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外後會無期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外後會無期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28 18:49:24

1. 後會無期到底講了什麼

電影《後會無期》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

太平洋的第一縷海風,吹來告別的消息,三個無家可歸的年輕人,開啟一段穿越太平洋的旅程。大陸城市、城鎮、山脈、叢林和沙漠,他們被無法形容的情感和痛苦淹沒,遇見那些他們只配錯過的女孩,就像沒有家的動物,善惡莫測的傳奇旅行者。一次次的懺悔和告別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不同的人生。

電影簡評:

通過這樣一部「汽車電影」重構一種張揚男性氣質的人生道路,韓寒想要努力做到的,是對自身當下生活狀況的肯定。感喟之餘,還不免有些人生贏家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自鳴得意。

然而,影片場景的大幅度變換與角色行動的缺失以及舞台劇腔調的獨白式表演的反差,正表明了韓寒與社會主流話語分享的多重精神分裂與糾結:想保持兒童狀態的成年人,失卻故鄉的外鄉人,想和大家在一起的孤獨個體,想保持樸素和低調的「人上人」。

2. 電影《後會無期》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我覺著《後會無期》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

《後會無期》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法國一部著名的「作家電影」《廣島之戀》,雷乃敘事的平淡克制,彷彿與那個時代新浪潮電影所流行的充滿挑釁味的喧囂格格不入,但他和他的《廣島之戀》卻是獨樹一幟的,電影里的對話、旁白不是口號而是結論。回過頭來,我們再去品味《後會無期》里從韓寒腦袋裡蹦出的字句,是不是也如雷乃般標志著他所特有的作家本能。

3. 後會無期主要講了個什麼內容

電影《後會無期》講述的是東邊一起長大的幾個年輕人,他們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那些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此次上海發布會曝光了「島歌」預告片及人物海報。預告片里,陳柏霖頭發梳起小辮表情深沉,下一秒又滿頭亂發揮拳怒吼,人物海報上,陳柏霖與馮紹峰、鍾漢良並列站成一排紛紛以「撒尿」姿勢示人,重點部位還用紅色標簽遮住,整個海報喜感十足。而另一張上,陳柏霖和王珞丹坐在床頭只露出半張臉,二人沉默不語、表情茫然。

此次在片中,陳柏霖以頹廢憂郁造型飾演一位地理老師「江河」。對於該角色,陳柏霖坦言:「不論是角色塑造,還是在表演方式,《後會無期》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和挑戰,我相信會讓大家看到一個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陳柏霖。」而談及接拍該片的原因,陳柏霖表示:「應該是緣分,,因為製片人方勵和我在觀音山就合作過,恰好觀音山的電影主題曲是由韓寒填詞,所以也跟韓寒也有一面之緣,剛剛好也有時間拍,所以就欣然答應了。」此外,對於首次與韓寒合作,陳柏霖則表示非常愉快和投機,「他感覺不像是第一次拍電影,很知道自己要什麼,性格給人的感覺很溫和,我想大概他把激烈的情緒都用在創作了吧」。

馮紹峰表示,自己在影片中是一個大哥式的人物,但卻和這個世界有些格格不入。簡單總結來說是一個「有本事的失敗者」。在被問及《後會無期》的類型風格,幾位演員都表示影片笑點很足,不是刻意搞笑,而是能讓觀眾在不經意間get到笑點。而首次挑戰「韓氏」喜劇,馮紹峰表示:「這次拍攝《後會無期》,算是我喜劇方面的又一次嘗試,但是我們也沒有按照傳統喜劇方式來演,而是比較冷幽默的處理,幽默和傷心相融合的那一種。」

4. 《後會無期》這部電影講的到底是什麼,你有看懂嗎

說起《後會無期》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這是韓寒導演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吧。這部影片在拍攝的時候還是投入了比較多的精力物力拍攝的電影。在豆瓣評分的時候也算低,達到了7.1分。其實影片中的故事講述得相對比較簡單,虛構的是在中國最東邊的一個小島,名為「東極島。

這可能還是得因人而異吧。畢竟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看法吧。有人說江小白很辣很苦口,但是成熟的80後或者70後就比較喜歡喝,用他們的話來說,酒相對於生活的苦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麼。畢竟生活還在繼續。

5. 電影《後會無期》表達了什麼寓意

《後會無期》表達了人生無常,與你的友人、親人、愛人分別時,多一份在意,多一份珍重。

《後會無期》是一個作者風格十分強烈的電影,如果這些年你和韓寒一同成長,你發現,這即是韓寒送給你的成長的獨白,那溫度能緩緩進入你的內心,泛起一絲傷感。



《後會無期》劇情介紹

太平洋的第一縷海風,吹來告別的消息,三個從此沒有故鄉的年輕人,開啟一段橫穿大陸的旅程。都市、小鎮、高山、叢林、荒漠,他們感受猝不及防的動心與難以名狀的傷心,遇見那些他們只配錯過的女孩,一樣流浪無家的動物,善惡莫測的傳奇旅人。一次次的告白與告別交織起這段旅程,勾勒出幾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6. 怎麼看待《後會無期》和Carpenters的《the end of the world 》

看法:相似度高不是巧合,《後會無期》就是直接用的《the end of the world》的旋律。

不存在法律糾紛問題,因為《後會無期》這首歌本來就標明了作曲是Arthur Kent / Sylvia Dee——the end of the world的作曲人。這也就是說,《後會無期》的官方身份就是《the end of the world 》的一個中文翻唱版本,不是抄襲。

順便說一句,Carpenters也是翻唱。《the end of the world》是1963年的歌,原唱是Skeeter Davis,因為這首歌非常出名(歐美圈),所以它有無數個翻唱版本。我知道的最早的中文翻唱版本是陳百強的《冬戀》。

《後會無期》的創作背景

該曲改編自美國鄉村音樂歌手Skeeter Davis的作品《The end of the world》,韓寒個人對這首歌耳熟能詳,在製作電影《後會無期》時,他發現歌曲旋律相當貼合影片主題,因而決定將其改編成中文版,並邀請鄧紫棋演唱該曲。

該曲是鄧紫棋首次為電影獻唱的歌曲。韓寒有次在台灣工作時,坐在麵包車里,後座的DVD播放著一個女孩的演唱會現場視頻,她的聲音令他印象深刻。

他向司機詢問女孩名字,司機回答了一句粵語,韓寒沒聽懂。後來,韓寒知道了這個女孩是鄧紫棋,並記住了這個名字,在籌備電影《後會無期》時就決定找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