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外電影ip開發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外電影ip開發

發布時間: 2022-09-19 11:07:45

『壹』 「ip電影」什麼意思

IP就是知識產權,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網路小說、一部廣播劇、一台話劇,或是某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哪怕只是一個名字、一個短語,把它們改編成電影的影視版權,就可以稱作IP電影了。

IP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財產,是一個指稱「心智創造」的法律術語,包括音樂、文學和其他藝術作品,發現與發明,以及一切傾注了作者心智的語詞、短語、符號和設計等被法律賦予獨享權利的「知識財產」。

近幾年,根據熱門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如《小時代》系列、《左耳》、《何以笙簫默》等片,都是根植於「IP」的項目開發拍攝的電影。

(1)國外電影ip開發擴展閱讀:

2014年,IP成為電影行業的一個熱詞,各大影視公司公布的很多大項目大都圍繞IP展開。不僅剛成立的游族影業宣稱未來將推出大IP電影,騰訊也成立了以優質IP為核心的影視業務平台「騰訊電影+」。

在好萊塢,一些票房高、受觀眾歡迎的電影作品會接二連三創作續集,衍生出「系列電影」,而其中的故事內容和關鍵角色即可被稱之為IP,圍繞經典IP產生的商業價值,可以在不同領域進行反復開發。

例如漫威漫畫公司在1941年創造出的「美國隊長」,圍繞這一形象創作出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活躍在銀幕上,並成為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獲得了全世界無數粉絲的追捧。這一角色形象就成為可以不斷挖掘出商業價值的經典IP。

『貳』 影視圈的 超級IP 是什麼意思啊通俗的解釋一下

超級IP是具有可開發價值的IP。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字面粗譯為「知識產權」,特指具有長期生命力和商業價值的跨媒介內容運營。一個具有可開發價值的真正的IP,至少包含4個層級,我們稱之為IP引擎,它們分別是價值觀、普世元素、故事和呈現形式。

超級IP的發展

2014年起,以BAT為首的資本和各大製作方都在瘋狂追逐IP,旨在做具有長期生命力和商業價值的內容。一時間,不提IP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文化娛樂。

2015年接近尾聲,當大家已手持不少IP,當IP似乎並未有利可圖,卻鮮有IP實現行業預期。熱潮逐漸退去,我們究竟應該拿IP怎麼辦?本篇文章是我們分析中國IP產業系列文章之第一篇,談一談IP這么火,究竟什麼才是有價值的IP。

2000年以後,漫威Marvel授權Fox製作《X-men》,授權Sony推出《蜘蛛俠》大獲成功。2008年,一度不被業界看好的漫威電影工作室,推出《鋼鐵俠》後一炮而紅,開啟了用電影批量改編漫畫作品的時代,一直持續到今天仍熱度不減。

『叄』 美國franchise模式和中國ip影視生產方式的差異是什麼

參考答案:
答案:C。解析:「公眾不參與」說法錯誤,原文是「公眾很少參與」。
2.答案:D。解析:「所以就應該寬容不同的創作模式、創作風格,形成多元的影視類型和流派」的推斷與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只要不違反相關法規政策,就應該寬容不同的創作模式、創作風格,形成多元的影視類型和流派」。
3.答案:B。解析:「我們面對「IP影視」這個新生事物,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與「就是因為『IP影視』絕非天然就缺乏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膚淺庸俗之作」兩個分間句沒有因果關系,屬於強加因果。

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目前已經超過110部網路小說成功售出影視改編權,預計明年播出的影視作品近百部,是當下「IP(知識產權)」熱的一個表現。
B.「IP影視」這種新的影視模式,隨著它邁入成熟期和模式化,可能對今後的影視創作,甚至整個文化領域的產業化都具有深遠影響。
C.傳統的影視創作模式,每個環節都遵從藝術規律,進行精英化、個體化、個性化創作,創作全程封閉,公眾不參與。
D.資本已經介入到整個生產鏈的源頭,即網路小說的創作階段,是「IP影視」創作模式與傳統的影視創作模式不同點之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當下的網路小說的創作,一般是先由方深入調研市場,再由作者根據讀者偏好精心策劃故事題材、主線和敘述框架來完成的。
B.小說在網路發表的時候就跟進市場推廣,吸引讀者參與互動,這有助於現在的網路小說能夠贏得多數網路讀者的認可。
C.網路小說在內容設置方面,進行類型化創作,這與它的閱讀人群主要是個性鮮明、富有理想主義、有強烈表達欲的「85後」分不開的。
D.資本與文化相結合,是文化成為產業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捷徑,所以就應該寬容不同的創作模式、創作風格,形成多元的影視類型和流派。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影視領域只見工業化生產的大眾文化產品,不見強調思想性藝術性的影視藝術作品這是由監管部門對市場放任自流、毫無作為而引發的。
B.我們面對「IP影視」這個新生事物,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就是因為「IP影視」絕非天然就缺乏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膚淺庸俗之作。
C.歐美國家創作出的很多叫好又叫座的影視作品,說明資本化、工業化和市場化的生產模式,完全有可能跟思想性藝術性兼容,使兩者相得益彰。
D.當前「IP影視」已經有過熱跡象,防止盲目跟風炒作已成當務之急,這要求監管規范不能長期滯後,要引導「IP影視」走出一條健康有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肆』 國外大IP現象是否壟斷了電影行業市場

這部的話目前來講還沒有真的實現了,對電影行業市場畢竟現在很多好多國外電影也不是IP電影。

『伍』 什麼是IP電視劇,IP電影之類的

IP劇,是指在有一定粉絲數量的國產原創網路小說、游戲、動漫等基礎上創作改編而成的影視劇。因為其站在IP背後成千上萬的狂熱粉絲和他們不容小覷的消費能力。

IP電影了: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網路小說、話劇,或是某個人物形象,甚至只是一個名字、短語,把它們改編成電影的影視版權,就可以稱作IP電影了。

(5)國外電影ip開發擴展閱讀:

IP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財產,是一個指稱「心智創造」(creations of the mind)的法律術語,包括音樂、文學和其他藝術作品,發現與發明,以及一切傾注了作者心智的語詞、短語、符號和設計等被法律賦予獨享權利的「知識財產」。

近年來,以游戲、動漫及網路小說為題材改編而成的影視劇因其廣大的粉絲數量而大火特火!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游戲改編劇《仙劍奇俠傳1》、《仙劍奇俠傳3》、《劍俠情緣》、《軒轅劍3外傳天之痕》等。

還有以網路小說改編而成的《步步驚心》、《何以笙簫默》、《花千骨》、《杉杉來了》、《美人心計》、《傾世皇妃》、《甄嬛傳》、《宮》、《我是特種兵》、《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裸婚時代》、《鬼吹燈之九層妖塔》、《鬼吹燈之尋龍訣》、《琅琊榜》等等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詳的優秀劇作!

『陸』 侏羅紀公園IP值多少錢

1905電影網專稿 IP一詞,日漸頻繁的出現在電影行業的資訊中。IP開發、IP談判充斥耳邊,甚至做電影都不叫做電影,改叫開發IP了。隨著《侏羅紀世界》的熱映,IP重啟也被人念叨了起來。IP到底是什麼,電影IP重啟又是什麼?不如我們沿著IP的脈絡,一探究竟。

【IP與電影IP重啟】

IP與IP重啟並不陌生,電影IP重啟成趨勢

IP,一個時髦的詞兒,聽上去很新鮮,但是說起它的中文名稱,沒人會覺得陌生。IP,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就是平日常說的知識產權。文化領域的IP存在的方式多元,它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形象,甚至可以是一個名字。一個成功的IP可以在電影、小說、漫畫、游戲、玩具等不同形式的媒介中轉換。

文化IP的終極形式就是拍電影了,電影是整個IP轉換過程中製作成本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媒介,電影的成功不僅能夠獲得巨大的票房回報,並且能夠反作用於其他媒介,數十倍的提升原IP的價值。近年來,漫威將旗下的超級英雄IP電影化,漫畫中的經典形象在電影中下重獲新生,便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小說IP、漫畫IP、游戲IP,是三種比較常見的電影IP來源,而電影IP的重啟也成為了一種比較流行的趨勢。電影IP的重啟的簡單方式是重拍和翻拍,此外,還有一種創作式的重啟,即在前作的基礎上擴展,或者重新講述這個故事,但主創人員面臨全部或大部分換血。將電影IP進行再創作式重啟日漸成為好萊塢新的製片方式之一,今年上映熱門影片《侏羅紀世界》、《終結者:創世紀》、《神奇四俠2015》、《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皆屬於再創作式重啟。

《侏羅紀世界》的巨大成功,引發業內震動

【重啟IP影片的表商業表現】

《侏羅紀世界》一騎絕塵,盈利能力超《速激7》《復仇者聯盟2》

今年的暑期檔熱鬧非凡,《速度與激情7》與《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鬥法的大戲剛落,《侏羅紀世界》強勢入市、火爆異常,北美首周末票房2.09億美元,全球首周末狂攬5.11億美元,有望沖破《速度與激情7》的票房記錄,競爭年度票房冠軍。《侏羅紀世界》是繼《侏羅紀公園3》之後,時隔14年重回銀幕的恐龍影片,屬於環球公司的IP重啟項目。在主創人員大換血的情況下,環球為《侏羅紀世界》開出的製作費僅為1.5億美元,低於《速度與激情7》《復仇者聯盟2》一大截,盈利能力卻略勝一籌。

《侏羅紀世界》在取得巨大商業回報的同時,也觸發了影迷的懷舊情感。《侏羅紀世界》系列造就的恐龍情結有著不遜於天馬流星拳、汽車人變身的不朽魅力,穩定的粉絲市場與特效愛好者的推崇,勢必會提升《侏羅紀世界》後續作品的投入與產出。《侏羅紀世界》的成功也必然會引起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連鎖效仿反應,預計不久就會有更多電影IP重啟項目籌拍的消息,但IP重啟並非一帆風順、一本萬利。

《屠魔戰士》收入慘淡,老舊IP價值消耗殆盡

老舊IP重啟吃力不討好,營收慘淡成雞肋

從爬上帝國大廈為心愛女人打飛機的深情巨獸金剛,到穿著內褲天天盪鞦韆的人猿泰山,再到怕光怕大蒜的德古拉伯爵、月圓之夜變身的狼人、屍體器官拼湊出的弗蘭肯斯坦,好萊塢用光影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難以磨滅的電影IP,讓人記住了他們或悲壯、或歡樂、或猙獰的形象,甚至忘記了去追尋它們最初的來源。這些年代久遠的經典電影IP 在影史上重啟多次,特別是近期的重啟,並沒有幫助它們找回最初的震撼與比肩歷史的商業回報。

據不完全統計,以人猿泰山為主角的電影有52部(含4部動畫),華納兄弟投資製作的3D《新人猿泰山》的將於明年7月1日上映,應該會成為第53部「人猿泰山電影」,距離上一部真人版人猿泰山電影(《失落的城市》)已過去18年。新近上映的一部以弗蘭肯斯坦為主角、製作成本65000萬美元的《屠魔戰士》(英文名《I, Frankenstein》<我,弗蘭肯斯坦>)北美總票房只有一千九百萬美元,收入慘淡、難以回收成本。該片內地上映後累計票房四千餘萬人民幣,難有更大作為。2010年,製作成本高達1.5億美金的《狼人》北美累計票房只有6千萬美元。2014年,環球公司花費1億美金的大製作、講述德古拉伯爵起源的電影《德古拉元年》北美總票房5628萬美元,全球票房2.15億美元,入不敷出。也就2005年彼得·傑克遜執導的《金剛》通過票房收入勉強收回了製作成本。

七八九十年代電影IP成熱門,超級英雄IP重啟太頻繁

相較於金剛、人猿泰山這些存在近百年的第一批電影IP,七八九十年代創造的電影IP日漸成為重啟的熱門題材,而再創作式重啟成為IP重啟的主流方式。《猩球崛起》系列、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便是電影IP再創作式重啟的成功典範。

《猩球崛起》系列對《人猿星球》系列進行了再創作,超越了原作

「人猿星球」五部曲起源於1968年的電影《人猿星球》,以1973年的《決戰猩球》收尾,完整地再現了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原著中的宏大宇宙。蒂姆·波頓翻拍之作《決戰猩球》,打亂了原系列的時間線,飽受詬病。2011年上映的《猩球崛起》對整個系列進行了再創作,從故事的源頭重新講起,讓年輕一代觀眾不必再去費心去了解史前故事,頗有撥亂反正的意味。諾蘭的《蝙蝠俠》系列亦完全摒棄了前作,將整個故事重新梳理,從蝙蝠俠的童年開始講述。《超人:鋼鐵之軀》與《星際迷航》系列,也採用了類似的重啟策略,並取得了成功。

對七八九十年代電影IP進行創作式重啟也並非是喚醒IP魅力的萬能鑰匙,《終結者2018》《諜影重重4》的票房表現就不盡如人意。《終結者2018》製作費2億美元,全球票房3.7億美元,遭遇滑鐵盧。《諜影重重4》以1.25億美元的製作費,博得2.7億美元票房,恐難以抵消製作成本,下一部續集不得不重新啟用前三部的功勛演員馬特·達蒙。

在超級英雄火爆影市的當下,手握眾多超級英雄IP的迪士尼與漫威自必不說,按部就班的拍攝、上映都能將檔期排到2020年。華納兄弟著力打造DC宇宙,追趕漫威,通過蝙蝠俠與超人這兩個超級IP,帶動其他IP電影的製作。而其他四大好萊塢電影公司,無一不進入了IP重啟階段。二十世紀福斯將版權期內的X戰警、神奇四俠重新洗牌,而索尼電影旗下的「小蟲」蜘蛛俠無疑是最累的,馬上要迎來《超凡蜘蛛俠》系列後的第二次重啟。派拉蒙與環球則選擇了重啟曾經轟動一時的超級IP來應對超級英雄電影的沖擊,例如新近的《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和《侏羅紀世界》。

《明日世界》虧損在1億美元以上,迪士尼打造新IP代價慘重

【為什麼重啟IP?什麼IP值得重啟?】

新IP打造困難,現象級影片IP的價值被看重

在影片製作費用高企的今天,除卻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諾蘭、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樣代表著票房的金字招牌,以及超級英雄影片之外,好萊塢製造出的超級IP寥寥無幾,近十年的的新型巨片恐怕只有《變形金剛》、《暮光之城》、《飢餓游戲》三個系列。新IP製造更多的是血淚往事,尤以迪士尼製作發行的《異星戰場》、《獨行俠》與《明日世界》這樣的票房啞彈代價最為慘重,這三部影片平均製作費2億美元以上、虧損1億美元以上,需要多部電影的利潤來填補虧空,打造新IP之難可見一斑,風險之大讓人望而卻步。

在新IP打造困難,受眾廣、粉絲多的小說IP、漫畫IP較少的形勢下,好萊塢電影公司求諸自身,舊IP重啟日漸成為好萊塢製造A級影片新的避險類型。有別於人猿泰山、弗蘭肯斯坦這樣被過渡開發過的IP,《人猿星球》《星球大戰》《終結者》《侏羅紀公園》這些曾經轟動一時的影片成為市場的新寵。那些看著《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長大的孩子到了懷舊的年紀,影碟的流行、互聯網的發達、迷影文化的傳播,又為這些經典影片培養了一大批粉絲,電影IP的重啟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現象級影片IP的價值被看重,除了它的經典永恆魅力、穩定的粉絲市場以及它吸收新粉絲的自生長能力,還在於它自身攜帶的、強大的宣傳推廣特質。重啟影片可以利用前作的營銷價值,在市場上進行推廣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隨著《侏羅紀世界》的票房爆炸,現象級影片的重啟勢必會成為好萊塢的下一座金礦,《E.T. 外星人2》《白鯊世界》《黑客帝國前傳》興許很快就會有籌拍的消息。

諾蘭的《蝙蝠俠》系列與《猩球崛起》系列的成功是研究IP重啟的重要文本

【如何讓舊IP煥發新活力?】

IP重啟亟需創造性,回歸故事本身才是王道

正如上文中提及,現象級影片IP重啟並非喚醒IP魅力的萬能鑰匙,重啟影片必然面臨新鮮度不夠、創造性不足等問題。《終結者2018》延續了《終結者》的故事設定,講述「審判日」後,人類反抗軍對抗機器軍團的故事,蒼涼的末世之戰並未得到大多數觀眾的認同。《諜影重重4》借主角伯恩(Bourne)之名重啟也未能開創新局面。即便是如今熱映中的《侏羅紀世界》劇情也太過模式化、缺乏新看點,沒能跳出《侏羅紀公園》的窠臼。當《侏羅紀世界》、《超凡蜘蛛》這樣的超級巨制囿於常規、毫無新意,即便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巨大的商業回報,但兜售情懷與CGI的麻葯,未必能走的長遠。

《猩球崛起》系列與諾蘭《蝙蝠俠》系列的成功給出了極富借鑒意義的答案,那就是電影IP回歸故事本身。精心打磨劇本,用全新的視角賦予故事新的內涵、拓展角色的情感維度、挖掘故事的深層價值,進而成就超越舊作的新經典。

《澳門風雲》系列票房與口碑節節攀升,錢景不錯

【IP重啟對華語電影的啟示】

華語電影IP重啟處在摸索階段,從業者任重道遠

對於華語電影來講,IP重啟也並不陌生,它在華語電影的語境里有個不太好聽的說法,叫做「炒冷飯」。華語電影界有兩位影人熱衷於重啟自己曾經打造的電影IP,一位是王晶,一位是劉鎮偉。前者以《大內密探靈靈狗》打響頭陣,從《澳門風雲》(原名《賭神4:誰與爭鋒》)到《澳門風雲2》票房大幅攀升,抓住了電影IP重啟的命門;後者接連拍攝了《情癲大聖》《越光寶盒》《東成西就2011》《大話天仙》四部作品,票房曲線高開低走、不太樂觀。

華語電影行業IP概念盛行,對電影產業來說是件好事,雖然華語電影IP的開發尚在摸索階段,但用產品本位的思路打造IP無疑是正確的。電影IP重啟涉及到舊IP的再開發,重新挖掘IP的商業價值、樹立IP品牌,以達到可持續性發展的目的,拋開影片素質不談,《越光寶盒》《東成西就2011》這樣的單片重啟項目難以形成持續的需求刺激,單靠一時的懷舊情緒難以持續。

在超級IP稀少,重復利用消耗的情勢下(如西遊記IP),華語電影經典IP的重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補償性解決手段。再包裝式IP重啟初期,暗藏著過渡消費情懷的危險,如何消弭危機、跨越危機,是需要華語電影工作者謹慎思考與解決的問題。如果對待IP重啟不嚴肅,新作品流於表面、過度商業化,恐怕再難挽回觀眾的親睞。

此外,還有一些值得期待的重啟影片值得關注,比如《卧虎藏龍Ⅱ青冥寶劍》和《喜劇之王2》,希望華語電影能夠再一次帶給我們驚喜。

『柒』 改編國外電影屬於ip改編嗎

改編國外電影是屬於ip改編的。

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ip,知識產權,是「基於創造成果和工商標記依法產生的權利的統稱」。最主要的三種知識產權是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其中專利權與商標權也被統稱為工業產權。也被翻譯為智力成果權、智慧財產權或智力財產權。

詞源的由來:

知識產權表面上可被理解為「對知識的財產權」,其前提是知識具備成為法律上的財產的條件。然而,知識的本質是一種信息,具備無體性與自由流動性。

作為信息的知識一旦被傳播,提供這一信息的人就無法對信息進行排他性的控制。那麼由這一信息所表達的智力成果就不可能成為法律意義上信息創造者的財產。而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通過賦予智力成果的創造者以排他性使用權和轉讓權的方式,創造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財產權形式。

法律之所以要將原本自由的信息轉變為屬於創造者的財產,是出於推動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和保護某些特定利益的公共政策的需要。因此並非所有的知識都產生知識產權。同時,知識產權一詞語的外延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知識產權也不斷完善。

『捌』 ip電影對電影創作的影響

IP指的是知識產權,可以是小說、動漫、游戲、電視節目、音樂、舞台劇,甚至只是一個名字、短語,把它們改編成擁有版權的電影,稱作IP電影。

「成功的IP本身自帶『粉絲』,其改編的影視作品有天然的觀眾基礎。」由IP開發的項目對產業鏈的延伸幫助極大,好萊塢電影公司歷來重視續集創作,一旦一部電影成功,就不斷推出續集,這其實也是一種典型的IP思維,把成功的原創劇目變成一個IP概念,不斷地加以開發。

善用IP就要尊重電影創作規律,對IP作品進行現代性改造就是題中之意。」張紹陽說,簡單的內容平移或搬運的影視創作,根本無法重現原著的光彩。創作者更需要挖掘並表現人物的當下價值。有些作品直接改編自國外的IP,更需要把它放在中國語境下加以詮釋。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網路「中楚漢秀影視」

『玖』 究竟什麼是IP,為何影視行業熱衷IP開發

對於當下影視圈來說,IP無疑是最炙手可熱的詞彙。去年,眾多IP改編的電影如《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小時代》系列、《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和《十萬個冷笑話》等都賺得盆滿缽滿,2015年五一檔,就有《萬物生長》、《左耳》、《何以笙簫默》三部「大IP電影」相繼「互撕」。IP究竟為何物?為什麼IP這么流行?

究竟什麼是IP,為何影視行業熱衷IP開發?

優質IP:好的故事和角色

IP,是IntellectualProperty的縮寫,意為知識產權。它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某一個形象,運營成功的IP可以在漫畫、小說、電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轉換。

在過去的一年中,IP進入了大眾視野,並隨著互聯網公司生態的建立,從游戲界逐步延伸至動漫、影視、衍生品、文學等多個領域。IP概念被不斷炒作,多家影視公司也開始了對熱門IP的爭奪。

實際上,說白了,IP指的就是內容,優質IP可以等同於好的故事和角色,這也成為影視作品成功的基礎。

在好萊塢,一些票房高、受觀眾歡迎的電影作品會接二連三創作續集,衍生出「系列電影」,而其中的故事內容和關鍵角色即可被稱之為IP,圍繞經典IP產生的商業價值,可以在不同領域進行反復開發。

例如漫威漫畫公司在1941年創造出的「美國隊長」,圍繞這一形象創作出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活躍在銀幕上,並成為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獲得了全世界無數粉絲的追捧。這一角色形象就成為可以不斷挖掘出商業價值的經典IP。

相對於好萊塢電影來說,中國的電影內容似乎還沒出現像「美國隊長」這樣的經典IP。有人認為最近幾年,西遊題材正在成為國內電影市場上的一個「超級IP」,從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到2014年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都取得了超過10億元以上的票房。但並不是每一部西遊題材的電影就一定會被觀眾接受,還要取決於優質的故事載體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

目前影視界引發IP熱,彷彿只要有IP就有了賺錢的保證,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IP代表著話題,它可以把書粉、游戲粉跟影視粉形成對立,互相PK,道理就跟「跑男」一樣,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討論就會熱門起來。(中國文化報)

優勝劣汰IP更有吸引力

在好萊塢,超級IP電影的成功例子早就已經比比皆是,如《哈利·波特》、《指環王》、《星球大戰》、《變形金剛》等系列影片。由宋鑫擔任製片人的網劇作品《江湖學院》,就是改編自開心麻花的同名舞台劇。在他看來,影視圈如此重視IP,是「因為現在IP是稀缺資源,一個好IP可以開發出各個領域的好產品,它的商業價值是可以持續被挖掘的。一個IP在某一領域成功後復制到另一個領域中成功的幾率比較大,對投資方來說,投資一個IP風險較小,因為已經有成功的底子了。」

電影《同桌的你》製片人杜揚在早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提出自己對IP的看法:「電影更加往觀眾喜聞樂見的角度走,不再是以導演一個人的喜好為主,才導致這些著名的IP越來越搶手,網路小說是經過好多網友的拍磚和優勝劣汰,所以才會特別有吸引力,這是大眾參與的過程。」

網劇、音樂圈IP也沒閑著

如果說2014年是IP元年,那麼在2015年,這場有關IP爭奪的戰爭已經愈演愈烈。除了前面提到的《萬物生長》、《左耳》、《何以笙簫默》,還有計劃在2015年上映的小說改編電影《鬼吹燈》,以及正在拍攝中的《盜墓筆記》、《三體》和即將開拍的《爵跡》。值得一提的是,當電影行業本身的創造者,發現自己的作品有形成品牌的可能,也會投入大量資源塑造IP。

IP更是搶到了音樂圈和網劇圈,由網劇衍生的大電影《萬萬沒想到》已經確認由黃建新監制;《同桌的你》獲得了驚人的4.5億票房後,《梔子花開2015》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宣傳中,《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小蘋果》、《一生有你》也正在改編成為大電影的路上。甚至還有被馬雲講火的名句同名漫畫《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的衍生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