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際電影節電影推薦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際電影節電影推薦

發布時間: 2022-08-30 04:13:37

⑴ 14部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影片,導演們的崛起嗎

1《霸王別姬》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以上就是獲得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的14部華人影片。

⑵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最驚艷的作品是什麼

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最驚艷的作品是什麼?我覺得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最驚艷的作品一定有很多,但具體的我也記不住是什麼名字。

⑶ 有哪些中國好電影可以在國際電影節上排名

說兩部近些年不輸各大國際電影節獲獎作品的國產電影吧:

《路邊野餐》

《路邊野餐》是新人導演畢贛的處女座,講述的是主角陳升在盪麥這個小鎮里,彷彿經歷了混亂的時空的故事。

電影拍得跟夢境一樣,虛實相生,電影里一閃而過的是關於時間、空間、現實、夢境這些線索的鏡頭。

在去年《我不是葯神》、《影》等佳作的夾擊下,《大象席地而坐》仍然殺出重圍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胡波也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了最佳處女作獎特別提及。

雖然這兩部電影離普通觀眾還是比較遠,但是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劇本,都不輸各大國際電影節的獲獎作品。

⑷ 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優秀電影參展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將有500多部中外優秀電影參展,老牌經典單元"一帶一路"、向大師致敬、SIFF經典、官方推薦、地球村等單元,將集中展映眾多中外優秀佳作。《龍日一,你死定了》主創攜劇組成員也受邀出席此次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和「一起拍電影之夜」的盛會。

⑸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1935年 《漁光曲》在前蘇聯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舉辦的電影節上獲「榮譽獎」,並獲得一枚金牌。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百萬雄師下江南》、《紅旗漫卷西風》、《大西南凱歌》、《東北三年解放戰爭》獲「紀錄片名譽獎」。《踏上生路》獲「短片名譽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中國民族大團結》獲「報道片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翠崗紅旗》獲「攝影工作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水土保持》獲「威尼斯第一屆科教片電影節榮譽獎」。
《桂林山水》獲大馬土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銅質第二獎章。
《歡樂的歌舞》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短紀錄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獲第九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報道紀錄片獎。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乘風破浪過長江》獲第五屆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
《機智的山羊》獲羅馬尼亞木偶片國際電影節獎狀。
《祝福》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片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中國的木偶藝術》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1959年 《海魂》獲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電影節為世界和平而斗爭二等獎。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蘿卜回來了》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砍柴姑娘》、《一幅僮錦》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金色的海螺》獲印尼第三屆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差不多》獲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日青年獎。
《紅色娘子軍》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7年: 中日合拍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中國影片《邊城》在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獲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袁霞獲南斯拉夫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牧笛》獲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丹麥登塞城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1980年 《狐狸打獵人》獲南斯拉夫薩格拉布第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梅花巾》獲菲律賓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詩瑪》獲桑德坦爾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灕江畫童》獲哥倫比亞薩拉曼卡短片電影節二等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極獎。
《中國冰川》獲「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技片榮譽獎。
《藍色的血液》獲第12屆西柏林綠色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1983年 《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
《孔雀公主》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筆中情》獲法國魯瓦揚電影節外國影片獎。
《馬路天使》、《三毛流浪記》、《甲午風雲》、《阿Q正傳》、《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舞台姐妹》獲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四個小夥伴》獲法國郎市青年觀眾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中國水城》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和音樂獎。
《中國旅行》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公眾獎,同時獲音樂二等獎。
《自古華山一條路》獲特蘭托第31屆國際高山探險電影節卡洛、阿貝爾·基耶薩特別獎。
《飛毽》獲波蘭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內蒙古草原》、《江蘇秀色》獲法國塔布市第17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音樂獎。
《遺傳工程初探》獲法國第36屆國際科學電影協會年會榮譽獎狀。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青春萬歲》獲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泉水叮咚》獲第5屆托馬爾青少年國際電影節小演員表演獎。
《城南舊事》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女大學生宿舍》的導演史蜀君獲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比賽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夏威夷第4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最佳影片獎和柯達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民族體育盛會》獲突尼西亞第4屆國際運動電影節獎牌1枚。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騰飛吧,中華健兒》獲義大利第14屆都靈國際體育電影節二等獎。
《九寨溝夢幻曲》獲波蘭第22屆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銅龍作曲獎。
《錦綉中華》獲第1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和蘇聯國家旅遊委員會積極宣傳旅遊,鞏固和平與友誼獎。
《體育盛會》獲第8屆匈牙利國際體育電影節匈牙利電影總局獎。
《灰喜鵲》獲葡萄牙第11屆聖塔倫農業環境國際電影節環境短片組科教片一等獎—金葡萄獎。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不當演員的姑娘》獲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孔雀公主》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兒童電影節水晶蝴蝶杯。

1986年 《郵緣》、《烏鴉與麻雀》獲「法國第1屆科羅朱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飛來的仙鶴》獲法國阿朗松國際兒童電影節農業信貸銀行獎。
《四個小夥伴》獲伊朗第16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榮譽獎。
《流浪漢與天鵝》中的吳丹獲蘇聯第9屆塔什干國際電影節主角獎。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少年彭德懷》獲「葡萄牙第15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兒童片獎。
《絕響》獲義大利第四屆都靈國際青年電影節特別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美國第8屆洛杉磯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外國家庭電影優秀獎。
《野山》獲法國第8屆三大洲國際電影節大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防治沙漠化》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森林與我們》獲銀穗獎、《籠養蒼蠅》獲銅穗獎。
《三峽情趣》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銀比雷娜獎和公眾獎。
《浙江山水情》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魚桑爭秋》獲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發第13屆國際環境保護電影節一項主獎。
《紅蟻樹》獲波蘭克拉科夫第23屆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片獎。
《中國西南行》獲第19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旅遊電影節金花獎大獎。
《長江截流》獲第1屆瑞士洛桑國際能源電影節特別獎第一名。
《貓頭鷹》獲列寧格勒第38屆國際科學影片協會榮譽證書。
《三十六個字》獲南斯拉夫第7屆薩格勒布國際畫片電影節D組教育片獎。

1987年 《回聲》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環境保護電影電視節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獎。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草人》獲第2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C組一等獎。
《超級肥皂》獲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D組二等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五虎將》獲第17屆德黑蘭國際科教片節金像獎、《灰喜鵲》獲銀像獎、《瀑布》獲榮譽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盜馬賊》獲第4屆第三世界電影節頭獎。
《褐馬雞》、《中國珍稀動物》、《不能消失的顏色》獲第2屆國家公園紀錄片國際影視節優秀影片獎。
《井》獲義大利第29屆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銀質獎;女主角潘紅獲演員銀質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老井》獲義大利第11屆大沙爾索國際新電影節一等獎。
《中國造船》獲米蘭第27屆國際海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南北少林》獲都靈第43屆國際體育電影節一等獎——都靈頭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遠離戰爭的年代》獲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第10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霍賈·納斯列金獎。
《化石寶庫》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教片電影節金獎。
《生命的能源》獲第2屆洛桑能源電影節金獎。
《人鬼情》獲巴西第5屆國際影視錄像電影節

1989年 《大小夫人》獲保加利亞第5屆幽默與諷刺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江南居民》、《美在自然》獲瑞士能源博士後研究人員協會特別獎。
《少年犯》獲伊朗第7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兒影片國際賽類最佳演員獎。

1990-2008《紅河谷》《永樂大鍾》《一個都不能少》《一聲嘆息》《蘇州河》《站台》《月蝕》《我的父親母親》《卧虎藏龍》《霸王別姬》《戲夢人生》《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春光乍泄》《鬼子來了》《花樣年華》《本命年》《阮玲玉》《喜宴》《香魂女》《女人四十》《紅粉》《太陽有耳》《河流》《悲情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過年回家》《可可西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孔雀》《立春》《西幹道》《左右》

參考自 唐懿馨:http://..com/question/68456033.html

⑹ 2017年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影片

1.《快樂結局》(主競賽單元) 邁克爾·哈內克,奧地利

這是一個標準的受歐洲三大電影節熱愛的題材,講述了位於一個生活在法國北部中產階級家庭,對於生活環境外的廣闊世界皆是迷茫,他們也因此受到穆斯林難民帶來的種種物理或精神攻擊上的困擾。作為兩次摘取金棕櫚獎的導演,邁克爾·哈內克是否能三摘金棕櫚也是備受關注。


4.《路過未來》(一種關注單元) 李睿珺,中國

最值得一提的一部片子——《路過未來》,它是李睿珺自編自導的,由楊子姍、尹昉主演,是楊子姍的第一部文藝片,也是唯一入圍2017年戛納電影節的華語長片。《路過未來》從異鄉人的角度出發,講述的是楊子姍飾演的楊耀婷在深圳出生長大。作為甘肅人的她,當她陪父母離開打工二十多年的深圳回老家後,看到回到家鄉生活艱辛的他們,她決定用自己的努力讓父母再次回到深圳的故事。影片聚焦了當下農民工及子女背井離鄉下的壓力與困境,通過他們的生活狀態傳遞出一種社會共鳴。

⑺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主題是什麼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主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iry6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主題是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萬里而來,唯國禮相待。古絲綢之路起點之城西安,古城牆永寧門外吊橋輕落,城門大開,大唐仕女、金甲武士魚貫而出,鴻臚寺卿執盛唐國禮,為電影節嘉賓授禮。

流光溢彩的瓮城之內,一曲《絲路霓裳》繪出了絲綢之路沿線的風情與魅力,展現著兩千多年來從長安到羅馬的絲路文明。隨著象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友誼的「鸞鳳」在會場上空的翱翔,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正式拉開序幕。

⑻ 2021倫敦世界電影節獲獎的影片有哪些 值不值得我們看

2021倫敦世界電影節已經迎來其第17個年頭,以往16屆的電影節活動,無數的世界電影人在這里度過了美好而奇妙的電影旅程。

倫敦電影節是什麼?

⑼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推薦電影

推薦 1、 《另一半》 (The Other Half)中國
是《背鴨子的男孩》的中國導演應亮的第二部作品,獲東京Filmex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是四川小城的景觀,不只形式上做了有趣轉變,生活的觀察更深入細微。故事從小芬當上律師書記開始,鏡頭兵分兩路,一組訴說小芬生活的難堪,一組是女性在律師行業前的剖白。 推薦 2、 《世紀癥候群》 (Syndromes And A Century)泰國
泰國新銳導演阿皮查蓬(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之前的作品《極樂森林》與《夏日迷情》都叫人驚艷,新作《世》依舊簡約依舊催眠把看官帶到記憶花園,有重操故業的退業軍醫,有求葯但也施葯的老和尚。《世》含蓄撩人,偶有幽默,有《極》與《夏》的二元結構與辯證。 推薦 3、 《當我們同在一起》 (Things We Do When We Fall In Love)馬來西亞
《美麗的洗衣機》導演李添興的新作,讓觀眾與主人公同行,感覺愛情脈搏。男主角從事電腦,女主角是老師,他們去看花、去游樂場,像是很開心,不過暗地飽受背叛、佔有、懷疑、妒忌的折磨。《當》壓抑的運鏡、人之間溝通的無能、故事性的淡化等,難免叫人想到蔡明亮的電影。 推薦 4、《婚宴背後》 (After The Wedding)丹麥
丹麥女導演蘇珊娜比埃爾(Susanne Bier)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作,在《皇家驚天賭局》 (Casino Royale)飾演反派的丹麥性格演員馬德斯米克爾森(Mads Mikkelsen)挑大樑,飾演有愛心的浪子「雅各」,投入照顧印度孤兒。孤兒院經濟出現問題,他意外收到來自丹麥的捐贈,這個慷慨解囊者卻附帶一條件,就是要雅各出席女兒的婚禮。雅各抵達後,驚覺老闆娘是自己的舊情人。《婚》情味濃郁,演員使出渾身解數。 推薦 5、 《大草原安魂曲》 (Khadak)德國和比利時
兩位導演貼近大自然之作,少年巴之能聽到遠方動物哀鳴,神醫視他是自己的族類。巴之遇上偷煤少女,少女神秘的魅力卻令他醒悟。《大》摘下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導演一個是人類學家,一個是新聞從業員,《大》是他們的第二部導作,將蒙古大草原多年生活的啟悟,轉化成有著神話、風俗與實驗手法的奇美風格影像。 推薦 6、 《單》 (Solos) 新加坡
光靈(前稱光領)與羅子涵聯導的《單》是本地第一部大膽拍攝的同志片,故事創作來自真實事件,中年男教師與男學生的感情在後者逐漸長大,要離他而去時出現問題。《單》挑戰同志性愛場面,兩位導演都是新人。 推薦 7、《非常客人》 (Ad Lib Night) 韓國
《女人貞慧》 (This Charming Girl)導演李潤基的第三部導作,改編女作家平安壽子的短篇,不是《兩生花》 ,不過女主角卻成了「兩生花」,街頭幾個大男人覺得她像家鄉病倒老人的失蹤多年女兒,她硬著頭皮上陣,結果「舊情人」也來找她敘舊。奇怪的霧水一夜,女主角反覺感激。 推薦 8、《恐懼吞噬心靈》 (Ali:Fear Eats The Soul)德國
德國已故知名導演法斯賓達(Fassbinder)1974年奪康城影展影評人獎之作,講述一個外勞愛上一個德國老女人,遭到批評與歧視等不公平待遇。命運的捉弄是《恐》悲劇本源,影片是導演對德國各階層的關注,對各類問題的洞察,是具不同凡響視野和深度的作品。 推薦 9、 《愈扮愈開心》 (The Boss Of It All)丹麥
名導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繼「美國三部曲」後,回到《白痴》(The Idiots)的游戲人間。這迴向公司文化開刀,虛擬網路大主顧要見老闆,虛擬公司老闆找演員假扮他,結果演員玩得不亦樂乎。雖是玩世作,自嘲與諷刺,加上演員的「癲」放演出,大家愈看愈開心。 推薦 10、 《心靈印記》 (Scream Of The Ants)伊朗
伊朗名導穆森(Mohsen Makhmalbaf)新作,有神論與無神論者婚後背起行囊,帶了椅子到印度蜜月,尋找傳說中的放牛聖人。兩人遇見用眼神「煞」火車的老人、幻想自己是桌椅的少女、浴火重生的男人;當地人說要見到聖人,得先成為「兇手」——踩著螞蟻屍體前進。旅途奇遇顛覆過往知識與經驗,夫婦倆將行囊一件件丟下,最後連椅子都遺留在沙漠中。《心》是穆森以「反智」對世界回眸一望,所粹取出的生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