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為何俄羅斯戰爭電影比較殘酷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為何俄羅斯戰爭電影比較殘酷

發布時間: 2022-07-23 07:47:57

① 大家說一下對蘇聯和俄羅斯的戰爭電影的看法

前蘇聯和俄羅斯確實怕了不少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有歌頌英雄主義的也有反戰的,前蘇聯以歌頌英雄主義的為多,俄羅斯以反戰的為多。(這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的悲天憫人的情懷,畢竟在東正教的文化的影響和意識形態的改變)在前蘇聯如果拍反戰的影片,導演是要被批判的,隨著民主意識的增強反戰的電影越來越多,當然為了配合主旋律也拍了反映車岑戰爭的影視作品,主要是正面的宣傳,來粉飾俄羅斯的民族主義。但是老百姓都知道是真么回事。俄羅斯的戰爭影片邏輯性強,畫面感強烈,演員的表演真實,演技高超,比如「第九連」。俄羅斯的戰爭片,帥哥少,反映草根階層,體現人文主義的情懷。前蘇聯的戰爭片,英雄人物是高大全,演員各個都像羅馬天神似的,一臉的正義凜然。

② 俄羅斯戰爭電影介紹 俄羅斯戰爭電影有哪些

1、《T-34坦克》本片講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俄羅斯士兵用一輛半損壞的傳奇T-34坦克從德國人手中成功逃脫,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充滿勇敢、激烈的戰斗、牢不可破的愛情和不可思議的奇跡的時代。

2、《女狙擊手》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然而,好景不長,戰爭過去,厄運卻再次降臨……

3、《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4、《五月的四天》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扎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5、《第九突擊隊》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間,阿富汗戰場異常慘烈。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死傷無數。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六名新兵應征入伍,以協助前線戰斗。他們接受嚴苛的魔鬼訓練,進行各種特種培訓。1987年末,這支奇兵組成「第九突擊隊」前往阿富汗,受命占據3234高地,以掩護蘇聯士兵撤退。第九突擊隊保護蘇軍大部隊安全通過,而自己卻彈盡糧絕。血腥而殘酷的戰場上,他們視死如歸的身影顯得異常悲壯。

③ 俄羅斯被稱為戰斗民族,為什麼在每次戰斗中傷亡那麼慘重

因為俄羅斯雖然民風彪悍,但戰爭取勝的要素很多,個人的武力對戰爭的整體局面起不到決定性影響。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一點是,俄羅斯被稱為戰斗民族,指的是它民風彪悍,敢打敢拼的精神,而不是指軍事實力的強大。畢竟一個國家想百戰百勝的話,除了國家公民的整體素質之外,更重要的是軍事體系的規范和完善,以及軍事策略的運用。

在當今社會,面臨西方國家的各種制裁,俄羅斯也總是表現的異常強硬,依舊延續了前蘇聯時的外交政策。例如,在對待烏克蘭方面,俄羅斯就硬生生的搶了人家的島嶼,把這個盟友送到了西方陣營的序列當中。由此可見,俄羅斯人雖然彪悍善戰,但缺乏對戰爭,對局勢的基本分析與判斷。

④ 車臣戰爭俄軍為什麼打的那麼慘烈

一、俄羅斯是典型的尚武不善戰,敗多勝少,勝也是慘勝。克里米亞戰爭被英法聯軍打的那叫一個慘,日俄戰爭被小日本修理,一戰把沙皇都打沒了,蘇芬戰爭軍隊比別人人口都多,結果愣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二戰更是慘,至今男多女少,阿富汗戰爭就更不提了。

二、當今世界進入敵占區不敢大開殺戒是所有正規部隊的噩夢,在古代可以以屠城威懾敵方,致使敵方不敢反抗,現在要保護平民所以敵方武裝可以輕易混進民眾間對軍隊開槍,俄羅斯在車臣的失利基本源於此。

三、在俄羅斯看到的一些參加第一次車臣戰爭的俄軍軍官的訪談,實際上第一次戰爭後期俄軍在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後重兵把車臣武裝已經圍在山坳里了,正准備發揮武器優勢強力打擊的時候被無恥的政客出賣了簽訂了停戰協議,普京也多次提到這個事情。

四、蘇聯時期,對非主流民族國家的青年徵召入伍時都是有很細致的安排,內陸國家突厥民族的一般安排在海軍,工兵,空軍,不會安排在野戰部隊,而比如亞美尼亞等接近俄羅斯族的民族則進入野戰部隊,這也是一種防範反叛的措施。單純的把韃靼人,突厥人,成建制的培養為士兵不符合蘇聯的國家利益,因此成建制的傘兵部隊出現在車臣戰場可能是謊言。這點在蘇聯解體時期,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納西切戰爭就很好的說明這安排是成熟的策略。盡管亞塞拜然人數眾多,卻很無奈的被亞美尼亞一氣混揍,都是蘇聯時代的軍人,不過一個是一線部隊,一個是後勤部隊。車臣部隊有很多來自阿富汗戰場的志願兵,軍事素質不是俄羅斯常備兵可以抗衡的。

五、俄羅斯損失慘重的原因還是多方面輕敵,從裝備來說,T80最後基本被T62代替,甚至只裝備波浪火控的T54表現都比80好,對付車臣狙擊手的辦法少,米格24面對城市作戰手足無措。我總感覺全球軍隊如果講火氣時代巷戰,非蘇軍德軍莫屬,為什麼師傅被徒弟吊打呢?想不通。

⑤ 俄羅斯電影煉獄里描述的那場戰爭 俄羅斯真的打的那麼艱難嗎

巷戰的確難打(同樣的比如美國電影【黑鷹墜落】)

1995年第一次巷戰結束時,據說突入該市的俄軍一個千餘人的團,僅剩1名軍官和10 名士兵活著離開。26輛俄軍坦克被擊毀了20輛,120輛裝甲車也損失了102輛。俄軍死屍甚至被車(和諧)臣武裝用來當作沙包,壘在一起築成「人體碉堡」。第二次格羅茲尼巷戰發生在1999年12月25日至 2000年2月,俄軍更是屍橫遍野, 1173名士兵死亡,甚至俄軍前線總指揮馬洛費耶夫少將也被射殺。

⑥ 俄羅斯電影坦克大戰影評

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了解蘇聯與俄國差別的人評價,也有點兒想寫東西了……首先要了解蘇聯時代的戰爭片電影與文學,有戰壕派,主張描寫戰爭的殘酷性,對血肉橫飛的場景頁游描寫,其次,還有一派是類似中國的委婉派,所以蘇聯戰爭電影里時常會描寫一些很溫馨的場景,例如電影敖德薩里經常有士兵與朋友聊天的溫馨場景(然後突然一枚炸彈把士兵的位置爆炸了,沒有血肉橫飛,但整個敘事卻比單單描寫哨兵被炸死更能觸動人心)、還有時不時在廢墟里彈起來手風琴……《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應該算是這一派的文學電影。蘇聯二戰題材的電影與當時的戰爭文學是分不開的。這是一個蘇聯電影里比較常見的。這是蘇聯戰爭電影不同於美國好萊塢電影的一個重要差別,就是文藝性很強,所以這部White Tiger 2012在敘事方面也繼承了這種藝術氣質。俄國人拍的《動亂時代》,描寫古代俄羅斯與波蘭的血海深仇的那部電影,也是這種拍法,很文藝,很神秘,就是線性敘事看上去都不是線性敘事的樣子。
但是到了現在俄國人拍的二戰電影里,看不到這種明顯區別了,前些年的《斯大林格勒》的導演就是蘇聯時代培養的,還看得到很多蘇聯電影的風格,只是他的電影里多了一些新思維,還有一個描寫一個女記者跟一名蘇聯女軍官一起堅守在列寧格勒忍受飢餓的電影《列寧格勒》,也有一些新思維。這些新思維不能簡單看做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而是一種對蘇聯文化的排斥。但是隨著西方近些年對俄國的壓迫,俄國人好像放開了對蘇聯文化的刻意壓制,在電影里比較明顯的就是前些年俄國拍的《布列斯特要塞》在結尾明確提到了那些他們的先輩不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所以導演安排的旁白是,他們的理想與他們所作出的貢獻。這個他們就是蘇聯人,而非俄國人,這是很多不了解俄國與蘇聯差別的影迷所看不懂的一個點。

所以這部《White Tiger》2012,其實原文翻譯有錯,不是坦克大戰,對決,而是白虎,整個對抗狩獵白虎的過程有點兒像西洋文學史上的名作《白鯨》。而這部電影實際上也很少提到俄羅斯民族主義,不算是嚴格的宣傳片,應該是一種後葉利欽時代蘇聯意識的一種微弱浮起,整個片子倒是可以看成是新思維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結束了,但是蘇聯反法西斯者還看到了法西斯的種子還在,所以那個被很多人當成神經病的坦克車長到了電影最後,還在念叨著白色虎式百年後還會出現。

⑦ 俄羅斯戰爭片《烈日陽光》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影片值得一看嗎

俄羅斯戰爭片《烈日陽光》講述了什麼故事?該影片值得一看嗎?

大家最近肯定也比較關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問題,小編今天推薦一部影片《烈日陽光》,這部影片是戰爭片,雖然比較冷門,但是也是對俄烏問題的真實寫照,有時間的小夥伴也可以去看一看。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家人身處在各種事情之中,並且丈夫還是阿富汗戰爭的參與者,他深知戰爭是多麼的殘酷,他在參與戰爭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比較殘忍的事情,所以現在的他早已不想拿起武器參與到其中,但是命運卻是不公的,當他想帶領自己的家人離開這個國家的時候,邊界已經關閉了,所以為了能夠拯救自己的家人,他不得不再次面臨很艱難的選擇。

這部影片真的很值得一看,他告訴我們,國家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深處在和平年代,不要為了一己私利而破壞現在的和平,也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⑧ 俄羅斯怎麼能把戰爭片 拍的這么吊

俄羅斯人相信,戰神能夠拯救俄羅斯
俄羅斯有大量的軍事愛好者,向你推薦一部俄羅斯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
就是俄羅斯軍事愛好者協會,協助導演拍攝的,而且是一部小製作電影
但是,服裝和槍械描寫非常到位準確,
吊打抗日神劇

⑨ 如何評價俄羅斯根據車臣戰爭而拍攝的電影《煉獄》

《煉獄》是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這里沒有《黑鷹墜落》里"不丟下每一個人」式的宣言,只有嗆人的硝煙、無限的仇恨以及苦澀的勝利。
血水泡漲的泥土,殘缺的屍體,廢墟的城市,無一不向我們表現出戰爭的殘酷。導演在片中沒有向我們展示以往熟悉的鏡頭:大集團的沖鋒,口喊烏拉的士兵,不堪一擊的敵人。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缺乏訓練的士兵,殘酷的巷戰,血腥,慘烈,自始至終貫穿影片。沒有指揮官的運籌帷幄,沒有個人英雄主義大無謂的表現,也沒有正義對邪惡的藐視,真實表現是本片最大的特點,但片中也有戰友間的情誼不經意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