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獲柏林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雙項提名中國導演是誰
張藝謀。1988年第38屆柏林電影節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獲最佳影片金熊獎。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張藝謀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2002年後轉型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金陵十三釵》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曾任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和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總導演,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央視主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並提名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
Ⅱ 第一位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是
第一位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是王家衛。
王家衛1997年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導演。
唯一的金棕櫚獎:1993年,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張豐毅、鞏俐、葛優等人主演的《霸王別姬》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
第一位最佳導演:1997年,王家衛憑借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入圍了主競賽單元,並最終奪得了最佳導演獎。
第一位影帝:獲得過戛納影帝的華人演員只有兩位:葛優和梁朝偉。
唯一一位影後:獲得過的戛納影後的華人演員只有一位:張曼玉。
唯一一位電影節評委主席:2006年,獲得過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的中國導演王家衛,成為了戛納電影史上唯一一位華人評委主席。
Ⅲ 趙婷獲棕櫚泉國際電影節年度導演,你看過趙婷的作品嗎
我看過這名導演的其他作品,非常出名的一部電影,就是《無依之地》。
而趙婷因為是第1位獲得棕櫚泉電影節的第一女性導演,所以這是她非常重要的一個亮點,在奧斯卡主辦方進行評選的時候一定會考慮這一點的,而且從無依之地這部電影來說的話,它本身就是今年奧斯卡的一個大熱門,這部電影在此之前就已經獲得過其他電影節的一些獎項,比如威尼斯電影節評選的金獅獎,多倫多電影節裡面的人民選擇獎,還有其他的一些電影協會的獎項,可以說是榮譽加身,很有競爭力。
Ⅳ 2021奧斯卡提名備受關注,都有哪些作品被提及
奧斯卡金像獎(The Oscars),是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它不僅是美國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而且與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一起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項。
該獎目前設有20多個不同的獎項,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自1929年設立以來每年都在加州洛杉磯舉行頒獎典禮,並自第75屆開始,洛杉磯好萊塢的杜比劇院成為頒獎典禮永久舉行地。
影片講述的是曼凱維奇創作《公民凱恩》的混亂過程。
Ⅳ 趙婷獲金球獎最佳導演,她都有哪些作品
趙婷獲金球獎“最佳導演”,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中國女導演。可能很多人對趙婷導演並不熟悉,她拍的電影並不多,而且都不是大成本製作的電影。但是趙婷的每一部電影都是她認真拍出來的,每部電影都是做工精良,一點都沒有小成本電影廉價的感覺,她的電影收獲了不少獎項,之前我也沒有看過她的電影,這次因為她獲了7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所以才去網上找她拍攝的電影看,她的電影還是很值得看的,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都不低。難怪之前名不見經傳的趙婷憑借自己的作品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她也是首位獲得這一獎項的亞裔女性導演。
趙婷導演打破了男性導演統治金球獎的局面,她的作品之前在國內不是很知名,希望通過這次媒體的曝光,能讓更多人感受她作品的魅力。
Ⅵ 張藝謀都有哪些獲國際大獎的電影
一、《金陵十三釵》
第69屆金球獎 電影類 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導演(提名)
十三、《秋菊打官司》
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導演(提名)
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十四、《菊豆》
第43屆戛納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十五、《紅高粱》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 最佳影片
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導演(提名)
Ⅶ 導演排名
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視作品全部攝制完成為止。藝術上沒有服從領導和聽命指揮,導演也不是電影的「教頭」,導演的職能就是作為組織電影的安排者之一和電影的總指導者。
工作職責
1.與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負責整部劇的藝術准則;
2.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導現場拍攝工作;
6.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7.指導拍攝現場的燈光、劇務、演員、攝像、錄音、美術、化妝、服裝等各部門工作。
導演分類
影視導演
導演同時運用了演員的身體及情緒、視線的選擇、光線的調度、畫面的構成、剪接的邏輯、音聲的搭配,將某個劇本呈現於影視屏幕上,從而將這個劇本內容及其主題思想、藝術內涵表現給觀眾的人。
張藝謀導演
影視工業涵蓋多元的專業技術,從製片、攝影、燈光、美術指導、場務、演員、錄音、混音、後期特效等,十分龐雜。絕大多數現代影視導演無法廣泛專精以上各項專業技術,但仍可以支配旗下所有各該部門的專業人士,依照導演意志工作。
舞台導演
舞台導演的工作是一個貫穿的完整過程,從劇本的閱讀、演員的選擇與合作,到舞台空間、服裝、化妝、燈光等的設計,都是導演工作的組成部分。我國舞台導演孟欣、孟京輝、田沁鑫、米龍、張繼剛等是舞台導演的傑出代表。
Ⅷ 德克薩斯第56屆電影節第七位是誰
德克薩斯第56屆電影節提名最佳編劇第七位作者是加拿大丹尼斯·阿爾坎德導演的《殘酷的進攻》。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2006年2月9日至19日在德國柏林舉辦。
2006年2月9日,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拉開帷幕。英國女演員夏洛特·蘭普林擔任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
2006年2月18日,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
獲獎名單
波斯尼亞導演亞斯米拉·茲巴尼克執導的《格巴維察》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丹麥導演佩妮萊·菲舍爾執導的《肥皂》和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執導的《越位》同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德國演員莫里茲·布雷多憑借《基本粒子》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德國演員桑德拉·惠勒憑借《安魂曲》獲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中國香港作曲家金培達憑借《伊莎貝拉》獲得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中國內地導演張元執導的《看上去很美》獲得全景單元傑出電影藝術創新獎。
Ⅸ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
20世紀60年代,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屠居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杜篤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憑法語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3年,賈樟柯憑《天注 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名獎。
2021年,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