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

發布時間: 2022-09-20 11:07:26

❶ 秦海璐拍過什麼電視劇(所有)

1990年,秦海璐考入營口市戲曲學校,學習京劇專業,主攻刀馬花旦。1995年,遼寧省組織少年友好交流訪問團到日本演出,17歲的海璐帶著她的京劇《天女散花》訪問日本26個城市,連演40餘場,並且使用了14米的長綢。
1996年,秦海璐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舞台劇。
2000年,秦海璐考入中央實驗話劇院。她憑借陳果執導的電影《榴槤飄飄》獲得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提名,並最終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及最佳女主角、中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2002年,憑借電影《像雞毛一樣飛》獲得瑞士洛伽諾電影節特別嘉許獎。
2003年,秦海璐成為第一個受梅艷芳邀請加入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內地演員。
2004年,她主演的電影《冬至》又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和韓國釜山電影節。
2005年,秦海璐把工作范疇拓展到音樂,簽約SONY BMG唱片公司。發行了第一張個人音樂專集《幸福回味》。
2007年,她又以電影《父子》入選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同年,秦海璐簽約華納唱片公司,發行了第二張個人專輯《單行線》及同名短片。時隔多年再次登上話劇舞台的秦海璐主演的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也於該年創下國內話劇票房紀錄,她也因此榮獲由文化部頒發的國家院團展演優秀表演獎。
2010年,秦海璐策劃電影《愛情36計》並客串演出,她在片中的表演串聯起整個故事。同年,秦海璐在話劇《四世同堂》中扮演經典角色「大赤包」,該劇開了內地排練台灣首演的先例。
2011年,和劉德華、葉德嫻合作演出《桃姐》,該片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並代表香港參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同年由她出品並主演的電影《鋼的琴》在業內受到好評,秦海璐也憑借電影中的表演入圍多個電影節並獲得紐約中國電影節傑出藝人獎和上海電影節傳媒大獎。《桃姐》、《鋼的琴》同另一部由她參與編劇並主演的電影《到阜陽600里》共同入圍當年的台灣電影金馬獎,她也憑借《到阜陽600里》獲得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2013年,和陸毅合作演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以上世紀80年代為背景,通過展現三段不同模式的中國式婚姻,揭示當代「圍城」背後的苦與樂。同年,由她主演的電影《青春派》入圍上海電影節。這一年,秦海璐還參演了多部導演作品,吳宇森的《太平輪》,王小帥的《闖入者》,張婉婷、羅啟瑞的《三城記》。」
2013年4月,秦海璐和導演田沁鑫再度聯手,將李碧華小說《青蛇》搬上話劇舞台,該劇為香港藝術節委約作品。這也是二人繼《紅玫瑰與白玫瑰》、《四世同堂》之後的再度合作。秦海璐因其在話劇《四世同堂》中的演出獲得本年度金獅獎演員獎。
2014年,《青蛇》作為中國代表劇目參加「2014國際戲劇節」,在華盛頓肯尼迪藝術節上演4場。年底,秦海璐主演的由鄭曉龍導演的莫言經典作品改編《紅高粱》播出,戲中秦海璐與周迅的「宅斗」戲引起了廣泛討論。

2015年,秦海璐憑借《紅高粱》,獲得第21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女配角獎;7月5日,與郭曉東、胡兵合作主演的溫情勵志時尚大戲《媽媽向前沖》登陸山東衛視播出,在劇中飾演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女強人「汪晴」一角;12月,主演美食情感劇《女人花似夢》 。
2016年,主演溫情勵志時尚大戲《媽媽向前沖沖沖》。出演翻拍自韓國驚悚電影《捉迷藏》。5月13日,主演的喜劇愛情電影《購物女王》上映;同年,參加北京衛視明星真人秀《跨界歌王》的比賽,獲得最佳表現獎;同年,參演都市感情劇《女不強大天不容》,飾演銀行職員「徐文珺」。
2017年4月17日,主演的年代劇《白鹿原》播出。6月21日,秦海璐受邀出席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頒獎禮,以導演身份亮相上影節多項活動的她,在頒獎禮現場榮獲了「最受關注項目」獎。同年,秦海璐受邀擔任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
2018年2月15日,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秦海璐與孫濤、王宏坤表演小品《提意見》;5月,出任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競賽單元評委;9月28日,主演的情感劇《你遲到的許多年》在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在劇中她飾演在人生道路上幾經起落的趙益勤一角。同年,主演的革命歷史劇《人民總理周恩來》開機。
2019年8月26日,與陳寶國主演的年代劇《老酒館》 首播;9月24日,加盟由李少飛執導的電視劇《我待生活如初戀》,秦海璐在劇中飾演手槍;11月,擔任第4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11月6日,主演的《河山》在北京衛視播出。
2020年5月,以「特邀創始人」的身份加盟騰訊視頻能量女團成長綜藝《創造營2020》;6月,以首發嘉賓的身份參加北京衛視音樂綜藝節目《跨界歌王第五季》;9月16日,與王雷、張鐸搭檔主演的家庭都市劇《親愛的,你在哪裡》首播,在劇中飾演女主角何雪琳;9月28日,與周一圍、張智霖等合作主演電影《掃黑行動》開機;10月24日,參加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藝晚會》;11月19日,主演的都市愛情懸疑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播出;11月29日,與張嘉益、閆妮等主演的都市劇《裝台》在CCTV-1和芒果TV播出;12月21日,監制並主演的電影《雲水》上映,她在片中飾演女主角蘇梅;12月31日,加盟《2021迎冬奧相約北京BRTV環球跨年冰雪盛典》;同日,參加央視跨年晚會《啟航2021——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跨年盛典》 。
2021年2月11日,參加《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與孫濤、王迅、黃子韜表演小品《大掃除》;4月7日,參加的夫妻觀察治癒類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 第五季》播出;4月30日,主演的諜戰題材電影《懸崖之上》上映;5月1日,主演的現代軍旅布局《空中突擊》開機;5月28日,主演的電影《迷妹羅曼史》上映;10月1日,參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中國夢·祖國頌——2021國慶特別節目》,與鄭雲龍共同表演歌舞《百年征途》;11月,以「洛陽有緣人」的身份參與錄制愛奇藝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洛陽》;12月11日,主演的家庭倫理劇《小敏家》在湖南衛視播出;12月31日,參加《2022迎冬奧BRTV環球跨年冰雪盛典》。
2022年1月,參加虎年央視春晚綵排;2月1日,參與演唱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口號推廣音樂短片《一起向未來》發布;2月2日,參加《百花迎春》晚會,與靳東、吳京等人共同講述《致百花》;3月6日,特別出演的罪案推理短劇集《獵罪圖鑒》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上線;6月22日,與劉濤、劉宇寧、柴碧雲領銜主演的女性成長勵志劇《做自己的光》開機,在劇中飾演為了理想不願向利益妥協讓步的工作狂白楊;8月20日,參加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式。9月5日,領銜主演的都市女性話題劇《她們的名字》在優酷播出,在劇中飾演職場精英雷粒。同年,主演當代都市劇《從這里開始》。

❷ 王家衛是什麼梗

王家衛(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1],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彩雲曲》,從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2]。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3]。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4]、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5]。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6]。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7],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史上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8]。
2000年,執導劇情片《花樣年華》,該片獲得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9]。2004年,執導劇情片《2046》,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10]。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11],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華人評委會主席[12]。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13]、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4]、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15]。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評委會主席[16]。2020年,執導電視劇《繁花》[17]。
中文名
王家衛
外文名
Wong Kar-wai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中國上海
出生日期
1958年7月17日現在大眾評論界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像文人常自輕賤。自己過了文藝清新的年紀,開始想賺錢了。或者做成點什麼別人一百年就做過成的偉業,或者想給自己找回點樂子。

總之不再相信文藝會讓生活美好,覺得自己沒出息是因為自己不務正業。於是就開始嘲笑年輕的文藝青年。好像自己是上了岸他們還在水裡,壞一點的,還踩上幾腳。還有的人一開始就是投機利用的。於是批評王家衛的也有,瞧不起村上春樹的也有……大多數得意洋洋。覺得自己識時務才是人生的真理。

就是講不覺得自己是文藝青年的大齡文藝青年,本就無聊,現在更是回到庸俗的無聊里去了。

但他們覺得能踩的這些作者,本就不是他們以為的文藝,是來渡他們的。他們從沒看懂過,不然何必放棄?

這些大師哪輪得到蠅營狗苟的俗人踩一腳。他們做的一百年前都沒人做。

我這樣講,你大概可以明白是什麼水平了。

❸ 王家衛的電影到底是什麼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暖色調,情節不乏幽默,文學味很足。

王家衛,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評委會主席;

2020年8月2日,王家衛首次拍電視劇《繁花》擔任監制。

王家衛的電影是一個具有獨特的、或者說是虛無的世界,雖然根據影片不同時代的設定、空間的設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寫的世界總是一樣的。他以別樹一幟的電影觸覺和細膩的感情刻畫寫聞名遐而 。

❹ 《再見少年》什麼時候上映

《再見少年》於2021年8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好學生」黎菲與「壞孩子」張辰浩,在同一個班級從高一走向高三,他們各自經歷了時代大潮下家庭的變遷,一起摸索著未知的生活,奮力而堅韌地成長起來。

看似完全兩個世界的他們,曾經無限接近、彼此相伴,卻最終在個人選擇與外力擠壓下,漸行漸遠,走向了軌道的兩邊。高考將至前,一場巨變最終裹挾住了二人的命運。



創作背景:

《再見,少年》劇本曾於2018年同時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及FIRST創投會兩個電影項目創投平台,其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獲得了業內的一致認可。該片也是FIRST創投會2018年的電影計劃中首部完成拍攝的作品。

導演殷若昕在2016年便開始創作這個故事。作為她的第一部長片,難免會把自己童年、少年的見聞寫到電影中。她回憶,自己就曾在少年時代看到過許多電影中張宥浩扮演的少年。

❺ 中國四大電影節的上海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唯一一個世界十三大電影節之一,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共同承辦。電影節成功創辦後的第二年即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類於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
歷經11屆發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依託中國電影產業快速發展和電影全球化大趨勢,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而清晰的活動架構。評獎單元、電影市場、電影論壇和國際影片展映四大主體活動圍繞電影本體及產業現狀,呈現並鼓勵電影多元藝術特色的同時培育電影新人,體現一流電影節應有的國際視野;同時搭建產業平台提供專業化服務,中國電影項目創投及合拍片項目洽談大力推動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為電影中外合作搭建橋梁;開閉幕式紅地毯上星光璀璨,匯聚國內外頂級明星嘉賓及電影人共襄盛舉。

❻ 電影東邪西毒導演是誰

東邪西毒導演:王家衛

王家衛(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 ,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彩雲曲》,從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史上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執導劇情片《花樣年華》,該片獲得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2004年,執導劇情片《2046》,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華人評委會主席 。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評委會主席 。2020年,執導電視劇《繁花》。

《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采妮等人主演的武俠電影,於1994年9月17日中國香港上映 。

影片改編自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講述了歐陽鋒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和黃葯師、大嫂、洪七等人的故事。

1995年,影片獲得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影片等獎項。男主角張國榮憑借該電影獲得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2009年3月27日,經過重新剪輯修復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在中國內地上映。

❼ 《再見少年》什麼時候上映

2021年8月27日。

影片講述了千禧年發生在南方小鎮上的一段曾經無限接近,卻又漸行漸遠的少年情誼。「好學生」黎菲(張子楓飾)與「壞孩子」張辰浩(張宥浩飾),各自經歷了時代大潮下家庭的變遷,一起奮力而堅韌地成長。然而高考前的一場劇變,讓青春籠上陰影,最終裹挾住了二人的命運。

創作背景

《再見,少年》劇本曾於2018年同時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及FIRST創投會兩個電影項目創投平台,其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獲得了業內的一致認可。該片也是FIRST創投會2018年的電影計劃中首部完成拍攝的作品。

導演殷若昕在2016年便開始創作這個故事。作為她的第一部長片,難免會把自己童年、少年的見聞寫到電影中。她回憶,自己就曾在少年時代看到過許多電影中張宥浩扮演的少年。

❽ 一代宗師誰的導演

王家衛(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1]。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彩雲曲》,從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並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得主。
2000年,執導劇情片《花樣年華》,該片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2004年,執導劇情片《2046》,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並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史上首位華人得主。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2019年5月15日,擔任了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的評委會主席。

❾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每年6月,為期9天的電影節如約而至,已經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創辦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吸引了150多萬中國觀眾,總計吸引近萬名中外影人造訪上海。
電影交易市場,不斷發揮吸引世界各地買家、投資人聚焦、合作中國電影的集聚功能。電影項目市場的中國電影項目創投成為華語電影力量的一次集結,自覺將項目置身於國際電影產業的競爭格局中,講述海內外觀眾看得懂、聽得懂的故事。電影論壇也已成為產業風向標,自覺對焦中國電影,會聚世界業界精英,務虛與務實並重,頭腦風暴與方法引領並舉,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專業服務的品牌旗幟。國際影展是亞洲規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電影展映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映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成為最受大眾熱捧的觀影嘉年華。 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紅毯不僅集聚世界各國著名電影人,同時完整呈現華語影壇的最新風貌,成為展示年度華語電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把參加上海電影節作為重要的影片推廣機會。
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
亞洲新人獎則推動亞洲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