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佰》激發了人們的愛國情懷,那麼你對此片的評價是什麼
戰士們勇敢無畏
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激烈的「四行倉庫阻擊戰」再次吸引了大眾的視線。1937年10月,淞滬會戰進入尾聲,「八百壯士」奉命固守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把陣地當成墳墓,苦戰四天四夜,上演了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此役極為悲壯:一支中國孤軍,在日軍圍困中,以寡敵眾、捨命相搏、頑強死守,屢次擊退日軍的瘋狂進攻。當日軍企圖抵近爆破,毀掉守軍所在大樓時,身上綁滿手榴彈的中國士兵,毫不猶豫地從窗口縱身跳下,躍入敵群,以死相拼,與之同歸於盡。
「硝煙將盡,塵未遠餘音縈繞。隔岸相顧,盼願再無喧囂……勿相忘,山盟海誓。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煙雨山河,歷史滄桑,日月交輝,情懷縈繞!四行倉庫阻擊戰開始前,謝晉元給孫元良寫了一封信:晉元「誓不輕易撤退,亦絕不做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當代價。」「決不負師座,不負國家。」謝晉元和他的「八佰壯士」的確是不辱使命、說到做到、身體力行,用血性和生命詮釋了民族性格中的擔當和堅韌,並綿延至今!
B. 《八佰》為什麼會成為全球電影滿意度第一
《八佰》作為去年全球電影票房冠軍,其中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效果非常強烈,得到了許多觀眾的肯定以及電影界的稱贊,所以當之無愧成為全球電影票房冠軍。
讓我們看到了國人的血性
作為一部戰爭電影,宏大戰爭場面的展現一定是大多數觀眾所期待和喜聞樂見的。在這點上,《八佰》做出了誠意,也呈現了新意。
不算影片開始階段那場不漏聲色的瓮中捉鱉之外,全片重要的戰斗戲碼一共有五場,概括來說就是毒氣偷襲、小隊夜襲、機甲強攻、壯士護旗、沖橋撤退。這五場戲,每場戰斗的著力點都不同,每場戰斗的展示空間也各異,但總體而言都算得上精彩。尤其是發生在中段的小隊夜襲和機甲強攻這兩場戲,讓大飛看得頗為過癮。
C. 《八佰》這部劇的影評怎麼樣看過的人都是怎麼評價的
口碑很好。
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影片,《八佰》沒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從片名開始,導演就將焦點設定在「人」身上「古時行軍,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百人為佰」。
人,才是最重要的。該片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
《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
劇情: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D. 抗戰電影將在日本上映,《八佰》走出國門,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這部電影
《八佰》公布將於今年11.12日在日本公映。消息一出,我震驚到了。這可是我們拍攝的抗日電影,滿滿的愛國元素和對抗戰必勝的決心,對於日本侵華歷史的審判。這樣一部電影要在日本上映,日本人會看嗎?電影又能否達到宣傳歷史、弘揚民族自信的作用呢?
電影、電視劇都不是紀錄片無疑《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拿下了31.3億元的票房,收獲了大量好評。導演管虎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物。而他這部作品在整體畫面的呈現上是無可挑剔的,每一幀都經得起考驗。這是我們國產電影的一大成功。
除此這外,這部作品在對中華文化的傳播上也是下了功夫。其中戲曲的穿插和動物的映射都做到了藝術作品的高水準。利用戲曲元素表示對國家文化歷史的認同,通過他所呈現的歷史角色,來反應第一營的英雄行為。利用動物的穿插表示出高級的比喻,一群老鼠表示的是逃兵,白馬則是美好的未來。這些呈現將電影中原本不足的地方,進行了拔高,也讓管虎的導演地位更上一層樓。
我們期待走出國門的《八佰》,能夠在日本創造票房奇跡的同時,能夠將歷史真相帶給世人,也希望日本人能夠正視歷史,尊重歷史。
E. 《八佰》有哪些燃點網友的評價如何
觀眾評價中出現的比較多的一個詞就是"震撼"。它的上映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有網友評價說觀看體驗讓自己血脈賁張! 作為一部戰爭電影,《八佰》的劇情十分緊湊,可以說是全程無尿點,當然也少不了淚點。這是一部絕對令人動容的電影,值得一看。《八佰》是是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所以整部電影的視覺效果真的是非常的棒。
800勇士,孤軍血戰。宣傳海報這每一個字都驚醒觸目,配上殘酷的戰爭畫面,使人熱血沸騰。但當一些基於事實的真相,傳到每一個熱血沸騰的人耳中時,矛盾便被激化了。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八佰》的上映,人們會越來越多的把討論的焦點,從電影外轉移向電影本身。
當人們更多的關注電影本身之後,就會發現原來《八佰》原來也是有很多硬傷的。雖然導演花了很多錢和心思,但並不意味著花錢多拍的片子就一定好。
F. 看完電影《八佰》後,從專業角度如何評價這部影片
情節與現實的嚴重脫離
首先先定個調。八佰講述了一個魔改於真實事件的戰爭故事。電影包含了導演認為的真實,以及導演認為的人性,以及導演自己理解的精神。而這些真實、人性、還有精神都過於自我化、狹隘化,符號化,甚至是偏離事實化。致使整部片子在內涵層面空洞有餘,高度不夠,情節方面嚴重與真實事件不符。致使故事的說服力大幅度下降。
這種英勇,這種無畏是具有極高可信度,是真實的。我相信,很多人會感動也是因此。但這種感動不該,也不能完全等同於電影本身的感動。它的內核很大程度源自外部而非完全來自電影本身。且不論這個橋段設計所帶來的邏輯爭議。就在精神內核上出現問題時,這種表達本身就站不住腳了。
G. 電影《八佰》影評是什麼
《八佰》影評如下: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
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
相關簡介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H. 如果《花木蘭》國外確實好評如潮,我們真的會為此感到自豪嗎
我絕對不會為此自豪!反而會更擔心中華文化的外宣工作愈發艱難了,那就從以下幾點分析,不會涉及到劇透。
如果《花木蘭》的成功會讓一個從小在中華文化熏陶中長大的龍的傳人感到自豪,那我真懷疑你的屁股是不是歪了。所以,在觀看評價《花木蘭》時,千萬記住“它是一部迪士尼的商業電影”,不要讓你的民族自豪感用錯了地方,從而給出帶有情感色彩的五星好評。說句實話,《花木蘭》沒有觀賞的意義,三十美刀還不如吃頓好的。如果想要重溫令人震撼的中華文化,央視紀錄片中數不勝數,堪比BBC不是假的,央視紀錄片尤其得誇誇。
I. 如何評價電影《八佰》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影片評價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界面新聞》評)
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影片,《八佰》沒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從片名開始,導演就將焦點設定在「人」身上「古時行軍,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百人為佰」。人,才是最重要的。該片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新華網評)
戰爭是冰冷和殘酷的,《八佰》中的「靜」凸顯了這樣的冰冷和殘酷。電影開篇用搖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蘇州河北岸的「靜」,這是滿目瘡痍之地,沒有居民,只有殘破與荒涼。「靜」是《八佰》一面,由「靜」到「動」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戰爭的對抗與角力的「動態」,也是人物變化成長的弧光,更是主題精神的升騰的過程和姿態。在槍火和刺刀帶來的慘烈聲響中,該片著力呈現了「八百壯士」阻擊日本侵略者進攻的幾個戰爭段落和側面,戰爭的殘酷性首先被傳達出來,與之交織的是帶有痛感的崇高性。作為一部戰爭類型商業片,該片正視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不再採取以往戰爭片凸顯指揮軍官個體的智慧與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謝晉元的領導,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合力。(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教授 程波評)
J. 八佰這部劇的口碑如何
不光《八佰》這部作品值得點贊,導演管虎更值得人們尊崇!網上有很多這部劇的負面評價,但是,恕我直言,很多人基本沒有感悟到這部劇的精華,更沒有領會到導演的良苦用心管,虎先生曾坦言,《八佰》這部電影的創意源於13年前。眾所周知,十多年前是一個奇異生物盛行的年代。彼時,中國的網路上充滿並渲染著一種「國民黨才是抗日主力」的說法,很多人埋怨為什麼沒人拍國軍,並呼籲影視作品要正視和謳歌國民黨的抗日功勞
他用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默默地為我們做了這么多事,為此不惜犧牲掉了自己的名聲和前途,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口碑絕對是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