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戛納電影節什麼時候頒獎
第68屆戛納電影節於法國當地時間2015年4月16日公布入選片單,5月13日到24日舉行。
法國當地時間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
法國導演雅克·歐迪亞的《流浪的迪潘》摘得金棕櫚大獎,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傑萊斯的處女作《索爾之子》獲得評審團大獎,華語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贏得最佳導演獎。
法國文森特·林頓憑借《市場法律》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美國影片《卡羅爾》中的魯妮·瑪拉和法國影片《我的國王》中的艾瑪紐爾·貝克特則並列獲得最佳女演員。
最佳劇本由墨西哥導演米歇爾·弗蘭克的《慢性》獲得,希臘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憑借《龍蝦》獲得評委會獎。
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則最終顆粒無收。
㈡ 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有速度與激情7嗎
沒有。
速度與激情7的主要獎項有:中國內地影史票房冠軍(截止2015年5月12日)。票房達到24.24億元。
另外附上第68屆戛納電影節入圍影片:
開幕影片
《昂首挺胸》導演:艾瑪紐爾·貝克特(法國)
主競賽單元
《迪潘》導演:雅克·歐迪亞(法國)
《一個男人》導演:史蒂芬·布塞(法國)
《我的國王》導演:麥溫·勒·貝斯柯(法國)
《海街日記》導演:是枝裕和(日本)
《山河故人》導演:賈樟柯(中國)
《聶隱娘》導演:侯孝賢(中國台灣)
《龍蝦》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希臘、英國、愛爾蘭、荷蘭、法國)
《麥克白》導演:賈斯汀·庫澤爾(英國、法國、美國)
《比炮彈更響》導演:約阿希姆·提爾(挪威)
《年輕氣盛》導演:保羅·索倫蒂諾(義大利)
《故事的故事》導演:馬提歐·加洛尼(義大利、法國、英國)
《西卡里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美國)
《卡蘿爾》導演:托德·海因斯(英國、美國)
《我的媽媽》導演:南尼·莫萊蒂(義大利、法國)
《青木原樹海》導演:格斯·范·桑特(美國)
《瑪格麗特和朱利安》導演:瓦萊茜·唐哲麗(法國)
《索爾的兒子》導演:Laszlo Nemes(匈牙利)
《慢性》導演:米歇爾·弗蘭克(美國)
《愛之谷》導演:紀洛姆·尼克樂(法國)
《痼疾》導演:米歇爾·弗蘭克(墨西哥)
《愛之谷》導演:紀洛姆·尼克樂(法國)
一種關注單元
《馬里蘭》導演:艾麗斯·威諾古爾法國
《聖母》導演:申秀媛韓國
《寶藏》導演:柯內流·波藍波宇羅馬尼亞
《岸邊之旅》導演:黑澤清日本
《樓下》導演:拉杜·蒙泰安 羅馬尼亞
《火葬場》導演:Neeraj Ghaywan 印度
《公羊》導演:Grímur Hákonarson 冰島
《我是一個士兵》導演:Laurent Larivière 法國
《太陽高照》導演:Dalibor Matanic 克羅埃西亞
《另一端》導演:Roberto Minervini 法國
《無賴漢》導演:吳勝旭 韓國
《Las elegidas》導演:David Pablos 墨西哥
《Nahid》導演:Ida Panahandeh 伊朗
《Chauthi Koot (The Fourth Direction)》導演:Gurvinder Singh 印度
《澄沙之味》導演:河瀨直美日本
《代號瑪利亞》導演:José Luis Rugeles Gracia
《Taklub》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
《Lamb》導演:Yared Zeleke
《愛在孔敬》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午夜展映單元
《Office》導演:HONG Won-Chan 韓國
《艾米》導演:阿斯弗·卡帕迪爾英國
特別展映單元
《遺忘》導演:巴貝特·施羅德瑞士
《巴拿馬》導演:Pavle Vuckovic 塞爾維亞
《瀝青》導演:塞繆爾·本謝區特法國
《Oka》導演:蘇萊曼·西塞 巴里
《Hayored Lema'ala》導演:Elad Keidan 以色列
《別告訴我男孩瘋了》導演:羅伯特·格迪基揚法國
《愛與黑暗的故事》導演:娜塔莉·波特曼美國
非競賽展映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導演:喬治·米勒(澳大利亞/美國)
《無理之人》導演:伍迪·艾倫(美國)
《頭腦特工隊》導演:彼特·道格特(美國)
《小王子》導演:馬克·奧斯本(法國)
《昂首挺胸》導演:艾瑪紐爾·貝克特法國
㈢ 【戛納電影節】帶你走近戛納!
分享轉發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喲!
關注劇透社訂閱號(Jutou321)
劇透,讓你更懂電影!
㈣ 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有哪些是正式受邀的中國明星
李冰冰、井柏然《樹海》
侯孝賢(導演)、舒淇、張震、周韻《刺客聶隱娘》
賈樟柯(導演)、趙濤、張譯、董子健《山河故人》
anglebaby、陳坤、夏雨《鬼吹燈之尋龍訣》
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法國當地時間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
法國導演雅克·歐迪亞的《流浪的迪潘》摘得金棕櫚大獎,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傑萊斯的處女作《索爾之子》獲得評審團大獎,華語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贏得最佳導演獎。
法國文森特·林頓憑借《市場法律》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美國影片《卡羅爾》中的魯妮·瑪拉和法國影片《我的國王》中的艾瑪紐爾·貝克特則並列獲得最佳女演員。
最佳劇本由墨西哥導演米歇爾·弗蘭克的《慢性》獲得,希臘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憑借《龍蝦》獲得評委會獎。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則最終顆粒無收。
㈤ 第 68 屆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展映單元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影片
法國當地時間2015年5月24日,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法國導演雅克·歐迪亞的《流浪的迪潘》摘得金棕櫚大獎,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傑萊斯的處女作《索爾之子》獲得評審團大獎,華語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贏得最佳導演獎。美國影片《卡羅爾》中的魯妮·瑪拉和法國影片《我的國王》中的艾瑪紐爾·貝克特則並列獲得最佳女演員,引發爭議。賈樟柯導演的《山河故人》則最終顆粒無收。——摘自網路
只是在那個年代,女性權利還是受到限制,人們很少去主動爭取自己的愛情,但是遇到魯妮瑪拉飾演的沖動且美麗的少女,一切都不再受控了。
《卡羅爾》是我在68屆戛納最喜愛的影片,細細品味,你會感受到很多。
㈥ 哪位大蝦指導小弟一下:2011年8月12號-2012年的各大國際電影節的報名時間、報名截止日期、
汪東城紫宅主創6月11日出席2011年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大東將在電影節上走紅毯。
開幕時間 2011年6月11號
地址:長寧區新華路160號上海影城等多家影院
直播:東方衛視全程直播開幕式及紅毯儀式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於每年的2月7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熊獎」;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於每年的5月10日至21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棕櫚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於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
為「水晶球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於每年的7月16日至29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聖.喬治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於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3年,於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貝殼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於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9年,於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樹商陸獎」;
聖丹斯電影節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㈦ 哪位知道如何報名戛納國際電影節
沒找到報名方法,但是找到比較詳細的介紹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財務因素,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戛納電影節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
在短短雙周之內,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分,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上映,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分,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個人獎,如:「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等。競賽部分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24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一般不參與競賽。
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㈧ 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侯孝賢失金棕櫚不遺憾:創作者想著競賽就完了
侯孝賢過去盡管多次入圍戛納,但僅憑1993年的《戲夢人生》拿到評委會獎(同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華語片至今唯一一個金棕櫚大獎),此次他也成為了繼王家衛、楊德昌之後,第三個獲得最佳導演獎的華語導演。回想15年前楊德昌憑《一一》拿到此獎,來自台灣的「侯楊」雙星閃耀世界,而如今斯人已逝,侯孝賢在戛納卻依然止步此獎。
今年競賽單元最大的驚喜便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在SCREEN雜志的場刊評分上,該片拿到了3.5分的本屆競賽片最高分,在一份根據美國、法國、德國、阿根廷等七家場刊和媒體的競賽片綜合得分排名中,《刺客聶隱娘》也高居榜首,可謂是本屆競賽單元口碑最高的影片。侯孝賢為《刺客聶隱娘》籌備十多年,這部電影也是他在2007年《紅氣球》之後時隔八年的第一部長片作品,也是華語電影界今年最為期待的一部藝術電影。該片以90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刷新了侯孝賢的電影成本紀錄。侯孝賢領獎時表示,拍電影不容易,尤其找到那麼多錢來拍《聶隱娘》就更難了。
談到中國與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否會影響影片理解,侯孝賢表示,文化到深層之後,都是關於人的存在和生活,時間長的累積而變成文化,每個國家和地方都應該了解。任何文化的不同,是因為時間越久,人們產生生活特性,而造型出來,可以看到或者描述,這是大家共通的,在世界任何角落拍的電影,只要是關於人的,全世界都能看懂。
對於沒能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表示,最重要的是,你到底做了什麼,你拍了什麼,明白這些,就不會在乎得獎的問題,「自己有沒有做到我最清楚,我來這里這么久,我的電影在很多地方都參加過競賽,一個真正的創作者如果想著競賽就完了。」他提到法國《解放報》上的評論,說「如果這部電影沒得獎,就要拿火把丟死評審團」,他認為得到這些評價已經足夠。
對於《聶隱娘》為何多年之後才出爐,侯孝賢表示,自己有七八年都在忙金馬獎和金馬影展,擔任主席,佔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華語媒體為侯孝賢抱屈:唐風古韻不敵移民黑幫
頒獎結束後,華語記者為侯孝賢未拿到大獎而抱屈。盡管雅克·歐迪亞是一位法國一流導演,善於拍攝風格化的類型電影,曾憑借《預言者》獲得戛納評審團大獎,但《流浪的迪潘》並非他導演生涯中最強的一部,在今年場刊評分方面也落後《刺客聶隱娘》整整一分(2.5分)。該片講述的是一名泰米爾猛虎組織成員偷渡到法國,想過正常人的生活,卻依舊捲入當地黑幫斗爭的故事,移民與黑幫兩種元素,既是現實批判呈現,又有類型片的離奇情節,整體完成度在本屆競賽片中較為領先,但不敵歐迪亞最強的作品《我心遺忘的節奏》和《預言者》。尤其該片本來始終保持一種緊張的節奏,講述一個黑暗的故事,但當男主角大開殺戒,將一眾黑幫分子消滅後,最終的結局竟然就是他與妻子孩子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令人感到突兀,也不符合整體的藝術風格。雅克·歐迪亞對此的解釋是,希望影片最後能帶來希望,這種說法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說服力。
可以說,以歐美系為主的評委們在對《流浪的迪潘》的理解方面肯定比較充分,而面對《刺客聶隱娘》這樣兼具風格化和文化特性的傑作,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有「不明覺厲」的感覺,已屬不易。
外媒更推崇《索爾之子》 布蘭切特未得影後引質疑
外國記者主要為獲得評審團大獎的《索爾之子》抱屈,認為該片在風格化呈現上更有金棕櫚像,而或許還是顧及處女作獲獎,以及科恩自己猶太人身份的偏袒爭議,《索爾之子》也未在評委這里創造奇跡。
另一大爭議點來自並列的影後部分,原本媒體預測的獲獎者應該是《卡羅爾》中的凱特·布蘭切特,亦有可能是她與魯妮·瑪拉並列獲得,因為兩人在片中飾演的一對同性戀人非常細膩到位。然而獲獎的只有魯妮·瑪拉,還並列了另一部法國影片《我的國王》的女主角艾瑪紐爾·貝克特。貝克特同時是今年開幕片《昂首挺胸》的導演,本就被質疑是近年陣容最弱的開幕片,而如今由於魯妮瑪拉未到場,只有導演托德·海因斯代領,貝克特獨自登台領獎,給她的掌聲明顯不如最佳男演員文森特·林頓。
法國影片入圍五部得獎三部 引發「關系戶」爭議
今年戛納競賽單元的選片從片單出爐開始就被質疑不斷,一方面,名聲足以進入主競賽單元的阿彼察邦、河瀨直美、黑澤清、曼多薩等人均被「降級」到「一種關注」單元,而影片亮相後,明顯可以看出質量並不比競賽單元的大部分影片差。幾位競賽單元新秀的表現並沒有真正爆冷的資格,甚至部分入圍競賽單元的名導演也拿出了平庸之作。
而法國影片在今年主競賽單元中入圍了五部,整體評價非常一般,除了《流浪的迪潘》質量不錯,史蒂芬·布塞的《市場法律》中規中矩之外,麥溫的《我的國王》、紀洛姆·尼克樂的《愛之谷》、薇拉莉·鄧澤里的《瑪格麗特和朱利安》均被媒體吐槽是「關系戶」入圍,大多都是由戛納官方合作公司「CANAL+」出品的。最終法國人拿到了金棕櫚、男女演員大獎。由於去年法國影片在戛納競賽單元顆粒無收,今年的成績也被認為是一種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