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11屆國際電影節崔永元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11屆國際電影節崔永元

發布時間: 2022-09-18 23:11:45

『壹』 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入圍影片又哪些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15日在京舉辦發布會,共有15部影片入圍天壇獎,其中國外影片12部,國內影片3部,分別是趙天宇執導的《關於我媽的一切》、李亘執導《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劉智海執導《雲霄之上》。

1.《關於我媽的一切》(中國丨120分鍾)

導演:趙天宇

主演:徐帆、張婧儀、許亞軍、張歆藝、陳明昊

2.《此時此愛》(芬蘭丨82分鍾)

導演:哈米·拉梅贊

主演:Niilo Airas/Toni Airas/Lumi Barrois/勞拉·布林/ Muhammed Cangore / Pezhman Escandari

3.《生命的停車場》(日本丨126分鍾)

導演:成島出

主演:吉永小百合、松坂桃李、廣瀨鈴

4..《籠中鳥》(瑞士、德國丨119分鍾)

導演:奧利弗·瑞斯

主演:傑拉·哈斯/安納托·陶布曼/喬爾·巴斯曼

5..《雲霄之上》(中國丨90分鍾‍‍‍‍‍‍‍‍‍‍‍‍‍‍‍‍‍‍‍‍‍‍‍‍‍‍‍)

導演:劉智海

主演:陳偉鑫/吳嘉輝/聶勁權/應林堅

6.《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中國丨105分鍾)

導演:李亘

主演:齊溪/謝承澤/牛超/邱天/宋寧峰/陳永忠

特別出演:張艾嘉

7.《攻城日記》(俄羅斯丨118分鍾)

導演:安德烈·扎伊采夫

主演:Olga Ozollapinya / Sergey Dreyden / Andrey Shibarshin / Darya Rumyantseva

8.《韋素山丘的學校》(阿根廷丨70分鍾)

導演:巴塔妮婭·卡帕托

主演: Clementina Folmer /瑪拉·貝什泰利/ Pablo Seijo / Irene Zequin

9.《會議》(俄羅斯、愛沙尼亞、英國、義大利丨135分鍾)

導演:伊萬·特韋爾多夫斯基

主演:菲利普·阿德耶夫/ Natalya Pavlenkova /彥·薩普尼克

10.《最後一場膠片電影放映》(印度、法國丨110分鍾)

導演:賓·納倫

11.《國王之夜》(法國、象牙海岸、加拿大、塞內加爾丨93分鍾)

導演:菲利普·拉科特

主演:史蒂夫·蒂英楚/Rasmane Ouedraogo

12.《不得安息的老婦人》(羅馬尼亞丨99分鍾)

導演:安德烈·格魯茲尼茨基

主演:米爾恰·安德烈埃斯庫 / Valer Dellakeza / 加布里埃爾·斯巴修

13.《信誓》(丹麥丨120分鍾)

導演:比利·奧古斯特

主演:碧爾特·諾伊曼/西蒙·本尼傑格/安德斯·亨里奇森

14.《遙遙月岩行》(澳大利亞丨96分鍾)

導演:庫爾特·馬丁

主演:Aaron Jeffery/傑西卡·娜皮埃爾/大衛·菲爾德

15.《墜雪少女》(法國、比利時丨92分鍾)

導演:沙琳·法維耶

主演:傑瑞米·雷乃/諾亞·阿比塔

『貳』 中國電影在世界各電影節或電影展上獲獎的歷史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參考資料:

『叄』 2021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入圍片單

入圍2021年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的影片有:趙天宇導演的《關於我媽的一切》、哈米.拉梅贊導演的《此時此愛》、成島出導演的《生命的停車場》、安德烈.扎伊采夫導演的《攻城日記》、李亘導演的《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

基本信息

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電影節,於2021年9月21日至9月29日舉行,開閉幕影片分別為《長津湖》《蘭心大劇院》。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於9月14日(星期二)中午12:00正式開票。中國電影博物館作為展映影院,將於9月17日至9月30日在四號影廳和IMAX GT巨幕激光廳為觀眾呈現23部精彩影片。

2021年9月21日,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肆』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1935年 《漁光曲》在前蘇聯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舉辦的電影節上獲「榮譽獎」,並獲得一枚金牌。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百萬雄師下江南》、《紅旗漫卷西風》、《大西南凱歌》、《東北三年解放戰爭》獲「紀錄片名譽獎」。《踏上生路》獲「短片名譽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中國民族大團結》獲「報道片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翠崗紅旗》獲「攝影工作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水土保持》獲「威尼斯第一屆科教片電影節榮譽獎」。
《桂林山水》獲大馬土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銅質第二獎章。
《歡樂的歌舞》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短紀錄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獲第九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報道紀錄片獎。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乘風破浪過長江》獲第五屆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
《機智的山羊》獲羅馬尼亞木偶片國際電影節獎狀。
《祝福》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片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中國的木偶藝術》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1959年 《海魂》獲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電影節為世界和平而斗爭二等獎。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蘿卜回來了》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砍柴姑娘》、《一幅僮錦》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金色的海螺》獲印尼第三屆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差不多》獲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日青年獎。
《紅色娘子軍》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7年: 中日合拍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中國影片《邊城》在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獲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袁霞獲南斯拉夫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牧笛》獲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丹麥登塞城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1980年 《狐狸打獵人》獲南斯拉夫薩格拉布第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梅花巾》獲菲律賓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詩瑪》獲桑德坦爾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灕江畫童》獲哥倫比亞薩拉曼卡短片電影節二等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極獎。
《中國冰川》獲「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技片榮譽獎。
《藍色的血液》獲第12屆西柏林綠色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1983年 《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
《孔雀公主》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筆中情》獲法國魯瓦揚電影節外國影片獎。
《馬路天使》、《三毛流浪記》、《甲午風雲》、《阿Q正傳》、《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舞台姐妹》獲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四個小夥伴》獲法國郎市青年觀眾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中國水城》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和音樂獎。
《中國旅行》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公眾獎,同時獲音樂二等獎。
《自古華山一條路》獲特蘭托第31屆國際高山探險電影節卡洛、阿貝爾·基耶薩特別獎。
《飛毽》獲波蘭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內蒙古草原》、《江蘇秀色》獲法國塔布市第17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音樂獎。
《遺傳工程初探》獲法國第36屆國際科學電影協會年會榮譽獎狀。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青春萬歲》獲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泉水叮咚》獲第5屆托馬爾青少年國際電影節小演員表演獎。
《城南舊事》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女大學生宿舍》的導演史蜀君獲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比賽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夏威夷第4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最佳影片獎和柯達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民族體育盛會》獲突尼西亞第4屆國際運動電影節獎牌1枚。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騰飛吧,中華健兒》獲義大利第14屆都靈國際體育電影節二等獎。
《九寨溝夢幻曲》獲波蘭第22屆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銅龍作曲獎。
《錦綉中華》獲第1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和蘇聯國家旅遊委員會積極宣傳旅遊,鞏固和平與友誼獎。
《體育盛會》獲第8屆匈牙利國際體育電影節匈牙利電影總局獎。
《灰喜鵲》獲葡萄牙第11屆聖塔倫農業環境國際電影節環境短片組科教片一等獎—金葡萄獎。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不當演員的姑娘》獲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孔雀公主》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兒童電影節水晶蝴蝶杯。

1986年 《郵緣》、《烏鴉與麻雀》獲「法國第1屆科羅朱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飛來的仙鶴》獲法國阿朗松國際兒童電影節農業信貸銀行獎。
《四個小夥伴》獲伊朗第16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榮譽獎。
《流浪漢與天鵝》中的吳丹獲蘇聯第9屆塔什干國際電影節主角獎。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少年彭德懷》獲「葡萄牙第15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兒童片獎。
《絕響》獲義大利第四屆都靈國際青年電影節特別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美國第8屆洛杉磯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外國家庭電影優秀獎。
《野山》獲法國第8屆三大洲國際電影節大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防治沙漠化》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森林與我們》獲銀穗獎、《籠養蒼蠅》獲銅穗獎。
《三峽情趣》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銀比雷娜獎和公眾獎。
《浙江山水情》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魚桑爭秋》獲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發第13屆國際環境保護電影節一項主獎。
《紅蟻樹》獲波蘭克拉科夫第23屆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片獎。
《中國西南行》獲第19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旅遊電影節金花獎大獎。
《長江截流》獲第1屆瑞士洛桑國際能源電影節特別獎第一名。
《貓頭鷹》獲列寧格勒第38屆國際科學影片協會榮譽證書。
《三十六個字》獲南斯拉夫第7屆薩格勒布國際畫片電影節D組教育片獎。

1987年 《回聲》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環境保護電影電視節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獎。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草人》獲第2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C組一等獎。
《超級肥皂》獲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D組二等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五虎將》獲第17屆德黑蘭國際科教片節金像獎、《灰喜鵲》獲銀像獎、《瀑布》獲榮譽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盜馬賊》獲第4屆第三世界電影節頭獎。
《褐馬雞》、《中國珍稀動物》、《不能消失的顏色》獲第2屆國家公園紀錄片國際影視節優秀影片獎。
《井》獲義大利第29屆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銀質獎;女主角潘紅獲演員銀質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老井》獲義大利第11屆大沙爾索國際新電影節一等獎。
《中國造船》獲米蘭第27屆國際海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南北少林》獲都靈第43屆國際體育電影節一等獎——都靈頭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遠離戰爭的年代》獲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第10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霍賈·納斯列金獎。
《化石寶庫》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教片電影節金獎。
《生命的能源》獲第2屆洛桑能源電影節金獎。
《人鬼情》獲巴西第5屆國際影視錄像電影節

1989年 《大小夫人》獲保加利亞第5屆幽默與諷刺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江南居民》、《美在自然》獲瑞士能源博士後研究人員協會特別獎。
《少年犯》獲伊朗第7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兒影片國際賽類最佳演員獎。

1990-2008《紅河谷》《永樂大鍾》《一個都不能少》《一聲嘆息》《蘇州河》《站台》《月蝕》《我的父親母親》《卧虎藏龍》《霸王別姬》《戲夢人生》《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春光乍泄》《鬼子來了》《花樣年華》《本命年》《阮玲玉》《喜宴》《香魂女》《女人四十》《紅粉》《太陽有耳》《河流》《悲情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過年回家》《可可西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孔雀》《立春》《西幹道》《左右》

參考自 唐懿馨:http://..com/question/68456033.html

『伍』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走出過哪些明星

鄧麗君的祖籍是大名

『陸』 小崔說事(一)台詞

《小崔說事(一)》台詞:

崔永元: 您好…大叔您好…請坐~~~請坐大叔

趙本山: 恩

宋丹丹: 恩~~~ 咳~~~

崔永元: 大叔大媽呀(稍微有一點緊張)

崔永元: 稍微有一點緊張。大叔大媽呀,是第一次到電視台的演播室吧!

趙本山: 第一次。

宋丹丹: 恩,是~~~

崔永元: 剛來這個演播室啊,都會有一點緊張。你看有這多攝象機,這么多觀眾,一會咱們談著談著就能放鬆。咱們先來個自我介紹。

趙本山: 咋介紹?

崔永元: 按您家裡的習慣。

宋丹丹: 那我先說唄~~~

崔永元: 好

宋丹丹: 我叫白雲,

趙本山: 我叫黑土,

宋丹丹: 我七十一,

趙本山: 我七十五,

宋丹丹: 我屬雞,

趙本山: 我屬虎,

宋丹丹: 這是我老公,

趙本山: 這是我老母—— (樂隊奏樂)

趙本山: 我老伴兒,

宋丹丹: 差輩兒了~~~

崔永元: 請坐請坐。大叔大媽呀,太緊張了,別緊張。我跟您說這個談話節目吧,它有話題,咱一談話題它就不緊張了。

趙本山: 對

崔永元: 今天的話題是「昨天,今天,明天」。我看咱改改規矩,這回大叔您先說。

趙本山: 昨天,在家准備一宿;今天,上這兒來了;明天,回去,謝謝!

(樂隊奏樂)

趙本山: 挺簡單,

崔永元: 不是,大叔我不是讓您說這個昨天,我是讓您往前說,

宋丹丹: 前天,前天俺們倆得到的鄉里通知,謝謝。

崔永元: 大叔大媽呀,我說的這個昨天、今天、明天呀,不是~~~昨天、今天、明天,

趙本山: 是後天?

崔永元: 不是後天,

宋丹丹: 那是哪一天呢?

崔永元: 不是哪一天。我說的這個意思就是咱,這個——回憶一下過去,再評說一下現在,再展望一下未來。您聽明白了嗎?

趙本山: 啊~~~ 那是過去、現在和將來!

宋丹丹: 那也不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吶,

趙本山: 是,你問這~~~ 有點毛病。

宋丹丹: 對,沒有這么問的。

崔永元: 我還弄錯了我還~~~ 那誰先說呀?

趙本山: 我說吧,還有準備。

崔永元: 啊,准備好啦?

趙本山: 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齊心合力跨世紀,一場大水沒咋地。謝謝!

崔永元: 感謝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咱們下周實話實說,再見!


(6)11屆國際電影節崔永元擴展閱讀:

《小崔說事(一)》演員表:

1、趙本山

趙本山,1957年10月2日出生於遼寧省開原市,喜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小品演員、東北二人轉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

1982年,遼寧省舉辦第一屆農村小戲調演,在梁秀亮與崔凱合作的拉場戲《摔三弦》劇中扮演盲人張志,一舉成名。

1987年趙本山和潘長江搭檔演的《瞎子觀燈》,在沈陽演了五六百場,一天就演四五場。同年,他調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

1988年,主演電視戲曲片《雙送鴨》。1988年春節晚會已經定下趙本山參加哈爾濱分會場的演出,而且節目提前錄了像,全鐵嶺的人都知道他上了春節晚會,但後來他的節目卻沒播,趙本山卻一直等到電視里打出「再見」。

1989年參加首屆東北三省民間藝術節,參加遼寧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1990年,在姜昆的推薦下進入了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並主演拉場戲《1+1=?》、《麻將、豆腐》。創作出了《相親》、《我想有個家》、《牛大叔提干》、《紅高粱模特隊》、《昨天今天明天》、《賣拐》、《賣車》、《功夫》等經典小品。

1991年,拍攝電視劇《過了這一村》,擔任男主角,獲「飛天」二等獎。

1997年,主演電視連續劇《一鄉之長》,獲遼寧長篇電視劇一等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9年,拍攝的電影《男婦女主任》榮獲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優秀故事片獎」、「獲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並被遼寧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德藝雙馨」藝術家。

2000年7月,任電影《幸福時光》男主角。

2002年在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拍攝的電視劇《劉老根》中,擔任導演及男主角。9月以趙本山名字命名的「趙本山杯」小品大賽會同中國鐵嶺首屆國際民間藝術節在鐵嶺舉行。

2007年,指導拍攝《鄉村愛情2》。同年和宋丹丹合作演出了電影《落葉歸根》入圍第44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2009年,與黑龍江電視台聯手打造大型娛樂劇《本山快樂營》,9月30日凌晨,趙本山在上海突發腦出血入院治療,後被緊急送往華山醫院,其病情被初步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

經過多位專家精心治療,半個月左右康復出院。12月,本山傳媒與台灣東風傳媒,華納音樂、環球熱力兄弟影音在北京劉老根大舞台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宣告三家娛樂集團聯手,打造華人TOP YOUNG偶像組合。

2010年4月底,趙本山投資並主演了由朱延平執導,寧財神編劇的電影《大笑江湖》。同年5月29日,趙本山獲得第三屆華鼎之夜最具分量的「中國年度最傑出藝術家成就大獎」。

2011年2月,在「2011年CCTV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喜愛的優秀節目評選」中,趙家班表

演的小品《同桌的你》獲得了小品類節目一等獎,趙本山已十三度加冕小品王。

2012年,拍攝《鄉村愛情小夜曲》,在戲中與80後演員關婷娜飾演"夫妻"。7月拍攝了《鄉村愛情變奏曲》並在裡面有大量戲份出現。

2013年,拍攝《東北往事》和《鄉村愛情7》。6月23日,由農業部等部門主辦的中國「美麗鄉村快樂行」活動,在黑龍江雞西密山市白魚灣鎮正式啟動。

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形象大使趙本山帶領劉老根大舞台演員,為湖沿村的農民送上了一台「大篷車」文藝演出。

2013年宣布正式退出春晚舞台,留下機會和空間給更多的年輕人。

2013年1月30日,趙本山在參與了江蘇衛視蛇年春晚的錄制,「零片酬」表演小品《有錢了》之後,又做客由郭德綱主持的江蘇衛視新節目《郭的秀》,在節目中,趙本山出人意料地表示,將永久退出小品界。7月12日下午,2014年中央電視台

春節聯歡晚會新聞發布會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趙本山被聘任為副總導演,語言節目總監。

2014年,趙本山早早表達了想上春晚的想法,他說:「第一,我聽黨的話;第二,我聽老百姓的話。要是大家早都把我忘了呢?但如果大家還願意看我這張老臉,我會奮不顧身。雖然我身體可能是有點問題,但是,不至於倒在台上。

2015年12月30日,趙本山出席電影《過年好》的發布會,該片由趙本山領銜主演,高群書執導,於2016年大年初一上映。

2、崔永元

崔永元,1963年出生於天津北辰區,主持人,全國政協委員。

1963年2月20日,崔永元出生於天津北辰區,父親為軍人,四歲時舉家進京,就讀北京良鄉小學,北京豐台三小,小學頭三年就讀於北京郊區一農村小學,後以北京重點中學12中錄取最低線的分數考入該校。

1981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1985年畢業後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任記者,先後客串中央電視台策劃東方時空等節目。

198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午間半小時》中有了記者崔永元報道的聲音。從中國傳媒大學新聞采編專業畢業後,電台記者成了崔永元的本業。

1993年,崔永元開始進入《東方時空》。

1995年策劃《東方時空》的特別節目《真實再現》。1996年4月28日開始做《東方時空》的周日版特別節目《實話實說》,主持人身份嶄露頭角,大受歡迎。

1998年,正式調入中央電視台。他睿智、幽默,傳遞出了多種聲音,展示了多元化的視角,倡導一種寬容理解的真誠對話氣氛,給當時「一本正經」的電視屏幕帶來了極大的活力。

2001年時,沉重的工作精神壓力,導致崔永元已經從睡眠障礙發展到嚴重的精神抑鬱症,而過多服用鎮靜類葯物後,他的身體已經產生了抗體。

2002年,崔永元出書《不過如此》,成為暢銷書目。

2002年崔永元突然離開《實話實說》,之後人們才知道原因是他得了重度抑鬱症。走出抑鬱症陰影的崔永元曾在接受央視《人物》欄目專訪時,自曝得重度抑鬱症時,每天都在想著自殺。

2003年7月,崔永元開始主持新節目《小崔說事》。

2004年4月3日,崔永元積數年心血創制的新欄目《電影傳奇》開播,內容涉及150部老電影。崔永元在節目中既是主持人,又是主要演員,既講故事又演故事,同時又監制推出了老電影歌曲聯唱專輯《寧死不屈》。

『柒』 我知道的參演嘉賓

具有太空艙腔調的導師席上,崔永元、李艾、郭敬明赫然落座。這個「完全不可能的」超級組合是《我知道》節目的導師陣容 。 崔永元崔永元,1963年出生於天津北辰區,主持人。1981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1985年畢業後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任記者,客串中國中央電視台策劃《東方時空》等節目。
1996年以《實話實說》主持人嶄露頭角,受到歡迎。2003年7月開始主持《小崔說事》。2009年崔永元既主持,又主演了《電影傳奇》,在節目中,既講故事又演故事。2010任紀錄片《我的抗戰》總策劃。2011年9月,「崔永元·新銳導演計劃」在北京啟動。
2012年4月14日,崔永元主持了第一期《謝天謝地,你來啦》。9月28日和周立波共同主持《小崔說立波秀》2013年9月22日,崔永元告別央視演出,露惜別意,[1]崔永元離職手續辦完後,成立個人工作室。崔永元離職央視後加盟河南衛視並作為《成語英雄》的節目嘉賓。[2]
2013年12月16日,崔永元正式從央視離職,入職中國傳媒大學任教。 國際 郭敬明郭敬明[1],1983年6月6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中國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最小說》等雜志主編。
高中時期以「第四維」為筆名在網站榕樹下發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2003年,因玄幻小說《幻城》而被人們熟知和關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島」工作室,開始主編《島》系列雜志。2005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說《1995——2005夏至未至》。2007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說《悲傷逆流成河》。2008年至2012年陸續出版[1]《小時代》「三部曲」。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編自導的同名電影《小時代》問世,並因此獲得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新片「最佳新人導演」獎。2013年12月,郭敬明出版散文集《願風裁塵》,並在騰訊文學首發。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執導的電影《小時代3:刺金時代》上映,2015年7月9日,電影《小時代4:靈魂盡頭》上映 李艾李艾,1979年1月4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畢業於廣東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系,中國大陸女模特、演員、主持人。
1999年獲得FORD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國總冠軍[1],開始模特之路。2001年獲得國際品牌中國十大名模獎[2]。2002年獲得中國職業十大名模稱號[3],同年推出個人首支單曲《我喜歡我自己這樣》[4],隨後開始主持生涯。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廣州傳遞第三棒火炬手[5]。2010年主持江蘇衛視談話類節目《幸福晚點名》[6],並在同年上映的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中出演伊娃一角,並入圍第2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新人獎[7]。2012年開始擔任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嘉賓。 楊林四川衛視金牌主持人,川台一哥。四川省春節聯歡晚會、四川衛視跨年演唱會主持人;四川衛視王牌欄目《中國藏歌會》主持人。代表四川亮相第22屆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盛典。

『捌』 王曉棠個人簡介

少將王曉棠,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籍貫江蘇南京。王曉棠1934年生於河南開封,幼年時代隨父母遷居重慶。因受家庭熏陶,從小就拜師學唱京劇。初中時已學會"鐵弓緣"、"驚夢"等許多唱腔。1948年舉家遷居杭州。次年畢業於浙江省立中專,繼續自學京劇。1952年參軍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京劇團,次年調入總政話劇團。1958年正式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曾任八一廠副廠長、廠長。1988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92年兼任黨委書記,1993年7月晉升少將。
王曉棠,第一次登上銀幕是1955年拍攝的《神秘的旅伴》一片,片中扮演一個黎族姑娘,傳神的眼睛,奔放的熱情,感染了觀眾,成為觀眾較為喜愛的電影演員。隨後在《邊寨烽火》一片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瑪諾,1958年獲11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60年代初又成功地塑造了《野火春風斗古城》中性格不同的金環、銀環姐妹倆,再次顯示她的表演技巧。還出演過的影片《海鷹》、《碧空雄師》、《鄂爾多斯風暴》、《英雄虎膽》,其中以不多的篇幅,塑造了具有性格氣質的人物,展現出她的較強的塑造力。後又導演和編劇多部作品。
王曉棠出身於京劇演員,她在銀幕上的表演保留了京劇演員眼睛的表現力強的長處,又要適應電影表演的生活化,對表演加以抑制,收斂,賦予充實的內心活動,使眼睛會說話,可又不過火,走樣。曾有人稱她是"全能演員",因為她除能說一口純正的北京話,而且還會說地道的河南、杭州、四川、河北等地方言。周總理看過她用四川話演出的單人諧劇《賣電影票》,為之捧腹不止。可見她的藝術才華是何等的博學多才。

傲視群芳,俏也爭春/明星 將軍/王曉棠
王曉棠,在六十年代的電影《英雄虎膽》中,她演反角,風頭竟然蓋過了主角。電影中王曉棠演的是國民黨特務阿蘭,王曉棠在影片內跳了一段當時聞所未聞的熱情激昂的倫巴!苗條的身軀散發著青春的氣息。舞會上特務阿蘭勾引打入敵人內部的解放軍...現代的年輕人一定納悶:在這么好看的美人面前,解放軍叔叔為什麼就不動心呢?其實,據說,此片播出以後,當時的大街小巷就暗潮湧動,出現了許多偷偷學跳倫巴的青年男女。可以肯定的是,這股「地下流行」一反常態,是由男性發起並主導的...「中國第一女特務」的雅號,不脛而走。對此,崔永元說「老電影里只有女特務燙發,只有女特務有女性曲線。不只是女特務,其他反面人物形象也經常比正面人物容易流傳,這可能是因為正面人物太拘謹、太模式化了吧。」....「我就敢說,如果把現在的藝術家放到當年的環境中,他們拍不出那麼好的東西!」。江青氣憤地說,「別人都說王曉棠漂亮,我看到她就有氣。」一夜間王曉棠被趕到懷柔林場勞動 改造,在那裡一呆就是6年。江青曾經是個漂亮女人,她怎麼就容不得另一位漂亮的女人呢?...
後來王曉棠出任十餘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廠長,1992年兼任黨委書記,大校,1993年7月晉升為將軍。並領導了《大轉折》、《大進軍》等巨片。2001年王曉棠自編自導的《芬芳誓言》,再次榮獲當年度《大眾電影》 「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多才多藝的王曉棠,在演員、導演和行政這「人生三部曲」中,給自己畫上了一個最漂亮的句號,可謂:「傲視群芳,俏也爭春」。

『玖』 姓崔的名人有哪些

姓崔的名人有:

1、崔林:

崔健,1961年8月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人、電影人。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無所有》,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1988年1月,崔健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了第一次個人演唱會。

『拾』 范冰冰否認崔永元所稱4天片酬6千萬嗎

2018年5月29日,范冰冰工作室發聲明回應崔永元爆料稱,崔永元公開發布涉密合約,並公然侮辱范冰冰的行為,既破壞了商業原則,又涉嫌侵犯合法權益,同時否認「拍攝4天片酬6千萬」傳言。

聲明中稱,5月28日,崔永元在微博中發布了一條「你不用演,你是真爛」的侮辱性博文,文中附有多張涉密演出合約照片,范冰冰作為合約演出演員,演出酬金和其他細節被曝光。今天上午,崔永元再發微博影射范冰冰演一出戲,但卻簽兩份合同,還附上了一張簽名主體不詳的授權書,影射其參加四天演出拿到6000萬元的酬費。

1996年參演首部電視劇《女強人》踏入演藝圈,1998年主演電視劇《還珠格格》獲得廣泛關注,2002年主演電影《一見鍾情》進入影壇。2004年憑借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手機》獲得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2005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剛剛開始》踏入歌壇。2007年憑借電影《心中有鬼》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同年主演的電影《蘋果》入圍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第4屆歐亞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2010年主演李玉執導的電影《觀音山》獲得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該片亦獲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2011年擔任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

2013年獲好萊塢報道年度最佳國際藝人獎,2013年-2017年連續五年蟬聯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榜首。2015年上榜《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女星第4名,2016年主演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中國內地唯一獲得兩次國際A類電影節演員榮譽的華人演員,該片亦獲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貝殼獎。

2017年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並上榜影響世界的100人,擔任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成為奧斯卡金像獎評委會成員;同年憑借《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及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