 《血濺芽籠》 、《4:30》。其中,《小孩不笨2》在新東安的展映還將特別延續到2007年10月25日。

G. 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活動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管理、規范中外電影節、展活動,促進中外電影交流,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必須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中外電影節、展,包括:
(一)在中國境內舉辦的各種電影節、展;
(二)在中國境外舉辦的中國電影節、展;
(三)參加境外國際電影節、展;
(四)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澳門地區舉辦中國電影節、展和參加在上述地區舉辦的電影節、展。第三條 廣播電影電視部是中外電影節、展的主管部門,負責中外電影節、展的審批管理工作。第四條 凡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應當向廣播電影電視部提出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在批準的范圍內主辦或承辦、參加相應的中外電影節、展。
(一) 在中國境內外舉辦中外政府間電影節、展和國際多邊性電影節、展,由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或與國務院其它政府部門、地方政府等聯合主辦。
(二)省級廣播影視、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本地區舉辦地方性中外電影節、展,並可以委託有關電影單位具體承辦。
(三)全國性的電影學術研究機構可以舉辦與學術研討、科研相適應的非商業性的中外電影放映活動。
(四)電影製片單位可以在境內外展映本單位攝制的影片;中國電影公司可以在境內外展映中國影片;電影發行放映單位可以在中國境內展映中國影片。展映活動必須符合著作權法的規定。
(五)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準的其它舉辦單位可以主辦或承辦電影節、展。第五條 凡申請在綜合性文化活動中舉辦中外電影展映活動的,主辦單位需持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對該綜合性文化活動的批准文件,報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批。第六條 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國產影片和參加在中國境內舉辦的電影節、展的境外影片,必須報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查批准。第七條 電影製片單位與購片方簽訂影片購銷書面合同時,所出售、轉讓的權利不包括影片參加電影節、展的權利,但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準的除外。未經批准,電影製片單位不得將其攝制的國產影片轉讓或委託其它國內外機構、組織或個人選送參加電影節、展。
電影製片單位如發現其攝制的影片未經其許可被選送參加電影節、展,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第八條 申請舉辦中外電影節、展,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電影節、展的舉辦方案,包括節、展名稱、內容、性質、規模、時間、地點,以及組織機構和主要負責人情況。
(二)所設獎項情況。
(三)擬放映影片的簡介、錄像帶或拷貝。第九條 申請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國產影片,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獲得由廣播電影電視部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二)思想性、藝術性較高的影片;
(三)符合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第十條 以中外聯合攝制方式拍攝的影片參加中外電影節、展,必須經中外合作各方同意,並由中方合作單位報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第十一條 境外電影片參加在中國境內舉辦的中外電影節、展,由節、展的主辦或承辦單位持廣播電影電視部的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拷貝入出境手續;國產電影片參加境外電影節、展,需由申請單位持廣播電影電視部的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拷貝出入境手續。第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廣播電影電視部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的電影節、展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追究有關部門和電影製片單位的行政責任,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在中國境內舉辦或協助外國機構舉辦中外電影節、展的;
(二)未經批准,在境外舉辦中國電影節、展的;
(三)在中外電影節、展中放映未經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查批准同意參展或參賽的影片的。第十三條 未經批准,選送電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展的,廣播電影電視部可以對電影製片單位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同時追究電影製片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分。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廣播電影電視部負責解釋。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H. 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有什麼意義

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旨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國際電影交流合作,推動跨區域、跨文化的電影傳播,實現電影人和電影資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國產電影國際傳播空間、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重點文化活動。

電影節的標志是一枚有著七彩葉片的風車,七枚葉片代表電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藝術。每枚葉片上都有膠片的齒孔,意為每枚葉片都是城市的一個剪影,代表城市的進步與電影文化的發展之間的某種關聯性,「轉動的風車寓意著吉祥如意,也預示著電影產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創辦背景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誕生。從此,電影與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北京市擁有全國80%的製片機構,擁有全國80%的導演、演員、攝影等創作人才和製片人才、管理人才和營銷經紀人才,電影創作碩果累累。全國37條城市電影院線中有13條院線在京有所屬影院。

2010年,北京的電影業快速發展,電影佳作精彩紛呈,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電影產業生機勃勃,北京地區故事片產量約佔全國的50%,年觀影人數超過2700萬人次,電影票房收入接近12億元。

北京要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不僅需要文化的支撐,也需要文化資源的逐步積累。舉辦電影節,在促進電影國際化發展與「世界城市」建設中實現「雙贏」。

「在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是我作為一個老電影人多年的願望。」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前寬。 在此背景下,2011年北京國際電影季正式創辦,2012年2月,北京國際電影季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並設立評獎單元,2013年開始評獎,自此,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正式設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