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的電影院怎麼樣
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他擁有多元化經濟產業,包含手工藝、農業、紡織還有服務業。甚至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生活,最近幾年來印度的服務業迅速增長,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當提起印度時,大家想到的除了旅遊,還有印度的電影,特別是前段時間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更是在中國掀起一大片觀影熱潮,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極高。那麼在印度,究竟他們地方的電影院是什麼樣的呢?
在印度看電影時,也有和國內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看印度電影有中場休息,畢竟印度電影時段長,需要兩三個小時,在播放一個多少小時時暫停休息是合理的。印度電影也有獨特的表演方式,大多數的印度電影都是演著演著就唱起了歌,想必這也是一大特色之一吧。
B. 在電影院看電影遇到過觀眾自發鼓掌的時候嗎是哪部電影
沒有遇見過,但是遇見過歡呼吹口哨的,是在看《戰狼2》的時候,有個片段是中國國旗開車平安路過判軍陣地的時候。其實我當時也內心十分激動自豪,可能看電影的很多人也如此,只是沒有人帶頭故障,不然肯定會有跟隨者。
C. 翻譯 你能聽到他們響亮的歡呼聲嗎 那五張電影票的總費用是多少
Can you hear thier loud cheers?
What's the total cost of those five movie tickets?
D. 西虹市首富,在電影院里笑到臉疼,真的有這么搞笑么
小編看了開心麻花的最新上映的電影西虹市首富,在電影院里,上座率比較高,開心麻花的電影票房都是有保證的,從一開始夏洛特煩惱到後來的羞羞的鐵拳,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以下內容有些劇透,介意者就不要看了。
西虹市首富,在電影院里笑到臉疼
縱觀整部電影,有好有壞。每個人的見解都不一樣,看大家怎樣的去看待這部電影吧,但是純粹的從一部喜劇片來看的話,還是能讓你在電影院笑出來的,在勞累的一周的休息天去看這樣的一部讓人可以看到一夜暴富的美夢成真的故事,讓你看到花錢的樂趣的時候,估計這也就行了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那就在看了電影之後,好好的生活,一夜暴富的夢除了買彩票和股票,好像也不能實現了。
E. 外國經典電影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網路「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
請到網路知道投訴吧反饋。
F. 日本一影院將推出彈幕功能,這會影響到觀影體驗嗎
我感覺會影響到觀影體驗。
此前所有電影院都沒有彈幕這個功能,但從來沒有人提起要求觀影中開啟彈幕,大家在影院看著自己喜歡的電影,依然很開心,當影院燈關的一瞬間,更多的可能是不想被人打擾。
其實可以對特殊的人單獨推出這種功能,有的人還是會喜歡看彈幕,可以把有彈幕與無彈幕分為兩個房間售賣,這樣會給所有人一個自己選擇的機會,不然當意願不統一的人在一起看電影的時候,可以也會影響到觀影體驗。
G. 美國電影史上的聾啞影後講的是什麼故事
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磯音樂中心的錢德勒大廳內燈火輝煌,座無虛席,人們期盼已久的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儀式正在這里舉行。在熱情洋溢、激動人心的氣氛中,儀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終於來到了。主持人宣布:瑪莉?馬特琳在《小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全場立刻爆發出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聲。瑪莉?馬特琳在掌聲和歡呼聲中,一陣風似的快步走上領獎台,從上屆影帝--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過奧斯卡金像。
手裡拿著金像的瑪莉?馬特琳激動不已。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話要說,可是人們沒有看到她的嘴動,她又把手舉了起來,可不是那種向人們揮手致意的姿勢,眼尖的人已經看出她是在向觀眾打手語,內行的人已經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說心裡話,我沒有準備發言。此時此刻,我要感謝電影藝術科學院,感謝全體劇組同事……原來,這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以來最年輕的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竟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女。
瑪莉?馬特琳不僅是一個啞巴,還是一個聾子。
瑪莉?馬特琳出生時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個月後,被一次高燒奪去了聽力和說話的能力。
這位聾啞女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她從小就喜歡表演。8歲時加入伊利諾伊州的聾啞兒童劇院,9歲時就在《昂斯魔術師》中扮演多蘿西。但16歲那年,瑪莉被迫離開了兒童劇院。所幸的是,她還能時常被邀請用手語表演一些聾啞角色。正是這些表演,使瑪莉認識到了自己生活的價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這些演出機會,不斷鍛煉自己,提高演技。
年,19歲的瑪莉參加了舞台劇《小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飾演的一是一個次要角色。可就是這次演出,使瑪莉走上了銀幕。
女導演蘭達?海恩絲決定將《小上帝的孩子》拍成電影。可是為物色女主角--薩拉的扮演者,使導演大費周折。她用了半年時間先後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瑞典尋找,但竟然都沒找到中意的。於是她又回到了美國,觀看舞台劇《小上帝的孩子》的錄像。她發現了瑪莉高超的演技,決定立即啟用瑪莉擔任影片的女主角,飾演薩拉。
瑪莉扮演的薩拉,在全片中沒有一句台詞,全靠極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動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悅和沮喪、孤獨和多情、消沉和奮斗。瑪莉十分珍惜這次機會,她勤奮、嚴謹、認真對待每一個鏡頭,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讓人拍案叫絕。
就這樣,瑪莉?馬特琳成功了。她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第一個聾啞影後。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我的成功,對每個人,不管是正常人,還是殘疾人,都是一種激勵。
H. 外國人看周星馳的電影有什麼反應
外國人看周星馳的電影有什麼反應:
我在多倫多看《長江七號》/作者: 任我行星
http://tieba..com/f?ct=335675392&tn=PostBrowser&sc=3472350972&z=339828014&pn=0&rn=50&lm=0&word=%D6%DC%D0%C7%B3%DB#3472350972
我在美國看<長江7號>
http://tieba..com/f?ct=335675392&tn=PostBrowser&sc=3735011929&z=365262661&pn=0&rn=50&lm=0&word=%D6%DC%D0%C7%B3%DB#3735011929
在多倫多一家電影院看了《功夫》
http://post..com/f?kz=14073490
4月22日,北美是周五,下午13:00,我看的是該家電影院《功夫》放映的第一場。
等待這個時間已經很久了,我甚至提前兩天買了票,買票時還小心翼翼地問了句白人mm:星期五的《Kungfu Hustle》,還有票嗎?
白人mm把我像怪物一樣打量了一下,說了聲:Sure。
這里大家看電影都是現場買的。
星爺的電影我看了無數遍,但眼前的《功夫》卻是我將在電影院里看到的第一部周星馳電影。我也很高興,星爺的電影終於進入北美市場,全線放映。而我可以微薄的門票給予小小的支持。
還是很期待進入電影院後看到滿場都是觀眾在那裡興奮的交談、歡呼的情節,也幻想過影片結束後,全體觀眾起立熱烈鼓掌。
當我興奮而又忐忑地從白晝闖入漆黑的電影院時,我站立在過道中間,猛地回頭,就像《少林足球》中的星爺第一次沖進正式的足球場參加比賽一樣,想像著對觀眾席上黑壓壓的人群大聲疾呼:你們好!
在那一瞬間,我還幻想著有人會扔過一跟爛香蕉,向我怒道:別擋住我看戲!或者說:哎呀,你怎麼才來?!
靠!揉揉眼睛,我還以為電影院里空無一人,再定了定神,發現各個角落稀稀拉拉三五人群。我坐到最後一排,數了數,諾大一個電影院,加上我們夫妻二人組合,只有15人。
其中,華人大概5名,剩下10名大多為印巴人,似乎沒看見一個白人。這真是個不幸的消息。
「第一場嘛,你就將就著看嘛。」
我覺得華人不爭氣。就我那群三五好友及他們自己的三五好友,人人都看過《功夫》了,十多個人,談起來也津津樂道,你叫他們再花錢去電影院看,可能就不會像我這樣賣力了。
也就是說,大概十五個華人里,會有一個去看《功夫》。不是他們不想看,實在是他們都看過了,不想再花這個錢去看了。
在北美,星爺是個新人,我們這些長年看他電影從中尋找安慰和取樂的華人不去支持他,誰支持他?有這樣優秀的影片在北美的電影院里公映,展現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宏揚我東方傳統武術文化,我是非常驕傲的。但,像我這樣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吧。
人人都看周星馳電影,人人都不給周星馳一分錢。
星爺,我們全球華人都熱愛,但是,
是香港人把你養大的。
《功夫》的DVD我已經看了五遍,但是到電影院看,我非常地奇怪,怎麼還像跟第一次看一樣新鮮,隨著情節的進展,我無論是從打鬥場面還是人物情感都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強烈震撼,真是太刺激了,真是太動人了,真是太過癮了。
我一邊看,一邊心裡對自己默默說:周星馳怎麼能拍出這么出色的電影。這簡直就不是一部電影,這是一個夢幻,是一場夢。只有在夢里才能見到這樣的場景。即使金庸小說中的文字也只能描繪到一個餘音繞梁的限度,讓我們在那裡兀自空想。可是周星馳的〈功夫〉展現的卻是實景,他讓你用你的眼睛去看到從前認為只有心領神會的東西。
他究竟是神仙的化身,還是地獄的使者,沒人知道。
連平時一貫反對我看周星馳的老婆,也在我身旁綣成了一個小綿羊的形狀,眼神里有一種令人妒忌的溫柔。
從她的問話中,我知道在家裡看DVD時他根本就是心不在焉,純粹敷衍我的,而現在在電影院才算是第一次在看。
在電影院里,只要是個好電影,必定吸引你的注意力。
這是電影院的好處。
電影是粵語原聲,聽不懂的華人朋友只有和印巴人一起,看英文字幕了。
因為〈功夫〉的情節我已經非常熟悉,所以我在看的時候,是注意讀英文字幕的。感覺,光從翻譯後的語言上,你幾乎已經找不到任何笑料的了。
哦,有一處,就是斧頭幫師爺在車里罵小弟,說街坊鄰居不用睡覺了,人家第二天還要上班呢這一段,大家都在笑。
還有一處,就是油炸鬼臨死前說英文,包租公叫他speak Chinese,大家都在笑。
說實在的,裡面的人物名稱、武功套路真不好翻譯,還有那句詩「一曲肝腸斷,天涯何初覓知音」,翻不出那種感覺。
火雲邪神翻譯的是「The Beast」,楊過和小龍女翻譯的是「Paris and Helen of Troy」,沒有任何人笑。如來神掌翻譯的是「Buddha Palm」。
所以真正讓電影院里的華人、印巴人都發笑的還是動作。而真正打動人的還是個「情」字。
這是世界性的語言,無論哪個民族哪個種族操什麼語言都會被深深吸引和打動的地方。至於其他微言大義,所謂的真理和價值,東方人看是這么回事,但其他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種族看,可能就不一樣了。
所以,周星馳的〈功夫〉抓住了「動作」和「感情」,在世界范圍內,就能成為一部優秀的電影。
現在,我給大家回憶一下,這15名觀眾在看〈功夫〉時的暴笑反映。嚴格來說,〈功夫〉不能算是喜劇片,這是一部動作片,也是一部正劇。但是,我們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把周星馳電影當喜劇片來看。
由於看不到觀眾的面部表情,我就說說在什麼時候我聽到了笑聲吧,也許跟國內的觀眾不一樣哦。
第一次笑,來自醬暴,他站在那裡不服氣,結果被包租婆用拖鞋拍出了畫面。此時,大家都笑了。我估計是連老外都覺得此時的醬暴好帥(handsome)。
說起醬暴,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由他引出包租婆,由他被勒索引起豬龍城寨之禍,又由他引出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當然是個假冒猥劣的,但已經埋下伏筆,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是有的,英文翻譯叫做「The one in million」或者,星爺最後出場時,被包租婆稱做「The One」。
第二次,是包租公被肥婆打得跌倒到樓下,可能動作太誇張,大家都在笑,還沒笑完,結果又落下來個花盆,還開苞了,繼續意外而欣喜地笑。
至於包租公給阿朱檢查身體、說有流星親阿珍,偷看四嬸洗澡等國內大家覺得搞笑的情節,老外看了一點反應都沒有。
第三次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連環笑,全場都在笑,聲音很大,就是阿星單挑豬龍城寨,被拿蔥的大嫂打得吐血後,開始挑老弱病殘的,現場笑翻了。先找個矮子,結果矮子是做板凳的,站起來老高,大家笑,又挑個老者,結果肌肉好發達,繼續笑,最後好不容易找個小朋友,結果也很健壯,這幫老外笑得可開心了。
這可能是個世界性的笑料。
第四次是斧頭幫二當家帶人來後,包租婆說「下雨了,收衣服了」像卡通人物一樣跑回樓躺床上,看著斧頭幫和居民的驚愕表情,大家都笑了。這種動漫風格是有效果的。
第五次,是阿星和肥豬跑回城寨殺包租婆,這里也是連環笑。尤其是扔刀那一段,星爺中刀,大家笑,肥豬來扔,又中刀,大家笑,扔出到柄,刀留在阿星身上,很搞笑,拔出來說sorry又刺回去,大家笑翻了,舉起蛇框,蛇掉在阿星身上,很搞笑,阿星說:「我不再相信你的話了」,大家都好笑,結果吹了口哨被蛇咬,笑翻了。肥婆駕起風火輪追阿星,笑得沒前面厲害,但是最後以一個優美的身資撞在廣告牌上然後平平得滑下來,大家都在笑。這個鏡頭我們看多了,老外可能是第一次看到。
第三次和第五次是全場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大笑。
剩下的印象不深,大概有,小阿星以一標準的掌勢打到洪爺身上,本來應該倒下的,卻沒有倒,反到給了他一耳刮,小阿星很驚詫,但現場觀眾卻在笑。
油炸鬼死時說:「What are you preparing to do?」包租公叫他「speak chinese」大家在笑。
阿星和肥豬在電車上被金絲眼鏡欺負的那一段,每按一下,說這次是「Dragon Style」,這次是"Tiger Style",這次是「Monkey Style」。
對了,還有一段是開懷的笑,不是那種搞笑,就是肥婆和包租公上了斧頭幫大哥和師爺的車那一段,師爺叫小弟不要大吵大鬧,街坊鄰居要睡覺,人家第二天還要上班,還罵人家是人渣,大家都在笑。肥婆給琛哥比劃那個動作,也很搞笑,最後兩人在車上一邊撲火一邊冒著輕煙灰溜溜跑掉,大家都在笑,但能感覺出,是一種開懷的笑。
阿星到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剛剛放出「The Beast」那段,火雲邪神坐在斧頭幫大殿里。大家都在笑他那雙拖鞋,阿星說只要「Clean」一下,應該就挺像「The Top Killer」。
阿星的腦袋被「The Beast」打進地板里了,還用一跟小木棍打火雲邪神,老外也在笑,但不明顯,還有踩腳趾那段,本來以為他們會笑,但也沒怎麼笑。
最後一段,當乞丐又一出現在畫面,大家就開始笑,又拿出更多武功秘籍,看著那個小朋友受到誘惑而略顯痴呆的表情,大家都在笑。
基本上,以上就是我在電影院里感受到的多種族觀眾在看〈功夫〉時的喜劇反應。還是跟我們純粹中國人觀眾的反映不同。
搜集一點這些素材,也許對星爺下一部在好萊烏公映帶喜劇色彩的動作電影有用。
在我同排邊有個印巴青年,學生模樣,手裡捧了很大一個爆米花,全場中他的笑聲最大也最連續。人家笑的時候他在笑,人家不笑的時候他也笑,笑起來的時候,爆米花都在抖,有些還掉地上了,真可惜。非我族類,居然也能看周星馳電影看得這么開心,我深深地鄙視他。
好,現在講幾個有點震撼力的鏡頭,因為這幾個鏡頭,大家雖然沒有笑,但發出了「啊」「咦」「哦」「呀」等類似的聲音。
第一個鏡頭就是苦力強淪陷在成百上千的斧頭幫的斧頭陣中,我估計大家是在為他擔心吧。
第二個鏡頭是苦力強被天殘地殘的琴音所害,人頭落地那段。
第三個鏡頭是油炸鬼挺著槍在空中沖向天殘地殘,紅纓槍挑斷幾柄刀劍後在空氣晃動的聲音。
第四個鏡頭是包租公耍太級把天殘地殘的牙打落那段。
第五個鏡頭,阿星打劫啞女,啞女認阿星,阿星逃掉,通踢肥豬那段。
第六個鏡頭是火雲邪神向自己開槍,抓住了子彈,大家都很驚詫,也許這些老外誰都不會想到也從未想過這樣的畫面吧。
第七個鏡頭是火雲邪神把阿星拋在空中,用拳痛擊他的頭部那段。從他一手抓住阿星,一手握緊拳頭時,現場的氣氛就很緊張了。
第八個鏡頭是阿星被火雲邪神頂到空中,輕點雕背那段,許多人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奇怪?驚訝?總之有所感觸。
第九個鏡頭是阿星打出的那兩個巨大的如來掌印。
第十個鏡頭,"The One"對「The Beast」說:「You want to learn, I teach you.」然後「The Beast」向「The One」跪下來,說「Master!」(中文是「我認輸了!」)。
這句話由英文字幕出來,少了幾分俏皮,多了幾分力量,對現場觀眾都是突然一震的感覺。
有些朋友對我以上談到的觀眾反應可能有所疑慮,認為也許那些笑聲都來自幾名華人觀眾,我說,你錯了。因為除了我們夫妻二人組合之外,另外好象也是一男一女,也就是十多個人里,華人除了我之外,也就那個哥們發出聲音,但他坐得太遠,而身邊的笑聲卻很近。
另外,華人不像老外那麼喜歡和善於表現,行為舉止比較拘束。
影片結束後,屏幕上打出了導演「Stephen Chou」的名字,我立即熱烈地鼓掌,前排有人附和了我的掌聲,不知道是不是那個華人哥們,但他的掌聲很快熄滅了,可能是被自己的女友制止了。我老婆也來製作我,但我鼓得越大聲了,直到電影院的燈亮了,我才突然停掉。(我也是中國人嘛,也有點害羞的)。
好,大家要看的紀實這就算寫完了。因為電影院的〈功夫〉畫報今天才換上「Now Playing」字樣,而北美的觀眾喜歡即興在電影院里選看,我想周末和接下來的日子,放映〈功夫〉的電影院里的觀眾席,就會像〈少林足球〉里比賽的觀眾席一樣,一場比一場人多,越來越受到北美觀眾的觀注和喜愛,直至成為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