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山歌主要包括哪幾類代表曲目有哪些
山歌可分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類。
代表曲目有:《世上哪有樹纏藤》、《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月兒彎彎照九州》、《走西口》、《五哥放羊》、《蘭花花》
1、《世上哪有樹纏藤》
出自電影《劉三姐》,歌曲後有遠征、蔡國慶、楊鈺瑩等歌手翻唱。
歌中以藤和樹的纏繞,非常巧妙地道出了在愛情的表達上,誰應該是主動的一方。劉三姐深愛著善良、朴實、非常有正義感的青年阿牛,歌詞很有哲理而又不失通俗,充滿了含蓄而又不失明了,很容易引發人們的思緒,展開美好的聯想。
電影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由李若冰、關鶴岩、徐鎖、馮福寬作詞,劉烽作曲,獨唱原唱者為貟恩鳳,後被眾多藝術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傳甚廣,此曲是2003年中央電視台拍攝的大型電視連續劇《延安頌》片尾主題歌。
該歌曲是一首以陝甘民歌作為表現形式頌揚紅色政權的歌曲,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語言(包括音樂語言)生動地、恰如其分地描繪了中央紅軍到達陝北的革命歷史史實。
自此中國革命重心從南方移到北方,延安成為革命的聖地2009年11月11日,榮獲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月兒彎彎照九州》歌唱祖國」合唱比賽一等獎。
3、《月兒彎彎照九州》
是自南宋以來流行於江蘇省一帶的地方民歌。該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述民間離亂之苦。明末馮夢龍所編《山歌》中也有記錄。
4、《走西口》
是一首山西地方民歌。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
5、《五哥放羊》
《五哥放羊》是一首著名的山西民歌小調,廣泛流傳於晉西北、陝北、寧夏東北、隴東及內蒙古西部一帶。這些地區社會文化歷史有許多共性特徵,其具體地域就是我國傳統語境中所說的「塞上」(即長城內外),多屬於方言劃分中的晉語區。
6、《蘭花花》
是劉燕平演唱的陝北民歌 ,由周家洛採集和再創造而成,並由黨音之改編,後由朱逢博、郭蘭英、王昆、李波、阿寶等多人傳唱,該曲是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插曲和電視劇《愛在戰火中》的主題曲。
《蘭花花》是中國陝北地區的地方民歌,以純朴生動、犀利有力的語言,熱情歌頌了一位封建時代的叛逆女性──蘭花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歌
② 請問山青水秀太陽高是什麼歌曲呀
山清水秀太陽高 - 韓寶儀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小小船兒撐過來 它一路搖呀搖
為了那心上人 起呀起大早
也不管那路迢迢 我情願多辛勞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一心想著他呀他 我想的真心焦
為了那心上人 睡也睡不著
我只怕他找不到 那叫我怎麼好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小小船兒撐過來 它一路搖呀搖
為了那心上人 起呀起大早
也不管那路迢迢 我情願多辛勞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一心想著他呀他 我想的真心焦
為了那心上人 睡也睡不著
我只怕他找不到 那叫我怎麼好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小小船兒撐過來 它一路搖呀搖
為了那心上人 起呀起大早
也不管那路迢迢 我情願多辛勞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一心想著他呀他 我想的真心焦
為了那心上人 睡也睡不著
我只怕他找不到 那叫我怎麼好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小小船兒撐過來 它一路搖呀搖
為了那心上人 起呀起大早
也不管那路迢迢 我情願多辛勞
山清水秀太陽高 好呀好風飄
三步兩步跑呀跑 快趕到土地廟
我情願陪著他啊 陪呀陪到老
除了他我都不要 他知道不知道
③ 六七十年代中國經典歌曲
1、《北國之春》
1979年,於日本樂壇發展的鄧麗君將這首風靡日本的曲子交由台灣著名詞作家林煌坤先生填寫中文歌詞,隨後出現了第一個國語版本《我和你》,並經鄧麗君的出色演繹被國人所熟知。此後的十餘年間,由蔣大為、葉啟田、韓寶儀等國內歌手演唱的民歌版本及閩南語版本相繼出現,《北國之春》也成為了華人社會流傳最廣的日本民謠之一。
2、《歌唱大別山》
歌唱大別山是《電影挺進中原》中的插曲 。傅庚承詞,汪遵熹、傅庚承曲,朱逢博配唱。歌曲高亢明亮,70年代最受人們喜愛的電影歌曲之一。朱逢博將更加深厚的文化與歷史精神,注入了她悠揚而又深邃的歌聲之中,讓她的歌聲中沉澱著火熱的激情與綿長情感韻味,這也是朱逢博電影歌曲的又一代表力作。
3、《九九艷陽天》
《九九艷陽天》是1957年電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由胡石言、黃宗江作詞,高如星作曲,禹鼎、潘文林、呼延生、孫佩華演唱。
4、《北京的金山上》(才旦卓瑪歌曲)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歌曲。藏族民歌,由瑪卓作詞。李谷一原唱,著名翻唱者有雍西、韓紅等。此曲在上世紀60年代西藏解放後廣為傳唱,不失風采。
5、《路邊的野花不要采》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是由林煌坤作詞,李俊雄作曲,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收錄於專輯《少年愛姑娘》中。
6、《敖包相會》
《敖包相會》是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草原上的人們》根據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短篇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改編而成。這首歌流傳甚廣,電影中的原唱是長影樂團的王樹理 和吳秀雲。因該歌詞情真意切旋律朗朗上口,傳唱多年。翻唱版本非常的多,王潔實謝莉斯合唱版、刀郎版、卓依婷版,甚至於布仁巴雅爾與娜吉勒合唱的原汁原味的蒙語版等。
7、《馬兒啊,你慢些走》
《馬兒啊,你慢些走》是由李鑒堯填詞,生茂譜曲,馬玉濤演唱的一首軍旅歌曲,收錄於馬玉濤1998年1月1日發行的專輯《馬兒啊,你慢些走》中。
1989年,馬玉濤憑借該曲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
8、《蝶戀花·答李淑一》
評彈《蝶戀花·答李淑一》於1960年秋在上海的西藏書場首次公演,由彈詞演員余紅仙演唱,一舉成功。半個世紀以來,它風靡大江南北,不僅是蘇州評彈藝術創新的經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國的音樂史上也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
9、《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廣西歌舞劇《劉三姐》的主題曲,其詞曲原創均出自廣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於柳州彩調劇《劉三姐》,定型於廣西歌舞劇《劉三姐》。彩調劇和歌舞劇《劉三姐》反映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以山歌為武器帶領鄉親們與惡霸財主作斗爭的故事。
1999年南寧國際民歌節斯琴格日樂與600「劉三姐」共同演唱了一首重新編曲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至此,這首歌在新世紀又一次被大家熟知。
10、《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由李若冰、關鶴岩、徐鎖、馮福寬作詞,劉烽作曲,獨唱原唱者為貟恩鳳,後被眾多藝術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傳甚廣,此曲是2003年中央電視台拍攝的大型電視連續劇《延安頌》片尾主題歌。
④ 關於歌頌毛主席的歌
1、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2、這里是紅軍走過的地方
3、毛主席著作閃金光
4、雙雙草鞋送紅軍
5、毛主席著作最偉大
6、我們最愛毛主席
(4)國際電影節貟恩鳳擴展閱讀:
毛主席歷史貢獻
1、毛澤東引導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2、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開始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3、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艱辛而曲折的探索。
4、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對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5、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為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⑤ 劉若英的《知道不知道》這首歌是那道民歌改編的
《知道不知道》的「原型」是《崖畔上開花》——一首根據陝北地區普遍流行的民歌形式信天游改編的歌曲,由孫謙作詞,劉熾編曲,最早出現在1951年著名導演凌子風執導的電影《陝北牧歌》中,由貟恩鳳和孫韶演唱,是一首男女對唱歌曲。《陝北牧歌》上映後,《崖畔上開花》立刻被人們接受並傳唱下來。不過真正讓《崖畔上開花》這個旋律更加廣為人知的是香港歌手奚秀蘭,這位在1984年春節晚會上憑借一首《阿里山的姑娘》而紅遍中華大地的小調天後,後來重新演繹了《崖畔上開花》,並將歌名改為《知道不知道》,由於歌曲的第一句歌詞是「山青水秀太陽高」,因此很多人也把這首歌稱作《山青水秀》。經過奚秀蘭的翻唱,《知道不知道》正式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後來又陸續有鄧麗君、韓保儀、張鳳鳳、青燕子演唱組等翻唱過這首歌,也先後出現了弦樂版、DJ版和各種樂器演奏的版本。這次在《天下無賊》中,劉若英和她的製作人再次將《知道不知道》重新演繹,不僅曲調變得更加飄逸和空曠,還特別找來了台灣著名詞作者姚謙重新填詞。雖然只有10句歌詞,但是劉若英在錄專輯時卻是用了整整5天的時間。
⑥ 中國民歌有哪些
1、《東方紅》由李有源、公木詞,李渙之編曲,是當年陝甘寧邊區新民歌的代表作。這首最早在陝北傳唱的歌曲以朴實的語言,是一首在抗日戰爭期間人民用以表達對毛主席、共產黨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創作的頌歌。
唱出了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情,歌詞簡單,情感真實,旋律好記,因此流傳極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