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外拍的中國元素動畫電影有哪些
花木蘭1和2,還有即將上映的功夫熊貓。
❷ 關於中外動漫電影
差距之一,題材。很羨慕日本動畫創作者的想像力,大到國家政治軍事,小到生活中的點滴雞毛蒜皮都可以製作成高素質的動畫。高達系列取材於戰爭,自0079後又陸續創作了多部後續作品,題材的選擇上勿庸置疑。曾經,國產動畫有過一段黃金時期。三毛,黑貓警長,葫蘆兄弟,邋遢大王歷險記,舒克和貝塔一一成為經典。可現在呢?《封神演義》,《西遊記》之類翻拍了一遍又一遍。沒人敢說這兩部書不是寶貝,但天天鮑魚燕窩的吃也會膩。再者,電視劇上早把所有劇情暴露干凈,所剩的只是個過場。沒了新鮮感的東西誰都提不起興趣。題材,已成為現階段國產動畫的切膚之痛。為什麼美國敢把《超時空要塞》,《超時空騎團南十字》,《機甲創世紀》三部毫無關聯的作品改了對白湊成一部換個名字叫太空堡壘就賣到中國來賺版權費?因為他美國佬知道你沒看過,新鮮!
差距之二,情節。高達系列之所以長久不衰完全是因為歷代作品都能推陳出新,在戰爭的大環境下玩出新花樣。盡管有時很誇張,甚至出現明顯BUG,但它確實做到了迭盪起伏,讓你有繼續看下去的慾望。反觀國產動畫,動輒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藍貓三千問。如此幼稚的話題空洞的內容老套的情節,讓我們看過之後很是無奈,這就是國人的想像力?!國產動畫情節上的無趣逼得中國動漫迷倒向了日本動畫。
差距之三,人物刻畫。高達二十多年,創造了眾多經典主角,阿姆羅夏亞卡繆,包括現在正活躍的基拉阿斯蘭飛鳥,甚至一眾配角都不能讓我們忘記。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不平凡的經歷,有自己的思想和閃光的一面,讓我們振奮感動嘆息。而國產動畫除了老片子塑造了少數經典角色之外,大多都因缺乏個性讓人很快遺忘。有些讓人記住的角色,不是動畫有多出色,是因為實在太爛,這真是一種悲哀。
差距之四,教育意義。高達的意義多年來一直未變,在動畫中體現得極為徹底,就是消滅戰爭。如此沉重的主題可以在動畫中張顯出來,首先要佩服動畫的表現力。其實日本很多動畫在娛樂大眾之後留下了深刻的反省。日本動畫觀眾的平均年齡是三十二歲,在日本大眾喜愛的動畫在中國卻受到了洪水猛獸的待遇。現階段國產動畫做給誰看?是十五歲以下的小孩子。而其教育意義也不過是教小孩子要講禮貌講衛生,過馬路要走人行道看紅綠燈。這我就不明白了,動畫片里凈教五講四美,那這些孩子的父母都干什麼去了?
差距之五,動畫音樂。日本動畫基本都有自己的配樂,高達也不例外,OP,ED,IN,OST一應俱全。其中還不乏經典之作,遠有暴風雨中的光輝,近有Desitiny的ED4你與我相似。曉之車更是萬年不下榜的神曲,無數動漫迷的最愛(聲明:本人最愛是宇宙騎士的OP2永遠的孤獨)。高素質的音樂與動畫結合,日本動畫借音樂為翅膀飛得更高更快,也讓國貨越追越遠。與之形成對比的我對國產動畫音樂的記憶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上。而如此壓韻又膾炙人口的動畫歌曲沒人發揚光大,反倒是中國的垃圾流行音樂屢屢沖出國門將演唱會開到了東南亞。日本動畫在音樂的推動下賺了滿缽的人民幣,中國又靠音樂賺了多少日元呢?
差距之六,聲優。聲優對於動畫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估計Desitiny40集里賽蘭的聲優那嗲到讓人汗毛倒豎的聲音使很多人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吧?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用聲音塑造一個動畫角色比其他任何手段都要來得完美。林原惠,石田彰,子安武人,置鯰龍太郎等人用自己獨特的聲線造就了無數經典形象。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大量引進動畫,以遼寧電視台為首的譯制單位培養了方樹橋為代表的一代動畫配音演員。但近年來對日本動畫的禁令,使得中國聲優後繼無人。現在國產片里的配音,也基本由各少兒節目主持人客串。在聲優一項上,中國和日本相比可以算還未起步。
差距之七,製作水準。高達一路走來,畫面日漸精美,國人見過之後羨慕不已。日本製作動畫,每個細節都由手繪完成,通過大量稿紙的連貫成為動畫。為什麼日本能做到如此精細?因為人家有大把動畫人才。中國正缺這種人才,沒有精得起來的資本。那為什麼會缺人才?因為五千年耳濡目染的讀書為上思想影響著中國父母:「看動畫片是不會有出息的,搞動畫更是邪門歪道。」我們還未來得及在動畫上稍有想法,長輩們早已擺出要將我們這種隨時可能萌發的念頭扼殺於萌芽的姿態。有這種思想大行其道,難怪中國動畫幾十年不見長進,也難怪我同學史泰豬會說:「如果國產片能做到日本H動畫的一半水準,我都不再看日本動畫了。」
差距之八,產業化水平。今天的高達,由於SEED和Desitiny兩部商業元素濃重的作品再度成為最成功的動畫之一。從OP和ED結束後BANDAI的廣告看,日本動畫產業化不是一天兩天了。在中國動畫還在片尾鳴謝某某單位時,日本動畫早在廣告的贊助下籌夠了再開發的費用
❸ 國外有哪些動畫片是抄襲中國的
沒有。國內動畫抄襲了國外的作品:
《心靈之窗》——《秒速5厘米》
《象棋王》——《棋魂》
《課堂筆記》——《死亡筆記》
《大嘴巴嘟嘟》——《蠟筆小新》
《寵物小精靈傳奇》——《寵物小精靈》
《爆丸小子》——《爆丸》
《火力少年王》——《超速YOYO》
《天眼》——《哆啦A夢》
《勁爆戰士》——《戰斗陀螺》
❹ 含有中國元素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求 越多越好
1、《末代皇帝》
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該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
2、《功夫熊貓》
一部以中國功夫為主題的美國動作喜劇電影,影片以中國古代為背景,其景觀、布景、服裝以至食物均充滿中國元素。故事講述了一隻笨拙的熊貓立志成為武林高手的故事,於2008年6月6日在美國上映。
3、《花木蘭》
美國迪士尼系列經典動畫劇《花木蘭》電影中的女主角,人物原型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同名的著名的女英雄,原著故事出自中國的《木蘭詩》。在2020年真人電影中,由劉亦菲出演。
4、《木乃伊3:龍帝之墓》
《木乃伊》系列作品的第三部,由環球影業出品,羅伯·科恩執導,布蘭登·弗雷澤、楊紫瓊、李連傑、瑪麗亞·貝羅等主演的科幻冒險電影。該片講述殘暴的中國古代帝王及其軍隊被魔咒變成兵馬俑沉睡地下,兩千年後,探險家裡克·奧康納意外喚醒了龍帝,一場驚心動魄的「古今大戰」一發不可收。
5、《尖峰時刻》
由布萊特.拉特納導演,成龍,克里斯·塔克主演的喜劇動作片。影片於1998年9月1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李警官(成龍飾演)和詹姆斯卡特兩個搭檔營救韓大使的女兒小秀,與軍火商錢濤激戰的故事。
❺ 中國與外國合拍那些動畫
1(中日)《熊貓的故事》(1981年中國第一部與他國合作拍攝的動畫片 )
2 中美)《大草原上的小老鼠》
3(中加)《鴨子偵探》很好看~~~~
4(中法)《馬丁的早晨》
5中澳)《牙刷家族》
6中日)《三國演義》
7中德)《功夫小子》好像只是德國投資,製作全是中國的。
8中日)《銀發的阿吉德》(中國和日本第一部合拍的動畫電影)雖說是中日合作,其實製作上沒有中國的事~~~~只是發行公司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❻ 最近這幾年中國有哪些動漫在國外很出名
我覺得最近這些年中國動漫在國外很出名的有《大鬧天宮》,《熊出沒》。如果我們拋開一些外部因素,只看動畫的質量,就有可能把我國國內的動畫類型與日本的進行比較。這就像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的足球一樣。差距一般不大。我對這部國產動畫沒有偏見,但我總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當我看國產動畫時,我總是希望更加失望和失望。
事實上,最重要的是它以熊出沒的卡通而聞名。如果你單獨看這幅熊出沒的漫畫,它真的很普通。這部大電影的質量很高,與卡通完全不同。也許也是因為這部熊出沒的電影質量很高,已經在許多國家上映。大電影的流行也帶動了動畫電影的數量。在外國孩子的眼裡,他的受歡迎程度相當高。所以我覺得最近這些年中國動漫在國外很出名的有《大鬧天宮》,《熊出沒》。
❼ 有哪些中美日以外國家的優秀動畫片
我作為一個比較喜歡動漫的普通人,只稍微了解中美日動畫就ojbk了。咋的,你還要拯救中國動畫咋的?能嘮起來磕就行,別人一提幾個經典的,你看過,還能略知一二就夠啦。
然後,咱們開始談動畫。你說中國動畫排第三是沒錯的。為什麼沒錯?因為這個排名是產出的量及產出的質量還有創造價值的一個綜合考量。更簡單的說,就是商業化的程度。當下,美國霸佔三維,日本霸佔二維,中國啥都有。
下面簡單說一下中國、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動畫大體什麼情況哈,我也就說說大體,具體的細節上的,你要真又興趣可以買書,這些也都是我道聽途說,基本上可信度百分之八十吧。
中國,市場很大,但中國動畫市場始終沒有打開。《大聖歸來》看到了希望,然後又涼涼了。國內三維動畫電影扛把子——追光動畫工作室。注意:國內、三維、動畫、電影,四個詞少一個可能就不能算扛把子了。
技術還是不錯滴,至少是能拳打大笨熊,腳踢光頭強,騎著會灰太狼,趕著喜羊羊。
網劇如《秦時明月》、《畫江湖》系列,技術自然不能跟院線級的動畫相提並論了,但是劇情上卻各個都得勁,越看越帶勁。
二維動畫,如《一人之下》、《鎮魂街》,簡直是看到國產的努力與希望啊!挺好挺好,有進步!
但是!有一點一定要記住,國內動畫大都是以「商業」為導向的。什麼叫以商業為導向?以最少得錢,搏最大的利。所以才會有《熊出沒》這種粗製濫造的動畫不斷上線。那材質,那貼圖,那燈光,那特效,那那那。。。哪哪都不是給正常人看的。畢竟,哄小孩子嘛!誰在意,沒給你整個幻燈片就不錯了。要是我,就用PPT做動畫哈哈哈哈哈。
咱們還是說回追光。其實追光一開始的夢想還是很遠大的——做中國的皮克斯。是啊,理想很豐滿,現實賊雞兒骨感。中國動畫市場教給了王導做人。。。
不過他的故事確實,咳咳咳,差強人意。這是中國三維動畫電影真的很難做啊!你做再好,也是跟在皮克斯的屁股後面,完事做完了你還不賣錢。。。追光三連,馬上四連,估計《白蛇》的票房應該能好一些些吧。
所以,中國動畫電影市場始終都是一種關門留縫的狀態。跟動畫好壞其實沒太大關系,跟大家腦殼有關系。怎麼說呢,中國人都不怎麼支持所有的!中國動畫。
中國動畫確實在進步,在發展。動畫電影市場大概在十年之後吧,等90後這一批老年人都有孩子了,中國動畫才能在國人眼中正式有分量,動畫電影市場才能徹底打開。
然後咱們說說鄰居吧鄰居,日本。
日本呢,主要還是二維。一如《火影》、《海賊》、《柯南》三大巨頭,還有就是電影宮崎駿老爺子的,今敏老爺子,大友克洋老爺子(《阿基拉》相當ojbk)。
怎麼說,日本動畫真的是相當成熟了,而且,他們是先出漫畫,漫畫呼聲比較高,才有動畫。
至於動畫電影,宮崎駿老爺子的動畫完全可以是日本動畫界的異類。因為你是在看不懂為什麼在日本動畫那樣的環境下面會出來這么一位大神啊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吧,吉卜力工作室似乎並沒有人繼承老爺子的志向啊,是個問題。
新海誠,這個畫風美到爆的另類!
其實你會發現,日本動畫行業的環境其實比中國動畫要好的多的。至少,能看得見的是賺錢,而不像中國,多少公司,做著做著就沒了,全憑自己一口氣掉著,這口氣沒上來,公司就涼了。
關於日本的三維動畫,我倒是覺得三維動畫方面日本這個國家路子走歪了。為什麼?因為動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獨立於真人電影之外的一種表現手法。所以應該盡可能的去發揮自己的特性,而不是無線趨近於真人,真人,真人。然而日本三維動畫不少其實都是極其寫實的。假如有一天,日本的動畫技術真的達到了完全跟現實一模一樣的地步,那這種三維動畫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不如漫威類的了,實拍之後再加後期,豈不是更加美滋滋?
❽ 國外對中國神話故事進行改編的動漫有那些
最游記,孫悟空,封神演義,一騎當先
❾ 第一次採用了中國元素而做的動畫電影是哪部美國動畫
我認為當今電影工業最發達的超級大國,美國有著太多的動畫片,經典的、好看的,也數不勝數,要感受一下美國的電影工業,感受一下美國人講故事的能力。
第一部《超人總動員》:
超人特工鮑勃退休後,獲知有發明家要攻擊超人特工隊,甚至毀滅人類。鮑勃決定和妻子重出江湖,挽救人類護衛地球。但中年的超人已經大腹便便,他和敵人的斗爭充滿了懸念。
畫面耀眼的美麗,故事情節非常有趣,稱得上是當年(2004年)最好看、最亮眼的家庭電影。
第三部《馴龍高手》:
維京少年希卡普想要通過馴龍測驗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但他遇見一條受傷的小龍,希卡普和這條小龍成為了好朋友,後來一同並肩作戰去屠殺惡龍。
關於希卡普和小龍的成長,讓人很是感動。此外,影片中各種龍的造型也頗具看點。出色的故事、精美的視效、美妙的配樂,都讓人無比享受。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❿ 好萊塢有哪些中國題材的動畫片,除了花木蘭和功夫熊貓
以中國題材的美國動畫片最出名的美國動畫好像就只知道這兩個,不過還有不是以中國為題材但是劇情發展到中國的動畫倒是還有。
《高盧奪寶》法國動畫,講的是法國軍官在中國的故事。
《奇怪博士》美國動畫,片中主人公是在中國西藏學的武功。
《阿拉丁》中的一個場景是中國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