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二戰德國狼群潛艇電影,越多越好。
最真實的其實只有一步,也就是戰爭類電影中的異類,DAS
BOOT,
中文翻譯是從海底出擊,其他的潛艇電影相比之下都是垃圾。
『貳』 二戰德國潛艇「狼群戰術」的相關記錄片
央視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拍的紀錄片《世紀戰爭》有一輯專門介紹德國潛艇戰的。記得那輯節目大體是按時間順序介紹自開戰到二戰結束德國潛艇戰的情況。
另外要想了解德國潛艇戰,尤其是狼群戰術,鄧尼茨的戰爭回憶錄那是不可不看的。
電影有:U-571 http://www.pp139.com/vod/352.htm
獵殺紅十月(不是二戰的)
緊急下潛 等等
還有游戲:獵殺潛航。嘿嘿
能說的都說了。。。。。。
『叄』 二戰電影《灰獵犬號》背後的故事,真實殘酷的大西洋潛艇戰
2020年7月10日,由美國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自導自演的戰爭電影《灰獵犬號》在流媒體平台上映,這是一部講述二戰期間發生在西北大西洋上德國潛艇和盟軍水面艦艇之間攻防戰的電影,是以真實 歷史 背景為基礎展開的一部戰爭題材大作。筆者印象中,這也是第一部以水面艦艇反潛戰視角為主線的潛艇戰電影。
這部電影在上映前並沒有收到影評人的好評,原因是"過多的海軍專業術語"。不過筆者看完以後覺得,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這個"缺點"正反映了製作方的專業和認真。這部電影對於海軍水面艦艇反潛作戰的描寫是相當精準和到位的,真實反映了早期海軍艦艇作戰的特點,相當良心!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42年,主角是一艘虛構的美國驅逐艦:DD-548"灰獵犬"Uss Greyhound號的艦長。這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是一支由4艘艦艇組成的護航編隊的指揮艦,負責護送一支由37艘商船組成的船隊,橫跨大西洋將物資從美國運往英國。期間遭受以 "灰狼"號為首的德國潛艇群攻擊,"灰獵犬"號帶領護航編隊和德國潛艇鬥智斗勇,反復搏殺,終於完成了護送任務。91分鍾的電影只有片頭一段不到7分鍾的鋪墊,立刻就進入了故事的主線,緊張的海上反潛搏殺一刻不停貫穿全片直至結束,看得緊張刺激,懸念重重!
相信還有很多人還沒看過這部電影,所以筆者今天就不做過多劇透了。不過對於普通不懂軍事的觀眾來說,這本電影里很多情節的設定確實不太容易理解,今天筆者就從軍事的角度結合電影來聊聊當年的那場波瀾壯闊而殘酷的大西洋潛艇戰,也方便大家觀影時能有更好的理解。
1. 大西洋潛艇戰和"狼群"戰術
二戰時期有兩大戰場,太平洋戰場是大規模的海空登陸戰,主要作戰目標是太平洋上各島嶼的爭奪,地面戰規模較小,主要為海軍大型水面艦艇之間的對決。歐洲戰場主要為大規模地面戰,相比強大的德國陸軍和空軍,德國海軍實力較弱,所以發生在大西洋上的海戰主要為盟軍反潛作戰兵力和德國潛艇之間的反潛戰。
二戰初期,德國陸軍摧枯拉朽般攻佔了大部分歐洲地面,只剩下了孤懸海外的英國。而後德國開始向東攻擊蘇聯,形成了東攻西守的局面。英國作為西線盟軍最後的據點,是返攻歐洲大陸的橋頭堡,所以大量物資、裝備從大西洋彼岸的美加兩國出發運往英國,這條大西洋運輸線是維系英國生存的生命線,德軍為了穩固西線防禦,一直努力將其切斷。在1941年德軍損失了最後的大型水面艦艇之後,面對強大的英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德國海軍將潛艇這種非對稱型的作戰方式作為主要作戰模式,從而拉開了大西洋潛艇戰最激烈,也是最殘酷的一幕。
德國潛艇採取的以多艘潛艇在航線附近預設陣地埋伏,一旦發現船隊立即召喚附近潛艇集中攻擊,從而實現局部兵力優勢的戰術,被稱為"狼群"戰術。由於盟軍的運兵船多採用高速客輪,且有大量水面艦艇保護,攻擊不易,所以德軍潛艇的目標主要是航速只有10-11節,只擁有少量護航力量的貨船編隊。一時間,大西洋上狼煙四起,一整船一整船的戰略物資,包括美國生產的坦克、飛機、火炮、彈葯,在德國魚雷的爆炸聲中沉入冰冷的北大西洋海底。德軍的潛艇戰使得盟軍往英國的戰略運輸受到很大威脅,也一定程度上推遲了盟軍返攻歐洲大陸戰役的啟動時間。
電影的故事背景,就發生在一支由37艘貨輪組成,代號"HX-25"的貨船編隊橫跨大西洋過程中。這樣的一支編隊自然是德國狼群的絕佳獵物,由於飛機的航程有限,在大西洋中部有一段約50小時的航程沒有空中掩護,只能依靠護航艦艇提供護衛。而影片中的狼群數量達到7艘,護航艦只有4艘,兵力處於劣勢,要想成功守住編隊確實困難重重!
2. 二戰時期的潛艇戰攻防戰術
潛艇是一種可以水下航行的作戰艦艇,其最大的特點在於隱蔽性好,可以神出鬼沒的進行攻擊。其主要武器為魚雷,一般一艘二戰時期的德國U型艇可以攜帶24枚魚雷,通過潛艇頭部的四個魚雷發射管和尾部的兩個發射管發射,再裝填魚雷的時間約為10-20分鍾一枚,所以德國潛艇每次攻擊可以發射的魚雷數量為6枚。由於魚雷是在水下擊中艦船的,所以一條魚雷的威力就足以可以擊沉一艘沒有防護的商船。
二戰時期的潛艇都還是常規動力潛艇,以柴油機為主動力,水面航行時用於提供動力和給電池充電,水下潛航時使用電池驅動電動機。一般潛艇水面最大航速為17-18節,水下最大航速為8-10節,連續潛航時間在最大航速下約為2小時,2-4節的航速下可以堅持10個小時,然後必須浮出水面進行充電。所以,當時潛艇大部分時間是處於水面航行狀態的,只有在進行攻擊的時候才會下潛進行隱蔽潛航。
二戰時水面艦艇和潛艇之間的攻防戰,可以說是一種互相看不見對方的"盲打"模式。水面艦艇首先依靠雷達探測周邊海域處於水面航行狀態的潛艇,在發現潛艇後快速向潛艇逼近,逼迫潛艇緊急下潛。如果潛艇下潛躲避,反潛艦就開始使用被動聲吶探測潛艇發出的機械噪音,在確定大概位置後,反潛艦打開主動聲吶向目標區域發射聲波(就是很多電影中的"咚……咚……"聲),並通過計算聲波撞擊潛艇後反彈回的時間,來精確測得距離、深度等信息。然後反潛艦要做的就是通過快速機動抵達潛艇正上方,投下深水炸彈對潛艇所在區域進行覆蓋,以期其中的一兩枚可以成功擊中潛艇。整個過程中,雙方都無法目視對方,只能依靠聲吶數據進行判斷,所以並不能確保每次反潛攻擊都能成功,甚至無法完全確定攻擊是否有效。二戰時經常有潛艇被幾艘反潛艦連續攻擊,上百枚深水炸彈投下卻最終無礙的戰例發生,又或是水面艦沒有看見潛艇被擊毀的證據,而潛艇也未能返回基地,無故失蹤的情況發生。可以說基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反潛戰很多時候就是一場鬥智斗勇的"貓抓老鼠" 游戲 。
潛艇一旦在交火中被逼出水面,那基本就是無路可逃了!僅僅依靠一門甲板炮和幾門小口徑高炮,潛艇分分鍾會被反潛艦的各種火炮送入海底。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潛艇在交火中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潛艇的生存靠的是隱蔽,所以不會主動招惹水面作戰艦艇,在攻擊商船隊的行動中,潛艇首先需要躲開護航艦的攔截,將魚雷射向商船,然後借機偷襲護航艦也不是不可以,但主要還是躲為上策。護航艦有時也會採用對可疑潛艇海域進行反復搜索的方式讓潛艇一直停留在水下,等船隊開遠並轉向後再高速追趕編隊。而潛艇確認安全後再浮出水面時,編隊早已無影無蹤,這也是一種擺脫潛艇攻擊的辦法。但是這一方法在對付多艘潛艇的協同攻擊時就無效了,多個不同方向的威脅會讓護航艦顧此失彼,這就是狼群戰術的優勢。
3. 二戰水面艦艇反潛作戰主力:驅逐艦
二戰時期的反潛戰,除了航空反潛,最有效的反潛兵器就是驅逐艦。但早期的驅逐艦出現的目的並不是反潛,而是作為"雷擊艦"誕生的,一般排水量2000-3000噸,最早的驅逐艦是用於在戰列艦對戰過程中,高速沖向對方戰列艦隊形,向其密集發射魚雷,以小博大攻擊戰列艦,最起碼能打亂對方陣型,為己方戰列艦轟擊提供幫助。所以驅逐艦一直有一個特點就是航速非常高,一般都有30節以上。
驅逐艦在反潛作戰中具有絕佳的優勢,除了速度快,它的體型適中,可以安裝雷達和反潛聲吶等全套設備。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機動性,轉彎迴旋半徑小,便於在和潛艇的對戰中,快速佔領攻擊位置發起攻擊。對於當時的潛艇來說,驅逐艦就是潛艇的剋星,是潛艇最怕遇見的對手!
在電影中,護航編隊的4艘艦有3艘是驅逐艦。除了主角美國海軍"弗萊徹"級"灰獵犬"號,還有兩艘英國海軍驅逐艦"鷹"號和"哈里"號,這兩艘驅逐艦的特寫不多,從其單煙囪和雙聯封閉式艦炮判斷"鷹"號應該是1900噸級的英國K級驅逐艦,而"哈里"號有兩個煙囪,應該是一艘"部族"級驅逐艦,還有一艘加拿大護衛艦"迪基"號,從其外形怪異的艦橋判斷是一艘英國轉讓的江河級護衛艦,排水量1200噸,專門用於進行護航任務。這樣的護航力量對付一兩艘潛艇的威脅是足夠的,但遇到電影中這樣的狼群就捉襟見肘了。這4艘艦中"灰獵犬"號噸位最大(3000噸),速度最快(37節),是護航編隊的機動力量和指揮艦。整部電影中該艦不停在編隊前後來回穿梭,左撲右擋,獨自或協同瓦解了不少威脅。也難怪德國領頭的潛艇"灰狼"號要聯合其它潛艇在最後時刻主動對其發動攻擊,左右夾攻力圖解決這個護航編隊最強的保護者!因為一旦解決了"灰獵犬"號,整個編隊的商船就都只能任其宰割了!
大西洋潛艇戰從1939年開始,到1943達到高峰,於1945年落下帷幕。德國一共擊沉了超過3500艘各型商船和175艘盟軍艦艇,總噸位超過2100萬噸,付出了800餘艘潛艇被擊沉的代價。這場殘酷的海上戰爭造成了交戰雙方近10萬人死亡,上千架飛機和數千輛坦克沉入海底,各種彈葯和物資更是不計其數!但這一切並沒有改變戰爭的結局,納粹德國的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
最後,回到電影上來。這部電影對於反潛作戰的描述非常專業,是部不可多得的海軍題材佳作,非常值得一看!也希望大家在看了作者的文章後,對理解這部電影中的作戰環節會有所幫助。至於這部電影其它一些涉及情節的地方,過些日子等大家都看過電影後筆者再來解讀吧!
『肆』 求一部二戰電影的名字:故事發生在法國巴黎,好像片名叫《狼群中的羊》。
惡狼中的英雄
導演: 戴斯蒙德·戴維斯
編劇: A.E. Hotchner
主演: 喬斯·雅克蘭德 / 萊斯利·卡倫 / 米琳娜·德蒙若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國語
上映日期: 1988
片長: 200分鍾
主要配音演員:徐濤、齊克建、蔡明、馮憲珍、鄭建初、李易、郭政建、黨同義、任亞明、吳莉琳、田二喜、吳娟
1940年巴黎。著名的Ritz酒店是美國藝術家菲利普·韋伯(Perry King)的避難所,他被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交火中。菲利普是酒店的常住客,當納粹佔領巴黎進入Ritz的時候,他試圖保持中立,但他優雅的避難所變成了間諜和告密者的窩點。一個「客人」試圖恐嚇菲利普來幫助他獲得歐洲最有價值的藝術珍品。當菲利普目睹他的朋友們的家園遭到入侵,他們的生活受到威脅時,他會對他的忠誠、秘密、神秘和背叛感興趣,直到他發現生命只有在你願意為之而死的時候才值得活下去。
『伍』 有一部電影美國的有狼群還有兩撥人火拚電影叫什麼
人狼大戰
『陸』 二戰納粹殘害猶太人集中營電影有幾部
1、《無命運的人生》:講述了一個14歲匈牙利猶太小男孩被驅逐出家鄉布達佩斯後在奧斯威辛等納粹集中營輾轉受壓迫的痛苦人生。由於凱爾泰斯本人也曾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有過死裡逃生的經歷,因此這部小說也可以看作是凱爾泰斯自傳體的作品。
『柒』 一部電影,說的是二戰集中營,一個男孩從集中營出來,逃亡另個國家,最後找到他的母親(他母親是個作家)
《裸露在狼群》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4Z9KIT92nL4t4wyIx6iEw
《裸露在狼群》是弗朗克·拜爾執導的劇情片,ErwinGeschonneck和FredDelmare出演。講述了1945年4月,德國法西斯崩潰前夕。布痕瓦爾德集中營來了一批從奧斯威辛集中營轉來的「犯人」而引發的故事。
『捌』 紀錄片講述二戰結束後蘇聯關押50萬日本俘虜,在狼群散養區!居然是把這些日本人來當這一千多頭狼的食物
老毛子吃撐了去養狼,有戰俘幫助開墾西伯利亞不好么
『玖』 有沒有描寫德國士兵角度看待二戰的影片
01.《從海底出擊》(西德)
02.《帝國的毀滅(加長版)》(德國)
03.《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
04.《黑色星期天》(德國、匈牙利)
05.《鐵十字勛章》(西德、英國、南斯拉夫)
06.《浪潮》(德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07.《歐洲特快車》(德國、丹麥、法國)
08.《過客》(德國)
09.《偽鈔製造者》(德國、奧地利)
10.《最後的橋》(西德)
11.《莉莉·瑪蓮》(西德)
12.《歐洲!歐洲!》(德國、法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3.《玫瑰圍牆》(德國、荷蘭)
14.《極地重生》(德國)
15.《希望與反抗》(德國)
16.《悲情火絨草》(德國)
17.《何處是我家》(德國)
18.《靡菲斯特》(西德、匈牙利、奧地利)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我十九歲》(東德)
20.《善意的謊言》(東德)
21.《大遷徙》(德國)
22.《鐵皮鼓》(西德、法國、波蘭、南斯拉夫)
23.《亂世啟示錄》(德國、法國、英國)
24.《納粹軍校》(德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25.《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西德)
26.《六重唱》(德國、奧地利)
27.《死亡終點站》(德國、捷克)
28.《兇手就在我們中間》(東德)
29.《第九日》(德國、盧森堡)
30.《無情的戰線》(東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31.《裸露在狼群》(東德)
32.《猶太失樂園》(德國、立陶宛)
33.《母親的勇氣》(德國、英國、奧地利)
34.《史陶芬伯格》(德國)
35.《拜見希特勒》(德國)
[由德國以外國家拍攝的以德國人為主角的影片]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36.《辛德勒名單》(美國):黑白電影,少量彩色,改編自真人真事。不用多說了,公認的經典,在中國大陸本片甚至要遠比《拯救大兵瑞恩》來得受歡迎。
37.《沙漠之狐》(美國):黑白電影,又名《隆美爾傳》。這不是1971年的那部彩色片《Raid on
Rommel》,而是1951年的黑白片《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本片並沒有正面表現隆美爾的驕人戰績,而是把重點放在隆美爾後期與希特勒的矛盾身上,再現了隆美爾參與刺殺希特勒的過程,以及他最後悲壯的結局。
38.《大獨裁者》(美國):黑白電影,卓別林的作品,拍攝於二戰期間,影片中的德國稱作「托國」,希特勒則叫「希克」。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39.《德意志零年》(義大利):影片拍攝於二戰結束後的第二年,以德國普通家庭的畸形心理折射整個大時代的悲劇。
40.《坦克大決戰》(美國):劇情從德軍、盟軍兩個視角,再現令盟軍一潰千里的阿登戰役。(另外一部美國影片《哥特防線》也是從多個視角去講述戰爭)
41.《紐倫堡大審判》(美國):從德國戰犯、盟國法官兩個視角去看待這段歷史,對戰敗國和戰勝國雙方都進行了反思。本片並非翻拍60年代的同名黑白影片,故事劇情發生在更早之前,拍攝於1961年的《紐倫堡大審判(特別版)》在劇情上是續著本片。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42.《柏林迷宮》(美國):黑白電影,又名《德國好人》、《善良的德國人》。很具有諷刺性的一部片子,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納粹科學家為自己所用,不分黑白地為他們洗刷罪名,稱他們為「好人」,使其逃過法律的制裁。實際上日軍731部隊也是在這種情況下逃脫了審判的,我們中國真應該去拍一部《善良的日本人》。
43.《弗朗茲和波連娜》(俄羅斯):又名《青年近衛軍》(譯名有誤,應為「青年黨衛軍」,這個譯名與1948年的一部蘇聯電影重名),講述一個黨衛軍青年與一個俄國女孩的愛情故事。
44.《刺殺希特勒》(美國):湯姆·克魯斯主演,同時他也是製片人。2009年上映。本片的英文名為《Valkyrie》,與德國拍的版本不同。
45.《希特勒:惡魔的崛起》(美國、加拿大):又名《希特勒:惡魔的復活》。不少人批評本片對希特勒的塑造過於臉譜化,指責本片是好題材卻被幾個蹩腳的編導搞砸了。(俄羅斯和德國曾合拍過一部《狂魔希特勒》講述希特勒和愛娃·布勞恩的「假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