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問一下,巴斯特基頓有什麼電影他是黑白電影時期的,當時和卓別林其名
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1895年10月4日—1966年2月1日),美國默片時代演員及導演,以「冷麵笑匠」著稱,主要作品有《福爾摩斯二世》和《將軍號》。他同時也是特技演員,被認為是美國獨立電影的先驅。巴斯特·基頓被廣泛的認為是電影史上影響最大的導演之一。基頓自有其獨特的魅力,他扮演的角色,臉部毫無表情,即使在「卿卿我我」之時,也是肅穆凜然的。
創作出來的喜劇電影其實更符合銀幕美學,他完全靠動作挑動觀眾神經,不願以凄婉的故事博得同情;他在銀幕上做觀察者,引領觀眾的目光,觀察、等待、思考、探索,在動作中抓住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東西,抗擊對手,脫離險境。而他永遠平靜,無表情的臉,好似一張空白的銀幕,觀眾可以根據主角的境遇,將自己的希望與害怕敷上去。這個小人物不斷向我們宣示著最簡單,也最有力量的道理:不論自己被如何巨大的困境圍攏,人們總應找准方向,看過去,抓住跳躍的時機,將自己投向風暴中心,靠智慧勇猛地穿越過去,最終迎接風平浪靜的勝利時刻。
中文名
巴斯特·基頓
外文名
Buster Keaton
別名
約瑟夫·弗蘭克·基頓
國籍
美國
星座
天秤座
早年經歷
13張
巴斯特·基頓作品
巴斯特·基頓於1895年10月4日出生於舞台間歇期,當時父母正隨一個Medicine Show團(一種靠賣江湖假葯為生的劇團)表演,父親為愛爾蘭和蘇格蘭血統,母親是英國和德國的後裔。老基頓按照家裡的傳統給長子取名約瑟夫。巴斯特的名字是1897年他父母和Harry Houdini(哈里·胡迪尼,未來的逃脫術大師)加盟了一個叫Californian Concert Company的Medicine Show。在汽車旅館里,Houdini目睹基頓從樓梯上一路摔下來卻安然無恙,大叫這孩子真是一個「Buster」(結實的孩子)。關於此名字的來歷也有不同說法,不過此後,基頓選擇它作為自己的藝名卻是無疑的。
基頓如他的名字,從小就特別耐摔打。據說1898年7月的一天,小基頓在父母演出的時候自己在後院逛,結果把右手食指插進了擰乾衣服用的架子里,當時就被絞斷了手指。醫生馬上為他做了截肢手術,切掉了一節手指。但是基頓醒來後,馬上又跑出去用石頭打桃子吃,卻被石頭打破了頭,縫了三針。可是到了傍晚,小基頓又跑到窗口看旋風,結果被從二樓卷到了大街上,被路人撿了回來。自此以後老基頓決定不把小基頓留在家裡,而是跟他一起上舞台。
不久之後基頓一家告別Medicine Show,開始加盟Vaudiville Show。開始基頓父母搞了一個Two Keatons節目, 不太成功,後來在別人建議下,把小基頓拉進來,取名叫Three Keatons,大獲成功。在這個節目里,基頓一家利用小基頓天生的會摔跟頭的本事,打造了一個家庭鬧劇,高潮是老基頓抓起小基頓,准確的從舞台的一頭一路扔到另一頭,或者觀眾席里。為此基頓一家經常受到政府檢查,以確認沒有虐待兒童的情況。在這個節目里,基頓逐漸培養出了他面無表情(deadpan,或者叫stoneface)的喜劇表演風格。
由於演出的關系,基頓基本沒有上過學,他唯一的一次小學經歷只維持了一天,因為他用在劇團里學來的俏皮話回答老師,結果被趕出了學校。這也更加重的基頓內向的性格,但是沒有上學並沒有讓基頓成為文盲,他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並且對機械產生巨大的興趣。據他說如果不能表演,他會選擇做土木工程師,這一點也表現在他影片中大量出現的機械裝置上。
幼年基頓與父母1906年,基頓的父母加入了一個巡迴劇團,只有11歲的基頓開始在Little Lord Fauntleroy劇目中扮演主要角色。1917年,基頓一家的演出因為父親的不穩定性格散夥,基頓離開了父母,他加入了紐約的Winter Garden劇院准備出演The Passing Show。但是這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基頓通過一個過去的雜耍劇團朋友,結識了喜劇演員Fatty Arbuckle(Roscoe Arbuckle),後者邀他試鏡。於是基頓放棄了250美元周薪的演出,拿著40美元周薪跟隨Fatty加盟了Comiques Films公司,從此結束了他的舞台表演,開始了電影生涯。
演藝經歷
早期經歷
巴斯特·基頓
基頓從影後的第一部影片是Butcherboy。在這部影片里,基頓已經展示出招牌的「Stone Face」表演,也能注意到基頓帶上了他的招牌「Pork pie hat」。可以說基頓和卓別林一樣都是天生的喜劇明星,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屬於他們的電影形象。Fatty Arbuckle也很快注意到基頓超凡的喜劇天賦,大力提拔基頓,成為基頓學習電影技術的導師。
時間不長,1918年,基頓應征入伍,參加一戰,他被派到歐洲戰場,雖然戰爭在四個月後結束,但他在那裡呆了8個月,一場仗也沒打成。因為身為解碼員的他
② 推薦大航海時代探險的電影
割喉島 金銀島 哥倫布傳 加勒比海盜 霍恩布羅爾船長
③ 有沒有關於航海時期(哥倫布)的電影;或是去新大陸探險建設的電影
英文名: Mary Bryant
中文名: 澳洲拓荒英雄
導 演: ( Peter Andrikidis )
根據第一批澳洲移民Mary Bryant的真實故事改編,由澳洲一電視台改編成mini series上下兩集。Romola Garai主演。
④ 求關於航海的電影
《航海家辛巴達》
傳說,在君主大國王哈里發赫魯納·拉德執政的時候,巴格達城裡有一個叫辛巴達的腳夫,他很窮,靠給別人搬運貨物過日子。有一天,天氣非常悶熱,肩上沉重的擔子累得他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當他一步一顫地挑著擔子經過一家富商門前的時,實在走不動了,只好放下擔子,坐在門前寬敞、干凈的石階上休息片刻。辛巴達剛坐下,就嗅到屋裡散發出芬芳香味,聽到一陣陣悅耳優美的絲竹管弦聲和婉轉悠揚的歌聲。他再側耳細聽,聽見那美麗的音樂聲中,分別有金絲雀、夜鶯、山鳥、斑鳩、鷓鴣的鳴唱聲。這么美妙的音樂,使他心旌搖動、興奮不已。他情不自禁地悄悄走到門前,伸長脖子好奇地向裡面張望,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座非常豪華、氣派的庭園,富麗堂皇,僕婢成群,氣勢宏偉,儼然似皇帝的宮殿。一陣微風又送來美味佳餚的濃香氣味,更使他陶醉,忍不住饞涎欲滴。他抬起頭凝望天空,情不自禁地喃喃嘆道:「主啊!你是創造宇宙的神靈,給人衣食的主宰,你願意給誰,誰就豐衣足食。我的主啊!求你寬恕我的罪過,接受我懺悔吧!
你是萬能的、至高無上的、無人能比的聖賢。我多麼敬愛你,贊美你!你願意誰富貴,他便富貴;你願意誰貧窮,他便貧窮;你願意誰高尚,他就高尚;你願意誰卑賤,他就卑賤。你是唯一的主宰,你多麼偉大!多麼權威!你的臣民中,你喜歡誰,誰就能盡情享受恩賜,就像這所房子的主人,穿綾羅綢緞,吃山珍海味,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總之,你是人們的命運之神,讓他們中有的人一生奔波貧困,有的人終身舒適清閑,有的人常常享受、時時幸運,有的人像我一樣,終日勞碌、卑賤。」接著他又凄然、悲哀地吟唱道:「可憐的人有多少呀?何以立足,寄人籬下。我,可憐的一員,疲憊、賣力,生活的苦難,肩上的重擔,有增無減。我何曾像別人那樣幸福?何曾享樂?同是一樣的人,一樣的體,可,鴻溝是如此巨大,呵,呵!我盼望,公正的法官,請你判決。」腳夫辛巴達吟罷,挑起擔子,正要走,突然屋裡出來一個容貌清秀、體態端莊、衣著華麗的年輕僕人,對他說:「我們主人有話對你說,隨我進來吧。」腳夫猶豫片刻,放下擔子,隨僕人進去了。只見這座房子巍峨堂皇、華麗無比,屋內充滿歡樂、庄嚴和和諧和氣氛。席上座著的,好像都是些達官顯貴,席間擺滿各種各樣的奇珍異果、醇香美酒和山珍海味,各種花卉撲鼻的馨香,與各種食品的美味混合在一起,令人陶醉,樂師藝人手持樂器,縱情地吹拉彈唱。坐在首席的是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一看便知是個養尊處優的享福人。
腳夫辛巴達眼看這種情景,驚得目瞪口呆,暗想:「向安拉發誓,這一定是一座樂園,要不就是帝王的宮殿。」他照規矩問候、祝福他們,並跪下去吻了地面,然後謙遜地低頭站在一旁。主人請他坐在自己身邊,親切地和他談話,盛情款待他。辛巴達酒足飯飽之後,又贊美了安拉一番,站起來洗了手,恭敬地謝了主人。主人說:「我們歡迎你,願你萬事順心,吉祥如意。你叫什麼名字?是干什麼的?」「我名叫辛巴達,是搬運工。」主人聽了,微笑著說:「我們兩人正好同名同姓,我叫航海家辛巴達。剛才你在門前誦的那首詩,請你給我重吟一遍。」腳夫辛巴達聽後惴惴不安,慚愧不已,於是虔誠地答道:「向安拉起誓,因為我一時疲憊不堪,才髭謅幾句,求主人寬恕我吧。」「我已將你視為我的兄弟了,不必害羞,盡情吟唱吧。我對你在門前吟的那首詩非常感興趣。」腳夫辛巴達只好遵命,把他的感嘆詩重吟一遍。主人聽了,深受感動,對他說:「兄弟,你有所不知,我曾有過一段傳奇式的生活經歷,我將對你講述我是怎樣獲得今天這個地位和享受這種幸福生活的。我曾經七次航海旅行,在每次航海旅行中遭遇到的艱難險阻,都是驚心動魄、令人難以想像的。總之,我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誰也無法逃避命運的安排。」
⑤ 有部電影裡面的人名叫:海德先生。不死人。尼莫。索耶。是哪部電影
電影 《天降奇兵》
最「來自五湖四海」的特種部隊:非凡紳士聯盟 這是一支最有「歷史人物大拼盤」風格的隊伍,他們各自的經歷早已經在人們傳閱小說的時候成為了傳奇,就像艾倫博士深陷非洲情節一般,所有人在被召集的時候都對所要面對的人類戰爭嗤之以鼻,或者根本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事實上歐洲正處於一站邊緣,威尼斯也即將淪陷。 為了從試圖控制城市的秘密大壞蛋手中拯救世人,「LXG七人團隊」在帝國組織下誕生臨危受命。所有人第一次有了相同的戰場,而同時所有實現過奇跡的人們也把無人能及的本領集結在了一起。英雄們在相互過招炫技的同時也將陰謀化解,但現實中的戰爭卻成了不可改變的事實。 -------------------------------------------------------------------- 靈魂角色:艾倫·考特曼——大冒險家,出自探險小說《所羅門王寶藏》。經驗豐富涉世頗深,探險經歷豐富,槍法極准,貴族作派。 核心隊員:湯姆·索亞——偵探,擅長連環槍法,出自馬克·吐溫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 尼莫——航海家,船長,擁有「鸚鵡號」,出自凡爾納科幻經典《海底兩萬里》, 海德——精神分裂的科學瘋子,博士,研製出了變身葯水,出自史蒂文生的《化身博士》。 米娜·哈克——吸血鬼,嗜血喜陰,出自布萊姆·斯托克的《吸血鬼德古拉》。 斯奇納——隱身人,出自H.G.威爾斯的《隱身人》。 道林·格雷——可以永生的美少年,出自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 主要對手:幽靈——戰爭狂人,老奸巨猾,辦事縝密,將所有計謀都鋪墊得近乎完美。 團隊任務:歐洲正處於一戰邊緣,威尼斯即將淪陷。為了從試圖控制城市的幽靈手中拯救世人,一支「LXG七人團隊」在帝國組織下誕生。臨危受命的他們每一位都身懷絕技,最終化解掉了幽靈的陰謀(但現實中的戰爭卻成了不可改變的事實)。
⑥ 求一部電影的名稱
太陽浩劫
你看到的種植植物的房間應該是用來產生氧氣的植物房間。
簡介如下,個人感覺挺好的電影
公元2057年,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後的地球,在科學家的證實下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太陽漸漸失去了它普照萬物的能量,已經提前進入了可怕的衰竭階段,地球將因為缺乏光照能源而陷入冰封,全人類瀕臨滅絕危機。
地球的最後一線生機有賴於一支由八位科學家及航天員組成的團隊。他們乘坐宇宙飛船「伊卡魯斯二號」(Icarus II)飛速地奔向太陽,執行的任務就是負責運送核子彈頭,重新點燃垂死的太陽。這支「太陽營救小組」的成員來自世界各地:機長凱恩達(真田廣之飾)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團隊領導;而飛船中的掌舵則是年輕的漂亮的卡西(羅斯·波恩飾);她的助手是副駕駛經斯(克里斯·埃文斯飾);還有負責飛船氧氣供給的植物學家(楊紫瓊飾);航海家特雷(本尼迪特·王飾);物理學家卡帕(希里安·墨菲飾);通訊指揮官哈維(特洛伊·格雷提飾)以及博士西瑞爾(克利夫·柯蒂斯飾)。八位身懷絕技的地球人擔負起了拯救太陽以及拯救人類的重大使命。 在他們的飛船上搭載著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如果行動順利的話,這枚投向太陽的炸彈將重新激發起太陽的活力。然而,這艘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近,意想不到的事件也接踵而至。先是他們和地球失去了聯系,身陷浩瀚茫茫的宇宙之中,無所依傍的孤獨感折磨著每一個人。而前路茫茫的恐懼也讓氣氛越來越緊張。接著還意外收到來自「伊卡魯斯一號」的求救信號。原來早在七年前就已經有一支肩負著同樣使命的營救小組,也曾踏上和他們相同的旅程,並且至今都杳無音信,更不要說安全地返回地球。 本就前路渺茫的「拯救行動」更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隊員們該如何面對?太陽能起死回生么?人類能被拯救么?一場可怕的意外使他們的任務陷入浩劫,全體組員意識到他們不僅得為自己的生命、理智搏鬥,也得為全人類的未來奮戰。
⑦ 有部電影講述了航海的一位老人,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就一個演員
是不是《老人與海》
⑧ 發現新地島的人是誰
新地島由於其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自石器時代其起就吸引了人類的到來。在新地島的西南海岸和西海岸發現過可能為中石器時代的遺跡。[6][2]
10至11世紀期間早期白海和巴倫支海上的航海家可能是從俄國西北部的大諾夫哥羅德地區來到該島的。[2]新地島是從11世紀開始為俄羅斯人所知的,最初是由來自大諾夫哥羅德的獵人發現了新地島。[5]西歐人則是在16世紀尋找東北航道的過程中發現該島的。[5]西歐人首次探訪抵達該島是在1553年由休·威洛比完成的,他在到達該島的途中遇到了已經完成狩獵貿易的俄國船隻。[5]荷蘭探險家威廉·巴倫支在1594年抵達新地島的西海岸,隨後在1596年圍繞北極點的遠征途中在新地島的東北海岸過冬。[7](巴倫支在此次遠征途中去世,可能被埋葬在新地島的北島上[8],2011年荷蘭首部3D電影《新地島》即描繪了這次冒險過程。)費奧多·利特克在1821至1824年的航行途中繪制了新地島西海岸的地圖。英國探險家和航海家亨利·哈德遜也在尋找東北航道的途中通過了新地島。
彼得·帕赫圖索夫和Avgust Tsivolko在19世紀三十年代系統地對新地島做了調查。島上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是由Malye Karmakuly在1870年建立的同時也是新地島的首府,直到1924年當局將首府遷往Belushya Guba。[9]1935年首府被遷至Lagernoe[9],但後來又重新遷回Belushya Guba。
請採納
⑨ 《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很是經典,那麼這是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嗎
1912年4月12日是個悲慘的日子——這一天,英國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在駛往北美洲的處女航行中不幸沉沒。這次沉船事件致使1 523人葬身魚腹,是人類航海史上最大的災難,震驚世界。這么多年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們探索的焦點。
1985年,人們在紐芬蘭附近海域發現了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殘骸。緊接著,探索者們利用各種先進技術,甚至潛入冰冷黑暗的深海,企圖揭示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然而,潛入水中的人只能看到泰坦尼克號的外觀,卻無法探查由於冰山撞擊造成的「創傷」,因為輪船的裂縫已被厚厚的泥沙深深掩埋起來了。這個狀況一直到1996年才得以改變。該年8月,一支由幾個國家潛水專家、造船專家及海洋學家組成的國際考察隊深入實地進行了探測。不探則已,一探驚人。一個全新的說法打破了著名電影《泰坦尼克號》廣為人們所接受的劇情。在這部電影里,這艘近275米的豪華客輪,被迎面漂來的冰山撞開了約92米長的裂縫後,船艙進水,很快沉沒在紐芬蘭附近海域。然而這次探測的結果表明,泰坦尼克號並不是被迎面漂來的大冰山撞開一個大裂口而沉沒的。他們的聲波探測儀找到了船的「傷口」。「傷口」並不是92米那麼長,而是有6處小「傷口」,總的損壞面積僅有3.7米—4米。研究人員為了增強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利用那些數據在計算機上模擬了災難發生的過程,結論是肯定的:當時進水的6個艙室並不是平均進水的,有的進水量大,有的進水量小,這說明撞開的洞口有大有小。其實,在當時該船的設計師愛德華·威爾丁已經提出了這個情況,可是這個非常重要的證言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因為當時的人們很難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一艘如此精良的巨輪只撞了6個小洞就沉沒了!
該船的「受傷」與船體鋼板也有很大關系。1992年,俄羅斯科學家約瑟夫麥克尼斯博士在文章中寫道:「敲擊聲很脆的船體鋼板,或許使人感到它可以在撞擊下被分解成一塊塊,——實際上是從船的側面被打開的口子。」美國科學家對船體鋼板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上面的看法,當時的鋼板有許多降低鋼板硬度的硫磺夾雜物,這是船體鋼板非常脆的原因。因此,專家們普遍認為,冰山撞擊可能並不是致命原因;冰山撞擊來得太突然,加上輪船的速度稍快,再加上鋼板較脆,是這一悲劇發生的真正原因。
一切聽上去都是那麼有理有據,然而和所有未明真相的事件一樣,泰坦尼克號之謎也遠遠未曾結束。2004年,一個聳人聽聞的言論跳到全世界公眾的面前,吸引了所有關心和不關心泰坦尼克號事件的人們的注意力:英國的羅賓·加迪諾和安德魯·牛頓在接受英國電視台采訪時,披露了泰坦尼克號沉船陰謀論——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中遇難的1 523名乘客和船員並不是死於天災,而是人禍!他們稱,在泰坦尼克號開始它的處女航的6個月前,即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在離開南安普頓出海試航時,船舷被嚴重撞毀,勉強回航並停靠到了貝爾法斯特港。不幸的是,保險公司以碰撞事件的責任方是奧林匹克號為由拒絕賠償,而奧林匹克號的修理費用異常昂貴,當時的白星輪船公司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更糟糕的是,如果6個月後泰坦尼克號不能按時起航,那麼白星輪船公司將面臨破產。於是白星輪船公司決定把已經損壞的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並安排了那場海難來騙取一筆巨額的保險金。原先白星輪船公司安排了一艘加利福尼亞號停靠在大西洋的冰山出沒區,准備在事故發生時及時救上泰坦尼克號上的所有人。導致災難成為事實的最關鍵處是,加利福尼亞號竟然搞錯了泰坦尼克號的位置和求救信號,沒有及時趕到沉船地點進行搶救。加迪諾、牛頓和其他陰謀論者都認為白星輪船公司的主人——美國超級富翁JP.摩根是這起保險詐騙陰謀的幕後策劃者。
言之鑿鑿,石破天驚。但是許多英國人對陰謀論嗤之以鼻,其中包括「英國泰坦尼克協會」的專家。「英國泰坦尼克協會」發言人斯蒂夫·里格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毫不懷疑,躺在北大西洋海底的船隻正是泰坦尼克號。」
但是,「船隻保險詐騙陰謀」論者指出一件件異常情況來證實他們的說法。第一,泰坦尼克號曾經突然改變航線,可能是為了與加利福尼亞號進行會合;第二,遭遇冰山後,有人看見大副默多克跑到高高的船橋上去,可能是為了尋找加利福尼亞號的蹤跡;第三,後來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船員船艙里竟然沒有一個雙筒望遠鏡,這意味著監望員很難及時發現冰山;第四,白星輪船公司的總裁JP.摩根本來也計劃乘坐泰坦尼克號,但在起航前兩天,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取消了旅行,可是輪船沉沒後兩天,有人發現他正和法國情婦幽會,與他一起取消行程的有55人,這些取消行程的人應該都是知曉內幕者;第五,在臨時把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的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有人發現沉船上的一些救生艇像篩子一樣漏水;第六,也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點,從泰坦尼克號遺骸處打撈上來的3 600多件物品中,竟然沒有一樣東西上面刻著泰坦尼克的標記;第七,當時出現在大西洋上的加利福尼亞號除了工作人員和 3 000件羊毛衫和毯子外,沒有搭載一名乘客的事實讓人不解。
⑩ 有關海盜的電影
[編輯本段]海盜多發地
目前,印尼、馬來西亞、索馬里、葉門、奈及利亞海岸的海盜出沒較多。
[編輯本段]海盜相關游戲
《怒海爭霸》《大航海時代》《海狗》《海盜王》等
《怒海爭霸》--由上海天縱網路於2008年傾力開發的網頁游戲經典之作。無需下載、安裝,注冊即玩。一分鍾便可置身十六世紀海盜盛行的混亂年代。北歐海盜的兇猛強悍?加勒比人的攻守兼備,以及以守為攻,靈活機動的南洋海盜,他們,將共同上演一場史詩般的怒海之戰。而你要做的,便是確定你的陣營,以海盜領主的身份經歷生存-發展-制霸的故事主線。與眾多和你一樣,充滿野心的玩家領主共存在這片波濤洶涌的海洋上,他們將成為你的朋友?仇敵?還是炮灰?……謎底就在--《怒海爭霸》。
《大航海時代》 經典航海游戲,由日本光榮公司開發,單機版分為四代,可算作航海類題材游戲的典範。
《海狗》俄羅斯海盜游戲,史上首款三維畫面的海盜題材游戲。
17世紀初期,歐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海盜時代」,大西洋上的加勒比群島以物產豐富而聞名於整個歐洲大陸,西班牙、英國和法國都想將自己的勢力范圍延伸到這些群島上,以獲得更多的黃金收入。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年代,也是游戲製作者們所熱衷的題材,Bethesda即將發布的新作《海狗》(Sea Dogs)的故事背景正是發生在這個年代裡。這是一款結合了AVG和RPG元素的游戲,在今年E3大展上曾經引起過業界人士的極大興趣,現在玩家們的期待很快可以變成現實了,Bethesda在11月上旬就會正式推出這款航海大作。
[編輯本段]著名海盜片
★《喋血船長》
(CaptainBlood1935年)
點評:在這部影片中,海盜不再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而是亦正亦邪、俠盜兼之,正如我們熟知的梁山好漢一樣,身手不凡,豪情萬丈。這是埃洛爾·弗林一鳴驚人的俠盜處女代表作,他因本片的成功而贏得「風流劍俠」的稱號。導演邁克爾·柯蒂茲以嚴謹態度拍攝這部古裝動作片,甚至以一比一的實際比例搭建兩艘大船來進行壓軸高潮的斗劍場面,因此氣氛特別刺激逼真,而這種紳士式擊劍場面也大量出現在日後的海盜電影中。
★《小飛俠》
《小飛俠》(1953年動畫片)
點評:作為迪斯尼的頭號偶像,小飛俠彼德潘是迪斯尼最早出現的帥哥型人物,也是所有迪斯尼動畫人物出現在續集里卻不會變老的,只因為他永遠住在「夢幻地」。這是一部洋溢著童趣的海盜冒險影片,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小飛俠與虎克船長勢不兩立的對抗。時隔五十年,迪斯尼小飛俠重返大銀幕,這部小飛俠續集《小飛俠之夢不落帝國》將於2003年聖誕節期間上映。
★《虎克船長》
《虎克船長》(Hook1991年)
點評: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虎克船長》(又稱《鐵鉤船長》)是《小飛俠》真人版的續集,他將小飛俠彼得潘改造成中年男子,引起不少爭議。不過該片的明星陣容可謂強大,其中羅賓·威廉斯飾演長大後的彼德潘,達斯汀·霍夫曼飾演邪惡的虎克船長,朱麗婭·( 羅伯茨飾演小叮當。
★《金銀島》
( TreasureIsland1950年)
點評:這是迪斯尼推出的第一部完全由真人主演、沒有動畫成分的電影,改編自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所著的偉大的經典冒險故事《金銀島》一書。這部講述海盜寶藏故事的影片因其故事扣人心弦、富於想像力而廣受好評。不過50多年後,迪斯尼欲再度重溫舊夢,2002年年底以動畫方式、結合3D技術,將整個故事挪進充滿夢幻色彩的星際太空,耗資1億4000萬美元打造的太空海盜動畫片《星銀島》卻慘遭厄運,血本無歸。
★《A計劃》
(1984年)
點評:香港開埠之初也深受海盜之苦,《A計劃》是成龍大哥自編自導自演拍攝的一部清剿海盜的電影。影片風趣幽默,片中的海盜也笨得厲害。成龍模仿英雄楊子榮,大搖大擺地進入匪穴,整個影片成為《林海雪原》的海盜版本。由於影片票房很理想,成龍於1987年開拍《A計劃續集》。當然,嚴格來說這並非一部海盜電影,而是一出精彩的警匪片。倒是狄龍在1973年接拍過一部《大海盜》的影片。
★《加勒比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