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美國影院看電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國外有的電影院比萬達差多了
㈡ 亞細亞電影院的歷史
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果戈里大街上的亞細亞電影院始創於1908年,最初的名字是吉干特(巨人)電影院,有935個座位,是繼和平電影院之後,哈爾濱市成立的第二家電影院。1936年改稱為「亞細亞電影院」。1946年被蘇聯領事館接收。1951年,前蘇聯影片輸出公司將亞細亞電影院移交給中國東北影片經理公司哈爾濱辦事處。「文革」期間,影院曾一度改名為「東方紅電影院」,改革開放後恢復了舊稱亞細亞電影院。如果關於「亞細亞電影院的前身是烏克蘭俱樂部」的說法成立,那麼它的建成時間便可追溯到1907年,甚至要比「公認」的中國首家電影院——上海虹口電影院還要早一年,而這在哈爾濱的早期電影院中還排不進前五名。1936年2月14日,後來被譽為「關東大俠」,與天津霍元甲齊名的武術大師吉萬山師傅,曾在這里迎接俄羅斯大力士傑力柴夫的挑戰,並大獲全勝,成為一代傳奇。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娛樂生活很少,當時的電影院火得不得了,什麼電影都有人看。當時亞細亞電影院樓上樓下一共1050個座位,從早上開始,兩場中間間隔十幾分鍾,一直演到第二天早上。當時連位置不好的如大柱子後面或是很偏地方座位的票都賣出去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隨著VCD、DVD的普及,影院不再是人們觀看電影的唯一渠道,哈爾濱的老影院也漸漸地開始冷清。不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些國外大片的引進,老影院又火了一把。1998年,《泰坦尼克號》首輪在亞細亞電影院放映一個月,當時的票價是50元,一天六七場,放映收入就達到十多萬元。二輪上映時票價是30元,人依然很多。
2000年後,雖然亞細亞電影院改善了電影放映環境,並承擔了包括「《金剛》哈爾濱首映禮」等一系列活動,但總體上處於經營不善的境地,2007年前後被該作為「劉老根大舞台」,以二人轉演出為主。2010年,亞細亞電影院無奈地關門停業。 被清洗得鋥亮的金子招牌,光可照人的玻璃、嶄新的宣傳海報,亞細亞電影院,這個承載了一代人美好記憶的老影院,在沉寂多年之後終於重新煥發了青春。
在亞細亞電影院記者看到,內部裝修風格以歐式為主,門廳格局大氣、寬闊,進入門廳後兩側有旋轉樓梯可以上到二樓,由於內部施工仍未結束,電影院的具體結構記者未能「一睹芳容」。據介紹,亞細亞電影院將被改建成一個綜合體,一樓二樓用於經營,三樓建有四到五個放映廳。
亞細亞電影院始建於上世紀初期。重新營業的電影院共分三層,一二層為影院配套娛樂、餐飲、休閑區;三層為影院,設6個放映廳,共容納500人觀影。6個影廳均可觀看3D電影,影片與哈市其他各大影院同步上映。
㈢ 電影院是什麼樣子的
去好點的電影院,音效特別好,看3D的影片最爽,放電影時候周圍是沒有燈光的 很大的一個屏幕播放影片
㈣ 1.我要出國學表演了,國外哪間電影學院最好(戲劇學院也可以) 2.耶魯戲劇學院怎樣
1.沒有最好的只有比較好的.中國的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電影學院都不錯.國外的吧.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法國的倫敦大藝術學院.德國的漢森藝術學院.美國電影科學和藝術學院。每年的奧斯卡都在那裡舉行的.
耶魯大學戲劇學院是耶魯大學專業的研究學院,提供劇場所有相關領域的課程訓練,包括:演出,設計(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導演,戲劇作法,戲劇批評,劇本創作,舞台管理,聽覺設計,技術設計與成果,劇場管理等。
學位
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設立了美術碩士學位,專業包括表演,設計(舞台設計,服裝設計和燈光設計),導演,戲劇作法,戲劇批判,劇本創作,舞台管理,聽覺設計,工藝設計與生產,劇場管理(與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建立緊密聯系)等。學生必須持有大學學位證,並以突出成績完成大學三年的所有課程才可申請碩士學位。同時該院也對一些來自信譽度較高的學校、獲得藝術碩士同等學力,但沒有獲得大學學位證書的學生,授予戲劇相關認證。學院還設立美術博士學位,藝術作法和戲劇批評的學生要求獲得藝術碩士學位,並至少有一篇獲得藝術博士委員會認可的論文。如果學生完成了為期一年的技術設計和作品處實習課程,還可獲得學院頒發的技術實習證。
耶魯戲劇聯盟(The Yale Drama Coalition):每年扶持學生製作超過20個自導自演的作品。主要由每個住宿學院的Sudler基金提供支持,為每一出戲劇提供達1,000美元的經費。
耶魯的即興喜劇團體包括:The Viola Question、Just Add Water、the Purple Crayon和 the Exit Players。
Sketch Comedy(短喜劇)團體包括The Fifth Humour、Suite 13、the Sphincter Troupe和 Red Hot Poker。
耶魯本科生音樂劇公司(YUMTC )每年出品1-2部音樂劇。
耶魯大學戲劇學院:http://drama.yale.e/
㈤ 國外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引進流程一般都是國內電影公司,在國外電影公司持股。或者有一定的合作(不一定要持股!)。然後海外的電影拍完後,進行上映日期的安排,然後國外電影院開始為了這個日期拍檔。再到國內來說。如果引進成功,通過審核。沒有開刀剪輯刪減內容的話,就賣給國內的各大城市院線。國內城市院線買到片源後開始排擋。統一時間和海外同步上映。
一般都是電影院在電影公司是一定的合作關系。國內電影公司和國外的電影公司也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國外的電影後期結束時,會將片源發給總電影公司。然後總電影公司會將片源發往本地的電影院,或者其他地方(國內電影公司也在其中)然後國內拿到片源後在發往國內的電影公司。或者有些需要配中文音的。一般電影上映時間為兩個月就要下幕了。下幕後會過小半個月,網上就會有藍光資源,高清或者超清的。
㈥ 泰國看電影要唱國歌,印度看電影中場休息,在各國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去別的國家看電影的體驗是很新鮮的。
每個國家看電影的風俗習慣可能都略有不同,但是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泰國和印度了。
首先說一下泰國,在泰國每天早上08:00和晚上18:00,所有的公園、火車站、輕軌站、地鐵站、學校和街道等公共場合都會固定播放泰國國歌,從來沒有例外。所有人聽到國歌,都必需馬上停止手頭上的事情,面向泰國國旗肅立,如果是奏國歌時人在屋內或所在的地方沒有懸掛國旗,就可以原地肅立,並摘下帽子以示敬意。不管是哪個國籍的人,在泰國都要尊重這一風俗習慣,否則會被泰國警方逮捕。
印度的高級電影院一般顏值都比較高,美輪美奐的色彩賺足了觀眾的眼球,各種顏色的搭配魔幻典雅,浪漫而不失情懷。印度的爆米花不是甜的,是鹹的,而且是特別咸,一般中國人吃印度的爆米花會覺得味道很奇怪,不太適應。
㈦ 國外的電影院與中國有什麼區別
其實國外電影院是有中國電影的
只是上映的電影院不多,不像外片在國內全國上映
可能只有1-5家影院上映,而且上映場次也不多,記得小時代在美國就只有一場
畢竟國產片質量太差,老美不吃這套
,
㈧ 大家幫個忙! 洛杉磯的nyfa(紐約電影學院)好不好和咱們中國的北京電影學院相比,哪個好
nyfa還不錯啦...你要是能考上usc ucla nyu的話當然就去這些名校啦。但是nyfa在美國當地還是挺有名的。我有個朋友就是從北影過去nyfa讀研的,他的短片都是用16毫米和35毫米膠片機拍的,感覺都還不錯吧。
我覺得這種事還是要看個人的,國內電影學院讀完的人想出來(覺得自己學的東西不夠,另外在國內沒關系的話,工作確實不好找),而國外的人想回去(認為光有技術和知識沒用,想回國多發展關系)。而事實卻是:這個圈子就是不好進。除非你自己有實力或者有關系,其他都扯淡。
最後總結一下:想鍛煉個人能力請到洛杉磯,想靠關系請去北京。
㈨ 在國外的電影院看電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在國外的電影院看電影的體驗的話就是感覺旁邊都是黃頭發,藍眼睛的人就自己一個黑頭發,黑眼睛的人。
㈩ 國外電影院是什麼樣子的
我沒見過,不過你可以出國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