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都有哪幾大電影公司分別介紹一下。如題 謝謝了
、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20th Century Fox):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 2、環球影業公司(Universal Picture): 在好萊塢8大公司中資歷排行第二,環球電影公司創立於1912年6月8日,創始人卡爾·萊默爾是德裔猶太人,後來才移民到美國。 3、華納兄弟影業公司(Warner Bros):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 4、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12年的7月14號,一個名叫阿道夫·楚克的年輕人,在好萊塢附近租下了一個簡陋的馬棚,開始電影拍攝工作——這里就是後來的「派拉蒙電影公司」。 5、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6、米高梅影業公司(Metro-Goldwyn-Mayer):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4年4月24日,世界電影史上的最大奇跡——米高梅(米特羅——高德溫——梅耶的簡稱)電影公司宣告成立,並從此開始製造出一系列神話。 7、迪士尼(Disney): 取名自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在中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譯法有不同,見下),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影視,動畫,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路。 8、新線影業公司(Newline): 是1967年就成立的一家獨立製片發行公司,最初以面對美國高校發行歐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為主。 9、夢工廠電影公司(DreamWorks): 始建於1994年10月,三位創始人分別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夢工廠的產品包括電影,動畫片,電視節目,家庭視頻娛樂,唱片,書籍,玩具和消費產品。 10、獅門電影公司(Lions Gate Films ): 1997年獅門娛樂公司買下加拿大的發行商Cinepix Film Properties,創建獅門 不過現在(索尼)哥倫比亞吞並了米高梅,華納兄弟兼並了新線,派拉蒙吞並了夢工廠,迪士尼收購了皮克斯。
❷ 外國電影開篇有20兩個大字的是什麼電影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製片公司(20th Century Fox),香港稱為二十世紀霍氏公司(英文名稱:20th Century Fox),是美國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在好萊塢的八家大公司中,二十世紀福克斯是創立最晚的,而且經受的波折也最多,幾次經歷險些破產的厄運,雖然,創始人之一的威廉·福克斯雖然能夠把姓氏寫在公司名里,但實際上,在1935年這家公司正式掛牌時,威廉·福克斯已經是局外人。
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真正靈魂人物是達瑞爾·扎努克,這個熱衷於製作巨片的電影大亨給二十世紀福克斯打上了鮮明的印記,一說起福克斯,人們就會想起《最長的一天》、《音樂之聲》和《泰坦尼克號》這樣大獲成功的鴻篇巨制,當然,也有《埃及艷後》這樣的票房臭蛋。而在搖搖欲墜的六十年代之後,當澳大利亞的傳媒業巨子魯伯特·默多克伸手得到了接力棒,這家公司也進入了一個長達三十年的穩定期,並支持年輕的喬治·盧卡斯拍出了《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❸ 國外電影公司名
是現屬索尼旗下的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
❹ 好萊塢的大型電影娛樂公司都有哪些
HOLLYWOOD電影公司 下面是介紹,參考資料給你一個網址 裡面還有各大電影公司的LOGO
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The 20th Century Film Corporation)
好像第一次喜歡上外國電影,是小時候看了《小鬼當家》,還看了無數次,我小妹也狂愛看,簡直背熟了裡面的對白,每次開片的探照燈,大大的立體20,顯得無比輝煌! 從那時起,我記住了這個LOGO!
之所以成為我最喜歡的電影公司,是因為他製作很多我很喜歡的電影。再熟悉不過的片頭已被很多人盜用。雖然已經是21世紀,但還是繼續叫20世紀吧!~ 特別在《後天》里,片中還不斷出現著FOX標志,帥!
早期的佳作有:《音樂之聲》 《埃及艷後》 《南太平洋》《摩天大樓著火記》《巴頓將軍》《海神號遇險記》...最著名的當然是《星球大戰》啦,他們投資拍這片子絕對是200%的正確~~當然他們還得感謝盧卡斯電影公司!
現階段的有:《天煞-地球反擊戰》《虎膽龍威》《本能》《X戰警》《神奇四俠》《加菲貓》《史密斯夫婦》《機器人歷險記》《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怒海爭鋒》《荒島餘生》......太多太多了~
特別一提的是《冰河世紀》,不知是不是受到了皮克斯和夢工廠的影響,竟追在後面也出了他們的第一部3D動畫片,還好成績不錯~ 再特別一提的是《泰坦尼克號》,雖然是和派拉蒙合作的,但從中得到的暴利已經非常恐怖了!
還有我的最愛----連續劇《24小時》,至於《越獄》,我不喜歡!
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由丁.申克的20世紀影片公司與W.福克斯的福克斯影片公司合並而成,是30-40年代好萊塢8家大電影公司之一。他們最早成功運用了寬銀幕技術。1985年,2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被傳媒大亨默多克所收購。可他看中的不是電影公司,而是該公司下屬的福克斯電視台。福克斯電視網所擁有的會員數從最初的12家電視台發展到188家,與美國電視傳媒傳統三強ABC、NBC和CBS齊名。現已開辦了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通過有線系統傳播,目前已是美國第一大新聞頻道。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 (Warner Bros.)
華納的形象大使就是那個滑頭的兔寶寶(賓尼兔),還和喬丹主演了《空中大灌籃》,在華納影城裡四處可見那些卡通主角。但華納卻未能拍出什麼好的動畫電影,比較遺憾! 都是些卡通人與真人合演的鬧劇,如《華納巨星總動員》《誰害了兔子羅傑》之類的。《黑客帝國》完後,現在《哈里-波特》系列已經成了華納最佳賺錢工具。我只為它貢獻了35元,哈哈~~ 也去了華納金逸影城貢獻了140塊(四人份)!
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早期的佳作有:《窈窕淑女》《邦妮和克萊德》... 《海神號》(福克斯幾十年前拍了,他們又來重拍~)《超人歸來》《飛行家》《特洛伊》《百萬寶貝》《貓狗大戰》《劍魚行動》《完美風暴》《蒸發密令》.....實在沒法列下去了,多如牛毛啊!
也拍了不少成功的連續劇,如《老友記》《超人前傳》...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
自由女神和飛馬.....
1920年成立,到了1989年,索尼以48億美元買下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創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並購案,被美國人視為日本人入侵美國。索尼還真狂啊,不過剛收購了哥倫比亞後,虧損嚴重,哈哈哈~~~活該!
早期的:《一夜風流》《弟斯先生進城》《史密斯先生上華盛頓》《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猜猜誰來吃晚餐》
近來的:《蜘蛛俠》《惡靈騎士》《XXX》《佐羅》《絕密飛行》《空軍一號》《黑衣人》《愛國者》《霹靂嬌娃》...
MGM米高梅公司 (Metro-Goldwyn-Mayer)
可能小孩們見得最多的電影公司標志除了迪斯尼外,就是米高梅的這個獅頭了,《貓和老鼠》,哈哈~~~~~所以不要以為動畫片是迪斯尼的天下,比起米老鼠和唐老鴨,我更喜歡湯姆和吉瑞!
30年代好萊塢鼎盛時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電影公司,每年要生產40—50部影片。他們最好的片子絕對是《亂世佳人》,早期還巨星雲集,克拉克-蓋博、加里-格蘭特、凱瑟琳-赫本、葛麗泰-嘉寶、伊麗莎白-泰勒、費-雯麗.....
對於史詩電影來說,他們的《賓虛》的地位不可乎視!
現在的:《律政俏佳人》《風語者》《原罪》《防彈武僧》《鐵面王子》.......
1970年,米高梅被美國賭業大亨柯克·克爾科里恩買下。克爾科里恩是拉斯維加斯賭王,也因此在LV有個座豪華的米高梅大酒店,如果此生還有機會去LV,一定要去那賭兩把,哈哈~~~到了2005年,索尼以50億美元將米高梅買下,如今,米高梅與哥倫比亞公司同屬索尼旗下,到底索尼想幹嘛?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佔去了兩個,太郁悶了,雖然很討厭日本人,但他們有實力讓我們佩服~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Inc.)
一排星星繞著山峰...第一次看,應該是靚湯哥的《碟中碟1》,再接著還是靚湯哥的《壯志凌雲》。之前靚湯哥一直和派拉蒙合作的,可現在因為《碟中碟3》的分紅問題,合作關系已經破裂,唉~~不過他們又迎來了好萊塢另一大帥哥布萊德-彼特的合作。
2002年,派拉蒙創立90周年紀念,群星雲集.....
再過十幾天我就可以去看他們和夢工廠合作的《變形金剛》了,已經迫不及待啦~~~~~
《泰坦尼克號》《奪面雙雄》《世貿中心》《斷背山》《世界大戰》《借刀殺人》《教父》《古墓麗影》《地心毀滅》《人鬼情未了》.....
夢工場影業(DreamWorks)
夢工場竟然成立於1994年,值得關注的是斯皮爾伯格是其股東之一。一個小男孩坐在月亮上釣星星...好悠哉啊~~
首先要提的就是《拯救大兵瑞恩》,再者就是《怪物史萊克》,學著皮克斯也出了3D動畫片,幸運的是收益不錯~還有《小蟻雄兵》《鯊魚黑幫》《埃及王子》等動畫片,似乎想與迪尼一比高下啊! 不過在我眼裡,《怪物史萊克》比不上皮克斯的《怪物公司》,《小蟻雄兵》又比不上《蟲蟲危機》,《鯊魚黑幫》更比不上《海底總動員》,至於《埃及王子》,它的貢獻是主題曲《When you believe》~~~大學時老師曾問過我們知不知《小雞快跑》是哪個公司製作的,沒人知道~當時我又誤以為是迪斯尼~~
2005年,派拉蒙公司以16億美元現金外加務償還購得了夢工場,短暫的十年~~ 不過斯導的身價也有十幾億美元了~ 派拉蒙與夢工廠一直都合作無間...
迪斯尼(Disney)
似乎人們說到動畫片,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迪斯尼! 在3D動畫片出世前,我好像也沒怎麼關注二維動畫電影,看過的也沒幾部,《泰山》《阿拉丁》《花木蘭》...連《獅子王》我也只看了一半。 如果沒有皮克斯的3D動畫出現,迪斯尼還可以創出什麼好片子嗎?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出現的3D動畫,才把二維動畫逼上這種境地。
曾經迪斯尼也想拋開皮克斯創出只屬於他們自己的3D動畫,像《恐龍》,如果它不是一個故事情節好的片子,按它的畫面、效果、人物造型,絕對沒法跟皮克斯的相比。還好他們有遠見,捨得用74億買下了皮克斯,OH,MY GOD~~~~原來皮克斯比米高梅加上夢工廠還值錢!
除了動畫片,《加勒比海盜》系列讓迪斯尼狂收了一回!
環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 Co.)
如果能去LA,環球電影城一定是我首站目的地!
《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碟影重重》《邁阿密風雲》《金剛》《星際傳奇》《拜見岳父大人》《美國派》《冒牌天神》《蠍子王》《突然死亡》《阿波羅13號》《辛德勒的名單》....
1912年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的老闆C.萊默爾把他的公司和N.鮑爾斯等六七家小電影公司合並,組成環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
新線 (New Line)
一直來在我眼裡,新線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他們的片子也都是些不怎麼起眼的,除了《魔戒》系列讓他們狂賺一把外,其它的還真沒什麼特別突出之作。《王牌大賤諜》《阿獃與阿瓜》《七宗罪》.....還有那些什麼「猛鬼街」「殺人狂」之類的,還是算了吧!
新線是1967年成立,1993年新線被電視巨頭特納收購,因此新線隨即被並入時代華納集團,但新線的原總裁謝伊當年在被特納收購時仍持有新線主要股權,並且享有公司的自主經營權,所以新線目前雖然同屬時代華納集團,但其電影經營與集團內部的其他電影公司並無相關。
其他還有些小公司,如獅門、試金石、城堡石、米拉麥克斯、USA影業、好萊塢影業.....
❺ 外國的所有電影製片公司
美國電影製片公司與藝術電影製片公司
「夢工廠」始建於1994年,它的創建人除了斯皮爾伯格,還有原迪斯尼執行主席傑佛瑞·卡森伯格和音樂巨子大衛·格芬。它成立以來一直與環球電影公司保持著密切的業務關系,所產影片的海外發行工作,以及DVD影碟的發行均由環球公司負責代理。此外,斯皮爾伯格本人與環球公司也關系密切,他早期執導的影片《大白鯊》、《ET外星人》和《侏羅紀公園》等都是為環球電影公司拍攝的。夢工廠最初的目標是成為多媒體娛樂巨頭。從1997年開始,連續推出了《拯救大兵瑞恩》、《角鬥士》、《史萊克》、《奔騰年代》、《馬達加斯加》等多部電影精品,在其出品的電影中,有相當部分堪稱這10年好萊塢電影兼顧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典範。但過去幾年中,該公司的宏偉目標一降再降。1999年,公司放棄了在洛杉磯建立高科技影城的計劃,並在2004年出售了旗下的音樂業務,縮減了電視製作業務。在分拆出動畫業務後,如今的夢工廠只是一家偶爾能受到奧斯卡金像獎恩澤滋潤的小型真人影視製作公司,而像今年夏季的《神秘島》(The Island)這樣的影片不時會為公司帶來票房災難。
Miramax 這幾年的聲譽可謂如日中天,不僅在奧斯卡獎上屢創佳績,商業效果也不同凡響,Good Will Hunting, Chicago, Gangs of New York等接連打破$100 Millions票房大關,成績不讓老牌好萊塢公司。公司自己也不斷壯大,已成為幾乎所有獨立電影和外國電影尋找資金來源或成片後尋求在北美流通時的首選。
由Bob 和 Harvey Weinstein兄弟倆創立的公司,當年也曾經掙扎多時,一直沒有突破,80年代末期一部「Sex Lie &Video Tape」使他們大撈了一筆,從此胃口越來越大。他們的信條是:碰到一個潛在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無論多大代價,要在競價上超過競爭者。當然,這里的競爭者指的是我後面提到的那些小公司。
成立了25年的Miramax ,運作方式在頭十幾年還只是購買成品,不製作,只在流通渠道上賺錢。他們不願沾染好萊塢過重的商業氣息,將公司總部設在紐約。倆人自信在選片上有極准確的品位,又有極強的市場宣傳手段,許多被其它大公司放棄的片子,到他們手裡都能夠起死回生。象"English Patient", "In the Bedroom"這樣的片子,在商業票房上要冒極大的風險,卻由於Miramax的介入不僅片子得以上市,而且連連獲獎,反過來幫助其被更多的影院所接受。
Weinstein兄弟野心勃勃,不甘心只是一個發行商,於是,他們找到迪斯尼,說服迪斯尼買下自己的公司,但保留他們獨立性,只是在資金上給予支持(每年$700Millions的製作費出自迪斯尼)。從此,他們可以自己投資拍片,且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如Kill Bill的$75 Millions, Cold Mountain$86 Millions, 紐約黑幫的超過$100 Millions的一部分),漸漸羽翼豐滿,已成為電影界不能被人忽視的生力軍。近十年中,他們出品的影片已先後被奧斯卡提名將近200次,獲獎50餘次,是其它公司包括老牌製片廠無法比擬的。
對於藝術價值高的影片,Miramax不在乎其商業效益,因而也投資過相當多的虧本買賣。為了使公司收支不至失衡,Bob領頭另立門戶,新建的Dimention公司專門製作商業片,與Miramax經營理念截然相反。Dimention在市場上穩扎穩打,出品的影片如「Spy Kids」等票房成績出眾,並以次增強了對Miramax的資金支持。
Miramax近年來佳作不斷,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這些以為,廣為人知的還有:Pulp Fiction, Shakespeare in Love, The Cider House Rules, Chocolate, Bridget Jones''''s Diary.
2、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Searchlight是老牌影廠20世紀福克斯的藝術片分部,經營上也有其獨立性。由於公司管理層皆來自福克斯本身,所以,經營策略上比較穩重,卻也算步步為營,幾乎每部影片都賺錢。只有相當於Miramax十分之一人力Searchlight,每年的業績卻與Miramax不相上下,可見,其選片上略趨於商業性,絕對不會冒大風險,對於外語影片更是不敢輕易投資。
近年有影響影片One Hour Photo, In America, Titus, The Good Girl,今年的Thirteen,Bend It Like Beckham。
3、Focus Features
由導演李安的長期搭檔James Schamus作為兩名起始合夥人之一的Focus 成立時間較短,卻是獨立製片市場上人人交口稱贊的有生力量。曾與李安合寫了劇本<喜宴>,<冰風暴>,及<卧虎藏龍>的 Schamus(他是主寫)對於獨立影片的准確判斷無疑是公司得以發展壯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對於國際電影市場的深入了解和長期與國際影人的合作,使得Focus得以自如地運作外國資金及資源,去年成功地買斷The Pianist就是其中很好的一個例子。同時,來自環球和Miramax的市場部主管可以有效地使用與老牌製片公司建立的關系,使其在北美市場上成為挑戰Miramax和Searchlight,成為獨立製片的專家公司。
近年有影響影片:Far From Heaven, Pianist, Lost in Translation, Swimming Pool和即將上映的21Grams, Sylvia。
4、Sony Picture Classics
Sony Picture Classics是Sony Picture 的藝術部,與Searchlight相似,經營策略穩重。SONY允許他們相對獨立運營的要求,就是買斷的每一部片子不可以超過$10Millions,所以他們很少在電影節上與競爭者競價,非常保守。但其總裁在電影圈中交友廣泛,加上SONY在全世界的流通網路,使得他們往往可以直接與電影人接觸,而於私下達成合約。
近年有影響影片:卧虎藏龍,Talk to Her, Spider, 13 Conversation about one thing。
5、Lions Gate Films
加拿大的Lions Gate 是藝術電影市場上的老牌部隊,以冒險激進出名,敢於插手一些有爭議的影片,經常是Miramax的競爭對手,公司資金豐厚,有自己強大的錄像帶公司(Trimark),可以在電影衍生市場上有所作為。兩年前,$4millions買斷的Monster''''s ball使Halle Berry得到了第一個黑人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影片也同時收到$20millions的票房收入。但是,Lions Gate 很少關注外國製作,對於在北美市場沒有名氣的電影人來說,不是尋求合作的主要選擇。
近年有影響影片:Monster''''s Ball, Lovely & Amazing, Secretary.
6、United Artists
UA是老牌好萊塢公司米高梅的藝術分部,缺少獨立性和保守的運營作風使他們鮮有佳績。去年在Sundance電影節買下後來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Bowling for Columbine是UA少見的冒險之作,卻得到不凡的回報。
公司全部只有十幾個人,母公司對UA的財務限制也是每部片子的買斷價不超過$10 millions。
近年有影響影片:Igby Goes Down, Asassination Tango。
7、IFC Films
IFC是專門放映獨立電影的有線電視頻道IFC(independent film cjannel)的製作流通部門,秉承其創始電視台的風格,對獨立電影市場的行情了如指掌。去年投資並發行的My Big Fat Greek Wedding票房超過$200millions(成本只有$5 millions),打破有史以來獨立製作影片的記錄。
對外國影片情有獨衷,藝術品味不俗。近年有影響影片: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Y Tu Mama Tambien, Boys dont Cry。
8、Artisan Entertaiment
曾經是家庭錄像帶銷售商的Artisan 1999年因一部The Blare Witch Project成為獨立電影商的主力。在電影節上以$1million買下的該電影,票房收回了$140 millions(!!回報率!), 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交上如此的好運。此外,公司擁有7000部影片的錄像帶及DVD發行權,使其可以在電影院以外獲取營利。缺點是公司並不以品味而著稱,選擇影片失敗多於成功,自Blare Witch後,就很少再有一鳴驚人的佳作了。
近年有影響影片:Requiem for a Dream, Jonah, The Blare Witch Project。
9、Paramount Classics
老牌影廠派拉蒙的藝術部,少冒風險,營利為主,因而也沒有大動作,在電影節上出價相當摳門,專撿其它幾家放棄的項目,為影人所共知。如果你的影片製作成本pian偏低,開價不會太高,藝術水平有限的話,Paramount Classics會是你最後的選擇。
近年有影響影片:You Can Count on Me, Mostly Martha, Bloody Sunday.
10、Newmarket Films
Newmarket是獨立電影市場上的新軍,一出手就不同凡響,2000年出品的Momento為公司打響知名度。公司規模不大,每年可以運作的資金有限,但以購買外國影片為主。去年兩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影片,瑞典的LiLya 4-love和丹麥的Open Hearts就是他們買進的。
近年有影響影片:Momento, Whale Rider(紐西蘭)。
美國8大製片電影公司是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
迪斯尼公司
米高梅公司
索尼公司
新線公司
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
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
❻ 國外有名的電影特效團隊能告訴我幾個不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影視特效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2&zdhhr-11y04r-542574822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ystxcoursemobilecheck/?zdhhr-11y04r-542574822
在「影視特效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❼ 有部美國科幻電影裡面有個保護傘公司的叫什麼名字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改編自capcom游戲《生化危機》,由保羅·安德森執導,米拉·喬沃維奇主演。
第一部《生化危機》於2002年上映,先後推出了《生化危機:啟示錄》(2004年)、《生化危機:滅絕》(2007)、《生化危機:戰神再生》(2010年)、《生化危機5:懲罰》(2012年),《生化危機:終章》(2017年)為該系列電影終結篇。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安布雷拉(保護傘)公司的生物工程實驗室——「蜂巢」里,數百名遺傳學、生物工程學專家正在進行一項科學研究,一種病毒突然爆發了並迅速傳播著,而超級計算機「火焰女皇」為了控制病毒不讓其外泄到地面上,將蜂巢全部封閉,病毒很快感染了所有的工作人員。
以愛麗絲、瑞恩和馬特為首的一個救援小組接到命令後來到了蜂巢,他們必須帶領著特遣隊員們將這種已毀滅了蜂巢所有人員的病毒隔離起來。然而,隊員們很快發現這些工作人員們並不是真正地死去了。他們現在已成為徘徊在蜂巢內恐怖的喪屍。人們一但被他們咬傷或被抓傷就會受到感染,甚至立即變成喪屍。
面對著幾乎無法控制的局面,幾百個四處走動極具攻擊性的喪屍,和更神秘的險惡力量,救援小組的隊員怎樣才能脫離困境並阻止病毒繼續擴散呢?
❽ 科幻片中出現的牛X組織的名字都有那些.像神盾局 保護傘公司啥的 OK的加分
復仇者聯盟。
神盾局(S.H.I.E.L.D. / Strategic Homeland Intervention, Enforcement and Logistics Division),全稱為國土戰略防禦攻擊與後勤保障局。是美國漫威漫畫中的組織,首次登場於《奇異故事》第135期(1965年8月),由斯坦·李與傑克·科比聯合創造。
神盾局是國際安全理事會專門用於處理各種奇異事件的特殊部隊。漫畫里前任局長為尼克·弗瑞(Nick Fury),前任指揮官為瑪麗亞·希爾(Maria Hill);電影中前局長為九頭蛇卧底的亞歷山大·皮爾斯(Alexandar Pierce),此後為尼克·弗瑞(Nick Fury)。
❾ 美國著名電影公司,公司的標志是一頭獅子它叫
米高梅影業公司。
1924年,電影公司宣傳人員霍華德•迪斯為塞繆爾•高德溫的高德溫影業公司設計了「雄獅利奧(Leo The Lion)」標識。
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體育隊——雄獅隊。幾年之後,高德溫影業公司與米特羅影業公司以及路易斯•梅耶影業公司合並,組建一家新公司,也就是現在的米高梅,並保留了雄獅利奧這個標識。
(9)國外電影中出現的公司名擴展閱讀
共有5頭獅子扮演「利奧」這個角色:
最初的獅子名叫「斯拉特斯(Slats)」,「統領」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的無聲影片;
第2頭獅子 名叫「傑基(Jackie)」,是米高梅「雄獅軍團」中第一個被觀眾聽到怒吼聲的成員。由於仍處在默片時代,當雄獅利奧的標識在大銀幕上出現時,相關人員 會用留聲機播放傑基的咆哮。值得一提的是,傑基也是在1932年染印法彩色影片中出現的第一頭獅子;
第3頭獅子名叫「坦納(Tanner)」,可能也是知 名度最高的——當時傑基仍然出現在米高梅的黑白片中;
第4頭獅子沒有名字,鬃毛非常濃密,但被使用的時間也非常短暫;
第5頭獅子就是自1957年以來一直 延續至今的真正意義上的利奧。米高梅的座右銘是「為藝術而藝術」。
❿ 外國好聽的影視公司名
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影業公司 (Warner Bros.),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Inc.),環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 Co.),米高梅公司 (Metro-Goldwyn-Mayer),迪斯尼(Disney),夢工場影業(DreamWorks),這是世界十大電影公司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