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是哪個電影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是陸川執導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可可西里巡山隊員為了追捕藏羚羊盜獵分子,保護藏羚羊和生態環境,頑強抗爭甚至不惜放棄生命的經歷。
電影《可可西里》根據一下真實故事改編而來,故事發生地可可西里,位於中國版圖的西部、青藏咴鬧行牡卮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一百萬只珍貴的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歐洲和美洲市場對莎圖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導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絨價格暴漲,中國境內的可可西里無人區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各地盜獵分子紛紛湧入可可西里獵殺羚羊。短短幾年間,數百萬藏羚羊幾乎被殺戮殆盡,現在可可西里大約只殘存有不到兩萬只藏羚羊。
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五年多的時間中,野氂牛隊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盜獵分子進行了無數次浴血奮戰,兩任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
可可西里——一個神秘而令人嚮往的地方,如同它的原意:美麗的少女一樣,千萬年來,可可西里在寧靜與和諧中存在著。不知何時,人類的大腳踏了進來,和諧被打破了。當罪惡的槍聲在可可西里響起後,寧靜就不復存在。貪婪與血腥、保護與再生,構成了當今的可可西里,也就有了這部影片——《可可西里》。陸川通過鏡頭以獵殺藏羚羊和阻止獵殺藏羚羊這個載體,講述了人在絕境中的生存掙扎和人與自然的相互抗爭。
這是一部關於信仰與生命的電影,是一部關注人類自我生存狀況和自然環境的電影。《可可西里》不只是電影,它是人生,它也是一場戰爭。
獲獎記錄
2004年10月31日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4年11月20日陸川導演獲得MTV 頒發的年度最具風格導演獎。
2004年12月4日獲得台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攝影兩項大獎。影片共獲五項提名,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原創編劇獎。
2005年1月獲美國桑丹斯(日舞)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提名.
2005年1月陸川導演獲得第一屆兩岸三地中國導演協會最佳年度青年導演獎。並獲最佳年度導演提名。
2005年1月陸川導演被新浪網授予2004年度最新銳導演獎。
2005年5月14日,在第12屆大學生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獎和評委會大獎。
2005年8月獲得華表獎傑出電影和傑出導演獎。
2005年11月金雞電影節獲得最佳故事片獎。
2006年4月獲得香港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4年在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第十四屆上海影評人「十佳影片」評選活動中,陸川導演榮獲2004年度「最佳導演」獎,影片《可可西里》獲得2004年度「十佳影片」獎。[1]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5
Don Quixote Award - Special Mention
陸川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 2006
最佳亞洲電影
金馬影展(Golden Horse Award) 2004
最佳影片
最佳攝影
曹郁
最佳男主角 (提名)
多布傑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ly Written for the Screen (提名)
陸川
最佳導演 (提名)
陸川
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2005
World Cinema - Dramatic (提名)
陸川
中國電影金雞獎 2005
最佳劇本 (提名)
陸川
最佳導演 (提名)
陸川
中國電影華表獎 2005
Outstanding Director
陸川
中國電影華表獎 2005
Outstanding Film
東京國際電影節 2004
Special Jury Prize
陸川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Tokyo Grand Prix) 2004
(提名)
陸川
Shanghai Film Critics Awards(Film of Merit) 2005
Shanghai Film Critics Awards 2005
最佳導演
陸川
Marrakec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5
Golden Star (提名)
陸川
Golden Rooster Awards(Golden Rooster) 2005
最佳影片
最佳音樂 (提名)
Lao Zai
最佳音響 (提名)
Qin Song
最佳男主角 (提名)
多布傑
Ⅱ 東京電影節是一個什麼樣的活動
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世界9大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主辦。
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也是日本國內唯一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A類競賽型國際電影節活動。
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東京國際電影節致力於發掘優秀的亞洲及國際電影,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電影節更在2013年設立全新競賽單元「亞洲未來」,旨在挖掘亞洲電影新人。
(2)2004東京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舉辦會場
主要是在"Bunkamura」(直譯:文化村,為東京所有的大型綜合文化設施,位置在東京澀谷鬧區)中的4個會場內舉行。
從2004年開始,同時在Bunkamura和六本木之丘的主會場舉行,此外2005年由於合辦企劃的關系,也在秋葉原的會場"秋葉原ENTAMATURI」舉行。
第7屆的電影節剛好遇到平安遷都1200周年紀念,因此移師京都,以「京都國際電影節」(KYO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為名稱舉行。
Ⅲ 請列舉世界各地的電影節
A級國際電影節: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共有11個,它們的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
註:1.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這11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級標准。2.電影大獎和電影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電影節都會設立相關的獎項,如:金棕櫚獎、金熊獎、金獅獎等。但除了評獎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以交流為目的的其他相關活動,持續時間一般較長。而單純的電影大獎(更確切地說是區域性電影大獎)主要以評選為目的,多限於一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以鼓勵本國電影發展,主要通過影展的形式舉行,如奧斯卡金像獎、歐洲電影獎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區域電影大獎發展成後來的國際電影節的情況)。當然不管是電影節和電影大獎,它們的重頭戲都是最後的頒獎晚會。
Ⅳ 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1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Ⅳ 請問大佬有笑之大學2004年上映的由役所廣司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笑之大學笑の大學》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71YHs7HICTkrlXI-rvDw
導演:星護
編劇:三谷幸喜
主演:役所廣司、稻垣吾郎、高橋昌也、小松政夫、木村多江、加藤愛、八島智人
類型:劇情、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2004-10-25(東京國際電影節)、2004-10-30(日本)
片長:121分鍾
又名:笑的大學、Warainodaigaku、UniversityofLaughs
故事發生在1940年秋的日本。政府在戰時為了加強文化監管,在警察局設立了演劇檢查科。剛從中國東北偽滿洲國調來的審查官向坂(役所廣司飾)是個不苟言笑、不通情理的鐵面判官,他掌握著演劇劇本的生殺大權。笑之大學劇團的喜劇作家椿一(稻垣吾郎飾)帶著他的劇本來到了向坂的調查室,一場喜劇劇本的搞笑升級拉鋸戰由此拉開了帷幕。故事發生在七天的時間里,每天向坂的惡意刁難都層層升級,一個個無理的要求向編劇椿一逐個拋出,椿一見招拆招努力應對的同時卻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精彩喜劇劇本。連一向厭惡喜劇、希望喜劇從地球上消失的向坂都迷失了初衷,漸漸陶醉在椿一搞笑故事中。甚至幫助椿一修改劇本,使劇本的搞笑程度達到了又一個高峰。然而倆人的政治立場決定二人最終走向了對立,向坂向椿一使出了殺手鐧,椿一是否能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呢......
本片在2005年的日本電影學院獎上獲得了...
Ⅵ 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戛納、威尼斯、柏林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是由日本映像國際振興協會主辦,亞洲最大的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作者聯盟(FIAPF)承認的長篇電影節活動(Competitive feature film festival)。
東京國際電影節於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電影節主要會場在東京的澀谷區,部分活動則分散在東京多個地點舉行。 主要是在"Bunkamura」(直譯:文化村,為東京所有的大型綜合文化設施,位置在東京澀谷鬧區)中的4個會場內舉行。
從2004年開始,同時在Bunkamura和六本木之丘的主會場舉行,此外2005年由於合辦企劃的關系,也在秋葉原的會場"秋葉原ENTAMATURI」舉行。
第7屆的電影節剛好遇到平安遷都1200周年紀念,因此移師京都,以「京都國際電影節」(KYO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為名稱舉行。
Ⅶ 大型國際電影節獎金情況介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分,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分,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分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
上海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9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次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於A類即非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舉辦了7屆。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金爵獎」的8個獎項,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的。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曾經擔任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國際評委。為了鼓勵亞洲新人創作、為亞洲電影向世界的擴張搭建平台,電影節於2004年在金爵國際電影論壇下,設立了亞洲新人獎,並資金重獎亞洲電影新人。
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當時國家廣電總局將中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定在上海還有很深的涵義: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上海文化為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帶來了最初的繁華;上海,曾經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的影像。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說是上海這個城市對電影情結的一個還願。
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章程,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由四個主要活動組成:「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國際影片展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以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現在,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1946年由前捷克斯洛伐克創辦,每年6-7月間舉辦,為期2周,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獎」,簡稱「水晶球獎」。從1959年起又同前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交叉舉行。
=============================================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獎項名稱: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其他名稱: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時間: 1953年
主辦單位: 西班牙
獎項介紹
Title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53年創辦,系西班牙舉辦的最早、也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西班牙國際電影節王後」之稱。電影節得到西班牙政府有關部門及一些企業和私人的支持、贊助,並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凡未參加過其他國際電影節的各國影片,不受數量限制,經電影節主席及選片委員會審定批准後,都可參加電影節的比賽或會外放映。電影節每年一次,歷來在9月舉行,1961年至1972年改在6月或7月舉行,1973年又恢復在9月舉行,為期10天左右。該電影節1959年至1979年間正式評獎,電影節設「金殼獎」、「銀殼獎」等獎項。
=============================================
要搜集還真不容易,陸續會整理補充當中……
Ⅷ 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國內獲獎
年份中國電影人獲獎1987 第0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特別獎、東京都知事獎:吳天明《老井》,最佳男演員:張藝謀《老井》 1991 第0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黃健中《過年》,最佳女演員:趙麗蓉《過年》 1992 第0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櫻花銀獎:賴聲川《暗戀桃花源》 1993 第0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藍風箏》,最佳女演員:呂麗萍《藍風箏》,青年電影櫻花金獎:《找樂》寧瀛,青年電影櫻花銅獎:蔡明亮《青少年哪吒》,鼓勵獎:陳小滿、張文瑤、易天《藍風箏》,王啟贊《月光少年》 1994 第0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天國逆子》嚴浩最佳導演:嚴浩《天國逆子》最佳男演員: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 1995 第0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電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霸王別姬》 ,最佳導演:陳凱歌《霸王別姬》,最佳男主角:張國榮《霸王別姬》 1996 第0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吳天明《變臉》,最佳男演員:朱旭《變臉》,青年電影櫻花銀獎:《春花夢露》林正盛 1997 第1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曾靜、劉若英《美麗在唱歌》 1999 第1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青年電影櫻花金獎、亞洲電影獎:《黑暗之光》張作驥 2002 第1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邵丹(攝影)《天上的戀人》 2003 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麒麟獎:霍建起《暖》 2004 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陸川《可可西里》 2005 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侯孝賢,最佳女主角:金雅琴,《我們倆》最佳藝術成就獎:《泥鰍也是魚》楊亞洲 2006 第1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十三棵泡桐》呂樂最佳藝術貢獻獎:《父子》譚家明 2007 第2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李繼賢《西幹道》 2008 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陳凱歌 2010 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王千源《鋼的琴》,最佳女主角:范冰冰《觀音山》,最佳藝術貢獻獎:李玉《觀音山》 2011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杜家毅《轉山》 2013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王景春《警察日記》,亞洲未來單元獎:《今天明天》
Ⅸ 我的軍中情人的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1月15日
以色列 Israel 2002年8月1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02年11月16日…….....(釜山國際電影節)
德國 Germany 2003年2月10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英國 UK 2003年4月6日…….....(London Lesbian and Gay 電影節)
法國 France 2003年5月16日…….....(戛納電影市節)
美國 USA 2003年5月18日…….....(Boston Gay and Lesbian 電影節)
義大利 Italy 2003年5月30日
美國 USA 2003年6月14日…….....(聖弗朗西斯科國際電影節)
美國 USA 2003年8月10日…….....(North Carolina Gay 和 Lesbian 電影節)
丹麥 Denmark 2003年8月13日…….....(哥本哈根 國際電影節)
芬蘭 Finland 2003年9月19日…….....(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
美國 USA 2003年9月24日…….....(紐約)
美國 USA 2003年9月26日…….....(聖弗朗西斯科,加利福尼亞)
巴西 Brazil 2003年9月27日
美國 USA 2003年10月3日
美國 USA 2003年10月8日
美國 USA 2003年10月10日…….....(加利福尼亞,洛杉磯)
丹麥 Denmark 2003年10月18日
美國 USA 2003年10月20日
芬蘭 Finland 2003年11月
瑞士 Switzerland 2003年11月27日
德國 Germany 2003年12月11日
美國 USA 2004年1月26日
美國 USA 2004年2月28日
南非 South Africa 2004年3月12日
美國 USA 2004年4月1日…….....(威斯康星州電影節)
美國 USA 2004年4月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4年5月13日
日本 Japan 2004年7月16日…….....(東京國際電影節)
巴西 Brazil 2004年9月17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5年4月5日…….....(Febio 電影節)
法國 France 2005年4月14日…….....(Grenoble Gay and Lesbian 電影節)
西班牙 Spain 2005年7月8日
法國 France 2005年9月7日
法國 France 2005年11月30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6年8月4日
Ⅹ 請大家推薦一些好電影
感覺你喜歡文藝片風格的電影。
《綠帽子》
【獲獎情況】
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最佳攝制者新人獎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幕大獎入圍
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參展影片
《頤和園》
獲獎情況
《頤和園》入圍第59屆嘎納電影節
《孔雀》
柏林國際電影節
銀柏林熊-評審團大獎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今年的新片,挺有內涵的
《鬼子來了》
獲獎情況
2002年日本「每日電影獎」評獎中摘取最佳外語片大獎。
2000年5月21日,《鬼子來了》榮獲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可可西里》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 2006 最佳亞洲電影 / Best Asian Film 獲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4 金獎 / Gold Award 提名
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4 特別評審團獎 / Special Jury Prize 獲獎
台北金馬影展/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2004 最佳劇情片 / Best Picture 獲獎 陸川
台北金馬影展/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2004 最佳劇情片 / Best Picture 提名
台北金馬影展/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2004 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 提名 陸川
台北金馬影展/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2004 最佳男主角 / Best Actor 提名 多布傑
台北金馬影展/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2004 最佳攝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獲獎 曹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