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打分網站到底靠不靠譜
我們越來越慣看電影之前先去各大網站看一眼分數再決定看什麼了。
在電影口碑(尤其是在國內市場)缺乏量化標準的情況下,網站的打分似乎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的質量是否受到觀眾認可的唯一標尺,甚至電影分數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影片的命運。可是,打分網站的分數真的靠譜嗎?
在電影營銷無孔不入的今天,這是一個「水很深」的話題,不過在本篇文章中,我們暫且先不要管虛假分數這個「深水區」,而是退一步來說:即使假設一部電影沒有水軍來提供虛假數據,那麼這些分數就真的能夠反映觀眾的真情實感了么?
即使數據真實,也有兩個因素在影響著分數:打分機制,和觀眾的心理。
首先,不同的打分機制很可能會帶來大相徑庭的結果;
其次,打分並不是純粹的抽樣調查——這是個觀眾藉助評價電影的行為來構建自己的社交形象的BIG ME時代。
電影評分機制可以說是對「權威影評」的一場革命。
早在20世紀30年代,影評就是電影產業的重要部分,從那個時候一直到20世紀末,觀眾們接觸影評基本上都是通過報紙這樣的載體。這個時期的評論評分都是由真正意義上的著名、專業影評人給出,相對而言更為專業,但同時,也只能反映出一小部分精英的偏好。
而互聯網的普及則徹底使影評「民主化」。觀眾不再是沉默的羔羊,他們可以在網上自由地對電影進行評價,這一發展完全突破了以往的框架格局。各類電影評分網站應運而生,正是藉助互聯網這一平台,觀眾的聲音越來越大,乃至與專家們「分庭抗禮」。
現今流行的影評網站的評分方式分為兩種,最常見的是根據喜愛度從1到10(或100)打分,最後給出影片平均得分的形式,如IMDB、Metacritic、豆瓣等,也有隻需要給出好/壞兩極評價,再根據評價數量得出「推薦」或「不推薦」,如最著名的爛番茄。
大多數影評網站接受來自全網路的評價,其中一些網站會將普通觀眾評分與專家評分分開,如Metacritic和爛番茄,給出更詳細更專業的參考。
那麼,不管是專業還是非專業選手,觀眾的聲音是如何轉化成評分的呢?
好?壞?最簡單直白的爛番茄的評分機制
爛番茄(Rotten Tomato)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電影評分網站之一,「新鮮度」是其最為重要的關鍵詞,指的是每一部電影所受到的評論中好評所佔的百分率。而電影的評分會通過三種方式呈現:「新鮮」、「鑒定新鮮」和「腐爛」。
「新鮮」意味著這部電影的新鮮度超過60%;「腐爛」則表示這部電影的新鮮度低於60%;而「鑒定新鮮」則是指該電影有超過80以上的專業影評人打分且新鮮度再75%以上。
首先,「新鮮度」只能表明人們對於電影的喜愛推薦程度,進而延伸到對電影質量的「揣測」。但是,人們對電影的喜愛推薦程度是不能與電影質量高低劃等號的。
其次,該機制也無視了評分者對電影的「態度」。同樣的電影,有人愛得不行極力推薦,有人覺得還行,他們最終給出的反饋都是「推薦」,進而被計入新鮮度的一部分;同樣,對電影的厭惡程度也無法通過爛番茄表達。
再次,這樣簡單的二元選擇在標准非常絕對的情況下是非常適用的,但是眾所周知,電影評論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不同人的標准都不一樣。而中間值的缺乏更讓這個問題愈發嚴重。相似的評論和態度在爛番茄最終的評分結果上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
盡管如此,爛番茄的「簡單性」作為最鮮明的特點,還是為其帶來了大量的用戶,也讓爛番茄成為了最著名的電影評分網站。
B. 電影評分哪個權威
爛番茄。
在國際上的評價都還不錯,一般專業點的影評節目都是從這上面選取評價,爛番茄平台目前有69位專業媒體人參與點評,與豆瓣和IMDB等僅以「分數」作為最突出指標的網站不同的是,爛番茄網站上的影片多了一項「番茄」圖標。
鮮紅的新鮮番茄(「fresh」)和腐爛的綠色番茄(「rotten」)分別代表了正負兩種評價,一目瞭然。如果60%及以上的評論者能就影片給出正面評價,則該影片能獲得「fresh」標志,否則則為「rotten」。
(2)國外電影打分平台擴展閱讀:
爛番茄是美國一個網站,以提供電影相關評論、資訊和新聞為主,其母公司為IGN Entertainment,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三位在校學生Senh Duong、Patrick Lee、Stephen Wang創建 ,該網站已經成為電影消費者和影迷的首選目的地。
電影評價分為兩種,普通影評人評價和專業影評人(Top Critics)評價,爛番茄也專門為專業影評人開放獨立評價得分,爛番茄網站會對收錄評價達到一定數量影片,在根據所有影評人的評價總結得出影評人評價概括。
爛番茄對一部影片的評價是基於所有網站認證影評人的評價得出,網站會根據影評人的評價認定是好(新鮮番茄)還是不好。
C. 除了IMBD還有什麼必要權威的外國電影評分網站
imdb是最權威的,現在還有imdb中文站了
www.imdb.cn
D. 電影在哪評分
國內電影一般可以在豆瓣評分,可以根據自己的看法打分
國外一般是在IMDB和爛番茄上打分。
E. 電影評分網站哪個專業些
就豆瓣還不錯了。其他的 騰訊、56 、優酷、土豆上也有這些功能。
F. 這些電影的評分究竟在哪裡評的(影視大全)
國內的大多都是參照豆瓣電影裡面的評分。國外大多都是用IMDB 來看的。
G. 美國用什麼軟體訂電影票,就像中國的貓眼和時光網
Fandango 和 Movietickets。
這兩家是美國最大的兩家網路電影票網站。
美國在電影和互聯網都很發達,但大家卻很少在網上買電影票:
1、中國購票平台比的是誰價格更低,而美國的網票價格卻比線下貴。
2、美國人平均每年看 4 次電影,在線下買電影票的習慣也早已形成。
3、建立起好萊塢體系的美國,在線購票市場只佔了20%。從2012年開始所有AMC影院的電影票都可以在Fandango上購買,但他們加起來的銷售份額也只有整個電影票務市場的20%,而中國已經達到了70%。
(7)國外電影打分平台擴展閱讀:
Fandango是一個銷售電影票和電影點評、票房統計的站點,也是搜索電影票和了解電影上映相關信息的一站式資源網站,該網站成立於2000年(原名Tickemaker),可以被理解為美國版貓眼。
它慢慢統一了美國混亂的網路票務市場,現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網上買電影票,查座位情況,以及查看影評等。
Fandango對粉絲、用戶的地位和意見非常重視,在影評機制上得到了體現。Fandango的電影評價完全採用粉絲打分作為依據。
Fandango的評分計算方式看上去並不復雜,應該沒有什麼加權和過濾機制。這也導致了該網站上3星以下電影的數量比爛番茄、Metacritic和IMDb要少得多。幸好Fandango加上了比較專業和嚴苛的爛番茄新鮮度,以及專業的家庭電影評價機構意見,來中和什麼爛片都能咽得下去的粉絲打分。
H. 電影評分哪個最准
我個人感覺國內的話最准也是高分最難得的救贖豆瓣,而更權威的就是國外的IMDB電影評分
I. 外國有哪些權威的電影評分網站
電影主要看票房,你就看番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