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世界末日>裡面蘇聯太空員勒夫是誰演的
《世界末日》
http://www.netandtv.com 2004年11月9日16:56 海外娛樂現場
好萊塢一直以來都有不少關於世界末日的電影,而且絕大多數都與外星人或是與地球毀滅有關,1998年推出的《世界末日》,就是典型的代表。《世界末日》開創了把隕石和行星作為地球毀滅主角的先河,也開創了好萊塢沒有槍戰、沒有血腥鏡頭的超級動作大片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世界末日》在1998年創造了4億美圓的票房奇跡,成為當年全美乃至全球最叫座的影片。今天的天堂影院引進大片十年之旅,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部由著名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莫和導演麥克貝以一億五千萬美圓的大成本打造的《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Armageddon 又名《絕世天劫》《大決戰》
導演:麥克·貝
主演:布魯斯·威利斯
本·阿弗萊克
麗芙·泰勒
影片類型:科幻、動作
出品公司:試金石影業
上映日期:1998年7月1日
推薦理由:打井工人拯救世界 末日大片票房奇跡
本周天堂影院放映《世界末日》,又名《絕世天劫》《大決戰》。導演:麥克·貝,主演:硬漢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利芙·泰勒。影片類型,科幻,動作,出品公司,試金石影業,首映日期,1998年7月1日。推薦理由:打井工人上天拯救世界,布魯斯·威利斯帶隊奉獻情節和畫面都緊張刺激的末日大片。
休斯頓,美國太空總署。空間站的太空人正在執行外太空設備的修理任務,地面的工作人員也都穿梭忙碌著。就在一切看起來都相當順利的時候,意外突然發生了。
空間站突然之間被摧毀,與地面失去了一切聯系。工作人員們焦急的尋找事故原因,正在所有的人忙亂做一團的時候,雷達顯示,不明物體正在向紐約飛去。
紐約受到致命的傷害,休斯敦太空總署得出了結論,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隕石雨,破壞力極大。更讓眾人一籌莫展的是,太空望遠鏡傳回的最新照片表明:一顆直徑有德州大小的隕石正向地球飛來,18天後將撞擊地球。
美國總統也得知了消息,他要求向全世界封鎖信息,同時下令太空總署盡快找到解決世界危機的辦法。太空總署負責人楚門集合麾下科學家們緊急研究對策,他們制定了唯一的解決方案:讓飛船在隕石上著陸,並讓專業人員在隕石上鑽一個800米深的洞,放入核彈,炸碎它並改變它的飛行軌道。
完成這項任務首先必須找到經驗豐富而技術過硬的鑽探人員,楚門向總統、軍方及太空總署推薦了他的好友,油田鑽探師哈里。
南中國海上,哈里正在自己經營的油田上邊指揮工人作業,邊用高爾夫球對付著當地抵抗油田開采者的抗議。百忙之中,哈里發現最得力的手下阿吉不見了蹤影。在阿吉的小屋,哈里發現了阿吉和女兒的秘密。怒火中燒的哈里,拔出火槍對准了這個從小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小子。而父親的莽撞行為,則招致來女兒格麗絲的不滿,從小失去母親的她抱怨父親對自己的冷落,更揚言要離開油田。
就在父女對峙時,來自軍方的直升機降落在油田平台上,他們邀請哈里前往太空總署,出發時,哈里帶上格麗絲同行。
在太空總署,哈里見到了久違的楚門。楚門向哈里和盤托出了隕石飛向地球的情況。同時,他也告訴哈里,希望他能接受前往隕石的任務,執行在隕石上鑽洞、安放核彈炸毀隕石的使命。
事關人類的生存與安危,哈里義無返顧的接受了委派,但是,擁有精銳太空人的太空總署卻沒有合格的鑽探人員,為了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哈里提出帶領自己的手下登陸隕石的要求。於是,各懷絕活的大熊、麥克斯、色狼、奧斯卡,還有阿吉等哈里最得力的干將們都被召到了太空總署。
故事發展到此處,所有主要角色都已出場。三位主角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和利芙·泰勒,更是帶來了一出精彩的油田家庭戰爭。本·阿弗萊克和利芙·泰勒在拍攝《世界末日》時,都還是好萊塢的新面孔。小本剛剛憑借《心靈捕手》獲得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殊榮,《世界末日》的導演麥克·貝把這顆未來之星招到麾下,希望把他鍛煉成好萊塢的新一代硬漢。飾演小本的女朋友、布魯斯·威利斯女兒的利芙·泰勒那時不過21歲,《世界末日》是她拍攝的第三部影片,那時她可能還沒想到,她的清秀出演為她鋪就了通往《指環王》的路。而《世界末日》的第一主角布魯斯·威利斯,當年為了成功塑造末世英雄形象,整整投入了七個多月的心血在這部電影上,《世界末日》也因此成為布魯斯·威利斯個人動作片生涯的代表作。
哈里和他的手下們在太空總署接受了為期12天的太空飛行訓練,就肩負著拯救人類的使命,分別登上名為「自由號」和「獨立號」的飛船,飛向了神秘莫測的外太空。
鑽探小組的第一站是外太空的前蘇聯空間站,在這里他們要為兩艘飛船補充燃料。前蘇聯空間站設備零件老化,補充燃料的過程中,發生了泄露事故。
阿吉死裡逃生,和空間站的太空人勒夫在空間站爆炸的前一刻登上迅速起航的太空船。逃過一劫的太空船繼續向月球進發,他們將進入月球軌道,繞到月球的背後,登陸隕石。
就在小組人員准備著陸時,更大的麻煩來了。外太空的浮石亂流嚴重影響到飛船的航行。獨立號的主推動器被浮石摧毀,兩位飛船駕駛員在強大的氣流沖擊下被拋出飛船,而包括AJ、大熊在內的「獨立號」鑽探小組成員生死未卜。
自由號躲過浮石的襲擊,但是降落地點偏離預定地點26里,鑽探小組不得不在堅固的鐵氧層上開鑿800米的深洞。很快他們就發現,這項任務艱難的不可思議。
特殊鑽頭已經破損,變速器也被鑽爆,而隕石上的洞只打了不過百米。哈里返回飛船更換變速器,卻發現飛船駕駛員夏普上校正在聯絡休斯頓總部。由於隕石運動無常,指揮中心很可能在12分鍾後無法對核彈進行無線電遙控指揮,軍方執行總統命令,提前引爆核彈。而此時,鑽探小組的色狼和馬克思還在隕石上工作,他們根本無法在飛船起航前趕回。
為了對小組成員的生命負責,哈里堅決要求夏普上校終止引爆核彈,他向夏普保證一定能在預定時間挖到800米。
鑽探工作再度開始,而令哈里更感欣慰的是,阿吉和大熊並沒有死,他們躲在飛船的儲藏倉里得以保全性命,並駕駛著太空行走器來和哈里會合。
此時,太空總署啟動了前蘇聯空間站的無線電指揮系統,引爆程序也恢復正常。等待在這里的格麗絲得知父親和男友都安然無恙,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有了最得力的助手阿吉幫忙,哈里的鑽探工作進行的異常順利,800米的深度很快就完成了。但是由於鑽探過深,隕石上的天然氣被引爆,活動頻繁的隕石開始爆發。
風暴過後,哈里和他的隊友們發現了一件令人喪氣的事,引爆核彈的遙控器失靈了。 要完成任務,唯一的辦法是留下一人,摁下引爆裝置按鈕。雖然哈里要求自己留下,但是最後大家決定以更公平的方式決定命運。
留下的那根簽被阿吉抽到。阿吉告別了大家,哈里提出為他送行,而就在阿吉拉開艙門走下飛船的一剎那,哈里拔掉了阿吉的氧氣管,並把他推回了飛船。哈里隻身留在隕石上,看著飛船的漸漸遠去,哈里通過衛星與女兒作了最後的告別。
布魯斯·威利斯在《世界末日》中成功的塑造了拯救人類的末世英雄哈里,雖然這種英雄形象在好萊塢製作中比比皆是,但是曾經執導過《勇闖奪命島》的導演麥克·貝別具匠心,賦予了布魯斯·威利斯更多溫情色彩,令拯救人類的大英雄充滿了人情味,這在當時的科幻動作片中並不多見。正因如此,《世界末日》和硬漢布魯斯·威利斯在當時贏得了不少女性觀眾的青睞
❷ 勒夫最後的救贖!一年後德國隊歐洲杯主力陣容會是怎樣的
覺得如果按照勒夫的改革方法,那麼一年之後,門將,右後衛,左後衛兩個邊鋒和中鋒都會有一定的更改,德國足球可以說後備的人才數量還是比較充足的,所以勒夫應該會放棄一些老將,特別是在面臨歐洲杯這樣的國際大賽老將起到的作用非常關鍵,但是卻也可以嘗試用新的血液來替換,總的來說明年的歐洲杯對於德國足球來說是一次豪賭。
後備人才充足,替換空間大
在這個賽季薩內因為受傷長期處於休養狀態,所以明年的歐洲杯不一定能夠趕得上,其實這一次歐洲杯延期對於賽內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或許能夠突破德國的進攻戰術,所以我認為邊鋒有可能會是曼城的薩內和拜仁的格納布里。中鋒位置勒夫應該會選擇自己最喜愛的球員,維爾納可能性比較高,因為本賽季維爾納在德甲的比賽中進球的效率非常驚人,而且在俱樂部踢的主要是雙前鋒,所以他需要另外一名支典型的前鋒來作為搭檔,這也是目前他在國家隊的表現還不是那麼出色的一個核心原因,個人覺得勒夫想要重用維爾納還需要多花一點心思。
總的來說,目前德國隊的後備人才還是比較充足的,所以勒夫可以選擇的空間也比較廣泛,在面臨歐洲杯這樣的國際大賽,其實多啟用一些新鮮血液,說不定還會帶來更大的獲勝可能。
❸ 在俄羅斯世界盃上,德國的表現為何那麼差強人意
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德國作為衛冕冠軍,遭遇了小組賽球隊被淘汰的最差結果。網友尖銳指出:從主教練勒夫身上,我們找到了德國在世界盃上遭遇滑鐵盧的四大原因,可以討論一下。終於明白為什麼世界盃德國遭遇滑鐵盧,網友一針見血原因之一:迷信不務實,比賽被視為個人秀這個不多說。大家都知道他為什麼14年奪冠,16年在哪失利,他是怎麼拿到聯合會杯的,他是怎麼拿到預選賽的,然後這屆世界盃的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他認為比賽是他理想的個人表演,並迷信他的比賽風格。
第二個原因:迷信的老兵不需要新,任人唯親也不避嫌用人問題是最多的。瑞典沒拿到272,戈麥斯半場,韓國,戈麥斯70分鍾,又272。證明他是對的是什麼?瑞典只是個意外。瓦格納的限定詞太明顯了,他一下子就離開了,但是理智。。。。別說了。不可否認隊里的矛盾和幫派。要知道272和Loew是一個經紀公司的。格雷卡終於上場打邊鋒了。如果勃蘭特演奏得這么有效率,他就上不去。第三個原因:戰斗機玩家不要,風格軟,愛向日葵
一將無能,殺三軍。勒夫作為冠軍教練,不能說「無能」,但他在本屆世界盃上對德國國家隊更衣室的掌控,確實需要驗證。從選人用人到排兵布陣。從知人善任到團隊建設,這些問題可能是勒夫隱約的詭計的集中梳理...勒夫在比賽中頻頻看錶,使得德國隊時間不多「德國戰車」出了勒夫的八個昏招十字車站布置錯誤。勒夫把克羅斯的位置安排在後面,這讓他很難發揮出中前場精準傳球的優勢。德國隊在352陣型推進的時候,中場克羅斯背後存在巨大的真空,這也是為什麼墨西哥每次反擊都能對德國後場造成巨大威脅的原因。
❹ 勒夫的簡介(詳細)
簡介
全名:Joachim Loew 尤阿希姆·勒夫
生日:1960.02.03
出生地點:德國黑林山舍瑙
身高:182cm
體重:75kg
尤阿希姆·勒夫(Joachim Loew,1960年2月3日—),前德國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場。退役後曾執教過德甲足球俱樂部斯圖加特、卡爾斯魯厄等隊。2006年世界盃後克林斯曼離開德國國家隊帥位,尤阿希姆·勒夫接任德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一職。
尤阿希姆·勒夫在球員時代曾經效力過弗賴堡、斯圖加特、法蘭克福與卡爾斯魯厄等隊,在德甲上場52次(進7球),在德乙上場252次(進81球)。
勒夫由於傷病原因很早就退役並成為了足球教練。曾經出任過德甲球隊斯圖加特的主教練,隨後又到土耳其與奧地利執教過費內巴切、因斯布魯克蒂羅爾與奧地利維也納等隊。在執教斯圖加特隊期間,他所打造的斯圖加特三架馬車(博比奇,埃爾伯,巴拉科夫)威震德國足壇,成績顯赫。
在此期間勒夫已經展示出他的才華。克林斯曼已經正式辭去了德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的職務,助理教練勒夫被扶正,接過了克林斯曼的教鞭。雖然多數德國人對克林斯曼的辭職非常惋惜,但是很多人也認為勒夫是繼承克林斯曼的最佳人選。因為兩個人身上有很多的共同之處。
[編輯本段]職業生涯
球員時期
1960年2月3日尤阿希姆·勒夫出生在黑森林的舍瑙鎮,他的父親是一名鍋爐安裝工。1978年18歲的尤阿希姆·勒夫在弗賴堡開始職業球員生涯,他的起步在德乙聯賽。1980年尤阿希姆·勒夫來到斯圖加特,第一次踏足德甲,然而這卻是一次失敗的經歷,他只有4次出場,很快他又轉投了法蘭克福。
勒夫曾經就讀於科隆體育大學,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當時同在科隆體育大學學習的尤爾根·克林斯曼兩人成了摯友。2004年克林斯曼出任德國國家隊主教練,勒夫就受克林斯曼之邀成為了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
1982年在德甲過得不如意的尤阿希姆·勒夫又回到了德乙賽場,回到了弗賴堡。而他也在這里再次取得成功。在1983/84賽季尤阿希姆·勒夫在31場比賽中打入17球,德乙那個賽季進了不少球,不過有一個人排在尤阿希姆·勒夫的前面,他的名字是尤爾根·克林斯曼,是的,就是尤阿希姆·勒夫日後在國家隊輔佐的那個人。
1994/95賽季輾轉多年之後,尤阿希姆·勒夫後效力了卡爾斯魯厄、沙夫豪森和溫特圖爾等球隊,最終,尤阿希姆·勒夫在弗勞恩菲爾德選擇了退役,35歲的尤阿希姆·勒夫也結束了球員生涯。
執教時期
足球俱樂部
1995年—1996年賽季,已退役的尤阿希姆·勒夫出任老東家斯圖加特的助理教練,協助主帥羅爾夫·弗林格制定戰術。1996年8月,弗林格被聘請為瑞士國家隊主教練,勒夫順理成章地被扶正,成為球隊主帥。當個賽季,勒夫打造出由巴拉科夫、埃爾伯和博比奇所組成的「魔幻三角」,震懾德甲,獲得1997年德國杯冠軍。1997-98賽季,勒夫的球隊一路打入歐洲優勝者杯決賽,但以0-1負於切爾西,獲得亞軍。當季,斯圖加特獲得德甲第4名。
1998年7月,勒夫離開斯圖加特,轉而執教費內巴切。1999年10月,勒夫返回德國,出任老東家卡爾斯魯厄主帥,但因未能帶領球隊保級而遭到解僱。2000年12月,他再次前往土耳其執教阿達納,但3個月後再度因戰績不佳而下課。
2001年10月,勒夫出任奧地利球隊蒂羅爾因斯布魯克主教練。次年,勒夫帶領球隊問鼎奧超聯賽冠軍。然而,蒂羅爾因斯布魯克隨後因財政問題宣布破產,勒夫再度賦閑在家。2003年6月,他被聘請執教奧超衛冕冠軍奧地利維也納。
德國國家隊
2004年8月1日,德國足協出人意料地宣布勒夫將擔任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輔助球隊的新主帥尤爾根·克林斯曼。克林斯曼曾與勒夫在同一所教練學校學習,深知勒夫的戰術指揮才能,因此上任前特別要求足協任命勒夫為球隊的助理教練。克林斯曼上任後,一反德國傳統的保守戰術,為球隊灌輸了進攻哲學,而勒夫則依此為克林斯曼制定戰術。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帶領下,德國在2005年聯合會杯中一路打入四強,僅在半決賽以2-3惜敗於巴西,但隨後他們又在第三名爭奪戰中以4-3擊敗墨西哥,最終獲得聯合會杯季軍。
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揭幕戰,由克林斯曼和勒夫帶領的德國以4-2戰勝哥斯大黎加,隨後小組賽又相繼戰勝波蘭和厄瓜多,以3戰全勝的成績進入淘汰賽。16強的比賽中,德國以2-0輕取瑞典,隨後點球力克阿根廷,與義大利會師半決賽。對壘義大利時,雙方直到119分鍾均未取得進球,但在最後補時階段義大利連入2球,以2-0取勝。失利後,勒夫幫助克林斯曼重整球隊,在第三名爭奪戰中以3-1擊敗葡萄牙,獲得世界盃季軍,勒夫及克林斯曼也因此在德國國內聲威大振。
2006年世界盃後,克林斯曼出人意料地決定不與德國足協續約。勒夫隨即於2006年7月12日被任命為新的德國國家隊主教練,並與德國足協簽下了2年和約。勒夫在簽約後表示,他將繼續奉行克林斯曼制定的執教方針,並且定下在2008年歐洲杯奪冠的目標。2006年8月16日,勒夫帶領下的德國迎來首場比賽,在蓋爾森基興迎戰瑞典,結果德國以3-0取勝。隨後3個月內,勒夫的球隊在歐洲杯預選賽中取得3連勝,對手分別是愛爾蘭、聖馬利諾和斯洛維尼亞。在戰勝斯洛維尼亞後,勒夫已率領的德國取得5連勝,創下了德國新任教練戰績最好的紀。
2007年8月22日,德國在新溫布利球場舉行的一場友誼賽中以2-1擊敗英格蘭,將勒夫執教的戰績延伸至11勝,1和,1負,進41球失6球。10月17日,德國在已經提前鎖定歐洲杯名額的情況下在安聯球場迎戰捷克。由於有所保存實力,德國以0-3意外落敗。這場失敗意味著,德國將排在捷克之後以預選D組第二名的身份參加歐洲杯決賽圈。
2008年歐洲杯,勒夫帶領陣容不整的德國出戰。小組賽以2勝1負的成績出線後,勒夫面對奪冠大熱門葡萄牙。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德國隊以3-2擊敗葡萄牙,晉級4強。而勒夫由於遭到禁賽而被迫在包廂里觀看此場比賽。在半決賽以3-2逆轉土耳其後,德國與西班牙在決賽相遇。盡管勒夫盡其全力,但實力不及對手的德國最終以0-1負於對手,遺憾地獲得歐洲杯亞軍。
2010年世界盃,在主力門將恩克自殺、隊長巴拉克重傷的不利情況下,勒夫重用了一批年輕小將和在聯賽中表現不佳的球員,比如厄齊爾、諾伊爾、穆勒和克洛澤等,他們也在世界盃上展現出極佳的狀態。勒夫率領年輕的(平均年齡25歲左右的)德國隊,小組賽4:0狂屠澳大利亞。盡管次輪0:1意外不敵塞爾維亞,末輪還是依靠厄齊爾的閃光表現,以1:0擊敗迦納,以小組第一晉級。淘汰賽先後對陣奪冠熱門球隊英格蘭和阿根廷,德國隊展現出了極高的進攻效率和出色的狀態,分別以4:1淘汰英格蘭(盡管裁判員有明顯誤判…)、以4:0淘汰阿根廷。半決賽對陣經驗豐富、技術出眾、大腕雲集的奪冠大熱西班牙,年輕的德國隊完全被對手壓制,穆勒停賽的情況下德國的攻擊也欠缺犀利,最終0:1不敵西班牙,止步四強。盡管如此,德國隊所展現出的活力與朝氣、與傳統的德國隊大為不同的攻勢足球以及勒夫個人高超的執教技巧、出色的臨場應變和充足的賽前安排還是令人們折服、得到全世界尊重。
[編輯本段]足球哲學
勒夫在克林斯曼之前很早就已經是攻勢足球的倡導者。在擔任斯圖加特主教練的時候,他就一直強調進攻,並帶領球隊取得不錯的成績。此外,在德國隊的教練組中,勒夫也會保留克林斯曼時期的美國體能教練,因此,克林斯曼的攻勢足球哲學將會繼續。 目標 克林斯曼在繼任的時候就自己的目標是世界盃冠軍。勒夫在上任之後也明確表示:「自己的目標將是帶領德國隊獲得2008年歐洲杯冠軍。」2010年,勒夫率隊參加南非世界盃,目標只有一個:冠軍!
[編輯本段]威望
在德國國家隊內,勒夫的威望絕對很高。門將萊曼也曾向德國足協建議讓勒夫作為克林斯曼的繼任者。因為隊員們知道,在隊中勒夫才是陣型和戰術的制定者。對此,克林斯曼也曾說過:「我更像是一個統管者,勒夫是具體工作的執行者。」在電視采訪和公開場合,勒夫由於他的隨和贏得了很多德國球迷和媒體的喜愛。而且在采訪的時候他的言論也總比克林斯曼也具體很多。
[編輯本段]個人魅力
不可否認,克林斯曼有著很強的個人魅力——作為1990年的世界冠軍和一個世界知名球星。與他相比,勒夫要顯得更為務實一些。而且,勒夫有著很強的幽默感,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就曾幽默的和克林斯曼說到:「如果你都筋疲力盡的話,會有很多蒼蠅飛過來的。」而當記者問及誰將成為他的助理教練的時候,這位德國新任主帥答道:「我先問一下克林斯曼,或許他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激勵隊員 克林斯曼在這一點上的表現絕對是世界頂級,他總能有新的思路,在這兩年中不斷激勵隊員,最終在世界盃上取得成功。勒夫有沒有這樣的能力,還需要他在實踐中向我們證明。 經驗 作為隊員,克林斯曼曾經贏得過世界盃和歐洲杯。而勒夫作為足球運動員盡管曾在弗萊堡、斯圖加特等球隊效力,但是卻因為一次嚴重的骨折而早早結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52場聯賽)。作為教練,他曾擔任過斯圖加特、費內巴切等球隊的主教練,並帶領球隊獲得過不錯的成績。 住址 這位德國隊的新任主帥住在德國弗萊堡,這是德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和克林斯曼不同,在勒夫身上將肯定不會出現有關家庭住址的爭論
❺ 有這樣一部電影
世界末日/絕世天劫
《世界末日》(絕世天劫)一片是部精采、刺激又緊張的動作片,主角是布魯斯?威利斯。片中描述全人類對於毀滅的內心戲較少,而暴破、動作的部分較多,不愧是曾主導《勇闖奪命島》的麥可貝拍的,風格獨到。而《彗》一片是以劇情為重,忽略男女主角的存在,所以很難把感覺放在他們身上,比較看來《世界末日》就有典型的好萊塢風格,布魯斯威利斯又展現英雄本色。今年好萊塢最受歡迎的當紅小生之一本艾弗列克,在與好友麥特戴蒙拿到最佳原著劇本的奧斯卡獎之後,也已經被好萊塢的製作人,視為是拍動作片的明日之星,並安排他與超級動作巨星布魯斯威利在《世界末日》一同飾演上太空,摧毀要撞上地球隕石的油井工人。《世界末日》描述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一顆巨大的隕石正朝地球方向而來,並將在18天之內撞上地球,為了阻止隕石造成人類的毀滅,太空總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陸隕石的表面,並鑽洞貫穿至隕石的地心,放入核彈引爆,使之在撞上地球前就先在太空中毀滅,而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就是身負此重任的鑽油井工人的工頭,而本艾弗列克不但是他的屬下,同時也是布魯斯威利斯女兒(麗芙.泰勒飾演)的男朋友,為了完成此項訓練,兩人同時接受太空總署的訓練,一夕之間從一個打井工人成為太空人及救世英雄。
❻ 俄羅斯世界盃德國隊被淘汰誰該負主要責任
伴隨著德國的出局,鋪天蓋地的聲討四起,而最最令人失望的莫過於昔日最佳射手托馬斯穆勒,本屆比賽顆粒無收,不僅如此在場上的表現雖然賣力但沒有任何突出作用,德國被韓國爆冷擊敗後,穆勒哭了,他難辭其咎!勒夫是原罪!!! 戰術失敗,用人不當就是勒夫的責任!穆勒在場上的發揮有目共睹
2018世界盃F組第三輪,韓國補時階段連入兩球,2-0爆冷擊敗衛冕冠軍德國。德國全場控球率占優,但門將趙賢祐神勇發揮力保城門不失。
❼ 勒夫傷了什麼
當中他談到了他受傷之後沒有接到勒夫電話慰問、從而引出國家隊對老將的不公平和不尊重問題,也談及了小豬等年輕球員的前途。根據法蘭克福匯報采訪原文,巴拉克對勒夫的攻擊其實集中在一點,就是國家隊內存在著不公平競爭。他認為,勒夫表面上要讓福林斯和其它球員競爭,但事實上,這種競爭早就註定了結果,他非常擔心福林斯無法贏得這場競爭,就如同卡恩和沃恩斯一樣。他認為這樣的不公平競爭會損害一支球隊,讓一支有實力的球隊無法展現實力。我們現在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德國隊或明或暗是否存在這種不公平競爭?第二,到底誰在損害球隊?所謂不公平競爭,是指結果早就註定卻仍然讓人去競爭。在巴拉克看來,卡恩和沃恩斯都是這種競爭的犧牲品,而現在的犧牲品則是庫蘭依和福林斯。先說卡恩,事實上據德國電視台報道,萊曼家和比埃霍夫關系很好,因此卡恩的失敗早就註定了的,這是屬於搞陰謀,通過暗的不公平競爭把卡恩搞掉。而庫蘭依和福林斯則是受到了明顯的不公正待遇,因為巴拉克認為,庫蘭依和福林斯是各自俱樂部的主力,而且經常在歐冠比賽,讓他們坐板凳或者看台就是不公平競爭。如果我們就事論事,不討論勒夫的打法、太太團等問題的話,我認為巴拉克這番話完全是無理取鬧以及極端不負責任,是一番混帳邏輯。卡恩是否被陰謀掉我們暫且不論,我不知道庫蘭依在國家隊的表現可以和和波多爾斯基還有克洛澤比么?誠然他獲得的機會不多,不過他是怎樣從絕對主力淪落為替補的?難道是勒夫、克林斯曼不公平競爭的結果?波爾蒂正是憑借著05年聯合會杯的優異表現搶過了主力位置,從此之後在國家隊的表現就幾乎沒有讓人失望過,進球比克洛澤都多,關鍵進球也不是沒有。就連坐板凳來說,庫蘭依的狀態能趕上那時12場進10球的戈麥斯和聯賽最佳射手黑爾木斯?如果庫蘭依都有主力,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福林斯呢?不錯,他狀態是不錯,但是勒夫在這個時候啟用一下更年輕的球員有什麼問題呢?何況,通過比賽,希策表明,他的任務完成得也不錯。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我們僅僅討論明面的情況,我們無法得出國家隊存在不公平競爭的結論。那麼,暗地裡是否存在呢?像巴拉克指出的卡恩的情況是否存在?不過,就算存在這種情況,巴拉克應該怎麼對待。如果有暗地裡的不公平競爭,那麼到底是這種暗地裡的不公平競爭損害球隊呢,還是巴拉克的行為更損害球隊?我認為是後者,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卡恩的行為。說實在,巴拉克知道卡恩和萊曼根本沒得爭,卡恩自己會不知道?事實上,沃恩斯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沒機會了,所以退出的時候大放厥詞,狠狠地罵了克林斯曼一通。不過卡恩怎麼做的呢?就是努力訓練,力爭用自己的表現去贏得這場幾乎不可能贏的競爭,什麼叫男人?什麼叫精神?這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更重要的是,盡管最後失敗了,卡恩根本沒有去抱怨國家隊的不公平競爭,而是忍受了下來,並且在世界盃的時候向世界再次詮釋了偉大這個詞的含義。直到退役,卡恩根本沒有提及他在國家隊遭受不公平競爭的任何一點一滴。為什麼,因為這種暗地的競爭其實就是主教練的心理,卡恩沒有足夠的證據去說當年教練組很早就把自己否定了,就憑比埃霍夫和萊曼關系好?同樣,巴拉克怎麼知道勒夫在心理已經把福林斯否定了呢?這純粹是誅心之語。如果真的讓巴拉克知道,那麼全隊其他人也會知道。但如果這樣的話,勒夫根本就無法駕馭球隊了。巴拉克其實僅僅憑著自己的猜測就批判主教練,難道這不算極端不負責任?更何況他是隊長,想想他的前任怎樣對待這種情況吧。巴拉克批判勒夫打破了球隊的權力層次(Herachie),在我看來,他才是真正的破壞球隊權力層次的人。對於球隊來說,主教練是最高的,沒有任何球員有權力通過媒體來批判主教練,這是對主教練的基本尊重。相反,巴拉克所要求的對老球員的所謂尊重,才是要求特權。什麼叫尊重?在巴拉克那裡,給老球員一個穩定的主力位置才叫尊重,但這是由主教練決定的,巴拉克根本沒有權力對此說三道四。如果勒夫真的給了老隊員這種所謂的尊重,才是最大的不公平競爭。請允許我不無偏頗的論斷:巴拉克根本不敢面對壓力,在這種年紀下,他開始害怕壓力,患得患失,以致於連勒夫沒有打電話慰問他都斤斤計較,事實上,巴拉克的這番話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在受傷之後沒有得到勒夫的電話而發的,這還不是我說的,而是巴拉克的好夥伴卡爾蒙德說的。如果真是這樣,巴拉克可以早日離開國家隊了,他不可能帶領德國走向成功。不管如何,巴拉克的言論是徹頭徹尾的僭越之舉,和他手臂上的隊長袖標完全不相稱。最後說一下,我個人對於勒夫的有些舉措也有意見,如果巴拉克批評勒夫的太太團,我會支持,如果他批評勒夫的0犯規戰術,也可以討論。但是,公開通過媒體說國家隊中有或明或暗的不公平競爭,卻完全無法給出合適的理由,是對教練組的極大不尊重,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在讓庫蘭依坐看台和讓福林斯坐板凳這兩件事情上,勒夫完全沒有做錯。因此,如果巴拉克不公開道歉,他應當被驅逐出國家隊,即便道歉,他也不再適合擔任德國國家隊的隊長。轉述別人的。梁勇
❽ 求 勒熱夫戰役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勒熱夫戰役》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LMM7S-30-6wqaOJbeWuuJA
《勒熱夫之戰》是伊戈爾·科皮洛夫執導戰爭片。主演:謝爾蓋·扎爾科夫/伊凡·巴塔列夫/奧列格·加亞諾夫/亞歷山大·布哈羅夫/阿塞尼·謝梅諾夫。上映日期:2019-12-05(俄羅斯)。
❾ 請問誰有勒夫的介紹啊
尤阿希姆·勒夫(Joachim Loew,1960年2月3日—),前德國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場。退役後曾執教過德甲足球俱樂部圖加特、卡爾斯魯厄等隊。2006年世界盃後克林斯曼離開德國國家隊帥位,尤阿希姆·勒夫接任德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一職。勒夫 尤阿希姆·勒夫在球員時代曾經效力過弗賴堡、斯圖加特、法蘭克福與卡爾斯魯厄等隊,在德甲上場52次(進7球),在德乙上場252次(進81球)。 勒夫由於傷病原因很早就退役並成為了足球教練。曾經出任過德甲球隊斯圖加特的主教練,隨後又到土耳其與奧地利執教過費內巴切、因斯布魯克蒂羅爾與奧地利維也納等隊。在執教斯圖加特隊期間,他所打造的斯圖加特三架馬車(博比奇,埃爾伯,巴拉科夫)威震德國足壇,成績顯赫。 在此期間勒夫已經展示出他的才華。克林斯曼已經正式辭去了德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的職務,助理教練勒夫被扶正,接過了克林斯曼的教鞭。雖然多數德國人對克林斯曼的辭職非常惋惜,但是很多人也認為勒夫是繼承克林斯曼的最佳人選。因為兩個人身上有很多的共同之處。
[編輯本段]職業生涯
球員時期
1960年2月3日尤阿希姆·勒夫出生在黑森林的舍瑙鎮,他的父親是一名鍋爐安裝工。1978年18歲的尤阿希姆·勒夫在弗賴堡開始職業球員生涯,他的起步在德乙聯賽。1980年尤阿希姆·勒夫來到斯圖加特,第一次踏足德甲,然而這卻是一次失敗的經歷,他只有4次出場,很快他又轉投了法蘭克福。 勒夫曾經就讀於科隆體育大學,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當時同在科隆體育大學學習的尤爾根·克林斯曼兩人成了摯友。2004年克林斯曼出任德國國家隊主教練,勒夫就受克林斯曼之邀成為了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 1982年在德甲過得不如意的尤阿希姆·勒夫又回到了德乙賽場,回到了弗賴堡。而他也在這里再次取得成功。在1983/84賽季尤阿希姆·勒夫在31場比賽中打入17球,德乙那個賽季進了不少球,不過有一個人排在尤阿希姆·勒夫的前面,他的名字是尤爾根·克林斯曼,是的,就是尤阿希姆·勒夫日後在國家隊輔佐的那個人。 1994/95賽季輾轉多年之後,尤阿希姆·勒夫後效力了卡爾斯魯厄、沙夫豪森和溫特圖爾等球隊,最終,尤阿希姆·勒夫在弗勞恩菲爾德選擇了退役,35歲的尤阿希姆·勒夫也結束了球員生涯。
執教時期
足球俱樂部 1995年—1996年賽季,已退役的尤阿希姆·勒夫出任老東家斯圖加特的助理教練,協助主帥羅爾夫·弗林格制定戰術。1996年8月,弗林格被聘請為瑞士國家隊主教練,勒夫順理成章地被扶正,成為球隊主帥。當個賽季,勒夫打造出由巴拉科夫、埃爾伯和博比奇所組成的「魔幻三角」,震懾德甲,獲得1997年德國杯冠軍。1997-98賽季,勒夫的球隊一路打入歐洲優勝者杯決賽,但以0-1負於切爾西,獲得亞軍。當季,斯圖加特獲得德甲第4名。 1998年7月,勒夫離開斯圖加特,轉而執教費內巴切。1999年10月,勒夫返回德國,出任老東家卡爾斯魯厄主帥,但因未能帶領球隊保級而遭到解僱。2000年12月,他再次前往土耳其執教阿達納,但3個月後再度因戰績不佳而下課。 2001年10月,勒夫出任奧地利球隊蒂羅爾因斯布魯克主教練。次年,勒夫帶領球隊問鼎奧超聯賽冠軍。然而,蒂羅爾因斯布魯克隨後因財政問題宣布破產,勒夫再度賦閑在家。2003年6月,他被聘請執教奧超衛冕冠軍奧地利維也納。 德國國家隊 2004年8月1日,德國足協出人意料地宣布勒夫將擔任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輔助球隊的新主帥尤爾根·克林斯曼。克林斯曼曾與勒夫在同一所教練學校學習,深知勒夫的戰術指揮才能,因此上任前特別要求足協任命勒夫為球隊的助理教練。克林斯曼上任後,一反德國傳統的保守戰術,為球隊灌輸了進攻哲學,而勒夫則依此為克林斯曼制定戰術。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帶領下,德國在2005年聯合會杯中一路打入四強,僅在半決賽以2-3惜敗於巴西,但隨後他們又在第三名爭奪戰中以4-3擊敗墨西哥,最終獲得聯合會杯季軍。 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揭幕戰,由克林斯曼和勒夫帶領的德國以4-2戰勝哥斯大黎加,隨後小組賽又相繼戰勝波蘭和厄瓜多,以3戰全勝的成績進入淘汰賽。16強的比賽中,德國以2-0輕取瑞典,隨後點球力克阿根廷,與義大利會師半決賽。對壘義大利時,雙方直到119分鍾均未取得進球,但在最後補時階段義大利連入2球,以2-0取勝。失利後,勒夫幫助克林斯曼重整球隊,在第三名爭奪戰中以3-1擊敗葡萄牙,獲得世界盃季軍,勒夫及克林斯曼也因此在德國國內聲威大振。 2006年世界盃後,克林斯曼出人意料地決定不與德國足協續約。勒夫隨即於2006年7月12日被任命為新的德國國家隊主教練,並與德國足協簽下了2年和約。勒夫在簽約後表示,他將繼續奉行克林斯曼制定的執教方針,並且定下在2008年歐洲杯奪冠的目標。2006年8月16日,勒夫帶領下的德國迎來首場比賽,在蓋爾森基興迎戰瑞典,結果德國以3-0取勝。隨後3個月內,勒夫的球隊在歐洲杯預選賽中取得3連勝,對手分別是愛爾蘭、聖馬利諾和斯洛維尼亞。在戰勝斯洛維尼亞後,勒夫已率領的德國取得5連勝,創下了德國新任教練戰績最好的紀。 2007年8月22日,德國在新溫布利球場舉行的一場友誼賽中以2-1擊敗英格蘭,將勒夫執教的戰績延伸至11勝,1和,1負,進41球失6球。10月17日,德國在已經提前鎖定歐洲杯名額的情況下在安聯球場迎戰捷克。由於有所保存實力,德國以0-3意外落敗。這場失敗意味著,德國將排在捷克之後以預選D組第二名的身份參加歐洲杯決賽圈。 2008年歐洲杯,勒夫帶領陣容不整的德國出戰。小組賽以2勝1負的成績出線後,勒夫面對奪冠大熱門葡萄牙。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德國隊以3-2擊敗葡萄牙,晉級4強。而勒夫由於遭到禁賽而被迫在包廂里觀看此場比賽。在半決賽以3-2逆轉土耳其後,德國與西班牙在決賽相遇。盡管勒夫盡其全力,但實力不及對手的德國最終以0-1負於對手,遺憾地獲得歐洲杯亞軍。 [1]
[編輯本段]足球哲學
勒夫在克林斯曼之前很早就已經是攻勢足球的倡導者。在擔任斯圖加特主教練的時候,他就一直強調進攻,並帶領球隊取得不錯的成績。此外,在德國隊的教練組中,勒夫也會保留克林斯曼時期的美國體能教練,因此,克林斯曼的攻勢足球哲學將會繼續。 目標 克林斯曼在繼任的時候就說自己的目標將是世界盃冠軍。勒夫在昨天上任之後也明確表示:「自己的目標將是帶領德國隊獲得2008年歐洲杯冠軍。」
[編輯本段]威望
在德國國家隊內,勒夫的威望絕對很高。門將萊曼也曾向德國足協建議讓勒夫作為克林斯曼的繼任者。因為隊員們知道,在隊中勒夫才是陣型和戰術的制定者。對此,克林斯曼也曾說過:「我更像是一個統管者,勒夫是具體工作的執行者。」在電視采訪和公開場合,勒夫由於他的隨和贏得了很多德國球迷和媒體的喜愛。而且在采訪的時候他的言論也總比克林斯曼也具體很多。
[編輯本段]個人魅力
不可否認,克林斯曼有著很強的個人魅力——作為1990年的世界冠軍和一個世界知名球星。與他相比,勒夫要顯得更為務實一些。而且,勒夫有著很強的幽默感,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就曾幽默的和克林斯曼說到:「如果你都筋疲力盡的話,會有很多蒼蠅飛過來的。」而當記者問及誰將成為他的助理教練的時候,這位德國新任主帥答道:「我先問一下克林斯曼,或許他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激勵隊員 克林斯曼在這一點上的表現絕對是世界頂級,他總能有新的思路,在這兩年中不斷激勵隊員,最終在世界盃上取得成功。勒夫有沒有這樣的能力,還需要他在實踐中向我們證明。 經驗 作為隊員,克林斯曼曾經贏得過世界盃和歐洲杯。而勒夫作為足球運動員盡管曾在弗萊堡、斯圖加特等球隊效力,但是卻因為一次嚴重的骨折而早早結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52場聯賽)。作為教練,他曾擔任過斯圖加特、費內巴切等球隊的主教練,並帶領球隊獲得過不錯的成績。 住址 這位德國隊的新任主帥住在德國弗萊堡,這是德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和克林斯曼不同,在勒夫身上將肯定不會出現有關家庭住址的爭論……
❿ 讓人熱血彭拜,有哪些堪稱典範的二戰影片
以二戰為題材的電影並不少,但我個人認為,《兵臨城下》、《風語者》、《虎!虎!虎!》都是其中可以堪稱典範的。
一、《兵臨城下》雖然講述的是兩個傳奇狙擊手之間對決的故事,但也從側面展示了戰爭的殘酷。2001年在中國上映的《兵臨城下》是裘德·洛主演的電影 ,故事以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為主線,講述了在莫斯科保衛戰大環境下的愛情和與敵軍狙擊手鬥智斗勇的故事。不時穿插在主線中的支離破碎的屍體和血流成河的畫面絕對會讓觀眾感到震撼,也體現了戰爭的殘酷性。
雖然這幾部電影也有不少不完美招致批評的地方,但我個人認為,它們都還算是眾多二戰電影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