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俄羅斯愛情電影為什麼很少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俄羅斯愛情電影為什麼很少

發布時間: 2022-08-18 12:17:48

① 俄羅斯電影為什麼不好看

密碼疑雲
還不錯啊

我估計 你是看了 守夜人.
所以說 不好.

那部電影 感覺 是不怎麼好,但是 密碼疑雲 不錯的.

② 為什麼國內幾乎看不到俄羅斯的電影電視劇歌曲動漫

《在那1941年》是一部反映「二戰」的連續劇。曠日持久、殘酷的「二戰」是世界人民心中永遠的傷,這段黑暗的歷史被以各種方式記錄保存下來,當事人為之落淚,後人為之警醒。

央視8台海外劇場已經引進,譯製版,並已經播放。

目前在這個商業化的社會上。俄羅斯的軟實力確實比不了美國甚至是日本。但是俄羅斯對前獨聯體國家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巨大的。

俄羅斯是一個有底蘊的國家沒理由會這樣沉寂下去的。

③ 新聞相對於美國更親俄羅斯,為什麼很少有俄羅斯電視劇,電影

宏觀上講就是,走的道路不同了,以前走的社會主義,現在走的資本主義。

④ 為什麼俄國電影在中國很少看到

前蘇聯解體後電影工業收到很大的沖擊,資金籌集不到,很多人才外流造成電影行業的整體蕭條。(其中美國好萊塢影視業沖擊很大,連電影之鄉的法國也收到影響。大家都喜歡快餐式的美國商業化電影,大製作大明星。)

外加他的政治體制變化很大,原先很多政治色彩濃郁的片子也不便於播放。
不過近些年俄國電影有了起色,只是中國引進不多,《守夜人》、《豌豆公主》、《羅曼諾夫王朝》等都挺不錯的!

⑤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俄羅斯愛情片是哪部為什麼

我覺得最好看的俄羅斯愛情電影是《花滑女王》,2018年3月底有在中國大陸上映過,票房1700多萬,豆瓣上6.8分,IMDb上7.1分。

競技體育的殘酷和愛情的曲折繾綣,在潔白冰面上共振出攝人的力量,精彩!好看!

⑥ 為什麼俄羅斯電影,電視劇不發達

不重視,俄羅斯屬於戰斗民族,崇尚軍事,少了很多兒女情長吧。

⑦ 國內很少能看到俄羅斯的影視作品,俄羅斯的文化輸出為何如此之少

其實,中國近幾年引進的俄羅斯影片並不在少數,甚至民間組織和政府部門也在這方面你做了不少的工作。只是俄羅斯的作品在中國的反響並不理想,俄羅斯《冰雪女王3:火與冰》豆瓣評分才4.7,票房僅為7400萬元,《斯大林格勒》,票房不到7200萬。

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作品的題才和文化的差異,首先俄羅斯電影沒有美國大片氣勢恢宏的氣勢,也不像印度片那樣接地氣、能夠引人共鳴。其中一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差異,俄羅斯電影大部分都是關於國家歷史戰爭,因為歷史和文化背景都有較大的距離,難以讓中國觀眾產生共鳴。

但是俄羅斯也在這方進行了改變,如今的俄羅斯喜劇電影,基於蘇聯的基礎,擁有大量的傳統俄羅斯風情,本土風格十分突出。同時,在故事創意上俄羅斯電影一直關注本土風俗、蘇聯時代的集體主義精神、運動競技等大國文化仍能在電影中尋覓蹤跡,但比起早期喜劇片來說,俄羅斯電影也在向輕松愉快的喜劇風格逐漸轉變,少見陰暗沉重的社會批判內容,風趣幽默的情節開始越來越多。這一點在典型的體育電影《花滑女王》中體現得十分明顯。

⑧ 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俄羅斯的電影電視劇

俄羅斯本身文化產業不多,而且翻譯困難所以我們很少會遇到。

其實俄羅斯並非偶像國家,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的出產也不多,基本上只有特別出色的電影才會被引入;俄羅斯使用的是俄語,俄語翻譯本身國內也不多而且不廣泛,缺少專業翻譯也是影響俄羅斯電影出現。

俄羅斯電影我們還會偶然遇到,對於長編電視劇能遇到更加困難,畢竟量少翻譯少。

⑨ 為什麼國內不引進俄羅斯電影

1) 俄 羅 斯電影題材單一
就近幾年的數據來看,我們國 家從俄 羅 斯引進的題材多為戰 爭片以及體育精神為主。

就比如《最後一球》、《斯 大 林 格 勒》以及上映不久的《絕 殺 慕 尼 黑》,諸如此類都是在戰 爭和體育的范圍圈內。

但是就目前已經在內地上映過的片子來看,這種單一類型的作品的數據很不理想,票房極為黯 淡,即便是十分看好的《絕 殺 慕 尼 黑》也只是九千萬上下而已,相對於其他國家引進影片動輒幾億的票房實在是不 堪一 擊。

2) 電影行業的低迷,不能與時俱進
不可否認的是,自蘇 聯解 體之後,俄 羅 斯的盛 世王 國之夢就已經"破 碎",與此同時,帶來的是影視行業不斷的衰 落。

要說俄 羅 斯電影行業最為鼎 盛的時期莫過於前蘇 聯時期了,那時候國 家正處於戰 爭時期,當然以戰 爭片為主,可是現在早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戰 亂紛 飛的年代。

即便是希望大傢伙兒憶苦思甜,但也不能一攬子全部都是"苦瓜菜",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在影視作品上也應該是這樣。

3) 中俄文化差異
曾經我們落後挨打的時候我們需要取別國之精華,所以這也就要求我們需要從別人的方方面面中獲得經驗,以便能更好地推動我們的發展。看俄 羅 斯的影片也是一種學習方法,能更好的推動我國的影視文化發展。

但是現在的中 華 民 族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瘦弱身軀,現在的我們也早已林立於世 界 民 族之林,而俄 羅 斯卻近乎"止步不前"。

這樣的差距讓民 族之間的文化差異顯現的更為明顯,一味追求戰 爭片的市場無法滿足我們多元化的需求,和我們自身的文化背景有較為明顯的鴻 溝,觀眾們無法融入俄 羅 斯的影片,就無法產生共鳴。

4) 營銷方式不到位
戰 斗 民 族不同於別人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干實事、不宣傳"。

有些俄 羅 斯的影片還是非常不錯的,就不如說《戰 斗 民 族養成記》,獲得了9.1的高分,可以說還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要知道這是在完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就已經或者這樣的不菲戰績,不少網 友表示:"那是大哥不營銷,營銷一下絕對火!"...

5) 市場競 爭異常激烈
我們國內的文化市場一貫原則就是百花齊放,我國是世 界上人口最多的國 家,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國內的市場前景非常之廣闊,影視市場也不例外。

很多國家都想文化輸出到我們,電影市場的競爭非常的激烈。美 國、日 本、韓 國的影片我國每年都會引進無數,這也就說明了電影市場的競爭有多麼的激 烈。

⑩ 為什麼俄羅斯的電影業不發達是因為文化也不是很發達么

誰說俄羅斯電影不發達的。俄羅斯電影90年代之後由於思想解禁,異軍突起。
1991年的《蒙古精神》,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在外蒙古拍攝的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名作。手中是法二版。這次課上給學生放了投影,大銀幕體驗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感覺真爽啊。

1994年,《烈日灼身》(《毒太陽》),同為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導演的揭露斯大林時期政治迫害的反思電影,獲得戛納評委會大獎。此外,尼基塔·米哈依爾科夫在後蘇聯時期拍攝的《西伯利亞的理發師》及最新作品《十二怒漢》都有不錯的DVD版本。

基拉·穆拉托娃是蘇聯極有個性和有爭議的女導演,後蘇聯時期她的作品《迷戀》(1994)和《契訶夫的主題》(2002),這倆個電影都來自俄羅斯五區版的穆拉托娃套裝。不知道這個套裝還有她的其它啥電影。

1996年,亞歷山大·索科洛夫的《母與子》,這位被譽為是「改革與公開化時期」的塔可夫斯基的作者電影大師,迄今已拍攝了故事片17部,紀錄片20餘部。

值得慶幸的是,索科洛夫的代表作大部分在國內都能找到DVD。《母與子》,我手頭有兩個版本,一區版本和英二「人造眼」版本。《父與子》我也有兩個版本,另一個是台三發行的。「人造眼」出版的這個套裝,還包括《父與子》。「人造眼」的索科洛夫套裝,除了畫質遠好於一區版本外,勝在花絮豐富,尤其是收入了兩個紀錄片《卑微的人生》和《士兵之歌》,對於理解索科洛夫的創作很有裨益。此外,我收集的索科洛夫作品還有:「生死三部曲」開篇之作《第二層地獄》(1990)、《太陽》、一個鏡頭構成的《俄羅斯方舟》(2002)、來自西班牙二區的《金牛座》(《遺忘列寧》)及2007年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亞歷珊卓》。

至於索科洛夫的紀錄片,一區FACETS發行的索科洛夫紀錄片套裝算是較全的,我手頭有《大地的輓歌》(1977-1988)、《塔可夫斯基輓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輓歌》(2001),以及最近英皇出的也是一區FACETS發行的《對話索爾仁尼琴》(1998)等。

1997年,謝爾蓋·鮑德羅夫的《高加索俘虜》,一區米高梅發行的版本。這是第一部以車臣戰爭為背景的故事片。故事類似大島渚的《飼育》或姜文的《鬼子來了》,說不清是誰受誰的啟發了。導演謝爾蓋·鮑德羅夫屬於移居國外的俄羅斯導演群體,他有韃旦血統,生於西伯利亞,用外資拍攝迎合西方觀眾的電影。最新的電影就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蒙古王》,大陸演員孫紅雷扮演重要角色。市面上有若干DVD版本。

下面該說新一代導演了。

首先應提到的是多產的阿里克塞·巴拉巴諾夫。1997年,他導演的由俄羅斯最重要的民營電影公司CTB出品的匪幫片《兄弟》(《兄弟憐》)在俄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意見對立使得這部電影不僅成為電影領域的一個事件,也成為俄羅斯社會生活的一個事件。影片描寫的是彼得堡黑社會與僱傭殺手之間的事件。由於影片票房的大賣,《兄弟》2000年又拍攝了續集。評論界對影片的塑造的主人公達尼拉的形象展開了激烈爭論。2002年,他導演的《畸形人與正常人》(《畸零與色情》),在戛納電影節上的展映引起普遍關注。2005年,巴拉巴諾夫又拍攝了動作大片《死人的騙局》,由大導演尼基塔·米哈伊爾科夫主演。此外,巴拉巴諾夫還拍攝了以車臣戰爭為背景的戰爭片《戰爭》(《反恐戰爭》)獲得了俄羅斯塔夫爾電影節頭獎金玫瑰獎。這部電影我手頭有英二的版本,還是那天意外地在大B那特價淘來的。

戰爭題材,尤其是衛國戰爭是蘇聯電影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戰爭片歷來是蘇聯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曾引發幾次浪潮。隨著前蘇聯社會的改變、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電影在表現政治、表現社會、表現戰爭等方面開始出現新的不同的視點。個別電影創作者對以前未曾觸及的阿富汗戰爭,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車臣戰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們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視點對戰爭進行了分析和批判。蘇聯解體後,後蘇聯的戰爭片也涌現出許多重要作品。包括反映阿富汗、車臣戰爭,當然,二戰的衛國戰爭依舊是一個永恆的題材。如尼古拉·列別傑夫的《星星敢死隊》和羅戈日金的《戰場上的布穀鳥》。這兩部電影,我手頭均有DVD。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導演新秀是安德烈·薩金采夫。2002年,他的一部《回歸》一舉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這是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奪得金獅獎三十多年之後,再次獲此殊榮。這個電影我手頭有兩個版本:三區安樂版本和法二TFI版。另外,薩金采夫的新作《將愛放逐》(2007)的DVD也由法二TFI發行,手頭已有。

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出身於電影世家的年輕導演,如岡查洛夫斯基、幫達爾丘克、米哈伊爾科夫、丘赫萊依、托多洛夫斯基、楊科夫斯基的兒子們,都一躍成為俄羅斯電影創作的中堅。其中,比較突出的有,格利高里·丘赫萊依的兒子巴維爾,他導演的成名作是《竊賊》(1997),關於父親的缺失與少年的成長。這個電影我手頭有兩個版本:台三元寶利的和德二的。此外,我還收集到了巴維爾·丘赫萊依的另一部電影《薇拉的司機》(2004)。

與格利高里·丘赫萊依同一時代的同學兼新浪潮夥伴謝爾蓋·幫達爾丘克,如今,他們的兒子也站在同一電影前沿。名叫菲多爾的小幫達爾丘克,不比父親遜色,拍攝了氣勢恢弘的戰爭片《第九縱隊》,票房評論俱佳。

彼得·托多洛夫斯基(《戰地浪漫曲》、《國際女郎》)的兒子瓦萊里,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可惜的是,他的最重要的電影《愛情》(1991)、《聾人之國》(1997)均無緣得見。不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情人》(2002)手頭有,是由主演過《鄉愁》的奧列格·揚子科夫斯基主演。

除此之外,手頭有DVD的還有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列舉如下:

安德烈·克拉夫庫克的《尋找幸福的起點》(2006)。該導演今年的大片《海軍上將高爾察克》也發行DVD了。坊間有多種版本流行。

《西服》(2003),Bakhtyar Khudojnazarov 柏提古·杜納佐洛夫作品,獲得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和評審團特別獎。《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2003),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斯佐的愛》(2004),哈薩克導演古卡·歐瑪洛瓦戛納參賽作品。《死亡騎士》(2005),俄羅斯一部暗殺題材的動作大片。

《瑪莎》,謝爾蓋·特卡喬夫作品。俄羅斯五區發行的DVD。更新的作品還有2007年阿里克塞·彼馬諾夫的電影《敖德薩的三天》。大B那花一塊五淘來的。

最後要提到的自然是「俄羅斯的呂克·貝松」提莫·貝克曼貝托夫,他導演的《守夜人》是俄羅斯電影歷史上首部純本土投資、完全好萊塢式運作、最終創造出商業奇跡的大片。《守夜人》讓全世界影迷見識到俄羅斯新電影「文藝復興」的威力。這部電影及續集《守日人》均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這兩部電影及導演的第一部好萊塢製作《通緝令》(2008),市面都有多種版本,前者還發行了藍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