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22屆上影節你心中的最佳影片是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暨閉幕式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夢之城堡》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三座獎杯,成當晚最大贏家。
我感覺心中《地久天長》是最佳影片,拿下柏林影後的詠梅和本屆金爵獎評委之一趙濤把最佳男演員的獎杯頒給了兩位有著優質表演的男演員。
② 一代宗師誰的導演
王家衛(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1]。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彩雲曲》,從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並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得主。
2000年,執導劇情片《花樣年華》,該片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2004年,執導劇情片《2046》,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並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史上首位華人得主。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2019年5月15日,擔任了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的評委會主席。
③ 鄧超、宋佳接任上影節金爵獎評委,他們在圈內的口碑如何
口碑非常好,畢竟他們都是用實力來說話的人。
在6月1號公布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名單,宋佳跟鄧超兩個人也擔任著主競賽單元的評審。這一次也說明了娛樂圈對於二人的肯定,在作品這一方面兩個人都有過很多能夠拿得出手的影視。並且大家也是耳熟能詳的一些電視劇跟電影,比如宋佳的《小歡喜》《懸崖》《風車》當初到時還會有很多人稱他為小宋佳,但是現在的她已經完全擺脫了這一稱號。鄧超自己也涉足到了導演這一行業當中,所以在頭銜後面又多加了一個稱號。他的《影》《美人魚》《烈日灼心》都是票房非常好的一些電影。
④ 電影東邪西毒導演是誰
東邪西毒導演:王家衛
王家衛(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 ,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彩雲曲》,從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史上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執導劇情片《花樣年華》,該片獲得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2004年,執導劇情片《2046》,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華人評委會主席 。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評委會主席 。2020年,執導電視劇《繁花》。
《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執導,洪金寶擔任動作指導,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采妮等人主演的武俠電影,於1994年9月17日中國香港上映 。
影片改編自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講述了歐陽鋒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和黃葯師、大嫂、洪七等人的故事。
1995年,影片獲得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影片等獎項。男主角張國榮憑借該電影獲得第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2009年3月27日,經過重新剪輯修復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在中國內地上映。
⑤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拉下帷幕,誰才是真正的電影贏家
在中國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完美落幕,這次電影節被不少媒體稱為電影人士的狂歡節。電影節從獲得金爵獎的獎項數量來說,最後的贏家就是伊朗和中國。
電影節中最大的贏家是來自伊朗的影片《夢之城堡》,這部電影斬獲了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三項大獎。中國作為主辦方同樣也可以稱為一大贏家,畢竟包攬了最佳攝影獎,最佳真人短片獎,最佳男演員獎三項大獎。
中國影片《拂鄉心》的常楓是最佳男演員獎的獲得者,韓京志的《無處安放》獲得了最佳真人短片獎,最佳攝影獎由中國影片《春潮》攝影師包軒鳴奪得。
這屆電影節的主題是「創生萬象,幕後為王」,寓意為傳承拓新,展望未來。逐漸壯大我國的電影事業。
⑥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公布,都有哪些明星擔任評委
日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公布了本次的評審團陣容,在本次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中,一共出現了兩位大眾非常熟悉的面孔,他們就是實力派導演、演員鄧超和實力派演員宋佳。
因此,宋佳其實比鄧超更有資格當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的評委,畢竟宋佳的口碑比鄧超更好,宋佳的爭議也沒有鄧超這么大,所以大家對宋佳的期待也是更高的。
⑦ 王家衛的電影到底是什麼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暖色調,情節不乏幽默,文學味很足。
王家衛,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評委會主席;
2020年8月2日,王家衛首次拍電視劇《繁花》擔任監制。
王家衛的電影是一個具有獨特的、或者說是虛無的世界,雖然根據影片不同時代的設定、空間的設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寫的世界總是一樣的。他以別樹一幟的電影觸覺和細膩的感情刻畫寫聞名遐而 。
⑧ 上海有沒有知名的電影導演
上海知名的電影導演有兩位,分別是徐崢和王家衛。
1、徐崢
徐崢,1972年4月18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編劇、監制。199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並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得主。
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 。2019年5月15日,擔任了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的評委會主席。
⑨ 王家衛和李安誰的藝術成就更高
藝術層面:
在華語影壇,尤其是高度商業化的香港影壇,王家衛是罕見的「作者」。他擁有一貫的鮮明風格,他喋喋不休的男人的獨白與游動不拘的運動鏡頭為每一個裝逼俠津津樂道;他反復開掘的時間,記憶與漂泊的主題;他有高度的本土意識;墨鏡王也確實樂於販售自己的「大師」人設。
尤為重要的是,在華語影壇上出現的各種風格中,王家衛這種帶有意識流色彩的現代主義風格是非常罕見的,(早期婁燁或許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成績,但也不無模仿王家衛之嫌)。在這個意義上,王家衛的地位就極為重要了。
文化層面:
無論是97前充斥香港銀幕的「亡命漂泊」主題,97-07十年間的「迷茫不安」主題,還是07年以後的「懷舊到過去的屎都比現在的香」主題,都離不開王家衛的作品。
在《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東邪西毒》中,人物的命運中都有那麼一個不過去的坎兒,每個人都嘗試跨過或遺忘這道坎兒,每個人都失敗了。迎接他們的或許是死亡,或許是永恆的糾結。回望97年以前香港民眾對「97大限」的糾結,王家衛的陰郁正是一個時代的心聲。
《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中的主人公則是明顯的活在命運的捉弄之下。他們在背叛與被背叛之後,終於在委屈與負疚的復雜情緒下接受了命運。
《一代宗師》則是懷舊的代表。按說取名為一代宗師,講的就應該是宗師成長的故事。到了王家衛這里,全然是宗師的中年危機。每個人都在緬懷昔日的榮耀,而香港也自然而然的成為大師們在畸零命運後的最後歸宿,從而成為一切懷念的聚合點。
每一個時代的香港都離不開他的表達,而他的表達又總是最獨特。
國際影響:
1.墨鏡王,吳宇森,李安算是真正走出國門的華語導演。當然墨鏡王在美國的成績遠不如後面兩位。
2.世紀之交,賈樟柯,侯孝賢和王家衛的作品,共同構成了西方精英建構中國形象的素材與依據。
3.總而言之,當西方的商業或精英需要一些東方面孔的時候,王家衛一定是華語影壇最能站出來的那幾個人之一。但當西方不需要的時候,墨鏡王並沒有能力硬闖出一片天地。
⑩ 王家衛是什麼梗
王家衛(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1],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彩雲曲》,從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2]。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3]。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4]、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5]。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6]。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泄》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7],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史上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8]。
2000年,執導劇情片《花樣年華》,該片獲得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9]。2004年,執導劇情片《2046》,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10]。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11],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華人評委會主席[12]。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13]、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4]、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15]。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項目」評委會主席[16]。2020年,執導電視劇《繁花》[17]。
中文名
王家衛
外文名
Wong Kar-wai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中國上海
出生日期
1958年7月17日現在大眾評論界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像文人常自輕賤。自己過了文藝清新的年紀,開始想賺錢了。或者做成點什麼別人一百年就做過成的偉業,或者想給自己找回點樂子。
總之不再相信文藝會讓生活美好,覺得自己沒出息是因為自己不務正業。於是就開始嘲笑年輕的文藝青年。好像自己是上了岸他們還在水裡,壞一點的,還踩上幾腳。還有的人一開始就是投機利用的。於是批評王家衛的也有,瞧不起村上春樹的也有……大多數得意洋洋。覺得自己識時務才是人生的真理。
就是講不覺得自己是文藝青年的大齡文藝青年,本就無聊,現在更是回到庸俗的無聊里去了。
但他們覺得能踩的這些作者,本就不是他們以為的文藝,是來渡他們的。他們從沒看懂過,不然何必放棄?
這些大師哪輪得到蠅營狗苟的俗人踩一腳。他們做的一百年前都沒人做。
我這樣講,你大概可以明白是什麼水平了。