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好看的歷史題材的外國電影
逃離徳黑蘭 鐵娘子 斯巴達克斯(美劇)
『貳』 麻煩推薦一些與英美歷史文化相關的電影
美國:
《美國往事》(時間跨越40年,從經濟大蕭條、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等重大事件均作為背景。)
《阿甘正傳》(以阿甘的一生為線索貫穿了眾多美國歷史上的大事件)
《公民凱恩》、《西部開拓史》
《飄》(南北戰爭)、教父系列(黑幫也算得上是一種文化了吧)
《大學新生》《賤女孩》(校園文化)。。。。
英國:(太多了,揀我看過的比較好看的說吧)
《傲慢與偏見》(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年輕的維多利亞》(關於維多利亞女王)
《另一個波鄰家的女孩》(關於伊麗莎白女王的母親)
《勇敢的心》(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與抗擊英格蘭侵略的電影)
《伊麗莎白》(關於伊麗莎白一世登基和天主教徒的反抗)。。。
P。S。除了這些其實你可以找找英美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多少都反映了些歷史而且很能反映文化
『叄』 關於歷史性的電影有哪些
只推薦你看紀錄片,電影有很多是電影人的改編與演義。比如CCTV的《世界歷史》,《一寸 河山一 寸血》《消失的古文明》《二戰全史》。
古人說以史為鑒,現在依然如此,就像日本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的一道題:日本和中國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抗日戰爭),21世紀如果日本和中國開火,你認為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裡?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方面?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我們只會考甲午戰爭哪一年發生的,簽的是什麼條約,賠了多少銀兩。
剛才發表了一下提示我有不適合的詞,我以為是第二段的內容,結果發現是不給台灣的那個紀錄片名字,呵呵。更要推薦你看了
『肆』 請問有哪些外國電影是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幫幫忙..各列舉一部......
《奔騰時代》,背景是美國經濟危機《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背景是二戰中的德國
『伍』 請推薦一些關於英國歷史的電影
《勇敢的心》: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與抗擊英格蘭侵略的電影。
《伊麗莎白》:關於伊麗莎白一世登基和天主教徒的反抗。
《伊麗莎白:黃金年代》:上一部的續集,關於伊麗莎白時代的一系列事件。
《愛國者》: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戰斗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祖魯戰爭》:影片以1879年發生於非洲伊森瓦納之役背影,導演在處理雙方的對戰的場面時,不只傳達英國士兵的愛國情操,也同時表現祖魯戰士為保護鄉土,誓死如歸的勇氣。
《理發師陶德》:英國人本傑明·巴克(約翰尼·德普飾演)和妻子魯西還有女兒約翰娜一起過著簡單而平凡的生活。本傑明是個理發師,平日生意不錯,一家人的生活也頗為幸福美滿。但是,如同現實生活中一樣,美好的總是短暫的。當地法官因為覬覦魯西的美貌,巧立名目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本傑明·巴克投入大獄,後又將他驅逐出了英國。就這樣本傑明一家人的命運軌跡被完全的改變了……
許多年後,一個名叫斯文尼·陶德的理發師在一家餡餅店的二樓開張了自己的店鋪。人們都說那家餡餅店味道怪異,理發店的感覺也不對。鄰居也稱經常在餡餅店的地下傳來惡臭。而許多光顧理發店的人也是只見進不見出……這一切的答案都很簡單——餡餅店用的製作原料是鮮活的人肉,而「供應商」就是樓上的理發店。理發師陶德的剃刀上沾滿了前來剪頭的人的鮮血。而他這樣做不為別的,只為了宣洩心中那滿滿的仇恨——他就是當年被驅逐出境的本傑明·巴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和那之後自己妻兒的不幸將火一樣的仇恨注入了他的心裡。他不再是本傑明·巴克,仇恨的火焰點燃了他心中原始的狂躁本能,一個徹頭徹尾嗜血成性的魔鬼理發師陶德就此誕生了。多年後,他重返英格蘭,與餡餅店女老闆拉維特(海倫娜·伯翰·卡特飾演)一起聯手,開始了血腥的復仇之路……
但我最喜歡的是羅文·艾金森的《黑爵士》!
『陸』 外國歷史電影推薦
一、西線無戰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政府憑借冠冕堂皇的愛國主義說辭,將大批青年學生煽動入伍,然而當青年保羅和他的同學們真正走上戰場,才見識到戰爭的可怕。更可怕的是,保羅休假期間向平民訴說戰爭的殘酷時,被愛國主義狂潮沖昏頭腦的民眾卻毫不領情。
心灰意冷的保羅提前結束休假返回慘烈的前線,目睹了戰友的接連陣亡,自己亦在戰壕中像童年一樣伸手捕捉一隻蝴蝶時,被流彈擊中。此時距離停戰只有一周時間,德國報紙的標題為「西線無戰事」。
諷刺的是,影片上映後不久,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二、一九零零
本片長達五個小時,可以稱得上是「義大利革命版的美國往事」,男主之一的扮演者德羅尼正是《美國往事》中的面條。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雖然沒有被公認為大師級的導演的,但這部《1900》跟他的《末代皇帝》一樣,值得欣賞很多遍。優美的鏡頭,羅伯特•德羅尼和熱拉爾•德帕約迪的精湛演技,引人入勝的劇情,沒有理由不去看這部長達五個小時的電影。
三、烈日灼人
很不想把這部片子貼上政治標簽,因為實在是太溫馨美好了。但正因為背景是在片中隻字不提的「前蘇聯大清洗」,才顯得片中的家庭溫馨和搖曳的麥田透露出平靜的哀傷。唯一明確的政治標識,大概是片尾冉冉升起、掛著斯大林畫像的氣球。
四、勇敢的心
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斬獲奧斯卡多項獎項,即使本片從史實的角度看完全不靠譜,但是從史詩的角度看絕對是經典。集齊了童年苦難經歷、愛情、復仇、戰爭、背叛等英雄片元素,配上高潮迭起的劇情和悠揚的蘇格蘭風笛,完美。
『柒』 推薦一些歐美歷史題材的電影
描寫歐洲歷史的如
<埃及艷後>
<斯巴達>
<賓虛>
<受難日>
<聖女貞德>
<牛虻>等
美國歷史的
<愛國者>
<巴頓將軍>等
『捌』 推薦幾部外國古代的電影
1,《國王的選擇》
《國王的選擇》(The King's Choice)是埃里克·普派執導, 加斯帕·克里斯滕森、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等主演的挪威電影。2016年上映。影片講述二戰時期挪威國王面臨德軍入侵時所做出的艱難選擇。
2,《模仿游戲》
《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是由莫騰·泰杜姆執導,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凱拉·奈特莉等主演的傳記電影。影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傳記《艾倫·圖靈傳》,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
3,《龐貝末日》
《龐貝末日》是由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的劇情片,基特·哈靈頓、凱瑞·安·莫斯、艾米莉·布朗寧、阿德沃爾·阿吉紐依·艾格拜吉、傑西卡·盧卡斯、庫里·格拉漢姆、薩沙·羅伊茨、傑瑞德·哈里斯、基弗·薩瑟蘭領銜主演。
4,《鳴梁海戰》
《鳴梁海戰》是金漢珉執導的一部古裝戰爭電影,由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晉久、李貞賢等人主演,2014年7月30日在韓國上映,2014年12月12日中國大陸上映。《鳴梁海戰》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5,《上帝之子》
《上帝之子》是克里斯托弗·斯賓塞執導, 迪奧戈·莫加多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神之子耶穌的生平故事,從他的誕生,傳道,受難,到最終的復活,生動地刻畫出一個豐滿的人物形象。
『玖』 德國有哪些值得看的歷史片
以下為大家推薦的德國歷史電影都是眾人推薦的經典電影。
1、《陽光情人》
《帝國的毀滅》(德語:Der Untergang,英語:Downfall)是德國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的一部紀實性電影。
影片講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的情景。半個多世紀以來,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個歇斯底里的戰爭狂人,然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德國關於這個歷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個咆哮的煽動者,而被塑造成了輕聲細語的「做夢人」。
『拾』 大家能推薦幾部關於世界歷史的電影嗎
1、《特洛伊》
《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的史詩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納、奧蘭多·布魯姆、黛安·克魯格等主演,於2004年5月9日在美國上映。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臘神話。小亞細亞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愛上了斯巴達美女海倫,並將她帶回特洛伊。海倫的丈夫,也就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臘其他城邦國,在邁錫尼王亞伽門農統帥下,率領強大艦隊追到特洛伊,圍城攻打十年,最後引出了希臘聯軍巧施的「木馬計」。
2、《賓虛》
《賓虛》改編自盧·華萊士的同名長篇小說。是由導演威廉·惠勒執導, 查爾頓·海斯特、休·格里夫斯、傑克·霍金斯主演的民族苦難歷史片。該片講述了猶太人賓虛同羅馬指揮官瑪瑟拉之間的愛恨情仇及其反抗羅馬帝國壓迫故事。該片獲1960年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獎項。
3、《眾神與將軍》
《眾神與將軍》是由羅納德·F·麥克斯維爾執導,傑夫·丹尼爾斯、羅伯特·杜瓦爾、斯蒂芬·朗、米拉·索維諾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3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傑夫·沙拉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幾位傳奇般的將軍率領著各自的軍隊,為了自由和理想而英勇作戰的故事。
4、《叛徒與英雄》
這是一段風塵的英國歷史,國王查爾斯一世的腐敗激起了貴族的反抗,他們在貴族托馬斯的帶領下歷經三年苦戰,終於在1645年打敗了王室軍隊,國王查爾斯一世被囚禁在王宮里,貴族們開始了對國王的審判,並最終把查爾斯一世送上了斷頭台。
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被流放的國王後世最後還是復辟了,他們對參與審判國王的貴族開始了血腥的報復。
5、《蓋茨堡之役》
蓋茨堡之役(現譯作:葛底斯堡之役)(Battle of Gettysburg,1863年7月1日至7月3日)於賓夕法尼亞蓋茨堡及其附近地區進行,為蓋茨堡戰役之一部分,是美國內戰中最血腥的一場戰斗,經常被引以為美國內戰的轉折點。
聯邦軍的喬治·戈登·米德(George Gordon Meade)少將所率之波多馬克軍團抵擋由聯盟國軍的羅伯特·李將軍所部北維吉尼亞軍團之進攻,獲得決定性勝利,終結了李將軍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入侵美國北方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