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烏拉圭國際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烏拉圭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07-18 15:57:43

❶ 烏拉圭回合的由來

什麼是烏拉圭回合1986年9月在烏拉圭的埃斯特角城舉行了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決定進行一場旨在全面改革多邊貿易體制的新一輪談判,故命名為「烏拉圭回合」談判。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貿易談判,歷時7年半,於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結束。談判幾乎涉及所有貿易,從牙刷到遊艇,從銀行到電信,從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療。參加方從最初的103個,增至談判結束時的125個。 發起烏拉圭回合談判關稅與總協定前七輪談判,大大降低了各締約方的關稅,促進了國際的發展。但從70年代開始,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以政府補貼、雙邊數量限制、市場瓜分和各種非關稅為特徵的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為了遏制保護主義,避免全面的戰發生,美、毆、日等締約國共同倡導發起了此次多邊談判,決心制止和扭轉保護主義,消除扭曲現象,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邊體制。1986年9月,關貿總協定部長在烏拉圭的埃斯特角城舉行,同意發起烏拉圭回合談判。 烏拉圭回合的目標在1986年啟動烏拉圭回合談判的部長宣言中,明確了此輪談判的主要目標:
一是為了所有締約方的利益特別是欠發達締約方的利益,通過減少和取消關稅、數量限制和其它非關稅措施與,改善進入市場的條件,進一步擴大世界;
二是加強關稅與總協定的作用,改善建立在關稅與總協定原則和規則基礎上的多邊體制,將更大范圍的世界置於的、有效的多邊規則之下。
三是增加關稅與總協定體制對不斷演變的國際經濟環境的適應能力,特別是促進必要的結構調整,加強關稅與總協定同有關國際組織的聯系;
四是促進國內和國際合作以加強與其他影響增長和發展的經濟之間的內部聯系。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最後一輪談判烏拉圭回合是關稅與總協定主持下的第八輪多邊談判,也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最後一輪談判。從1986年9月談判的啟動到1994年4月最終協議的簽署歷時8年。參加烏拉圭回合談判的國家和地區從最初的103個,增加到1993年底的117個和1994年4月談判結束時的128個。此次多邊談判的主要成果:一是強化了多邊體制,特別是將農產品和紡織品納入到自由化的軌道,並加強了爭端解決機制。二是進一步改善了貨物和服務業市場准入的條件,關稅水平進一步下降,通過這輪談判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均降稅1/3,發達國家製成品平均關稅稅率降為3.5%左右。同時通過談判達成了服務總協定,與有關的措施和與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三是建立了世界組織。 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的背景關稅與總協定前七輪談判,大大降低了各締約方的關稅,促進了國際的發展。但從70年代開始,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以政府補貼、雙邊數量限制、市場瓜分和各種非關稅為特徵的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為了遏制保護主義,避免全面的戰發生,美、毆、日等締約國共同倡導發起了此次多邊談判,決心制止和扭轉保護主義,消除扭曲現象,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邊體制。1986年9月,關貿總協定部長在烏拉圭的埃斯特角城舉行,同意發起烏拉圭回合談判。

❷ 烏拉圭為什麼會舉辦首屆世界盃

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給你看看,也許多少能了解一些。
第1屆世界盃:1930年烏拉圭
舉辦世界盃足球賽的構想於1904年國際足聯首屆代表大會上提出,並在1905年第二屆代表大會通過次年在瑞士舉行的具體方案。誰知到報名截止日期,卻沒有一個協會報名參賽。首屆國際足聯主席蓋林為此憤而辭職。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時,又有人提出這項計劃,也因缺乏經費和交通困難等原因而胎死腹中。首屆世界盃足球賽一直懷胎26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於1930年呱呱墮地。
舉辦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首先要解決的是比賽地點的選擇問題。烏拉圭在1924年、1928年連續兩屆獲得奧運會足球冠軍,成為當時的頭號足球強國。同時,1930年正是烏拉圭獨立一百周年紀念,因此1929年5月18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烏拉圭提出,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在其首都蒙得維的亞舉行,結果,烏拉圭擊敗了義大利、匈牙利、荷蘭、西班牙、瑞典成為主辦國,為慶祝國家獨立100周年來了個錦上添花。烏拉圭能成為主辦國,不但因為他們的足球隊獲得了1924年、1928年兩屆奧運會足球賽冠軍,而且該國足協自從1916年以來,巳成功地組辦了3屆美洲國家足球錦標賽,積累了豐富的組織比賽經驗;另外,歐洲的經濟危機也給歐洲國家帶來了一些難題。這後兩點正是人們所忽視而需要足球史學家們強調的。
當然,如果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由歐洲某個國家承辦,會比在烏拉圭舉行要隆重、熱烈得多。歐洲各足球強國要遠涉重洋到南美參加比賽可謂困難重重,首當其沖的是組成國家隊的優秀隊員要長期脫離本國的比賽,嚴重影響各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收入。再加路途遙遠,開支浩大,所以很多國家不願報名參加。起初歐洲只有世界盃創辦人朱爾·里梅的家鄉法國報名。後經朱爾斯·雷米特游說,羅馬尼亞、比利時、南斯拉夫與南美各國利用地理上得天獨厚的近便條件,積極報名參加。參賽國有7個,他們是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加上北美洲的墨西哥和美國,參賽國共有13個。
1930年的仲夏,浩翰的大西洋上,一艘定期客運海輪正在波濤中前進。閑暇無事的旅客都把目光對著參加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的、正在甲板上做體操的一隊足球運動員。雖然3年前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巳完成了駕機往來新舊大陸的創舉,但民用客運飛行還是多少年後的事。當我們地球這顆行星圍繞著太陽整整轉了60圈後再來看待這些球員的遠征,我們不能不敬佩他們對世界足球運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當時歐洲正為經濟危機所困擾,各國的足球俱樂部老闆當然不願意放人出國比賽,以致影響球會微薄的收入。雖然烏拉圭足協願意提供所有球隊往返的路費,而且把賽場總收入與全部參賽隊平分,但誰又能彌補兩個多月的體力與精力消耗呢?
先期到達大西洋彼岸的國際足聯第三任主席朱爾斯·雷米特也在蒙得維的亞坐立不安,因為作為主賽場的「百年體育場」不可能在開幕式前竣工,分組賽只能在當地幾個俱樂部的球場進行;而且只有13個國家的足協接受了邀請,國際足聯的7個創建國也只來了2個。幸虧歐洲國家來了法國、比利時、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否則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就成了第十二屆美洲杯國家足球錦標賽了。
在賽制方面―――比賽如採用循環制,固然公平合理,但比賽時間拖得過長,客觀條件不許可。若按奧運會的傳統賽制–淘汰賽,參賽隊應有16隊。最後想出一項新的辦法,先把13個隊分成4個小組,小組比賽採用循環制。獲得小組比賽第一名的球隊進人半決賽,半決賽和決賽均採用淘汰制。若採用抽簽分組,很可能使強隊集中在某個小組,顯然不合理。排列種子隊的做法又顯得過於主觀,後來決定歐洲4隊分開,南美「三強」–烏拉圭、阿根廷、巴西也分開,其餘各隊用抽簽的方式分配到各小組。除第l小組為4隊外,其餘3組均為3隊。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沒有預賽,決賽階段於1930年7月13~30日在烏拉圭進行,開幕式椎遲到7月18日才舉行。

❸ 地久天長上映三周年,你對這部劇還有哪些印象

《地久天長》上映三周年,影片中經歷下崗,住筒子樓,就像我們自己經歷過的生活那樣真實。

時間過得真快,《地久天長》這部電影已經上映三周年了,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依然深刻地印在腦海中。這部影片播出以後,受到了高度的好評,並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烏拉圭國際電影節,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節中的獎項。

《電影地久天長》簡介

《地久天長》這部電影是由王小帥執導,王景春,詠梅領銜主演的一部家庭劇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家人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各有一個兒子,兩個孩子一樣大的年齡,關系親密,經常在一起玩耍。在一次玩耍中,一個孩子不幸意外身亡。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孩子的家人難以接受,遠離家鄉去南方生活。輾轉多年,兩家人又聚在了一起,也揭開了埋藏了多年的真相。

❹ 烏拉圭參加幾屆世界盃,他們奪取過幾屆冠軍,分別是哪位球星率領的

烏拉圭獲得二次世界盃足球賽冠軍。

分別是:1930年 第一屆烏拉圭世界盃
1950年 第四屆巴西世界盃

1930年 第一屆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冠軍:烏拉圭 最佳射手:斯塔比爾(阿根廷、8球)

第一屆世界盃、第一個進球、第一支冠軍隊……1930年世界盃因為這眾多的第一次而顯得特別。沒有預選賽,13支國家隊應邀參賽,由於遠隔重洋以及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大部分歐洲國家不願派隊參加,最終在雷米特的斡旋下,法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比利時成為了僅有的4支歐洲參賽隊,英格蘭、義大利等歐洲足球強國均告缺席。賽前,羅馬尼亞隊的組建甚至成為了一個笑談,入選隊員不是由教練挑選的,而是由國王卡羅爾親自指派!

第一個進球

世界盃破門第一人
一個進球使一個人載入史冊,他就是法國人呂西安-洛朗。1930年7月13日飄雪中的一幕,成為了他以及世界盃的永恆瞬間。在世界盃揭幕戰中,法國4比1擊敗墨西哥,1米62的洛朗在第19分鍾搶點首開記錄,當時,他還沒有意識到這個進球的意義。「進球後我只是感到高興,與隊友們相互親吻或者擊掌慶祝,而後繼續比賽,當時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個進球……」2000年歲末,洛朗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回憶說,不過進球的一瞬永遠銘刻在了他的心中,「守門員長傳到前場,隊友下底傳中,我用右腳凌空抽射,球打進了死角!」

洛朗生於1907年12月10日,早期效力巴黎CA俱樂部,同時還是一家印刷廠的工人。1930年,法國第一支職業球隊索肖成立,22歲的洛朗加盟該隊,月薪2200法郎,並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2005年4月13日,洛朗去世,享年97歲。

第一支世界盃冠軍隊
第一支王者之師

歐洲以足球強勢大陸自居,但在上世紀20、30年代,另一支可怕的力量橫空出世,這就是南美的烏拉圭隊。彪悍的球風、實效的踢法,烏拉圭人給世界足壇帶來了新的震撼。1924年和1928年,烏拉圭蟬聯了奧運會足球金牌,1930年世界盃,他們在本土迎來了「大一統」的機會。

神奇的巫術足球
為慶祝獨立100周年,烏拉圭在首都蒙得維的亞特別修建了紀念體育場,這塊主場也成為了烏拉圭人的屠場。1比0勝秘魯、4比0橫掃羅馬尼亞、半決賽6比1擊潰南斯拉夫,烏拉圭一路挺進了決賽。與他們會師的是另一支世界級的勁旅阿根廷隊,決賽中阿根廷在上半時踢得更好,以2比1領先半場,但在下半時,烏拉圭人在主場觀眾的聲浪中連進3球,以4比2贏得了決賽,並成就了連奪奧運金牌和稱雄世界盃的霸業。

關於決賽的記憶碎片

施了魔咒的足球:

決賽開始前,阿根廷隊要求使用自己帶的足球,烏拉圭則堅持用本國的足球,為難的主裁判最後以猜硬幣的方式決定,上半時踢阿根廷人帶的足球,下半時則換成烏拉圭提供的球。結果,上半時阿根廷2比1領先,下半時烏拉圭連進3球,小小的足球就像被施了魔咒……(決賽進球瞬間圖:1 2 3 4 5 6)

可怕的主場:

1930年7月30日,8萬名觀眾擠進了紀念體育場,組委會要求對每位進場觀戰的人進行搜身。烏拉圭警方出動了2000名警察負責安保,最後竟然從入場觀眾身上搜查出1600多支手槍……

傳奇般的獨臂射手
「我們害怕有人殺了我們……」:

弗朗西斯科-潘喬-瓦拉洛是當年參加決賽的阿根廷隊員之一,他曾這樣回憶那場決賽。「體育場爆滿,球場和觀眾席之間沒有阻隔,我們甚至害怕有人沖進來殺了我們。烏拉圭人踢得很兇悍,我們隊的蒙蒂被嚇壞了,賽前他在更衣室里就曾拒絕出場,他說:『如果我們贏了,就不可能活著離開這里』,在勸說下蒙蒂才出場比賽,但卻形同夢游。後來我又被踢傷了,下半場我們實際上是9人迎戰……」

獨臂傳奇:

海克托-卡斯特羅,烏拉圭隊前鋒,這位「獨臂將軍」的故事已經成為傳奇。因為事故,卡斯特羅失去了一條手臂,但這沒有妨礙他為烏拉圭贏得世界盃冠軍。決賽第89分鍾,隊友多拉多傳中,卡斯特羅門前頭槌破門,打進了鎖定冠軍的一球,而在本屆大賽中,這只是他的第二次出場,首戰擊敗秘魯,他打進了唯一進球,之後直到決賽前,這個獨臂人都被作為秘密武器而雪藏!

--------------------------------------------------------------------------------

你知道嗎:

在本屆世界盃上,最流行的陣型是「235」,即2名後衛、3名中場和5名前鋒,參加最後決賽的烏拉圭和阿根廷使用的都是這種陣型。

這是歷史上唯一一屆沒有三四名決賽的世界盃,南斯拉夫和美國並列第三名;

世界盃歷史上曾有五對兄弟同隊參加決賽圈,這始於1930年,在本屆大賽中,阿根廷隊的馬里奧-埃瓦里斯托和胡安-埃瓦里斯托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對兄弟組合。

阿爾貝托-蘇皮西成為了第一個率隊獲得世界盃冠軍的主教練,他在烏拉圭隊的訓練方法獨特,後來為眾多球隊模仿。

烏拉圭踢了4場比賽後就成為了世界盃冠軍,包括2場小組賽、半決賽和決賽,他們4戰全勝,進15球失3球。

法國人洛朗攻入了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個進球,但一直默默無聞無人關注,直到幾十年後世界盃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人們才重新記起他。

世界盃上第一個上演帽子戲法的人是誰?目前有兩種版本的說法,一種認為美國隊的帕特諾德在7月17日對巴拉圭的比賽中打進3球,但另一種說法稱帕特諾德只打進了2球,阿根廷的斯塔比爾在7月20日對墨西哥比賽中的帽子戲法才是第一個。

1950年 第四屆巴西世界盃

本屆冠軍:烏拉圭 最佳射手:阿德米爾(巴西、9球)

1946年7月25日,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歷史性會議,決定恢復世界盃賽,並將獎杯命名為雷米特杯。同時會議還爭取到了英聯邦四個足協的加入,現代足球的鼻祖終於加入了國際足球大家庭。在大會上,1950年世界盃舉辦權授予了巴西,後者專門修建了能容納20萬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經過預選賽,13支球隊得以進入決賽圈,有趣的是,原本晉級的印度隊退出了大賽,理由是國際足聯不允許他們的隊員光腳參賽!

10比1的笑話

神話
小組賽中不乏冷門,東道主巴西被瑞士逼平,業余球員為主的瑞典隊擊敗了因都靈空難而損失慘重的衛冕冠軍義大利,但這些都不足以和美國與英格蘭的「大冷」相提並論。英格蘭足協賽前認為,只要派隊參賽,冠軍就非他們莫屬,但6月29日在和美國隊的比賽中,英格蘭卻意外的以0比1落敗。消息傳到英國,後方編輯室不敢相信這一結果,他們自做主張的認為,英格蘭的比分少寫了一個「1」,於是發布了英隊10比1大勝的消息,成為世界新聞史上的一大笑話,本場比賽也被認為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出人意料的冷門之一。

不是決賽的決賽

第一階段小組賽後,4支球隊脫穎而出,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晉級了最後的循環圈賽。由於採用了新賽制,本屆大賽也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次沒有真正決賽的世界盃,4支球隊通過單循環比賽,以積分高低決定冠軍歸屬。

「馬拉卡納打擊」
以傾國之力爭奪世界盃的巴西在循環圈頭兩輪發揮出色,7比1狂掃瑞典、6比1大勝西班牙,里約熱內盧甚至開始發售「巴西奪取世界盃冠軍」的明信片。最後1輪,巴西同烏拉圭交鋒,這實際上成為了決定冠軍歸屬的「決賽」,此前烏拉圭1勝1平,巴西只要戰平就可奪魁,但在馬拉卡納17萬4千名觀眾的注視下,世界盃歷史上的又一驚天冷門誕生,烏拉圭2比1逆轉獲勝搶走冠軍,巴西功敗垂成,甚至有球迷為此開槍自殺。(詳細鏈接)

王者歸來

相隔20年,首屆冠軍烏拉圭重返世界盃舞台,2次參賽,2次奪冠,這創造了世界盃早期的奇跡。在本屆大賽中,烏拉圭只踢了一場(8比0玻利維亞、因有球隊棄權該組僅2隊)便晉級循環圈,在最後一戰對巴西前一直不聲不響的尾隨。在7月16日的決戰中,烏拉圭先失1球陷入絕境,但卻不可思議的反超了比分,震驚了整個巴西,以至於在賽後,組委會甚至沒有舉辦頒獎儀式,傾國之力仍未奪冠,烏拉圭「一支球隊打敗了一個國家」的傳奇令人慨嘆。

黑頭目

--------------------------------------------------------------------------------

你知道嗎

巴西同烏拉圭的決戰吸引了17萬4千名觀眾,還有消息稱是20萬人,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觀眾最多的一場比賽。在東道主輸掉比賽後,巴西隊員們躲在更衣室中不敢走出,球迷們聚集在馬拉卡納體育場,甚至聲稱要將球員們私刑處死。在全國范圍內,有球迷因悲慟自殺,還有多人死於心臟病。

東道主參加冠亞軍爭奪戰但卻失利,這在世界盃歷史上有兩次,1950年世界盃上巴西體驗了這種滋味,1958年,他們又在決賽中讓瑞典人品嘗痛苦。

從本屆世界盃開始,墨西哥門將安東尼奧-卡巴亞爾的決賽圈參賽紀錄拉開序幕,從1950年到1966年,他連續參加了五屆世界盃大賽,後來德國人馬特烏斯從1982年到1998年也是連續5次參賽,和卡巴亞爾分享了紀錄。

1949年的都靈空難讓義大利隊損失了數名關鍵球員,1950年世界盃,他們拒絕乘飛機前往參賽,而是坐船經過數周的海上旅行抵達巴西。這讓義大利隊的實力和狀態大打折扣,最終他們在小組賽中爆冷負於瑞典未能出線。

由於二戰的後續影響,東歐國家全部退出了本屆世界盃,一些世界級強隊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蘇聯等沒有露面,阿根廷、法國、蘇格蘭等隊也未參賽。

❺ 烏拉圭只奪過兩屆世界盃冠軍,可隊徽上為什麼有四顆星呢

喜歡足球的球迷的都知道,4年一屆的世界盃,是足壇最盛大的賽事,它象徵著足球界的最高榮譽。不誇張地講,世界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奧運會足球比賽,因為據統計,世界盃的全球電視轉播觀眾人數,已經超過了35億。拿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來舉例,幾乎每一場足球比賽,都會吸引數以百萬計甚至千萬計的觀眾去觀看,即便比賽在深夜,球迷們依然會熬夜觀看,可見足球世界盃比賽的魅力有多大。

後來,奧運會足球比賽因為不允許職業球員參加,從而導致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經不再能夠代表足壇的最高水平,而世界盃不同,它允許本國公民代表國家比賽,無論是職業球員還是普通球員都可以。由於世界盃比賽水平的提升,這才讓它成為了萬眾矚目的足球賽事。

❻ 電影春光乍泄是在哪裡拍的

拍攝地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該片講述了一對前往南美遊玩的同性戀人因迷路而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兩人因為一系列矛盾而分手的故事。1997年,該片入圍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王家衛憑借該片獲得第五十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簡稱BA,華人常簡稱為布宜諾斯、布宜諾)是阿根廷的最大城市,位於拉普拉塔河南岸、南美洲東南岸、對岸為烏拉圭(東方)。

截至2012年,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會區有1280萬人口,是南美第二大都會區,次於大聖保羅都會區。布宜諾斯艾利斯不僅是阿根廷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市擁有8萬多家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占阿根廷的三分之二,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