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戛納紅毯為什麼鞏俐能slay全場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個因為鞏俐的服裝比較好看,比較有氣場。這也是一方面,但是我卻覺得還是鞏俐本人的氣場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一個沒有什麼氣場的人,也不能達到這種效果。這種氣場要歸功於自身的人生經歷,歸功於自己的內心是不是足夠強大。
我們總以為想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飽滿艷麗的顏色是最好的選擇,紅唇熱烈性感,讓人一眼便能看到。可是鞏俐卻相反,全身除了包包沒有其他亮眼的顏色,更是用一抹裸唇妝彰顯出低調的華麗,看起來不扎眼但就是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B. 鞏俐在娛樂圈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她屬於實力派演員嗎
毫無疑問,她是超超超級實力派!鞏皇的名稱不是白來的。
戛納國際電影節紅毯上,好多女明星絞盡腦汁蹭紅毯,用盡手段蹭鏡頭,而鞏俐享受官方為她清場,單人紅毯時長三分鍾的待遇。這樣高的待遇是她用自己的實力換來的,她的電影幾乎演啥像啥,她就是那個角色,而不是在扮演那個角色。在最新上演的影片《奪冠》中,所有人都無法想像鞏俐怎麼飾演郎平,但她卻做到了不僅語言神態動作像,更是連背影都像郎平,讓人驚呼鞏皇不愧是鞏皇!
雖然現在的娛樂圈烏煙瘴氣,演員斷層嚴重,但我還是希望有理想有追求的演員們以鞏俐這樣的演員為榜樣,熱愛、尊敬自己的職業,並為中國電影獻出力量。
C. 三大藝術電影節以及它們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最高獎項為「金獅獎」。
D. 扇章子怡耳光,噴范冰冰沒腦子,不混圈也能撼動整個娛樂圈,她是誰
在國內影壇中,鞏俐是很多領域的第一人,毫不誇張的說,鞏俐就是中國影壇的奇跡之一。在國際獎項上,她拿到過戛納金棕櫚、柏林金熊、威利斯最佳女演員,包攬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記錄,至今難以超越。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從最初的「謀女郎」,到熱戀中拍電影,再到國內外大獎拿到手軟,成為各類國際電影節的評委,鞏俐這半生盡情灑脫,有種敢愛敢恨的大氣,對角色精益求精的執著。
而如今,身獲數獎,德藝雙馨的鞏俐與法國才子步入婚姻殿堂,名副其實是事業愛情雙雙獲得最高成就。不由讓人把最真摯的祝福向鞏俐致敬,記得她曾說過:結婚對我來說沒問題,但是要雙方都很開心、很願意很重要。 所以我們看到,她即使在感情的道路上歷經坎坷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依舊勇敢地相戀,敞開心扉依舊像個從沒受過傷的女孩一樣,追尋愛情依舊像高傲的孔雀一樣引人注目。
鞏俐的影響力還是很高的從李連傑電影《少林寺》爆紅之後,香港與內地的合作開始越來越多,劉家良、徐小明到內地拍攝少林題材電影,張徹、李翰祥也來內地拍片。鞏俐與老謀子合作了幾部電影,早已經是國際知名的女演員了。因此當時與香港大牌演員合作最多的內地演員,恐怕就是鞏俐了。而且鞏俐名聲大,香港看不起大陸演員,卻不敢看不起鞏俐。每一個能成名成功的人都是自己努力付出得來的,鞏俐也一樣。
E. 戛納電影節是什麼
戛納電影節即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其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推動法國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戛納國際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台。
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每年頒發一次。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F. 我國電影史上第一位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中都獲得演員榮譽的是什麼
張曼玉獲得過柏林電影節和戛納電影節影後。史上第一個得獎的,應該是霸王別姬金棕櫚大獎。目前還是我國電影史上獲得的最高獎項
G. 作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戛納電影節,其最高獎項是什麼
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
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H. 戛納電影節幾年一次
戛納電影節一年一次。
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
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金棕櫚獎的前身為金鴨獎,即國際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單元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短片競賽」、「電影基石」、「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
有兩組評審團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由各國電影文化藝術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其中一名擔任評審團主席;非競賽單元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一種關注單元和導演雙周單元發掘了不少具有潛力和成就的導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I. 第一位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獎的華人是誰
張藝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9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一個都不能少 (獲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
1994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活著 (獲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3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創新獎 英雄 (獲獎)
鞏俐是華語影壇唯一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均獲得過個人殊榮的演員,分別為:
1992年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93年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榮譽獎
2004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紀念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