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辦國際電影節需要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辦國際電影節需要

發布時間: 2022-09-02 02:32:14

㈠ 國際四大電影節對入選影片都有什麼要求

一、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輯、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初期,是由各國選送自己的電影來參賽。1972年,總代表莫里斯·貝西(Maurice Bessy),電影節主席法伍爾·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會毅然決定戛納電影節自此將是參賽影片提名的唯一決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圍內提名參賽影片。這個決定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很快被其他的電影節效仿。

㈡ 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6月舉辦,舉辦這樣的活動都要注意什麼

電影、電視劇,作為後起之秀,在文學之後登上人類文化舞台;

它們作為電力時代、電氣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參與到了人類如火如荼的發展進步歷史進程當中來。

當然,我們各類“電影節”背後,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來自財政部門、來自企業、來自基金會、來自贊助商的鼎立支持。

許多的導演,之所以願意千里迢迢,攜帶自己的作品前來參展參映,在讓作品獲得曝光、被影評人評論傳播之外,那一筆對獲獎作品的獎金,經常也會在考慮因素之內

否則的話,幹嘛不直接發布到網上呢?如今的在線視頻網站,也都支持原創視頻,甚至也都會給予創作者各類收入分成(雖然分成比例、金額,仍然顯得微薄不堪)。

但是的的確確,今天人們各類影視創作活動,大幅度轉移到了網路上面來。能夠預期,未來各類“電影節”,恐怕只有我們各類網路平台,才有資格舉辦了;因為只有作為平台的它們,囊括了全天下最優秀的創作者,擁有最便捷的發布、評議與獎勵機制

㈢ 北京國際電影節8月舉辦,這樣的活動有什麼存在意義

作為一個日漸盛譽的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每年都有N國內外優秀作品或尚未上映的電影提前在這樣的活動中上映。對於觀眾來說,他們可以提前享受到這樣的好處,也有利於口碑的積累。對於演員、導演甚至劇組來說,可以獲得「天壇獎」這是對他們付出的最大肯定,當然也是很好的激勵!舉辦國際電影節,有利於促進國內電影審查的進一步開放或電影分級的形成。

在這個電影節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也是一個文化盛會。向外國電影人推薦我國電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通過電影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作品是了解和打開世界的窗口。我認為這很有意義。當然,電影節是促進電影藝術發展的活動,需要創作更多高質量的電影。

㈣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前期籌備

報名時間 競賽單元: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14年11月15日正式啟動線上征片,參與金爵獎、亞洲新人獎、國際影展等競爭的影片可在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4月15日期間,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參與在線報名。
特別項目:首屆「成龍動作電影周」於2014年12月15日啟動影片報名。 參賽要求 金爵獎:在2014年1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且符合相關條件的長故事影片、動畫片、紀錄片,可報名參加展映。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且符合相關條件的長故事影片,可報名參加比賽。
亞洲新人獎:要求影片由亞洲籍導演執導、且為導演的前三部長故事片。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以下簡稱傳媒大獎):要求影片為2014年6月1日以後製作完成,且尚未公映或2015年4月1日以後剛剛公映。 參賽數量 此次電影節競賽單元共收到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報名影片2096部。
傳媒大獎則有《搖滾英雄》《失孤》《十二公民》等11部國產電影參賽。 修復影片:此次電影節的國際影片展映單元增設「4K修復單元」,其中由上海國際電影節與積家合作修復的包括:胡金銓執導的《龍門客棧》、日本電影《青春殘酷物語》、前蘇聯電影《石榴的顏色》等影片。吳宇森執導的《英雄本色》則由電影節官方與義大利博洛尼亞修復實驗室合作修復。
聯系影院:大約在2015年3月開始,組委會開始和各大影院反復溝通,挑選合適的影院進行為期9天的參賽片展映。其中,製作設備的費用由影院方承擔。
台本翻譯:由於有的影片沒有英文字幕,還需翻譯字幕。翻譯工作大約在2015年5月開始,台本的前期翻譯由復旦大學、華師大等80多名志願者完成,翻譯初稿完成後,字幕和樣片會被寄送給專門的公司進行校譯,二度確認。
手打字幕:因為電影節不可隨意更改拷貝,故電影節組委會製作的翻譯字幕無法嵌入拷貝,只能在在每場電影的放映中,由志願者將台本翻譯組已經翻譯好的字幕逐行敲上提示屏。此次有近160名志願者參與。

㈤ 怎樣參賽國際電影節(柏林、嘎納)之類,九大電影節都是何時接受申請中國有沒有組織者

怎樣參賽201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

㈥ 中國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需要國家審批嗎

不需要 例如前年的趙亮所拍攝的紀錄片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 而此片在中國被禁止上映 又如頤和園 在戛納還獲了獎 但其中含有非常敏感的內容 導演回國後被禁止拍片10年 可見該片未經過審查

㈦ 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活動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管理、規范中外電影節、展活動,促進中外電影交流,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必須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中外電影節、展,包括:
(一)在中國境內舉辦的各種電影節、展;
(二)在中國境外舉辦的中國電影節、展;
(三)參加境外國際電影節、展;
(四)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澳門地區舉辦中國電影節、展和參加在上述地區舉辦的電影節、展。第三條 廣播電影電視部是中外電影節、展的主管部門,負責中外電影節、展的審批管理工作。第四條 凡舉辦、參加中外電影節、展應當向廣播電影電視部提出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在批準的范圍內主辦或承辦、參加相應的中外電影節、展。
(一) 在中國境內外舉辦中外政府間電影節、展和國際多邊性電影節、展,由廣播電影電視部主辦或與國務院其它政府部門、地方政府等聯合主辦。
(二)省級廣播影視、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在本地區舉辦地方性中外電影節、展,並可以委託有關電影單位具體承辦。
(三)全國性的電影學術研究機構可以舉辦與學術研討、科研相適應的非商業性的中外電影放映活動。
(四)電影製片單位可以在境內外展映本單位攝制的影片;中國電影公司可以在境內外展映中國影片;電影發行放映單位可以在中國境內展映中國影片。展映活動必須符合著作權法的規定。
(五)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準的其它舉辦單位可以主辦或承辦電影節、展。第五條 凡申請在綜合性文化活動中舉辦中外電影展映活動的,主辦單位需持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對該綜合性文化活動的批准文件,報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批。第六條 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國產影片和參加在中國境內舉辦的電影節、展的境外影片,必須報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查批准。第七條 電影製片單位與購片方簽訂影片購銷書面合同時,所出售、轉讓的權利不包括影片參加電影節、展的權利,但經廣播電影電視部批準的除外。未經批准,電影製片單位不得將其攝制的國產影片轉讓或委託其它國內外機構、組織或個人選送參加電影節、展。
電影製片單位如發現其攝制的影片未經其許可被選送參加電影節、展,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第八條 申請舉辦中外電影節、展,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電影節、展的舉辦方案,包括節、展名稱、內容、性質、規模、時間、地點,以及組織機構和主要負責人情況。
(二)所設獎項情況。
(三)擬放映影片的簡介、錄像帶或拷貝。第九條 申請參加中外電影節、展的國產影片,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獲得由廣播電影電視部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二)思想性、藝術性較高的影片;
(三)符合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第十條 以中外聯合攝制方式拍攝的影片參加中外電影節、展,必須經中外合作各方同意,並由中方合作單位報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第十一條 境外電影片參加在中國境內舉辦的中外電影節、展,由節、展的主辦或承辦單位持廣播電影電視部的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拷貝入出境手續;國產電影片參加境外電影節、展,需由申請單位持廣播電影電視部的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拷貝出入境手續。第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廣播電影電視部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的電影節、展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追究有關部門和電影製片單位的行政責任,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在中國境內舉辦或協助外國機構舉辦中外電影節、展的;
(二)未經批准,在境外舉辦中國電影節、展的;
(三)在中外電影節、展中放映未經廣播電影電視部審查批准同意參展或參賽的影片的。第十三條 未經批准,選送電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展的,廣播電影電視部可以對電影製片單位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同時追究電影製片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分。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廣播電影電視部負責解釋。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㈧ 參加國際電影節要先審批嗎

如果要走國內院線必須審批。如果不走,直接參賽就可以。在我們這個電影審查如此變態的國家,能審過的片子都是被閹割的

㈨ 如何攜作品參加國際電影節

明確報名要求,參考評審團偏好,合理安排時間
首先,在參加任何電影節之前,必須先完成的是背景調查。投遞影片跟投遞簡歷一樣,盲投不會增加成功的概率,只會浪費寶貴時間,背景調查一般包括兩個方面:明確報名要求和評審團偏好研究。
大多數電影節是對所有影片開放申請的,對於電影本身無特別的要求。但是部分電影節會存在特殊規定,比如需要影片必須是導演的處女作,或者是前三部作品,或者影片的時長不能長於3小時,影片沒有在其他地方展映過等等。在確定申請之前,一定要明確這些報名要求。
另外,不同的電影節有特定的審美口味,或者評審團成員對某一類影片有偏愛,在做了了解之後,我們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電影節。你可以分析歷史獲獎影片甚至展映影片的類型和風格,如果提前知道了評審團成員,那就了解每個人的審美偏好。
時間安排上,在影片進入後期製作時,就可以考慮報名參加電影節。根據影片的預計完成時間和上映檔期,結合電影節舉辦時間,合理安排電影節的申請。
為了獲獎而調整電影檔期的情況也非常普遍。比如,2002年《上帝之城》在沖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敗北之後,選擇了將影片在影院放映時間延長到54周,從而利用規則上的漏洞獲得了2004年四項奧斯卡提名。
提交影片,利用首映權與邀請函來謀求最佳主場
確定了要參加的電影節後,接下來需要的是提交影片,這個時候要注意截止日期,還有參賽費用和首映問題。
關於參賽費用,其實有時可以申請豁免,當然這要看參賽電影的情況和與電影節的既往關系。
而首映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顯而易見,一部電影只有一次全球首映的機會,如果影片質量很高,那麼對於電影節來說,拿到全球首映權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首映的選擇可以作為籌碼,同最想去的電影節或者想進入的競賽單元協商。
另外,在申請電影節時,需要先對所申請的電影節進行分類。一種是申請起來希望不大的電影節,一種是或許會入圍的電影節,還有一種是可能保底的電影節,這樣可以保證一部電影憑借盡可能少的申請入圍其中的某個電影節。在收到某個電影節的邀請後,還可以作為與其他電影節商談的籌碼,去爭取更有分量的邀請。
准備階段:與電影節聯系,做好媒體公關
在獲得了一個或多個電影節的邀請後,就可以准備起程前往電影節現場了。
在准備過程中,你的影片會被告知是進入了哪個單元,競賽單元還是展映單元。進入競賽單元的影片將由評委會成員觀看評選,評委會成員由評論家,學者,電影從業人員以及觀眾組成,一同觀看完影片後他們會討論出獲獎結果,並在頒獎典禮中公布。
那麼在前期准備中,媒體公關就成為獲獎與否的重要環節,大型商業製片公司通常會以巨額的公關費用,通過操縱媒體引導輿論以達到獲獎目的。
TWC的老闆、的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就是個中翹楚,他的常用手段就是選擇更符合奧斯卡口味的電影,在電影節評審期間發布大量通稿,塑造影片的正面形象。並同時舉辦私人晚宴和明星慈善晚會邀請評委參加私人觀影會,以達到影響評委傾向的作用。
據說,在面對呼聲高的競爭對手時,韋恩斯坦還會不惜通過媒體以及私人關系抹黑競爭對手,來確保自己推舉的電影可以成功獲獎,這也是他在好萊塢經常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參加電影節:觀眾,評委,媒體與商業的四重考量
電影節的組成通常包括一系列電影展映,專題研討會和頒獎典禮。電影市場可能是附屬於電影節,也有可能單獨舉辦。你需要做的,並不只是按照官方團隊的安排參加放映那麼簡單,幾個重要的事項需要特別下功夫:
a)觀眾交流
一般電影節官方會在參展電影放映結束後做一個15-30分鍾的問答,分享拍攝影片的過程。利用問答時間與觀眾分享主創最想表達的內容,與觀眾在觀影結束後進行各種交流,都會對影片的口碑造成影響,所以一個良性的觀眾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b)媒體采訪
如果影片進入了電影節的重要單元,電影節官方會為主創准備媒體采訪的時間(專訪或群訪);如果官方沒有給你安排媒體采訪,你可以在參展之前提前主動聯系當地媒體和國內媒體,讓行程相對有序。畢竟,增加曝光度是每個主創團隊或者發行方都想要的結果。
c)認識電影節選片人
電影節的選片人對電影至關重要,他直接決定著影片是否入圍,幸運的話,通過選片人會可以與更多的業內人士結識,這是電影持續走向更多電影節的有效路徑。
d)認識買家
在電影市場中,是一個認識買家的最好機會,全球的電影內容采買和銷售,對於獨立製片和小型的區域性發行公司,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電影節會是一個擴展可能性的優質場所。
比如戛納電影節的電影交易市場,位於戛納電影宮的地下一樓。每天下午兩三點,交易市場里隨處可見眉頭緊鎖、嚴肅交談的買方和賣方,在這里每天都有大量電影成交,推動電影產業的商業發展。

㈩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舉辦過程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影片的邀片工作已經正式啟動。本屆電影市場將誠邀電影企業、產業基地、行業組織、政府部門等各類相關機構,匯聚了電影創作、製作、發行、院線/影院、網站電視、宣傳等全產業鏈,輻射到金融、出版、廣告、法律咨詢等多個相關領域,形成一個產業環節齊全、交流交易便捷、服務保障有力,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電影市場。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於2015年11月3日正式啟動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活動,面向社會及專業機構徵集優秀海報作品,通過海選、初選、復選,評出6副入圍作品,獲獎個人或單位將獲得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獎金和榮譽證書。
具體海報徵集要求:
一、活動全稱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徵集
二、作品創意主題
作品要體現北京國際電影節「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的辦節主旨,凸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辦節模式,突出文化惠民理念以及「大師(Master)、大眾(Mass)、大市場(Market)」的辦節特色和節日氛圍。
三、作品要求
(一)應征作品應莊重大方、構思新穎、創意鮮活、色彩明快、圖文並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具有時代感、藝術性和震撼力。應征作品應配有作品名稱和設計說明。
(二)應征作品在設計中,需包含以下元素:
1、北京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
2、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英文標准名稱;
3、主辦單位、承辦單位中英文標准名稱。
(三)參加徵集活動的海報作品所有內容均應原創,此前未以任何形式發表,也不屬於公開作品。
四、作品注意事項及提交要求
(一)海報設計作品電子文件格式為:JPG格式,作品設計精度應在300dpi以上。
(二)北京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以及核心圖形可登陸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www.bjiff.com/查詢、下載,同時必須遵循相關使用規范。
(三)應提交應征者簽章(簽名或者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的《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報名表》(詳見附件一)。
(四)凡運用了照片的作品,需同時提交具有法律效應的「肖像權」、「照片使用權」證明文件。
(五)提交作品應明顯區別於其他電影節等活動的宣傳海報。
(六)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任何法律法規的內容。
(七)提交作品或任何用於作品創作的素材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權,商標權或其他知識產權或專有權利,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權利。
(八)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視,宗教歧視,威脅國家間睦鄰友好關系以及其他有悖社會道德風尚和善良風俗的內容。
(九)所有應征作品組委會均不負責退還,請應征者自留底稿。
(十)應征者參與本次活動產生的一切費用自理。
五、版權說明
(一)所有投稿作品必須保證設計的原創性,如有任何侵權行為,責任由作者本人自負。
(二)參加本次活動的海報作品擁有權將歸屬電影節組委會。組委會有權對所有獲獎作品復制、出版(含電子出版)、展出、推廣。
(三)對入選的入圍作品中,創意優秀而未能達到體現電影節全部內涵的作品,組委會有權要求原創作者或自行組織專業設計人員和機構重新製作。
(四)原創作者具有署名權,並可獲得原定獎金及榮譽證書。
六、評選實施步驟
1、徵集:2015.11.3——12.31(線上宣傳徵集)
2、初選:2016.1.1——1.15(宣推部領銜選100幅)
3、復選:2016.1.16——1.30(投票產生30幅)
4、終選:2016.1.31——2.5(評委選取6幅獲獎作品)
獎項公布:2016年2月(收取大圖簽署版權協議並使用於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七、獎項設置
總獎金:6.5萬元人民幣(稅前)
一等獎一名:3萬元獎金並授予榮譽證書
二等獎二名:1萬元獎金/人並授予榮譽證書
三等獎三名: 5千元獎金/人並授予榮譽證書
八、作品徵集時限
本次徵集活動的截止日期為2015年12月31日,作品與《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報名表》一起上傳至北京國際電影節官網。 本屆展映將帶來約300部精彩紛呈的中外電影,在北京25家影院及5所高校舉行近千場放映。力圖展現「春天到北京來看世界上最好的電影」這一目標。
22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正式公布首批片單,其中包括科幻經典《異形》系列、香港銀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紀念、美國電影大師比利懷德110周年紀念以及中美日三位傑出女星陳燕燕、瑪麗蓮夢露、原節子的紀念專題等6個專題,總計19部影片(具體片目見附表),均為影史知名的經典作品。這些放映專題還有其他影片尚未揭曉,將逐步公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