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外沒學過電影的導演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外沒學過電影的導演

發布時間: 2022-07-06 20:42:54

❶ 國外著名導演都有誰

理查德林克萊特《日出之前》《日落之前》
大衛林奇《穆赫蘭道》《內陸帝國》(這個很難說,一般還是人比片(《穆》)紅,智商據稱160)
弗蘭克·達拉伯恩特Frank Darabont 《肖申克救贖》《綠色奇跡》(看綠里時才真正注意到他,被低估了吧)
弗萊明,《亂世佳人》+《綠野仙蹤》,同一年作品哦
福爾曼,這個傢伙絕對被低估了,《飛越瘋人院》《莫扎特傳》
沃卓兄弟,導《黑客帝國》的,應該是片比人紅,有興趣check下他們的《bound》,相當好看
《阿拉伯勞倫斯》《桂河大橋》這些經典誰導的?導演中的導演----大衛里恩
《羅馬假日》誰導的?威廉惠勒,還導了《呼嘯山莊》《賓虛》《搜捕者》《黃金時代》(捧紅演員能力天下第一)
理查德-柯蒂斯,《真愛至上》很好看吧,《bj單身日記》等一堆也是他的

先說到這把,有個個人熟悉度的問題在裡面,例如我對弗蘭克·達拉邦特就不是很熟,《救贖》都是相當的熟啊,哈哈

❷ 世界上哪些著名導演是非科班出身

原創編纂
我不知道lz為什麼出這樣的問題,我也不太明確所謂的科班出身到底指得是由導演系畢業還是由電影學院畢業,但我相信我找到的這些東西還是有用的,至少它可以激勵那些懷揣夢想的人,因為下面的人用他們自己的努力與成功證明了「英雄不問出身」這句話。我希望我的答案能被所有感興趣的人看到。雖然可能付出同樣努力的100個人裡面才可能出現這么一個,但是只要你堅持了,也許有一天,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當然前提是你熱愛電影)

先說國內幾個我知道的
1、馮小剛
自幼喜愛美術、文學。高中畢業後進入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舞美設計。後參軍,轉業後,到北京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當了工會文體幹事。1985年,他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先後在《大林莽》、《凱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幾部當時很有影響的電視劇中任美術設計。
《遭遇激情》是他與鄭曉龍聯合編導的第一部作品,後被夏剛拍成電影,影片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四項提名,他與王朔聯合編劇的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992年,他再次與鄭曉龍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搬上銀幕後,又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等五項提名。

2、張藝謀(他也算科班吧,但是他是學攝影的,好多學攝影的,最後也只是個血攝影的)
1968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咸陽國棉八廠當工人。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

3、顧長衛《孔雀》(這也是個學攝影的,不過他的攝影還不錯)
1957年12月12日生於西安從小熱愛繪畫夢想當一名畫家。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畢業後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影助理。
1984年任攝影拍滕文驥《海灘》,大量採用自然光尋求更加貼近現實表現手段,給中國影壇帶來不小沖擊,相繼拍攝了電影《大明星》、《神鞭》。真正顯示顧長衛攝影才華的是陳凱歌的《孩子王》和張藝謀的《紅高粱》。《孩子王》靜態攝影內涵豐富、風格清麗;《紅高粱》灑脫張揚,拍出大自然生命感。顧長衛西部風格迥異,影片中創造性地運用攝影造型手段,展現了具有震撼力和意境深遠視覺形象,獲得第八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4、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廣東梅縣人,生於上海。1949年移居台北。1969年畢業於台灣「國立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1970年赴美留學,獲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1974年赴南加州大學學習電影。後往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從事計算機軟體設計,長達7年。

國外的

1、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這位大哥最大牌兒,號稱奧斯卡無冕之王)

希區柯克沒有受過任何正統的電影或戲劇訓練,父親也只是倫敦東區的一個蔬果商,他念過航海工程學校,19歲進入電報公司擔任技術工作,同時在倫敦大學修習藝術課程,這對他日後的成就奠下重要的基礎。之後開始朝電視和廣告界發展,在這個時期他也開始接觸到電影,20歲踏入電影界,擔任片頭字幕設計和剪接的工作。因此我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可以發現強烈風格的片頭字幕,揭開了引人入勝的電影情節。當然他作品中精練有創意的場面調度和他不落俗套的剪接技巧,著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22歲起開始在"Woman to Woman"等五部電影中擔任編劇和藝術指導,39歲便離開倫敦前往好萊塢發展。隔年在美國執導的第一部作品《蝴蝶夢》,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邁開了成功的第一步,也打響了他的知名度。之後在奧斯卡得獎史上,也可以說是戰果輝煌,並以《驚魂記》等片五度問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79年榮獲美國電影協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2、呂克·貝松

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剪輯等。17歲高中未畢業便進入高蒙電影公司任助理,後到好萊塢實習,回國後擔任副導演。劇情長片處女作《最後決戰》獲1983年戛納電影節特別獎。在此後的十餘年間,他又有五部影片問世,且幾乎每部都產生了轟動效應,其中一部便是《這個殺手不太冷》。他的第二部影片是1985年執導的《地鐵》,獲第11屆法國電影愷撒獎十三項提名和三項獎;1987年的《碧海藍天》獲第14屆愷撒獎八項提名和兩項獎;1989年的《尼基塔》獲第16屆愷撒獎九項提名和一項獎。之後他又相繼執導了多部賣座的商業電影。

3、昆汀·塔倫蒂諾
18歲中學畢業後,在曼哈頓海灘一家名為「錄像檔案館」的錄像租賃店工作。此間,逐漸領會並掌握了眾多電影知識和技法。1991年,他憑出售《致命浪漫》劇本所得的5萬美元,決定開始拍攝自己的第三個劇本《落水狗》。1994年編導的第二部影片《低俗小說》大獲全勝,奪得戛納影展金棕櫚獎,次年獲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奠定了他的好萊塢地位。擅長用極端而黑色的手法表現暴力。

4、讓-雅克·阿諾
法國導演,獲文學學士後從軍,在非洲的軍旅中執導大量軍事教育片,退役後從事電視廣告片工作。
1976年根據其軍中生涯編導了處女作《高歌勝利》,一鳴驚人,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81年以大膽手法拍攝史前原始人生活的《人類創世》,獲凱撒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1992年起用香港演員梁家輝與15歲新人珍·瑪琪開拍以越南為背景的情慾片《情人》,在華人世界引起轟動。是少數以海外為主要製作基地和市場的法國導演。擅長表現歷史題材。

5、北野武
生於東京。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當過計程車司機、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1973年與兼子清組成對口相聲團體"Two Beat",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成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
1981年開始參與電影以及電視劇的演出,1983年第一次作為電影演員出演著名導演大島渚執導的影片《戰場上快樂的聖誕節》。1989年他取代著名動作片導演深作欣二,執導自導自演了處女作《凶暴的男人》而一鳴驚人,該片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北野武出演的警察與冷血殺手對抗,讓人過目難忘。之後的幾部作品更奠定他成為上世紀90年代日本導演中堅力量的旗手。自1989年首次執導《凶暴的男人》以來,不斷破壞「規范」電影文法與台詞,造就了獨具魅力的「削落美學」。這些以藍色為基調的影像,讓「北野藍」馳名世界。據北野武自己說,藍色的背景,一方面可以從情緒上表現出求生的艱難,另一方面,從表演藝術角度講,也可以如白紙般襯托出人物的細微變化。1995年駕駛摩托車發生意外,造成半邊面部癱瘓。1997年,在遭遇車禍慘劇後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導自演的《花火》問世。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找到北野武自身的影子,他對生命和自身的審視反省,躍然紙上。該片當仁不讓的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利爾影展最佳導演獎,世界各地媒體將他與黑澤明並列,甚至被譽為日本電影復興的旗手。《花火》也成為日本電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這是自1951黑澤明的《羅生門》,1958年稻垣浩的《無法阿松的一生》獲金獅獎以來相距39年第三個獲此殊榮的日本人
2003年又是北野武最輝煌的一年,他把日本歷史上著名的盲俠第N次搬上了銀幕,推出《座頭市》。2004年北野武主演了崔洋一的《血與骨》,影片是在講述著一個暴君式人物一生的浮沉。1920年一群逃難到日本大阪的朝鮮人的艱苦生活,北野武扮演的主人公金俊平是一個經受了各種磨難,卻仍然性烈如火甚至非常殘暴的男人。從多種側面描畫了生活在日本的朝鮮人的掙扎與奮斗。身處他鄉的朝鮮族人以及後裔,雖然生活的辛苦和環境的變遷都令他們疲憊,但是他們身上流著的血讓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根」。

6、岩井俊二

出生於宮城縣。橫濱國立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電視劇、MTV及廣告片的的拍攝工作,作品屢獲殊榮,以影象清新獨特、感情細膩豐富著稱的岩井俊二被譽為最有潛質的的新晉「映像作家」。1993年,他拍攝了短篇電視劇《煙花》,好評如潮。日本電影導演協會竟破天荒地因一部電視劇而把年度新人獎頒給他。接下來的《愛的捆綁》也是電視片,但因成績斐然,製作公司竟決定把它當電影發行。1995年岩井力作《情書》上映,該片也是拍他的第一部長篇劇情片。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譽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遂奠定了他作為「日本新電影棋手」的地位。1996年《夢旅人》還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新聞審查員獎。同年發表了以無國籍城市為背景的近未來電影《燕尾蝶》。在公映前就被傳媒界注目,非常賣座。是至今為止岩井最具震撼力的影片。之後的作品《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很是出名。2004年的導演作品是《花與愛麗絲》。岩井的作品不多,但他細膩柔美的風格在影迷尤其是年輕觀眾心目中有不可代替的經典地位。

7、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

佩德羅-阿莫多瓦1949年9月24日出生於西班牙卡拉特拉瓦省(Calatrava)的一個貧窮的小村莊卡爾澤達(Calzeda)。在傳統的西班牙家庭里長大的佩德羅,童年時就與教徒們一起學習、在唱詩班裡唱歌,總感覺到與夥伴們有點格格不入。他後來談及這段生活時聲稱,'對我來說,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就像在阿瑟國王皇宮里的一個宇航員一樣。12歲時,佩德羅看了理查德-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s)的情感片《朱門巧婦》('Cat on a Hot Tin Roof'),便下定決心一生做一個信徒,因為自己的一生是'罪惡和墮落的一生'。這以後,十幾歲的佩德羅觀看了許多比利-威爾德(Billy Wilder)、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 Sirk)、艾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路易斯-布努艾爾、布萊克-愛德華茲(Blake Edwards)和新寫實主義馬科-費雷里(Marco Ferreri)以及費爾南多-費爾南-戈梅斯(Fernando Fernan-Gomez)等導演的影片,並深受影響,決定做一個電影人。1969年,佩德羅-阿莫多瓦離開了故鄉卡拉特拉瓦,前往馬德里發展。

由於沒有錢上大學,加上70年代初,佛朗哥政府關閉了所有的電影學院,阿莫多瓦只能沿街叫賣書籍糊口,後來他進入了國家電話公司,在哪工作了10年。在這段時間里,他白天在電話公司工作,晚上編寫故事、嘲諷新聞以及其他文章換取點稿費,同時拍攝了一些超8毫米短片和長片。1980年,他根據自己為一本科幻雜志編寫的同名色情小說,編導了第一部登堂入室的喜劇片《烈女傳》('Pepi, Luci, Bom')。《烈女傳》是一部性感的諷刺劇,影片給了佛朗哥時代的西班牙社會一記響亮的耳光。影片公映,引起了巨大反響。1986年,佩德羅編導了著名影星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首次擔綱主演的劇情片《鬥牛士》('Matador'),影片探索了性和死亡的關系,並向觀眾描繪了多種性關系,包括戀物癖、同性戀、窺陰癖、戀屍癖,更加深入了演繹的性慾及相關的法律問題。這些敏感的題材在他1987年編導的愛情喜劇片《慾望規則》('Law of Desire')中再次被提及,只是這部影片中還增加了點調料--公開的同性性行為,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在片中飾演了同性戀者安東尼奧。接下來安東尼奧還主演了佩德羅編導的下一部影片《瀕臨精神崩潰的女人》('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1988年)。這部影片尖銳地涉及到了對女性的性特徵和慾望的敏感題材,是佩德羅本人最為滿意的一部女性題材影片,也牢固確立了佩德羅-阿莫多瓦'女性導演'的地位。此片為他贏得了國際影壇上諸多聲譽,並在國內市場上創下了78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這一數字是當時西班牙電影史的最高紀錄,並保持了10年之久。
2002年,佩德羅-阿莫多瓦推出了他的最新力作《對她說》。這部影片講述了兩個男人如何愛女人的故事,是一部關於友情、愛情、寂寞、生存和交談的影片。佩德羅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寫兩性間的友誼。雖然,佩德羅這回想拍攝一部男性題材的愛情片,但片中無不體現他對女性的痴愛,以及他一貫追求的細致與敏感。阿莫多瓦也憑藉此片獲得了第15屆歐洲電影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第56屆英國學院獎最佳編劇,以及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的提名。

就找這些吧,有些資料刪減了些,想了解,就自己再查查吧

❸ 國外有哪些很著名的電影導演麻煩列出10個左右

呂克-貝松、梅爾-吉布森、雷諾、斯坦利.庫布里克、Steven Spielberg 、蒂姆伯頓、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的導演、斯皮爾伯格、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OK

❹ 國外有哪些著名的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代表作《大白鯊》、《ET外星人》、《辛德勒名單》、《侏羅紀公園》1.2.3(3是監制)、《拯救大兵瑞恩》、《人工智慧》、《少數派報告》、《世界大戰》、《變形金剛》1.2(都是監制)、電視劇《兄弟連》(他是監制) 他主要喜歡拍科幻和戰爭類的題材,《大白鯊》1975年上映,此片一出轟動全世界。《辛德勒名單》對人物的刻畫非常深刻,黑白的拍攝手法也被後來的電影導演爭相模仿。邁克爾·貝 代表作《絕地戰警》1.2、《珍珠港》、《變形金剛》1.2 動作類電影的大師,他的電影一般都是兩個男人的故事。邁克爾·曼 代表作《盜火線》、《邁阿密風雲》 《盜火線》里長達8分鍾的街頭槍戰,被譽為槍戰拍攝的經典作品(本人看過無數遍,確實震撼)詹姆斯·卡梅隆 代表作《泰坦尼克》、《異形》1.2.3.4 相信這幾部電影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斯蒂芬·索德伯格 代表作《羅漢系列》 沃爾夫岡·彼得森 代表作《完美風暴》、《特洛伊》 彼得·傑克遜 代表作《指環王》1.2.3、《金剛》、《群屍玩過界》 昆汀·塔蘭迪諾 代表作《殺出個黎明》、《殺死比爾》1.2 其他的暫時我還沒想起來,想起來再補充吧

❺ 有哪些著名導演沒有上過電影學院(光說人名就可以,最好多一點人物😉)

斯皮爾伯格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黑澤明,北野武

❻ 能不能推薦一個著名的外國導演

斯蒂芬·斯皮爾博格

猶太裔美國導演。1946年生於俄亥俄洲的辛辛納提,從小就熱愛電影藝術。四歲就用家裡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周圍的生活。16歲時,初步具備電影思想與實踐能力的斯皮爾博格拍攝了第一部標准長度的影片《火光》,賺到了他的第一筆票房收入100美元,從此踏上了電影征程。

五部最賣座的影片:
· 最賣座影片第五位:《失落的世界》
· 最賣座影片第四位:《奪寶奇兵》
· 最賣座影片第三位:《大白鯊》
· 最賣座影片第二位:《侏羅紀公園》
· 最賣座影片第一位:《ET》

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美國導演,斯皮爾博格的電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能取得巨額的票房成績,斯皮爾博格的父親阿諾德就職於正在崛起的電子計算機行業,工作繁忙,很少在家。母親麗厄·斯皮爾博格是一個小型室內交響樂團的鋼琴師。斯皮爾博格還有三個天生喜歡大驚小怪的妹妹,作為家庭里唯一的男孩子,斯皮爾博格幼年時代在家中的孤獨是可以想像的,斯皮爾博格於1982年拍攝的《ET》就被認為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他自己也承認,《ET》中的艾里奧特其實就是自己童年的翻版。然而在學校里的斯蒂芬則更加糟糕,他身材瘦弱,行動遲緩,運動課從來都是不及格,加上家庭總是搬來搬去,所以很難交上朋友。在學習方面,他甚至比最一般的學生還要差,他尤其是討厭生物課,因為解剖青蛙的試驗讓他難以忍受。當然這個情節也被他用到了《ET》當中。

但是,童年的孤獨生活卻幫助斯皮爾博格擁有了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因為他發現做白日夢是排解孤獨最好的手段。他的影片中反復出現的「孤獨小男孩」的形象往往都對於天空、宇宙和未來有著美好而純真的幻想。在斯皮爾博格1987年拍攝的《太陽帝國》中,小男孩吉姆同父母一起生活在30年代末的上海,從小嬌生慣養的吉姆有一個翱翔藍天的夢想,然而很快戰爭爆發了,駕駛著吉姆最心儀的零式戰斗機的日本法西斯大舉進攻上海,在逃難的人群中吉姆與家人失散。小吉姆獨自一人回到家裡。從影片的第三十二分鍾開始,斯皮爾博格用了將近四分鍾的時間來表現小吉姆的無助與失落。

除了熟練地運用精確電影語言講述精彩的故事之外,斯皮爾博格的電影還一貫非常重視高科技的應用,以至於高科技成為了他的電影中十分亮麗的一個特點。從《大白鯊》開始,斯皮爾博格的電影都顯示出他對科學技術在電影中的應用的重視。70年代好萊塢電影特技的主流還是類似於製作聚氨酯模型這樣的傳統特技方法。電子計算機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而在斯皮爾博格繼《大白鯊》之後推出的科幻影片《第三類接觸》中,已經可以看到由電腦製作的飛碟來臨前天空中氣象的變化。在1982年拍攝的《ET》中,雖然小外星人仍然由穿著橡膠服裝的侏儒來扮演,但這個騎自行車飛行的經典畫面已經顯示出當年電腦合成技術的飛速發展。 同另一位好萊塢技術大師希區柯克一樣,斯皮爾博格清楚的知道,技術永遠是要為人所控制,而不是反過來控制人的。所以他的影片中高科技永遠是要為影片主題服務的,對高科技的准確應用也成為他的影片致勝的法寶之一。

斯皮爾伯格1946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童年的他是個靦腆的男孩,自以為鼻子太大而羞於見人。直到有一天,他從父親的手足搶過一台8毫米攝影機。在攝影機後,那個優柔寡斷的男孩突然變成了一個精力充沛、百折不撓的專制導演。

12歲時,他就宣稱,他不久即將赴好萊塢做導演,並且遲早會獲得奧斯卡獎。16歲時,他用8毫米的攝影機拍攝一部兩個半小時的科幻電影《火光》,影片拍成後,父親租了一家影院放映,一晚上居然收入了500美金。因為沉迷於拍攝,他的學業開始荒廢,他不斷曠課,終於被加里福尼亞大學拒之門外。

《大白鯊》第一次將他送上世界標記排行榜首位,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票房驚人的電影:《ET外星人》、印弟安納瓊斯系列電影、《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失落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等。

從影以來,奧斯卡一次又一次地讓這位天才失望,《辛德勒名單》終於讓它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他拿了奧斯卡獎,還有1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天長地久》是他的導演生涯中僅有的一部愛情影片,事實證明這是嚴重失策,這也導致了他的愛情流產。

童年夢想使他拍出許多稀奇古怪、異想天開的影片:《ET外星人》里的孩子們帶著ET,騎自行車飛向月球;《石頭族樂園》史前人類石頭族念念不忘玩石頭保齡球擁有以腳為車輪的車,SKG夢幻工廠的游戲軟體《黏士世界》的黏土小人,在不指揮它的時候會自個兒玩自個兒的。一種模糊的天真時不時出現在他的影片里。

他1971年為ABC拍攝了電影《決斗》,在16天的時間里,賺得了500萬美元的全球收入。並且被以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美國電視節目之一。

在好萊塢,他不僅是美國人的偶像,更是美國電影的奇跡。
代表作品:
2002 - Minority Report -
- 2001 - Memoirs of a Geisha -
- 2001 - Jurassic Park III - 侏羅紀公園III

- 2001 -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人工智慧

- 1999 - Unfinished Journey, The -
- 1998 - Saving Private Ryan - 拯救大兵瑞恩

- 1997 - Amistad - 斷鎖怒潮(勇者無懼)

- 1997 -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The -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

- 1993 - Schindler's List - 辛德勒名單

- 1993 - Jurassic Park - 侏羅紀公園

- 1991 - Hook - 鐵鉤船長(虎克船長)

- 1989 - Always - 天長地久
- 1989 -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 聖戰奇兵

- 1987 - Empire of the Sun - 太陽帝國

- 1985 - Color Purple, The - 紫色姊妹花

- 1984 -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 魔宮傳奇

- 1983 - Twilight Zone: The Movie - 迷離境界

- 1982 - Poltergeist - 鬼追魂

- 1982 -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 E.T.外星人

- 1981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法櫃奇兵

- 1979 - 1941 - 一九四一

- 1977 -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 第三類接觸

- 1975 - Jaws - 大白鯊

- 1974 - Sugarland Express, The - 橫沖直撞大逃亡
- 1968 - Amblin' - 慢步前行
- 1967 - Slipstream -
- 1964 - Firelight - 火光
- 1961 - Battle Squad -
- 1961 - Escape to Nowhere - 無處藏身
- 1959 - Last Gun,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