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戛納國際微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戛納國際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09 08:45:09

Ⅰ 戛納電影節在哪個國家舉行

法國戛納。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5月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2018年5月,戛納國際電影節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第一批成員。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於2022年5月17日到5月28日舉行。第75屆戛納電影節公布了正式海報。本年度的海報來源於經典影片《楚門的世界》的最後一幕。電影節組委會直接把「75」的字樣印在這一張劇照上,構成了今年電影節的海報。

戛納獎項單元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有兩組評審團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由各國電影文化藝術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其中一名擔任評審團主席。

非競賽單元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一種關注單元和導演雙周單元發掘了不少具有潛力和成就的導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

Ⅱ 姚安娜主演短片入圍第75屆戛納電影節,這部短片主要講述了什麼

自從我們的華為二公主姚安娜宣布出道以來,圍繞在她身上最多的話,或許就是對她能力的質疑,她到底為什麼進入娛樂圈,是抱著玩的心態嗎?真是還有人猜測她進娛樂圈,不過是為了追星,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紛紛發表對她的猜想,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姚安娜主演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短片入圍了第七十五屆戛納電影節 。

Ⅲ 戛納電影節到底是什麼地位

70多年來,電影界的大腕——以及無數想成為電影界大腕的人——都會在5月份的時候來到法國的這個海濱度假勝地,參加年度最盛大的活動:戛納電影節。

報道稱,戛納電影節堪稱世界最負盛名的電影節,主要是因為它與眾不同,一直以來始終是一些最偉大的電影傑作的首映之地。戛納電影節也是很多著名電影製作人的事業騰飛之地,比如昆廷·塔蘭蒂諾和史蒂文·瑟德貝里。

戛納電影節小心翼翼地打造自己的形象,只安排放映數量有限的影片;把獎項頒給由世界各地著名製作人、演員和作曲家組成的評委選中的影片;同時始終維持其世界最大電影市場的地位。

贏得戛納電影節獎項並不能保證影片獲得商業或決定性成功:

然而,毫無疑問這是個重要獎項,可以開創事業成功的起點,確保導演在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它還促成數月後影片在整個評獎季大獲成功。

比如,2011年,影片《藝術家》在戛納電影節上首映,主演讓·迪雅爾丹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後來,該影片獲得了五項奧斯卡大獎,包括最佳影片獎,這也是法國電影首次贏得該獎。

但是,戛納電影節的重要地位並不僅限於頒發獎項,它還影響著哪些影片能夠對觀眾放映。對於參加戛納電影節的大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活動就是「電影交易市場」這個環節。

「專業經銷商」——即專門為外國影片、藝術劇院及其它小眾電影尋找觀眾的影片經銷商——常常在戛納電影節上完成全年最重要的交易。希望尋找資助和推銷影片的電影製作人也來到戛納電影節,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經銷商和宣傳評論員。

以上內容參考 參考消息-戛納電影節為何如此重要?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Ⅳ 戛納電影節一共分為哪幾個單元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1、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主要的競賽單元,也是決定「金棕櫚獎」等主要獎項歸屬的評獎單元。

2、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的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3、短片競賽單元

短片競賽單元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正式競賽單元之一,與電影基石單元「共用」同一個評審團。

4、電影基石單元

電影基石單元是1998年由主席吉爾·雅各布創立的學生作品單元,與短片競賽單元「共用」同一個評審團。

5、導演雙周單元

導演雙周單元被稱為導演專業單元,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特呂弗創立。1969年,革新過後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接納了導演雙周單元。導演雙周單元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是戛納國際電影節最純粹、最具創新意義和探索精神的一個單元。

6、國際影評人周單元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誕生於1962年,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引入「法國全國評論家協會」的力量後創立的第一個次生單元,被稱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大女兒」。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為期10天,比主競賽單元提前一天結束。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設有單獨獎項,包括國際影評人周大獎、最佳劇本獎(SACD)、發行支持獎(ACID)等。

參加該單元展映和競賽的影片必須是導演執導的首部或第二部長片或短片,類似於其他電影節設立的「處女作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

Ⅳ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

20世紀60年代,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屠居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杜篤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憑法語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3年,賈樟柯憑《天注 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名獎。

2021年,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Ⅵ 戛納電影節的日期一般是什麼時候

戛納國際電影節一般在每年5月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推動法國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戛納國際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台。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舉辦時間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發布主視覺海報,海報靈感來源自於秘魯藝術家塞西莉亞·帕雷德斯的攝影作品《Blue Flight》。5月18日至27日,導演雙周單元將在法國戛納舉行。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官方海報釋出,海報致敬了金·凱瑞主演電影《楚門的世界》。「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本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7-28日舉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Ⅶ 2022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都會有哪些作品獲獎

都有《悲情三角》、《分手的決心》、《親密》、《正午之星》、《天堂來的男孩》等作品獲獎。

Ⅷ 戛納電影節幾年一次

戛納電影節一年一次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

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的前身為金鴨獎,即國際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單元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有兩組評審團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由各國電影文化藝術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其中一名擔任評審團主席;非競賽單元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一種關注單元和導演雙周單元發掘了不少具有潛力和成就的導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Ⅸ 戛納電影節落幕,中國短片獲「短片金棕櫚獎」,這部短片優秀在哪

北京時間5月29日凌晨,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閉幕,主競賽單元各個獎項一一頒出,魯本·奧斯特倫德導演的《悲傷三角》拿下了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成為了當晚的大贏家,而中國年輕導演陳劍瑩執導、姚安娜主演的《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陳劍瑩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是中國新傑出年輕導演,而提起姚安娜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是華為老總任正非的次女,這也是她首次挑戰拍攝文藝短片。

該短片的優秀閃光點很多,膠片拍攝,精良的畫面和音樂,整部電影充滿了獨具特色的文藝氣息,姚安娜顛覆以往形象,以鄰家女孩的形象置身於宜賓小城的山水之間,重新走過自己生活的城市,那種對自己故土的詩意表達和細膩深情,姚安娜都能完美演繹出來。對於年輕的導演和演員,該片的獲獎是對她們才華最大的認可,希望日後她們能繼續為中國電影事業貢獻更多優秀的作品。

Ⅹ 第74屆戛納電影節結果出爐,獲獎名單中都有哪些作品

近日,第七十四屆戛納電影節的最終獲獎名單出爐了,本次電影節沒有最大贏家,因為每一個獎項基本上都是被不同電影拿到了,其中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是法國女導演Julia Ducournau執導的《鈦》,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則分別被美國男演員Caleb Landry Jones和女演員Andrine Sæther斬獲

最後,第七十四屆戛納電影節中,還有一個重磅獎項是評審團大獎,獲得此獎項的影片為《六號車廂》和《一個英雄》,其中《一個英雄》也是今年最佳影片的有力角逐者,可惜最後惜敗給了《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