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海行動》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部電影嗎
《紅海行動》其擊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的「燃」,更有現實的「真」。片中的一個情節,為了解救他國人質和不使「黃餅」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特戰隊員付出了兩死一傷的沉重代價,是人民軍隊忠誠使命的一個縮影。
「一個中國人都不許傷害」「一個中國僑民都不能少」,大國尊嚴、大國責任、大國氣魄貫穿該片始終。故事展開過程中,並未迴避戰爭的殘酷,從而更加彰顯了中國政府維護國家和公民海外權益的意志和能力,讓觀眾強烈感受到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守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影片不僅體現出近年來中國軍隊的發展和強大,更凸顯了中國軍人熱愛和平、不懼犧牲的英雄氣概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彰顯了國家利益、國家精神、國家形象和中國榮光。
該片體現出了中國軍人的英雄氣概與大國崛起的精神氣度,把中國軍事題材影片推向新的高度。它沒有把單打獨斗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當作當代中國海軍官兵的精神制高點,而是把鏡頭的焦點對准了集體的力量。其情感邏輯、動作邏輯的精細把控,和現代藝術技術手段的創造性運用,使得整個撤僑和戰爭場面的宣言,尤其是危急出兵、突圍營救人質,最後的追擊等場面,拍出了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和攝人心魂的震撼效果。
2. 如何評價電影《紅海行動》
開門見山,《紅海行動》是今年春節檔質量最好的一部,但尺度很大,R級。
我之前一直覺得,林超賢的前作《湄公河行動》,作為中國的軍事甚至戰爭題材,在審查制度、主旋律光環甚至意識形態的籠罩之下,拍成那樣已經是華語電影極限了。
沒想到《紅海行動》這樣作品,如果不考慮國別,你要說是好萊塢大片都有人信,說是「海軍宣傳片」吧,也無傷大雅,主要沒有什麼太強的意識形態和主旋律色彩,也沒有太煽情之處,就是直觀的表現戰爭。
火爆、真實、殘酷的戰爭。
原來是這樣的「主旋律」
這部電影公映之前,我其實是有些擔心的,都知道《紅海行動》是改編自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但從故事的角度,太像《戰狼2》了,類似的故事,已經有了一部50多億大片在前面,那麼《紅海行動》該如何面對大眾新鮮度的問題呢?
所以,《紅海行動》用了一招很「極端」的方式,對格局和表現方式的稍加改動。
之前的《戰狼2》可以說是一部軍事外衣下的孤膽英雄動作片,跟我們熟悉的《虎膽龍威》這樣的作品類似,打不死的主角、英雄壯舉,是動作類型的電影。
但《紅海行動》呢?給人的感覺這是一部戰爭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當年的《黑鷹墜落》,尤其是張譯帶領小分隊進入伊維亞國開始,乘坐悍馬車隊沿著街道行駛的畫面,我一下子就想起來《黑鷹墜落》。
沒錯,雖然故事背景跟《黑鷹墜落》是完全相反的,後者的背景摩加迪沙事件是一場「美軍錯誤的戰爭」,而這部電影就是直觀的表現戰爭環境下的「一場營救」,其實是政治正確的。但《黑鷹墜落》整部電影,就是在表現故事大背景下美國大兵的境遇,沒有批判也沒有歌頌,就是告訴各位,戰爭是這個樣子,火爆之餘,略帶對戰爭的反思,《紅海行動》也是如此。
電影表現的就是一場任務,然後就是小隊陷入孤立境地,面對如喪屍一般不怕死也打不完的敵人,誓死突圍,過程慘重,有人死亡有人歸來,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對戰爭尺度的描寫,就像《血戰鋼鋸嶺》那樣粗暴直接,一個炮彈下去,人都是「平面」的,散落的到處都是,還TM給你看特寫,這就是傳說中的「人無完人」。
我覺得這片算是新世紀以來,華語電影尺度最大的一部,很直白的傳遞給觀眾,這就是殘酷的戰爭啊!
所以我們都說《黑鷹墜落》是美式主旋律,因為在意識形態很弱的情況下,該片最多展現的就是戰爭殘酷下美國大兵的處境,以及結尾之處的的「Leave No Man behind」,帶出電影中美式戰斗精神,可以說這部電影是美國三角洲、游騎兵的宣傳片。《紅海行動》也是類似,電影中展示的「勇者無懼,強者無敵」的「蛟龍突擊隊」精神,也是海軍的宣傳片。
但畢竟這是深一層的思想,只有看完電影才能體會到,電影主要還是表現戰爭的殘酷,因為那部美國電影的片名不叫「不丟下任何兄弟」而叫《黑鷹墜落》,這部電影也不叫「勇者無懼」而叫《紅海行動》。
不管你的武器多麼牛逼,戰術多麼高超,但在戰爭中,該死人還是會死人,展示戰爭殘酷性為主,軍事宣傳為次,是這樣的主旋律。
電影最「極端」的地方,就是從頭打到尾。
我不認為「文戲」和「角色塑造」是林超賢的弱項,大家可以參考他當年的《江湖告急》《沖鋒陷陣》甚至《激戰》,最出彩的恰恰是文戲和角色,香港金像獎導演這方面還是OK的。
不過個人之前最喜歡的林超賢作品,是一部叫做《重裝警察》的電影,雖然故事一般,但後者對爆破、血霧、專業化特警角色的塑造非常過癮,從那時候我就覺得,林超賢一定是這方面的愛好者,軍迷、警械裝備等等很有研究。
果然,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對這方面的展示非常專業,而且調度極佳。
而且林超賢也明白,在對於場面和調度的專注之後,文戲空間會極大的壓縮,二者是在他看來是兼顧不到的,因為之前的《逆戰》就是反面典型,文戲和武戲的割裂。所以在《紅海行動》中,直接開打吧。
一部138分鍾的電影,拋去字幕,整部電影文戲也就20分鍾,從開場營救人質危機,還沒回去就直接開赴伊維亞,隨後就進入到戰場環節,二話不說就開打。
巷戰、突襲、偷襲、還有最後的「臟彈」副本,狂轟濫炸下來,觀眾不會覺得審美疲勞,因為林超賢在這方面的調度實在太強了。
如果對於「調度」這個詞大家會覺得過於籠統的話,最簡單的例證就是,在本片「故事張力」有限(甚至可以說毫無故事,就是打打打)的情況下,觀眾不會覺得暈,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戰斗,敵我雙方對比,又是偷襲又是反偷襲,這些場面戲被梳理的有條不紊,這就是林超賢的不俗之處。
至於文戲,索性全不要,因為林超賢自己也知道,一旦觀眾進入狀態,就很難停下來,一旦停下來,就會造成情緒上的割裂,索性從頭打到尾,《黑鷹墜落》也是這樣的,非常考驗導演的宏觀調度能力,對於這樣的場面戲,一般導演還真的玩不轉。
這樣一來,也有個缺點,就是人物立不起來,最典型的就是稍有「臉盲」,加上本片不少新人,鍋蓋頭、頭盔、灰頭土臉加持,容易分不清,建議各位觀看本片之前,過一下演員表,也不復雜,8位戰士:張譯隊長、杜江拆彈、黃景瑜狙擊手、蔣璐霞女機槍手之外,還有醫療兵、通訊兵、觀察員和主機槍手,熟悉一下就行。
3. 《紅海行動》的故事發生地在哪裡
伊維亞共和國,簡稱伊維亞,2018年2月16日於內地上映的國產電影《紅海行動》中的虛擬國家,位於亞細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之上(電影開頭部分「臨沂艦」艦長口述),首都不詳。
《紅海行動》是改編自葉門撤僑事件,葉門是一個混亂的亞洲國家,自2015年開始爆發內亂之後,戰爭就變得一觸即發,而《紅海行動》就是取材於葉門內亂爆發的那一段時間。當時大使館關系,機場也停止運行,還停留在葉門的其他國家公民,也只能依靠自國政府的幫助才能離開葉門,於是就有了葉門撤僑事件。
(3)紅海行動和國際營救是一部電影嗎擴展閱讀:
《紅海行動》中的那個伊維亞共和國的原型猜測可能是葉門(可能摻雜了部分敘利亞、伊拉克背景)。首先從電影直接透露的地理位置上分析:電影名字是《紅海行動》,那麼很明顯,國家應該在紅海周邊,而且電影也說了這個國家在阿拉伯半島(敘利亞是阿拉伯國家但是主要部分在黎凡特海岸而不是阿拉伯半島)。
然後從電影場景上分析:電影的鏡頭里軍艦靠近的岸邊基本是荒漠景象,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海岸,邊上基本是適宜居住的農耕區,出現那麼大的荒漠場景幾率不大,葉門的海岸基本是熱帶沙漠氣候,海岸邊出現大范圍的荒漠很正常。
4. 《紅海行動》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首先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超看的戰爭大片。現在無論什麼平台,信息流這么大,大家看到的東西還是負能量居多。就應了一句古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像是已經快沒了熱度的江歌案,或者是某三色幼兒園事件,生活得不安逸,就必定希望有個強大的祖國保護自己。而這些影片就完全切合了這個“主旋律”。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5. 紅海行動是一部關於空軍跨境撤僑行動的電影嗎
紅海行動
編輯討論99+上傳視頻
《紅海行動》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馮驥、陳珠珠、林明傑編劇,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8年5月 ...>>>
1/2
職員表
製作人 於冬、陸振華、唐靜
監制 梁鳳英
導演 林超賢
編劇 林超賢、馮驥、林明傑、陳珠珠
動作指導 黃偉亮、徐添發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11-14])
6. 《紅海行動》這部影片好看嗎,主演是誰
我覺得《紅海行動》這部影片挺好看,票房很好。主演是張譯、杜江、黃景瑜、海清等演員。這部電影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聯合出品,由林超賢執導的現代化海軍題材影片。
維護國家和公民海外權益的意志和能力,讓觀眾強烈感受到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守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影片不僅體現出近年來中國軍隊的發展和強大,更凸顯了中國軍人熱愛和平、不懼犧牲的英雄氣概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彰顯了國家利益、國家精神、國家形象和中國榮光。
7. 這是什麼電影
應該是《紅海行動》
簡介:故事以葉門撤僑,保護中國僑民利益為背景,講述了2015年3月,海軍某護航艦隊奉命奔赴Y國,執行撤僑任務。撤僑中,一對中國母女被國際恐怖組織綁架,海軍派出蛟龍特種大隊五人戰斗小組營救人質,他們深入戰火紛飛的異國山區,用鮮血譜寫了一曲英雄贊歌。
8. 電影《紅海行動》主要講了什麼
《紅海行動》這部電影是根據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改編的。當時海灣國家在葉門發動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當地局勢驟然緊張。中國海軍護衛艦停靠葉門港口亞丁,撤離中國公民。電影講述了「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遭到伏擊,付出傷亡後仍完成任務的故事。
整部電影根據戰斗高潮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狙擊海盜戰」、「撤僑遇襲反攻戰」、「潛伏營救人質戰」、「奪取臟彈戰」。某些影評者說這部電影沒有主線、人物塑造不立體、文戲幾乎沒有,小編對此很不贊同。下面我們深入解析一下這部電影。
狙擊海盜戰
動作電影的「第一戰」非常重要,幾乎奠定了電影的基調。和《戰狼2》一樣,《紅海行動》的第一戰也是遭遇海盜。與前者不同的是,《紅海行動》可不是孤膽英雄,這是一場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特別行動小組密切配合、限時解救人質的戰斗。
9. 《紅海行動》是一部軍事題材的作品,國家對於此類作品管控很嚴格,這部劇怎麼通過廣電審批的
《紅海行動》是一部影評較高的軍事題材的電影。它過審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真實的場景設計,戰斗環境擬定,每一步都危險重重,隨時都有流血犧牲,每一次都是孤軍深入,九死一生。因為特戰隊的使用模式和使命本身就是深入敵後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便是第一場戲海上營救人質,是在我方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在跟海盜對射中我方狙擊手都付出了重傷的代價,真正的戰斗就是如此,武器在誰手裡都是武器,子彈並不分什麼好人和壞人。
我覺得《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全程無尿點,甚至可以和好萊塢電影相媲美。沒有看過的小哥哥小姐姐可以去看看,最後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