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2010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0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

發布時間: 2022-07-17 16:25:15

1. 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哪部影片會是這次的最大贏家

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影片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全球大熱的《愛樂之城》就曾是2016年的開幕影片,上映以來就一直好評不斷。那麼這次威尼斯電影節開幕片是《登月第一人》,導演和演員都曾參與了《愛樂之城》的拍攝。

《夜鶯》也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劇情片,詹妮弗·肯特是唯一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女導演。《夜鶯》的故事簡介看上去也是很刺激的,一個女孩為了復仇,找到了殺害家人的仇人,並精心設計完成了殺人過程,清潔非常精彩。眾所周知,性別差異懸殊是電影行業很普遍的現象,因此女性導演是非常不容易的。《夜鶯》能夠入圍,說明女導演的實力不容小覷。

2.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歷屆之最

獲得金獅獎最多的導演(兩次)路易·馬勒1980年《大西洋城》獲得第三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1987《孩子們,再見》獲得第四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威尼斯電影節史上第一位雙金獅導演。 張藝謀1992年憑借《秋菊打官司》獲得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1999年《一個都不能少》獲得第五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史上第二位雙金獅導演。 李安2005年《斷背山》獲得第六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2007年《色戒》獲得第六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史上第三位雙金獅導演。 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4人)瑪格雷特·馮·特洛塔1981年第37屆憑《德國姐妹》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阿涅斯·瓦爾達1985年第42屆憑《流浪女》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二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米拉·奈爾印度女導演米拉·奈爾於2001年第58屆憑《季風婚宴》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三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 索菲婭·科波拉2010年第67屆由索菲婭·科波拉執導的電影《在某處》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成為歷史上第四位獲得金獅獎的女導演。 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的女導演西麗·娜沙特2009年第66屆伊朗裔美國女導演西麗·娜沙特憑《沒有男人的女人》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獲得影後桂冠最多的女演員(三人)雪莉·麥克琳
伊莎貝爾·於佩爾 能夠登上兩次威尼斯電影節影後桂冠,對於全世界的女演員來說並不容易,尤其是相對於比較「本土」的奧斯卡來說,很少有明星能像凱瑟琳·赫本四次登上奧斯卡的影後寶座,在威尼斯電影節截至2014年上,只有雪莉·麥克琳和伊莎貝爾·於佩爾由此殊榮,比較有趣的是,她們兩人都同時在1988年第45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榮獲了影後的稱號。她們分別因在《蘇薩茨卡夫人》和《女人韻事》中的出色表現獲此殊榮。另外,在1960年第25屆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有雪莉·麥克琳憑借《桃色公寓》一片首獲影後桂冠,而伊莎貝爾·於佩爾則是在1995年第52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憑借《儀式》再次登上影後寶座。瓦萊莉·高利諾先後於1986年第43屆憑《愛情故事》、2015年第72屆《為你著想》兩度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獲得影帝桂冠最多的男演員(四人)讓·迦本先後於1951年第16屆《黑夜是我的王國》、1954年第19屆《金錢不要碰》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三船敏郎先後於1961年第26屆《用心棒》、1965年第30屆《紅鬍子》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西恩·潘先後於1998年第55屆《浮世男女》、2003年第60屆21克》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哈維爾·巴登先後於2000年第57屆《夜幕降臨前》、2004年第61屆《深海長眠》兩度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影後夏雨中國大陸男演員夏雨於1994年第51屆憑《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最佳男主角,獲獎時不滿18歲,從而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上最年輕的影帝。 維克托埃爾·基維索爾於1996年第53屆憑《悲憐上帝的小女兒》中「波娜特」一角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出生於1991年的她得獎時才4歲,從而成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最年輕的影後,同時更是世界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後。最年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蒂姆·伯頓在第64屆電影節上美國導演蒂姆·伯頓被授予了終身成就獎,而當年僅有49歲的伯頓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歷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第一部獲得金獅獎的紀錄片羅馬環城高速2013年第70屆威尼斯影展由地主國義大利成最大贏家,《羅馬環城高速》又名《一條大路通羅馬》成首度獲金獅獎的紀錄片,也是義大利相隔15年重奪最高榮譽,該作品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的另一部作品《海上火焰》(又名《蘭佩杜薩紀事》)於2016年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熊獎,這也是柏林電影節史上首次紀錄片奪得金熊獎。 參展中國影片最多的一屆2005年第62屆2005年的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可以說是一場中國盛宴,那屆電影節參賽和參展的中國影片達20多部,為歷屆電影節之最。李安更是憑借《斷背山》一舉奪得金獅獎。在這屆電影節上,主辦方特別設有一個亞洲電影歷史回顧單元,包括中國、日本的電影回顧。而中國的影片部分,主要是回顧中國1934年至1990年拍攝的影片,包括中國的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芙蓉鎮》、《大路》、《三毛流浪記》、《馬路天使》等十幾部這一時期的經典影片。另外,電影節開幕式放映中國導演徐克執導的《七劍》,而閉幕式壓軸的則是香港導演陳可辛的作品《如果·愛》。而關錦鵬的《長恨歌》和李安導演的《斷臂山》也都入圍了62屆電影節的競賽單元;中國女導演李玉執導的《紅顏》以及寧瀛的新片《無窮動》也入圍本屆電影節地平線單元。

3. 埃文·蕾切爾·伍德的演藝經歷

1994年,7歲的埃文·蕾切爾·伍德參加了《夜訪吸血鬼》中小克勞蒂亞的試鏡,但最後被克爾斯滕·鄧斯特贏得這個機會。不過,這些挫折沒有影響到埃文,在這一年裡,她接拍了《尋找格雷斯》和《在最好的家庭里》兩部電視劇 。
1996年,埃文·蕾切爾·伍德的父母離婚,9歲的埃文也跟隨母親去了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同年,參與拍攝電視系列劇《再現犯罪》。
1998年,埃文·蕾切爾·伍德被導演蒂莫西·默頓選中出演銀屏處女作《真愛赤子情》,飾演女主角十歲的女兒哈瑞特,並開始在銀幕發揮表演才能 。
1999年1月,參演愛情片《巫法闖情關》。同年,與傑弗里·諾靈合作主演ABC電視台愛情家庭劇《再續前緣》,在劇中飾演Jessie Sammler,一個再婚父親的女兒,她要面對重組家庭、厭食症及同性情感等一系列問題 ;埃文·蕾切爾·伍德憑此該劇獲得青年藝術獎最佳合作表演獎等獎項。
2001年,埃文·蕾切爾·伍德開始在熒屏擔任女主角,並主演了劇情片《保密天使》 ,飾演秘密女孩艾米麗,並憑借該片提名青年藝人獎最佳表演獎。2002年8月,出演喜劇片《西蒙妮》。
2003年8月,主演劇情片《芳齡十三》,憑借問題少女Tracy一角入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MTV電影獎最具突破女演員及布拉迪斯拉發國際電影節的特別表演獎等多個獎項 ,從此在好萊塢電影界中嶄露頭角。11月,與凱特 布蘭切特合作主演驚悚冒險片《失蹤》,與其飾演一對母女;該影片獲第30屆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提名。
2005年1月,主演了青春校園喜劇片《美麗壞寶貝》(又名《誘人的證詞》),飾演15歲的美國女孩金伯莉·喬伊斯。4月,出演愛情喜劇電影《憤怒之上》。同年,與大衛·摩斯合作主演好萊塢西部獻禮片《愛在山谷下》,在片中飾演清秀美麗的少女托博。
2007年1月,與邁克爾·道格拉斯共同主演喜劇片《加州之王》,飾演被母親遺棄的女孩米蘭達 。8月,主演創新音樂電影《縱橫宇宙》,在片中與吉姆·斯特吉斯飾演一對墮入愛河並積極地投身於反戰和反主流文化的運動的情侶 ;該影片最終入圍第65屆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9月,主演驚悚片《眼前的生活》 。
2008年12月,與米基·洛克合作主演運動劇情片《摔角王》,飾演幼年喪失父愛的斯蒂芬尼·羅賓森 ,並憑此提名第7屆尤他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2009年4月,主演的喜劇電影《怎樣都行》作為開幕影片亮相第8屆紐約翠貝卡電影節,並於世界首映 ;埃文最終憑借該片獲得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受矚目獎。6月,與艾倫·卡明搭檔主演百老匯音樂劇《蜘蛛俠:阻斷黑暗》,飾演蜘蛛俠/彼得·帕克的女友瑪麗·簡·沃森 。8月,加盟奇幻動作系列劇《真愛如血》,飾演吸血鬼女王蘇菲·安妮 。2010年,出演犯罪劇情片《女同謀》 。
2011年,出演劇情電影《總統殺局》,在劇中飾演勾引男主人公斯蒂芬的女實習生莫莉 ;8月,以一襲白裙現身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 。同年,與凱特·溫絲萊特合作主演愛情劇《慾海情魔》 ,並憑借野心勃勃的維拉一角入圍第69屆電視類最佳女配角和第63屆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配角等獎項 。
2013年4月,主演喜劇電影《你的情形》,在片中與賈斯汀·朗飾演的大齡未婚男作家展開一場愛情追逐游戲 。11月,與希亞·拉博夫合作主演動作愛情片《查理必死》,該影片成功入圍柏林電影節第二競賽單元 。
2014年,與斯科特·斯比德曼共同主演愛情喜劇電影《赤足》,在劇中飾演機靈怪女孩黛西。2015年,為奇幻動畫電影《仲夏夜魔法》中的瑪拉配音 ;9月,主演科幻片《森林深處》,與艾倫·佩姬飾演一對姐妹。
2016年3月,與安東尼·霍普金斯共同主演的HBO科幻劇《西部世界》經歷停拍後再度開機 。

4.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哪個國家的影片入選最多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從目前情況來看,應該是中國影片入選最多。雖然從名單上來看,大部分都是西方國家,但是中國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影片共有五部,其中兩部入圍了主競賽單元。

《繼園台七號》是中國香港地區影片,由趙薇、吳彥祖等眾多明星配音。採用的3D形式在電腦上呈現出來,然後再用2D人工手繪,色彩想像力很豐富,極具情感感染力。

其實哪個國家入選最多不重要,關鍵是看質量。在主競賽單元,共有21部影片參與了金獅獎的角逐,由此可見中國的競爭壓力是很大的。大咖導演雲集,比如《小丑》的托德·菲利普斯、《真相》的是枝裕和。

5. 威尼斯紅毯秀都有哪些明星出席了呢

在我個人看來,鞏俐、張曼玉、周韻等人都有出席過威尼斯紅毯秀。

怎麼樣?如果喜歡我的回答的話歡迎給我留言和點贊吧~

6. 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排片日程

★8月28日
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OPENING CEREMONY
開幕電影放映:《地心引力》Gravity(非參評片)
導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
國家/地區:美國
片長:91分鍾
字幕:義大利語
時間:19:00
影院:SALA GRANDE
特別放映:《威尼斯70年:重啟未來》Venezia 70-Future Reloaded
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保羅-施拉德、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蒙特-赫爾曼、沃爾特-塞勒斯、賈樟柯、陳可辛等
片長:120分鍾(短片集)
時間:22:15
影院:SALA GRANDE
開幕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非參評片)
特別放映:《威尼斯70年:重啟未來》Venezia 70-Future Reloaded
時間:20:00
影院:PALABIENNALE

7.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8. 2010年戛納電影節是在哪裡舉辦的,是中國吧

都是在法國啊

不然怎麼叫法國戛納電影節呢

嘎納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
戛納電影節
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9. 威尼斯電影節紅毯斗艷,倪妮鍾楚曦深V禮服為什麼各有各的美

當地時間8月28日,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式的紅地毯上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名人不知不覺,又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來了中國女星代表倪妮和鍾楚曦都很強很好,可以說很有代表性Ni Ni和鍾楚曦兩位實力派代表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注意。他們會在紅地毯上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讓我們看看。

雙手叉腰,那種淡定自信的獨特魅力,更顯中國的東方氣質,真是美中不可抗拒的事情,非常驚人。威尼斯電影節倪妮鍾楚喜穿深V裙比美,倪妮成為女王,楚喜性感十足。這兩位中國女演員代表了同一個舞台的美倪妮的金色深V裙盡顯中國的優雅、高貴和優雅之美簡玫成為紅毯上的女王,優雅,高品質,華麗而粗俗Zhongchuxi powder的黑色深V裙更優雅性感,個性甜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亮點,非常突出。而倪妮比這更好她是如此的美麗以至於她成了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